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年鉴

合集下载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21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21

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21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21是对中国货物进出口情况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的年度专题报告。

以下将从48个方面详细描述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21的内容和相关数据。

一、总体情况:1. 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多少?2.与去年相比,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有何变化?3.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哪些?二、进口情况:4. 2021年中国的进口额为多少?5.中国主要进口哪些商品?6.进口商品的结构有何变化?三、出口情况:7. 2021年中国的出口额为多少?8.中国主要出口哪些商品?9.出口商品的结构有何变化?四、贸易伙伴关系:10.中国在2021年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哪些?11.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比如何?12.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有何变化?五、外贸政策:13. 2021年中国的外贸政策有何变化?14.外贸政策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如何?15.未来外贸政策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六、进口关税:16. 2021年中国的进口关税率是多少?17.进口关税对进口额的影响如何?18.进口关税的调整对贸易的影响如何?七、出口关税:19. 2021年中国的出口关税率是多少?20.出口关税对出口额的影响如何?21.出口关税的调整对贸易的影响如何?八、跨境电商:22. 2021年中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为多少?23.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与上一年相比有何变化?24.未来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如何?九、进出口结构调整:25. 2021年中国进出口结构有何调整?26.调整结构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如何?27.未来进出口结构的调整方向是什么?十、进口商品品质:28.中国进口商品的品质如何?29.进口商品的品质对进口总额的影响如何?30.中国进口商品品质提升的方向是什么?十一、出口商品品质:31.中国出口商品的品质如何?32.出口商品的品质对出口总额的影响如何?33.中国出口商品品质提升的方向是什么?十二、进出口港口:34. 2021年中国的主要进出口港口有哪些?35.主要进出口港口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如何?36.进出口港口的竞争力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如何撰写年鉴综述

如何撰写年鉴综述

如何撰写年鉴一、什么是年鉴?年鉴是一种工具书,把某个领域中一年内的重大事件、重要依据、文献资料等分门别类地编纂起来,供人们查,这就是年鉴。

年鉴大体可分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类。

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历史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

年鉴的“年”一般是按出书年份标识,内容为上一个年度的资料。

例如:1985年的年鉴,主要发表1984年的资料。

由于年鉴具有史料价值,有些年鉴也把前若干年的部分历史资料列为重要内容。

我国年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是已经失传。

解放前,我国曾陆续出版过一些综合性年鉴(《中国年鉴》、《世界年鉴》、《申报年鉴》);地方性年鉴(如《上海市年鉴》、《台湾年鉴》);专业性年鉴(如《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电影年鉴》)。

其中《中国年鉴》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说是当代出版史上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年鉴。

我国年鉴出版工作的大发展是在80年代。

1980年首先出版的是《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和《世界经济年鉴》等。

到1981年出现了“年鉴热”,年鉴品种增到二十多种,近年又陆续有所增加。

《年鉴》是逐年记载事业发展进程的编年史册。

为便于读者查阅,《年鉴》在编辑体例上兼有工具书的特点,因此也可称之为史册性工具书。

二、年鉴的意义、特点与作用(一)意义:年鉴全面、系统、准确、科学地记录了每年各项工作的新面貌、新成就、新发展,集中反映了整体工作的发展脉络,为指导企业工作发展、制定决策等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年鉴作为总结历史、展望未来的强有力阵地,将每年的新成果、创新的新思路、发展的新经验载史成册,留于后人,以供借鉴和参考;同时,又给人以良好的启示,展望未来,推动更好的发展。

(二)特点:年鉴是一种工具书,具有资料权威、反映及时、功能齐全的特点。

(三)作用:年鉴的作用主要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各级各部门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

年鉴的分类

年鉴的分类

年鉴的分类一、什么是年鉴年鉴是指根据时间顺序,对某一特定年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评述的一种参考资料。

它以系统性和全面性为特征,记录了特定年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信息和发展变化。

年鉴通常由政府机构、学术机构、社会团体等组织编纂,旨在对过去一年的社会发展进行概括和总结,为研究、决策和历史记录提供重要参考。

二、年鉴的分类方式根据年鉴的内容和用途,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综合性年鉴综合性年鉴是对全面的、多层次的社会发展进行记录和分析的年鉴。

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并以数量指标和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现。

这类年鉴通常由政府或权威机构编纂,旨在反映整个国家或地区某一年度的综合形势。

2.专题性年鉴专题性年鉴是对特定领域或专题进行详细研究和描述的年鉴。

它聚焦于某一领域的进展和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领域内的特定问题和趋势。

比如,经济年鉴、教育年鉴、医疗年鉴等都属于专题性年鉴。

3.地区性年鉴地区性年鉴是对某一特定地区或地理范围内的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描述和总结的年鉴。

它通常由地方政府或相关机构编制,针对该地区的经济、民生、资源环境等方面进行概括和分析,为地方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4.国际性年鉴国际性年鉴是对全球或国际事务进行记录和分析的年鉴。

它包括全球经济、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等方面的内容,对国际形势和趋势进行概括和评述。

这类年鉴通常由国际机构、研究机构或跨国公司编撰,为了解国际情势和进行国际交流提供参考。

三、年鉴的编撰与应用年鉴的编撰需要广泛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编撰者通常是政府机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学术团体等专业人士,他们使用统计方法、调查研究和文献分析等手段进行工作。

制作年鉴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参考资料,供各界人士使用。

年鉴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学术研究提供材料,为商业分析提供参考。

此外,年鉴也可以作为普通公民了解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如何编写企业年鉴

如何编写企业年鉴

《企业年鉴》是记载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反映企业工作发展概况,系统总结工作经验的资料性工具书。

它已日渐为企业档案部门所重视。

《企业年鉴》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企业档案编研范围很广,课题繁多,选择什么样的编研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企业档案编研主要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服务,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开发,编研工作才更具有现实意义,编研材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企业年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编研形式。

其理由有三:一是《企业年鉴》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信息汇编成集,全面记载了企业一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时反映企业发展概况,系统总结企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每年一卷,逐年编制,可系列成套。

既考虑了企业档案编研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又兼顾了它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二是《企业年鉴》编辑的是前一年的历史,利用的是前一年的档案资料,内容少且新,编研人员比较容易掌握这些档案的形成背景、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便于组织编写;三是档案内容与企业当前工作有一定的联贯性,能够直接为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查考、借鉴、比较、服务,从而提高利用价值。

由此看,《企业年鉴》既有史料文献价值,又对企业现实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企业档案部门可作为一种长期的编研课题。

编写《企业年鉴》的主要步骤1、明确编写目的。

要明确编写《企业年鉴》的目的是便于相关单位更系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本单位,为企业领导总结经验、借鉴历史、提供决策服务,为提高企业声誉、促进横向联系提供宣传服务,为职工提供资料检索服务。

2、确定编写人员。

必须选择一个对企业情况较熟悉、有一定文字基础、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专人编写。

3、框定结构。

《企业年鉴》涉及面广,内容包罗万象,需要足够的栏目和相应的篇幅。

虽然不同企业因编制目的、服务对象的不同,内容有所侧重,但基本栏目应予保证。

《企业年鉴》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企业概况、人事与机构、各厂(公司)简介、企业管理、党群工作、大事记等。

年鉴基本条目的设置

年鉴基本条目的设置

年鉴基本条目的设置王紫晨设置和编写好年鉴基本条目,是提高年鉴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年鉴作用的一个根本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年鉴基本条目?年鉴基本条目,是年鉴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常设条目。

年鉴的结构,由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构成。

年鉴条目的定义:“年鉴条目是以记载年度客观事实为资料主题的独立的基本信息单元”。

换句话说,条目是年鉴的主体,是构成年鉴的基本信息单元,是年鉴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以年度客观事实为资料主题记载事物的独立载体。

具体说,条目的属性:一是年度性,选题选材以年为限,着重记述年度内的事情,虽然也不排除跨年度的背景资料,但在年度资料和跨年度资料的关系时,一定要突出年度特点。

二是客观性,“客观事实”指记载对象——人、事、物的客观性。

首先,条目必须是事实,就是说条目必须是已经完成了的历史事实。

这种事实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不成功的,也可以是既有经验的又有教训的事实,不是历史事实的不能称作年鉴的条目。

其次,条目必须是客观的,就是说它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是人的主观臆造,也不是任意杜撰的。

三是资料性。

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条目是年鉴的主体,资料性是条目的基本属性。

读者从年鉴中获得的是有用的信息资料。

“资料主题”反映了年鉴条目有别于其他工具书的资料性。

辞书是词语主题,百科全书是知识主题。

“信息单元”指条目反映的一种可传递信息,而且是承载信息的整体架构中的一个基本单元。

四是独立性。

条目必须是独立的,条目的主题必须是一个,具有排他性。

一条目必须区别于他条目,主题不能混淆,不能交叉,一事一条,独立成篇。

条目必须是完整的,它不是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部份,而是反映事物的全体、全貌、全过程,只有完整才能独立成篇。

五是规范性。

按照全书统一的选题标准设立条目,同时执行统一的写作规范。

条目,按照篇幅分,可分为大条目、中条目、小条目。

大条目一般在1000~1500字之间,中条目一般在500~1000字之间,小条目一般在300~500字之间。

统计年鉴是统计什么的???

统计年鉴是统计什么的???

统计年鉴是统计什么的???主要是收录了全国或者各地区当年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多个重要历史年份和近年的主要统计数据,是一部全面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

国家年鉴的正文内容分为27个篇章,即:1.综合;2.人口;3.国民经济核算;4.就业和工资;5.价格;6.人民生活;7.财政;8.资源和环境;9.能源;10.固定资产投资;11.对外经济贸易;12.农业;13.工业;14.建筑业;15.房地产;16.批发和零售业;17.住宿、餐饮业和旅游;18.运输和邮电;19.金融业;20.科学技术;21.教育;22.卫生和社会服务;23.文化和体育;24.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5.城市、农村和区域发展;26.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27.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同时附录两个篇章: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国际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更多追问追答追问这些数据可以证明城市的发达程度吗?追答当然可以作为一部分的证明。

但也不能只看表面,毕竟经济发展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追问这么多数据都不能证明?那还要怎么样呢?追答当然是可以证明的,只不过经济活动太复杂了,不能说表面看到的就一定是极好的或者不好的。

就比如说大家经常说的GDP和平均收入,GDP总量和增速的提升当然能证明经济活跃和城市发展,但这些数据也有不能反映的状况,比如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平均收入的增长当然能反映大家收入的增长,但划到个人头上却并不见得,这是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数据解析的局限性所导致的。

追问除了环境污染和破坏这些,其他方面都可以证明发达的吗经济增长快,是不是可以证明该地区的经济活跃性呢?追答你要证明什么你就从你需要的角度去找相关数据,而不是笼统的说什么除了污染和破坏就证明发达了。

你所谓的发达是指什么?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对发达的定义。

你要搞清楚你想表达什么结论,再去找相关的数据来进行证明。

你说中国发展得好吗?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效一定是有的,但骂声还是很多,所以不是说数据多就一定好,关键是你得找准你需要的。

地方志资料

地方志资料

地方志资料一、什么是地方志,起源、种类、地方志的性质史与志的区别地方志,简称“方志”。

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

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

它们都江堰市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体例和格式,有严格的选材要求,有各种研究和参考价值。

是综合反应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历史与现状发展状况的百科式要述。

秦汉以前多称为“地记”,后汉开始称“图经”,南宋以后叫地方志。

现存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公元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后因图佚,改名《元和郡县志》),共40卷,后有部分散失。

它以唐代的47镇为纲,每镇一图一志,详细记载了全国各州县的沿革、地理、户口、贡赋等。

南宋以后,地方志大量增加,尤以明清两代最多。

据1976年统计,我国仅现存的地方志即达8000多种,约12万卷。

(黑龙江志稿,民国三年八月(1914),设立黑龙江省通志局,至民国二十一年六月(1932),在北平编纂完毕,共四函六十二卷,有前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私人出资印刷出版。

)地方志的地方,不仅仅是针对中央的那个地方,也不只是行政区划界定的区域,而是广义上的某个区域。

它既可以是某个行政区域,如省域、市域、县域、乡域、村域等。

也可以是1个地理概念,如江河的流域、山脉所在的区域、海域等。

还可以是国域、国外的某个区域,如某个国家、某个国家的某个区域、跨几个国家的某个区域等。

(王照伦:理论方志学纲要.海南史志,1 995,[3])。

地方志地方志按它记述的空间不同可以分为行政区域志和非行政区域志2大类。

记述空间是行政区域的有:国志、省志、自治区志、直辖市志、市志、县志、乡志、镇志、村志等。

记述空间不是行政区域或跨行政区域的有:山志、江(河)志、海域志、海岛志、寺(庙)志、南极志、远东志、西欧志、北美志等。

(王照伦:理论方志学纲要.海南史志,1995,[3])。

按照志书记述的内容不同可分为2类。

1类是综合性志书。

年鉴的撰写格式和要求

年鉴的撰写格式和要求

年鉴的撰写格式和要求年鉴的撰写格式和要求对于年鉴的编辑撰写要求及格式大家对年鉴比较生疏,其实一介绍大家就比较清楚了。

一、什么是《年鉴》?《年鉴》年鉴属史料性文献,它以年为期,记载、汇辑上年度自然或社会历史发展历程性的资料。

年鉴具有服务现实,明鉴春秋的功能。

年鉴是昨天的历史,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

按年度出版,便于读者查考检阅的资料工具书。

既为读者及时提供新资料,也为社会积累史料,对现实对历史都有文献价值,它是史志的一种类型。

无论什么《年鉴》,都是反映本年度全貌的“百科全书”。

所以年鉴主要是记录当今,提供借鉴、备千百年后的考证。

二、条目的撰写要知道年鉴条目写什么。

也就是年鉴撰稿人先要明确的选题。

具体地说,一是年鉴条目的记述的内容应是本年度发生的事,一般不作历史回顾,也不预测未来。

二是即内容要有一定的意义,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三是能够传达事物的发展变化的状态。

年鉴的条目是不能以心理活动、思想活动来立目,因为心理活动不是实践,年鉴只收已经实践过的并且已经完成了的事情,在一般情况下,心理活动,怎样思想的都不是人们的实践过程,更与事物发展无关。

在哲学的范畴心理活动属于主观世界,而主观世界根本不属于年鉴应该收录的内容。

具体撰写时,年鉴要求首先要有标题,标题一般应使用直述式,字要少,一句话直述主题,一般中间不用逗号,用一句话或词组表明,表现内容的主题词要放在前面。

标题要“概括、精炼”,尤其不能加见解、评论、形容。

曾有过《小荷初露尖尖角》这样的标题,这个标题什么也不能说明。

标题要是主谓宾短句,用非常简短、完整的一句话点明条目的主题。

用小四号黑体字加粗,用方角括弧括上,标题前不空格与正文空一个字格,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标题也可以不加单位名称,省去主语。

年鉴条目内容要求要用纪事本末体,纪是世纪的纪,可以说是世纪的事,本末,即头尾,就是把一件事情从头至尾写清楚。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

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年鉴
年鉴是具有文献性、按年底出版、便于读者查考检阅的资料工具书。

年鉴汇集一年内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重大活动、成果和重要统计数字等新资料。

它按年度逐年编修,是记载时代进展的连续出版物。

既为读者提供资料,也为社会积累史料,对现实对历史都有文献价值,是反映本年度全貌的“百科全书”。

年鉴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总结审查过去一年的工作,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故有“当年之积,来年之鉴”的作用。

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

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

它博采众长,集辞典、手册、年表、图录、书目、索引、文摘、表谱、统计资料、指南、便览于一身,具有资料权威、反应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的特点。

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具有资料翔实、反映及时、连续出版等特点。

主要作用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了解事物现状和研究发展趋势。

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

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

通过年鉴,可查找近年来国际国内时事,各部门各行业的进展及各学科各专业的研究动态;可查找政府颁布的重要法规文献和逐年可比的统计数据资料;还可以查找“机构简介”“企业名录”及著名人物的生平及一些实用的指南性资料等。

年鉴主要是由编纂单位根据选题计划组织众多作者撰写的,少量内容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其他重要文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

在选材上,它要求系统全面、客观正确以及浓缩精炼。

在编纂结构上,要求布局合理,基本框架稳定,其常设的栏目有:文献(包括文件和法规)、概况、文选和文摘、大事记、论争集要、统计资料、人物志、机构简介、附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