江西天井式民居

合集下载

地方古建民居系列——江南的天井院

地方古建民居系列——江南的天井院

地方古建民居系列——江南的天井院图片:江南民居中合院式住宅也是比较常见的,宅院形制是将四周的房屋联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可以称为“南方天井院”。

“天井院”式住宅的产生与江南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有很大关系。

江南人口稠密,丘陵地多,平整的耕地少,因而建房屋宅院时尽可能节约用地,而且三面或四面的房屋都建两层;江南夏季湿热,冬季阴寒,由三面或四面二层房屋围合成一个高而窄的天井,这种设计有利于内外空气对流及冬暖夏凉的效果。

“三间两搭厢”与“对合”天井院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由三面房屋一面墙组成,正屋三开间居中,两边各为一开间的厢房,前面为高墙,在浙江俗称“三间两搭厢”;另一种是四面房屋围合中间的小天井,在浙江俗称“对合”,“对合”的正房称上房,隔天井靠街的称下房,大门多开在下房的中央开间。

两种天井院都以堂屋〔正房一层的中央开间〕为住宅中心,它的开间进深大,前面一般不设门窗和墙,与天井直接相通,利于采光和通风。

堂屋的后板壁成为太师壁,壁两边有门通后堂。

太师壁前的长条几案是堂屋中最重要的家具,几案正中供奉祖先牌位及香炉、烛台,两侧置花瓶和镜子,寓家庭“平平静静”之意。

“四水归堂”天井的面积不大,宽度相当于正房中央开间,长只有厢房开间大小,加上四面房屋挑出的屋檐,天井漏天部分更加狭小,不过这种高窄天井的设计,具有近似烟囱一样的作用,有利于排除屋宅内的污浊空气。

天井还起着室内采光和聚集雨水再通过地沟排水的作用。

皖南民居的天井院特点更突出,四面屋多为单面屋顶坡面,雨水全部集中汇流入天井,当地叫做“四水归堂”,洁净的天井汇水还可引入缸中作饮用水。

高墙窄巷以上说的都是单一的院落,实际上大户人家宅院往往是包括几个天井院的大院落,把假设干个“三间两搭厢”和“对合”组合连通。

天井院之间为防止火灾蔓延,都将山墙建得高出屋顶,山墙呈错落的阶梯形,称为封火山墙。

这样的一个个天井院紧挨相靠,组成条条街巷,同样处于节约地皮的考虑,街巷也多狭窄。

赣中地区传统民居风貌及其传承研究

赣中地区传统民居风貌及其传承研究

摘要摘要江西省赣中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建筑方式简洁、文化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赣中地区逐渐形成了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赣中传统民居。

本文首先介绍了赣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形成背景,阐述了自然、文化、社会等因素对其形成的影响,再浅析了赣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形制和特色,包括传统村落的格局和整体风貌以及传统民居的类型、布局、构造、材料和装饰装修等,最后总结了传统民居在现代建筑上的传承原则及方法,并运用赣中地区的实践案例做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传承并发扬赣中传统民居提供参考。

关键词:赣中地区传统民居风貌传承AbstractABSTRACTThe central part of Jiangxi Province holds an extensive and profound history. Structures of traditional dwelling appears simple but functional.These factors help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aracteristic traditional dwelling in central Jiangxi.Nature, culture and society as backgrounds of the formation of folk houses in central Jiangxi are concluded. An investigation is conducted on structural arrange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houses, which includes the pattern of village, overall scene and construction of houses such as style, structure, materials and decorations. Conclusions are made about the principle of inheritage for modern buildings and its associated methods. An analysis of practical example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Key Words: central Jiangxi, traditional dwelling, outlook, inheritage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 I II 第1章绪论 .. (1)1.1 研究的缘起 (1)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2 问题的提出 (2)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2 研究对象与基本概念定义 (4)1.2.1 研究对象 (4)1.2.2 基本概念 (4)1.2.3 保护与传承 (6)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7)1.3.1 国内研究现状 (7)1.3.2 国外研究现状 (7)1.3.3 赣中地区传统民居的相关研究 (8)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8)1.4.1 研究目标 (8)1.4.2 研究内容 (9)1.4.3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9)1.5 研究框架 (11)1.6 论文研究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2)第2章赣中地区传统民居形成的背景 (13)2.1 自然环境 (13)2.1.1 地理环境 (13)目录2.1.2 气候条件 (15)2.2 文化环境 (16)2.2.1 文化渊源 (16)2.2.2 文化特征 (17)2.3 社会环境 (19)2.3.1 政治因素 (19)2.3.2 经济因素 (20)2.4 本章小结 (21)第3章赣中地区传统民居形制与特色 (23)3.1 赣中地区聚落选址与自然环境 (23)3.1.1 聚落选址 (23)3.1.2 聚落自然环境因素 (23)3.2 赣中地区传统村落的格局与整体风貌 (24)3.2.1 格局类型及特点 (24)3.2.2 街巷空间的格局 (26)3.2.3 公共空间的类型 (27)3.2.4 建筑群体的形制 (29)3.3 赣中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 (29)3.3.1 类型特征 (29)3.3.2 布局和形制特征 (32)3.3.3 构造特征 (33)3.3.4 材料和工艺特征 (39)3.3.5 装饰装修特征 (40)3.4 赣中地区典型传统村落解析 (41)3.4.1 钓源村 (41)3.5 本章小结 (48)第4章赣中地区传统民居的传承与运用 (49)4.1 传统民居的传承原则 (49)4.1.1 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49)目录4.1.2 文化语境的延续性 (50)4.1.3 技术策略的创新性 (50)4.2 传统民居的传承方式 (51)4.2.1 整体布局的当代适应 (51)4.2.2 空间布局的当代转变 (52)4.2.3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当代更新 (53)4.2.4 建筑细部的当代诠释 (54)4.3 赣中地区传统民居传承与运用的实践案例分析 (55)4.3.1 居住建筑案例分析 (55)4.3.2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 (70)4.4 本章小结 (78)第5章结语 (79)致谢 (80)参考文献 (81)图表录 (83)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研究的缘起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民居建筑是村镇的主要组成内容,是我国社会、民族、宗族的组成基础,它是我国古代最早建立的一个建筑模型,是各种建筑类型的原始祖体。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岭南民居天井是岭南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家庭生活空间的延伸,更是调节室内热环境的重要载体。

天井以其独特的布局和功能,在岭南地区的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天井的布局和形式对室内热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湿冷,这就需要天井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时具有一定的功能。

天井一般呈长方形,四周被建筑围合,形成一个封闭的中庭空间。

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室内热气流的对流和通风,使室内保持相对凉爽。

天井的封闭式空间结构也能在冬季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波动。

天井的绿化装饰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岭南民居天井通常会在四周种植一些绿植,如藤蔓、盆栽等,这些植物在夏季可以起到一定的遮阳和降温作用,减轻了室内热量的积聚。

而在冬季,这些绿植则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室内温度。

天井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也对室内热环境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岭南民居天井的建筑结构一般采用木质横梁和瓦片覆盖,这种建筑结构保持了一定的透气性和隔热性,使室内空间不至于过于闷热或过于寒冷。

天井的地面一般铺设青石板或花岗岩,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导热性,有利于室内热量的平衡和传导。

天井周边的室内空间布局也对热环境产生了一些影响。

在岭南民居中,天井通常位于室内空间的正中央,周围围绕着厅堂、客房、厨房等功能室。

这种布局不仅使室内空间充分利用了天井的热环境调节作用,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

岭南民居天井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其独特的布局和绿化装饰,良好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以及周边的室内空间布局,共同为岭南地区的居住环境提供了舒适、健康的生活条件。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岭南民居天井在热环境调节方面还将有更多的改进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江西天井式民居生态适宜性探究

江西天井式民居生态适宜性探究

江西天井式民居生态适宜性探究Exploring the Ecological Suitability of Courtyard 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 of Jiangxi ■周志仪 ZHOU Zhiyi 王鹏飞 WANG Pengfei 马凯 MA Kai摘 要:江西地区传统天井式民居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宜性,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一套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共处模式。

文章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实地测绘、建模,借助Ecotect、Phoenics以及EnergyPlus软件进行模拟分析,比较天井式民居与现代民居的光环境、风环境及能耗,验证天井式民居宜居性特征,分析天井式民居生态适宜性的优势与短板,并提出提高现代乡土民居生态适宜性的设计策略,以期为现代建筑的被动式节能技术提供优化思路。

关键词:天井式民居;建筑形制;数学模拟;建筑节能Abstract: Traditional courtyard 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Jiangxi Region has excellent ecological suitability, and a set of solutions for harmony between mankind and nature were formed in the long age. Typical case was selected in this paper for field mapping and modeling, simulat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by the aid of software Ecotect, Phoenics and EnergyPlus, the light environment, wind environment and energy consumption between courtyard 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 and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 are compared, the livable features of courtyard 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 are verifi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cological suitability of courtyard 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 are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strategy for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suitability of modern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optimization ideas for the passive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of modern architecture.Keywords: courtyard style residential building; architectural form;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building energy-saving0 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多学科的交融,近些年国内学者对传统民居生态适宜性的研究数量飞速增长。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摘要:江西民居遗存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类型,特别是在经过几百年的自然破坏和人为损毁,能保留下来还有如此众多的数量,在全国应是非常珍贵的。

江西民居的建筑形式、构造特点和装饰风格都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天井式民居是此类型民居中最丰富,最完整的一种类型,并且可以追溯跟踪到其发展和消失的脉络,具有科研价值。

天井民居在我国江西传统民居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类型,而且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段中被群众广为接受,可以看出,天井民居有它非常优秀的特征,从各方面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

关键字:江西天井民居一、江西自然地理环境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南岭以北,位于北纬24。

29 7 14”--30。

4 7 41”,东经113。

34’36”一118。

28’58”之间。

东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向北开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全省山多地少,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

江西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7.6叫9.8度之间。

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仅一4℃。

全年降雨量为868.3—1862.2毫米。

全省气候特点为夏热、秋爽、冬阴、春寒。

在这样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中生活,其主要矛盾要解决建筑的隔热和防潮问题,而且还要适应许多山地建筑中所遇到的微气候特殊情况。

江西的先辈在长期的自然斗争中寻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居住模式,这就是天井民居。

这种民居,可能不需要依赖更多不可再生能源,就能获得比较适宜的人居环境。

江西传统民居大概可以划分类三个类型:赣东北到赣中的天井式民居:赣中一部分地区的天井院民居;赣南的围楼民居。

总量和分布都以天井式民居为主,而且天井院民居和围楼民居都带有天井民居的要素和特质。

二、何为天井?1、天井的定义“天井”一词最早见于《孙子行军篇》中:“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

天井通天接地,使居住建筑中热环境不断新陈代谢。

天井几何形态对赣南传统民居风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彭氏宗祠”为例

天井几何形态对赣南传统民居风环境的影响研究——以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彭氏宗祠”为例

132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08想与本土的文化不断磨合,在建筑营造领域碰撞出火花,创造出大量赣南地域特有的传统民居,这些民居是赣南地区居民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于是,引来许多专家学者对该地居民建筑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如吴庆洲的《中国客家建筑文化》、潘安与郭惠华所著的《客家民居》、卜奇文的《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研究》等,纵观学者们的书籍及相关文献,大多比较注重客家文化习俗、建筑形制和类型等方面的研究[2],而对赣南民居的空间格局和形态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与其相关的技术性数据和关注。

1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民居天井概况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掌握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民居的天井状况,对该街区现住房居民以走访、实地测量及现场拍照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民居建筑沿街而建,因而建筑的通风主要通过天井和沿街面的门窗实现。

紧凑的平面布置能让建筑物的遮阳效果更好,但由于天井面积狭小,在降低太阳直射的同时,也减小了建筑内的通风量。

而门窗多为木质材料,且门窗的开口面积略小,不利于室内外空气的流通,无法达到人体所需的通风量。

在闷热的夏季,室内上午较为舒适,但是下午便闷热难耐,需借助机械设备输送风量。

然而,随着机械送风带来便利的同时,不仅增加了能源的损耗,还因机械设备的存在影响了街区的传统风貌。

2客家传统民居风环境模拟策略鉴于中国民宅类型繁多,并且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地区,摘要 本文以赣州市章贡区姚衙前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彭氏宗祠”为实例,对其进行实测和仿真模拟,以天井进深面宽比为主要控制影响因素,通过建立理想模型并结合CFD 仿真软件,对彭氏宗祠的风环境进行模拟。

对模拟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天井进深面宽比为3:2的赣南传统民居风环境理想模型,以期为赣南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改造设计思路。

关键词 客家传统民居;彭氏宗祠;面宽进深比;通风模拟中图分类号 TU241.5;TU119文献标识码 A基金项目 2017年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基于CFD 技术的赣南乡村现代住宅自然通风设计研究”(GJJ170523);2020年度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VR 数字化技术的赣南围屋建筑风貌保护与传承研究”(GJJ200883)DOI 10.19892/ki.csjz.2023.08.34Abstract This chapter takes “Pengshi ancestral temple” inYaoyaqian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Zhanggong District, G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 measures and simulates it. Taking the depth to surface width ratio of the patio as the main control factor, the paper simulates the wind environment of Pengshi ancestral temple by establishing an ideal model and combining with CFD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simulation values. The ideal wind environment model of Gannan traditional folk houses with a depth to surface width ratio of 3:2 is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transformation design ideas for the protection of Gannan traditional folk houses.Key words Hakka traditional residence; Pengshi ancestral temple; Face width depth ratio; ventilation simulation明末清初年间,闽、粤、湘等地的大批客家人移入赣南区域,这些新移居过来的客家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客家地区传统的住宅样式来修建住宅[1]。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摘要:江西民居遗存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类型,特别是在经过几百年的自然破坏和人为损毁,能保留下来还有如此众多的数量,在全国应是非常珍贵的。

江西民居的建筑形式、构造特点和装饰风格都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天井式民居是此类型民居中最丰富,最完整的一种类型,并且可以追溯跟踪到其发展和消失的脉络,具有科研价值。

天井民居在我国江西传统民居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类型,而且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段中被群众广为接受,可以看出,天井民居有它非常优秀的特征,从各方面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

关键字:江西天井民居一、江西自然地理环境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南岭以北,位于北纬24。

29 7 14”--30。

4 7 41”,东经113。

34’36”一118。

28’58”之间。

东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向北开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全省山多地少,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

江西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7.6叫9.8度之间。

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仅一4℃。

全年降雨量为868.3—1862.2毫米。

全省气候特点为夏热、秋爽、冬阴、春寒。

在这样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中生活,其主要矛盾要解决建筑的隔热和防潮问题,而且还要适应许多山地建筑中所遇到的微气候特殊情况。

江西的先辈在长期的自然斗争中寻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居住模式,这就是天井民居。

这种民居,可能不需要依赖更多不可再生能源,就能获得比较适宜的人居环境。

江西传统民居大概可以划分类三个类型:赣东北到赣中的天井式民居:赣中一部分地区的天井院民居;赣南的围楼民居。

总量和分布都以天井式民居为主,而且天井院民居和围楼民居都带有天井民居的要素和特质。

二、何为天井?1、天井的定义“天井”一词最早见于《孙子行军篇》中:“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

天井通天接地,使居住建筑中热环境不断新陈代谢。

浅析徽州明清民居天井与庭院文化特征

浅析徽州明清民居天井与庭院文化特征

浅析徽州明清民居天井与庭院文化特征一、天井与庭院的概念徽州明清民居由一个很特殊的天井构成室内空间来满足采光、通风和排水之用,却由另一个室外空间庭院来改善环境供户外活动的场所,使民居形成完美的内外空间。

“天井”一词最早见于《孙子行军篇》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

”注释天井是四面陡峭、溪水所归、天然之井。

徽州明清民居天井上由屋顶四周坡屋面围合成一个敞顶式空间,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汇四水归堂(塘),下底设池塘、留沟防、变路径、安石埠,立基划界“以滴水为界的天然之井”,故也取名“天井”。

庭院与天井是两个不同形式的空间图型,构成不同性质的概念:(1)尺度不同:庭院可取“百尺为形”,用地不求规则,布局较灵活,其位置可布置在屋前或屋后,亦可在屋之两旁。

而天井往往受容身于“丈室”的制约。

《论衡·别通篇》曰:“宅以一丈之地为内”。

民间《理气图说》曰:“天井之形要不方不长,如单棹子状”。

何谓单棹子?就是划船的单桨。

桨板长宽比约5:1。

民居天井形状为狭长形,长宽尺变也近似单棹子5:1的比例。

(2)空间性质不同:庭院空间是室外开敞空间,作为室外露天活动场所。

而天井却是室内空间一个组成部分,天井与明堂、廊庑组合为一体,是“无”具象界面的泛空间。

建筑俗语称“虚无”,当其无而却有建筑之用的形态。

《理气图说》曰:“天井主于消纳,大则泄气,小则郁气,其大小与屋势(房屋格局)相应为准。

”庭院虽设有围墙围合封闭,却能通过围墙景洞、漏窗来借景、对景,构成灵活向外延伸空间。

天井与庭院不但在功能上有所差异,其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本文将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简析分述如下:二、天井构成的阴阳关系阴阳哲学作为中国哲学之母,浸透于诸多事物的创造之中。

民居建筑文化自不例外,天井空间构成在组合上也遵循阴阳法则。

其一,天井民居在形态上由四周高墙相围合,外实内虚。

实为阳,虚为阴,构成一对阴阳关系。

其二,天井组合依据“门堂制度”,在轴线上依主次排列为前门厅、后正堂,配以两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 平面形制
(三)三开间多进式
为满足更庞大的家族需要而出现多进式住宅, 以一进为单元进行纵向组接。出现中堂和上堂的形制, 每进之间都用屏门相隔。
以计家村计省智宅为例,上堂和后堂之间用屏门 相隔,中堂面积相对小,但在后平墙处增加两根勇柱, 构架等级相对高,用于接待客人,而上堂和后堂用于 居家生活。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 平面形制
(四)多开间平面格局
三开间平面格局无法满足富商巨贾的需 要,禁令松懈后多开间平面应运而生。为解 决采光通风问题,多采用增加天井采光口数 的方法来改善居住条件。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图说》中写道:“大小以屋势相应为准,井形要不方不长。”一般天井长宽比为 2:1或3:2;同时,适宜的天井高宽比可解天井排水并使房间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理想 的天井高宽比一般为1:1.5—1:2之间。
或下堂)、后堂和八个房间。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 平面形制
(二)三开间一进加半天井
为解决一进一天井住宅后堂和下正房采光和住 宅通风问题,在后堂贴后墙处增加一个半天井,可 提高后堂使用价值,改善下正房通风和采光。
以棠荫官坊岭吴治国宅为例,作为一栋 完整的五开间两进式格局的住宅,增加了后 天井和六个虎眼天井,使得所有厅房都可以 达到理想的采光通风效果。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 天井式民居平面单元的组接
(一)多进深纵向扩展
江西民居
• 天井式民居平面单元的组接
——天井式民居
(二)横向扩展
• 江西民居概况
当天井民居无法在纵向继续扩展时,选择垂直中轴线方向编排次轴线,或在横向把 住宅连接起来,构成既独立又连通的大宅。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为解决雨水迸溅、保持室内干燥,不少天井故意做得浅窄并加大房屋出挑和出檐 的尺寸。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 平面形制
(一)三间一进一天井
天井式民居最基本的“一明两暗”平面类型,围绕着中心天井布置正堂、倒座(前厅
江西民居
• 木构架、砖土外围护墙的框架结构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木构架、砖外围护墙 的框架结构 墙体承重的砖木结构 屋顶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中国木构架主要分为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抬梁式构 架制作严谨,用料严格,制度严厉,一般用于纪念性建筑;穿 斗式构架在柱子上直接支檩,结构制作简单,编排灵活,易于 变化和装饰,多用于民间建筑。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天井与合院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 天井与合院
南方天井与北方合院都 属于围合建筑,但在围合产 生的空间上有本质差异。合 院是建筑组合的外部空间, 房屋通过院墙和廊子连接在 一起;而天井是建筑本身的 内部空间,也被称为“灰色 空间”,被四面或三面相连 的房屋所包围。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天井与合院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江西民居• 社会因素
——天井式民居
江西地区深受以血缘宗亲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影响,“宗祠”是强化家庭组织的象 征和核心;历史上江西是接纳外来迁徙人口的重要省份,外乡人把祖辈神位供奉在家里, 发展形成了“祠宅合一”的住宅形式。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天井与合院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江西商贾文化影响深远,青壮年男子外出经商,住宅多留老人妇孺,外防盗贼,内禁 女眷,因此建筑对外开窗少而封闭,采光、通风等主要依靠建筑内部进行;除此之 外,“四水归堂”带来的追求财富积累的心理也是造成天井式建筑发展的原因。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自然因素
江西地区纬度低,春夏两季气候十分闷热,而且相对湿度很高,因此解决住宅内部的 通风防潮成为首要问题。适宜的天井高宽比可使房间获得良好的通风效果,理想的天井高 宽比为1:1.5—1:2之间,良好的比例可以形成稳定的负压区。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 装饰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 天井式民居平面单元的组接
(三)沿院子扩展
通过院子和天井院中心引出 两条与主轴正交的次轴线,两 侧各连接天井住宅,形成“品” 字型平面,既有南方天井式布 局,又糅合了北方三合院的风 格。
民居分析
------中国建筑史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江西民居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江南地区多雨湿热,传统民居多采
用天井类型,在江西则应用更为普遍,不 仅在数量上较其他地区难以比拟,且在民 居形制、构造上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善而合 理的法则规律。
(2)更多在中轴部分保留木构架形式,两侧住房 采用墙体承重。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江西民居
• 屋顶结构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木构架、砖外围护墙 的框架结构 墙体承重的砖木结构 屋顶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屋顶结构一般不复杂,基本为封火山墙的坡屋顶,屋顶 多为坡向天井的内排水形式。
江西天井式民居基本是穿斗式木木构架形式,也有因减柱 和空间变换的需要而与抬梁式木构架混合使用。
江西民居
• 墙体称重的砖木结构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木构架、砖外围护墙 的框架结构 墙体承重的砖木结构 屋顶结构
使用砖砌体或土坯,乃至土筑墙作为承重墙
的混合结构。
(1)沿天井界面保留木构架和木装修,所有堂屋 均采用砖砌体承重;
江西作为“理学”的发源地,建筑空间强调“秩序性”和“等级化”, “堂”作为 一进的核心,正房对“堂”打开,“堂”也成进入正房的过渡空间。对外,中堂及之前作 为接待客人的场所,上堂和后堂才是居住空间,二者之间用屏门隔开,划分出了公共与私 密空间。对内,男女和长少有别,女眷行为受限制,居住在以后堂为中心的后正方;长辈 居住在正房,晚辈居住在厢房。
江西民居
• 天井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天井 平面形制 天井式民居平 面单元的组接
• 结构 • 装饰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又称“明堂”,作为建筑 内部空间而存在,具有采光、 排水、通风和纳阳等功能。
江西民居中的天井形式主 要有:土形天井和水形天井
江西民居
• 天井
——天井式民居
山式”或“五山式”等,简洁明快,素雅大方,尺度 适宜,马头墙檐下画有富有民间特色的黑白墙头布画。
• 主入口:大门上门罩、门楼、门斗及门廊四种形式的 处理。
• 装饰
材料
外立面及造型要素
装修艺术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江西民居
• 装修艺术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 装饰
采用木构架的江西民居,壁画只有两种形式,木鼓壁间
隔和织壁抹灰墙。木鼓壁间隔即预制装配的成片木间隔墙,可 临时拆装,临时组织通道和空间。织壁抹灰墙是比较原始和简 单的间隔墙体,常用与房内间隔。
正堂做天花顶棚处理,如穹窿式的顶棚(棋盘顶)以井字
桁架作一次或两次升起成盝顶形式,四周侧壁有鹅顶弯椽,顶 心多有彩画或作沥粉描金图案装饰。
屋面几乎采用小青瓦覆盖,部分考究的民居采用花砖瓦脊 或灰塑瓦脊。
民宅外门除简单的木门外,石门仪一般使用青石,少数适 用麻石,红石或木质门仪。
外立面及造型要素 装修艺术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江西民居
• 外立面及造型塑造
——天井式民居
• 江西民居概况 • 空间格局 • 结构
• 马头墙:防火功能功能的要求而经过艺术处理后形成 马头墙,马头墙可以作不同次数的的跌落,形成“三
材料 外立面及造型要素 装修艺术
• 民族多样性影 响因素
(一)梁架的装饰 构架作为结构支撑体系,经过装饰后成为表现空间艺气
质,将功能和装饰结合在一起,比如斗拱、插拱、梁托和撑杆 等;另外充分发挥木构的材料性能,利用各种加工和装饰手法, 如雕刻、油漆、彩画、贴画等 (二)柱础
由于采用天井内排水形式,堂屋多开敞,所以对柱子防潮 和柱础特别处理特别注意,对于柱础更是做出各种雕饰处理。 (三)壁画和天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