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说课ppt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PPT_图文

回顾、思考:
①静止的力车、是足改球变为物什体么运运动动起状来态?的原因。
②运动的车、足球为什么停下来?
③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
4.补充完善,形成定律
回顾历史,探究定律
笛卡尔: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 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 直线上运动。
这应成为一个原理,它是人类整个 自然观的基础。
回顾历史,探究定律
思考:运动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1.情景设问,经验猜想
回顾历史,探究定律
亚里士多德: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 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运动需要力维持
贡献: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质疑假设,科学猜想
回顾历史,探究定律
①现象: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创设游戏,引入课题
1.一张纸已剪成三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
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
2.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
边,纸会断成几截?
问题:1.怎样解释撕纸游戏呢? 2.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
1.情景设问,经验猜想
(1596-1650) 笛卡尔
牛顿简介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主要贡献 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 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
(1643-1727)
4.补充完善,形成定律
回顾历史,探究定律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第二部分:学情分析
学习了力学和运动学的知识,对力和运动的关系 有初步的认识,但存在错误认知。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28张PPT)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 直接证明。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是不存在的,但物体 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和不受外力作用相 同。
开动脑筋
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惯性定 律
惯性
物体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 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不受力。(外因)
(寻找内因)物体自身的属性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 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 象.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 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静止在一个地方,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通过直觉和思维
2、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认为: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 力作用。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锤头松动了,为 什么把锤柄向下撞击 地面就能紧固锤头呢?
向下挥锤柄时,锤头随着锤柄一起向下运动,锤 柄撞击地面时由运动变为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 要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向下运动,所以锤头就紧套在 锤柄上了。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小狗淋湿了,是 怎样利用惯性将身上 的水抖掉的?
3.(力与运动的关系)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 车,小车便开始运动,以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4.1牛顿第一定律(共13张PPT)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 质。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 惯性定律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不受外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知悉钠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 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为止。
原因:完全不受力的物体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三、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的性 质。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 惯性定律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不受外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知悉钠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 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为止。
原因:完全不受力的物体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4.1 牛顿第一定律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受到的力
力学
第四章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小实验:用力推动放在桌上的课
本
有推力时
无推力时
运动状态 运动
静止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
亚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 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理想斜面实
验
B
C
D
A
θ
Ev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保持匀速运动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而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 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 笛
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 卡 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即不停 儿 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3)物体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速度无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注意:惯性不是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四、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二章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
运动学
第三章研究的是物体的受到的力
力学
第四章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物体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小实验:用力推动放在桌上的课
本
有推力时
无推力时
运动状态 运动
静止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力与运动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
亚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 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理想斜面实
验
B
C
D
A
θ
Ev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保持匀速运动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指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而只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 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 笛
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 卡 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即不停 儿 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3)物体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速度无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注意:惯性不是力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四、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D.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物体都具有惯性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件:4.1牛顿第一定律(共23张PPT)

的
回
“实验+科学推理”→“不是维持”
顾
法国
笛卡儿
“直觉+数学推理”→ “不变”
英国
牛顿
“高度慨括+科学抽象”→“改变”
二 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
牛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顿 第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表明:(2)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一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定
律
物体不受力的规律
二 探究 牛顿第一定律
牛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顿 第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表明:(1)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
一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
定
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律 一切物体在
任何状态下 都有惯性
惯性是物 体的固有 属性
牛顿第一定 律又叫
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 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不受力物体将以原 速不停不偏地运动
下去
如果运动中的物 体没有受到力的 作用,它将继续 以同一速度沿同 一直线运动,既 不停下来也不偏 离原来的方向。
研究方法:“直觉+严密的数学推理”
一
历 史
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
的
回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 顾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
: 静止状态,直到有
牛 外力迫使它改变这
动力学的奠基人是牛顿(Newton England) 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是牛顿运动定律
“坐地日行8万里,巡天遥看一 千河”,若能乘坐悬空的热气球 飘在高空,那么,由于地球自转, 一昼夜我不就能环游世界,观赏 美景了吗?那多美妙啊!这个梦 想能实现吗?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4章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宣讲PPT课件

惯性现象的应用与防止Fra bibliotek1、交通部门规定:在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必须系好安全带。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
思考
答:汽车紧急刹车时,突然减速,乘客由于惯性将会撞在前面而造成危险,系上了安会带就可以靠安全带的拉力而随汽车一起减速,避免危险。
牛顿第一定律
2、如图,离开喷泉口的水,为什么还会继续向上运动?
3、如图,撞击锤子把柄,可以使锤头紧套在把柄上。
惯性(inertia)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 特点
⑴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 定义
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⑶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mass)有关。与运动与否、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
思 考
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或者说,它们都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但是这种“本领”的大小是不一样的。 物体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⑴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⑵ 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 反映
1 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课堂小结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1 内容
2 反映
⑴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共28张PPT)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 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静止在一个地方,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通过直觉和思维
2、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认为: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 力作用。
对伽利略观点 进行补充完善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或
.
②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 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 象.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AB
B.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受外力作用
D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
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
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1234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 直接证明。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 里士多德认为:必须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 力的作用,物体就要 静止在一个地方,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 原因
通过直觉和思维
2、伽利略的观点
伽利略认为:物体 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 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 力作用。
对伽利略观点 进行补充完善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
或
.
②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 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 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 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 象.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AB
B.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受外力作用
D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
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
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1234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 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 直接证明。
新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课件4.1 牛顿第一定律 (共19张PPT)

勒奈·笛卡尔(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对 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 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 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 其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 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 动着的物体将以同一速度沿 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 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3.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 4. 讲解惯性定律并利用实例讲解物体的惯性 5. 运用一道典型例题检查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
布置课后作业
1、冰壶运动: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 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1年11月2021/11/32021/11/32021/11/311/3/2021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1/11/32021/11/3November 3, 2021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1/11/32021/11/32021/11/32021/11/3
2.阐明了力的科学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而不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普遍具有的 属性──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惯性:
1、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
2、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 形式无关,与物体的受力情 况无关 。
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 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理论联系实际,物理走向社会
作业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必做题
1. 课本P70-71页 1.(2)、3。 2. 一个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
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则不可能向上运动。这个 结论错在什么地方? (兼顾基础、巩固所学、温故知新。)
二.选做题 阅读课本70页的《科学漫步》,
观察 水平运动的物体最终会停止
权威一定就正确吗?
质疑 是因为不受力物体才停止的吗?
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
猜想 没有摩擦力,物体将一直运动下去
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
实验
设计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
强调: 虽然是理想实验,但是并不缺 少事实基础。
介绍: 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 学研究中的基本地位。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也可以运动。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他将继续以同一 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 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人们看问题的视野。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 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 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乐 于 探 究 提出问题
亚里士多德
牛顿第一定律
形成体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敢
于
质 疑
进行补充
牛顿
科学方法
笛卡尔
伽利略
实 事
坚 持
求 是
真
理
从过程方法到情感态度的升华
牛顿第一定律
2.科学探究
②科学分析
牛顿第 一定律
力和运动的 关系
强调重点, 突出难点
力不是维 持物体运动 的原因 力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惯性定律) 惯性的概念 与应用
感受伽利略 的理想斜面实 验,经历科学 的探究过程。
参与物体惯 性性质的探究 实验,感受惯 性的普遍性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 是,坚持真理 的科学态度。
增强学习物 理的兴趣和科 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 重点
①伽利略的科学 实验方法 ②牛顿第一定律 和惯性的概念与 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 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
说课稿
牛顿第一定律 教材分析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 介绍
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 必修一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第验四章第一节
教材 结构
教材 地位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与惯性运用
教材分析
教材 结构
教材 地位
教材 介绍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学
牛顿第 二定律
惯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让学生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并举例回答 (教师参与讨论,并引导)
质量是描述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质质推量量动越越静小大止,,的学小惯惯生轿性性为车越越主和小大小体,,推,运运车教,动动师哪状状为一态态主个就就导更越越容容难易?易改改变变。。
3.回归生活
牛顿第一定律
安全带
刹车
①力和运动的关系 ②对生活中的惯性 现象的正确理解
教学过程
1.走向物理(3分钟)
牛顿第一定律 ①穿越时空(15分钟)
2.科学探究(35分钟)
②科学分析(8分钟)
3.回归生活(7分钟)
③玩转物理(12分钟)
1.走向物理
牛顿第一定律
如何使小车运动起来?
停止推动小车,小车 状态又会怎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
惯性是 一切物体 的属性
牛顿第一定律 ③玩转物理
象棋子、小木棍等
细绳、小车、烧 杯、红色液体等
蜡烛、塑料瓶、 塑料薄膜等
将学生分为3-4人一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固体具有惯性 液体具有惯性 气体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寓教于乐(教学理念) 生活走向物理(课程理念)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能举例说明) 惯性有大小吗?
力学
承上启下
学情分析
优势
物理基础知识 好奇心、观察力 简单实验操作
牛顿第一定律
障碍
前概念、生活经验 经验认识过渡到物理本质
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伽利略 理想斜面实验。 理解牛顿第 一定律的内容 及意义。
知道什么是 惯性,并能简 单解释生活中 的惯性现象。
过程与方法
思考: 以加速运动的车厢为参 考系,牛顿第一定律成立吗?
(兼顾提高,因材施教)
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设计
§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探究过程:
1、亚里士多德:提出观点 2、伽利略:研究方法 3、笛卡尔:进行补充 4、牛顿:形成体系
二、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止。
认知和发展水平 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停止推动小车,小车最终将停止运动。
2.科学探究
亚里士多德
伽牛利顿略
牛顿第一定律 ①穿越时空
笛笛卡尔尔
伽牛利顿略
牛顿第一定律
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 停止推动小车,小车最终将停止运动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