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作业

第1、2章作业
第1、2章作业

第一章 课后习题汇总

《第一次课后作业》

3 对下列每一个信号求P ∞和E ∞:

(a) 21()()t x t e u t ?= (b) j(2π/4)2()t x t e += (c) 3()cos()x t t =

(d) 11[]([]2n x n u n =

(e) j(π/2π/8)2[]n x n e += (f) 3π

[]cos()4x n n =

4 设[]0x n =,2n ,对以下每个信号确定其值保证为零的n 值。 (a) [3]x n ? (b) [4]x n + (c) []x n ? (d) [2]x n ?+ (e) [2]x n ??

5 设()0x t =,3t <,对以下每个信号确定其值保证为零的t 值。

(a) (1)x t ? (b) (1)(2)x t x t ?+? (c) (1)(2)x t x t ?? (d) (3)x t (e) (/3)x t 12 考虑离散时间信号 3[]1[1]k x n n k δ∞

==???∑

试确定整数M 和0n 的值,以使得[]x n 可以表示为 0[][]x n u Mn n =?

21 一个连续时间信号()x t ,如下图所示,请画出下列信号并给以标注。

(c) (21)x t + (d) (4/2)x t ? (e) [()()]()x t x t u t +?

《第二次课后作业》

15 考虑一个系统S ,其输入为[]x n ,输出为[]y n ,这个系统是经由系统1S 和2S 级联后得到的,1

S 和2S 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1S :111[]2[]4[1]y n x n x n =+?

2S :2221

[][2][3]2

y n x n x n =?+

? 这里1[]x n 和2[]x n 都为输入信号。 (a) 求系统S 的输入‐输出关系。

(b) 若1S 和2S 的级联次序颠倒的话(也即1S 在后),系统S 的输入‐输出关系改变吗? 22 一个离散时间信号[]x n ,如下图所示,请画出下列信号并给以标注。

(b) [3]x n ? (d) [31]x n + (g)

11

[](1)[]22

n x n x n +? (h) 2[(1)]x n ? 23 确定并画出下图所示信号的奇部和偶部,并给以标注。

26 判定下列离散时间信号的周期性;若是周期的,确定它的基波周期。

(a) 6π[]sin(1)7x n n =+ (b) []cos(π)8n

x n =? (c) 2π[]cos()8

x n n =

(d) ππ[]cos()cos()24x n n n = (e) ππππ

[]2cos()sin()2cos()

4826x n n n n =+?+

46 考虑如下图所示的反馈系统,假设0n <,[]0y n =

(a) 当[][]x n n δ=时,画出输出图形。 (b) 当[][]x n u n =时,画出输出图形。

《第三次课后作业》

16 考虑一个离散时间系统,其输入为[]x n ,输出为[]y n ,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为[][][2]y n x n x n =?, (a) 系统是无记忆的吗?

(b) 当输入为[]A n δ,A 为任意实数或复数,求系统输出。

x[n]y[n]

(c) 系统是可逆的吗?

28 系统的一般性质主要包括:(1)无记忆;(2)时不变;(3)线性;(4)因果;(5)稳定。对

以下离散时间系统,确定上述性质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并陈述你的理由。其中[]y n 和[]x n 分别记作系统的输出和输入。

(a) [][]y n x n =? (c) [][]y n nx n = (e) [],

1[]0,

0[1],1x n n y n n x n n ≥??

==??+≤? (g) [][41]y n x n =+ 31 线性时不变性质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一旦知道了一个线性系统或线性时不变(LTI )系统对某

一输入的响应,或者对若干个输入的响应,就能直接计算出对许多其他输入信号的响应,据此试分析如下问题: (i) 考虑一个LTI 系统,它对示于图(a)中的信号1()x t 的响应为1()y t ,如图(b)所示,确定并画出

该系统对示于图(c)的信号2()x t 的响应。

(ii) 确定并画出上述系统对示于图(d)的信号3()x t 的响应。

47 下面哪个系统是增量线性的?为什么?如果某一系统是增量线性的,请将线性系统和零输入响

应0[]y n 或0()y t 鉴别出来,并将其表示成极坐标形式。

(a) [][]2[4]y n n x n x n =+++ (b) (1)/2

/2,

[](1)/2[],

n k n n y n n x k n ?=?∞??=?

?+??∑为偶为奇

(c) [][1]3,

[0]0[][][1]3,[0]0

x n x n x y n x n x n x ??+≥?=?

???

(d) 系统如下图所示:

(e) 系统如下图所示:

x(t)

y(t)

(a) (b) (d)

本章习题内容校对

1、题22所提供的图中,离散信号[]x n 在3n =?处的函数值应为1

2

?。在本章的《第二次课后作业》

中已做纠正。

2、题28中的第(g )子问题,表达式中的[]g n 应该为[]y n 。在本章的《第三次课后作业》中已作纠正。

x[n]

y[n]

第二章 课后习题汇总

《第一次课后作业》

1 设[][]2[1][3]x n n n n δδδ=+???和[]2[1]2[1]h n n n δδ=++?,计算并画出下列各卷积: (a) 1[][][]y n x n h n =? (b) 2[][2][]y n x n h n =+? (c) 3[][][2]y n x n h n =?+

5 设 1,09[]0,n x n n ≤≤?=??其余和1,0[]0,n N

h n n

≤≤?=??其余

式中9N ≤是一个整数。已知[][][]y n x n h n =? 和 [4]5y =,[14]0y =, 试求N 为多少。

21 计算下列各对信号的卷积[][][]y n x n h n =?:

(a) [][][][]n n

x n u n h n u n ααββ?=?≠?=??

(c) 1[]()[4],[]4[2]2n n

x n u n h n u n =??=? 11 令 ()(3)(5)x t u t u t =???和3()()t h t e u t ?=

(a) 求()()()y t x t h t =? (b) 求()(()/)()g t dx t dt h t =? (c) ()g t 与()y t 是何关系? 16 对下列说法,判断是对或是错:

(a) 若1n N <,[]0x n =和2n N <,[]0h n =,那么12n N N <+,[][]0x n h n ?= (b) 若[][][]y n x n h n =?,则[1][1][1]y n x n h n ?=??? (c) 若()()()y t x t h t =?,则()()()y t x t h t ?=???

(d) 若1t T >,()0x t =和2t T >,()0h t =,则12t T T >+,()()0x t h t ?=

《第二次课后作业》

22 计算单位冲激响应为()h t 的LTI 系统在给定输入为()x t 时的响应()y t ,并简要地画出计算结果。 (b) ()()2(2)(5)x t u t u t u t =??+?,2()(1)t h t e u t =? (c) ()x t 和()h t 如下图所示:

44 (a) 若 ()0x t =,1||t T >和()0h t =,2||t T > 则 ()()0x t h t ?=,3||t T >,3T 是某个整数。试用1T 和

2T 来表示3T 。

(b) 一个离散时间LTI 系统输入为[]x n ,单位脉冲响应为[]h n ,输出为[]y n 。若已知[]h n 在

01N n N ≤≤区间外都是零,同时[]x n 在23N n N ≤≤区间以外都是零,那么输出[]y n 除了在

某一区间45N n N ≤≤内,其余地方也都是零。

(i) 利用0N ,1N ,2N 和3N 来确定4N 和5N 。

(ii) 若间隔01N n N ≤≤的长度为h M ,23N n N ≤≤的长度为x M ,同时45N n N ≤≤的长度为

y M ,请用h M 和x M 表示y M 。

13 考虑一个离散时间系统1S ,其单位脉冲响应为

1

[]([]5

n h n u n =

(a) 确定整数A 使得[][1][]h n Ah n n δ??=成立。

(b) 利用(a)中的结果,求1S 的逆系统2S (LTI)的单位脉冲响应。 19 考虑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系统1S 和2S 的级联:

1S :因果LTI ,1

[][1][]2

w n w n x n =

?+; 2S :因果LTI ,[][1][]y n y n w n αβ=?+。

[]x n 与[]y n 的关系由下面的差分方程给出:13

[][2][1][]84

y n y n y n x n =??+?+

(a) 求α和β。

(b) 给出1S 和2S 级联后的单位脉冲响应。

24 考虑图(a )中三个因果LTI 系统的级联,其中单位脉冲响应2[]h n 为

2[][][2]h n u n u n =??

整个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如图(b )所示。

x[n]

y[n]

x[n]

y[n]

(a)

(a) 求1[]h n 。 (b) 求整个系统对输入[][][1]x n n n δδ=??的响应。

28 下面均为离散时间LTI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试判定每一系统是否是因果和/或稳定的。陈述理

由。

(a) 1[]([]5n h n u n = (c) 1[]()[]2n h n u n =? (g) 1

[]([1]3

n h n n u n =?

《第三次课后作业》

29 下面均为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试判定每一系统是否是因果和/或稳定的。陈述理

由。 (b) 6()(3)t h t e u t ?=? (d) 2()(1)t h t e u t =?? (f) ()()t h t te u t ?= 40 (a) 考虑一个LTI 系统,其输入和输出关系由如下方程确定

()()(2)d t

t y t e x τττ???∞

=?∫

求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b) 当输入信号如下图所示时,求系统的响应。

47 已知单位冲激响应为0()h t 的某一线性时不变系统,当输入为0()x t 时,输出0()y t 如下图所示。

现在给出下列输入和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 输入()x t 单位冲激响应()h t (a) 0()2()x t x t = 0()()h t h t = (b) 00()()(2)x t x t x t =?? 0()()h t h t = (c) 0()(2)x t x t =? 0()(1)h t h t =+

11(b)

(d) 0()()x t x t =? 0()()h t h t = (e) 0()()x t x t =? 0()()h t h t =?

(f) 0

()()x t x t ′= 0()()h t h t ′= [这里0

()x t ′和0()h t ′分别为0()x t 和0()h t 的一阶导数]。 在每一种情况下,判断当输入为()x t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h t 时,有无足够的信息来确定

输出()y t 。如果有可能确定()y t ,请准确地画出()y t ,并在图上标明数值。 48 判断下面有关LTI 系统的说法是对或是错,并陈述理由。

(a) 若()h t 是一个LTI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并且()h t 是周期的且非零,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b) 一个因果的LTI 系统的逆系统总是因果的。

(c) 若|[]|h n K ≤(对每一个n ),K 为某已知数,则以[]h n 作为单位脉冲响应的LTI 系统是稳定

的。

(d) 若一个离散时间LTI 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h n 为有限长,则该系统是稳定的。 (e) 若一个LTI 系统是因果的,它就是稳定的。

(f) 一个非因果的LTI 系统与一个因果的LTI 系统级联,必定是非因果的。 (g) 当且仅当一个连续时间LTI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s t 是绝对可积的,即

|()|d s t t +∞

?∞

<∞∫

则该系统就是稳定的。

(h) 当且仅当一个离散时间LTI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s n 在0n <是零,该系统就是因果的。 31 考虑一个初始松弛的LTI 系统,其差分方程为

[]2[1][]2[2]y n y n x n x n +?=+?

利用递归过程求该系统对下图所示的输入[]x n 的响应。

本章习题内容校对

1、题48的第(h)个子问题中,()s t 应为[]s n 。在本章的《第三次课后作业》中已作纠正。

x[n]

数学分析课本(华师大三版)-习题集与答案解析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数项级数 证明题 1 . 证明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并求其和 : (4) ( n 2 2 n 1 n); 2n 2. 证明:若级数 u n 发散,则 Cu n 也发散(c ≠0). 3. 证明 :若数列 {a n }收敛于 a,则级数 (a n a n 1) a 1-a . (1) 1 1 1 (3) 1 n(n 1)(n 2) 2n 1 (5) (5n 4)(5n 1) 1.6 6.11 11.16 (2)

4 .证明: 若数列{b n}有lim b n ,则 n (1)级数(b n 1 b n)发散; 1 1 1 (2)当b n≠0 时,级数 n b n 1 b1 5. 证明级数u n 收敛的充要条件是:任给正数ε ,有某自然数N, 对一切n>N 总有 |u N+u n+1+?+u n|< ε 6. 设u n、v n 为正项级数,且存在正数N0,对一切n>N 0,有 u n 1 v n 1 u n v n 7. 设正项级数a n 收敛,证明级数a2n 也收敛;试问反之是否成立? 8. 设a n≥0,且数列{na n}有界,证明级数a2n收敛.

9. 设正项级数 u n 收敛,证明级数 u n u n 1 也收敛 . (2) 若 n>N 0 时有 C n ≤0, 且 lim 1 b k ,则级数 a n n1 10. 证明下列极限 11. 设 {a n }为递减正项数列 ,证明 :级数 a n 与 2m a 2m 同时 n1 m 0 收敛或同时发散 a 12. 设 a n >0, b n >0, C n =b n n b n+1,证明: a n 1 N 0及常数 K,当 n>N 0 时,有 C n ≥k>0, 则级数 a n 收敛 ; n1 n (1) l n im (n n !) 0; (2) lim (2n!) n! n a n! 0(a 1). (1) 若存在某自然数

第十二章习题答案new

1分析电子衍射与X衍射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 ①都是以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 ②两种衍射技术所得到的衍射花样在几何特征上大致相似。 不同点: ①电子波的波长比X射线短的多,在同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很小,约为10-2rad o 2 而X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接近-o π ②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增加了倒易阵点和爱瓦尔德球相交截的机会,使衍射条件 变宽。 ③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爱瓦尔德球图解时,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角θ较小的 范围内反射球的球面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认为电子衍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易截面内。 ④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它对X射线的散射能力,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摄取 衍射花样时曝光时间仅需数秒钟。 2、倒易点阵与正点阵之间关系如何?倒易点阵与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答:倒易点阵是与正点阵相对应的量纲为长度倒数的一个三维空间点阵,通过倒易点阵可以把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直接解释成晶体相对应晶面的衍射结果,可以认为电子衍射斑点就是 与晶体相对应的倒易点阵某一截面上阵点排列的像。 关系: ①倒易矢量g hkι垂直于正点阵中对应的(hkl)晶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 hki ②倒易点阵中的一个点代表正点阵中的一组晶面 ③倒易矢量的长度等于点阵中的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 hki=1∕d hki ④对正交点阵有 a*∕∕a , b*∕∕b , c//c , a*=1∕a, b*=1∕b , c*=1∕c。 ⑤只有在立方点阵中,晶面法向和同指数的晶向是重合的,即倒易矢量g hkl是与相应指数 的晶向[hkl]平行 ⑥某一倒易基矢量垂直于正交点阵中和自己异名的二基矢所成平面。 3、用爱瓦尔德图解法证明布拉格定律。 证:如图,以入射 X射线的波长λ的倒数为半径作一球(厄瓦尔德球),将试样放在球心 0 处,入射线经试样与球相交于0*;以0*为倒易原点,若任一倒易点G落在厄瓦尔德球面上, 则G对应的晶面满足衍射条件产生衍射。 令入射方向矢量为 k (k = 1∕ λ),衍射方向矢量为 k,,衍射矢量为g。则有g = 2ks in θ。 ■/ g=1∕d ; k=1∕ λ ,??. 2dsin θ = λ。即厄瓦尔德球图解与布拉格方程等价。

高等数学下册第十二章习题答案详解

高等数学下册第十二章习题答案详解 1.写出下列级数的一般项: (1)1111357 ++++ ; 2 242468 x x +++????; (3) 3579 3579 a a a a -+-+. 解:(1)1 21 n U n = -; (2)()2 !! 2n n x U n = ; (3)() 21 1 121 n n n a U n ++=-+; 2.求下列级数的和: (1) 23 111555+++; (2) 1 1 (1)(2) n n n n ∞=++∑; (3) 1 n ∞ =∑. 解:(1) 因为21115551115511511145n n n n S = +++????-?? ???? ?=-????=-?? ????? 从而1lim 4n n S →∞ = ,即级数的和为14 . (2)()()() ()()()()1 11111211n u x n x n x n x n x n x n x n = +-+++?? -= ?+-++++??

从而()()()()()()()()()()()()()()1111121121223111111 1211n S x x x x x x x x x n x n x n x n x x x n x n ? -+-= +++++++?? + + - ? +-++++? ?? -= ?++++? ? 因此( ) 1lim 21n n S x x →∞ = +,故级数的和为 () 1 21x x + (3) 因为 n U = - 从而 ( 11n S n =-+-+-++-+=-= 所以lim 1n n S →∞ =1 3.判定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1) 1 n ∞ =∑; (2)1111 166111116 (54)(51) n n + +++ + ???-+; (3) 231232222(1)3333n n n --+-+-+; (4)1155 n ++. 解:(1) (11 n S n =++++= 从而lim n n S →∞ =+∞,故级数发散. (2) 111111 1115661111165451111551n S n n n ?? = -+-+-++ - ?-+?? ??=- ?+?? 从而1lim 5 n n S →∞= ,故原级数收敛,其和为15. (3)此级数为2 3 q =-的等比级数,且|q |<1,故级数收敛.

软件项目管理答案-第12章作业

习题:第十二章-软件项目执行控制过程 一、选择题 1. 移情聆听需要理解他人的观点,为了展示移情聆听的技巧,项目经理应该(B ) A. 检查阐述的内容是否正确 B. 重复他人的内容,并且有感情色彩 C. 评估内容并提出建议 D. 重复 2. 项目将近收尾的时候,项目职员更关注将来能够分配的任务,而不是当前的项目,下列哪项是当前项目职员的需要?(C ) A. 生理需求 B. 受人尊敬 C. 安全 D. 自我实现 3. 项目原来预计2008.5.23完成1000元的工作,但是目前(2008.5.23)只完成了850元的工作,而为了这些工作花费了900元,则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各是多少?(D ) A. CV=50元,SV=-150元 B. CV=-150元,SV=-150元 C. CV=-50元,SV=-50元 D. CV=-50元,SV=-150元 4. 抽样统计的方法中,(B ) A. 应该选择更多的样品 B. 以小批量的抽样为基准进行检验 C. 确定大量或批量产品质量的唯一方法 D. 导致更高的成本 5. 在一个项目会议上,一个成员提出增加任务的要求,而这个要求超出了WBS确定的项目基线,这时,项目经理提出项目团队应该集中精力完成而且仅需完成原来定义的范围基线,这是一个(B )的例子 A. 范围定义 B. 范围管理 C. 范围蔓延 D. 范围变更请求 6. 进度控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A) A. 确定进度偏差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B. 定义为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所需要的活动 C. 评估WBS定义是否足以支持进度计划 D. 确保项目队伍的士气高昂,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 7. 标准差和风险有何关系(D )

公司理财学原理第12章习题答案学习资料

公司理财学原理第十二章习题答案 二、单选题 1、关于预算的编制方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C)。 A、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非盈利组织编制预算时采用 B、固定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 C、固定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企业预算的编制 D、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企业预算的编制 2、( B )是只使用实物量计量单位的预算。 A、产品成本预算 B、生产预算 C、管理费用预算 D、直接材料预算 3、某企业编制“直接材料预算”,预计第四季度期初存量600千克,该季度生产需用量2400千克,预计期末存量为400千克,材料单价为11.7元,若材料采购货款有60%在本季度内付清,另外40%在下季度付清,不考虑税收,则该企业预计资产负债表年末“应付账款”项目为(C)元。 A、8800 B、10269 C、10296 D、13000 4、某企业编制“销售预算”,已知上上期的含税销售收入为600万元,上期的含税销售收入为800万元,预计预算期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销售收入的20%于当期收现,60%于下期收现,20%于下下期收现,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本期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 D)万元。 A、760 B、860 C、660 D、960 5、直接材料预算包括直接材料数量和直接材料金额两个方面的内容所组成。其数量预算的编制基础是( D ) A、销售预算 B、投资决策预算 C、销售费用预算 D、生产预算 6、编制全面财务预算的起点是( A ) A、销售预算 B、投资决策预算 C、销售费用预算 D、生产预算 7、根据预算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编制的预算是( B ) A、弹性预算 B、固定预算 C、滚动预算 D、概率预算 8、现金预算中不能反映( C ) A、资本性支出 B、资金的筹措 C、损益情况 D、现金余缺 9、企业编制“销售预算”,上期销售收入为300万元,预计预算期销售收入为500万元,销

山东建筑大学高数下学期作业第章12作业和练习题答案

第十二章 微分方程 1、指出下列各题中的函数是否为所给微分方程的解: (1)2"2'0,x y y y y x e -+==; 不是 (2)12121212"()'0,x x xy y y y C e C e λλλλλλ-++==+; 不是 (3)2 ()"''2'0,ln().xy x y xy yy y y xy -++-== 是 2、给定一阶微分方程 2dy x dx =, (1)求出它的通解; 解:方程两端积分得通解为 2 y x C =+ (2)求通过点(1,4)的特解; 解:将1 4x y ==带入通解解得 3C =,故所求特解为 23y x =+ (3)求出与直线23y x =+相切的解; 解:设切点为00(,)x y ,则有0002223x y x =?? =+?,解得00 1 5x y =??=?,带入通解解得 4C =, 故所求特解为 2 4y x =+ (4)求出满足条件1 2ydx =? 的解。 解:由 1 20 2x Cdx +=? 得53C =, 故所求特解为 2 53 y x =+ 3、 写出下列条件确定的曲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1) 曲线在点(,)x y 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横坐标的平方; 解:由已知得方程为 2dy x dx = (2) 曲线上点(,)P x y 处的法线与x 轴的交点为Q ,且线段PQ 被y 轴平分。 解:由已知Q 点的坐标为(,0)x -, 所以 1 2' y x y =-,整理得方程为 '20y y x += 4、 求下列微分方程的解: (1)'ln 0xy y y -=;

解:分离变量得 ln dy dx y y x =,两端积分得 1ln ln ln ln y x C =+, 整理得cx y e =,1()C C =± (2)2 ''(')y xy a y y -=+; 解:分离变量得 21dy dx ay x a =--,两端积分得 11 ln 1x a C ay -=---+ 整理得1 ln 1y a x a C = --+,1()C aC =- (3)2 31dy y dx xy x y +=+; 解:分离变量得 221(1) ydy dx y x x =++, 两端积分得 22111 ln(1)ln ln(1)ln 22 y x x C +=-++, 整理得2 2 2 (1)(1)x y Cx ++=,2 1C C =,即2 2 2 11Cx y x = -+ (4)230x y dy e dx y ++=; 解:方程变形为 2 3y x dy e e dx y =-, 分离变量得 23x y ydy e dx e =-, 两端积分得 2311123y x e e C -=+,化简得 2312 ,(2)3 y x e e C C C -=+= (5)2 (1)0,1x y dx x dy y =++==。 解:分离变量得 21dy dx y x =-+,两端积分得通解为 1ln 1x C y =++,将0 1x y == 带入通解得1C =,故所求特解为 1 ln 11 y x = ++ 5、 一曲线通过点(2,3),它在两坐标轴的任一切线段均被切点所平分,求这曲线方程。 解:由已知的微分方程为2'3x y y x y =? =-? ? ?=? ,

第十二章习题答案new

1、分析电子衍射与X 衍射有何异同? 答:相同点: ① 都是以满足布拉格方程作为产生衍射的必要条件。 ② 两种衍射技术所得到的衍射花样在几何特征上大致相似。 不同点: ① 电子波的波长比x 射线短的多,在同样满足布拉格条件时,它的衍射角很小,约为10-2rad 。 而X 射线产生衍射时,其衍射角最大可接近 2 。 ② 在进行电子衍射操作时采用薄晶样品,增加了倒易阵点和爱瓦尔德球相交截的机会,使 衍射条件变宽。 ③ 因为电子波的波长短,采用爱瓦尔德球图解时,反射球的半径很大,在衍射角θ较小的 范围内反射球的球面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个平面,从而也可以认为电子衍射产生的衍射斑点大致分布在一个二维倒易截面内。 ④ 原子对电子的散射能力远高于它对x 射线的散射能力,故电子衍射束的强度较大,摄取 衍射花样时曝光时间仅需数秒钟。 2、倒易点阵与正点阵之间关系如何?倒易点阵与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之间有何对应关系? 答:倒易点阵是与正点阵相对应的量纲为长度倒数的一个三维空间点阵,通过倒易点阵可以把晶体的电子衍射斑点直接解释成晶体相对应晶面的衍射结果,可以认为电子衍射斑点就是与晶体相对应的倒易点阵某一截面上阵点排列的像。 关系: ① 倒易矢量g hkl 垂直于正点阵中对应的(hkl )晶面,或平行于它的法向N hkl ② 倒易点阵中的一个点代表正点阵中的一组晶面 ③ 倒易矢量的长度等于点阵中的相应晶面间距的倒数,即g hkl =1/d hkl ④ 对正交点阵有a *//a ,b *//b ,c *//c ,a *=1/a ,b *=1/b ,c *=1/c 。 ⑤ 只有在立方点阵中,晶面法向和同指数的晶向是重合的,即倒易矢量g hkl 是与相应指数 的晶向[hkl]平行 ⑥ 某一倒易基矢量垂直于正交点阵中和自己异名的二基矢所成平面。 3、用爱瓦尔德图解法证明布拉格定律。 证:如图,以入射X 射线的波长λ的倒数为半径作一球(厄瓦尔德球),将试样放在球心O 处,入射线经试样与球相交于O*;以O*为倒易原点,若任一倒易点G 落在厄瓦尔德球面上,则G 对应的晶面满足衍射条件产生衍射。 令入射方向矢量为k (k = 1/λ),衍射方向矢量为k ,,衍射矢量为g 。则有g = 2ksin θ。∵g=1/d ;k=1/λ,∴2dsin θ=λ。即厄瓦尔德球图解与布拉格方程等价。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 复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复习题解答 1、 为什么气泡、液滴、肥皂泡等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的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质就是什么? 答:这些现象的本质就是:表面层分子总就是受到本体内部分子的拉力,有进入本体内部的趋势,即总就 是使表面积缩小到最小的趋势,因为相同体积的球形表面积最小,所以都成球形,而玻璃管口加热后变为 圆口也就是减小曲率半径((缩小表面积)。 2、 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象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本原理:(1)人工降雨,(2)有机蒸馏中加沸石,(3)毛细凝聚,(4)过饱与溶液、过饱与蒸汽、过冷液体等过饱与现象,(5)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6)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要在药液中加少量表面活性剂。 答:都用开尔文公式RTlnP/P 0=2 r m/ρR’或RTlnP 1/P 2=(2 r m/ρ)*(1/R 1′-1/ R 2′)或RTlnS/S 0=2 r m/ρR’或 RTlnS 1/S 2=(2 r m/ρ)*(1/R 1′-1/ R 2′)来解释。 3、如图所示,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试问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 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答:接通后小泡变小,大泡变大,即小气泡的附加压力Ps 大于大气泡的附加压力,当达平衡时两气泡的曲 率半径相等。 4、因吉布斯自由能越低,体系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趋势。请说说纯液体、溶液、固体就是如何降低自己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 答:纯液体通过缩小表面积来降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溶液通过减小表面积与表面吸附两种途径来降低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对表面活性剂产生正吸附(Pi= -a i /RT(dr/da i ),对非表面活性剂产生负吸附。固体通过 吸附气体分子或液体分子来降低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5、为什么小晶粒的熔点比大块的固体的熔点略低而溶解度却比大晶粒大? 答:根据开尔文公式RTlnS 1/S 2=2 r m/ρR’说明小晶粒的溶解度大于大块固体的溶解度(因为相同质量的 小晶粒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大于大晶体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因为熔点就是三相平衡点 , ∵RTlnP 小/P 大=(2 r m/ρ)*(1/R 小-1/ R 大),小晶体的蒸汽压大于大晶体的蒸汽压,所以小晶体的熔点比大晶

第12章作业

第十二章 一、 判断正误题 l.美国联邦政府的最大收入来源是个人所得税。 2.销售税是对收入征收的税。 3.国防支出是政府转移支付的一个例子。 4.为了判断税制的纵向平等,应该观察不同收入水平的纳税人的平均税率。 5.边际税率是判断某种税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经济决策的一种合适的税率。 6.定额税是一种累进税。 7.定额税是平等的,但没有效率。 8.州和地方政府征得的税收多于联邦政府。 9.一种有效率的税收是引起无谓损失和管理负担最小的税收。 10.美国的联邦所得税是累退的。 11.如果支付能力相似的纳税人实际上支付的税额也相等,那么这个税制就是横向平等的。 12.公司承担了公司所得税的负担。 13.边际税率低的税制引起的无谓损失小于边际税率高的税制,并更有效率。 14.如果政府有预算赤字,这就意味着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15.边际税率是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人。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一项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了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来源? a.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障税。 b.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

c.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公司所得税。 d.社会保障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 e.以上各项都不是。 2.在美国,税制是 a. 累进的。 b.累退的。 c.比例的。 d.定额的。 3.在2009年,平均每个美国人支付的联邦税收约为 a.2850美元。 b.3850美元。 c.4850美元。 d.5850美元。 e.6850美元。 4.以下哪一项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了联邦政府的支出项目? a.社会保障、国防、收人保障、医疗保障、保健、净利息。 b.国防、净利息、社会保障、收入保障、保健、医疗保障。 c.保健、国防、净利息、社会保障、收入保障、医疗保障。 d.净利息、社会保障、国防、保健、医疗保障、收入保障。 e.以上各项都不是。 5.以下哪一项关于州和地方政府税收和支出的表述是正确的? a.州和地方政府得到的税收收入大于联邦政府。 b.州和地方政府最大的支出是教育。 c.公司所得税作为州和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来源大于个人所得税。 d.州和地方政府最大的税收收入来源是财产税。 6.如果联邦政府有预算赤字,那么 a.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b.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c.政府收入与政府支出相等。 d.政府工作人员过剩。 7.Susan对一条牛仔裤的评价为40美元。如果价格是35美元,Susan 买一条牛仔裤并产生5美元的消费者剩余。假设对牛仔裤征税引起价格上升到45美元Susan就不买牛仔裤。这个例子证明了

高教第二版(徐寿昌)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2章

第十二章 醛酮和核磁共振 一、 命名下列化合物: 1. CH 3CHCH 2CHO CH 2CH 3 2. (CH 3)2CH C CH 2CH 3 3. C CH 3 4. CH 3O C O H 5. CHO 6. C O CH 37 10. CH 3 CH 2 CH 3 C C 11. (CH 3)2C=N NO 2 NH NO 2 二、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1,2-丁烯醛 2。二苯甲酮 3, 2,2-二甲基环戊酮 C O CH 3CH 3 CH 3CH=CHCHO C 4.3-(间羟基苯基)丙醛 5, 甲醛苯腙 6,丙酮缩氨脲 CH 2CH 2CHO OH H 2C=N NH CH 3 CH 3 C=N NH C O NH 2

7,苄基丙酮 8,α-溴代丙醛 CH 2CH 2CH 2CH 3 C CH 3CH CHO Br 9,三聚甲醛 10,邻羟基苯甲醛 CH 2O CH 2 O CH 2O CHO OH 三、 写出分子式为C 5H 10O 的醛酮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之。 CH 3CH 2CH 2CH 2CHO CH 3 CH 3CHCH 2CHO CH 3CH 2CHCHO CH 3 (CH 3)CCHO CH 3CH 2CH 2CH 3CH 3CH 2 CH 2CH 3CH 3 CH(CH 3)2 C C C 酮: 2-戊酮 3-戊酮 3-甲基-2-丁酮 四、 写出丙醛与下列各试剂反应所生成的主要产物: 1,NaBH 4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 2,C 6H 5MgBr 然后加H 3O + 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C 6H 5 OH 3.LiAlH 4 ,然后加水 4,NaHSO 3 5, NaHSO 3然后加NaCN CH 3CH 2CH 2OH OH CH 3CH 2CHSO 3Na CH 3CH 2CHCN OH 6,稀碱 7,稀碱,然后加热 8,催化加氢 9,乙二醇,酸 OH CH 3CH 2CHCHCHO CH 3 CH 3CH 2CH=CCHO CH 3 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 O O CH 2CH 2 10,溴在乙酸中 11,硝酸银氨溶液 12,NH 2OH 13,苯肼 Br CH 3CHCHO CH 3CH 2COONH 4 CH 3CH 2CH=NOH CH 3CH 2CH=NNH 五、 对甲基苯甲醛在下列反应中得到什么产物?

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二章

习题十二 1.写出下列级数的一般项: (1) 1111357++++L ; (2) 2242468 x x ++++????L ; (3)3579 3 579a a a a -+-+L ; 解:(1) 1 21n U n = -; (2) ()2 !!2n n x U n = ; (3) () 21 1 121n n n a U n ++=-+; 2.求下列级数的和: (1) ()()() 1 1 11n x n x n x n ∞ =+-+++∑; (2) 1 n ∞ =∑; (3)2311155 5+++L ; 解:(1) ()()() ()()()()1 11111211n u x n x n x n x n x n x n x n = +-+++?? -= ?+-++++?? 从而 ()()()()()()() ()()()()()()()11111211212231111111211n S x x x x x x x x x n x n x n x n x x x n x n ? -+-= +++++++?? ++- ?+-++++??? -= ?++++??L 因此 ()1lim 21n n S x x →∞=+,故级数的和为()1 21x x + (2) 因为 n U =-

从而 11n S =-+-+-++-=-=+-L 所以lim 1n n S →∞ = 1 (3)因为 21115551115511511145n n n n S =+++????-?? ???? ?=-????=-?? ?????L 从而 1lim 4n n S →∞= ,即级数的和为14. 3.判定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1) 1 n ∞ =∑; (2) ()() 11111661111165451n n +++++???-+L L ; (3) ()231332222133 33n n n --+-++-L L ; (4)15+++L L ; 解: (1) 1 n S =+++=L 从而lim n n S →∞ =+∞ ,故级数发散. (2) 1111111115661111165451111551n S n n n ??=-+-+-++- ? -+????=- ?+??L 从而 1lim 5n n S →∞=,故原级数收敛,其和为1 5. (3)此级数为23q =- 的等比级数,且|q |<1,故级数收敛. (4) ∵n U =lim 10n n U →∞=≠,故级数发散.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计划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以及探索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并学会怎样应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本章划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性质;第二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判定方法;第三节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教材分析 教材力求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活动中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内容呈现上,把研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重点放在第一个条件上,通过“边边边”条件探索什么是三角形的判定,如何判定,怎样进行推理论证,怎样正确地表达证明过程.学生开始学习三角形判定定理时的困难在于定理的证明,而这些推理证明并不要求学生掌握.为了突出判定方法这条主渠道,教材都作为基本事实提出来,在画图、实验中让学生知道它们的正确性就可以了.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节中的两个互逆定理,只要求学生了解其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必介绍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等内容,这将在“勾股定理”中介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中,提高认知水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并应用于实际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能力,感悟几何学的内涵.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关键:突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这条主线,淡化对定理的证明.教学建议

作业空间设计

第八章作业空间设计 第一节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作业空间设计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根据生产任务和人的作业要求,首先应总体考虑生产现场的适当布局,避免在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把机器、设备、工具和人员等安排得过于密集,造成空间劳动负荷过大。然后再进行各局部之间的协调。在作业空间设计时,总体与局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若总体布局不好,就不能保证每个局部都有适当的作业空间。而只保证个别局部有适当的作业空间,也不能保证整个工作系统的安全、高效、舒适与方便的人机工程学要求。因此,必须正确协调总体设计与局部设计相互之间的关系。 2.作业空间设计要着眼于人,落实于设备。即结合操作任务要求,以人员为主体进行作业空间的设计。也就是首先要考虑人的需要,为操作者创造舒适的作业条件,再把有关的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和工具等)进行合理的排列布置。否则往往会使操作者承受额外的心理上的和体力上的负担,其结果不仅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往往不经济、也不安全。考虑人的活动特性时,必须考虑人的认知特点和人体动作的自然性、同时性、对称性、节奏性、规律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在应用有关人体测量数据设计作业空间时,必须合格证至少在90%的操作者中具有适应性、兼容性、操纵性和可达性。 第二节工作空间人体尺寸及应用原则 1.工作空间立姿人体尺寸(6 项) 2.工作空间坐姿人体尺寸(5 项) 2.工作空间跪姿、俯卧姿、爬姿人体尺寸(6 项) 第三节工作空间设计 一、工作空间设计的一般原则 在GB/T 16251--1996《工作系统设计的人类工效学原则》中,给出了工作空间设计的以 下一般性原则: 1)操作高度应适合于操作者的身体尺寸及工作类型,座位、工作面(工作台)应保证适宜的身体姿势,即身体躯干自然直立,身体重量能得到适当支撑,两肘置于身体两侧,前臂呈水平状。2)座位调节到适合于人的解剖、生理特点。 3)为身体的活动,特别是头、手臂、手、腿、脚的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4)操纵装置设置在肌体功能易达或可及的空间范围内,显示装置按功能重要性和使用频度依次布置在最佳或有效视区内。5)把手和手柄适合于手功能的解剖学特性。 第四节工作岗位设计 一、工作岗位的类型与选择 根据人体的工作姿势,工作岗位分为三种类型:坐姿工作岗位、立姿工作岗位和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现对三种工作岗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说明如下。 1.坐姿工作岗位 (1)特点全身较为放松,不易疲劳,身体稳定性好,易于集中精力进行思考和精细的操作。手和脚可同时参与工作。但活动范围小,手和手臂的操纵力也小。 (2)适用范围操纵范围和操纵力不大,精细的或需稳定连续进行的工作。 2.立姿工作岗位 (1)特点能进行较大范围的活动和较大力量的操作。只有单脚可能与手同时操作。长时 间站立使人感到疲劳,而这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对精细工作有不利影响。 (2)适用范围操纵范围和操纵力大,且一般不是长时问连续进行的工作。 3.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

第十二章习题解答详解

第12章 量子物理基础 2010-12-24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为克服经典物理在解释一系列物理实验(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时所遇到的巨大困难,人们创立了量子理论,量子理论与相对论理论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本章介绍量子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普朗克能量子假设;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和光电效应方程;光子和自由电子互相作用的康普顿效应;氢原子的玻尔理论;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设;不确定关系;量子力学关于氢原子的主要结果;薛定谔方程以及薛定谔方程用于求解一维势阱和势垒问题等。 §12-1 黑体辐射 普朗克量子假设 12-1-1热辐射 黑体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向外发射各种波长电磁波的性质称为热辐射。实验表明:热辐射具有连续的辐射能谱,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主要决定于物体的温度,温度越高,光谱中与能量最大的辐射所对应的波长越短 ,辐射的总能量越大。 温度为T 时,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波长间隔内所发射的功率称为单色辐出本领,用M λ(T )表示,单位是瓦/米2(W/m 2)。温度为T 时,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发射的各种波长的总辐射功率,称为物体的总辐射本领,用M (T )式表示,单位为W ?m -2。一定温度下时,物体的辐出度和单色辐出度的关系为 0()()M T M T d λλ∞ =?. (12-1-1)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发射热辐射,也吸收热辐射。不同物体发射(或吸收)热辐射的本领往往是不同的。1860年基尔霍夫研究指出,热辐射吸收本领大的物体,发射热辐射的本领也大。白色表面吸收热辐射的能力小,在同温度下它发出热辐射的本领也小;表面越黑, 吸收热辐射的能力就越大,在同温度下它发出热辐射的本领也越大。能完全吸收射到它上面的热辐射的物体叫做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辐射热辐射的本领最大,研究黑体辐射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绝对黑体是理想模型,自然界中绝对黑体是不存在的,但存在着近似的绝对黑体。如不透明的空腔壁上开有一个小孔,小孔表面可以近似当作黑体。这是因为射入小孔的电磁辐射,要被腔壁多次反射,每反射一次,空腔的内壁将吸收部分辐射能。经过多次的反射,进入小孔的辐射几乎完全被腔壁吸收,由小孔穿出的辐射能可以略去不计则,故小孔可认为是近似的绝对黑体。此外,当空腔处于某确定的温度时,有电磁辐射从小孔发射出来,相当于从面积等于小孔面积的温度为T 的绝对黑体表面射出。 图12-1空腔的小孔表面是近似的绝对黑体

《高数》下册第十二章练习题

第十二章无穷级数 习题12-1 1.写出下列级数的前五项 (1) 2 1 1 1 n n n ∞ = + +∑ (2)113(2n1) 242 n n ∞=- ∑ (3) 1 1 (1) 5 n n n -∞ = -∑ (4)1! n n n n ∞ = ∑ 2.写出下列级数的的一般项 (1) 111 1 357 ++++ (2)23456 12345 -+-+- (3) 2 2242462468 x x x x x ++++ (4) 2345 3579 a a a a -+-+ 3.根据级数收敛与发散的定义判定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1)1(1) n n n ∞ =+- ∑ (2) 1111 133557(2n1)(2n1) +++++ -+ (3) 2 sin sin sin 666 n πππ ++++ 4.判定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1) 23 23 8888 (1) 9999 n n n -+-++-+ (2)1111 3693n +++++

(3)311113333n +++++ (4)232333332222n n +++++ (5)223311111111 ()()()()23232323n n ++++++++ 5.利用柯西审敛原理判定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1)1 1 (1)n n n +∞ =-∑ (2) 11111 123456+ -++-+ (3)1sin 2n n nx ∞ =∑ (4)0111 ( )313233n n n n ∞ =+-+++∑ 习题 12-2 1.用比较审敛法或极限形式的比较审敛法判定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1)1111++++35n + (2-1) (2)222 12131112131n n +++++++++++ (3)1112536(n 1)(n 4)++++++ (4) 2 3 sin sin sin sin 2 222n π π π π +++++ (5)11 (a 0)1n n a ∞ =>+∑ 2.用比值审敛法判定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1)232333*********n n n +++++????

第十二章作业

第十二章所有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财产所有人无权向第三人追索原物的情况是( A )。 A、原物由合法占有人非法转让给善意第三人的 B、原物由合法占有人非法转让给恶意第三人的 C、原物由非法占有人非法转让给第三人,该第三人是善意、无偿取得的 D、第三人取得的财产是属于拾得物的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先占的是( A )。 A、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 B、从垃圾桶中捡得旧电视 C、回家途中拾得一撞树死亡的野兔 D、马路上拾得一落叶 3、下列现象中,属于加工的是( C )。 A、木窗安装在房屋上 B、大米与小米掺在一起做饭 C、将他人的玉石雕刻成玉器 D、啤酒中加入饮料 4、甲和乙共有两间平房,因拆迁,双方发生争议,甲主张该房是按份共有财产,乙主张是共同共有财产,但双方都没有证据证明共有性质,法院应当认定该房为( D )。 A、按份共有 B、收归国有 C、甲个人所有 D、共同共有 5、甲、乙、丙共有房屋一套,甲欲以4000元的价格转让自己的份额,丙表示不买,甲未通知乙转让之事。3个月后,丁愿意购买,甲接受了丁的购房款,此时,丙、乙均要求以同一价格购买甲的份额,甲父也要购买,甲的份额应当转让给( C )。 A、乙与丙 B、丁 C、乙 D、甲父 6、李里盖房挖地基时,挖出一瓦罐,内有银元5000块及棉布一块,上写“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天明,1938年4月2日”。王天明是王伟的爷爷,1938年被日寇杀害。该银元( A )。 A、应归王伟所有 B、应归国家所有 C、应归李里所有 D、应归李里、王伟共有 7、养牛专业户王某的一头奶牛得了重病,王某恐怕此牛得的是传染病,传染了别的牛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将此牛拉到野外抛弃。刘某经过时发现了,将牛拉回家中,经过刘某的精心喂养,此牛病愈并成为一头高产奶牛。半年后,王某听说此事,向刘某索要此牛。依照法律,王某( C )。 A、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刘某拾得牛并据为己有,构成不当得利 B、有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但应补偿刘某喂养此牛所指出的费用及劳务费 C、无权请求刘某返还此牛,因为他的抛弃行为已使其所有权消灭,刘某基于先占而取得牛的所有权

电子电路第十二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十二 12-1 写出题图12-1所示逻辑电路输出F 的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逻辑功能。 解:由电路可直接写出输出的表达式为: 301201101001301201101001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D A A F +++==??? 由逻辑表达式可以看出: 当A 1A 0=00 F =D 0 A 1A 0=01 F =D 1 A 1A 0=10 F =D 2 A 1A 0=11 F =D 3 这个电路的逻辑功能是,给定地址A 1A 0以后,将该地址对应的数据传输到输出端F 。 12-2 组合逻辑电路如题图12-2所示。 (1)写出函数F 的表达式; (2)将函数F 化为最简“与或”式,并用“与非”门实现电路; (3)若改用“或非”门实现,试写出相应的表达式。 解:(1)逻辑表达式为:C A D B D C B A F += (2)化简逻辑式 C A D B D B C A C A D B D C A D B C A D C B BC A C A D B A C A D B D C B A C A D B D C B A F +=+++++=++++++=++++=+=?)1()1())(()( 这是最简“与或”表达式,用“与非”门实现电路见题解图12-2-1,其表达式为: C A D B F ?= (3)若用“或非”门实现电路见题解图12-2-2,其表达式为: C A D B C A D B C A D B C A D B F +++=+++=++=+=))(( 由图可见,对于同一逻辑函数采用不同的门电路实现,所使用的门电路的个数不同,组合电路的速度也有差异,因此,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应根据具体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门电路可使电路的复杂程度不同。 A A 3210 题图12-1 习题12-1电路图

(完整版)第十二章同各单位交叉作业施工方案及协调

第十二章同各单位交叉作业施工方案及协调、配合措施12.1 交叉作业施工方案 12.1.1 本工程的交叉施工特点 本工程除了与机电、智能、暖通、给排水、消防、电梯各专业分包的安装施工进行交叉作业外,精装修工程还需配合幕墙施工进度,这对我司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整个大进度的把握提出了极高要求,要求我司在掌握各专业工程进度同时,对我司承建范围内的工程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保证工期进度及工程质量。 12.1.2 针对专业分包单位众多这一特点的主要应对措施 本工程所涵盖的消防、暖通、强弱电、安防等常规系统。这就对装修单位综合协调沟通及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作为最终整合所有专业的收尾环节,我们将收集所有专业图纸,由深化设计师进行整合优化,协调各专业末端点位关系,力求--功能、美观、规范三者平衡; (2)我们将在现场按照单元区划分进行放线,让每个专业都能直观看到现场标高及装饰施工做法,避免专业出错; (3)必要时制作现场样板模块便于专业安装; (4)施工过程中算大帐,舍小利。为总工期,为业主争取更多时间。 12.1.3 统一放线方案 由于楼层风格多样,我司计划实行统一放线,提前发现问题,提前规避。放线先行,施工跟后。该方案为专业单位提供帮助,为业主提供“增值服务” 12.1.4 机电路游模板大样 为确保机电安装定位准确,采用模板强制定位。

12.2 与业主的协调、配合措施 12.2.1 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措施 (1)定期参与业主组织的例会,讨论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问题,理顺每一阶段的关系,使整个施工过程井然有序。 (2)认真熟悉图纸、洽商管理,减少变更,从而达到降低造价、控制投资的目的。 (3)根据各个展室功能的不同对深化图纸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合理的满足使用功能。 (4)在施工中时刻为业主着想,从施工角度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来向业主提出合理化建议,满足业主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 (5)积极协助业主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处理和协调好与相关部门的关系等。 (6)对业主提供的材料设备提前编制进场计划,必要时协助业主进行考察、订货,确保工程需要。 (7)对于专业分包人和供应商,在施工的各阶段将按照业主的要求给予必要的支持。 12.3 与总包配合衔接方案 与总包进行工作面的交接签证,对层高、墙间尺寸、门洞尺寸、墙体厚度、墙面空鼓、平整度、垂直度、卫生间结构自防水等项目认真检查,如发现技术偏差或施工质量问题,及时向总包提出,确定总包整改完成时间。

基础护理学第十二章习题(含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在下列给药途径中,发挥药效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吸入疗法 D.肌内注射 E.静脉注射 2.皮内注射进行药物皮肤试验时,选择前臂掌侧下段是因为该处A.皮肤较薄、肤色较淡 B.无大血管 C.离大神经远 D.皮下脂肪薄 E.操作较方便 3.服磺胺药物需多饮水的目的是 A.避免结晶析出堵塞肾小管 B.避免损害造血系统 C.减轻服药引起的恶心 D.避免影响血液酸碱度 E.增加药物疗效 4.无痛注射方法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解除病人思想顾虑,分散注意力 B.进针要快 C.拔针要快 D.推药液慢 E.先注射刺激性强的药液,再注射刺激性弱的药液 5.两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时最好选用 A.臀大肌 B.前臂外侧 C.股外侧肌 D.上臂三角肌 E.臀中肌、臀小肌 6.皮内试验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无菌操作 B.针尖与皮肤呈5°角刺入 C.严格核对 D.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眼 E.用70%乙醇消毒皮肤 7.以联线法取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法是 A.髂嵴与脊柱联线外1/3处 B.髂嵴与尾骨联线外1/3处 C.髂前上棘与脊柱联线外1/3处

D.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E.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外上1/3处 8.灭菌注射器及针头哪部份手可接触 A.针尖 B.针梗 C.活塞 D.针栓 E.乳头 9.皮下注射时,针头与皮肤的角度为 A.15°~20° B.50°~60° C.20°~25° D.90° E.30°~40° 10.肌内注射时,为使臀部肌肉放松,应采取的姿势为A.侧卧位,下腿伸直,上腿稍弯曲 B.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C.俯卧位,足尖分开,足跟相对 D.坐位,腰背前倾 E.站立位,身体需挺直 1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时,首选药物是 A.盐酸肾上腺素 B.盐酸异丙嗪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盐酸麻黄素 12.表示饭后的外文缩写的正确写法是 A.hs B.ac C.pc D.sos E.Co 13.同时服用下列药物,最后服用的是 A.维生素B1 B.复方阿司匹林 C.麦迪霉素 D.硫酸亚铁片 E.止咳糖浆 14.下列哪种病人给药时须将药研碎溶解后用 A.鼻饲病人 B.发热病人 C.禁食病人 D.腹泻病人 E.呕吐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