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中磁学响应的研究进展
磁场效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24卷 第5期2002年5月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W UHAN UN IVERSIT Y OF TECHNOLOG Y V o l .24 N o.5 M ay .2002文章编号:167124431(2002)0520047204磁场效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张高科(武汉理工大学) 摘 要: 描述了磁场效应在工业给水的阻垢防垢、灭菌除藻以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作用。
讨论了磁场效应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机理。
磁技术具有节能、经济、简单和环保等优点,在环境保护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磁场效应; 磁化学; 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 O 441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01212226.作者简介:张高科(19652),男,副教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430070).3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资助项目(20005004035)1近年来,由于工业不断的发展,日趋复杂且不断加重的环境问题,迫使人们不断努力寻求高效、节能的“绿色”环境治理技术和工艺。
磁化学的发展,使得磁技术通过与其它技术协同作用,从而可以满足这一“绿色”要求。
磁技术不仅在工业水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还可用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除尘以及汽车尾气净化等许多方面[1~11]。
此文主要论述磁化学在环境科学的研究应用。
1 磁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1 磁场效应在防垢与除垢方面的应用自从V erm eriven T 1945年获得第一个使用磁技术减少锅炉水垢生成的比利时专利(NO .460560)以来,磁技术防垢除垢的技术和设备已普遍用于锅炉用水处理、各种热交换器等许多方面。
通常所用磁处理系统有永磁式和电磁式两种类型。
永磁式因其不需消耗能源,使用简便,且运行成本较低,因而被较多地用于工业及民用给水系统中。
目前,英、美等许多国家的很多公司均生产磁处理装置。
挪威的Po lar 公司已为全球400多家船务公司的20000多艘船舶及日本、欧洲等国家的各种工厂水系统提供了优质的磁气式水处理器(P .W .C )[12]。
环境磁学在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磁学在城市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中的应用陈姣;王冠【摘要】Sinc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t has become a hot issue to research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treet dust. There are some certain limitations to monitor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simply by chemical metho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rapid, low-cost and non-destructive, environmental magnetic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the urban metal pollution research. Through numbers of literature researches, it mainly presented an overview of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c method in the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urban street dust study. Then it illustrated the main source of heavy metal, briefly described 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and heavy metals. Final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agnetism analysis method, it clearly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street dust by using environmental magnetism.%随着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日益成为研究热点。
核磁共振磁强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新观点

核磁共振磁强计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新观点标题:核磁共振磁强计:突破传统的新发展趋势引言:核磁共振磁强计(NMR磁强计)作为一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医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传统的NMR磁强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NMR磁强计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解,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NMR磁强计的现有局限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目前NMR磁强计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传统的NMR磁强计通常需要大型设备,并且必须在特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操作。
这限制了它在某些实际应用中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此外,NMR磁强计对样品的数量和浓度也有一定的限制,这使得它在大规模分析和高通量筛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第二部分:新技术和观点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新的技术和观点出现,极大地推动了NMR磁强计的发展。
首先,基于微芯片技术的微型核磁共振磁强计正在崭露头角。
这种小型化的设备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能够快速和准确地进行分析,从而扩大了NMR磁强计的适用范围。
此外,新型材料和探头技术的引入,也提供了更高信噪比和更好的分辨率,进一步改进了NMR磁强计的性能。
第三部分:NMR磁强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展望未来,NMR磁强计将继续向更加便携化、高通量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首先,随着纳米技术和微型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穿戴式的NMR磁强计有望实现,使得监测人体内部的代谢物和病理物质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其次,高通量筛选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NMR磁强计的自动化和快速分析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样品处理需求。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将使NMR磁强计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够提供更精确的结构和分析结果。
结论:综上所述,NMR磁强计作为一项关键的分析工具,正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和观点的涌现为NMR磁强计的未来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其能够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环境磁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e vr me t olt n ta iga d s p r t g te s u c s o olt n.W i h v n a eo s , e st e ni on nal l i , r cn n e a a i h o re fp l i p uo n uo t t ead a t g ff t s n iv , h a i
wer o e a d pe t fex er n e h s b e ie n r c n tu t g p lt it y e d n n ln yo p i c a e n gan d i e o sr ci ol i hsor,mont r g prs n e n u on i i eet on
ie p n ie, on d sr ciem e s m e t en i n e t gn t m a eu e sa p ei ia yme h df r n x e sv n — e tu t a ur v e n , vr m naI o ma e i c n b s da r l n r t o o s m
伪 娃・ 不 斜 2 6 第2卷 第1 0年 0 5 期
Sa h nr mnISee hn a Evo ea c c g i in t i s n
环境磁学 在环境科学中 的应用 研究
An Ap l a in f n i n n a Ma n t m i n i n n a S in e p i to o E v me t l c r o g ei s n E v me t l c e c r o
摘要 综述了环 境磁学发展进程中与环境问题的 相互联系, 以及磁学在气候、 土壤、 湖泊、 生物和环境污染领 域的广泛应用。 分 环境 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方向。 环境磁学以 析了 磁学 指出 解决环境问题 为主要目 环境磁学方法 标。 所具有的样品用量少 灵 敏度高, 简 便快速. 非破坏性, 费用低等特点, 为研究环境问 题提供了 新途径和新方法。 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不断重视, 利用环境磁学来 追踪污染 物的起源以及土壤. 湖泊沉积物等物源将是环境磁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内 容。 关键词:环 境磁学 磁性记录 监测污染
古地磁讲课5-生物磁学+新进展

磁化率与层序地层学
磁化率是一个标量,其大小并不能直接用于不同盆地或 全球的对比。但是就其描述问题的准确性和普遍性而言,用 于揭示剖面上地层岩石类型的细微变化却不失其灵敏和高分 辨的特点。层序地层学的着眼点和工作方法为磁性参量介入 沉积序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层序界面上,暴露和淹 没会导致磁性矿物的富集和(或)矿物相的转变;不同的体 系域,水体深浅变化趋势也会导致氧化—还原环境和充填速 率的规律性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反映在地层剖面的磁化 率值上。磁化率测量有可能为层序地层研究提供多项沉积环 境的替代性指标。
火星陨石中细粒磁铁矿是 细菌成因? 还是无机产物?
“尘埃落定”
7
磁学研究新进展
利用重复观测系统对地磁场随时间 变化的监测
重复观测系统指示的地磁场的变化和火 山活动带以及与断裂系统有关,其特征多被 认为是和变形岩石引起的压磁、压电效应有 关;地震活动带上观测站里的数据还分别记 录了季节性的、月份的和短期的磁场变化, 其中一些可能和地震活动直接有关。
土壤的磁性调查及其在农业的应用
随着磁测手段的改进,尤其是野外磁化率
快速测定仪的出现,为土壤磁性研究提供了手
段和较丰富的基础资料。目前把土壤、沉积物、
岩石磁性测定作为基本项目。今后尚需研究磁 性发生的微观(矿物学)机理及土壤的各种磁 性参数等理论问题,并使之走向应用(如为土 壤改良及磁化肥、磁化水农业应用提供依据)。
格陵兰冰心的格陵兰冰心的氧同位素记录氧同位素记录与美国俄勒冈州某与美国俄勒冈州某湖岩心沉积物的湖岩心沉积物的磁性矿物浓度参数磁性矿物浓度参数有很好的对应关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因而北大西洋地区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对应了西系因而北大西洋地区的温度升高或降低对应了西北大盆地千年尺度的湖平面的升高或降低而且北大盆地千年尺度的湖平面的升高或降低而且磁磁性矿物浓度的变化与湖平面升降之间存在对性矿物浓度的变化与湖平面升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应关系这一结论得到了这一结论得到了全碳含量全碳含量和和沉积物粒度沉积物粒度数数据的支持
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在当代科技中的应用与发展

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薄201 I N0.33蚃Science and Tech nob}y hno vatb n Herab芁技术创新螇磁流体动力学效应在当代科技中的应用与发展①羅谢宝陵陈侠賺(陆军军,(J学院安徽合肥230031)肀摘要:磁流体动力学的相关侧I-究是当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在外界磁场卜表现出来的独特性能和优点•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袇和广泛的关注目前•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开展这项侧f 究莆本文首先介绍了磁流体的相关概念、原理、基本特性及’常用的制备力一法;分析了该侧f究领域典刑的侧f究力一向和工作机理•并且详细描述袃了它们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最后•简单展望了磁流体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指出磁流体发展卜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蝿有效的解决力一案和意义羆关键词:磁流体动力学效应(MHD)磁流体密封、热疗、推进器、传感器、发电聚变堆包层薃中图分类号:0361 文献标识:A芁文章编号:1674-098X(201 1)1 1 (C)-0016-03薈1磁流体简介羆磁流体(magnetic fluid)是指由纳米磁微粒、表面话性剂、载液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磁性液体,这种磁性液体在小加外磁场时羄是可流动的液体,然而在强磁场下,其流变胜质发生急剧变化,又表现出类似固体的力学性质和磁性,响应时间为毫秒量级所以说磁流体是一种对磁场敏感的智能新型液态功能材料它具有超顺磁性、磁光效肃应、磁热效应、磁粘性、流变性等基本特性。
薁磁流体常用的制备力一法包括机械研磨法、共沉淀法、真空蒸发法、等离子法、热分角军法等。
肆2磁流体动力学效应的研究与应用莅磁流体的研究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力学、流变学等学科的边缘交义学科。
在航空航天、电子、化工、机械、能源冶金、仪表、环保,医疗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及应用。
强磁场的魅力:磁性材料与磁共振的研究进展

强磁场的魅力:磁性材料与磁共振的研究进展磁场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通过磁场的作用,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有趣的现象。
而在磁场的研究中,强磁场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强磁场对磁性材料与磁共振研究的影响与进展。
一、磁性材料的研究磁性材料是一类具有磁性的物质,包括铁、镍、钴等。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主要关注低场强下的磁性特性。
然而,随着强磁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强磁场下磁性材料的行为与性质上。
强磁场对磁性材料的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首先,强磁场能够显著地改变磁性材料的磁化行为。
例如,相同磁场下,强磁场下的铁磁材料磁化强度要大于低场强下的磁化强度。
这种现象被称为磁增强效应,其基本原理是强磁场可以使材料的磁矩更好地排列,从而提高整体的磁化强度。
其次,强磁场还可以引发磁性材料中的一些特殊现象,如磁畴重排、磁畴改变等。
磁畴指的是由一组基本磁矩构成的区域,在正常条件下,这些磁矩会自发地形成一个有序结构。
然而,在强磁场的作用下,磁畴的排列方式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些新的磁学现象的产生。
此外,强磁场不仅可以改变材料的磁性行为,还可以对其他性质产生影响。
例如,强磁场可以改变磁性材料的电导率、热导率等物理性质。
这种现象被称为磁电效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存储器等领域。
二、磁共振的研究磁共振是一种基于原子核或电子的磁性行为的研究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磁共振已经成为物理学、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
而强磁场则是实现磁共振的关键因素。
强磁场对磁共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磁场可以提高磁共振信号的强度。
在正常条件下,低场强下的磁共振信号很弱,需要经过放大器等设备进行增强。
而在强磁场下,磁共振信号的强度会显著提高,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与分辨率。
其次,强磁场可以拓宽磁共振信号的频率范围。
在某些情况下,低场强下的磁共振信号的频率范围很窄,难以满足实验的需求。
而强磁场则可以扩大磁共振信号的频率范围,使得实验可以更好地进行。
超导磁体在环保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超导磁体在环保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超导磁体是一种特殊的磁体,它通过在低温下使材料电阻变为零,从而使电流得以永久流动,达到极高的磁场强度。
这种技术早在1960年代就被发明出来,但是由于其不稳定性和高代价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环保治理领域,超导磁体也许会成为重要的工具。
一、超导磁体在核废料存储和处理中的应用核废料的处理和存储一直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核废料的转运和储存过程中,辐射超过安全值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此时,磁体技术可以派上用场了。
超导磁体可以在极端低温下发挥出其独特的性能,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具有极高磁场的磁场环境。
磁性材料有一种独特的性质,即它们可以将辐射捕获并在磁体周围形成磁位能,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辐射的释放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同样,超导磁体也可以用来记录和准确测量核废料产生的辐射量。
二、超导磁体在煤矿危险处理中的应用煤矿是全球许多国家重要的能源来源。
但是煤矿存在安全隐患,如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坍塌等。
这些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
超导磁体技术可以用于自动监测和记录地震信号,帮助煤矿预测和控制地震风险,降低地震对煤矿工业的破坏和危险。
另外,利用超导磁体技术,可以在煤矸石中准确检测可燃性气体和有害物质,以确保矿工的安全。
三、超导磁体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风力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热点。
然而,风力发电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风力涡旋、风力噪声、制动等。
超导磁体技术可以通过产生强大的反磁场,来控制涡旋流对风力发电机的影响,这样可以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此外,在风力控制方面,超导磁体和永磁转子的结合,也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风力发电。
四、超导磁体在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应用现代交通运输领域的核心之一就是高速列车技术。
超导磁体在高速列车技术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利用超导磁体可以产生极强的磁场,从而使列车在轨道上实现“浮跨”运行。
这种无接触式的运营方式,在运行效率和能效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对人类交通的革命性影响不可小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203231;修订日期:2003210211作者简介:王学松(1969-),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研究生1城市环境中磁学响应的研究进展王学松1,2,秦 勇1 (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2.淮海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江苏连云港 222005)摘 要:利用磁学方法研究城市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
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城市环境中磁性矿物的来源和特征,阐述了城市环境磁学的研究内容,探讨了城市磁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强调了运用简便、经济的磁学方法研究城市环境中重金属等污染物是今后环境磁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 键 词:环境磁学;重金属;城市环境中图分类号:X 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002(2003)0620062203Research advance of env ironm en t al magnetis m i n urban WAN G Xue 2song 1,2,Q I N Yong 1(1.Schoo l of R esource and Environm ental Science ,Ch 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T echno logy ,Xuzhou J iangsu 221008,Ch ina ;2.D epartm ent of Chem ical Engineering ,H uaihai Institute of T echno logy ,L ianyungang J iangsu 222005,Ch 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renew ed interest in the use of m agnetic techniques to identify and study the behavi o r of anth ropogenically derived contam inants of heavy m etals in urban 1T he purpo se of th is paper is to summ arize the source and characteristic of m agnetic m inerals and expound the p resent research advance of environm ental m agnetis m in urban all over the w o rld 1In the end ,the autho r has com e to the conclusi on that m agnetic monito ring is very i m po rtant on the study of the behavi o r of anth ropogenically derived heavy m etals in urban 1Key words :environm ental m agnetis m ;heavy m etals ;urban 在环境系统中,土壤、岩石、沉积物、大气尘埃等自然物质以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次生物质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磁性特征,它们与物质内含矿物的磁性类型、铁磁晶粒含量、大小构成及配比组合不同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来源母质、生成环境、搬运过程和沉积作用等综合信息。
环境磁学旨在分析物质的磁性矿物组合和特征,探索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规律,利用环境系统中物质在磁性特征上的差异和联系及其所指示的环境内涵,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环境过程、环境作用和环境问题,进而揭示环境演变的历史和机制。
由于磁性测量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无破坏和多用性等特点,在环境研究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应用的领域迅速扩大。
迄今为止,环境磁学的研究已遍及全球各主要气候类型带和地质岩性区域,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湖泊、沼泽、河流和海洋系统。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挤,导致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的监测和防治就显得相当迫切和重要。
近些年来,随着磁学方法优化和磁学测量仪器更新,利用环境磁学方法表征城市环境的污染程度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城市环境中磁性矿物的来源及其特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城市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的产生,严重地威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安全。
研究表明,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中,有害的粉尘与磁性微粒是共生的。
T heis 和W irth (1977)曾经指出,煤燃烧产生的飞灰样品中大多数金属都与特定地面铁、锰以及铝的氧化物有关,其中铜、铬、砷、锌等金属几乎总是伴随铁的氧化物出现,镉、镍主要伴生在锰的氧化物中,而铅则在铁和锰的氧化物中都存在。
H an sen 等人(1985)证明,在煤燃烧产生的飞灰中的“磁性”组分含有铬、锰、钴、镍、铜、锌、铍。
L in ton (1980)以及O lson 和第19卷 第6期 中 国 环 境 监 测 V o l 119N o 162003年12月 Environm entalM onito ring in Ch ina D ec 12003Skogerboe(1975)等通过采集汽车的废气,证明了汽车排气微粒中“磁性铁”与金属铅共生。
H an sen 等人(1981)认为:“磁铁矿也可以是一种有害于健康的东西,因为它能吸留由生物活动转换的金属离子(例如类质同晶置换的锰和镍)从而成为一种缓慢释放有毒元素的载体”。
L auf et al1(1982)指出,煤燃烧时所产生的微小的磁性球粒可能是直接由煤中所含的黄铁矿微小球团转化而来,并认为这些微球团的形成与微量金属元素的富集相伴随。
H u lett et al1(1981)在鉴定飞灰样品时观察到,其中的磁性组分大都是一种被铝置换后的铁氧体(Fe213A l017O4),从而认为在尖晶石结构中,痕量元素是以置换形式出现的;另外,还观察到第一排元素(钒、铬、锰、钴、镍和锌)的富集系数在10~50倍之间。
其次,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引擎的磨损等也可以产生磁性微粒[1]。
目前,人们热衷于运用磁学方法研究城市环境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特别是用此法来识别和研究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性的颗粒物。
磁性矿物通常占城市大气颗粒物的5%~15%,其中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约占10%~70%[2,3]。
富含铁等杂质的化石燃料燃烧时,根据其燃烧条件不同,其生成的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磁赤铁矿或两者的混合物,通过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到这些磁性组分呈球形,粒径小于10Λm[4];而交通运输过程中由于引擎磨损或车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磁性组分则是非球形,粒径小于10Λm[5]。
2 城市环境磁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对环境研究来说,最有用的矿物磁性特征是磁化率和等温剩磁[1]。
所以,目前大气颗粒物磁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由于磁化率测量比较方便,所以目前运用磁化率表征磁性矿物的特征研究较多,而磁性矿物剩磁特征的研究较少。
从研究的介质来看,主要集中在城市表层土壤、城市植物的叶片以及直接收集大气颗粒物的磁性特征。
211 城市表层土壤的磁性特征城市土壤是城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蓄积库和指示器(indicto r),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环境的污染状况[6],因此,城市土壤的磁学研究应运而生。
旺罗[7]等报道了污染土壤的磁化率特征,发现污染表土的频率磁化率与磁化率呈负相关。
卢瑛[8]等对城市土壤和非城区的自然土壤的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进行研究认为,城市土壤的磁化率与N i、Cu、Zn、Pb活化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频率磁化率与M n、Co、Cu、Pb活化率呈显著的负相关。
交通运输过程中能够产生类似磁铁矿的磁性矿物,而且这些磁性矿物的大小、粒径与自然成土过程中产生的磁性矿物不同[1],所以对于路边表层土壤磁性特征(磁化率)的研究较多。
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交通频率与表层土壤磁化率及土壤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如PA H s、重金属等)呈正相关;路边土壤的磁化率随着距离的增大迅速减小。
对于道路自身的研究表明,道路中间尘土的磁性最强,且与重金属Cu、Pb、Zn、Fe等元素呈正相关[9]。
212 城市环境中植物叶片的磁性特征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或汲取营养物质的同时,也从其叶片气孔和根部等摄入环境污染物。
植物叶片具有能够吸收大气环境中粒径小于10Λm 颗粒物(粒径小于10Λm的细粒子会引起人的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的病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以及样品易于采集等特点,近来利用植物叶片的磁性变化监测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程度成为研究的一个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路边植物叶片的磁性大小与该植物距离道路的远近相关;上坡道路旁植物叶片磁性高于下坡道路路旁的植物,说明影响大气颗粒物中磁性矿物来源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燃烧排放的磁性粒子,而轮胎摩擦和扬尘产生的磁性矿物组分只是次要因素[10];M atzka[11]研究了慕尼黑市中心的大气颗粒物的质量与饱和等温剩磁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1879,标准差0115);D1To rdanova在研究了保加利亚工业区土壤和植物叶片的磁化率后,认为可以用植物叶片磁化率指示重金属污染程度;Sshadlich et al1[12]研究了德国L ei pzig2H alle地区植物松针中磁化率,发现松针磁化率与附近燃煤电厂的飞灰沉降有关。
213 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磁性特征众所周知,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悬浮颗粒物的粒径、数目、表面积等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13]。
因此,近年来开展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本质、行为特征及其粒径的分布等磁学研究。
对悬浮颗粒物中磁性矿物研究主要集中在以36王学松等:城市环境中磁学响应的研究进展 下几个方面:悬浮颗粒物中磁性矿物的物理以及化学特征;悬浮颗粒物中磁性矿物与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铅的含量关系)以及与有机污染物(PA H s)含量的关系[14];M o rris et al1[15]研究了悬浮颗粒物中粒径小于10Λm的颗粒物的磁化率与污染数据及气象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磁化率与NO2、SO2呈正相关,与风速以及O3的含量呈负相关;A drian R M uxw o rthy et al[4]研究了德国慕尼黑悬浮颗粒物的磁滞参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磁滞参数与污染物和气象学数据之间的关系,结论是磁滞参数与气象学数据显著相关,与污染物是否相关取决于取样样品的地理位置。
3 结论环境磁学以其迅捷、经济、方便等方面的特点,越来越受到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