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国际化中所遇到的问题
华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华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华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
然而,尽管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华为仍然面临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市场份额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讨论华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华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市场份额的稳定性。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竞争对手不断涌现。
为了保持竞争力,华为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和服务。
此外,随着5G 技术的到来,华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5G时代,华为需要确保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保持领先地位。
因此,华为需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和了解,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
其次,华为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安全性。
作为通信技术的提供商,华为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然而,一些国家对华为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其产品可能受到外部渗透和控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需要加强与各国政府、企业和用户的合作,提供全面的透明度和可验证性的证明。
华为可以与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合作,进行安全性评估和认证,以证明其产品的可信度和安全性。
此外,华为还可以加强与网络安全公司的合作,共同抵御网络攻击和威胁。
第三,华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要求不断增加,华为需要致力于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华为可以加强绿色能源的利用,采用可再生能源来满足自身的能源需求。
此外,华为还可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节能减排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举措,华为可以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为用户提供更加环保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华为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华为应加强市场调研和与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华为可以通过定期组织调研活动、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获取客户的反馈和建议。
基于这些反馈和建议,华为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提供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遭遇政治风险的案例

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遭遇政治风险的案例中国跨国企业正在全球范围内稳步崛起和扩展。
然而,正是由于它们的扩张和经营活动,中国跨国企业也面临着各种政治风险。
下面是一些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遭遇政治风险的实际案例。
1. 华为在美国的禁令:华为是中国最大的跨国通信技术公司之一。
然而,由于美国政府对华为的安全担忧,华为在美国市场面临了一系列政治风险。
近年来,美国政府频繁出台禁令和制裁措施,限制华为在美国采购和销售产品,甚至禁止华为参与国内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政治风险给华为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 宝钢与韩国政府的争议:宝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
然而,宝钢在韩国设厂的计划引发了与韩国政府及相关利益方的争议。
韩国政府及民众担心宝钢设厂会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对韩国国内钢铁行业造成竞争压力。
这些政治争议导致了韩国政府对宝钢项目的限制和阻力,使得宝钢在韩国市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
3. 中国跨国企业与非洲政府的合作:中国跨国企业在非洲大陆进行投资和业务拓展的案例越来越多。
然而,在一些非洲国家,中国企业面临了政治风险,如政策不稳定、腐败和政治动荡等。
例如,在津巴布韦,中国投资者面临政府的政策转变和非洲民众的抗议活动,导致了一些中国企业在该地的投资受到了限制。
4. 字节跳动在印度的禁令:字节跳动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旗下拥有世界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TikTok(抖音)。
然而,在2020年,印度政府出台禁令,禁止中国军事安全担忧,限制了TikTok在印度的运营。
这一政治风险严重影响了字节跳动的海外市场扩展计划。
以上案例揭示了中国跨国企业在东道国面临的政治风险。
中国跨国企业应当认识到政治风险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首先,企业需要在对外投资前进行充分的政治风险评估,了解目标市场的政治环境和相关政策,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其次,企业应建立与东道国政府和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良好关系,通过透明的沟通和合作来缓解政治争议和风险。
从华为中兴事件看我国芯片产业安全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从华为中兴事件看我国芯片产业安全发展的问题与建议作者:张猛尹其其来源:《网络空间安全》2020年第11期摘要:近年来,美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打压我国华为、中兴等公司,妄图通过“断供”方式遏制我国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美国在芯片产业上对我国企业限制不断加码。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芯片产业在理论技术、创新模式、产业生态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策设计、产业规划、创新模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产业安全保障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核心技术;芯片;产业安全中图分类号: TN40/F426.63 文献标识码:B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United States has successively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to suppress Huawei and ZTE and other companies in China, in an attempt to curb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technology industry through "cut off supply".Especially since this year, the United States h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its restrictions o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chip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oret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and industri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ip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suggestions for industrial security from policy design, industrial planning, innovation mode and personnel training.Key words: core technology;chip; industrial security1 引言近年來,美国接连出台政策打压我国华为、中兴等公司,通过掐断我核心技术产业供应链的方式遏制相关产业发展。
邱慈云:中芯国际缩小了中国晶圆制造与世界差距

邱慈云:中芯国际缩小了中国晶圆制造与世界差距作者:陈炳欣来源:《中国电子报》2015年第60期贡献:15年与中国半导体产业共成长胡春民:从成立至今已历15周年,中芯国际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成长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
你能否对中芯国际所做工作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邱慈云:至今为止,中芯国际已经成立15年了,从创建之初缺乏物资,以业界惊叹的速度办厂投入运营,到中间从波折中走出,步入稳步发展、不断壮大的阶段,这其中有许多值得书写的地方。
值此之际,我想先要感谢一下中芯国际过去的几代企业领导。
正是他们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奠定了现今中芯国际快速发展的基础。
如果要对中芯国际的工作进行一个简要概括:我想首先就是中芯国际的建成与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晶圆制造工艺技术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工艺技术的差距。
迄今为止,中芯国际已经引入了6代工艺技术,分别是0.18um、0.13um、90nm、65/55nm、40nm以及28nm。
中芯国际成立之初,中国大陆的制造工艺仍在1微米到0.8微米之间,而中芯国际投入之始就是0.18微米工艺,将工艺节点一下子提前了几个世代。
现在,我们还是中国大陆首个能够提供28nm PS和HKMG先进制程技术,为海外及国内客户提供完整的28nm制程服务的纯晶圆代工企业。
中芯国际在28nm方面能够提供完整的产业链,涵盖技术研发、设计服务和IP、光罩制造、晶圆制造、测试、凸块加工以及与OSAT伙伴合作提供的后段服务。
此外,对于更先进的14纳米工艺制程,我们也一直在持续开发和FinFET晶体管验证。
其次是全面支持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fabless)的发展,与他们协手共同壮大。
中国IC 设计业能够取得现今的良好成绩,中芯国际也在其中有着贡献。
再次是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发展。
中芯国际大力扶持上下游企业,发挥产业聚集效应。
以上游设备业为例,中芯国际倡导使用国内厂商的设备,随着我们的工艺不断演进,设备厂的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华为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华为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华为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其内部控制是公司经营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公司内部控制的困境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近年来,华为公司虽然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一些内部控制问题,下面将简要分析其问题和对应的对策。
问题一:雇员管理不善在华为公司中,员工数量庞大,且公司对员工的管理存在困难。
有时公司管理者并未及时发现员工的一些管理问题,或是处理不当,造成一些企业损失。
如公司内部存在员工索贿等问题,严重影响公司声誉和纯洁形象。
解决对策:一是建立健全的雇员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纠正过错,给予奖励,使员工在奖惩面前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问题二:缺乏一套完善的流程规范在企业内部,流程规范是企业安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华为公司中,由于各项业务的不断增加和拓展,公司内部流程规范较为混乱,存在许多工作流程模糊、运作不规范的情况。
影响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
解决对策:一是建立内部流程规范,设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个工作环节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是加强流程管理,建立流程评价机制,按照评价结果对流程进行不断完善。
同时,应严格实行内部流程规定和制度,确保流程规范化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真实性。
问题三:信息交流及意识不足在华为公司内部,由于业务领域和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加,信息沟通、交流及意识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在信息交流不到位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误解和错误,严重影响判断和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解决对策:一是让员工了解公司目标和价值观念,让每个员工形成正确的内部文化价值观念,使公司内部坚实且有效地团结在一起。
同时,要完善公司的内部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全员保持沟通,尽量避免因为信息或误解引发内部矛盾。
华为公司是由一群有梦想的人组成的团队,具有超常的创新力和魄力。
通过解决上述控制问题,不仅可以消除企业内部潜在的管理难题,从而帮助该公司在整个市场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可以提升员工对企业的价值感,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投入和忠诚度。
工业软件国产化进程及主要挑战(2020年)

国产工业软件的机遇与挑战1、智能制造+国产化,国产工业软件迎黄金时代1.1、智能制造:我国大工业产值是土壤,高端制造是转型方向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高端制造匮乏,行业利润水平低。
根据经典的微笑曲线理论,制造业附加值最高的部分位于设计和销售两端,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加工生产附加值最低。
凭借充足的劳动人口和廉价的劳动力,我国制造业在近十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全球第一,占全球比例达到24.06%,占国内GDP比例达到38.97%。
然而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更多的以全球代工厂的身份,从事原材料的基础加工和中间产品的制造,在关键器件与核心技术上处于绝对劣势,高附加值产品设计生产能力不足,工业企业利润率低,例如2019年浪潮信息净利率仅1.85%(对比intel净利率29.72%);工业富联净利率仅4.55%(对比苹果净利率21.25%),2019年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净利率仅5.86%。
大而不强、高产值低利润、高端制造匮乏是目前我国制造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图18:制造业微笑曲线图19:2019年中国工业部分数据指标人口红利转化为工程师红利。
充足劳动人口和廉价的劳动力是我国制造业长期优势。
然而近年来我国在劳动力和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减弱,计划生育人口开始转化为劳动人口,劳动人口增速逐年放缓,并在2018年开始进入负增长时代,人口红利期接近尾声。
与此同时,中国受教育人口逐年增加,201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人数超过787万人,其中本科毕业生近387万人,工学本科毕业生近127万人,中国人口红利转化为工程师红利,为我国制造业高端转型提供人才基础。
图20:中国就业人员增速图21:中国本科毕业生数量我国推进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瞄准高端制造。
智能制造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称工业 4.0,其内涵是以智能化手段改革工业生产流程,目前包括中国(中国制造 2025)、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工业 4.0战略)、英国(英国工业 2050)、日本(日本再兴战略)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均国家战略层面积极推进智能制造。
高考素材——华为困境——美国制裁导致少卖6000万台手机

高考素材——华为困境——美国制裁导致少卖6000万台手机“很遗憾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华为)只是做了芯片的设计,没搞芯片的制造”,华为今年秋天将会上市搭载麒麟9000芯片的Mate40,“今年可能是我们最后一代华为麒麟高端芯片。
”刚刚,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由于美国制裁,华为麒麟高端芯片在9月15日之后无法制造,将成为绝唱。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上表示,今年秋天将发布新一代旗舰机Mate 40,将搭载华为自己的麒麟芯片。
但是,余承东也坦言:“由于第二轮制裁,芯片在9月15号之后,生产就截止了,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的最后一代,绝版。
现在国内的半导体工艺上还没有赶上。
”他进一步表示:“(Mate40搭载的麒麟芯片)可能是华为自产的最后一代,很遗憾。
华为在芯片领域开拓了十几年,从严重落后、到有点落后、到赶上来、再到领先,有这巨大的研发投入,过程很艰难。
但是在芯片制造这样的重资产领域,华为并没有参与,9月15后旗舰芯片无法生产了,这是我们非常大的损失。
”他呼吁,半导体产业应该全面发展,突破包括EDA的设计,材料、生产制造、工艺、设计能力、制造、封装封测等等。
“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够大的决心和不够大的投入。
”同时,华为正在产业链的多个领域层层发力,进行突围。
比如,华为也在终端的器件上加大投入,余承东表示:“现在我们从第二代半导体进入第三代半导体时代,希望在一个新的时代实现领先。
在终端的多个器件上,华为都在投入。
华为也带动了一批中国企业公司的成长,包括射频等等向高端制造业进行跨越。
”在核心的手机硬件之外,华为也在底层操作系统、软件生态、以及IoT生态上强劲发力。
余承东介绍道,鸿蒙操作系统已经可以打通各种设备,“今年华为的手表、智慧屏都会搭载鸿蒙操作系统。
南向接分布式设备,北向接大量应用,构建生态。
”余承东表示,去年美国制裁后,华为少发货了六千万台智能手机,但在今年上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智能手机第二季度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在新一轮的制裁之下,华为的芯片一直处于缺货状态,他预测,今年的发货量数据也会比2.4亿台更少。
华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021

华为存在的问题与建议2021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华为作为中国最大、最具实力的高科技企业,也越来越成为国内外讨论的焦点。
然而,近年来华为的存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不仅对于华为本身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也影响了各方合作伙伴的利益。
因此,本文将探讨华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华为存在的问题1. 安全性问题2019年华为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名单,原因是美国认为华为在电信设备中存在后门漏洞,窃取用户数据的可能性较大,这一问题给华为在海外市场拓展带来了很大困难。
同时,近年来与华为业务合作的国家也有所担忧,从而采取一些安全标准以保护自己数据。
2. 产业链受阻随着美国政府对华为的一些技术封锁,以及各国对于华为的审批放缓,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受到了重大的挑战,导致华为的生产和研发能力受到限制。
同时,此事也对华为的股价和市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 营业额下滑由于上述问题的影响,华为的营业额整体下滑。
二、建议1. 加强安全管理华为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团队,并适应不同国家地区的安全标准以排除安全风险,同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具有符合标准的证书,对用户数据的保护应该是华为不可妥协的重要原则之一。
2. 探索新型的供应链模式华为可以考虑与现有国家保持往来的基础上,接触尚未充分开发的市场,描绘出一个广阔的地图,通过进行投资、并购等方式优化公司的供应链,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如此才能更好地解决现有产业链受阻的问题。
3. 加强品质与服务华为应该加强对于自身产品品质的保证以及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服务,确保用户在使用华为的产品及服务上能够享受更为贴心的体验,这也是提升华为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
4. 扶持生态建设华为应该通过与各合作伙伴开展更加紧密深入的合作,优化技术配套,提高合作伙伴的生产能力、品质水平,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完善、资源共享、协作共赢的大平台。
总之,随着全球科技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华为也必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其能否适应外部变化并通过不断地自我调整实现长久发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为和中兴如何解决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摘要:中国加入WTO以来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化进程日益加速的同时,以华为,中兴为首的通讯制造企业扩大海外市场的脚步却不断受阻。
本文通过陈述华为、中兴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反倾销、反收购、反干预等问题,分析其中的经济、政治、以及自身原因,认识到良好的自由竞争环境以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提出了政府支持、国际援助、品牌战略、技术创新、拓展业务等解决方案。
Abstract: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WTO,china’s economic strengthincreases ceaselessly, as well as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is also accelerated. However, thefootstep of some communications manufacturers such as Huawei, ZTEexpanding overseas market has been blocked.The passage states that Huawei,ZTE have been facing the problems of anti-dumping,anti-takeover, anti-interventionism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rough the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personal reason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s of good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of the products for enterprises, to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such asa government support, international aid, brand strate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xpanding business and so on.关键词:反倾销反收购反干预国际化一.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2009年12月8日开始,印度财政部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同步数字传输设备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最高为产品进口价格(CIF)的236%。
这意味着,中国通信企业出口印度市场的SDH设备,成本和价格将至少提高近30%,华为的成本增加了50%,而中兴和烽火通信的成本增加了2.36倍。
2010年,应比利时一家小公司的起诉, 欧盟发起了对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反倾销调查.华为中兴遭遇外企恶意投诉.我国20亿美元的产品面临欧洲贸易保护。
2011年2月,华为收购3Leaf的举措被美国外商投资委员会否决。
2011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两项调查,涉案金额约41亿美元。
若调查认定可采取两项措施,欧盟对每单位产品征收的反倾销税可达60欧元以上,而目前欧洲市场上无线网卡的均价只有20欧元至30欧元。
2012年5月28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将对华为和中兴提出诉讼,指控其从非法政府补贴中获益。
欧盟认为中兴和华为因收受非法政府补贴后在欧洲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
报道称,欧盟正就此搜集证据,并已将此事知会各成员国。
倘欧盟判定中国的行为属违法,华为和中兴将可能需支付惩罚性的欧盟关税。
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发布报告称,华为、中兴为中国情报部门提供了干预美国通信网络的机会,并建议相关美国公司尽量避免同华为中兴合作,以避免造成知识产权方面的损失。
……在这些反倾销、反收购、反干预问题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呢?二、国际化进程受阻的三大原因(一)经济上:树大招风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的研究报告表明,仅仅是去年,全球无线网卡销售量同比增长55%,中国的华为和中兴在全球无线网卡的销售市场上表现优异,获得了全球主流运营商和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相关数据也证明,目前在全球无线上网卡市场上华为分享了40%的份额,中兴的市场比例也达到了35%。
2009年全球市场规模为8000万美元,而华为的出货量为3500万美元,而在某一国家,华为无线上网卡的市场份额竟达到70%。
欧洲最大的移动运营商甚至惊呼,华为的无线上网卡已经供不应求。
欧洲市场的反倾销调查报告指出,在欧洲市场上,华为的市场氛围约为30亿美元,中兴则从欧洲市场分得3亿美元。
中国科技企业在欧洲市场上斩获颇丰,相比之下,欧洲本土的企业却“节节后退”。
在2010年比利时大地媒体的杂志中这样写道:当地公司OPINION向欧盟递交了申诉书,明确指明了反倾销的对象是中兴和华为,以及其他几家公司在中国生产无线网卡的外资设备商。
在申诉书中,OPINION指出其市场份额从2006年的72%下降到2009年的5%,该公司甚至还在其公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中指出,市场份额的下降正是由于受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
(二)政治上:欧美国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在美国国会看来,华为与中兴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还可能受到中国军方很大程度的影响。
因此,这些企业在美国的拓展,可能导致美国通讯网络中的转换器、路由器、内置软件等受到操控,使得通讯受到干扰或路由被蓄意改变。
指责中国电信企业伤及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这种论调其实并不新鲜。
多年来,华为、中兴在美国、印度等国家的市场拓展,一直受到歧视性待遇。
当地政府常以安全审查为由,阻挠中国电信企业的发展。
在企业间并购、订单的获取等市场行为中,华为与中兴一再受阻。
华为和中兴真的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了吗?这个问题,被问过几年了。
至今,美国持“威胁论”者只能以似是而非的说法,含糊其辞地猜测,却拿不出任何的证据。
比如,有人喜欢指责华为有军方背景,但要追问,是不是有一个曾在军队服役的CEO,就一定带有军方背景?在美国,曾有过军旅背景的商业精英何其多。
著名的西点军校,多年来就培养出了大批的商界人才。
要是以“军方背景”来推测,美国的跨国公司中,由美国军方安插的“间谍”真的是无处不在了。
近年来,华为、中兴在全球的迅速成长,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如果进入美国市场,很容易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由此引发了美国敏感行业的反弹。
一方面,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非常害怕华为和中兴抢走他们的市场份额,从而大肆鼓吹“安全威胁”阻止后者进入美国市场。
另一方面,凡是在“保护本土企业和就业岗位”方面,美国政客特别是国会议员几乎是“逢华必反”,以为自身谋取政治资本。
在美国这些冠冕堂皇的“指控”背后,隐藏着美国部分政客与企业不可告人的目的,即将简单的经济问题政治化,打着“威胁国家安全”的旗号,阻碍中国电信企业在美国乃至全球市场的拓展,从而打击中国的战略性产业。
地方保护主义,歧视性待遇给华为和中兴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
美国国会这样的结论,将继续阻碍两家企业在美国市场上获得进展。
作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有七成收入来自海外,且全球前50大电信服务提供商有45家使用华为产品,这些事实说明,在通信领域,华为已经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企业。
华为已经进入了非常多的国家、市场。
不过,只要是美国这种成熟的市场之门没有真正打开,华为的国际化之路就仍只是在半途中。
(三)自身: “内战”不断,“狼性”战略有待改善华为和中兴在国际市场接连取得阶梯性的大发展,成功地树立了中国通信品牌这两面大旗。
这两大通信巨头的成长里面有着惊人相似之处和值得令人深思的诸多问题。
但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中找到最佳的平衡。
华为的“亮剑”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华为所提倡的“狼性”文化更是值得我们商榷。
华为、中兴两家正面交锋重大战役就包括印度、尼泊尔、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战场,而其它一些小国更是不计其数。
2003年,两家在印度市场上开始了第一轮的较量,在印度MTNL公司的工程竞标中,华为科技和中兴通讯分别通过印度本地合作伙伴同时参与了项目的竞争。
最终华为以34.5亿卢比的竞标价格低于中兴而竞标成功。
随后,中兴通过研究标书,发现这个价格太低了,还对此提出质疑。
同年,在印度另一运营商BSNL的工程竞标中,吃一堑长一智的中兴公司终以价格28亿卢比低于华为而中标。
双方的价格站由此打响后一发不可收拾。
有迹象表明,目前这两大电信设备商正承受着财务以及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
据华为和中兴的财报披露,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原先华为的营运利润为18%下滑至2005年的14%, ,根据华为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该公司的现金储备也由2004年的11亿下滑到2005年的8.83亿美元, 中兴的年度现金储备也由2004年的9.49亿下滑到2005年的6.96亿美元,随着“战争”的不断激化,双方甚至开始互相诋毁和诉讼。
继华为在欧洲三国指控中兴通讯侵犯其专利权和商标权后,中兴通讯已于当天在中国针对华为侵犯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LTE)若干重要专利递交了诉状。
中兴通讯表示,此次的诉讼中公司已经申请法院判决华为停止侵犯,赔偿精神损失以及承担因侵权而带来的其他法律责任。
后继中兴通讯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中兴和华为“狼性”战略下的互相争斗无疑给了外来企业更充足的借口来阻碍中国战略型产业国际化的进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华为与中兴是不是应该先培养民族观再树立国际观呢?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意识,那么就国际化的道路将越走越窄。
三、解决方案(一)外部:寻求政府帮助,获得国际和国内援助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民企以自己实力进军世界市场的时候,往往受到旧格局的利益既得者们的干涉。
当民营企业无法应对别国政府的反倾销、反收购、反干预时,可以寻求一个能与之抗衡的力量----我国政府。
首先,我国政府可以对美国、欧盟等国违反世贸组织的平等性原则的行为向国际世贸组织提出申诉。
其次,我国政府应该利用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与被兼并企业所在的地区或者国家进行一些外交上的沟通,阐明我们和该国家该地区的合作是共赢的,而不是争夺利益。
另外还应该在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情况下,利用国内的市场来制衡国外政府对中国企业进驻其市场的阻碍。
最后,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利用可能的手段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如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贸易政策,做好研究,有对应的手段和预案,特别是在细分的领域里,要研究哪些领域何时会遇到何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