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试讲氯气
高中化学氯气教案教资

高中化学氯气教案教资
科目:化学
年级:高中
学生年龄:16-18岁
课题:氯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 掌握氯气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1. 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氯气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3. 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食盐、浓硫酸、氯化铁、试管、气涨管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装置等。
3. 教学资料:有关氯气的课件和教学参考书。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投影仪展示氯气的化学式和结构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讲解氯气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3.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氯气并观察其性质和化学反应。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应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学生是否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3. 教学中是否充分展示氯气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深刻理解。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氯气教案教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谢谢!。
2012吉林省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化学氯气章节

第一节:氯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3.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2.氯离子的性质。
●教学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启发、引导、比较、讲解等。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水、碱的反应)。
第二课时: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氯离子的检验)。
●教具准备第一课时:电脑、投影仪、氯气制取装置一套(含净化装置和试剂)、集气瓶、玻璃片、大烧杯、NaOH溶液、水、红纸、两瓶氯气。
第二课时:投影仪、集满氯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坩埚钳、尖嘴弯管、制氯气的装置一套、铜丝、镁条、锌粒、稀硫酸、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的有关知识,知道碱金属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本章,我们来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们包括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
[板书]第四章卤素[讲解]在卤素形成的单质中,最主要的是18世纪70年代的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的氯气。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它的一些化学性质。
[板书]第一节氯气(第一课时)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问]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制取气体的实验问答,一套完整的制取气体装置应包括哪几个环节?[生]包括气体发生、气体净化、气体收集、尾气吸收四个环节。
[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就请大学以以上四个环节为依据,结合有关信息,来设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投影]已知氯气是一种有毒的、密度比空气大的黄绿色气体。
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两体积的Cl2),并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福建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答辩题目及解析

想象能力:运用想象构造情境,培养想象能力;
探索能力:利用实验操作,提高探索能力;
创造能力: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创造力。
福建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答辩题目及解析
第一题
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什么?如何操作?
【参考答案】
气体扇闻法,应把集气瓶置于鼻子下方约20厘米处,用手轻轻煽动,以避免吸入大量气体。
第二题
简要说明高中化学教学目标中的第二点“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指哪些方面的能力升思维能力;
福建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

福建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和阅读资料归纳提炼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掌
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提高观察与总结能力,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碱的反应。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了氯气,在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德军趁
着顺风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好的压缩氯气钢瓶,霎时间,
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
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
高中化学试讲氯气教案

高中化学试讲氯气教案课程名称:化学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氯气
教学内容:
1.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2. 氯气的应用及危害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氯气的应用及其危害;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氯气的性质;
2. 氯气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氯气的制备方法;
2. 氯气的危害。
教学准备:
1. 实验仪器:集气瓶、试管、滤纸等;
2. 实验试剂:氯化钾、浓硫酸等;
3. 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氯气及其应用,引发学生对氯气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
a.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b. 氯气的应用及危害。
3. 实验操作(20分钟)
a. 实验1:氯气的制备
(1)取一定量的氯化钾和浓硫酸放入试管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2)观察产生的气体,收集氯气。
b. 实验2:氯气的性质
(1)将氯气通入溶有蓝色废漆水的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2)将氯气通入试管中有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变化。
4.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氯气的性质及应用,并注意其危害。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氯气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需要关注学生对氯气危害的认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化学教师招聘面试教学设计(3)

氯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的学习,建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和流程的模型,掌握利用该模型分析其他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氯离子检验的相关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氯气制取过程中氯气的尾气处理和吸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化学家在环境保护中的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氯离子检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也知道了氯气的用途,氯气有什么用途呢?(自来水消毒剂、制氯化氢、制漂白液、制漂白粉),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那么氯气是如何得到的?
二、讲授新课
【板书】氯及其化合物
二、氯气的制取
【投影】氯及其化合物
二、氯气的制取
【讲解】上节课我们曾经提过,氯气的发现应该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即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氯气。
其反应方程式为MnO2+
4HCl(浓)MnCl2+Cl2↑+2H2O,现在这种方法仍然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重要方法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这个使用的必须是浓盐酸,稀盐酸是无法与二氧化锰反应的。
【学生活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根据初中学习过的气体实验室制法填写下表,找几位同学来复述其填写的结果。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氯》说课稿

教师招聘面试高中化学《富集在海水中的氯》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一《富集在海水中的氯》第一课时,我将从五个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篇课题选自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主要介绍了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氯是卤族元素的代表,同时也是非金属的代表性元素,对于学生研究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非常关键。
学生之前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掌握了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
立足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设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知道氯气的物理性质,理解并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经过从原子结构分析氯气化学性质的过程,提升知识微观辨识与宏观探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建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建立唯物观点,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根据对于教学内容的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立足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氯气的氧化性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化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化学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抽象概括能努力较强,但是都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撑。
从知识经验上上分析,这个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理论,能够从氯原子的结构来理解氯气的氧化性,但是对于氯气能与那些物质反应仍没有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本课我会采用学生参与度高的引导探究教学法并全程配合使用合作交流的方法以达到学生自主构建课程知识。
建构主义活动元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因此我确定如下学法,学生自主阅读科学史话总结知识,并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氯气的相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氯气和水的反应教资面试教案

氯气和水的反应教资面试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氯气与水反应的现象。
2. 探究饱和氯气水溶液的构成式。
二、实验原理
氯气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常温气体,反应遵循溶解定律,即“施加温度,加大气压,改变溶解的质量,都可以改变溶解状态”。
该反应是催化
反应,即在常温常压下氯气和水经过反应就可以形成饱和氯气水溶液,而产生的反应物及生成物则有碳酸钠和氯离子。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
1.氯气
2.水
实验设备:
1.量筒
2.量杯
3.分析天平
四、实验步骤
1. 将实验材料(氯气和水)用装量杯装满,然后将量杯上加液体,用
分析天平称重;
2. 将量筒中加入稍多的水,然后在量筒中注入氯气;
3. 将量筒摇晃,观察及记录氧气与水的反应现象;
4. 用天平称重,测得水以及饱和氯气水溶液的重量,以估算出混合液
的体积;
5. 把饱和氯气水溶液以10ml的步长逐步移至底部,测出每次混合液
的体积,并观察反应的现象。
6. 将观察结果形成表格,计算出添加氯气之前和之后的比重,最终推
出饱和氯气水溶液的构成式。
五、安全措施
1. 操作前应装备实验用安全眼镜;
2. 使用氯气时,要注意避免火源,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操作时注意不要将药液和气体喷溅到身上,不要把药液或污物从车辆向下排泄到排水道管线中,药液或污物应失败为一比一混合液来排进排水道;
4. 操作完毕后,应立即清理掉实验台上和桌面上的杂物,将废弃药品及其容器装入塑料袋中,封口后将其丢弃到收集容器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知识要点】
一、氯元素的原子结构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二、氯气
1.氯气的物理性质:色有气味的体,毒,易,一体积水可溶解约体积的氯气。
2
.氯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氯及其化合物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注意】
(1)氯气与氢气反应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
(2)氯水的成分与性质(氯水参加反应时,能表现多种性质)
成分:;性质:新制氯水中加入①AgNO 3溶液、②Na 2CO 3固体、③有色布条、④石蕊试液时分别有什么现象?什么粒子起作用?①
②③
④
【思考】氯水的保存方法:;
(3)次氯酸的性质:①一元弱酸(比碳酸);②强氧化性(应用、、
);③不稳定:见光分解方程式。
【思考】氯水久置变成。
(4)与碱反应
①实验室除去多余氯气或工业上制消毒液、漂白液。
②制漂白粉方程式:,漂白粉(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有效成分是:。
漂白原理:Ca(ClO)2+CO 2+H 2O =。
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2)实验装置: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整套装置
B 中药品为,
作用为;
C 中药品为,
作用为;
E 中药品为,作用为;
【思考】①制取氯气的反应中HCl 体现了性,如果有4molHCl 参与反应,被氧化的为mol 。
FeCl 3NH 4Cl Cl 2HCl HClO FeCl 2NaClO Ca(ClO)2
NaCl AgCl
CuC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