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传统民居天井对夏季室内环境的影响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岭南民居天井是岭南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美学价值。
天井作为岭南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居住功能上具有重要意义,还在热环境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入手,探讨其在热环境调节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一、天井的性质和作用天井是岭南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件,它通常位于建筑的中央位置,被周围的建筑所环绕,起到连接室内外空间的作用。
天井在传统岭南建筑中具有多重功能,除了美化建筑外观和提高室内采光通风效果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的热环境。
天井的存在可以形成建筑内部的采光天井效应,使得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二、天井的热环境特点1. 采光通风效果明显天井的建筑结构使得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建筑内部,形成室内自然采光的效果。
而且,天井周围通常会布置有窗户或门窗等通风设施,这样在自然风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室内空气得到良好的流通。
这种采光通风效果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减少室内热量积聚和通风不畅的问题,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2. 热量消耗均衡天井在白天可以接受阳光的辐射,将大量的热量吸收并转化为热能,起到减轻室内温度上升的作用。
而在夜晚或阴雨天气,则能够将积聚的热能释放出去,保持室内外温差较小,减少能量的浪费。
这种热量消耗均衡的特点,能够有效地调节室内外的温度差异,提高居住舒适度。
3. 降低室内热量积聚天井的建筑形式使得室内外空气得到很好的流通,使得室内热量无法长时间积聚,而是随着空气的流通而及时散去。
这种特点不仅可以减少室内的热量积聚,还能有效减少室内的潮湿现象,维持室内空气的干燥度,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
1. 节能减排天井的建筑形式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人工能源的消耗。
通过天井的采光通风效果,可以减少建筑内部的照明和空调使用,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通过控制室内外温差,减少了室内空调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热排放,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岭南民居天井的构造特点天井作为岭南民居中的一个重要空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构造上。
天井通常位于建筑的中央位置,可以让室内空间都进行向天井敞开,这样可以保证室内空间都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
天井多为方形或长方形,结构较为简单,通常为一个开放的中央区域,周围是建筑的房间。
天井的地面通常为水磨石或花岗岩铺设,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又易于清洁。
岭南地区的气候以高温多湿为主,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这种气候对建筑的热环境提出了挑战。
天井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具有以下热环境特点:1. 通风良好:由于天井的开放性设计,能够自然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通风换气,减少室内的湿气和热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调节温度:在夏季高温时,天井能够起到凉爽的作用,同时在冬季能够起到保温的作用,使室内温度相对稳定。
4. 绿化环境:天井通常布置有花草树木,增加了绿化覆盖率,能够起到降温、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热环境上,岭南民居天井通过其特有的设计和布局,能够有效应对南方地区的潮湿炎热气候。
其开放式设计使得室内外的温度得以循环,减少了室内外的温差,有助于保持室内外空气的相对稳定。
天井的采光充足,使得室内空间充满自然光线,减少了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通过天井的通风效果,能够降低室内的湿度,减少霉菌和细菌的滋生,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和干燥。
天井中的绿化植物能够提供一定的降温效果,同时还能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增加生活舒适度。
在实际使用中,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周边环境的影响、装饰布置等。
天井的地面材料如果选择了较为吸热的材料,可能会影响到天井的散热效果;同样,周边房屋的高低、密度等也会影响到天井的通风状况。
在设计和使用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合理选择材料和布置,以保证最佳的热环境效果。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岭南民居天井是岭南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家庭生活空间的延伸,更是调节室内热环境的重要载体。
天井以其独特的布局和功能,在岭南地区的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天井的布局和形式对室内热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岭南地区气候湿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湿冷,这就需要天井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时具有一定的功能。
天井一般呈长方形,四周被建筑围合,形成一个封闭的中庭空间。
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室内热气流的对流和通风,使室内保持相对凉爽。
天井的封闭式空间结构也能在冬季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波动。
天井的绿化装饰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岭南民居天井通常会在四周种植一些绿植,如藤蔓、盆栽等,这些植物在夏季可以起到一定的遮阳和降温作用,减轻了室内热量的积聚。
而在冬季,这些绿植则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室内温度。
天井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也对室内热环境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岭南民居天井的建筑结构一般采用木质横梁和瓦片覆盖,这种建筑结构保持了一定的透气性和隔热性,使室内空间不至于过于闷热或过于寒冷。
天井的地面一般铺设青石板或花岗岩,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和导热性,有利于室内热量的平衡和传导。
天井周边的室内空间布局也对热环境产生了一些影响。
在岭南民居中,天井通常位于室内空间的正中央,周围围绕着厅堂、客房、厨房等功能室。
这种布局不仅使室内空间充分利用了天井的热环境调节作用,同时也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
岭南民居天井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其独特的布局和绿化装饰,良好的建筑结构和材料,以及周边的室内空间布局,共同为岭南地区的居住环境提供了舒适、健康的生活条件。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岭南民居天井在热环境调节方面还将有更多的改进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天井对徽州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影响

天井对徽州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影响李娟【摘要】从建筑热工学层面以天井热压通风原理为影响因子,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测.由于传统评价标准所涵盖的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有限,测试结果与人体实际热舒适感存在偏差.选用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IS07730为测试标准,首先结合徽州传统民居中天井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基本构成,对天井的通风降温原理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INNOVA1221仪器对当地典型的“一屋一井”式传统民居内不同位置房间的预计平均投票数值进行实测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的室外环境条件下靠近天井侧房间的热舒适度显著高于远离天井侧的房间.天井对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调节具有积极作用.【期刊名称】《武汉工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6)009【总页数】5页(P12-15,22)【关键词】热压通风;热舒适度;实地测试【作者】李娟【作者单位】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安徽合肥230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1.10 引言现阶段针对徽州传统民居中天井的建筑美学及构造研究已十分成熟,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因素的讨论也很全面[1-7].但是从建筑物理环境方向展开天井对室内热环境贡献的研究却非常少.针对室内热环境的研究方法以测试室内温湿度及风速为主,由于测试结果包含的影响因子有限,并不能对室内热环境的优劣进行充分评价.考虑传统测试方法的局限性,选用PMV(Predicted Mean Vote)-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指标为评价依据,分析天井对室内热舒适度的调节效果.而天井的基本构成是产生热压通风效应的关键:天井口多为建筑屋面围合而成,是天井系统接受太阳辐射热的主要构件;天井四壁由建筑外墙及面向天井侧的房屋隔断构成;天井底通常由青石条铺筑而成,下部与地面直接连接或设排水系统,使天井底部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天井上下部分形成的自然温差,结合建筑平面布置格局,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室内的自然通风、调节温湿度.从而在炎热的夏季改善建筑室内热舒适度,提高居住环境质量.1 徽州地区气候特征徽州地处北亚热带地区,受地带性因素影响,气候呈现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 ℃,冬无严寒.年平均降水量1 670 mm,最高达2700 mm,降水多集中于五月至八月.由于徽州地区夏季无炎热,但湿度高风速低,提高其室内热环境舒适感的有效方式应以通风除湿为主.2 天井的平面形式结合建筑平面布局及建筑总体量的大小,天井的平面组合形式多样.单体建筑中仅有一个天井的平面形式,称为独立天井.独立天井的主要形式可概括为以下两类:“凹”字形(由三面房屋、一面围墙围合而成)和“回”字形(由四面房屋围合而成).由两个及以上独立天井组合形成的平面形式,称为组合天井.两个“凹”字形天井背对相接形成类似大写字母“H”的组合天井;一个“凹”字形天井与一个“回”字形天井的组合,则形成“日”字形[1].多样的天井形式不仅营造出丰富的徽州民居建筑空间,独特的细部构造处理,更使天井兼具通风、隔热、采光、赏景等多重功能,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为古徽州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彰显出徽州传统民居建造者们巧妙的构思、娴熟的技艺以及对生活的热爱.3 天井的通风降温原理在建筑热工学中,利用通风使室内空气温度下降,人体周围空气流速增加,提高人体散热及皮肤表面汗液蒸发的降温方式,称为通风降温.其中利用自然因素形成的空气流动,称为自然通风.徽州传统民居在建造时,电气设备尚未普及,古徽州工匠利用天井空间结合自然因素,创造出独特的“烟囱效应”,通过空气热压形成自然通风.“烟囱效应”适用于室外风速较小而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徽州地区夏季室外温度高、风速低,为热压通风降温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天井上部开口受太阳直接辐射,温度高;其底部不受太阳直射,得热少.天井顶部空气受热后密度降低从而向上运动,使底部形成负压区,在压差作用下底部空气不断上升,天井四周房屋内温度高的空气则会源源不断地涌入天井内,对底部空气进行补充,从而形成自然通风(图1)[2].热压通风效果主要取决于室内外空气温度差以及上下通风口的高度差,可用空气热压及通风量来衡量.图1 热压作用形成的自然通风Fig.1 Natural ventilation formed by hot stress 热压的计算公式[2]为:ΔP=gH(ρe-ρt)≈0.043H(ti-te)(1)通风量的计算公式为:(2)(CDA)*=(3)4 天井对夏季室内热环境影响实测室内热环境是由温度、湿度、气流及皮面辐射等多项因素综合形成的微气候,对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组成室内热环境的因素众多,且具有综合性和相互补偿性,很难采用单一指标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衡量及评价.丹麦技术大学的房格尔教授所提出的PMV-PPD评价指标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室内热环境各组成因素之间的客观关系.国际标注化组织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中的热环境——PMV与PPD指标的确定及热舒适条件的确定》(IS07730).本次测试即采用该标准对天井影响夏季室内热环境的效果进行评测.4.1 测试原理ISO7730标准对建筑热环境进行评价所运用的“PMV-PPD指标” 推荐值为:PMV值在-0.3到+0.3之间,PPD<10%.该指标综合考虑人体活动程度、衣服热阻(衣着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6项因素.以满足人体热平衡方程为条件,通过主观感觉试验确定出的绝大多数人的冷暖感觉等级(表1).表1 PMV热感觉标尺Table 1 Thermal sensation staff gauge of PMV热感觉热暖微暖适中微凉凉冷PMV值3210-1-2-3ISO7730标准中用来描述人体对室内热环境的热舒适度主要由以下3种方式:预计平均投票数PMV、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PD、气流风险DR(Draught Rating).DR用以描述人体特定部位的热舒适度.PMV及PPD用以描述整个人体的热舒适度,是研究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常用方式.该方式综合考虑影响人体热感觉6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得出PMV计算公式(4)[4].计算结果对比PMV感觉标尺,对被研究对象的热环境优劣进行评价.PMV=(0.303e-0.0365M+0.028){(M-W)-3.05×10-3×[5733-6.99(M-W)-ρa]-0.42×[(M-W)-58.15]-1.7×10-5M(5867-ρa)-0.0014M(34-ta)-3.96×10-8fcl[(tcl+273)4+公式(4)中符号含义[6]:M为人体能量代谢率,W/m2;W为人体所做的机械功,W/m2;fcl为穿衣面积系数;ta为空气温度,℃;为平均辐射温度,℃;ρa为水蒸气分压力,Pa;hc为对流换热系数,W/(m2·K);tcl衣服外表面温度,℃;4.2 测试点概况及布置本次测试对象为徽州地区一栋较为典型的“一屋一井”式民居建筑.该建筑建造于清朝嘉庆年间.建筑平面布局简单紧凑,立面为大面积实墙上开少量窗洞口,室内采用当地产杉木作为装饰隔断.建筑入口处的“凹”字形天井是整栋建筑的主要通风及采光口.该民居由两层正室及一层夹层组成:一层为堂屋、卧室及偏厅,图2(a);二层为书房、卧室,图2(b);夹层层高较矮,用于农务仓储,图2(c).图2 测试居民平面图Fig.2 Floor plan通过对比相同室外热环境及测试条件下,同一栋建筑中距离天井位置不同的两处房间的PMV数值,对天井的通风降温效果进行评价.测试点分别选取靠近天井的一楼堂屋及远离天井的二楼书房,图2(a)、图2(b).测试时间为七月(徽州地区最热月)十五日下午2:00至6:30.当天室外天气为多云转雷阵雨,微风.全天室外温度均低于30 ℃(图3),属于夏季的舒适温度;相对湿度在90%上下浮动,晚间10点左右更是接近100%(图4).尽管当天室外气温不高,但是相对湿度过高,在自然界的微风条件下,空气中多余的水分无法被及时带走,易使人产生闷热潮湿的不舒适感.测试仪器为INNOVA 1221 ,该仪器共有4个输入模块及12个测试探头,在使用备用电池的情况下可连续工作18 h;最短测量时间间隔为十分之一秒,测试数据及计算指数最终以图表形式在联接计算机后直接导出.本次测试以评价热舒适度为主,选用的输入模块为“舒适度模块UA1276”,共使用6枚探头对测试点的人体活动程度、衣服热阻(衣着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动速度6项因素进行测试和设定,从而得出测试点PMV值变化情况.图3 温度变化图Fig.3 Temperature changes图4 相对湿度变化图Fig.4 Relative humidity changes图5 总辐射强度变化图Fig.5 Total radiation intensity changes4.3 测试结果分析一楼堂屋(测点一)的测试时间段为下午2:00至4:00,该时间段的太阳辐射量(图5)及温度(图3)都是当天最高,相对湿度(图4)也处于较高阶段.二楼书房(测点二)的测试时间段为下午4:30至6:30,该时间段的太阳辐射量逐渐降低,温度也随之明显下降,相对湿度为当天最低.单纯对比当天气候因素,测点二的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及湿度均显著低于测点一,按常理推测测点二的热舒适度应高于测点一.但是两点的PMV值实际测试结果却与推测相反:靠近天井处的测点一PMV值维持在2.0,对应的热感觉为“暖”(图6)远离天井处的测点二PMV值在2.5上下,对应热感觉介于“暖”、“热”之间(图7).实测热舒适度是测点一明显高于测点二,充分体现出天井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作用.天井的“热压通风”带走了室内的热空气,降低温度;同时带走空气中多余的水分,有效降低相对湿度.由于测试当天太阳的辐射强度不高,导致天井上部温度没有明显升高,天井内部上下温差并未达到理想值.若室外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度大,天井的“烟囱效应”将更加显著,对室内热环境的调节效果也更加优越.图6 测点一PMV值Fig.6 The PMV of point 1图7 测点二PMV值Fig.7 The PMV of point 25 结语对比测试点的环境温度及湿度:测试点一的温度及湿度均显著高于测试点二,按传统理论推断结果为测试点一的热环境较测试点二不舒适.但是选取综合考虑影响人体热舒适度六要素的评价指标PMV为测试值,对远离天井及靠近天井处的房间分别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测试点一的PMV值较测试点二更为接近舒适值.造成该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即测试点一靠近天井,直接受天井的调节影响.在环境温度高、湿度大且微风的情况下,天井利用热压通风原理增大周边房间的通风,降低室内温湿度,提高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度.致谢本项目受合肥学院2014年度科研发展基金支持,合肥工业大学饶永副教授为本研究提供了设备支持及理论指导,在此一并致谢.参考文献:[1] 程极悦.徽州古建筑发展概述[J].安徽建筑,1999 (1):36-38.CHEN Ji-rui. Overview of Huizhou ancient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J]. Anhui Architecture,1999 (1):36-38.(in Chinese)[2] 柳孝图.建筑物理[M].3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122.LIU Xiao-tu.Building Physics[M]. Third Edition.Beijing: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2010:122. (in Chinese)[3] Ther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Human Occupancy (ASHRAE Standard 55-2004) [S]. Atlanta: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4] 黄凌江,邓传力,兰兵.拉萨乡村传统民居与新式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J]. 建筑科学,2012 (12):61-66.HUANG Ling-jiang,DENG Chuan-li,LAN parative study on indoorthermal environment in winter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rural dwellings in Lhasa [J]. Building Science,2012 (12):61-66. (in Chinese)[5] 梁传志,武涌,吕萌萌,等.西安市冬季室内热环境现状与改造需求分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 (8):1210-1215.LIANG Chuan-zhi,WU Yong,LYU Meng-meng,et al.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requirements of energy eficiency retrofits for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Xi’an [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3 (8):1210-1215. (in Chinese)[6] 李娟,饶永.合肥市居住建筑空调设备使用调查与分析[J].建筑新技术,2010(5): 307-311.LI Juan,RAO yong.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survey and analysi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Hefei [J]. New Technology of Building,2010(5): 307-311.(in Chinese)[7] 冉茂宇,刘晓迅,胡深,等.厦门某海滨住宅夏季自然通风与室内热环境实测与分析[J]. 福建建筑,2010 (9):98-101.RAN Mao-yu,LIU Xiao-xun,HU Shen,et al. 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in summer for a beach residence at Xiamen [J]. Fujian Architecture,2010 (9):98-101. (in Chinese)。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岭南民居天井是一种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建筑结构,它在岭南地区的民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井不仅是建筑的构成部分,更是起到调节室内热环境的作用。
本文将对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进行分析,探讨其在炎热夏季中的调温效果和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
一、天井的构成和作用天井是岭南民居中常见的建筑结构,它由四周的建筑围合而成,中间露天而开,常见于厅堂、走廊、房间等部位。
天井的作用多方面,它不仅可以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散热的方式来调节室内热环境。
在炎热的夏季,天井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使室内更加凉爽舒适。
二、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天井在炎热夏季中的热环境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采光通风天井能够使室内获得更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因为露天的开放能够让阳光和空气更好地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
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室内的局部高温区域,提高整体的舒适度。
2. 散热降温在炎热的夏季,天井能够通过散热的方式来降低室内的温度。
当室内温度升高时,天井能够通过露天的开放,带走室内热气,使室内温度下降。
这种散热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调节室内的热环境,使其更加凉爽舒适。
3. 遮阳保湿天井的结构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遮阳和保湿的作用。
在阳光直射的时候,天井能够遮挡阳光,减少室内的照射强度,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天井的开放也有利于室内的通风和保湿,使室内更加清爽宜人。
三、天井对室内舒适度的影响在炎热的夏季中,天井作为岭南民居的特色建筑结构,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通过采光通风、散热降温和遮阳保湿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热环境,提高室内舒适度。
夏热冬冷地区带防雨天井的农宅夏季室内环境实测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带防雨天井的农宅夏季室内环境实测分析
林姝颖;赖婉玲;吴正旺
【期刊名称】《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45)1
【摘要】为了厘清防雨天井对农宅夏季室内舒适度的影响,选取具有较高可比性的典型案例,开展室内外温湿度、风速、照度等指标的实测分析。
结果表明:防雨天井能稳定且有效地组织室内的自然通风,但风速较小;防雨天井能有效改善农宅的室内天然采光,但午间偶有轻微眩光;防雨天井特别适宜于东西向布局的农宅,可有效缓解夏季东西晒的不利影响;设置该天井的农宅室内热环境较未设者更舒适;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农宅建设中,恰当地设置防雨天井可有效改善居住环境。
【总页数】6页(P29-34)
【作者】林姝颖;赖婉玲;吴正旺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19.22
【相关文献】
1.夏热冬冷地区民居夏季环境实测及构造分析——以湖州市为例
2.夏热冬冷地区新农宅夏季室内热环境调查及节能改造方案优化设计
3.夏热冬冷地区农宅节能设计分析
4.夏热冬冷地区农宅冬季清洁采暖方案对比分析
5.夏热冬冷地区校园绿地夏季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

江西传统民居的天井摘要:江西民居遗存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类型,特别是在经过几百年的自然破坏和人为损毁,能保留下来还有如此众多的数量,在全国应是非常珍贵的。
江西民居的建筑形式、构造特点和装饰风格都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天井式民居是此类型民居中最丰富,最完整的一种类型,并且可以追溯跟踪到其发展和消失的脉络,具有科研价值。
天井民居在我国江西传统民居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类型,而且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段中被群众广为接受,可以看出,天井民居有它非常优秀的特征,从各方面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
关键字:江西天井民居一、江西自然地理环境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南岭以北,位于北纬24。
29 7 14”--30。
4 7 41”,东经113。
34’36”一118。
28’58”之间。
东南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向北开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全省山多地少,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说。
江西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丰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在摄氏17.6叫9.8度之间。
最高气温39.1℃,最低气温仅一4℃。
全年降雨量为868.3—1862.2毫米。
全省气候特点为夏热、秋爽、冬阴、春寒。
在这样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中生活,其主要矛盾要解决建筑的隔热和防潮问题,而且还要适应许多山地建筑中所遇到的微气候特殊情况。
江西的先辈在长期的自然斗争中寻找到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居住模式,这就是天井民居。
这种民居,可能不需要依赖更多不可再生能源,就能获得比较适宜的人居环境。
江西传统民居大概可以划分类三个类型:赣东北到赣中的天井式民居:赣中一部分地区的天井院民居;赣南的围楼民居。
总量和分布都以天井式民居为主,而且天井院民居和围楼民居都带有天井民居的要素和特质。
二、何为天井?1、天井的定义“天井”一词最早见于《孙子行军篇》中:“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
天井通天接地,使居住建筑中热环境不断新陈代谢。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

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分析岭南民居是中国南方传统建筑的代表,其特点是天井布局、岭南彩画、木雕石雕等装饰,这些特点为岭南地区的居住环境创造了独特的人文特色。
然而,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夏季高温多雨,如何提高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岭南民居天井建筑材料多为石材和砖瓦,其热容较大,可以吸收并储存大量的太阳能,夜晚释放热量,使得夜间温度并不会特别低。
但是,夏季高温多雨,岭南地区晴热的天气时间较少,太阳辐射较少,热量储存能力也较弱,无法保证天井内的温度舒适。
针对岭南民居天井热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解决。
一、增加绿化岭南民居天井中若能增加适量的绿化,不仅可以降低地表温度,还能增加湿度,提高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宜人舒适的环境。
同时,绿化能够吸收并利用雨水,减轻排水压力,减少水资源浪费。
二、改变屋顶结构在岭南民居天井的屋顶上设置幕墙、遮阳篷等,能有效隔绝太阳辐射,减少多余热量进入室内,改变屋顶结构也是一种增加建筑除热的方法,可以在夏季使用自然通风,让室内温度保持舒适。
三、使用自然通风系统岭南地区夏季气候潮湿,能够利用热对流原理,使天井内空气流动,提高热量散发效果。
可以在天井内设置风口或者开窗,利用室内外气流的对流,提高空气流动性,便于房屋内的热量散发。
四、提高建筑外保温为了减少外界热量的进入,可以提高建筑外保温程度,采用适合的保温材料,减少空气热量对建筑的影响。
另外,还可以在墙壁上粘合白色的保温材料,使其不吸收太阳辐射,减少日晒时墙壁表面的温度升高。
总之,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舒适度,同时也是节约能源的重要环节。
要通过对建筑结构和绿色绿化等方面的改造和提升,打造出更加适宜的天井热环境,让人们在享受岭南文化的同时,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