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科介绍

艺术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艺术学专业,主张从多种角度和深度研究艺术的现象和本质,以文化建设为目标,以吸纳学术先进,深研学术,整理传统,融会新知为宗旨,努力保持学术的前沿性,注重学术的精度和纯度,主张跨文化沟通。从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发展、艺术创造等各个方面,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未来的走向和变化,使学生了解艺术发展的基本历史,学会用艺术学基本原理分析当代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多年来培养了大量艺术学、文艺学以及红楼梦研究领域的优秀科研人才。

经过多年实践,艺术学专业现已逐渐完善了学科方向,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培养体系。其中包括艺术文化学、艺术美学、艺术人类学、红学与明清小说艺术研究、艺术原理与艺术思想史研究等理论研究方向以及艺术管理学等与艺术市场关联紧密的学科专业,实现了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教学成果显著。以刘梦溪、王文章、张庆善为代表的导师队伍,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为研究生培养注入更多新鲜的学术思想,还聘请了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范曾教授为艺术学专业博士

生导师,进一步健全了学科研究的方向。艺术学专业的健全与发展,为促进我国艺术学科领

域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艺术学

设计艺术学是一门建立在设计实践基础上的应用性很强的艺术学科,重在设计艺术历

史与理论及设计艺术实践的研究。其内涵是按照科学与艺术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创造生活、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充实生活。艺术设计又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其目标是在造物活

动中实现实用功能与审美理想的统一,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设计艺术学专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一门新建立的学科,2005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博

士、硕士研究生。本专业主要培养研究生对设计艺术的历史及理论进行独立研究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实践与教学的能力。设计艺术学现设有设计

理论与批评、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设计艺术历史及理论、环境设计与研究等理论类专业方

向和视觉传达、建筑、纤维、陶瓷、服装设计等实践类专业方向。在立足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自身设计艺术理论研究队伍的基础上,还聘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

服装学院的多位著名专家、教授为设计艺术学的博士、硕士生导师,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

艺术学科的完善与发展,拓展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艺术学著名导师

王文章,男,1951年3月1日生,山东寿光人。研究员,一级艺术评论,高级编

辑,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全国

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文化报社社长、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发表艺

术理论、评论文章多篇,如《戏曲电影艺术规律初探》(《电影艺术》1984)、

《WTO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文化报》2002)、《惛惛之事,赫赫之

功》(载《绝代风华》2002)、《当代舞台艺术的壮丽画卷》(《中国文化报》

200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化里程》(《人民日报》2005)等。出

版《艺术体制改革与管理初探》(华夏出版社);主编《兰苑集粹——昆剧五十

年演出剧本选》(四集)(文化艺术出版社)、《传统与超越——科学与中国传

统文化对话》、《敬畏生命——医学与人文关怀对话》(江苏出版社)、《中国

学者眼中的科学与人文》(三卷)(云南出版社),《京剧大师程砚秋》(文化

艺术出版社),《当代相声名家表演精品集》(7卷)(文化艺术出版社),《澳

门艺术丛书》(5卷)、《中国先进文化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丛书》(8卷)(浙江人民出版社)等。曾获全国文化新闻一等奖,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提名等。现主持的

国家课题有《艺术科学大系丛书》(43卷)等及国家资助课题《昆曲大典》。兼

任的职务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化画报》主

编,文化部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副

组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艺术精品工程专家

委员会委员,国家邮政局邮票选题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际艺术奥委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范仲淹思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多年来曾担任过文华奖、梅花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评委及主持文化部多次全国性艺术、学术评奖;曾任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和文化部新闻出版及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多年来组织和主持了多次全国和国际性学术会议,如首届北京国际艺术管理研讨会、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与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等;组织和主持了多次有重要影响的全国性美术、戏剧、音乐、舞蹈等重大艺术节和艺术演出活动,具体策划、组织和主持过《携手筑长城》大型赈灾义演、中国首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等展演活动,都在社会上引起重要反响。

刘梦溪,男,1941年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艺学和艺术学两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暨《世界汉学》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研究方向为文化史、近现代学术思想和艺术文化学,九十年代以来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1996)、《红楼梦与百年中国》(1999)、《中国现代学术要略》(1997)、《学术思想与人物》(2004)、《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2004)等。主持编纂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35卷、1997),获中国图书奖;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10卷、1998),获国家图书奖。

范曾(1938—),江苏省南通市人。1955年入南开大学历史系,195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一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1962年至1978年供职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历史画,研绘中国古代人物服饰史料;1978年至1984年任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1984年回南开组建东方艺术系并任教授、系主任。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北大中国文化书院导师。著有《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的艺术》、《范曾散文三十三篇》等五十余种。本人自评有二十四字: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词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张庆善,男,1952年生,辽宁大连市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特别是《红楼梦》研究。编著有《漫说红楼》《曹雪芹与红楼梦研究史事系年》《三国图录》《西游记》校点注释、《中国历代中短篇小说传世之作·唐代卷》选注、《跻春台》校勘整理、《论金瓶梅》(资料汇编,合作)等,及《探春远嫁蠡测》《蒙古族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哈斯宝》《古往今来论钗黛》等数十篇论文。是目前全国红楼梦学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之一,参与筹划主持了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首届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新世纪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扬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等,筹划举办了赴台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和三国演义文化艺术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