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中国画 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引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

假设老师是第一次来鹤溪,你们能否向老师推荐几处瑞安值得一游的去处?

学生答。好的,大家推荐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

今天老师也向大家推荐我们的家乡南雁荡山风景区,希望大家有空能去看看。

导游法: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中的图片,游览雁荡风光,师讲解。

师:南雁荡山位于平阳境内,距温州市区87公里,离平阳城关32公里,总面积97.68平方公里,北部明王峰,上有泥塘沼泽,秋冬大雁在此栖息,且与北雁荡山遥望相对,故名。风景区以秀溪、幽洞、奇峰、景岩、银瀑、石堑为六大特色,有“浙南第一胜景”之称。与北雁荡山、中雁荡合称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属山岳型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北雁荡山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灵峰灵岩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最有趣的是,一景多变,移步换形。比如现在看到的这个合掌峰,就是灵峰最著名的景观,随着日出日暮这座合掌峰会逐渐变换成夫妻峰、雄鹰峰等,雁荡体现出了山水多变的特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上下落差190米,随着季节雨水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风貌。杜牧诗中说道: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水云烟雾难分。图中的为雨过之后大龙湫,如银河倒挂。

来到雁荡大家可以随着当年徐侠客的足迹,在雁荡观景品茶、赏画吟诗,体会诗情画意的山水之美。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式来记录你们游山玩水的心情?

生答,再问:古人用什么方式来记录的呢?

引出课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二、讲解新知

1.中国画的种类:花鸟、山水、人物。

设问:山水画是中国画中的大门类,但大家知道,为什么古人这么爱表现山水吗?

释疑:中国人对山水有着宗教一样的崇拜与敬畏,一切神灵皆隐于山水之中,山高水远,山静水动,蕴涵着天体宇宙无限奥妙,很多文人都留下了对独到的山水观念。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智者乐水,仁者爱山”,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智慧与仁德是人类品格中的两大美德,是君子的象征和标志。古人游山玩水,体现了我们对自然的爱好,寄情山水,表现对人生理想与生活品味的追求,成为中国山水画常见的主题。

因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此后大文学家欧阳修亦写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所以说,山水画家们常常也是游览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清代大画家石涛就提出了“搜尽奇峰

打草稿”的名句。

2.刚才在课前,同学们已经欣赏过老师带来的一些作品。他们笔下描绘的都是我们温州乐清和瑞安的山水风光。

画中所绘的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风景,但为什么我们看完以后会有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画何处的感觉呢?

让我们来揭开这个迷团:比较法。

老师这里有三张图片,分别是对自然风景不同的表现形式,请大家在辨认一下。

1.风景照片:纪录自然

2.莫奈油画:再现自然(画家眼中的风景)

3.国画山水:表现意境(画家心中的风景)

A.西方绘画注重写实,他们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再现自然,画家们用了什么手法来再现自然的风貌呢?(色彩、光影)

B.中国画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更注重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们笔下的自然就因人而异地发生了各种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如:三远(深远、高远、平远)计白当黑、笔墨意趣等。

(西方风景画所采用的视点,多为平视的一点透视与二点透视,主要为静态空间构图。故其水彩画或油画,多根据人眼垂直视角30度,水平视角45度的固定视域,来决定画幅的长与宽的比例,通常是三与二之比。中国人认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所以采取了视点运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表现法就让我们在看一幅的时候随着画家的视角边走边看,形成一种动态的意像。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纵画长的条幅立轴就是横长的横卷。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西方有句话:“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而在我们中国,大文豪苏轼评价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开创了诗情画意的境界,诗与画在意境上的交融,赋予了真正的气韵生动的美感,让诗的情怀进入了绘画,逐渐成了重要的审美标准之一。

小结:山水画不是风景画,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3.中国画中追求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美是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说起这意境之美,让我想起了这么一个故事:在宋代,画家在进入画院之前,需要经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的画家才能成为翰林图画院的成员。而考试的方法也很特别,就是由宫廷主考人在古诗中寻找一句现成诗句,作为考试的题目,应考的画家们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文字的诗句变成可视的图画。有一年,皇帝宋徽宗赵佶取了这么一个题目:乱山藏古寺。大家现在可以静静地思考:如果是你在考试,你会如何表现呢?

有人画乱山之中露出一个塔尖;也有人画古寺的一角。。。而真正高明的是画了在荒芜的山野之间画一副飘扬的幡,又或是只画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担水足矣。如此一来,就巧妙的表现了“藏”这一字的意境。

今天我也想效仿古人,出几个题来考考大家!

互动题:

A.吟诗作画

先看这首大家比较熟悉的诗:

1.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请在下面的几副作品中,选取适合这首诗的画。

(马远《寒江独钓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