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考试复习提纲
唐宋文学复习提纲

唐宋文学复习提纲一、文史知识1、什么是上官体,其特点是什么?184上官体: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婉媚绮错为本。
上官仪显贵,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上官体”。
特点是:细致体察,情思婉转,对偶工整,致力于修辞性和装饰性的美而缺乏激情与生气。
代表作:《早春桂林殿应制》《奉和山夜临秋》。
2、“孤篇横绝”、“宫体诗的自赎”是对哪首诗的评价?《春江花月夜》3、最后完成五律定型的诗人是?(沈佺期和宋之问)4、孟浩然诗歌特点,李白对他的评价?自然平淡。
地道的隐逸诗人,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5、杜甫的《北征》、《咏怀五百字》是什么样的诗,写法有何不同?咏史诗,《北征》从一人一个家庭写起反映战争带给人沉痛的遭遇与悲酸;而《咏怀五百字》具体描绘玄宗皇帝沉湎声色的情景,直接控诉统治阶级的荒淫腐败。
6、什么是“郊寒岛瘦”?郊寒岛瘦指唐朝著名的两位诗人孟郊和贾岛,二人以苦吟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
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
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称故7、韩愈《祭十二郎文》为什么被誉为“千古绝调”?写些什么?韩愈七言古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是哪篇?(山石)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
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
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8、沈宋对诗歌的贡献?主要是声律上的贡献。
他们使律诗得到了定型。
五言律到他们手里,已完全定型化,七律也基本成熟。
继承和发展南朝沈约等人开创的“永明体”,使诗歌在声律方面真正成熟,标志着律体诗(又称“沈宋体”)真正形成。
9、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其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感遇》更加彻底地否定齐梁遗风,提倡把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结合起来,“风骨”正式形成。
唐宋词研究自考复习资料

唐宋词研究自考复习资料篇一:唐宋词研究自考复习资料07564唐宋词研究(课程代码:07564)复习资料个人融合大纲整理,仅供参考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编词学论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建议第二编唐五代名家词(一)自学目的与建议(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三编成北宋名家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建议第四编南宋名家词(一)自学目的与建议(二)课程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三、有关表明与实行建议(一)《唐宋词研究》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二)《唐宋词研究》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三)《唐宋词研究》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四)关于自学建议和自学方法的指导(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六)对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表明(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第三章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唐宋词研究》就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山大学主考官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门必修课,内容包含词学基础、唐五代名家词、北宋名家词、南宋名家词四个部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并使自学应考者系统地自学唐宋时期词的发展史,把握住其间诸多名家的代表性作品,以对名家名作的钻研为基础,介绍名作的基本内容、名家的创作特色及在此基础上构成的词史发展的规律和特色。
(二)课程的基本目标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协助学生在写作唐宋名家词的基础上,掌控词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以及词的发展历程。
通过自学提高学生对作品内涵的认知、对重点作家艺术特征的把握住。
通过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以及作品分析能力,并使学生掌控词作艺术分析的方法,学会对作家展开艺术特色的总结。
为今后专门从事有关方面的教学与文化传播奠定稳固的基础,也为更高层次的自学以及学术研究奠定稳固的基础。
本课程的学习要能够贯彻理论基础与具体作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作品,在具体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艺术规律。
唐宋文学复习提纲

1、隋代有哪些著名诗人?其代表作有哪些?一是北齐北周旧臣,薛道衡《昔昔盐》、卢思道《从军行》、杨素《赠薛播州十四首》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江总、许善心,虞世基《出塞二首》《奉和望海诗》杨广《春江花月夜》《悲秋》2、初唐有哪些著名诗人?上官仪,四杰,王绩(唐最早山水诗人),张若虚,刘希夷,陈子昂初唐诗风:上官体唐音的构建:初唐四杰七言律体的完成:沈宋的贡献唐诗风骨:陈子昂的兴寄张若虚、刘希夷对宫体诗的自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3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
4、七绝双璧:李白,王昌龄5、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
6、什么是旗亭画壁:王之涣、高适、王昌龄。
说明唐诗可唱。
7、大历时期有哪些诗人?诗风表现在哪些方面?继杜子余响,出现了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等人的新乐府诗派。
除此以之,大历年间,出现了刘长卿、韦应物的山水诗、李益、卢纶的边塞诗。
贞元、元和之际,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中心的作家群,李贺,刘禹锡,柳宗元.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耿湋、崔、钱起、夏侯审大历诗风特征:失去盛唐诗人的昂扬精神风貌,少量作品存留盛唐余韵,但大量作品表现一种寂寞孤独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渐露中唐面目。
8、中唐边塞诗代表作家?李益的七绝壮烈,慷慨伤感悲凉《夜上受降城闻笛》9、唐代和第二次诗歌高潮是在哪个时期?中唐唐代诗风的转变是唐代诗歌成就的另一高峰。
中唐出现“韩孟诗派”“元白诗派”。
10、苦吟诗派、韩愈的险怪诗有哪些代表作?孟郊《苦寒吟》、组诗《秋怀十五首》韩愈险怪诗《宿龙宫滩》《龙移》《永贞行》《感春四首》11、晚唐的隐士情怀与讽世诗风?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人的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罗隐的时世讽谕12、现存唐代最早的一篇小说?王度《古镜记》13、大小晏、张三中、张三影?晏殊,晏几道张先的词从内容来说,以伤春伤别为主,写的多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故号为“张三中”。
古代文学之唐诗宋词复习资料

上官体:上官仪诗歌被称为“上官体”,其特点:“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
“绮错婉媚”是指词藻的典雅优美和花样翻新,诗风的委婉与柔媚。
“上官体”是唐代诗人第一个自成一体的风格称号,也是唐初宫廷诗的代称和标志。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初唐高宗、武后时期的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合称。
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他们地位都比较低下,但在唐诗开创时期,都肩负起时代的使命,努力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的领域,对时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
“四杰”为初唐柔弱委靡的诗风注入昂扬、壮大、浓烈的情调。
不足:新倾向与旧遗存并存。
“沈宋”:“沈宋”是初唐武后及中宗朝的宫廷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的合称。
“沈宋”的出现,标志着律诗的全面成熟和定型。
尽管沈、宋两人都还没有摆脱齐梁的影响,但他们的诗歌语言的锤炼、气势的流畅和齐梁浮艳之作不同,在格律形式的完整上,更为历代批评家所推崇。
文章四友: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齐名,四人合称“文章四友”。
“四友”皆为高宗、武后朝的宫廷诗人。
“四友”皆以格律诗著称,对格律诗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其中,杜审言诗歌成就最高,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诗体。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它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追求崇高:雄健刚劲的风骨美;注重兴象:高远浑成的意境美;崇尚自然:清水芙蓉的自然美。
高岑: 高适是盛唐由边功求进取的普遍风尚中一个成功的范例,是从军边塞而终获成功的唯一盛唐诗人。
他所写的《燕歌行》是盛唐最具思想深度和概括力度的边塞诗。
《唐诗宋词》复习考试资料

8.词为艳科(选择、填空)★★
1、“词为艳科”是胡云翼在(宋词研究)中提出的。词在言语风格上侧重浮艳。
2、宋人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文这是与前代显然不同的地方。
3、宋人重女音的重要原因:(D表达当时流行乐坛对女音的青睐。(2)女性化的音乐与词的细美幽约的特别韵味是相当一致的。
10.词心与词境(选择、填空、简
答)★★
1.词心词境:词心词境之说的集中表述见于况周颐的(蕙风词话)。词境相对客观,词心是天资、学力、、阅历等的综合反映。词的创作就是词心与词境有机结合的产物。关于词境问题,分析得最为全面、详细和透彻的是王国维。
2.“清空”说:"清空”的概念是由张炎提出:“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张炎所谓“清空”是指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质实的词则写的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所写对象,所以显得板滞。
(07564
1.词名释例(选择、填空)★
1.诗与词是古代韵文的两种重要体式。
2.词是一种文体,“词”这一名称是直到北生i叫才逐渐稳定下来的。
3.词的异称主要有:曲子、长短句、诗馀、倚声。
2.曲子(选择、填
空)★★★
1.“曲子”是词最初的名称。
2.称“词〃为曲子,是为了强调词的音乐性。
3.五代和凝因为擅长作词而被称为“曲子相公".
3.长短句(简答
题)★★★
(1)长短句是词的异称。
(2)长短句是词的主要句式特点。
(3)长短句的称呼标志着词已经逐渐摆脱音乐的附属地位,长短句转而以文学性为主
4.诗馀(选择、填空)★★★
1、“诗馀”的名称最迟在南宋庆元年间就已出现了。
唐宋词研究复习资料

唐宋词研究复习资料一、唐宋词的发展脉络1、初唐:词的起源和萌芽。
代表作品:李白《菩萨蛮》等。
2、中唐:词的兴起和成熟。
代表作品:温庭筠《花间集》等。
3、北宋:词的繁荣和兴盛。
代表作品:柳永《乐章集》、苏轼《东坡乐府》等。
4、南宋:词的深化和创新。
代表作品:辛弃疾《稼轩长短句》、李清照《易安居士文集》等。
二、唐宋词的主要风格1、婉约派:细腻、柔美、含蓄。
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欧阳修等。
2、豪放派:豪放、奔放、雄浑。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3、田园派:清新、自然、淡雅。
代表人物: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
4、闺怨派:哀怨、缠绵、柔情。
代表人物:李清照、朱淑真等。
三、唐宋词的常用意象1、自然意象:月、风、花、雪、雨等。
2、人物意象:美人、才子、佳人等。
3、情感意象:愁、恨、思乡等。
4、象征意象:雁、蝉、柳等。
四、唐宋词的著名词牌1、《菩萨蛮》:起源于唐代,是唐代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云》等。
2、《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广寒枝》等,起源于唐代教坊曲名。
3、《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卖花声》、《浪淘沙令》等。
4、《渔家傲》: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吴门柳》、《天仙子》等。
5、《虞美人》: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等。
6、《生查子》: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陌上郎》、《绿罗裙》等。
7、《蝶恋花》: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黄金缕》、《鹊踏枝》等。
8、《水调歌头》: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元会曲》、《凯歌》等。
唐宋词研究自考复习资料4一、考试目标本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深入地理解唐宋词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掌握唐宋词的主要风格及表现手法,培养考生对唐宋词的鉴赏能力和研究能力。
二、考试内容1、唐宋词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a.唐宋词的定义与起源b.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特点2、唐宋词的主要流派a.豪放派b.婉约派c.清真派d.江西诗派e.格律派3、唐宋词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柳永e.李清照f.辛弃疾g.陆游h.其他重要词人及其作品4、唐宋词的主要风格及表现手法a.唐宋词的主要风格:清新、雄浑、缠绵、豪放等b.唐宋词的表现手法:比兴、象征、铺陈等5、唐宋词的鉴赏与研究方向a.鉴赏方法与技巧b.研究角度与深度c.唐宋词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与影响三、考试形式与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唐宋词研究复习资料

引言概述:唐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之作。
唐诗开创了婉约派的风格,宋词则在此基础上更加丰富和深化了表达技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对唐宋词进行全面研究复习,包括其起源、特点、代表作品等方面的内容。
一、唐宋词的起源1.唐诗的传统延续:唐代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唐宋词的基础。
2.民族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唐宋词的创作逐渐与音乐结合,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3.婉约派文学的兴起:唐诗的渐趋柔美和短丽,为宋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唐宋词的特点1.内容主题的转变:唐诗注重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抒发,而宋词更加注重个人情感和意境的表达。
2.表达技巧的丰富和深化:宋词在律诗的基础上发展出“绝句”和“律词”的形式,使词更富有表现力。
3.情感的细腻入微:唐宋词以其细腻的表达和深入人心的情感描写而闻名。
4.形象的凝练和生动:唐宋词注重形象的形塑和描绘,以致使形象凝练有力、生动传神。
三、唐宋词的代表作品1.唐诗代表作品:“静夜思”、“登鹳雀楼”等,这些作品代表了唐诗在描写自然景色、表达思乡之情方面的卓越成就。
2.宋词代表作品:“浪淘沙·借问酒家何处有”、“满庭芳·落日熔金”等,这些作品凭借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韵律美成为了宋词的代表之作。
四、唐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唐宋词在后世文学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让后世的文人受益匪浅。
2.唐宋词的学术研究:唐宋词在文学研究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与文化背景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五、唐宋词的现代价值1.艺术价值:唐宋词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意境美,成为了古代文学艺术的瑰宝。
2.文化价值:唐宋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3.情感关怀:唐宋词以表达个人情感为重,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具有现实生活的启示作用。
唐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时期,其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价值。
本文通过对唐宋词起源、特点、代表作品的探讨,力求全面了解和回顾唐宋词的独特魅力,并希望能够在研究中提供对于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的有益启示。
唐诗宋词知识点归纳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点归纳一、唐诗部分【物换星移】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
景物改变了,星辰位置也移动了。
喻时间变化。
【殷勤】(1)热情而周到。
殷勤招待。
(2)恳切深厚。
“青鸟殷勤为探看。
”(联系:殷:①深厚。
殷切期盼。
殷忧而道著。
②震响。
熊咆龙吟殷岩泉。
)【可怜】①值得怜悯。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②可爱。
“可怜楼上月徘徊。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③可惜。
李商隐《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琴瑟】《现代汉语词典》:琴瑟合奏,音调和谐,用来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妇)。
琴瑟和鸣:喻夫妇情笃和好。
《古代汉语词典》: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或兄弟、朋友间情谊融洽。
【暝】日暮黄昏。
“山居秋暝”“沙上并禽池上暝”“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蹉跎】比喻失意,经历坎坷。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残贼】①残忍狠毒。
《汉书·路温舒传》“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
”(亡:无。
)也指残忍狠毒之人。
“汉将辞家破残贼。
”②残害,伤害。
《史记》:“往者秦为无道,残贼天下。
”【颜色】①容貌。
洛阳女儿好颜色。
②体面,面子。
天子非常赐颜色(“非常赐颜色”即“赐予非同寻常的礼遇”)。
③脸色。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渌水】清澈的水。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清”字形容猿鸣凄清。
)【宛转】①曲折、回旋。
江流宛转绕芳甸。
②轻而柔的起落。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诗:“宛转娥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白居易《长恨歌》诗:“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宛转蛾眉:细而长的眉毛,指美丽的眼睛。
漂亮的眼眉轻轻扬起。
常用作美人的代称。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琵琶行”“长歌行”“走马川行”【苕】(1)t iáo①本义:陵苕。
亦名“凌霄”、“紫葳”。
②芦苇的花。
苕杆可为帚。
“苕帚,所以扫不祥。
(《周礼·夏宫下·戎右》郑注)(2)s háo〔红~〕甘薯的别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期末考试复习提纲一、请简要赏析李白的《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样感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井。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了夸张手法、衬托手法。
诗人紧扣“高”“危”,用夸张手法把崇山峻岭峭壁巉岩间的蜀道写得惊心动魄、令人望而生畏:山高得连黄鹤也飞不过,猿猴也愁于攀援。
同时又借“鹤”“猿”来侧面衬托,暗写人行走之难。
3.李白运用丰富和奇特的想像,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请结合选文的诗句,分析诗人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上有……攀援”四句写的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青泥……长叹”四句写的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这是点面结合。
二.请简要赏析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
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1.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_______的特点。
2.“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答案:1湍急;2“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
(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意思对即可)。
三、请简要赏析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挂”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
答案:“挂”字化动为静,突现了远望中瀑布的静态感、其灿若珠帘、洁如白练的壮美感。
在雄阔的背景中勾出珠帘垂空、直泻而下的一泓瀑布,就增添了诗歌景中有声、以静显动的气韵。
2.“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了(修辞手法),诗眼是字。
请做简要赏析。
答案:比喻;疑。
“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中,诗人巧借银河自天而降的比喻,渲染瀑布飞动的气势。
此处的“疑”字分外传神,它既真切地传达了诗人仰观飞瀑时一刹那间的心灵感受,又符合开先瀑布高接云天的实际。
四.请简要赏析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首句写_______景,第二句写_______景,尾句写_______兼_______的奇观。
答案:首句写(近)景,第二句写(远)景,尾句写(划船)兼(日落)的奇观。
2、这首诗中的动词有哪些?答案:断开流回出来3、“开”、“回”字在诗中的解释.答案:开就是指通过的意思;回就是指转弯绕道的意思五、请简要赏析杜甫的《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七言律诗2、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答案:幽静。
(意思对即可)3、颈联写了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答案:老妻画纸,稚子敲针。
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
4、尾联运用什么手法来拓深诗的意境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案:尾联以反问句式,加强了抒情效果,深化了主旨:表面喜幸,实则忧郁,表现了为自己以及千万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忧虑的沉郁之情。
六、请简要赏析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歌抒发的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这首诗的诗眼是“悲”。
是诗人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高度浓缩。
这“悲”字里包含了因离家“万里”、“作客”异乡而产生的浓重的思乡之情,包含了因满鬓“繁霜”、“百年”而产生的悲凉的迟暮之恨,也包含了因身体“多病”、“新停浊酒杯”而产生的肌肤之痛,包含了生活“艰难”、穷困“潦倒”而产生的落魄之愁,因朋友已逝、孑然一身的孤独之感,更包含了因时局“艰难”,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而产生的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
2、请结合意象,分析前两联的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答案:前四句一共写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八个意象,描绘了深秋江峡空旷寂寥、肃杀凄厉的景物特点。
诗人在写景的时候,运用了视听结合和高低映衬的方法,把风声、猿啸声、萧萧的落叶声、滚滚的长江流水声等听觉形象和高天、清渚、白沙、飞鸟以及山中落叶、长江流水等视觉形象结合起来,把登高仰望看到的高天、落木和低头俯视看到的清渚、白飞、江水等形象结合起来,既有细腻的工笔描绘,又有奔放的泼墨写意,组成了一幅深秋江峡图。
这两联景物描写景中含情,蕴涵着浓重的思乡之情,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的人生感慨。
七、请简要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答案: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示例:(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3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八、请简要赏析杜甫的《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⑵,但见群鸥日日来⑶。
花径不曾缘客扫⑷,蓬门今始为君开⑸。
盘飧市远无兼味⑹,樽酒家贫只旧醅⑺。
肯与邻翁相对饮⑻,隔篱呼取尽余杯⑼。
【注释】这首诗是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①“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②“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
③“蓬门”,茅屋的门。
④飧:sūn,这里泛指菜。
1、“舍南舍北皆春水”中一个“皆”字写得很妙,请赏析。
答案、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但见群鸥日日来”一句写景,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3、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流露出对闲逸的生活的寂寞之情,和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
九、请简要赏析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这首诗中写景的是哪几句?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答案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
4.“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
十、请简要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中写旅夜近景的诗句是: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2、写旅夜远景的诗句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直抒胸臆的诗句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 、“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是自己处境飘泊孤苦的写照,对自己命运的难以把握的叹息,对自己生命渺小孤独的悲剧之感。
5、《客至》的“群鸥”和《旅夜书怀》的“沙鸥”同是写鸟,其含义有什么不同?答案:(1)《客至》中的“群鸥”:群鸥自由往来,点出环境偏僻,少有人来往,着一“群”字反衬自己的孤单和没有朋友相伴的处境.格调清新。
(2)《旅诗》的“沙鸥”:一沙鸥在苍茫天地中,突出其渺小可怜,借以象征自己的身世处境,抒发对生命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