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细胞生物学习题1答案题库

第三章细胞质膜与跨膜运输选择题1、膜胆固醇的组成与质膜的性质、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D )。
A、胆固醇可以防止膜磷脂氧化B、正常细胞恶变过程中,胆固醇/磷脂增加C、胆固醇/磷脂下降,细胞电泳迁移率变低D、在质膜相变温度以下,增加胆固醇,可以提高膜的流动性2、下列各组分中,可以通过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质膜的一组物质是(B )。
A、H2O、CO2、Na+B、甘油、O2、苯C、葡萄糖、N2、CO2D、蔗糖、苯、Cl-3、在培养的小鼠细胞中加少许胰岛素,可促进细胞分裂,这是因为(B )。
A、胰岛素进入细胞所致B、胰岛素作用于膜受体,使胞内cAMP降低,cGMP升高C、胰岛素作用于膜受体,使cAMP升高,cGMP降低D、以上都不是4、质膜上特征性的酶是(D )。
A、琥珀酸脱氢酶B、磷酸酶C、苹果酸合成酶D、Na+- K+ ATPase5、心肌梗塞的病因是一种遗传因素引起的膜受体障碍,影响了(C )的运输。
A、高密度脂蛋白(HDL)B、极高密度脂蛋白C、低密度脂蛋白(LDL)D、极密度脂蛋白6、如果将淡水植物放入海水中,它的细胞会(A )。
A、发生质壁分离B、裂解C、在巨大的压力下膨胀D、以上都有可能7、下列蛋白质中,单次跨膜的是(C )。
A、带3蛋白B、血影蛋白C、血型糖蛋白D、细菌视紫红质8、下列物质中,靠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物质是(C )。
A、H2OB、甘油C、K+D、O29、影响膜脂流动性的重要因素是磷脂分子脂肪酸链的不饱和程度。
不饱和性越高,流动性越(),其原因是()。
(B )A、小,双建多、曲折小B、大,双建多、曲哲大C、小,分子排列疏松D、大,分子排列紧密10、关于V型质子泵的特性,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B )。
A、存在于线粒体和内膜系统的膜上B、工作时,没有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过程C、运输时,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D、存在于线粒体膜和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11、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是质膜进行的一种(C )方式A、协助扩散B、被动运输C、主动运输D、简单扩散12、胆固醇分子的哪两个结构特征决定其亲水、疏水两性(A )。
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第九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教学目的1、掌握信号肽假说和蛋白质转运的机制。
2、掌握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活动的作用。
3、掌握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
教学内容本章从以下6个方面讨论了细胞质质基质与内膜系统:1.细胞质膜系统及其研究方法2.内质网3.高尔基复合体4.溶酶体5.细胞的分泌与内吞作用6.小泡运输的分子机理计划学时及安排本章计划6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真核细胞在进化上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形成了发达的细胞质膜系统,将细胞内环境分割成许多功能不同的区室。
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细胞器,因为它们的膜是相互流动的,处于动态平衡,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协同的,其中包括膜运输系统。
本章是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章,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内质网及信号肽假说、小泡运输的分子机理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1.内质网是内膜系统中的重要膜结合细胞器,主要分清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在功能上的差异。
对于粗面内质网,重点是信号肽假说和蛋白质转运的机制。
2.高尔基复合体是内膜系统中参与蛋白质加工与分选的细胞器,要求了解和掌握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活动的作用,即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送到细胞的特定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
理解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物质运输中所起的交通枢纽作用。
3.关于溶酶体,要求掌握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溶酶体的类型及特点、溶酶体的功能、溶酶体的生物发生。
4.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学习和掌握运输小泡的类型和分选信号、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的机理、COP-被膜小泡形成的机理、小泡的定向运输、停靠和融合机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充分了解细胞内部结构的动态关系,蛋白质合成和分选的机制和“流水”作业的模式,从中获得启发。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9.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9.1 细胞质膜系统及其研究方法9.1.1 膜结合细胞器与内膜系统■ 膜结合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膜结合细胞器种类与数量(表)● 膜结合细胞器的功能(表)● 膜结合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图)■ 内膜系统的动态性质内膜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动态性质(图),这就使内膜系统的结构处于一个动态平衡。
细胞生物学 第七章 细胞内膜系统及蛋白质分选与泡膜运输

周围大小不等的囊泡——物质运输
高尔基体与细胞骨架关系密切; 高尔基的膜囊上存在微管的马达蛋白(
kinesin)和微丝的马达蛋白(myosin)。最近 还发现特异的血影蛋白(spectrin)网架 。它 们在维持高尔基体动态的空间结构以及复杂的 膜泡运输中起重要的作用。
❖ 残余小体(residual body),次级溶酶体未被消化 的残渣,又称后溶酶体。
用电镜细胞化学技术显示其中含有的酸性磷酸酶, M:线粒体,L:溶酶体(朴英杰)
动物细胞溶酶体系统示意图
溶酶体膜的特征: 嵌有质子泵,形成和维持溶酶体中酸性的内环境; 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 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
❖ 二、内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二)高尔基体( Golgi complex ) ❖ 2、功能
❖ (3)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
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酶解加工的几种类型
无生物活性的蛋白原(proprotein)高尔基体切除 N-端或两端的序列成熟的多肽。如胰岛素、胰高血糖 素及血清白蛋白等
蛋白质前体高尔基体水解同种有活性的多肽,如 神经肽等
一种分选途径。
❖ 二、内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二)高尔基体( Golgi complex ) ❖ 2、功能
(1)高尔基体与细胞的分泌活动 ❖ 蛋白质的分选及其转运 ❖ 溶酶体酶的分选 (2)蛋白质糖基化及其修饰
(3)蛋白酶的水解和其他加工过程
蛋白质糖基化类型
特征
N-连接
O-连接
1. 合成部位
2. 合成方式
细胞学第7章复习题

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1一.名词解释1.细胞内膜系统: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密切相关的内膜包绕形成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
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溶酶体等。
2.初级溶酶体:是指刚从高尔基体的边缘膨大分离出来,还未同消化物融合的潜伏状态,无活性。
3.次级溶酶体:是酶在进行或完全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内含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
根据自身消化物质得来源不同,分为自噬溶酶体和异噬溶酶体4. 细胞质基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主要含有与中间代谢有关的酶和维持细胞形态、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细胞质骨架结构等。
二.填空题1.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主要包括分泌蛋白、膜整合蛋白、细胞器驻留蛋白等。
2.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主要分为N-连接的糖基化修饰,指的是蛋白质上的天冬酰胺残基与N-乙酰葡萄糖胺直接连接,和O-连接的糖基化修饰,指的是蛋白质上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与N-乙酰半乳糖胺直接连接。
3.肌细胞中的内质网异常发达,被称为肌质网。
4.原核细胞中核糖体一般结合在细胞质膜上,而真核细胞中则结合在粗面内质网上。
5.真核细胞中,光面内质网是合成脂类分子的细胞器。
6.内质网的标志酶是葡萄糖-6-磷酸酶。
7.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如果存在信号肽,将转移到内质网上继续合成。
如果该蛋白质上还存在停止转移序列,则该蛋白被定位到内质网膜上。
8.高尔基体的标志酶是糖基转移酶。
9.具有将蛋白进行修饰、分选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0.被称为细胞内大分子运输交通枢纽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1.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一般发生在内质网中,而O-连接的糖基化反应则发生在和高尔基体中。
12.蛋白质的水解加工过程一般发生在高尔基体中。
13.从结构上高尔基体主要由顺面膜囊、中间膜囊和反面膜囊和囊泡组成。
14.植物细胞中与溶酶体功能类似的结构是圆球体、中央液泡和糊粉粒。
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复

• 1954年,Palade和Porter等,证实内质网是由膜围绕的囊泡 所组成。
• 2.内质网形态结构和发生
•
封闭管状或扁平囊状膜系统及其
包被的腔,形成互相沟通的三维网络
• 依赖于泛素的26S蛋白酶体(proteosome):
•
结构:一个筒状20S催化核心(core,14种多肽,28个亚
基),两端各一个19S调节部分(cap,15个亚基)。
•
含量:占细胞蛋白总量1%。
•
存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核。
• 蛋白质的泛素化过程
• 蛋白质的泛素化过程:三步
• ATP供能,泛素C端与非特异性 泛素活化酶E1的Cys共价结合, 形成E1-泛素复合物。
结构。
•
一端通过与核膜联系,另一端沿 大小通常占细胞膜
微管向外延伸。
系统一半,体积占细胞
• 结构稳定性:细胞周期内,经历解体 总体积10%以上。
与重建,变化复杂;不同类型细胞、
同一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
其结构也有明显变化。
• 发生:可能起源于细胞质膜,与核膜 同源;自我组装,rER合成膜蛋白、s ER合成膜脂。
•
GroEL-GroES分子伴侣系统对于新合成蛋白的折叠是
非常重要的。这两种蛋白质组成了一个由两个穴(GroEL)
和一个盖子(GroES)组成的圆柱,底物进入这个圆柱,
进行折叠,然后释放。
第二节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
• 细胞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的研究方法:电镜
技术(超微结构);免疫标记和放射自显影技术(功能定位);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第七章总结2(名词解释)

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1.细胞质基质: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也称胞质溶胶,内含水、无机离子、酶以及可溶性大分子和代谢产物。
21、许多中间代谢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包括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以及蛋白质与脂肪酸的合成等。
2、细胞质骨架是细胞质基质的主要结构成分,与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及能量传递有关,而且也是细胞质基质结构体系的组织者,为细胞质基质中其他成分和细胞器提供锚定位点。
3、与蛋白质的修饰及选择性降解有关。
①蛋白质的修饰,在细胞质中发生的蛋白质修饰的类型主要有:辅酶或辅基与酶的共价结合;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用以调节很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糖基化作用;对某些蛋白质的N端进行甲基化修饰;酰基化。
②控制蛋白质的寿命。
③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④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这一功能主要靠热休克蛋白来完成。
3①辅酶或辅基与酶的共价结合。
②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用以调节很多蛋白质的生物活性。
③糖基化作用:糖基化主要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现的糖基化是指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把N-乙酰葡糖胺分子加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残基的羟基上。
④对某些蛋白质的N端进行甲基化修饰:这种修饰的蛋白质,如很多细胞支架蛋白和组蛋白等,不易被细胞内的蛋白质水解酶水解,从而使蛋白质在细胞中维持较长的寿命。
⑤酰基化:最常见的一类酰基化修饰是内质网上合成的跨膜蛋白在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转运过程中发生的,它由不同的酶来催化,把软脂酸链共价地连接在某些跨膜蛋白的暴露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结构域;另一类酰基化修饰发生在诸如src基因和ras基因这类癌基因的产物上,催化这一反应的酶可识别蛋白中的信号序列,将脂肪酸链共价地结合到蛋白质特定的位点上。
如src基因编码的酪氨酸蛋白激酶与豆蔻酸的共价结合。
酰基化与否并不影响酪氨酸蛋白激酶的活性,但只有酰基化的激酶才能转移并靠豆蔻酸链结合到细胞质膜上。
细胞生物学 第7章 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

控制蛋白质的寿命
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 提供离子环境、提供底物、物质运输通路、细胞分化等
在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命运不同:
a、具N端信号肽的(分泌蛋白)合成后→内质网;
b、N端具导肽的分别被转送到各种细胞器(线粒体、叶绿 体、微体、细胞核等)中;
磷酸多萜醇
(3) 新生肽的折叠与组装
非还原性的内腔,易于二硫键形成;������
正确折叠涉及驻留蛋白:二硫键异构酶
(proteindisulfide isomerase,PDI)切断二硫 键,帮助新合成的蛋白重新形成二硫键并处于 正确折叠的状态������
结合蛋白(Bindingprotein,Bip,chaperone)识
别错误折叠的蛋白或未装配好的蛋白亚单位, 并促进重新折叠与装配。
2. sER的功能
(1) 脂类的合成
(2) 肝的解毒作用:如肝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 (3) 肝细胞葡萄糖的释放:使葡糖6-磷酸水解,释放 糖至血液中。 (4) 作为分泌蛋白的运输通路 (5) 储存钙离子:肌质网膜上的Ca2+-ATP酶将细胞 质基质中Ca2+ 泵入肌质网腔中 (6) 参与甾体类激素的合成。
光镜下可见结构以外的部分 质
—→ 胞质溶胶
离心沉淀物以外部分
—→细胞质基质
可分辩结构以外的胶状物
Cytoplasmicmatrix:指除去能分辩的细胞器和颗粒以外的细胞质 部分,是一复杂的高度有组织的胶体系统。
主要成分:中间代谢有关的数千种酶类、细胞质
骨架结构。
主要特点: 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 通过弱键而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构体系。
细胞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细胞概述1 举例说明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相适应。
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是很多细胞的共同特点。
如红细胞呈扁圆形的结构,有利于O 2 和CO 2 的交换。
高等动物的卵细胞和精细胞不仅在形态、而且在大小方面都是截然不同的。
2 真核细胞的体积一般都是原核细胞的1000 倍,真核细胞如何解决细胞内重要分子的浓度问题?真核细胞为了解决细胞内重要分子的浓度问题,出现了特化的内膜系统,使一些反应局限于特定的膜结合的细胞器,这样,一些重要反应的分子浓度并没有被稀释。
3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构件只是20 种氨基酸,为什么蛋白质却具有如此广泛的功能?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几乎无限的形态结构,因此蛋白质仅仅是一类分子的总称。
换句话说,蛋白质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作用,是因为蛋白质具有各种不同的结构,特别是在蛋白质高级结构中具有不同的结构域,而这种不同的空间构型使得蛋白质能够有选择地同其他分子进行相互作用,这就是蛋白质结构决定功能放入特异性。
正是由于蛋白质具有如此广泛特异性才维持了生命的高度有序性和复杂性。
4 为什么解决生命科学的问题不能不仅靠分子生物学而要靠细胞生物学?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第三章细胞质膜和跨膜运输1 有人说红细胞是研究膜细胞结构的最好材料,你能说说理由吗?①首先是红细胞数量大,取材容易(体内的血库),极少有其他类型的细胞污染。
②其次,成熟的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膜相细胞器,细胞质膜是它唯一的膜结构,所以在分离后不存在其他膜污染问题。
2 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TritonX-100 都是去垢剂,哪一种可用于分离分离有生物功能的膜蛋白?SDS 是离子型的去垢剂,不仅可使细胞膜崩溃,并与膜蛋白的疏水部分结合使其分离,而且还破坏膜蛋白内部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故不宜用于分离膜蛋白。
TritonX-100 是非离子型的去垢剂,它可以使膜脂溶解,又不会使蛋白质变性。
故用于分离膜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70
作业
●1、何谓信号肽假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2、简述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
幻灯片71
1、何谓信号肽假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信号肽假说指分泌性蛋白N端序列作为信号肽,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
然后在信号肽引导下蛋白质边合成边通过易位子蛋白复合体进入内质网腔,在蛋白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
●其主要内容是:
●信号肽与S R P结合→肽链延伸终止→S R P与受体结合→S R P脱离信号肽→肽链在内
质网上继续合成,同时信号肽引导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信号肽切除→肽链延伸至终止→翻译体系解散
幻灯片72
2、简述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
●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如下:
●①核糖体阶段。
分泌性蛋白质起始合成并发生蛋白的跨内质网膜转运。
●②内质网阶段。
蛋白糖基化加工和形成运输小泡。
●③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
运输小泡脱离糙面内质网并移向高尔基体,与其顺面膜囊融
合。
●④高尔基复合体加工修饰阶段。
分泌蛋白进行加工修饰,并在反面膜囊中分选和包装,
形成较大囊泡进入细胞质基质。
●⑤细胞质基质运输阶段。
大囊泡接近质膜。
●⑥胞吐阶段。
分泌泡与质膜融合,将分泌蛋白释放出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