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传动

链传动
链传动

一、链传动概述

链传动有短节距精密滚子链、双节距精密滚子链、短节距精密套筒链、弯板滚子传动链、齿形传动链以及成型链等多种传动类型。链传动的突出特点是构成链条的元件体积小、数量多,链节节距均匀,滚子/套筒结构可以减少啮合时的摩擦和磨损,并能达到缓和冲击的目的。

链传动的运动学模拟效果对于机械总体检查、链节结构设计与改进及链节数量的配置具有重要的验证作用,链传动运动动画对于链传动机构的产品演示、项目开展与交流不可或缺。

由于链节元件小而多的特点决定了链条传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而元件数量过多使得链传动三维机构模拟在普通计算机上难以实现,巨大的求解数据量对三维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的配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通用CAD三维软件中进行模拟链传动困难很大。本文将探讨在Pro/ENGINEER野火版环境下进行链传动设计与运动学模拟,最后推荐两个专业的链传动动力学模拟软件环境,希望对链传动用户有所帮助。

二、Pro/ENGINEER链传动三维设计与运动学模拟

链传动的设计首先要根据传动功率要求确定大小链轮的齿数、链节运动轨迹以及链节的类型和规格,通过计算确定出链节数量,为链传动机构模拟打好基础。下面是链传动模拟的构建流程。

1.步骤一

设计链传动运动轨迹,确定链节的接口长度和节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草绘曲线绘制轨道,两链轮中心线水平。该次链传动设计共20节链节(这里没有绘制大小链轮)。

图1 链传动轨迹曲线

图2 链条模型

2.步骤二

设计链节元件。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设计构成链节的内/外链板、销轴和套筒,然后组装成链节子组件。为了减小链传动机构模拟运算的时间和运算数据量,这里仅用一个零件代表链节的所有组成元件(如图3)。

3.步骤三

链条组件第1、2个链节的装配。创建链条组件,装配第1个链节(如图4),使用1个"平面"接头、2个"槽"接头。选槽曲线时按ctrl键选4段。装配第2个链节(如图5)时,在第1个链节右侧装配第2个链节,使用1个圆柱接头和1个槽接头。

图3 简化链节模型

图4 装配第一个链节

图5 装配第二个链节

4.步骤四

使用动力学模拟技术模拟链传动。从标准建模环境转到机构模拟环境(从"应用程序"→"机构"),从"插入"→"初始条件",打开"初始条件定义"对话框。点击定义切向槽速度图标,选第一个链节上的槽连接符号(如图6),输入速度值300mm/sec。从"分析"→"机构分析",弹出"分析定义"对话框,选用"动态"分析类型,初始配置启用初始条件,电动机和外部负荷选项卡全部清除选取。点击"分析定义"对话框底部的按

钮,可以发现两个链节沿着轨道运动。

图6 设置切向槽速度方向

图7 初始条件定义

图8 动态分析定义

该方法是用动力学模拟的切向槽速度为初始条件,并且使用动力学模拟的"动态"分析类型模拟运动学轨迹。这对于几个链节的运动是可以的,如果将所有链节都装配到位,则链条的机构模拟需要非常高的硬件配置,而且需要更长的运行计算时间。

5.步骤五

使用运动学模拟技术模拟整根链条的传动。由于步骤四的模拟方法需要求解力学属性,给模拟运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是使用运动学分析类型进行模拟。

按步骤三装配其他链节:选中第2个链节,顺时针方向使用"重复"命令装配其他零件接头关系,只重复圆柱接头,如果元件重叠则移除重叠元件,退出"重复"对话框;选中最后1个元件重新进行重复操作,直到重复完成第20个链节(如图2)。装配完注意到最后一个链节的后安装孔无法与第1个链节的前安装孔轴对齐,可以将最后一个链节创建一个单独的零件,使孔轴尽量对齐(受装配误差和轨道位置的影响,在运动过程中该处无法实现轴完全对齐,如图9所示)。将第1、6、11、16个链节添加不同颜色,并在第6、11、16个链节上进行新设置,增加平面副(如图10)。

图9 最后一个与第一个链节无法对齐

图10 添加另外3个平面副

再分别参照4个平面副定义角速度,使第1、6、11、16个链节在圆周上运动时分别充当驱动元件,每次转过125度。另外,通过核查运算,如果角速度为125度/秒时,则第1个链节旋转一周大约需要时间4.2s。

进入机构环境,将当前装配体拍摄快照。参照第1、6、11、16个链节上的平面副接头Z轴(查询选取)定义伺服电动机(如图11和图12)。所有电机设置均为:速度方向(紫色箭头)向外,按右手定则逆时针旋转链条。设置速度初始角,选中"当前",速度值为125。

图11 运动角速度定义

图12 速度定义设置

定义并运行运动分析。类型选择"运动学",终止时间为4.2s(如图13)。在"电动机"选项卡中,设置每个电动机的生效时间段是这次链传动模拟的关键。由于前后两个电动机在临界点处不能重合(单一函数值),所以第2个电动机的起始时间比第1个电动机的结束时间推迟0.01s(如图14),对于这0.01s的时间差在最小时间间隔范围之内,是模拟计算误差所允许的。点击"运行",链传动正常运行。

图13 运动学定义

图14 电动机作用时间段

对于链轮的旋转运动模拟,定义两个伺服电动机确定两个链轮的传速比,通过快照确定链轮和链节之间的外观啮合位置,即可完成链轮和链条的整体传动效果。

上述链传动模拟方案是在简化链节元件的前提下成功进行的,由于链传动模拟运算数据量特别大,运行模拟时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因此在运行链传动机构模拟完成时,要及时将运行结果保存(*.pbk机构回放文件),以便后续对链传动模拟结果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链传动应用效果与动力学模拟专业平台实例

链传动在自行车、摩托车等普通交通工具上的滚子链、发动机等传动机构上的齿形链,以及在工程机械车辆上用的履带行走系统等都有广泛应用。下面是常见的发动机正时链、工程机械履带传动结构,以及链传动的动力学模拟与应用。对于这些典型的链传动,许多专业软件平台给出了专业的算法模型和模拟方法,下面是两个典型软件供应商给出的链传动解决方案。

(1)韩国FunctionBay公司基于递归算法的MFBD(多柔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其高机动性履带包对履带车辆的履带链节受力情况与车辆通过性给出了比较现实的求解方案,如图15所示。

图15 履带行走系统建模和通过性模拟

(2)奥地利AVL李斯特公司的发动机先进模拟技术软件--Excite,对发动机正时链传动给出了专业仿真分析策略,如图16所示。

图16 发动机正时链传动建模和动力学模拟

带、链传动

带、链传动习题 一、选择题 1 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 带张紧的目的是。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提高带的寿命 C.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B. 承载能力大 C. 传动效率高 D. 使用寿命长 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带传动的优点是。 A. 传动效率高 B. 带的寿命长 C. 带的价格便宜 D. 承载能力大 5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6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A.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带传动效率降低 C.带工作噪声增大 D.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7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8 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 A. 进人大带轮处 B. 紧边进入小带轮 C. 离开大带轮处 D. 离开小带轮处 9 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 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 D. 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 10 与V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A. 传递功率大 B. 传动比准确 C. 传动效率高 D. 带的制造成本低 11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A. 带的横截面尺寸 B. 传递的功率 C. 带轮的线速度 D. 带轮的直径 12 与带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____。 A. 工作平稳,无噪声 B. 寿命长 C. 制造费用低 D. 能保持准确的瞬时传动比. 13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A. 传动效率高 B. 工作平稳,无噪声 C. 承载能力大 D. 能传递的中心距大 14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 A. 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 B. 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 C. 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 D. 容易发生“脱链现象” 15 链条由于静强度不够而被拉断的现象,多发生在情况下。 A. 低速重载 B. 高速重载 C. 高速轻载 D. 低速轻载 16 链条的节数宜采用。 A. 奇数 B. 偶数 C. 5的倍数 D. 10的倍数 二、分析题 1.如图所示,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小带轮为主动轮。在图a、b、c、d、e、f、g和h 所示的八种张紧轮的布置方式中,指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机械设计试题之链传动(

链传动 一选择题 (1) 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 D 。 A. 传动效率高 B. 承载能力大 C. 工作平稳,无噪声 D. 传动中心距大 (2) 链传动人工润滑时,润滑油应加在 C 。 A. 紧边上 B. 链条和链轮啮合处 C. 松边上 (3) 链传动中,p表示链条的节距、z表示链轮的齿数。当转速一定时,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应 D 。 A. 增大p和z B. 增大p、减小z C. 减小p和z D. 减小p、增大z (4) 链传动中,一般链条节数为偶数,链轮齿数为奇数,最好互为质数,其原因是 A 。 A. 磨损均匀 B. 抗冲击能力大 C. 减少磨损与胶合 D. 瞬时传动比为定值 (5) 当链传动的速度较高且传递的载荷也较大时,应选取 B 。 A. 大节距的单排链 B. 小节距的多排链 C. 两者均可 (6) 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 A 。 A. 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B. 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C. 使小链轮齿受力均匀 D. 防止润滑不良时加速磨损 (7) 链传动中作用在轴上的压力要比带传动小,这主要是由于 C 。 A. 这种传动只用来传递小功率 B. 链的质量大,离心力也大

C. 啮合传动不需很大的初拉力 D. 在传递相同功率时圆周力小 (8) 滚子链传动中,滚子的作用是 B 。 A. 缓和冲击 B. 减小套筒与轮齿间的磨损 C. 提高链的极限拉伸载荷 D. 保证链条与轮齿间的良好啮合 (9) 链传动中,链节数常采用偶数,这是为了使链传动 D 。 A. 工作平稳 B. 链条与链轮轮齿磨损均匀 C. 提高传动效率 D. 避免采用过渡链节 (10) 链条磨损会导致的结果是 D 。 A. 销轴破坏 B. 链板破坏 C. 套筒破坏 D. 影响链与链轮的啮合,致使脱链 (11) 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等于常数的充要条件是 C 。 A. 大齿轮齿数2z 是小链轮齿数1z 的整数倍 B. 12z z = C. 12z z =,中心距a 是节距p 的整数倍 D. 12z z =,p a 40= (12) 链传动大链轮齿数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C 。 A. 为减小速度波动 B. 避免传动比过大 C. 避免磨损时过早脱链 (13) 应用规范滚子链传动的许用功率曲线,必须根据 B 来选择链条的型号和润滑的方法。 A. 链条的圆周力和传递功率 B. 小链轮的转速和计算功率 C. 链条的圆周力和计算功率 D. 链条的速度和计算功率 (14) 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 C 。 A. 使链条产生初拉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B. 使链条与轮齿之间产生摩擦力,以使链传动能传递运动和功率 C. 避免链条垂度过大时产生啮合不良 D. 避免打滑 (15) 链传动中心距过小的缺点是 C 。 A. 链条工作时易颤动,运动不平稳 B. 链条运动不均匀性和冲击作用增强 C. 小链轮上的包角小,链条磨损快 D. 链条铰链易发生胶合 (16) 当链条磨损后,脱链通常发生在 B 。 A. 小链轮上 B. 大链轮上 C. 同时在大、小链轮上 (17) 在一定使用寿命和良好润滑条件下,链传动的承载能力决定于 A 。 A. 铰链元件的疲劳强度 B. 铰链销轴的耐磨性 C. 链的静强度 D. 链轮轮齿的耐磨性

链传动教案

链传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链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 2、学会计算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 3、掌握滚子链的结构和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链传动比的计算及滚子结构。 难点:滚子链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演示,板书,结合实例分析。 五、教学内容 以链传动应用实例视频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为链传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一)概述 链传动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如自行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就采用链传动。 1、链传动的工作原理 以链条作中间挠性件,靠链条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传动方式。 2、组成:

3、传动比: 4、分类 按用途分:牵引链,起重链,传动链 按结构分:滚子链,齿形链 5、链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⑴没有打滑现象,传动比准确。 ⑵传动效率较高。 ⑶传递的功率大 ⑷对环境要求低,能在恶劣条件下工作。 ⑸轴间距离远近均可。 缺点:⑴当速度较快时,容易产生摆动及噪声,因此不适合高度运转。 ⑵制造成本较高。 (3)瞬时传动比不恒定,传动不平稳 (二)滚子链传动的设计 1、滚子链的组成:内链板、外链板、销轴、套筒和滚子组成。内链板与套筒、外链板与销轴间均为过盈配合,套筒与销轴、滚子与套筒间均为间隙配合。 滚子链的标记:链号—排数×链节数 GB/T 1243—2006 2、滚子链的基本参数: (1)节距p为相邻二滚子轴线间的距离,p↑,说明链条的各部分尺寸↑,即能传递的动力也↑。 (2)链长用链节输表示,当链节数为偶数,那可以用开口销等;如为奇数,那要用过渡链节,我们希望采用链节数为偶数。 2、主要失效形式

链传动设计

第13-2章 链传动设计 一、选择题 1.在机械传动中,理论上能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常数的是____。 (1)带传动 (2)链传动 (3)齿轮传动 (4)摩擦轮传动 2.在机械传动中,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功率和速度适用范围最广的是____。 (1)带传动 (2)摩擦轮传动 (3)链传动 (4)齿轮传动 3.成本较高,不宜用于轴间距离较大的单级传动是____。 (1)带传动 (2)链传动 (3)齿轮传动 4.能缓冲减振,并能起到过载安全保护作用的传动是____。 (1)带传动 (2)链传动 (3)齿轮传动 5.按链传动的用途,套筒滚子链和齿形链属于____。 (1)传动链 (2)起重链 (3)曳引链 6.相比而言,____传动时具有工作平稳、噪声小、允许链速较高、承受冲击载荷能力较好和轮齿受力较均匀的优点。(1)套筒链 (2)齿形链 (3)套筒滚子链 7.套筒滚子链在传动中,当链条在链轮上啮入和啮出时,滚子沿链轮轮齿表面____ (1)滑动 (2)滚动 (3)滑动加滚动 8.在中速、中载的链传动中,链轮材料常采用____。 (1)中碳钢正火 (2)中碳钢淬火,硬度大于40~45HRC (3)铸铁 (4)低碳钢、低碳合金钢表面渗碳淬火硬度为55~60HRC 9.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Z max =120,是为了____。 (1)减小链传动的不均匀性 (2)限制传动比 (3)减少链节磨损后链从链轮上脱落下来的可能性 (4)保证链轮轮齿的强度 10.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____。 (1)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2)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3)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 (4)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 11.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____。 (1)偶数 (2)奇数 (3)质数 (4)链轮齿数的整数倍 12.链传动中,链条的平均速度v =____ (1)1000601 1?n d π (2) 1000602 2?n d π (3) 10006011?p n z (4) 1000 6021?p n z 13.多排链排数一般不超过3或4排,主要是为了____。(1)不使安装困难 (2)使各排受力均匀 (3)不使轴向过宽 (4)减轻链的重量 14.链传动设计中,当载荷大、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宜选用____。 (1)大节距单排链 (2)小节距多排链 (3)小节距单排链 (4)大节距多排链 15.链传动只能用于轴线____的传动。 (1)相交成90° (2)相交成任一角度 (3)空间90°交错 (4)平行 16.下列具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中,____作用在轴上的载荷最小。 (1)普通V 带传动 (2)平带传动 (3)链传动 17.链传动张紧的目的主要是____。(1)同带传动一样 (2)提高链传动工作能力 (3)避免松边垂度过大而引起啮合不良和链条振动 (4)增大包角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经典设计步骤) 1、已知条件和设计内容 设计链传动的已知条件包括:链传动的工作条件、传动位置与总体尺寸限制,所需传递的功率P,主动链轮转速n1,从动链轮转速n2或传动比i。 设计内容包括:确定链条的型号、链节数Lp和排数,链轮齿数Z1、Z2以及链轮的结构、材料和几何尺寸,链传动的中心距a、压轴力Fp、润滑方式和张紧装置等。 2、设计步骤和方法 (1)选择链轮的齿数z1、z2和确定传动比i 一般链轮齿数在17~114之间。传动比按下式计算 i =z2/z1 (2)计算当量的单排链的计算功率Pca. 根据链传动的工作情况、主动链轮齿数和链条排数,将链传动所传递的功率修正为当量的单排链的计算功率 Pca =K A*K Z*P/Kp 式中:K A——工况系数,见表1 K Z——主动链轮齿数系数,见图1 Kp——多排链系数,双排链时Kp=1.75,三排链时Kp=2.5 P——传递的功率,KW(千瓦)。

表1 工况系数KA 从动机械特性 主动轮机械特性 平稳运动 轻微冲击 中等冲击 平稳运动 1.0 1.1 1.3 轻微冲击 1.4 1.5 1.7 中等冲击 1.8 1.9 2.1 图1 主动链轮齿数系数KZ (3)确定链条型号和节距p 链条型号根据当量的单排链的计算功率Pca 和主动链轮转速

n1由图2得到。然后由表2确定链条节距p。 图2 A系列、单排滚子链额定功率曲线

表2 滚子链规格和主要参数 (4)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初定中心距a0=(30~50)p,按下式计算链节数Lp0 Lp0=(2*a0/p)+(z1+z2)/2+(p/a0)*[(z2-z1)/2π]^2 为了避免使用过渡链节,应将计算出来的链节数Lp0圆整为偶数Lp。链传动的最大中心距为: a=f1*p*[2Lp-(z1+z2)] 式中,f1为中心距计算系数,见表3

链传动

链传动 一.是非题 1.链传动的链节数通常不应选择偶数。(错) 2.滚子链标记:08A—1×88 GB1243.1—83,其中1表示滚子链的排数。(对) 3.链传动的平均传动比、平均链速为一常数。(对) 4.由于啮合齿数较少的原因,链传动的脱链通常发生在小链轮上。(对) 5.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轴线在同一水平面时,通常紧边在上面。(对) 6.滚子链传动的节距p愈大,链的承载能力愈高。因此高速重载传动宜选用大节距链。(错)7.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是造成瞬时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对) 二.单项选择题 1.链传动中,最适宜的中心距是__C____。 (a)(10~20)p (b)(20~30)p (c)(30~50)p(d)(50~80)p 2.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_A_____。 (a)偶数(b)奇数 (c)质数(d)链轮齿数的整数倍 3.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数的目的之一是为了___A___。 (a)减小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b)防止链节磨损后脱链 (c)防止润滑不良时轮齿加速磨损(d)使小链轮轮齿受力均匀 4.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z max =120,这是为了__C____。 (a)减小链传动的不均匀性(b)限制传动比 (c)减小链节磨损后链从链轮上脱落下来的可能性(d)保证链轮轮齿的强度 5.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______。 (a)传动效率高(b)工作平稳,无噪声 (c)承载能力大(d)能传递的中心距大 6.在一定转速下,要减轻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和动载荷,应___D___。 (a)增大链节距和链轮齿数(b)减小链节距和链轮齿数 (c)增大链节距,减小链轮齿数(d)减小链条节距,增大链轮齿数7.为了限制链传动的动载荷,在链节距和小链轮齿数一定时,应限制___A___。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滚子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以下几种: (1)链板疲劳破坏链在松边拉力和紧边拉力的反复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链板会发生疲劳破坏。正常润滑条件下,疲劳强度是限定链传动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 (2)滚子套筒的冲击疲劳破坏链传动的啮入冲击首先由滚子和套筒承受。在反复多次的冲击下,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滚子、套筒会发生冲击疲劳破坏。这种失效形式多发生于中、高速闭式链传动中。 (3)销轴与套筒的胶合润滑不当或速度过高时,销轴和套筒的工作表面会发生胶合。胶合限定了链传动的极限转速。 (4)链条铰链磨损铰链磨损后链节变长,容易引起跳齿或脱链。开式传动、环境条件恶劣或润滑密封不良时,极易引起铰链磨损,从而急剧降低链条的使用寿命。 (5)过载拉断这种拉断常发生于低速重载或严重过载的传动中。 2 滚子链传动的额定功率曲线 (1)极限传动功率曲线在一定使用寿命和润滑良好条件下,链传动的各种失效形式的极限传动功率曲线如图1所示。曲线1是在正常润滑条件下,铰链磨损限定的极限功率;曲线2是链板疲劳强度限定的极限功率;曲线3是套筒、滚子冲击疲劳强度限定的极限功率;曲线4 是铰链胶合限定的极限功率。图中阴影部分为实际使用的区域。若润滑不良、工况环境恶劣时,磨损将很严重,其极限功率大幅度下降,如图中虚线所示。 (2)许用传动功率曲线为避免出现上述各种失效形式,图2给出了滚子链在特定试验条件下的许用功率曲线。

试验条件为:z1=19、链节数Lp=100、单排链水平布置、载荷平稳、工作环境正常、按推荐的润滑方式润滑、使用寿命15000h;链条因磨损而引起的相对伸长量Δp/p不超过3%。当实际使用条件与试验条件不符时,需作适当修正,由此得链传动的计算功率应满足下列要求 式中P0--许用传递功率(kW),由图2查取; P--名义传递功率(kW); KA--工作情况系数,见表1。 KZ--小链轮齿数系数,见表2,当工作点落在图1某曲线顶点左侧时(属于链板疲劳),查表中,当工作点落在某曲线顶点右侧时(属于滚子、套筒冲击疲劳)查表中; KL--链长系数,根据链节数,查表3; Kp--多排链系数,查表4。

第6章带、链传动习题与参考答案

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 1 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 带张紧的目的是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B. 承载能力大 C. 传动效率高 D. 使用寿命长 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传动效率高 B. 带的寿命长 C. 带的价格便宜 D. 承载能力大 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lim 与初拉力 F 0之间的关系 为 。 A. F 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 B. F elim )1/()1(20-+=α αv f v f e e F 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D. F elim α αv f v f e e F /)1(20+= 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链传动设计

第6章 链传动 本章提示: 链传动由两个链轮和绕在两轮上的中间挠性件-----链条所组成。靠链条与链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两平行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属于具有啮合性质的强迫传动。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滚子链传动。 本章介绍了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重点分析了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即多边形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链传动的失效形式;阐明了功率曲线图的来历及使用方法;着重讨论了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选择;简要介绍了齿形链的结构特点以及链传动的润滑和张紧的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2).了解滚子链的标准、规格及链轮结构特点。 3).掌握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4).对齿形链的结构特点以及链传动的布置、张紧和润滑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6.1 概述 链传动是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环形链条所组成,见图6.1,以链作中间挠性件,靠链与链轮轮齿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在链传动中,按链条结构的不同主要有滚子链传动和齿形链传动两种类型: 1.滚子链传动 滚子链的结构如图6.2。它由内链板1、外链板2、销轴3、套筒4和滚子5组成。链传动工作时,套筒上的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可以减轻链和链轮轮齿的磨损。 把一根以上的单列链并列、用长销轴联接起来的链称为多排链,图6.3为双排链。链的排数愈多,承载能力愈高,但链的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也愈高,且愈难使各排链受力均匀,将大大降低多排链的使用寿命,故排数不宜超过4排。当传动功率较大时,可采用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双排链或三排链。

为了形成链节首尾相接的环形链条,要用接头加以连接。链的接头形式见图6.4。当链节数为偶数时采用连接链节,其形状与链节相同,接头处用钢丝锁销或弹簧卡片等止锁件将销轴与连接链板固定;当链节数为奇数时,则必须加一个过渡链节。过渡链节的链板在工作时受有附加弯矩,故应尽量避免采用奇数链节。 链条相邻两销轴中心的距离称为链节距,用p表示,它是链传动的主要参数。 滚子链已标准化,分为A、B两种系列。A系列用于重载、高速或重要传动;B系列用于一般传动。表6.1列出了部分滚子链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2.齿形链传动

链传动设计

链传动的种类以及应用场合 (1)链的种类 △传动链---主要用来传递动力,通常,圆周速度v≤20m/s;传动比i≤8,中心距a≤5~6m,传递功率P≤100KW,传动效率η≈0.95~0.98。 △起重链--主要用于起重机械中提升重物,其工作速度不大于0.25m/s。 △曳引链--主要用于运输机械中移动重物,其工作速度不大于2~4m/s。 (2) 链传动的特点 是啮合传动,平均传动比准确,但由于链轮的多边形效应,使得链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从而引起附加的动载荷和振动。 链传动的主要优点: 与带传动比较,优点是:无弹性滑动和打滑,平均传动比准确;无需很大的张紧力,作用在轴上的压力小;工况相同时,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η≈98%;能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有油污等恶劣 环境中使用。 与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比较,优点是:中心距较大时,结构简单,重量轻;链传动的制造和安装的精度较低。 链传动的主要缺点: 只能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瞬时速度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时有一定的冲击和噪音;制造费用比带传动高。 (3) 传动链条的种类 △滚子链(套筒滚子链)--结构较简单、重量轻、价格较便宜,已标准化,应用最广。 △套筒链--结构与滚子链相同,只是没有滚子。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比滚子链低,但寿命较短,常用于低速。 △齿形链--与滚子链相比,工作平稳、噪音较小、承受冲击载荷能力较高,但结构复杂、较重、价格较贵。常用于高速或运动精度要求较高的传动。 (4)链传动用短节精密滚子链和套筒链链轮公差(GB1244-85)。 A系列滚子链的基本参数及主要尺寸(GB 1243.1-83) 基本参数其它有关基本参数

最新带传动和链传动(教案)

授课教师:日期: 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备注师生 活动 教学内容4学时 新课引入 准备知识学习 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生 回答 教师 补充 理论 知识 学习 实物 展示 第六章带传动和链传动 学习目标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了解V带的标记及V带轮的机构;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失效分析; 了解带传动与链传动的安装与维护常识。 新课引入 举例: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带传动或者链传动的例子有哪些? 如自行车的链条传动,生产流水线上的带传动等等。(结合PPT形象生动)粗略讲解PPT中展示图片的工作机理。 6.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一下内容结合PPT)教材P83 1、主动轮,从动轮。 2、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 从动轮 传动带 3、带传动的分类:1、摩擦式(靠摩擦力工作,工作时不需要润滑,成本低) 2、啮合式(不打滑,精度高) 3.1 摩擦式:平带f1 V带f2=3f1(分类、结构) 多楔带(功率大的场合) 圆带(多见于早起缝纫机) P96 练习:判断题1、2 选择题1、2、3、4 6.2 普通V带及V带轮 1、结构P 85 帘布芯结构抗拉强度好

PPT图演示 讲授 举例说明 绳芯结构柔韧性好 2、V带的几何参数: θ:楔角,一般取 40° 3、V带标准化的认识 4、普通V带轮 4.1 V带轮结构: θ一般都小于40° 以铸造为主 小结:带传动的特点P84 6.3 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 简单的讲述受力情况。并引出包角的概念 摩擦式带传动打滑的地方在小轮。原因是包角小。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打滑、传动带磨损、疲劳断裂 6.4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 1、张紧装置:1、通过滑道调节螺钉

第七章 链传动

第七章 链传动 §7-1 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1.组成:链传动由装在平行轴上的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在链轮上的链条组成。工作时,靠链条链节与链轮轮齿的啮合带动从动轮回转并传递运动和动力。 2.特点:1)由于链传动属于带有中间挠性件的啮合传动,所以可获得准确的平均传动比; 2)与带传动相比,链传动预紧力小,所以链传动轴压力小,而传递的功率较大,效率较高,链传动还可以在高温、低速、油污等情况下工作; 3)与齿轮传动相比,两轴中心距较大,制造与安装精度要求较低,成本低廉。 4)链传动运转时不能保持恒定的瞬时传动比和瞬时链速,所以传动平稳性较差,工作时有噪音且链速不宜过高。 3.应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要求平均传动比准确的场合。传动链传递的功率一般在100kW 以下,最大传动比8max i ,链速不超过15m/s 。本章主要讨论滚子链。 §7-2 传动链的结构特点 一.滚子链 滚子链是由滚子1、套筒2、销轴3、内链板4和外链板5组成。内链板和套筒之间、外链板与销轴之间分别用过盈联接固联。滚子与套筒之间、套筒与销轴之间均为间隙配合。当内、外链板相对挠曲时,套筒可绕销轴自由转动。滚子活套在套筒上,工作时,滚子沿链轮齿廓滚动,减轻了齿廓的磨损。链的磨损主要发生在销轴与套筒的接触面上。因此,内、外链板间应留少许间隙,以便润滑油渗入销轴和套筒的摩擦面间。内、外链板制成8字形,是为了使链的各剖面具有相近的抗拉强度,也可减轻链的质量和运动时的惯性力。 传动链使用时首尾相连成环形,当链节数为偶数时,接头处可用内、外链板搭接,插入开口销或弹簧夹锁住。若链节为奇数,需采用一个过渡链节才能首尾相连,链条受拉时,过渡链节将受附加弯矩,所以应尽量采用偶数链节的链条。 滚子链与链轮啮合的基本参数是节距p 、滚子外径d 1和内链节内宽b 1。其中,节距是滚子链的主要参数。节距增大时,链条中各零件的尺寸也要相应增大,可传递的功率也随之增大。但当链轮齿数一定时,节距越大,链轮直径D 也越大,为使D 不致过大,当载荷较大时,可用小节距的双排链或多排链。多排链的承载能力与排数成正比,列数越多,承载能力越高。但由于制造、安装误差,很难使各排的载荷均匀,列数越多,不均匀性越严重,故排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四列。 考虑到我国链条生产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国际上几乎所有国家的链节距均用英制单位,我国链条标准GB1243.1-83中规定节距用英制折算成米制的单位。链号与相应的国际标准链号一致,链号数乘以25.4/16mm 即为节距值。后缀A 或B 分别表示A 或B 系列。A 系列用于重载、重要、较高速的传动,B 系列用于一般的传动中。 滚子链标记:链号—排数*链节数 标准编号

齿轮、带、链传动对比

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是机械传动种比较重要的几类传动, 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混淆,那么他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 么呢,我们来综合比较一下。 齿轮传动的特点: ①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较高,传递运动准确可靠 ; ②传递的功率和速度范围较大; ③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 ④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⑤齿轮的制造、安装要求较高. 缺点: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不能缓冲,无过载保护作用,有噪音 带传动特点: ①结构简单,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 ②传动平稳无噪声,能缓冲、吸振; ③过载时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 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④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带轮材料一般是铸铁等. 有滑动,传动比不能保持恒定,外廓尺寸大,带的寿命较短(通常为3500h~5000h),由于带的摩擦起电不宜用于易燃、易爆的地方,轴和轴承上作用力大 链传动的特点: ①和齿轮传动比较,它可以在两轴中心相距较远的情况下 传递运动和动力; ②能在低速、重载和高温条件下及灰土飞扬的不良环境 中工作; 在高温、油、酸等恶劣条件下能可靠工作,轴和轴承上的作用力 小 ③和带传动比较,它能保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递功率

较大,且作用在轴和轴承上的力较小; ④传递效率较高,一般可达0.95~0.97; ⑤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得节距变大造成脱落现象; ⑥安装和维修要求较高.链轮材料一般是结构钢等. 虽然平均速比恒定,但运转时瞬时速度不均匀,有冲击、振动和噪音,寿命较低(一般为5000h~15000h) 蜗轮蜗杆传动 结构紧凑,外廓尺寸小,传动比大,传动比恒定,传动平稳,无噪音,可做成自锁机构 效率低,传递功率不宜过大,中高速需用价贵的青铜,制造精度要求高,刀具费用高 另外齿轮传动里面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的传动特点又不尽相同,我们在这里就不作一一论述。 带传动 缺点: 优点: 远距离传动可缓冲、减振,运转平稳过载保护结构简单, 精度低, 成本低外廓尺寸大弹性滑动,传动比不固定,效率低轴与轴承受力大寿命短需要张紧装置不宜用于高温, 易燃场合 ?带传动:?适合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带具有弹性,可减缓吸振,传动平稳。?过载打滑,起过载保护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链传动:?没有弹性?负载能力小

带传动和链传动

第十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题10-1 简答题 (1)带传动的带速v 为什么规定在5~25 m/s 范围内? 答:因为P = F e v /1000 kW ,故当功率P 确定,v 过小时,则力F e 过大使带的根数过多,故v 不宜小于5m/s 。而v 过大时,由于离心力过大,带与轮间正压力减小,摩擦力严重下降,带传动能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 li m 减小,容易使得F e ≥ F e li m 产生打滑,且此时抖动严重,故v 不宜大于25m/s 。 (2)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最大中心距、最大传动比、最小带轮直径? 答:中心距过大,将引起严重抖动。在中心距一定条件下,传动比大,小带轮包角过小。带轮直径过小弯曲应力则过大。故应对三个参数加以限制。 (3)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什么?设计中应如何选择? 答:影响链传动动载荷的主要参数是链轮齿数、链节距和链轮转速。设计中采用较多的小链轮齿数,较小的链节距,并限制链轮转速不要过高,对降低动载荷都是有利的。 (4)链传动的传动比写成121221d d z z n n i === 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不正确。因 z p d ?=180sin /,故1212d d z z ≠。 题10-2 单根V 带传动的初拉力F 0=354N ,主动带轮的基准直径d d1=160mm ,主动轮转速 n 1=1500r/min ,主动带轮上的包角α1=150°,带与带轮上的摩擦系数为f =0.485。试求: (1)V 带紧边、松边的拉力F 1和F 2;(忽略带的离心拉力的影响) (2)V 带传动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 e 及最大功率P 0 。

带链传动

带、链传动 一、选择题 1、带传动中,若 1 v为主动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圆周速度,2v为从动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圆周速度,v 为带速,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v v v= =2 1B. 2 1 v v v< < C. 2 1 v v v> > D. v v v> =2 1 2、在初拉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的承载能力比平带高,是因为V带()。 A. 强度高 B. 尺寸小 C. 有楔形增压作用 D. 没有接头 3、V带传动在正常工作时,必有()。 A. 弹性滑动存在 B. 打滑存在 C. 打滑和弹性滑动同时存在 D. 强烈的振动与噪声 4、链传动设计中,一般链轮最多齿数限制为z max=120,是为了()。 A. 减小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B. 保证链轮轮齿的强度 C. 限制传动比 D.减小链节磨损后链从链轮上脱落下来的可能性 5、带传动工作时松边带速()紧边带速。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 6、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调节带的初拉力 7、在普通V带传动设计中,小带轮直径d1若过小,则带的()将过大而导致带的寿命降低。 A. 拉应力 B. 离心拉应力 C. 弯曲应力 D. 长度 8、设计链传动时,可通过取()来减小速度不均匀性。 A. 较少的小链轮齿数和较大的节距 B. 较多的小链轮齿数和较大的节距 C. 较少的小链轮齿数和较小的节距 D. 较多的小链轮齿数和较小的节距 9、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处。 A. 进入主动轮 B. 进入从动轮 C. 退出主动轮 D. 退出从动轮 10、V带轮的最小直径取决于()。 A. 带的型号 B. 带的速度 C. 主动轮转速 D. 传动比 11、在普通V带传动设计中,小带轮包角应不小于120?,主要是为了()。 A. 减小弹性滑动 B. 减小离心拉力 C. 减小弯曲应力 D. 增大摩擦力 12、设计链传动时,链条的节数最好取()。 A. 偶数 B. 奇数 C. 3的倍数 D. 链轮齿数的整数倍 13、带传动作减速传动时,带的最大应力σ max等于()。 A. σ1+σb1+σc B. σ1+σb2+σc C. σ2+σb1+σc D. σ2+σb2+σc

单招带、链传动练习及答案

10机电单招带、链传动练习(一) 一、选择题 1 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2 带张紧的目的是。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B. 提高带的寿命 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 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 B. 承载能力大 C. 传动效率高 D. 使用寿命长 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A. 传动效率高 B. 带的寿命长 C. 带的价格便宜 D. 承载能力大 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 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A. 传动比 B. 带的线速度 C. 带的型号 D. 带传递的功率 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决定。 A. 小带轮直径 B. 大带轮直径 C. 两带轮直径之和 D. 两带轮直径之差 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B. 带传动效率降低 C. 带工作噪声增大 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 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 带的寿命缩短 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 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 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 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lim 与初拉力F 0之间的关系为。 A. F 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 B.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D. F elim ααv f v f e e F /)1(20+= 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 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 C. 带的离心力过大 D. 带的长度过长

链传动

第八章 链传动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套筒滚子链结构、掌握链运动的不均匀性 2、 掌握链传动失效形式和设计计算方法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 链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 2、 失效形式和设计方法 (三)教学内容 §8—1 概述 链传动工作原理与特点 1、工作原理:(至少)两轮间以链条为中间挠性元件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但非共轭曲线啮合,靠三段圆弧(bc cd ab aa ,,,)一直线啮合。其磨损、接触应力冲击均小,且易加工。 2、组成;主、从动链轮、链条、封闭装置、润滑系统和张紧装置等。 3、特点(与带、齿轮传动比较) 优点:①平均速比i m 准确,无滑动;②结构紧凑,轴上压力Q 小;③传动效率高η=98%;④承载能力高P=100KW ;⑤可传递远距离传动a max =8mm ;⑥成本低。 缺点:①瞬时传动比不恒定i ;②传动不平衡;③传动时有噪音、冲击;④对安装粗度要求较高。 4、应用: 适于两轴相距较远,工作条件恶劣等,如农业机械、建筑机械、石油机械、采矿、起重、金属切削机床、摩托车、自行车等。中低速传动:i ≤8(I=2~4),P ≤100KW ,V ≤12-15m/s ,无声链V max =40m/s 。(不适于在冲击与急促反向等情况下采用) §8—2 传动链的结构特点 链传动的主要类型 1)按工作特性分: 起重链——用于提升重物——V ≤s ; 牵(线)引链——运输机械——V ≤2~4m/s ; 传动链——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V ≤12~15m/s 。 优点:结构简单、重量轻、价廉、适于低速、寿命长、噪音小、应用广。 2)传动链接形式分: 套筒链; (套筒)滚子链—属标准件 选用、合理确定链轮与链条尺寸,—短节距精密滚子链; 齿形链;成型链四种。

链传动设计的步骤示例

链传动的设计步骤方法示例: 1.选择链轮齿数和材料 取小齿轮齿数119Z =,大齿轮的齿数为2121938Z i Z =?=?= 材料选择40钢,热处理:淬火、回火。 2.确定计算功率 由表9-6查得 1.1A K =,由图9-13查得 1.35z K =,单排链,则计算功率为: 3 1.1 1.35 5.137.62ca A Z P K K P kW ==??=。 3.选择链条型号和节距 根据7.62ca P kW =及3134.38/min n n r ==查图9-11,可选20A-1。查表9-1,链条节距为31.75p mm =。 4.计算链节数和中心距 初选中心距0(30~50)(30~50)31.75952.5~1587.5a p mm ==?=。取 01000a mm =。相应得链长节数为20122100 2 ()91.7822P a Z Z Z Z P L P a π+-=++≈,取链长节数92P L =节。查表9-7得到中心距计算系数10.24883f =,则链传动的最大中心中心距为:[]1122()1003P a f P L Z Z mm =-+≈。 5.计算链速v ,确定润滑方式 11134.381931.75 1.35/601000601000 n Z P v m s ??===?? 由 1.35/v m s =和链号20A -1,查图9-14可知应采用油池润滑或油盘飞溅润滑。 6.计算压轴力 有效圆周力为: 5.13 1000100038001.35 P P F N v ==? ≈ 链轮水平布置时的压轴力系数 1.15,Fp K =,则压轴力为 1.1538004370P Fp e F K F N ≈=?≈。 7.链轮的结构设计 小直径的链轮一般做成整体式;中等尺寸的链轮多做成孔板式,为便于搬运、装卡和减重,在辐板上开孔;大直径的链轮可做成组合式,常可将齿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1、主要参数的确定 链传动各参数对传动的影响及确定如下: 齿数、和传动比i的影响及选取: 小链轮齿数少,动载荷增大,传动平衡性差。因此需要限制小链轮最少齿数,一般=17。链速很低时,可取为9,也不可过多,以免增大传动尺寸。推荐范围:≈292i。 =i 链轮齿数=120,因为链轮齿数过多时,链的使用寿命将缩短,链条稍有摩损即从链轮上脱落。另外,为避免使用过度链节,链节数一般为偶数,考虑到均匀摩损,链轮齿数、最好选用与链节数互为质数的奇数,并优先选用数列17、19、21、23、25、38、57、76、85、114。通常,链传动传动比i≤6。推荐i=23.5。 链节距P的选择: 链节距P越大,承载能力越大,但引起的冲击,振动和噪音也越大。为使传动平稳和结构紧凑,应尽量选用节距较小的单排链,高速重载时,可选用小节距的多排链。 中心距a和链节数: 中心距a取大些,链长度增加,链条应力循环次数减少,疲劳寿命增加,同时,链的磨损较慢,有利于提高链的寿命;中心距a取大些,则小链轮上包角增大,同时啮合轮齿多,对传动有利。但中心距Q过大时,松边也易于上、下颤动,使传动平稳性下降,因此,一般取初定中心距=(30-50)P,最大中心距=80p ,且保证小链轮包角≥120°。链条长度常以链节数来表示,L=p: Lp计算后园整为偶数。然后根据Lp计算理论中心距a: 为保证链条松边有适当垂度f=(0.010.02)a,实际中心距a′要比理论中心距a略小些。△a=a-a ′=(0.0020.004)a, 中心距可调时,取较大值;否则取较小值。 链速v: 链速的提高受到动载荷的限制,一般不宜超过12m/s 。如果链和链轮制造质量很高,链节距较小,链轮齿数较多,安装精度很高,以及采用合金钢制造链,链速可以达到2030m/s. 2、额定功率和计算功率 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把标准中不同节距的链条在不同转速时所能传递的功率,称为额定功率,滚子链额定功率曲线如图所示。 由于实际工作条件与试验条件不同,因此设计计算时应引入若干修正系数修正传递功率P,由此得到计算功率,并应使计算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P。,即: 式中:P--传递功率KW;--工况系数,查表;K--小链轮齿数系数,查表; Km--多排链排数系数查表;--额定功率,查 良好的润滑是保证链传动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当链传动实际润滑方式与规定润滑方式不符时,将影响链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或降低使用寿命。必要时应进行链转动的耐磨损计算。上式适用于一般 v>0.6m/s的中、高速链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疲劳破坏。对于v≤0.6m/s 的低速链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过载拉断,需按静强度计算,请查阅有关设计手册,在此不再讨论。 3、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带链传动的区别与共同点

带传动 1、远距离传动 2、易燃场所不适用 3、V带代号示例:B2000,含义:B型带,基准长度2000mm 带型不同仅表示尺寸不同,形状是一样的 4、(1)因为存在弹性滑动,所以平均传动比不准确 平均传动比公式 靠摩擦传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2)考虑到小带轮包角不能太小(包角太小,则摩擦力不够,会打滑),传动比不能太大 5、中心距不能太小,一方面,同样是由于小带轮包角的原因,另一方面,中心距过小,则单位时间内带循环次数过多,带容易磨损;中心距不能太大,过大会加剧带的波动,降低带传动平稳性,同时增大带传动整体尺寸 初始中心距可根据大小带轮基准直径估计 链传动 1、远距离传动 2、恶劣环境适用 3、滚子链代号示例:08A-1-200,含义:A系列,链号08 (链节距12.7),单排、链节数为200 链号不同表示链节距不同,公英制需转换(链号x25.4/16) 4、(1)啮合传动,平均传动比准确,但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平均传动比公式 存在多边形效应,所以瞬时传动比不恒定,噪声大 (2)考虑到小链轮包角不能太小(包角太小,则参与啮合齿数太少、传动不均匀,且每个轮齿承受载荷增大,加速轮齿的磨损,易出现跳齿和脱链的现象),传动比不能太大 5、中心距不能太小,一方面,同样是由于小链轮包角的原因,另一方面,中心距过小,则单位时间内链循环次数过多,链容易磨损;中心距不能太大,过大则松边垂度过大,降低链传动平稳性,同时增大链传动整体尺寸 初始中心距可根据链的节距估计

带传动 6、一般用于高速级,因为传递同等功率的情况下,带速越高,小带轮直径可以越小,整体尺寸可以较小,换句话说,同等带轮直径,带速越高,单根带可以传递的功率越大,带的根数可以较少;另外,带传动可以吸振,噪声小,平稳 7、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因为同等转速时,带轮直径越小,单根带能够传递的功率越小,传递同样的计算功率时,需用带的根数越多,且带轮直径小,会增加带的弯曲应力 小带轮直径也不能太大,否则会增加整体尺寸 带轮直径需要到基准直径系列中选择,并不是计算出来直接圆整的数值,更不是随机定的 8、带靠摩擦传动,所以需要较大的张紧力,由此引起的轴向力也会较大,带容易松 9、带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疲劳破坏 二者合并推出计算式为单根普通v带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链传动 6、一般用于低速级,因为多边形效应,传动不平稳,存在动载荷,噪声大 7、小链轮齿数不能太少,太少则传动不均匀,且每个轮齿承受载荷增大,加速轮齿的磨损,易出现跳齿和脱链的现象(此处原因与下不同,与圆心角及铰链所在圆无关,仅是由于磨损导致的跳齿、脱链) 小链轮齿数也不能太大,否则,在给定的传动比条件下,大链轮齿数也相应增大,不仅增大整体尺寸,且也容易出现跳齿和脱链的现象(给定磨损量时,齿数越多,对应的圆心角越小,则铰链所在圆直径越大,越接近齿顶,增大跳链和脱链的机会) 链轮齿数需选奇数(因为链节为避免过渡连接出现,为偶数) 8、链靠啮合传动,但是仍需要张紧力,主要是为了保证松边垂度不要太大,所以张紧力不需要很大,轴向受力优于带传动 9、链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链的疲劳破坏、链条铰链的磨损、链条铰链的胶合以及链条的静力破坏,都与链速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