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

合集下载

乙肝三系化验单解读

乙肝三系化验单解读

怎么看乙肝三系的报告单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乙肝e抗原阴性乙肝e抗体阴性乙肝核心抗体IgG 阳性乙肝核心抗体IgM 阴性怎样分析“二对半”检查结果乙肝病毒存在三对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因核心抗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血清中不能表达,检测困难,故只能检测二对半而不能检测三对,所以称为二对半。

当五项全部阴性,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属于健康者,如出现抗-HBs阳性,或抗-HBs和抗-HBc阳性,上述情况可能是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感染乙肝后治愈而出现的保护性抗体。

乙肝病毒"大三阳"(指HBsAg、HBeAg、抗-HBc阳性)、乙肝病毒"小三阳"(指HBsAg、抗-HBe、抗-HBc阳性)或乙肝病毒阳 (指HBsAg、抗-HBc阳性)。

这三种情况临床多见,并不能表示肝功能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小三阳"、"阳"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明显降低,传染性弱。

但如果HBV-DNA呈阳性,则有可能存在病毒变异,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如果有上述几种情况,肝功能正常,即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作为健康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拿到化验单后如何判断检查结果是否正常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 -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在医学上简称乙型肝炎两对半。

通过抽取静脉血,经过检验获得结果。

在老百姓眼里,是凡结果出现了红色“+” 号,就认为身体出现了毛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8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特点探讨

8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特点探讨
表2 8 0例 A C血清 HB D A含量与炎症 S V N 活 动 度 和 纤 维 化 程 度 关 系
定量测定采用美 国产 P 7 0 E 0 0型 P R定 量分析 仪进行 检测 , C 试 剂购 自中山大学 达安基 因股份 有限 公司。严格 按说 明书进 行 操作。 13 肝穿刺和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 所有 患者常 规检查 血 . 小板 、 出血时间 、 凝血 时间 、 凝血 酶原 活动 度 , 格者 在超 声 波 合 引导下用美 国生产的活检枪和一次性 JG肝穿针进行 穿刺 , 8 穿
V0. 9 No 6 12 .
oc . 0 t 2 07
8 0例 慢 性 乙肝 病 毒携 带者 肝 组 织病 理 特点 探 讨
赵登蕴 , 覃亚勤, 郑伟 , 刘贵章, 唐杏 明, 李声方 ( 东省东 莞东 华 医院 , 东 东莞 5 3 l) 广 广 2 1O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 ( S 肝组织病理特 点及 其与血清 Ht N 的相关 性。方法 对 8 AS A C) 3 VD A 0例 C 进行肝 组织病理 、 3 Ht V免疫 组化检查。结果 9 %(6/ 0 患者肝组 织有 炎症或纤维 化改变 , 5 7 8) 大部分病理诊 断为轻度 , 极少部分为 中度和重度 ,75 1 . %达 G 2以上 ; 肝组织 g表达 ( 占 4 . %, ++~ +++) 5 . %, B A +) 7 5 ( 占 2 5 H c g表达 ( 占7 %; +) 0 肝组织 G ~ 和 G ~ 、0 s H 3 D A载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大部分 AS 2 4 o IS 和 卜4 t V N C患者肝 组织存在不 同程度 的炎症 改变 , 应争取行 肝活检 , 以及 时判断肝病 活动性和是否 需要 抗病毒 治疗 ,IV NA不能作为慢 性 Ht IB D - 3 V感 染组织病 变程度 的预测指标。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病毒感染 , 活组织检查 ; 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 类号:R 1 .2 5 2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5 1 (0 70 —0 1 —0 0 1 8 72 0 )6 9 7 2 为探讨慢 性 乙型肝炎病 毒携带 者 ( S 肝 组织 的病理 和 A C) IB - V免疫组化特点 , I 我们对 8 0例 AS C患者进行 了肝活检 和血 清有关病毒指标检查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所选 对象为 2 0 . 0 4年 3月 ~2 0 0 5年 6月我 院 住院患者 , 8 , 共 0例 所有 患者无 任何 症状 和体 征 , 近半 年来 肝 功能一直正常 , 肝脾 B超 探查 未见 异 常。其 中男 6 0例 , 2 女 0 例, 年龄最大 3 7岁 , 最小 1 , 7岁 平均 2 . 。全部病例 卜 57岁 ⅡA 和 卜 3A Ⅱe g阳性 , 4 有 0例患者 用免疫组 化方 法检 测肝组 织 l i B. sg和 r A , A - g 临床 和病理 诊 断标 准依 据 2 0 Bc 0 0年修 订 的我 国 《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 12 血清学检测 肝功 能用 美 国产 B Y R全 自动 生化分 析 . A E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O、iNOS和ALT含量变化及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O、iNOS和ALT含量变化及意义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O、iNOS和ALT含量变化及意义张华欣;彭俊华;齐心亮;朱发仁;赵勇【摘要】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变化及意义.CHB患者分为轻度(n=75)、中度(n=78)、重度(n=49)3组,以健康人群(n=74)为对照组,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NO、iNOS和ALT水平.CHB患者血清NO和iNO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CHB患者的血清中NO、iNOS水平显著升高,ALT明显增高,NO 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重度CHB血清中白蛋白明显降低,但NO、iNOS水平无明显改变.NO、iNOS和ALT在CHB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慢性乙肝病情程度一项参考指标.【期刊名称】《甘肃科学学报》【年(卷),期】2010(022)003【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作者】张华欣;彭俊华;齐心亮;朱发仁;赵勇【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检验科,甘肃,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2%R916.3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levels of nitric oxide(NO),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 T)in chronic hepatitis B(CHB)patients.The CHB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n=75),moderate(n=78)andsevere(n=49)groups,the control group is from the healthypeople(n=74).NO,iNOS and AL T were detected by biochemistry method.The levels of NO and iNO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HB patients than that in control 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NO and iNO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mild and moderate CHB patients too, AL 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level of NO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AL T.Album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severe CHB group,but the level of NO、iNOS was not increase significantly.NO, iNOS and AL 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HB,and the levels of NO,iNOS and AL T can be an reference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CHB.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B;nitric oxide;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NO)是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种细胞中的一种生物介质,是细胞间信息传递和重要的调节因子。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结果分析

所在 医院就诊 的乙肝 患者 10例 , 性患者 8 , 6 5 男 7例 女 3例 ;
年龄介于 1 8 0~ 2岁 之 间 , 均 年 龄 3 . 9 2岁 ; 者 职 业 平 6 5± . 患
不限 。
中和抗体 , 其能在体 内存在相 当长 的时间 。
3 13 HB A 其 在 血 清 中 的 出现 时 间 稍 后 于 HBA , 般 . . eg s g一 血 清 H e g阳 性 者 , s g亦 为 阳性 。 H e g与 病 毒 D n BA HBA BA ae
是 既 往 感 染 的标 志 j 。 32 乙肝 五 项 检 测 操 作 的注 意 事 项 .
10例 乙肝 患者 乙肝五项 检查结果 见表 l 5 。其 中 HBA sg
阳性 率 8 . 3 , 一H c阳 性率 为 8 .0 。 93% 抗 B 20 % 表 1 10例 乙肝 患 者 乙肝 五 项 检 测 结 果 5

4 0・
生国医堂剑
Q 堡 旦 箜2鲞箜 翅 !i c
oao h aD m e 00V 1 0 6 vtnoC i ,e h i f n e 21 。o 7N. . 3

临 床 研 究

乙肝 患者 的 乙肝 五 项 检验 结 果 分 析
吴辉
【 摘要】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 中心体检的 10 乙型肝炎患者的乙肝五项检验情况。方法 5例 回顾性分 析笔者 乙肝 五项 是
血清 , 采用 E IA检 测 HbA , 一H sH e g抗 一H e 抗 LS sg抗 B , BA , B,

H c B 。试剂由上海 科华生物 技术 有限公 司提供 , 有效 期 内
使用 。所有操作及结果判定均按试剂 说明书进 行 , 疑者重 可 复检测 , 仍阳性者 定为 阳性。H V—D A定量 以 10 B N .0×1 0

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分析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鉴别和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到我院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

在日立718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肝功指标给予详细检测及分析。

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酚基转移酶(GGT)、总膽红素(TB)、总蛋白(TP)、白蛋白(ALB )和前白蛋白(PA)与肝细胞的损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ALT 、AST 、GGT、TB、TP、ALB、PA 肝功能指标能够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并且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标签:乙型肝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618-01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高,主要通过血或血制品、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母乳、性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1]。

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区,最近一次的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BsAg 携带率已由1992年的9.75%降至2008年的7.18%,但是总人数已超过9000万[2]。

乙肝早期的症状不明显,但易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我们对2013年-2014年到我院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肝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指标的检查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鉴别和诊断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13年-2014年到我院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乙型肝炎患者中,男性76 例,女性44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3.2±1.6岁。

同时我们还选取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23-64 岁,平均年龄42.3 ±1.3岁。

对患者和健康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等基本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观察

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观察
1 1 一 般 资料 .
化 道 出血 、 性 脑 病 甚 至 肝癌 等并 发 症 【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的 起 因 是 肝 3 】 。
肝 炎 病 毒 感 染 侵 害 及 其 引 起 的 肝 脏 损害 , 抗 肝 炎 免 疫 与 肝 细 胞 有 相 互 作 用 的 免疫 病理 机 制 参 与 【。 T ̄AS 是 临 床 上 常 用 且 敏 4 AL N T J 感 的 肝 功 能 检 测 指 标 , 体 内 的 碱 性 磷 酸 酶 AL 主 要 分 布 于 肝 、 人 P 骨 、 和 胎 盘 。 清 白 蛋 白AL 肝 脏 是 血 浆 蛋 白 的 主要 来 源 , 肠 】血 B 由 肝 细 胞 合 成 的血 浆 蛋 白 包 括 。 早期 研 究 中AL T是 监 测 的 关 键 指 标 , 而部分患者A T 病毒D 然 L 和 NA同时 上 升 , 他患 者 则 当AL 其 T 升 高 时 乙 肝 病 毒 一D NA仍 未 检 测 到 。 目前 认 为 慢性 乙 型 肝 炎 的 治 疗 应 采 取 综 合 治 疗 的 方 案 , 般 一 保 肝 治 疗 、 疫 调 节 剂 、 肝 纤 维 化 、 理 有 效 的抗 病 毒 药 物 , 免 抗 合 从 而 抑 制 乙 肝 病 毒 在 体 内 的 复 制 甚 或 清 除 乙 肝 病 毒 以 达 到 慢 性 肝 炎 的病 情 控 制 , 止 病 情 进 展 。 年 来 干 扰 素 广 泛 应 用于 临 床 慢 阻 近 性 乙型 肝 炎 治疗 , 且 用 药 剂 量 增 加 , 程 延 长 , 提 高 抗 乙 肝 病 并 疗 以 毒 的疗 效 , 同时 也 不 可 避 免 地 增加 了相 关 副 作 用 , 但 如外 周 血 白 细 胞 、 小 板 减 少 等 , 响 了干 扰 素 的 应 用 。 血 影 有研 究 将 慢 性 乙 肝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3 , 察 到 3 治 疗 后 血 清 AL 和 A T水 平 均 较 冶 疗 组 观 组 T s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综合评价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指标综合评价

TheTo a tm a in fSe u n c t r i Pa int t t lEsi to o r m I dia o n te swih Chr ni r e a ii o c VialH pt ttsTyp e B
Zho Yu ao, u Fan . “ u b Li g W
周玉宝, 芳 , 刘 武 易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 第四五 一 医院检 验科 , 西安 7 0 5 ) 1 0 4
摘 要 : 的 全 面检 测慢 性 乙型 肝 炎( 目 乙肝 ) 患者 各 项 血 清 学指 标 , 期 筛 选 出更 经 济 、 用 的 随访 指 标 。e c sfu d b t e h ee tber tso T , T , i rn ewa o n ewe n t ed tca l ae fAL AS TP, G, f A/ GGT 1 p te twi V n h ee tbe rtso i ain t HB a d te d tca l ae f 1 h
H BV e e d t c e M e h ds The H BV a ke s, e 一 e ede e t d byELI w r e e t d. to m r r Pr S1 Ag w r t c e SA n 26 te sw ih H BV . helve fH BV i 0 pa int t T e lo DN A r t c e l r s e equ ntt tv we ede e t d by fuo e c nc a ia i ePCR. h e 1o i e un ton w e eobt i d byan a t m a e o he ity na y T e lve flv rf c i r ane u o t d bic m s r a l —

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用血常规和生化检验项目诊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多种肝炎病毒所致的肝脏病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患者的身体有很大影响。

还可能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肝脏功能逐渐下降,最后导致癌变,死亡率上升,而病毒性肝炎的并发症有肝硬化、黄疸、肝癌等。

这种病在临床上可以治愈,但一旦拖延,就会加重治疗难度,甚至导致病情恶化,特别是乙型肝炎,会给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带来很大伤害。

因此,要想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其身体状况,就必须要在临床上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而在常规的血常规检验中,乙肝的检出率并不高,导致单纯的血常规检验无法满足临床的检验需求[1]。

因此,除了血常规检验外,还需结合其他检验。

患者的血液常规、生化检验均为阴性。

具体包括:(1)在禁食8~16个小时后,全体工作人员取血标本,采用EDTA.K2抗凝剂进行血常规检验,取2毫升静脉血;采用红盖干燥器,在2小时内进行分离,离心速率为3000转/分钟,10分钟后,将血清分离出来,然后冷冻保存。

(2)血液常规检验:采用XE-50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检验,检验所用的校准品、质控物和相应的试剂都选用了与所用仪器相匹配的原厂化试剂,检验过程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并保证在有效期内进行检验。

(3)生化检验:检验设备为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制设备选用PCCC1和PCCC2,以及生物化学试剂,利用此系统检验各科研人员的各项生化指标,并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规范的操作规程进行检验,保证在有效期限内进行检验。

目前,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活质量。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出现急性肝炎、重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导致肝癌,危及生命。

这种情况下,患者的肝脏会受到很大的损伤,其他器官和系统也会受到损伤[2]。

此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数量和血液生化指标都有明显变化。

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感染了病毒,很容易因为肝脏的损伤而危及病情,从而加重病情,甚至会影响到其他器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
作者:都永芳杨文艳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

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与随机抽样研究方法,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收治的160例乙肝患者作为乙肝组,同期选择160例无乙型肝炎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入选者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与雌激素指标。

结果:乙肝组的血清HDL-C、TC、TG水平都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生化检验指标;雌激素;乙型肝炎;血脂;变化特点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病理特征为肝脏炎症和坏死。

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其中约1/4的患者可形成重型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造成严重预后[1]。

现代研究表明乙肝以多种生化指标异常为特点,其预后与肝细胞的再生速度有关,也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等有关[2]。

雌激素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生产雌酮或雌二醇,肝炎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之间也具有密切的关系[3]。

本文具体探讨了乙肝患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总结与随机抽样研究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收治的160例乙肝患者作为乙肝组,同期选择160例无乙型肝炎的人群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年龄20~80岁;乙肝组符合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酶联免疫吸附法抗HBV检测阳性);患者在自愿条件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临床与检测资料不完整患者。

乙肝组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58.94±4.19)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2.14±2.19)kg/m2;平均乙肝发病年限为4.02±1.11年。

对照组中男103例,女5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9.51±4.05)岁;平均体重指数(22.56±2.33)周。

两组入选者的上述资料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生化检验指标测定
取两组入选者的空腹静脉血3~4mL,3000r/min的离心15~20min(离心半径为
15cm),留取上层血清,置2~8℃冰箱保存。

*杨文艳为本文通讯作者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雌二醇(E2)的水平。

检测试剂盒来自上海华臣生物试剂有限公司,上述检测方法都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1.3 统计方法
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选择SPSS 19.0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表示,分别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对比,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血脂检测结果对比
乙肝组的血清HDL-C、TC、TG水平都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血脂水平对比[(±s),mmol/L]
2.2 雌激素检测结果对比
乙肝组与对照组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分别为(158.76±9.11)pmol/L和(86.76±10.54)
pmol/L,乙肝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

乙肝病毒虽然其并不直接杀伤肝细胞,但是可通过特异性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造成肝细胞损伤导致重型肝炎[4]。

本研究显示乙肝组的血清HDL-C、TC、TG水平都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相关研究表明肝炎可导致机体性激素表达异常,其中雌激素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生产雌酮或雌二醇,发生脱嘌呤反应,生成一系列氧自由基,能抑制肝脂酶,使HDL分
解减少,从而导致细胞脂质和DNA发生氧化损伤,使HDL分解减少,并促进载脂蛋白Lp (a)的合成,需在肝脏灭活并影响肝脏对脂肪的转运和对胆汁的排泄,增加HDL的生成。

雌激素也可使LDL受体基因表达增加3~5倍,使得肝脏负担明显加重,实现其对血浆LDL-C 的降低作用。

本研究显示乙肝组的血清雌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总之,乙肝患者在生化检测多伴随有血脂异常与雌激素分泌异常,要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预防性管理,及早预测病情与预后。

参考文献
[1] Huang H,Xu C,Zhou X,et al.Incidence and seroprevalence of hepatitis E virus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and antibody placental transfer in infants[J].J Clin Virol,2016,09(82):84-88.
[2] 牛志立,张平安.乙肝并发肾病患者肝肾功能及血脂和补体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03):105-108.
[3] 闫琼红,刘波,杨金宇,等.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血脂及雌激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34):6722-6726.
[4] 邵锦欢,肖翔,詹剑锋,等.乙肝病毒不同基因亚型感染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2014-2016,2017.
[5] 王延君,李群,杨丽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脂相关指标检测与临床意义[J].潍坊医学院学报,2015,(02):138-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