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
年产2万吨醋酸工艺设计

醋酸,又称乙酸,分子式CH3COOH,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醋酸是广泛使用的有机化学品之一,在食品、医药、农药、染料、涂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设计了一个年产2万吨醋酸的工艺。
1.原料选择:醋酸的主要原料是乙烯和氧气。
乙烯经过裂解反应产生乙炔,然后与氧气在乙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
2.反应步骤:乙烯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乙醛再经过氧化反应生成醋酸。
整个反应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乙烯裂解反应:CH2=CH2-->C2H2(2)乙炔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2C2H2+O2-->2CH3CHO(3)乙醛氧化反应生成醋酸:2CH3CHO+O2-->2CH3COOH3.反应装置:反应装置主要包括乙烯裂解炉、乙醛氧化炉和醋酸蒸馏塔。
(1)乙烯裂解炉:在高温下,乙烯进入乙烯裂解炉,通过裂解反应生成乙炔。
(2)乙醛氧化炉:乙炔和氧气在乙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乙醛。
(3)醋酸蒸馏塔:乙醛经过氧化反应生成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醋酸,通过蒸馏操作将醋酸纯化。
4.工艺优化:为了提高醋酸的产率和纯度,需要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反应温度、压力、氧气浓度和催化剂的选择等都会对反应效果产生影响。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寻找最佳的操作条件。
5.设备和设施:除了反应装置,工艺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醋酸的储存、分装、包装等方面。
需要配备储罐、输送设备、包装机械等设备。
6.安全措施:醋酸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安全措施。
需要配备适当的通风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7.环境保护:在工艺设计中,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为了达到环保标准,可以使用催化剂回收废气中的醋酸。
综上所述,年产2万吨醋酸的工艺设计需要选择适当的原料和反应条件,设计相应的反应装置和设施,同时考虑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
通过优化工艺,可以提高产率和纯度,满足市场需求。
年产10万吨醋酸乙烯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1 绪论1.1 概述1.1.1醋酸乙烯的理化性质醋酸乙烯〔Vinyl acetate,简称VAc〕,全称为醋酸乙烯酯,分子式C4H6O2,构造式是CH3COOH=CH2,分子量86.09。
在常温下醋酸乙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稍有毒性、带有特殊的气味,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它的蒸汽为湿麻醉剂,能刺激皮肤及呼吸器官。
醋酸乙烯能与水局部互溶,与甲醇、乙醇等形成共沸物,能与苯、水形成三元恒沸物[1]。
醋酸乙烯的熔点-92.3℃,沸点72.2℃,相对密度0.9317,折射率1.3953,闪点-1℃,爆炸极限2.6~13.4 (V%),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2]。
醋酸乙烯是不饱和的羧酸酯,由于分子内存在不饱和双键及羧基,化学性质活泼,能够发生聚合反响、加成反响、水解反响、乙烯基转移反响、氧化反响等化学反响[2]。
1.1.2醋酸乙烯的主要用途醋酸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实际应用中,它通过自身聚合或与其它单体共聚,可以生成聚乙烯醇〔PVA〕、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或共聚树酯〔EVA〕、聚醋酸乙烯〔PVAc〕、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EVC〕、聚乙烯醇缩甲醛、乙烯-乙烯醇〔EVOH〕、氯醋共聚物〔VC/VAc〕和聚丙烯腈变性体等衍生物[3]。
1.2醋酸乙烯的生产现状1.2.1醋酸乙烯的国外生产现状加拿大人F.Klatte在1912年首次发现VAc,后来这一发现开展成乙炔液相法技术。
1921年德国ConsortiumfurElectrochemische Industrie公司开场工业化生产VAc,即用乙炔气相法技术[4],这拉开了VAc工业生产的序幕。
VAc工业历经近百年开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VAc的需求大幅度上升促进了VAc的生产得到快速的开展。
世界VAc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这三个地区的产能和产量均占世界的80%以上。
醋酸生产工艺

第二章醋酸生产工艺第五节甲醇羰基化制醋酸一、工艺流程叙述1、羰基化工艺发展历史:甲醇羰基合成法有“高压法”和“低压法”之别。
1950年联邦德国的BASF 公司首先开发出钴系催化剂,该法反应条件苛刻,温度为250℃,压力为70Mpa,而且副产品多,该法称为“高压法”。
国外曾建有4套装置,目前已全部停产。
1968年美国Monsanto(孟山都)开发出铑-碘催化剂体系,反应条件温和,温度为180-190℃,压力为2.7-2.9Mpa,该法称为“低压法”。
1978年美国Celeance(塞拉尼斯)公司采用传统Monsanto法建设了一套27万吨/年的装置,1980年Celeance公司对传统的Monsanto工艺进行改进,推出了Celeance AO Plus(酸最优化)工艺。
1982年英国BP(碧辟)公司引进Monsanto技术建成了一套17万吨/年的装置,并于1986年买下Monsanto低压甲醇羰基化生产醋酸技术的专利权,其后BP公司在Monsanto法基础上对工艺流程做了局部改进,形成Monsanto/BP法,英国BP公司对Monsanto/BP法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于1996年推出了BP Cativa工艺。
西南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自70年代就开始进行低压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工艺技术的开发研究,由于当时材料不过关,又无法从国外进口,一直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90年代,江苏索普集团公司联合西南院、中科院化学所、上海化工设计院、西安五二四厂、上海石化总公司、合肥通用所等单位进行国内首套低压甲醇羰基化合成醋酸工业化装置的开发建设,首先完成了300吨/年中试装置的建设、试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0万吨/年醋酸装置的工艺软件包开发、工程设计、特材(锆材、哈氏合金等)设备的研制、加工制作,历时8年,装置于1998年元月5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当年达产,2000年进行2.5万吨/年扩能改造。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1]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a3c2808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3.png)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1]标题: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摘要:本文档对年产10万吨醋酸的工艺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首先介绍了醋酸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然后对原料选取、反应工艺、分离提纯、废水处理等环节进行了逐一分析和设计。
最后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了综合考虑,并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指南和安全措施。
1.引言1.1醋酸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1.2工艺设计目标和意义2.原料选取2.1醋酸原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2.2乙醇的选取和质量要求2.3氧化催化剂的选择和质量要求3.反应工艺3.1乙醇氧化反应机理和条件3.2反应器的选型和设计3.3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3.4催化剂的投加和回收4.分离提纯4.1反应混合物的净化和分离4.2提纯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计4.3醋酸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控制5.废水处理5.1废水的组成和特点5.2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和设计5.3废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和运行参数6.生产流程整合6.1全流程工艺设计的整合和考虑6.2生产能力和资源消耗的评估6.3工艺优化和改进的方向7.操作指南和安全措施7.1生产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培训7.2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和执行7.3应急预案和事故处理措施总结:本文档旨在对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规划,全面考虑了原料选取、反应工艺、分离提纯、废水处理等环节的要求和措施。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设计了整个生产流程的综合方案,并对操作指南和安全措施进行了制定。
通过该工艺设计,可实现年产10万吨醋酸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生产。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14a089172ded630a1cb630.png)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1 醋酸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1.1 工艺路线简介制醋酸的方法主要有:(1)生料固态酿造法。
(2)酶法液化通风回流喷淋制醋.(3)空气自吸式发酵罐液态深层发酵制醋。
1.2 工艺流程设计空气自吸式发酵罐液态深层发酵制醋节省了空气压缩系统,减少了设备投资,便于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化,应用范围广。
主要工艺流程:(1)菌种选择; (2)原料预处理; (3)糖化; (4)酒精发酵; (5)醋酸发酵;(6)压滤;(7)配兑和灭菌;(8)陈酿。
2 设计任务批量生产17吨醋酸发酵罐设计 2.1 技术参数生产规模:年产5000t(醋酸含量4% 质量分数)制度:全年工作300日,三班作业。
项目数量温度控制冷却水温-35℃ pH控制 4.8pH DO控制 20% 2.2.1 物料衡算理论上1g酒精能生产1.30g醋酸,实际的醋酸得率一般以理论得率的80%计算,实际上1g酒精能生产1g左右的醋酸。
2.3结果预算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可供选择的发酵罐如表2所示:表2 17t/d醋酸精馏塔型号公差容积17 m3 公差容积20 m3 公差容积30m3 塔釜加热电压v 122.5 132.5 117.5 进料量(l/min) 8 9 11 额定压力(MPa) 25 35 50 最高温度(℃) 80 80 80 进料位置下下下 2.4 醋酸精馏塔设计 2.4.1 生产能力的计算每生产1t食醋需酒精发酵成熟醪体积:641.7L = 0.642m3 每天生产食醋17t,醋酸精馏塔填充量70%,则每天需要醋酸蒸馏塔的总容积:17×0.642/0.70 = 15.59m3 2.4.2 醋酸精馏塔数量N的确定:若取公称容积15m3的,实际容积为17m3. N1 = ﹙15.59×8﹚/17 = 7.3 (个)若取公称容积17m3精馏塔7个若取公称容积20m3的精馏塔,实际容积为22m3. N2 = ﹙15.59×8﹚/22 = 5.6 (个)若取公称容积20m3精馏塔6个。
10万t·a-1乙酸乙酯反应精馏工艺ASPEN模拟

第49卷第9期 当 代 化 工 Vol.49,No.9 2020年9月 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September,2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706149);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编号:ZR2017BB079);淄博市校城融合计划(项目编号:2018ZBXC387)。
收稿日期:2019-01-07作者简介:杨立喜(1997-),女,山东省德州市人,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催化剂及化工过程模拟优化。
E -mail:*****************。
通讯作者:李玉超(1985-),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工业催化剂及化工过程模拟优化。
E -mail:**************; 左村村(1987-),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工业催化剂及化工过程模拟优化。
E -mail:***************。
10万t ·a -1乙酸乙酯反应精馏工艺ASPEN 模拟杨立喜,蒋文,李淑越,贺志鹏,周鑫睿,郑艳霞, 葛亭亭,傅忠君,于鲁汕,王鸣,李玉超*,左村村*(山东理工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淄博 255000)摘 要: 乙酸乙酯(ETAC)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中间体,具有较强的溶解力及快干低毒的特性,在食品、涂料和化工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直接酯化法制备乙酸乙酯,该工艺具有浓硫酸腐蚀性强、选择性低、产生大量废水等缺点。
相比液体无机酸而言,使用固体强酸性离子树脂代替浓硫酸作为催化剂,不但解决了以上问题,同时重复利用催化剂,降低了生产能耗。
目前已有部分厂家将强酸性离子树脂用于酯化反应,具有良好反应和分离效果,市场效应良好。
本项目采用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的连续催化精馏法合成乙酸乙酯,采用反应精馏与萃取精馏技术结合的方式生产分离出较高纯度的乙酸乙酯。
通过将反应精馏应用于乙酸乙酯的合成,将化学反应与精馏分离结合在一起,提高化学反应的转化率、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
年产10万吨醋酸工艺设计

摘要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醋酸的需求,开展了此年产10万吨醋酸项目。
本设计采用成熟的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
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然后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
关键词:醋酸,工艺流程,物料衡算一、概述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叫乙酸别名:醋酸、冰醋酸。
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
是典型的脂肪酸。
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
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
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
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
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
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一)醋酸生产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能够用酒经过各种醋酸菌氧化发酵制醋。
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木材干馏制木炭的副产馏出液中可以回收醋酸[1],成为醋酸的另一重要来源。
但这两种方法原料来源有限,都需要脱除大量水分和许多杂质,浓缩提纯费用甚高,因此,随着20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诞生了化学合成醋酸的工业. 乙醛易氧化生成醋酸,收率甚高,成为最早的合成醋酸的有效方法。
191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醋酸的工业装置并迅速推广到其它国家早期的乙醛来自粮食、糖蜜发酵生成的乙醇的氧化[2],1928年德国以电石乙炔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醛,是改用矿物原料生成醋酸的开始。
醋酸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名称醋酸的生产工艺审题人(指导教师)题目性质□√真实题目□ 虚拟题目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学生姓名专业名称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技术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学生院系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层次高职专科2012年11月02日云南广播电视大学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作者: 学号:学院: 化工学院专业: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题目: 醋酸的生产工艺及制备指导者:评阅者:2012年12月摘要本设计主要是,通过不同的制取方法了解它们各自的制备及生产工艺。
从而寻找出较好的制取醋酸的生产工艺。
培养人们积极探索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能更好的运用他们来服务人类,为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
通过对醋酸的生产工艺以及制备的深入探索,能更好的运用现代技术去制取醋酸。
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制取醋酸提供了方便。
也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更好的让产品服务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醋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醋酸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印染、轻纺、食品、造漆、粘合剂等诸多工业部门因此,醋酸工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息息相关。
通过查阅资料和咨询老师,采用了乙醛氧化法的醋酸生产技术。
详细的对此方法的优缺点及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和概述,并对具体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料、催化剂、生产设备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制备;生产工艺;有机合成;醋酸;乙醛氧化。
目录摘要 (3)目录 (5)第一章醋酸的结构 (5)1.1醋酸的结构 (5)1.2 醋酸的物理性质 (6)1.3醋酸的化学性质 (6) (6)1.3.2乙酸的二聚体 (8)1.3.3化学反应 (7)1.4醋酸的用途 (8) (8)第二章.醋酸生产工艺 (8)2.1 醋酸生产的历史沿革 (8)2.2 醋酸工艺生产方法 (9)2.3 乙醇的氧化法 (10)2.4 乙烯的氧化法 (11)2.5 丁烷氢化法 (11)2.6 干代田工艺 (11)2.7 乙醛氢化法 (11)第三章乙醛的氧化法 (12)3.1乙醛氧化法的工艺过程 (12) (12)参考文献 (23)谢辞 (25)第一章醋酸1.1醋酸的结构乙酸又称醋酸,广泛存在自然界,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醋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叫乙酸(ethanoic acid)别名:醋酸(acetic acid)、冰醋酸(glacial acetic acid)。
分子式:C2H4O2(常简写为HAc)或CH3COOH。
是典型的脂肪酸。
被公认为食醋内酸味及刺激性气味的来源。
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液体,凝固点为16.7 °C (62 °F) ,凝固后为无色晶体。
尽管根据乙酸在水溶液中的离解能力它是一个弱酸,但是乙酸是具有腐蚀性的,其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乙酸是一种简单的羧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试剂。
乙酸也被用来制造电影胶片所需要的醋酸纤维素和木材用胶粘剂中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很多合成纤维和织物。
在家庭中,乙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
食品工业方面,在食品添加剂列表E260中,乙酸是规定的一种酸度调节剂.醋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产品, 也是化工、医药、纺织、轻工、食品等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随着醋酸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 以醋酸为基础的工业不仅直接关系到化学工业的发展, 而且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息息相关, 醋酸生产与消费正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醋酸生产工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开发正在日益加深和发展。
从最初的粮食发酵, 木材干馏生产醋酸开始, 合成醋酸的工艺路线主要有乙醛氧化法、乙炔电石法、乙醇氧化法、乙烯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和羰基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都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在选择合成醋酸的路线时,应与当地的原料资源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因地制宜,按醋酸用量的大小,工业技术条件等作综合的平衡.本设计采用成熟的乙醛氧化法合成醋酸. 首先确定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流程,其次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然后对其中的单元设备——精馏塔进行设备设计,最后对此进行经济效益分析.1.1 醋酸生产的历史沿革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人类已经能够用酒经过各种醋酸菌氧化发酵制醋。
[1]十九世纪后期,人们发现从木材干馏制木炭的副产馏出液中可以回收醋酸,成为醋酸的另一重要来源. 但这两种方法原料来源有限,都需要脱除大量水分和许多杂质,浓缩提纯费用甚高,因此,随着20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诞生了化学合成醋酸的工业. 乙醛易氧化生成醋酸,收率甚高,成为最早的合成醋酸的有效方法. 1911年,德国建成了第一套乙醛氧化合成醋酸的工业装置并迅速推广到其它国家.[2]早期的乙醛来自粮食、糖蜜发酵生成的乙醇的氧化,1928年德国以电石乙炔进行水合反应生成乙醛,是改用矿物原料生成醋酸的开始. 二次大战后石油化工兴起发展了烃直接氧化生产醋酸的新路线,但氧化产物组分复杂,分离费用昂贵. 因此1957~1959年德国Wacher-chemie和Hoechst两公司联合开发了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法后,乙烯—乙醛—醋酸路线迅速发展为主要的醋酸生产方法. 70年代石油价格上升,以廉价易得、原料资源不受限制的甲醇为原料的羰基化路线开始与乙烯路线竞争。
甲醇羰基化制醋酸虽开始研究于20年代,60年代已有BASF公司的高压法工业装置,但直到1971年美国Monsanto公司的甲醇低压羰基化制醋酸工厂投产成功,证明经济上有压倒优势,现已取代乙烯路线而占领先地位。
1989年世界醋酸总生产能力为480kt,一套甲醇低压羰基化装置的生产能力总计2000kt/a以上,除个别厂外,都已建成投产。
中国工业生产合成醋酸同样从发酵法、乙醇—乙醛氧化法及电石乙炔—乙醛氧化路线开始,60年代末全国已形成60kt/a的生产能力. 70年代开始发展乙烯路线,引进了每套年产约7万吨大型装置. 轻油氧化制醋酸,天然气制甲醇,低压羰基化制醋酸的工艺路线正积极研究。
可以肯定这些将会使我国的醋酸生产出现一个飞跃。
1.2 醋酸的物理性质醋酸的主要物性数据列于表1-1表1-1 纯醋酸的物理性质[3]1.3 醋酸的化学性质1.3.1 酸性羧酸中,例如乙酸,的羧基氢原子能够部分电离变为氢离子(质子)而释放出来,导致羧酸的酸性。
乙酸在水溶液中是一元弱酸,酸度系数为4.8,pKa=4.75(25℃),浓度为1mol/L的醋酸溶液(类似于家用醋的浓度)的pH为2.4,也就是说仅有0.4%的醋酸分子是解离的。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CO2 + H2O2CH3COOH + Cu(OH)2→(CH3COO)2Cu + 2H2OCH3COOH + C6H5ONa →C6H5OH (苯酚)+ CH3COONa1.3.2 乙酸的二聚体,虚线表示氢键乙酸的晶体结构显,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为二聚体(亦称二缔结物),二聚体也存在于120℃的蒸汽状态。
二聚体有较高的稳定性,现在已经通过冰点降低测定分子量法以及X光衍射证明了分子量较小的羧酸如甲酸、乙酸在固态及液态,甚至气态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当乙酸与水溶和的时候,二聚体间的氢键会很快的断裂。
其它的羧酸也有类似的二聚现象。
1.3.3 溶剂液态乙酸是一个亲水(极性)质子化溶剂,与乙醇和水类似。
因为介电常数为6.2,它不仅能溶解极性化合物,比如无机盐和糖,也能够溶解非极性化合物,比如油类或一些元素的分子,比如硫和碘。
它也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混合,比如水,氯仿,己烷。
乙酸的溶解性和可混合性使其成为了化工中广泛运用的化学品。
1.3.4 化学反应对于许多金属,乙酸是有腐蚀性的,例如铁、镁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乙酸盐。
因为铝在空气中表明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所以铝制容器能用来运输乙酸。
金属的乙酸盐也可以用乙酸和相应的碱性物质反应,比如最著名的例子:小苏打与醋的反应。
除了醋酸铬(II),几乎所有的醋酸盐能溶于水。
Mg(s) + 2 CH3COOH(aq) → (CH3COO)2Mg(aq) + H2(g)NaHCO3(s) + CH3COOH(aq) → CH3COONa(aq) + CO2(g) + H2O(l)乙酸能发生普通羧酸的典型化学反应,特别注意的是,可以还原生成乙醇,通过亲核取代机理生成乙酰氯,也可以双分子脱水生成酸酐。
同样,乙酸也可以成酯或氨基化合物。
440℃的高温下,乙酸分解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或乙烯酮和水。
1.3.5 鉴别乙酸可以通过其气味进行鉴别。
若加入氯化铁(III),生成产物为深红色并且会在酸化后消失,通过此颜色反应也能鉴别乙酸。
乙酸与三氧化砷反应生成氧化二甲砷,通过产物的恶臭可以鉴别乙酸。
1.4 醋酸的生产方法评述1.4.1 甲醇羰基化大部分乙酸是通过甲基羰基化合成的。
此反应中,甲醇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乙酸,方程式如下CH3OH + CO → CH3COOH这个过程是以碘代甲烷为中间体,分三个步骤完成,并且需要一个一般由多种金属构成的催化剂(第二部中)(1) CH3OH + HI → CH3I + H2O(2) CH3I + CO → CH3COI(3) CH3COI + H2O → CH3COOH + HI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也可以通过同样的反应生成乙酸酐。
因为一氧化碳和甲醇均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所以甲基羰基化一直以来备受青睐。
[4]早在1925年,英国塞拉尼斯公司的Henry Drefyus已经开发出第一个甲基羰基化制乙酸的试点装置。
然而,由于缺少能耐高压(200atm或更高)和耐腐蚀的容器,此法一度受到抑制。
直到1963年,德国巴斯夫化学公司用钴作催化剂,开发出第一个适合工业生产的办法。
到了1968年,以铑为基础的催化剂的(cis−[Rh(CO)2I2]−)被发现,使得反映所需压力减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并且几乎没有副产物。
1970年,美国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个使用此催化剂的设备,此后,铑催化甲基羰基化制乙酸逐渐成为支配性的方法(孟山都法)。
[5]90年代后期,BP化学成功的将Cativa催化法商业化,此法是基于钌,使用([Ir(CO)2I2]−)它比孟山都法更加绿色也有更高的效率,很大程度上排挤了孟山都法。
1.4.2 乙醇氧化法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工艺陈旧,生产规模小,原料和动力消耗高,应严格控制,杜绝新建小规模生产装置。
1.4.3 乙烯氧化法由乙烯在催化剂(所用催化剂为氯化钯:PdCl2、氯化铜:CuCl2和乙酸锰:(CH3COO)2Mn)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此反应可以看作先将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过乙醛氧化法制得。
乙烯法醋酸虽然比乙炔法和酒精法先进,但与低压甲醇羰基合成法相比,原料和动力消耗高,技术经济上缺乏竞争性,不宜再用该技术新建装置。
原有装置可借鉴乙烯直接氧化法进行改造。
1.4.4 丁烷氧化法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1.4.5 巴斯夫高压法巴斯夫高压法尽管已工业化多年,与其它原料路线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与低压法相比,相应压力高,原料消耗定额高,副反应多,工艺复杂。
[6]因此,不提倡发展高压法。
1.4.6 UOP/ 千代田工艺UOP/ 千代田工艺技术先进,在某些方面比BP技术更有吸引力,但还没有工业化生产装置,引进的风险大。
[7]周修和.国外合成醋酸概括[J].石油化工,1993,2(3):251~263.如果在对其风险性进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可积极引进。
1.4.7 乙醛氧化法乙醛氧化法在孟山都法商业生产之前,大部分的乙酸是由乙醛氧化制得。
[8]尽管不能与甲基羰基化相比,此法仍然是第二种工业制乙酸的方法。
乙醛可以通过氧化丁烷或轻石脑油制得,也可以通过乙烯水合后生成。
当丁烷或轻石脑油在空气中加热,并有多种金属离子包括镁,钴,铬以及过氧根离子催化,会分解出乙酸。
化学方程式如下:2 C4H10 + 5 O2→ 4 CH3COOH + 2 H2O此反应可以在能使丁烷保持液态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一般的反应条件是150℃和55 atm。
副产物包括丁酮,乙酸乙酯,甲酸和丙酸。
因为部分副产物也有经济价值,所以可以调整反应条件使得副产物更多的生成,不过分离乙酸和副产物使得反应的成本增加。
在类似条件下,使用上述催化剂,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乙酸2 CH3CHO + O2→ 2 CH3COOH使用新式催化剂,此反应能获得95%以上的乙酸产率。
主要的副产物为乙酸乙酯,甲酸和甲醛。
因为副产物的沸点都比乙酸低,所以很容易通过蒸馏除去。
第二章 工艺流程设计综合文献分析,结合本地区特点,本设计采用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
乙醛液相催化自氧化合成醋酸是一强放热反应,总反应式为:)(21)(323液液COOH CH O CHO CH →+ mol kJ H K /294298-=∆θ乙醛氧化时先生成过氧醋酸,再与乙醛合成AMP [9]分解即为醋酸: COOOH CH O CHO CH 323=+COOH CH AMP CHO CH COOOH CH 3332→→+乙醛和催化剂溶液自反应塔中上部加入,为了使乙醛不被大量惰性气体带走,工业上一般采用氧作催化剂,且氧分段鼓泡通入反应液中,与乙醛进行液相氧化反应,氧化过程释放的大量反应热通过外循环冷却而移出,出反应器的反应尾气经冷凝回收乙醛后放空,反应液首先经蒸发器除掉醋酸锰催化剂,醋酸蒸汽则先经精馏塔1蒸出未反应的乙醛、甲酸、醋酸甲酯、水、三聚乙醛等轻组分,然后经精馏塔2脱除高沸点副产物后得成品醋酸,要求纯度>99%,其余的则进入醋酸回收塔回收粗醋酸. 工艺流程图如图2-1:图2-1 工艺流程图第三章 物料衡算3.1 设计依据醋酸生产消耗定额见表3-1表3-1消耗定额[10]醋酸年产量:10万吨 选择年开工时间:8000小时则 每小时生产醋酸h kg /1250080001000105=⨯ 根据消耗定额得每小时乙醛进料量为:x125007701000=kg x 9625= 所以,选择每小时乙醛进料量为10000kg3.2 氧化塔物料衡算(1)氧化塔物料衡算中的已知数据① 每小时通入氧化塔的乙醛量为10000kg/h ② 氧化过程中乙醛总转化率为99. 3% ③ 氧化过程中氧的利用率为98. 4%④ 氧化塔塔顶补充的工业氮使其浓度达到45%⑤ 未转化的乙醛在气液相中的分配率(体积%) 气相:34% 液相:66% ⑥ 原料组成见表3-2表3-2 原料组成[11]催化剂中醋酸锰用量为氧化塔进料乙醛重量的0. 08% ⑦ 氧化过程中乙醛的分配率[12]主反应 COOH CH O CHO CH 32321→+ 96%副反应 O H CO COOH CH HCOOH O CHO CH 22323233+++→+ 1. 4% ()O H OCOCH CH CH O CHO CH 2233233+→+ 0. 25%O H CO COOCH CH O CHO CH 223323232++→+ 0. 95%O H CO O CHO CH 22234452+→+ 1. 4% (2)氧化塔物料衡算图见图3-1图3-1 氧化塔物料衡算图(3)反应式衡算纯乙醛量:10000×99. 5%=9950① 主反应 COOH CH O CHO CH 32321→+ 96%a. 乙醛用量:9950×0. 993×0. 96=9485. 14kgb. 需用氧量(x) 44:16=9485. 14:x x=3449. 14kgc. 生成醋酸量(y) 44:60=9485. 14:y y=12934. 28kg② 副反应 O H CO COOH CH HCOOH O CHO CH 22323233+++→+ 1. 4% a. 乙醛用量:9950×0. 993×0. 014=138. 32kgb. 需用氧量(x) 132:96=138. 32:x x=100. 60kgc. 生成醋酸量(y) 132:120=138. 32:y y=125. 75kgd. 生成甲酸量(z) 132:46=138. 32:z z=48. 20kge. 生成水量(w) 132:18=138. 32:w w=18. 86kgf. 生成二氧化碳量(v) 132:44=138. 32:v v=46. 11kg③ 副反应 ()O H OCOCH CH CH O CHO CH 2233233+→+ 0. 25% a. 乙醛用量:9950×0. 993×0. 0025=24. 70kg b. 需用氧量(x) 132:32=24. 70:x x=5. 99kgc. 生成亚乙基二醋酸量(y) 132:146=24. 70:y y=27. 32kgd. 生成水量(z) 132:18=24. 70:z z=3. 37kg④ 副反应 O H CO COOCH CH O CHO CH 223323232++→+ 0. 95%a.乙醛用量:9950×0. 993×0. 0095=93. 86kgb.需用氧量(x) 88:48=93. 86:x x=51. 20kgc.生成醋酸甲酯量(y) 88:74=93. 86:y y=78. 93kgd.生成二氧化碳量(z) 88:44=93. 86:z z=46. 93kge.生成水量(w) 88:18=93. 86:w w=19. 20kg⑤ 副反应 O H CO O CHO CH 22234452+→+ 1. 4% a.乙醛用量:9950×0. 993×0. 014=138. 32kgb.需用氧量(x) 88:160=138. 32:x x=251. 49kgc.生成水量(y) 88:72=138. 32:y y=113. 17kgd.生成二氧化碳量(z) 88:176=138. 32:z z=276. 64kg根据反应式衡算出来的反应物总耗量及反应生成物总量如下: ① 反应掉的乙醛总量 10000×0. 995×0. 993=9880. 35kg② 未转化的乙醛量 10000×0. 995×0. 007=69. 65kg (其中液相中乙醛含量69. 65×0. 66=45. 97 气相中乙醛含量69. 65×0. 34=23. 68kg)③ 反应掉的氧气总量 3449. 14+100. 60+5. 99+51. 20+251. 49=3858. 42kg则所需工业氧气量 kg 18.4001984.098.042.3858=⨯其中: 氧气=40014. 8×0. 98=3921. 16kg 氮气=4001. 18×0. 02=80. 02kg所以未反应的氧气=3921. 16-3858. 42=62. 74kg ④ 反应生成物重量醋酸:12934. 28+125. 75=13060. 03kg二氧化碳:46. 11+46. 93+276. 64=369. 68kg 水:18. 86+3. 37+19. 20+113. 17=154. 60kg 甲酸:48. 20kg亚乙基二醋酸酯:27. 32kg 醋酸甲酯:78. 93kg (4)催化剂用量已知催化剂溶液中醋酸锰用量为氧化塔进料乙醛重量的0.08%,催化剂中醋酸锰的含量为10%,设催化剂溶液用量为x()x x 1.010*******.0=+⨯ kg x 65.80=⇒ 其中: 醋酸锰 80. 65×0. 1=8. 06kg 水 80. 65×0. 3=24. 20kg 醋酸 80. 65×0. 6=48. 39kg (5)保安氮用量 设保安氮为xkg塔顶干气量计算: 氮气:80. 02+0. 97x 氧气 :62. 74+0. 03x 二氧化碳:369. 68kg则68.36974.6202.8097.002.80++++x x=45% x=289. 57kg(其中氮气:289. 57×0. 97=280. 88kg 氧气:289. 57×0. 03=8. 69kg )塔顶干气量 氮气: 80. 02+0. 97x=360. 90kg氧气: 62. 74+0. 03x=71. 43kg 二氧化碳: 369. 68kg整理以上数据,列出氧化塔物料平衡结果,见表3-3表3-3氧化塔物料衡算结果催化剂醋酸 水 醋酸锰60 30 1048. 39 24. 20 8. 06放空 废气二氧化碳 氮气 氧气 乙醛369. 68 360. 90 71. 43 23. 68总计14371. 40kg14371. 40kg3.2 蒸发器物料衡算已知数据: h kg F /6.13362= %07.00=x (进料中醋酸锰含量) %0.81=x (完成液中醋酸锰含量) 蒸发器进出物料图见图3-2图3-2 蒸发器进出物料图列衡算式: 10x L x F ⋅=⋅ h kg L /92.116=⇒⎪⎪⎭⎫⎝⎛-=101x x F W h kg W /68.13245=⇒3.3 精馏塔物料衡算3.3.1 精馏塔1物料衡算已知数据:(1)进料流量13245. 68kg/h(2)醋酸质量分数0. 968,水的质量分数0. 0154(3)馏出液中醋酸含量3%,釜液中醋酸的回收率为98% (4)醋酸和水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0kg/kmol 和18kg/kmol精馏塔1进出物料图见图3-3图3-3 精馏塔1进出物料图则:进料组成 =F X 60/968.018/0154.018/0154.0+0504.0=进料平均摩尔质量()kmol kg M m /88.57600504.01180504.0=⨯-+⨯=进料流量h kmol F /85.22888.5768.13245==列衡算式: W D F += W D F WX DX FX +=F D FX DX =0. 97 )1()1(F W X F X W --=0. 98 得:h kmol W hkmol D /31.213/54.15== 31059.172.0-⨯==W D X X 即: h kg D /76.419= h kg W /6.12798= 3.3.2 精馏塔Ⅱ物料衡算已知数据:(1)进料流量F=12825.92kg/h(2)进料醋酸含量98%,釜残液醋酸含量10%,成品醋酸含量99. 8% 精馏塔2进出物料图见图3-4图3-4 精馏塔2进出物料图列衡算式:LF+=W=⨯LF+W⨯998.098.0⨯1.0得:h09L/.257=kgkgW/83.12568=h3.4 醋酸回收塔物料衡算已知数据:(1)进料流量F=419.76+257.09=676.85kg/h(2)经回收后得到粗醋酸含量65%以上(按65%计算)(3)从精馏塔出来的醋酸含量20%,副产物中含5%的醋酸醋酸回收塔进出物料图见图3-5图3-5 醋酸回收塔进出物料图列衡算式:F=X+YF×0. 2=0. 05X+0. 65Y得:X=507.64kg/h Y=169.21kg/h整理以上数据,得总物料衡算结果,见表3-4表3-4总物料衡算结果第四章 精馏塔的设计4 精馏塔设备设计已知数据:(1)由前面物料衡算,得h kmol F /85.228= 0504.0=F X kmol kg M /88.57= h kmol D /54.15= 72.0=D Xh kmol W /31.213= 31059.1-⨯=W X (2)塔顶温度[13]:100~103℃ 塔底温度:118~124℃ (3)常压精馏:P=101. 3kp(4)水和醋酸的安托尼常数见表5-1tC BA P +-=0lg 表5-1 水和醋酸的安托尼常数[14]设备设计过程:4.1 回流比和理论塔板数的计算(1)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假设泡点t=116. 5℃对水: 2491.25.11602.22746.165707406.7lg 0=+-=A p kp p A46.1770= 对醋酸: 9873.15.11682.21602.147942452.6lg 0=+-=B p kp p B12.970= 则 0509.012.9746.17712.973.101000=--=--=BA B p p p p x 与0504.0=x 十分接近,故假设t=116. 5℃(泡点)正确 则相对挥发度 83.112.9746.177==α (2)回流比R 的计算 设进料为泡点进料 根据公式[18] ()⎥⎦⎤⎢⎣⎡----=F D F D x x x x R 1111min αα 带入已知数据,得56.16min =R取 2556.165.150.1min =⨯==R R (3)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利用简洁法计算理论塔板数① 全回流时理论板层数[18] 23.141lg 11lg min =-⎥⎦⎤⎢⎣⎡⎪⎪⎭⎫ ⎝⎛-⎪⎪⎭⎫ ⎝⎛-=αWW D D xx x x N则32.012556.16251min =+-=+-R R R由附录一吉利兰图 查得38.0223.142min =+-=+-N N N N N 24=⇒N② 精馏段理论板层数 04.71lg 11lg min =-⎥⎦⎤⎢⎣⎡⎪⎪⎭⎫ ⎝⎛-⎪⎪⎭⎫ ⎝⎛-=αFFD D xx x x N横坐标3.01min=+-R R R 不变,则纵坐标读数也不变 既38.021min1=+-N N N 14.121=⇒N所以加料板为从塔顶往下数第12层4.2 塔的有效高度计算(1)全塔效率 ()245.049.0L T E αμ=[15] 其中: α—相对挥发度L μ—塔顶与塔底平均温度下的液相粘度s mpa ⋅ 查得: s mpa L ⋅=64.0μ则 ()61.064.083.149.0245.0=⨯=T E (2)塔的有效高度 T T T H E N Z ⎪⎪⎭⎫ ⎝⎛-=1其中: T N —塔内所需理论板层数T H —塔板间距m (取m H T 5.0=)则 m Z 17.195.0161.024=⨯⎪⎭⎫⎝⎛-= 取上层塔板与塔顶盖之间的距离为1. 0m ,取下层塔板和塔底之间的距离为2. 0m 所以精馏塔总高度为 m Z H 220.20.1=++=4.3 塔径的计算(1)气液相密度① 液相密度3/1.939m kg L =ρ ② 气相密度(以进料状态计算)由nRT PV = RT M P V ρ=⇒ 3/81.15.389314.888.73.101m kg RT M P V =⨯⨯==⇒ρ (2)气液相流量① 气相流量 ()s m M D R MV V V V S /60.381.1360088.5754.15263600136003=⨯⨯⨯=+==ρρ ② 液相流量 s m M RD M L L L L S /0067.01.939360088.5754.1525360036003=⨯⨯⨯===ρρ(3)塔径的确定 塔径 uV D S π4=u 由v v l c u ρρρ-=max 得到,式中c 由2.02020⎪⎭⎫⎝⎛=L c c σ计算,其中m mN L /4.18=σ20c 由附录二史密斯关联图查得,其横坐标为042.081.11.93960.30067.02121=⎪⎭⎫ ⎝⎛⨯=⎪⎪⎭⎫ ⎝⎛V L SSV L ρρ 取板间距m H T 50.0=,板上液层高度m h L 07.0=,则m h H L T 43.0=-查图,得s m c /10.020=则 098.0204.1810.0202.02.020=⎪⎭⎫⎝⎛⨯=⎪⎭⎫⎝⎛=L c c σ所以 s m u /23.281.181.11.939098.0max =-=取安全系数为0. 65,则空塔气速 s m u u /45.165.0max == 所以塔径 m uV D S78.145.114.360.344=⨯⨯==π按标准塔径圆整后,取 m D 80.1= 塔截面积 2254.24m D A T ==π空塔气速 s m u /42.154.260.3==4.4 塔板设计从塔板的生产能力、板面利用率、结构、造价等方面考虑进行比较后,选择筛板塔.(1)溢流装置计算根据塔径及液体流量与溢流类型的关系,可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型受 液盘,各项计算如下① 堰长w l 取m D l w 44.180.180.080.0=⨯== ② 溢流堰高度w h 由 ow l w h h h -=选用平直堰,堰上液层高度ow h 由32100084.2⎪⎪⎭⎫ ⎝⎛=wh ow l L E h 计算,其中E 由附录三液流收缩系数图可查,其横坐标为70.844.136000067.03232=⎪⎭⎫ ⎝⎛⨯=⎪⎪⎭⎫ ⎝⎛wh l L 查得 E=1. 00,则 m h ow 02.070.800.1100084.2=⨯⨯=故 m h h h ow L w 05.002.007.0=-=-= 其符合范围 ow w ow h h h -≥≥-05.01.0 ③ 弓形降液管宽度d W 和截面积f A 由80.0=D l w ,查附录四弓形降液管参数图,得20.0,15.0==DWA A d T f 故 2381.054.215.015.0m A A T f =⨯== m D W d 36.080.120.020.0=⨯==检验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 即43.2036000067.050.0381.036003600=⨯⨯⨯==hTf L H A θ>5s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④ 降液管底隙高度0h取液体通过底隙时的流速s m u /11.00=‘m u l L h w h 042.011.044.1360036000067.03600'0=⨯⨯⨯==m m h h w 006.0008.0042.005.00>=-=-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选用凹型受液盘,深度mm h w50'= (2)塔板布置因D >1. 5m ,取m W m W C S 07.0,1.0==(3)筛孔计算及其排列本设计中所处理的物系有腐蚀性,可选用mm 5.2=δ的不锈钢塔板,筛孔直径mm d 520==δ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取孔中心距mm d t 1530== 筛孔数目 255.1t A n a=其中 ⎪⎪⎭⎫⎝⎛+-=-r x r x r x A a 1222sin 1802π ()()mW D r m W W D x c s d 83.007.0280.1244.01.036.0280.12=-=-==+-=+-=则 2122239.183.044.0sin 18083.044.083.044.02m A a =⎪⎪⎭⎫ ⎝⎛⨯+-⨯=-π 所以 个7135015.039.1155.12=⨯=n 开孔率 %10015.0005.0907.0907.0220=⎪⎭⎫⎝⎛=⎪⎭⎫ ⎝⎛=t d ϕ4.5 流体力学验算(1)塔板压降气体通过一层塔板的压降为 σh h h h l c p ++=① 干板压降 ⎪⎪⎭⎫ ⎝⎛⎪⎪⎭⎫ ⎝⎛=L V c cu h ρρ2051.0 其中0u 为气体通过筛孔的速度 s m nd V u s/03.227135005.0460.342200=⨯⨯⨯==ππ由75.0,25.2500===c d 数图,得流量系数查附录五干筛孔流量系δ故 )(078.01.93981.178.003.22051.02液柱m h c =⎪⎭⎫⎝⎛⎪⎭⎫ ⎝⎛=② 气体通过充气液层的压降 l L h h β=s m A A V u f T s a /667.1381.054.260.3=-=-=则气相动能因子 ⎪⎪⎭⎫ ⎝⎛⋅=⨯==21210/20.281.1667.1m s kg u F V aρ 查附录六充气系数关联图,得 56.0=β 故 )(038.007.056.0液柱m h h l L =⨯==β ③ 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压降)(0016.0005.081.91.939104.184430液柱m gd h L L =⨯⨯⨯⨯==-ρσσ计算表明,液体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压降很小,可忽略不计 所以,塔板压降)(117.0039.0078.0液柱m h h h L c p =+=+= 每层塔板的压降 pa g h P L p p 87.107781.91.939117.0=⨯⨯==∆ρ (2)液泛为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层高d H 应服从()w T d h H H +≤ϕ 醋酸—水属一般体系,取安全系数5.0=ϕ 则()()m h H w T 275.005.050.05.0=+=+ϕ 而 d l p d h h h H ++= 其中,m h p 117.0=由于板上不设进口堰,则 ())(0018.011.0153.0153.022'0液柱m u h d =⨯== 所以 )(19.007.0008.0117.0液柱m H d =++= 符合()w T d h H H +≤ϕ 故不会发生液泛现象 (3)漏液对筛板塔,取漏液量10%时的气相动能因子为100=F则 s m F u v/43.781.1100min 0===ρ实际孔速 s m u /03.220= 稳定系数 47.243.703.2200===mn u u K 符合 31<<K ,故不发生漏液现象(4)液沫夹带2.36107.5⎪⎪⎭⎫⎝⎛-⨯=-f Ta L v h H u e σ 其中 s m u a /667.1=m h h l f 175.007.05.25.2=⨯==则 气)液气(〈液kg kg kg kg e v /1.0/058.0175.050.0667.1104.18107.52.336=⎪⎭⎫⎝⎛-⨯⨯⨯=-- 故液沫夹带量在允许范围内4.6 塔板负荷性能图(1)漏液线前已求得 s m u /43.7min 0= 故 s m nu d V s /040.143.77135005.04432min 020min ,=⨯⨯⨯==ππ据此可作出与液体流量无关的水平漏液线1(2)液沫夹带线以气液kg kg e v /1.0=为限,求S S L V ~关系如下:2.36107.5⎪⎪⎭⎫⎝⎛-⨯=-f Ta L v h H u e σ 159.2381.050.2S S f T S a VV A A V u =-=-=()ow w L f h h h h +==5.25.2 m h w 05.0=32323250.054.136001100084.2100084.2S s w h owL l l l E h =⎪⎭⎫⎝⎛⨯⨯=⎪⎪⎭⎫ ⎝⎛= 故 3232125.0125.005.005.05.2S S f L L h +=⎪⎭⎫⎝⎛+=32125.0375.0S f T L h H -=-所以 1.0125.0375.0159.2104.18107.52.33236=⎥⎥⎥⎥⎦⎤⎢⎢⎢⎢⎣⎡⎪⎭⎫ ⎝⎛-⨯⨯=--S S v L V e整理,得 32641.1924.4S S L V -=列表计算如下:由上表数据即可作出液沫夹带线2 (3)液相负荷下限线对于平直堰,取堰上液层高度m h ow 006.0=作为最小液体负荷标准 由 006.03600100084.232=⎪⎪⎭⎫⎝⎛=w Sow l L E h 得 s m L S /0012.0360044.184.21000006.0332min =⨯⎪⎭⎫⎝⎛⨯= 据此可作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垂直液相负荷下限线3(4)液相负荷上限线以s 5=θ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由 5==ST f L H A θ得 s m H A L Tf S /0381.0550.0381.03max ,=⨯==θ据此可作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垂直液相负荷上限线4 (5)液泛线令 ()w T d h H H +=ϕ由 ow w l l L l c p d L p d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βσ 联系,得 ()()σββϕϕh h h h h H d c ow ow T ++++=--+11 忽略S c S d S ow V h L h L h h 与与与将;;,σ的关系式带入上式,并整理,得 32'2''2'S S S L d L c b V a --=其中, ()⎪⎪⎭⎫⎝⎛=L Vc A a ρρ200'051.0 (nd A 2004π=)()()()323'20''360011084.2153.01⎪⎪⎭⎫⎝⎛+⨯==--+=-w w wT l E d h l c h H b ββϕϕ将有关数据带入,得00891.01.93981.175.07135005.04051.022'=⎪⎭⎫⎝⎛⎪⎭⎫ ⎝⎛⨯⨯⨯=πa ()()83.41042.044.1153.0197.005.0156.05.050.05.02''=⨯==⨯--+⨯=c b ()816.044.1360056.0100.11084.2323'=⎪⎭⎫⎝⎛+⨯⨯⨯=-d故 3222816.083.41197.000891.0S S S L L V --= 列表计算如下:由以上数据即可作出液泛线5根据以上各方程,可作出筛板塔的负荷性能图,见图5-10.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246A13542V s /m 3/sLs/m 3/s图5-1 筛板塔的负荷性能图在负荷性能图上,作出操作点A ,连接OA ,既作出操作线,由图可看出,该筛板的操作上限为液泛控制,下限为漏液控制,由图查得s m V s m V S S /04.1,/20.43min ,3max ,==故操作弹性为038.404.120.4min,max ,==S S V V 所设计的筛板塔的主要结果汇总见表5-2表5-2 筛板塔设计结果结论乙醛氧化法生产醋酸工艺是最能适应市场的生产方法,尤其在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