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院(系)名称 物理系班别姓名专业名称学号实验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I 实验项目名称 力学实验:长度测量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实验目的】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实验仪器】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实验原理】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a N Nb )1(-= (2.1)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11N a b a a a N Nδ-=-=-= (2.2)图2-7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l ka n δ=+ (2.3)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

图2–8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图2–8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

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所有分组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所有分组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所有分组实验报告单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时间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一、实验目的练习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练习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块),物理课本,硬币,约30cm长细铜丝,铅笔。

三、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和宽,记录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硬币的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4.测细铜丝直径,记录要求同上。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刻度尺的量程 mm,刻度尺的分度值 mm,零刻线是否磨损。

2.记录数据:物理课本长 mm,宽 mm。

五角硬币的直径 mm。

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秒表、铅笔等。

方法点拨:1.用烧杯量取200mL45~50℃的温水进行实验。

当水温接近90℃时,开始记录温度计的示数,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直至水沸腾后5min。

2.实验时,应在玻璃杯上加盖(用硬纸板做,中间钻一个小孔以便插入温度计),防止水蒸气液化使温度计刻度模糊不清,便于读数。

3.记录数据时,可两个同学合作进行,一个以观察为主,一个以记录数据为主。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4. 试以加热时间为横坐标、以温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接起来,时间变化的图像,通常把它叫做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结论5.分析水的沸腾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笔白纸平面镜直尺量角器铅笔实验步骤:1、将平面镜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下面压一张白纸,在纸上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017初中实验报告册:物理八年级(上册)

2017初中实验报告册:物理八年级(上册)

不同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 而平均速度可通过测量不同路段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 然
后应用公式 v =
s t
求出。
【 探究过程】
1. 问题与猜想 如图所示, 让一个小球从斜面上的 A 处滚下后, 沿水平面向前滚动, 在小球从 A 到 C 处的 整 个 运 动 过 程 中, 小 球 的 速 度 会 发 生 怎 样 的 变 化 呢? 你 的 猜 想 是:
, 振动频率

【 探究过程】
( 一) 通过现象进行猜想 1. 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一些泡沫塑料小球, 调节扬声器音量的大小, 即改变扬声器
·7·
发声的响度, 比较泡沫塑料小球的弹跳情况, 可以发现
, 由此, 你猜想到: 响度
可能与发生体振动的
有关。
2. 把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绷在直尺上( 如图) , 用同样
一、长度 与时 间的 测量
【 实验目的】
1.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2. 会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 3. 能借助身边的物品或常见的一些周期性现象进行长度或时间的估测。 4. 能正确记录测量数据, 知道测量存在误差。
【 器材准备】
刻度尺, 停表, 课本, 铅笔( 或钢笔) , 细棉线。
【 知识链接】
( 2) 频率: 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越高, 表示振动越快。另取同样粗
细但长度稍长的同种弹簧乙, 将同一小球挂在该簧乙下端如图( c) 所示, 仍将小球拉离同
样的距离, 松手后观察小球振动情况。比较前后两次实验, 可以发现: 弹簧长时, 小球振

, 振动频率
; 弹 簧 短 时, 小 球 振 动

2.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和宽, 将结果分别填入下表, 然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长度的测量
作业与测试
1、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小圆盘
的直径,如图所示,长度为________mm.
2.用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如图所示。

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cm,外径读数是cm,管壁的厚度是cm。

3.用二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外径,如左图,读数是cm,用五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内径,如右图读数是cm,
4.请读出下列各游标卡尺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5.请读出下列各螺旋测微器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测量学实验报告3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3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一)实验名称:测量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2. 学习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精确测量;3. 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1. 游标卡尺2. 外径千分尺3. 内径千分尺4. 量规5. 直尺6. 平面镜7. 螺旋测微器8. 倍频器实验内容: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精度;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并计算其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并计算其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的差异;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7. 使用倍频器对频率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记录测量结果;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记录测量结果;7. 使用倍频器测量频率,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数据: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物体1:15.2 cm物体2:9.6 cm物体3:27.8 cm外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圆柱体直径:6.8 mm内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孔直径:4.2 mm量规测量结果:物体长度:25.6 cm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结果:物体长度:30.2 cm平行度:0.02 mm螺旋测微器测量结果:物体高度:12.5 mm物体厚度:3.7 mm倍频器测量结果:频率:125.4 Hz数据处理:1. 计算圆柱体的直径:直径 = 外径 / π = 6.8 mm / 3.14 =2.17 mm;2. 计算孔的直径:直径 = 内径 / π = 4.2 mm /3.14 = 1.34 mm。

基本测量的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的实验报告

基本测量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长度、质量、时间等物理量的测量,掌握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长度测量: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工具,根据其测量原理进行测量。

刻度尺:直接读取刻度值。

游标卡尺:利用主尺和游标尺的刻度差来提高测量精度。

螺旋测微器:通过旋转螺杆,测量螺杆移动的距离。

2、质量测量: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其原理是根据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3、时间测量:使用秒表或打点计时器测量时间。

秒表:直接读取指针走过的时间。

打点计时器:通过纸带记录的点来计算时间间隔。

三、实验器材1、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托盘天平、砝码、镊子。

3、秒表、打点计时器、纸带、电源。

4、不同长度和质量的物体若干。

四、实验步骤1、长度测量用刻度尺测量长方体木块的长、宽、高,各测量三次,记录测量结果。

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和高度,各测量三次,记录测量结果。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测量三次,记录测量结果。

2、质量测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记录物体的质量。

3、时间测量用秒表测量单摆摆动 10 个周期的时间,重复测量三次,计算单摆的周期。

安装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让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的点,计算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长度测量数据|测量工具|测量对象|测量次数|测量值(单位:cm)|平均值(单位:cm)||||||||刻度尺|长方体木块长|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刻度尺|长方体木块宽|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刻度尺|长方体木块高|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游标卡尺|圆柱体直径|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游标卡尺|圆柱体高度|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螺旋测微器|金属丝直径|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2、质量测量数据|测量对象|测量次数|测量值(单位:g)|平均值(单位:g)|||||||物体 1|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物体 2|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3、时间测量数据|测量工具|测量对象|测量次数|测量值(单位:s)|平均值(单位:s)||||||||秒表|单摆 10 个周期|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打点计时器|纸带相邻两点时间间隔|1|_____|_____||||2|_____| ||||3|_____|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量值的平均值,并计算相对误差。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结论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结论

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结论基本测量实验报告结论引言: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基础。

本文将就基本测量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和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包括长度、质量和时间的测量。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准确地测量出给定物体的长度、质量和时间,以验证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过程: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标准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天平和钟表。

首先,我们用尺子测量了几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使用天平测量了这些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最后,我们使用钟表测量了一段时间,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的测量结果。

在长度测量方面,我们发现不同物体的长度有所差异,但相同物体的多次测量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较高。

在质量测量方面,我们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也有所差异,但同一物体的多次测量结果也非常接近。

在时间测量方面,我们发现钟表的测量结果非常稳定和准确。

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误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在长度测量中,如果尺子没有对齐或者读数不准确,就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在质量测量中,如果天平没有校准或者物体没有放置平稳,也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在时间测量中,如果钟表没有校准或者操作不当,同样会产生误差。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我们应该尽量减小这些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基本测量方法能够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和时间。

2. 同一物体的多次测量结果非常接近,表明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较高。

3. 误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减小误差。

4. 测量工具的校准和操作的准确性对于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非常重要。

总结:基本测量实验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通过实验我们能够掌握测量方法并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报告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大柳九年制学校理化组2014年9月1日目录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四、用温度计测量时的温度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 4 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1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审核: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 二观: 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 ;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 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 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1)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 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被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刻度,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审核:实验名称: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 ;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 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班级: 实验人: 试验时间:审核:实验名称: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测出奔跑的路程s1=20米,s2=30米。

2、用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t1,跑30 米所用的时间t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
实验目的: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实验仪器:刻度尺、停表、作业本、物理课本等
活动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二、活动准备
1.(1)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①被测物体的一端紧靠保持平行歪斜②正对分度值的后一位③数字单位
3.垂直整数
三、活动过程
1.0—15cm(或0—20cm) 0.1cm
①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③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④求其平均值过程中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活动2:用停表测量时间
二、活动准备
1.30s(或0.5min) 15min
三、活动过程
均值过程中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