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自制教具的研发与应用
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程波(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自制教具因其兼有教育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地位、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本文试从研究背景、概念界定、制作原则、实践应用和实施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自制教具化学教学应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和不断深入,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关心社会、热爱科学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
自制教具因其兼有教育性、直观性、趣味性和创新性,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程实验中的地位、作用更加重要和突出。
积极研制自制教具,主动使用自制教具,大力推广自制教具,是当前一线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1研究背景我们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化学内容繁杂,理论概念比较抽象,活动探究不能经常开展,因此在学习上产生了不少困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随着办学条件的重大改善,直观教具广泛地使用已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但是我们通过网上搜索和实地市场考察,发现目前市场有售的化学教具主要供教师课堂展示使用,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模型类、挂图类),而且价格昂贵、使用不具普遍性。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制教具的研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一线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
2概念界定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明确自制教具的内涵和外延。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直观教具的解释是“教具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1]。
《ZBX51001-88教学仪器产品一般质量要求》中对教学仪器解释为“教学仪器是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主要在教学中使用的实物和模型等直观教学用具。
”上述两种解释虽然对教具的内涵和外延说得并不十分严密,但都抓住了教具的基本特征,突出了教具的教育性和直观性。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科技的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变化,自制教具在化学教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化学教学自制教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人文情怀。
首先,使用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化学概念。
比如自制实验仪器,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
其次,自制教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需要耐心和精准,自制教具可以增加学生的实验次数,丰富实验经验,提高实验技能。
最后,使用自制教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人文情怀。
学生在使用自制教具时可以更好地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学习。
综上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思维价值。
化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制教具的优势,用心制作实用、具体的自制教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掘化学实验中的乐趣。
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应用

浅谈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具有直观性强、科学性强等特点。
但个别实验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空气污染、现象不明显、实验不容易成功等。
教师利用教学经验自制教具,可以弥补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自制教具;创新精神;学习兴趣;教学不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实验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目前,学校实验教学大都使用厂制的常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器材配置基本相同,实验内容要求一致,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基本相似,这种教学模式只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般性要求,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受到限制。
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一、自制教具的定义“自制教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能呈现“科学”原理的实验器具;二是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使用自制的“科学”器具。
自制教具一般具有取材容易、经济的特点,可大量利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废弃物,而且制作都比较简单、方便,有利于师生共同完成。
这不仅容易做到人人动手实验,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动手能力及创造精神。
例如:饮料瓶、易拉罐、吸管、小药瓶、泡沫塑料、塑料片等都是师生共同制作自制教具的常用材料。
二、自制教具的课堂教学需要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自制教具在课堂中的使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动脑、动手能力。
1.自制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极好手段,它对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果在实验课教学中加入一两个带有趣味性的实验,对于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是极其有利的。
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例

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例随着科技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学生正在采用自制教具来加强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自制教具包括物理模型、示意图、实验室器具、幻灯片等等,它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实例是怎样的呢?一、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1、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自制教具能够更直观、具体地表现出各种原子、分子、电荷等化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2、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研究和亲身操作自制教具,让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拓宽学生空间思维:自制教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够帮助他们拓宽空间思维,使他们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例1、制作原子模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各种原子模型,比如,用填充棉球代表原子核,用线绳表示原子轨道,用数据线表示电子,以此来进行实验,更好地理解电子排布的原子模型;2、组装常用实验器材: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纸,用原材料组装各类化学实验器材,让学生更加了解实验器材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使用诸如分子模型装置、平面投影仪等实体实验装置来模拟实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4、制造化学示意图:通过化学示意图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一些复杂的化学知识,如气体的状态、不同成分的溶液以及化学反应等。
总之,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能够更直观和具体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使用是必要的,也将非常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知识。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
介绍
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
教学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与自
制教具成为促进实验教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实验创新
实验创新是指在传统实验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探索新的实
验方法和研究方向。
通过实验创新,可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引入新的试剂或改变实验装置等方式进行创新。
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指学生根据实验需求和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制作
的教学辅助工具。
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自制教具还可
以根据实验内容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
实践案例
以硫酸铜的制备实验为例,在传统实验中,常常使用已配制好的硫酸铜溶液进行实验。
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可以鼓励学生自制硫酸铜溶液。
通过自制的过程,学生需要掌握稀释溶液的方法、测量容量的技巧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等。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与自制教具是促进实验教学发展和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应积极探索实验创新和自制教具的方法,推动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得到开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开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动手才能,进步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自制教具是通过让学生应用大量的生活材料设计教具,拉近科学和生活的间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步学生的创新才能和动手才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一、从生活走入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经历,利用学生身边的日常用品和废弃物〔如注射器、吊瓶、矿泉水瓶等〕制成课堂上的实验教具,应用到课堂上,拉近化学与生活的间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用品理解化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水的净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用品设计简易的净水器.学生自己动手,用他们熟悉的矿泉水瓶,去底,倒置,分层放棉花、活性炭、沙子、鹅卵石等进展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他们动手的激情和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化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络.通过自制教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化学原理,掌握了相关知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和生活严密联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和学习激情.二、体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创新才能中学生思维活泼,好奇心强,勇于创新,乐于动脑动手.同时,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来自实际生活,容易寻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自制教具,可以激起学生动手做一做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才能.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用点滴瓶做反响的发生装置,用注射器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用点滴导管活塞控制滴加药品的速率,以到达控制反响的速率等.该实验装置于生活中的废弃用品,廉价易得,操作简单,表达了化学来自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化学的本质,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理解化学概念,理解实验原理,由理解外表构造到深化理解原理,在设计、取材以及整体构造等方面都不断改进,最终形成构思合理、形式新颖的教具,凝结着学生的心血.这样,可以表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化学,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创新的快乐,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和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三、利用生活资,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优良品质自制教具所用材料主要于生活中的日用品或废弃物,本钱低廉,一般都可以重复使用.生活中搜集的一些废弃物,如矿泉水瓶、点滴瓶、饮料瓶、吸管、用完并消毒过的一次性针管等,经过采集、加工,均可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后根据反响原理利用生活中日常用品或废弃物自制简易灭火器,并进展实验.可以用装醋的两口塑料瓶代替锥形瓶装入碳酸氢钠粉末,用小玻璃瓶代替小试管装入浓醋酸,用细线套住玻璃瓶,然后放入两口的塑料瓶中.把碳酸钠粉末倒入醋酸中,两种药品混合后,盖紧瓶盖,让塑料瓶的另一个口对着燃烧的蜡烛,可以看到蜡烛熄灭.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或废弃物自制教材上的实验教具的同时,也懂得保护资、爱護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开展.这样,既节约了能,降低了教育本钱,又培养了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思想和勤劳节省的优良品质.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开展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施行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获取新知识的才能、分析^p 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和交流与合作的才能.自制教具的过程,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进步了学生的理论才能.总之,学生自制教具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但是一个进步学生创新才能、动手才能的良好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分析^p 解决问题的才能,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有利于进步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题: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作用

课题题目: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作用
一、背景、原因:
在农村的教学实践中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具普遍缺乏,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要适时资质教具,不仅是解决实验器材短缺,教育经费不足等等的权宜之计,同时农村生活环境又有大量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供我们去发掘,去开采。
所以师生开发化学实验自制教具非常有必要,并利用化学实验自制教具来完成化学实验,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科研教材的研究,而且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欲望,加深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作用
(一)自制教具更节省资源,还有利于改进化学实验
(二)利用自制教具展示化学知识,加深学生理解
(三)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四)自制教具突破实验条件的制约,节约开支,更环保
(五)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情感
三、策略
(一)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从身边去收集更多的实验材料,在合适的时候再进行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
(二)让学生通过对课外收集有关的实验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对自制教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三)教师合理的对学生分好组,明确各组的学习任务。
并对本组成员集赞的材料共同完成实验。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
心。
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例

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例自制教具是教师、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办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具或学具,是教学仪器与实验器具的必要补充,也是新成品教具的雏形,在整个实验教学仪器和学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自制教具的开发和运用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分析、记忆、探究新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丰富多彩,从而加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真实体验,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一些疑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倾向于自己动手做或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而不是观看实验视频,并且更喜欢一些用到自制教具的实验,这体现出自制教具对学生的吸引力。
与时俱进的优秀自制教具展现出的亮点与创意,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促进自主探究。
在长期的基层实验教学工作中,笔者将自制教具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几点,并举例说明。
一、自制教具既是已有教具的必要补充,又是推陈出新的产物一方面,在现有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有现成教具来辅助教学,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开展教学,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自制的教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教材上的某些实验装置还有待完善、改进,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才能推动教学改革向前发展。
因此,自制教具是已有教具的必要补充。
例如在介绍燃料电池的原理时,教材中只有图示,没有实验演示。
教师自制的“简易氢氧燃料电池”装置就非常好用,它由U型管、碳棒、电解质溶液组装而成,装置简单,实验效果好,学生更容易理解。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更加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实验,原有的一些教具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这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改进或研制更加符合要求的各种自制教具。
同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也促使自制教具不断推陈出新,为新的成品教具提供了雏形。
再如自制教具“光反应条件探究仪”,它是用来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对饱和烃卤代反应的影响。
还有自制教具“简易臭氧发生器”,它是在特种陶瓷片的放电环境中,使氧气迅速转化为臭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自制教具的研发与应用化学新课程中的实验与传统课程中的实验相比,在内容的选择、设计和呈现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了生活化、趣味化、探究化的新特点,这给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现今中学理科实验配备中,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的教学用具并不多。
因此,贯彻执行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实验教学理念,钻研教材教法、研制实用教具成为一种教学需要。
一、化学自制教具的涵义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1、自制教具的涵义教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实物、模型等辅助课堂教学的直观教学用具。
自制教具,顾名思义,则是指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易得物品,采用简单可行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的教具。
它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化学自制教具的范围非常宽泛,它可以是传统的粉笔、黑板擦等,也可以是先进的传感器等电教设备。
2、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1)自制教具,展示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自制教具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创新的一项活动。
它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设计制作,融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于一体。
这种设计制作改变了以往平铺直叙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补充了教材资源、优化了教学结构,教师教得轻松而愉快,学生学得扎实而透彻。
这都充分地展示出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
(2)自制教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特别关注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特别关注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自制教具贴近生活,有较强的针对性与趣味性,用它来呈现科学现象,探索科学规律,学生感到亲切,感到好奇,感到兴奋。
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出好奇情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其作用是一般的现成教具所无法比拟的。
(3)自制教具,提升了化学教与学的广度和深度对同一教材的同一内容,不同的教师可能在教学中有不同的处理。
而即使是同一教师教同一内容,面对的教学对象不同,需要采取的教法也可能不同。
因此,在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同时,就伴随着研制适应教学要求的不同的教具。
而不同教具的研制成功,也就带来了不同教法的成熟。
进而言之,新教具的成功和新教法的成熟,又提升了化学教与学的广度和深度。
二、基于需要的化学自制教具研发源泉1、研发源于学生观察的需要演示实验最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将实验现象的变化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的教学手段。
然而在目前以45~50人为主的班级组织中,教师在讲台上演示的实验现象并不能让班级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晰的观察到,尤其是座位较后的学生。
基于这种需要,就应自制教具,以放大实验情景。
教具1:多功能实验仪器篮【制作背景】传统的实验仪器篮功能单一,只用来盛放上课演示实验用的仪器药品等(如图1a),对于一些不能拿在手中边做边讲的演示实验,如反应非常剧烈的实验或成套的物质制备实验,其只能放在讲台上演示,这就局限了学生的观察视野(如图1b,坐在第二排的同学就已经看不清讲台上的演示实验了)。
因此想到我们每次实验必带的实验提篮,可在(如图1a)基础上进行改造(如图1c),以充分挖掘它的另一功能——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视性。
图1a 图1b图1c 图1d【使用方法】如图1d,拿出实验用品后,将其倒置在讲台上,便可在上面进行演示实验,即使最后排的学生,也能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教具特点】本教具在不增加其它辅助用具的前提下,充分开发出了演示实验提篮的双重功能,既可盛放演示实验所需用品,又可增大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和直观性。
2、研发源于教学设计的需要设计并使用自制教具是为了辅助教学。
教师在对教材中的工业流程图、化学发展的历史等进行教学设计时,若能适应教学需要自制出教材中所没有的形象教具,则将有助于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记忆,并为他们尽快地掌握知识而创造条件。
教具2:硫酸的制备流程示教板【制作材料】大瓶空饮料瓶(2.5 L)3个、软塑料管、泡沫塑料【制作方法】利用3个大瓶空饮料瓶(如图2a),依次制作好硫酸制备流程中的三个重要装置模型: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如图2b)。
图2a 图2b【教具特点】本自制教具的使用,给了学生感性的、形象而具体的知识,增强了教学效果。
同样,利用此想法,还可制作出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示教板、炼铁高炉模型等。
3、研发源于学生理解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教学需求:宏观知识缩微描述,微观知识放大描述,抽象概念形象描述。
但每遇此类教学需要,却常感无现成教具之苦。
教师教得困难,学生学得吃力。
而自制教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它应教学中遇到的学生知识理解上的难点而设计。
如在讲解盐的双水解原理时,教材无现成实验辅助说明,学生理解起来有如空中楼阁。
而自制的简易泡沫灭火器,有效地减轻了学生学习该抽象原理时的困难,并为他们尽快地掌握概念和规律创造了条件。
教具3:自制泡沫灭火器【制作材料】矿泉水瓶(550 mL)1瓶、棒棒冰1个【制作方法】(1)去除棒棒冰内部的棒冰,配制饱和的Al2(SO4)3溶液(如图3a)。
(2)在空矿泉水瓶的上部用针扎几个小孔,并在瓶中加入适量小苏打固体;在棒棒冰里面加满饱和的Al2(SO4)3溶液(加少许洗涤剂),并将其置于装有小苏打固体的空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正放于桌上(如图3b)。
(3)用手指堵牢第(2)步制好的矿泉水瓶上的小孔,并将矿泉水瓶倒置(使Al2(SO4)3与NaHCO3接触),上下振荡几次,对准酒精灯火焰,松开堵小孔的手指(如图3c),反应产生大量的白色泡沫,并很快将火焰扑灭(如图3d)。
图3a 图3b图3c 图3d【教具特点】通过该教具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Al3+与HCO3-水解相互促进而产生Al(OH)3和CO2的理解,同时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研发源于示错教学的需要在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时,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将正确的实验操作示范给学生,但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时,操作却往往规范不起来。
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操作不规范到底会有怎么样的后果。
因而,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示范教学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运用一些示错教学法。
教具4:浓硫酸稀释操作示错教学仪【制作材料】具支试管(25 mm×200 mm)、单孔橡皮塞、直角玻璃导管、乳胶管、医用注射器、小气球、双面胶【制作方法】(1)在具支试管的支管口系一小气球,在直角玻璃导管的上端用双面胶粘一张pH试纸,将吸有少量水的注射器通过乳胶管与直角玻璃导管连接起来(如图4a)。
小心地往试管中缓缓注入约为试管容积1/4的浓硫酸,然后,立即将单孔橡皮塞塞到试管口上,并旋紧。
图4a 图4b(2)轻推注射器的活塞,并将水缓缓注入到浓硫酸中。
浓硫酸遇水释放出大量的热,气球快速鼓起,同时注入浓硫酸的水立即沸腾,夹带着酸液向四周飞溅,粘在导管上的pH试纸遇到溅起的酸液而出现很多红色的斑点(如图4b)。
【教具特点】学生通过气球膨胀,直观地体会到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事实,同时pH试纸上的红色斑点直观地显示了酸液溅起的高度,从而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把水加入到浓硫酸中进行稀释是一种错误的实验操作,它极易酿成安全事故”。
通过这种示错性教具的使用,学生知道了规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5、研发源于实验方法的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具为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然而随着新材料和新方法的出现,原有的教具不再适应教学的需要,这时就需在原有教具的基础上,或调整、或改造、或更新、或创制新的教具。
教具5:吊针式吸气装置【制作材料】大瓶空饮料瓶(2.5 L)1个、乳胶管、具支试管(25 mm×200 mm)、玻璃导管、橡胶塞(单孔、双孔各1个)、止水夹【制作方法】(1)在饮料瓶的瓶盖上打两个孔,将带有导管的双孔橡皮塞的导管从瓶塞上穿过,在饮料瓶中装满水,拧紧瓶盖,将饮料瓶倒立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另一空瓶放在其下面用于待接水,此时,上瓶中的水不能流下(如图5a)。
图5a 图5b(2)缓缓打开止水夹,上瓶中的水受重力作用将流下进入到下面空瓶中,上瓶内形成负压,将反应产生的气体吸入具支试管中并形成连续的气泡(如图5b)。
吸气的速率可由止水夹闭合的大小来控制。
【教具特点】原有教具的最大缺点是产生的气体不能很快地被试剂所吸收,而此教具通过负压原理将气体很快地汇集起来,并通入到具支试管内的试剂中,从而使得实验效果更加的明显。
此外,该教具还可用作检验可燃物(如木炭、甲烷等)在空气中燃烧后是否有CO2生成,以及火柴头中是否含有硫元素等。
6、研发源于分组实验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化学分组实验越来越多。
对于有一定规模的学校来说,往往一次实验准备的液体药品只够几个班级使用,后续班级的实验要能顺利进行,就必需及时、快速地添加液体药品,但像H2SO4、NaOH溶液等液体药品是盛放于细口试剂瓶中,而实验时常用的细口试剂瓶的规格有60 mL、125 mL、250 mL,它们的瓶口直径均约为2 cm,瓶口太小。
因此如果直接向细口试剂瓶中添加溶液,溶液就很可能洒落到试剂瓶外而造成药品的浪费。
如果通过漏斗向细口试剂瓶中添加溶液,尽管可以避免溶液洒落到试剂瓶外,但由于添加液体时试剂瓶中的气体无法顺利导出,而致使液体不能快速地进入到试剂瓶中。
因此,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就需自制出适应学生分组实验要求的教具。
教具6:PVC三通管式快速加液器【制作材料】普通漏斗1个,PVC三通管(管口直径3.2 cm,长度7 cm)1个。
【制作方法】(1)取一PVC三通管(管口直径3.2 cm,长度7 cm),如图6a所示;将普通漏斗置于PVC三通管上,如图6b所示。
图6a 图6b(2)将该教具置于待加溶液的细口试剂瓶上,通过漏斗添加试剂,如图5c所示。
图6c【使用方法】按图6c所示装置向细口试剂瓶中添加溶液。
【教具特点及用途】(1)特点:本教具将PVC三通管与普通漏斗结合在一起,既解决了添加液体时试剂瓶中的气体不能顺利导出的问题,又解决了添加液体时溶液易洒落到试剂瓶外的问题。
(2)用途:本教具既可实现细口试剂瓶中液体药品的快速添加,也可实现酒精灯中酒精的快速添加。
7、研发源于教育技术的需要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自制教具应不断地突破传统的实验技术,较快地将现代科技融入其中,以提升现有教具的功能。
比如在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时,传统的操作只能进行最简单的酸碱滴定,而对滴定过程中突跃现象的展现却无能为力。
但若在现有教具的基础上结合传感器技术,则可非常清晰地将滴定的全过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滴定的实质。
教具7:原电池放电效果演示器【制作材料】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电脑、塑料小盒(1个)、锌片、铜片、1.0 mol·L-1 CuSO4溶液【制作方法】(1)将电流传感器的两极分别与Zn、Cu相连,并将Zn、Cu置于1.0 mol·L-1 CuSO4溶液中,再将数据采集器分别与电脑和电流传感器相连(如图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