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技巧及其规则

合集下载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
1. 跌入: 前肢紧抱裹贴躯干、抬起大腿,双腿抬起,使躯体竖立,上身后后仰,将身体倒下。

2. 跌落: 以双臂和大腿紧抱对方,头部略低对方,双臂抓住对方衣服和腰部,将对方身体向后仰抛去。

3. 跌扣: 以双臂和大腿紧抱对方,双脚远距离地紧贴地面,同时力量以上抓住对方腰部和背部,将对方冲向地面扣击,上身相对抬起。

4. 肘击: 右肘右膝成向,以右肘右膝作抗阻力,双手紧握对方,双腿交叉与对方手臂平行,将对方身体背至腰部击落。

5. 跌腿: 双手紧握对方,衣袖扭绳严密,双膝向前送出,以右膝直抵对方足腕,压使对方失去平衡,身体跌击地面。

6. 铰肘: 用双臂与大腿抱住对方,下身后仰,尽量使自身处于低处,以双肘铰将对方肘部向上撑开,使对方失去平衡跌倒。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一、比赛规则1.对抗规则:比赛双方站在场上的两个边界线上,通过动作和技巧争夺对方的控制权。

比赛中禁止使用击打、撞击等攻击性动作。

2.分数计算:比赛中,裁判员会根据选手的技术动作和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

比赛中,摔跤选手可以通过对方的“打地”、“倒地”,或者对方出界等方式获得积分。

3.胜负判定:比赛时间结束后,对方得到的分数高者为胜。

如果比赛时间结束后双方的分数一样,则通过计时赛或者裁判员的判决来决定胜负。

二、裁判法1.权威性:裁判员应保持中立公正的立场,对比赛规则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明确权威地执行。

2.专业性:裁判员应对比赛规则、技术动作和判决标准有深入的了解和熟练掌握。

比赛中裁判员要迅速准确地判定选手的动作是否合法,给出相应的分数。

3.公平性:裁判员应保证比赛的公平性,不偏袒任何一方选手,秉持公正的原则进行判决。

4.沟通能力:裁判员应能与选手和观众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比赛规则或者判决结果。

三、裁判员的角色裁判员在中国式摔跤比赛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判决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

以下是裁判员的主要角色:1.维护比赛秩序:裁判员应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维护比赛的秩序和规则。

2.判定分数:裁判员需要迅速准确地判定选手的技术动作是否合法,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3.监督选手:裁判员需要监督选手是否违反比赛规则,如使用禁用的技巧、过度的攻击等。

4.解决争议:如果比赛中出现争议或者纠纷,裁判员需要迅速决定并解决,确保公平和秩序。

总结起来,中国式摔跤的比赛规则及裁判法是在国际摔跤规则的基础上,经过中国的实践和改进而形成的。

裁判员在比赛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并保证比赛的公平和秩序。

只有遵守规则并正确执行,才能保证比赛的公正性,提高比赛的水平。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用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用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用
前投:腹部贴紧对手,双手向前击打,双腿快速摆动,带动对手跳跃,从而完成发起动作。

1.2保护动作:
仰躺:腹部贴紧对手,双手向上握住对手的胳膊,双腿在身体外侧紧紧扣合,以防止对手转移体重点。

1.3技术抓摔动作:
腿勾摔:双腿紧紧勾住对手的腰部,双手向前搓握住对手的头部,将自身的重心压到对手上,以完成抓摔。

1.4重点动作:
翻滚摔:双手将对手的胳膊向上活动,双腿交叉翻滚向对手的腰部摔下,趁着空中的后摔,再次抓摔。

二、中国式摔跤的运用
1.基本规则
中国式摔跤,是由两人组成的对抗性运动,以抓摔、摔抛为基本技术动作,用于限定内的地面运动,进行技术、体力的竞赛,在运动过程中,双方要保持良好的礼仪。

2.专项训练
中国式摔跤的项目主要有抓摔、摔抛、翻滚及发起动作等,而在专项训练中,要结合重力、力量、爆发力等特点,有效利用每一个动作,进行一个更为系统性的训练,使其更加熟练。

3.训练建议
中国式摔跤是一项高强度、高技术含量的运动,需要技术的熟练和体能的卓越,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力量的发挥,并结合有氧运动,使训练更加全面。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

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第一章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第一节竞赛通则第一条竞赛性质,一, 个人竞赛,以个人在所属级别内竞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

,二, 团体竞赛,1,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的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

2,以每个团体参赛队胜负场次的总和积分确定团体名次。

第二条竞赛制度淘汰制循环制。

第三条组别及体重级别一, 组别,一,性别组别,男子组、女子组。

,二,年龄分组,1,男女成年组,18周岁以上。

2,男女青年组,15周岁,17周岁。

3,男子少年组,12周岁,14周岁。

二,体重级别,,一,男子1,成年组, 52kg、56kg、60kg、65kg、70kg、75kg、82kg、90kg、100kg、国际武道竞赛规则 115kg。

2,青年组,48kg、52kg、56kg、60kg、65kg、70kg、75kg、82kg、90kg、100kg。

3,少年组,40kg、44kg、48kg、52kg、56kg、60kg。

,二,女子1,成年组,48kg、52kg、56kg、60kg、65kg、70kg、75kg、82kg。

2、青年组,44kg、48kg、52kg、56kg、60kg、65kg、70kg、75kg。

第四条不允许上场一,运动员上场时没有按规定着装。

跤衣、跤裤边条颜色不一致。

二,女运动员跤衣内必须穿无袖紧身上衣,不得穿戴有金属或其它硬质框架的胸罩。

三,运动员皮肤暴露处涂抹油脂或油彩者。

四,运动员的头发和男性胡须应长于10毫米或刮净,长发必须编扎。

五,运动员的指甲不得长于1毫米。

第五条比赛中的礼节一,每场比赛开始前,要举行相应的入场式。

在执行裁判长带领下、主裁判、副裁判、记时员和记录员进入比赛场地中央面对裁判台站立。

二,介绍裁判员时,被介绍裁判员应上前一步行抱拳礼,然后退回原位。

三,入场式结束后,裁判员退场。

执行裁判长和记时员、记录员到裁判台就坐。

比赛开始时主裁判、副裁判再次入场,站在比赛场地中央。

中国式摔跤实用教程

中国式摔跤实用教程

中国式摔跤实用教程
中国式摔跤是一种古老而精彩的传统运动。

在这个实用教程中,我们将向您介绍一些基础的中国式摔跤技巧。

1. 前扑摔跤:这是一种基础的技术。

首先,您需要迅速向前冲,用双臂抱住对手的腰部,并用力将其摔倒在地。

同时,注意保持自己的重心稳定,以免被对手反击。

2. 侧扑摔跤:这种技术需要您迅速侧身,用一只手臂抓住对手的胳膊或身体侧面,并用力向一侧推挤。

同时,您可以借助自己的身体重量,将对手摔倒在地。

3. 擒拿摔跤:这种技巧可以用来控制对手并迫使其认输。

您可以利用控制技巧,比如腕部锁定,将对手的手臂固定在背后,然后用力将其摔倒在地。

4. 投技摔跤:这是一种利用对手的力量和动作进行反击的技术。

当对手试图攻击您时,您可以巧妙地使用对手的力量,将其摔倒在地。

以上是一些基础的中国式摔跤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请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和灵活性,并且始终要注意对手的动作。

记住,练习和实践是掌握这些技巧的关键。

中国摔跤训练1一26

中国摔跤训练1一26

中国摔跤训练1一26
1、抻筋:
两腿直立,上体前屈,双手交叉触地反复多次,或双手抱腿后跟,脸贴小腿。

2、合卧裆:
两腿叉开,上体前屈,两手扳住后脚跟,以鼻尖触地。

也可一臂插入一腿的内侧,头贴近一脚的脚面,两手合拢,左右侧互换反复练习。

这两项主要是进行长腰筋、腿筋和翅筋的锻炼。

3、抽腿:
它是在对方把自己腿给撮挤住时,把腿从容抽出的动作。

腿抽出后可立刻反击。

练时先向下卧步(卧下左腿),然后转身抽腿,抽出的腿要由膝盖以上掠过,在直身站起的同时卧下右腿,动作连续做下去。

4、盘腿扔空练习:
先做盘腿耗桩(上体直立,两臂叉腰,一腿往下蹲桩,另一腿上提盘起。

盘起的腿放在蹲桩腿的膝盖以上部位,也可虚盘。

蹲桩腿到支持不住时,再换另一条腿做)。

跟着做向空扔腿的动作练习。

做扔勾、别空练习时,上体前探,一腿扔空,扔哪边腿哪边臂是上手,另一手做底手。

底桩要屈膝,腿可竭力高扔。

扔起腿的脚面要绷直,左右腿互换扔。

扔腿时要有爆发力,从实战出发。

但底柱要稳以免失去重心摔倒。

5、入空、揣空练习:
这种空练方法是属于练习灵活、快速、难度较大的扭腰入和揣(大背胯)的功夫。

可以反复练习卧步、划步、盖步、背步的准确性。

练习时姿势要矮。

练入时,背步以后,上体要向侧转,臂做夹卷动作也随上体向侧摆动,把被背起的人上体拧歪。

臀部在绷腿、拉擦时,要有弹力,以便把对方背翻过来。

练揣空和入空相同。

扭腰、绷腿、拉擦时,不要向侧面转体而是要直向前躬身,同时一臂在胁侧做挡的动作,另一臂下伸。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用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用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用以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及运用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中国式摔跤,又称为中式摔跤,是中国传统的一项体育竞技项目。

它源于古代武术,发展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中国式摔跤注重技巧和策略,既是一项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也是一门精湛的格斗艺术。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动作要领主要包括站姿、摔姿、摔跤动作和摔法。

首先是站姿。

站姿是摔跤起始的基本动作姿势,也是后续动作的起点。

站姿要求站立稳定,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均匀分布于两腿之间。

脚掌着地,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自然下垂。

站姿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后续的摔跤动作。

摔姿是进行摔跤动作的基本姿势。

摔姿包括进攻姿势和防守姿势。

进攻姿势时,身体保持平衡,重心前移,头部稍微低垂,上身稍微前倾,双臂伸直并准备抓取对手。

防守姿势时,身体稍微后仰,重心后移,膝盖微弯,双臂伸直用于阻挡和抓住对手。

摔姿的正确使用可以为后续的摔跤动作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护。

摔跤动作是指在摔姿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攻防动作。

摔跤动作包括推、拉、掐、踢等多种技巧。

推动作是指用身体的力量将对手往后推出。

拉动作是指用手臂的力量将对手往自己拉近。

掐动作是指用手指或手掌的力量夹住对手的关节或身体部位,使其无法活动。

踢动作是指用脚踢对手的身体部位,以达到摔倒对手的目的。

这些摔跤动作在实战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对手的动作进行选择和运用,以取得优势。

摔法是指在摔跤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技巧性摔倒对手的方法。

摔法包括扑摔、拉摔、掐摔、踢摔等多种技术。

扑摔是指用身体的力量将对手猛力摔倒在地。

拉摔是指利用对手的重心和动力,用手臂或身体的力量将对手拉倒在地。

掐摔是指利用掐动作将对手的关节或身体部位夹住,然后利用身体的力量将对手摔倒在地。

踢摔是指利用踢动作将对手的身体部位踢倒在地。

摔法的选择和运用需要根据对手的动作和自身的技巧进行灵活应变,以取得胜利。

中国式摔跤的运用不仅限于比赛场上,平时的训练和应用也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中国式摔跤技巧有哪些掌握要领

中国式摔跤技巧有哪些掌握要领

中国式摔跤技巧有哪些掌握要领1.稳定的基础姿势:在进行摔跤比赛时,保持稳定的基础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膝盖弯曲,重心下沉,双脚与肩同宽等。

这种姿势能够使你更加稳定,减少被对手推倒的可能。

2.保持平衡:摔跤比赛中,保持平衡是非常重要的。

要学会通过移动和调整身体的重心来保持平衡,防止被对手推倒。

同时,对手也会试图打破你的平衡,所以你需要学会如何应对和坚守平衡。

3.利用对手的力量:在中国式摔跤中,你可以利用对手的力量来获得优势。

学会观察对手的动作和力量,并找到合适的时机来迅速反击。

这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

4.灵活的移动和躲避:在摔跤比赛中,灵活的移动和躲避对手的攻击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通过侧身、闪躲和躲避来避免对手的攻击,并迅速转变防守为进攻。

5.合理的使用力量:在中国式摔跤中,使用适当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过分使用力量往往会增加自身的消耗,并且容易被对手利用。

要学会通过巧妙的技巧和技术来制胜,而不仅仅是依赖于力量的对抗。

6.学会调整技巧和战略:在摔跤比赛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和局势。

学会根据对手的特点和局势调整自己的技巧和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对手的行动,并及时作出合理的反应。

7.练习和比赛经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摔跤选手,练习和比赛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参加比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战胜对手的能力。

总而言之,中国式摔跤技巧的掌握要领是多方面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练习来逐步提高。

通过稳定的基础姿势,保持平衡,利用对手的力量,灵活移动和躲避,合理使用力量,调整技巧和战略,以及积累练习和比赛经验,才能在中国式摔跤赛场上展现出卓越的技艺。

这些要领不仅适用于摔跤运动员,对于普通人而言,也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防护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式摔跤是以摔的技术为主体的,起源于徒手武术中的一门专门技术。

它是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

后来它和踢、打、拿分开了,集武术各个门派择取的精华徒手动作,自成一门。

但现在和拳术仍有联系,只是各自发展了
据史书记载:最早在战果时期“以为戏乐,用相胯示”秦汉称“角抵”,晋代又称相搏、手搏、相扑。

三国时期魏主曹操将摔跤引入兵营,作为练兵的科目,唐代敬宗、庄宗、文宗都喜欢摔跤,致使摔跤猛发展到轻盈、敏捷相当的水平。

公元960年宋代,1110-1127年北宋末期《水浒传》中的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燕青打擂争跤王,已将“摔”的技艺描述的淋漓尽致。

书中所述动作就是现在中国式的散手跤,穿裆掼。

书中所记“太原相扑擎天柱任原教师爷教着二三百个上足徒弟,二三十个相扑(摔跤)高手”。

“当日燕青与宋江禀到:小乙自幼跟着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好歹上台攧一跤,输了,攧死用无怨心。

倘或赢时,也与哥哥增些光彩。


所说宋代已将摔跤技艺升华及推向普及阶段。

南宋岳飞据守雁门关抗金御敌,全军上下以跤健魄。

至今遗有“雁门跤风”四字,也就是在这个朝代年间开始、摔跤竞技已形成,单独分门立派奠基者,笔者认为,按史书所记应推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卢俊义(卢员外)为跤祖。

中国式摔跤经历代演练,容纳各族及各个省份地区的摔法,于清朝已为朝廷所垄断并职业化。

清代皇室从大漠草原步来,偏爱摔跤竞技,跤技高手经层层选拔,与宫廷武术大内高手精英,珠联璧合,进一步挖掘、研究、整理、演练、锤炼,使这一摔技,铸成、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所纳高手组成“善扑营”,也就是保护皇帝不挂刀的职业贴身御林军。

“善扑营”的武士跤技高手称谓“布库”,摔跤技术定义形成并为鼎盛时期。

中国式摔跤从清代开始到现代在燕召河北最为流行,目前我国各地的中国式摔跤技术都是从京、津、保流传出去的,所以大家都知道河北是中国式摔跤的摇篮。

华北为强,其摔技精湛又分为北平跤、保定跤、天津跤三大主流。

(一)、北平跤:天子脚下也称王,是承继清代“善扑营”的遗风形成,王者风范,技术动作大、出场架势小(跤架)形似狸猫夜巡。

白猿欲窜,多用俗称“黄瓜架”,它即以力降十会,似苍鹰扑兔刚猛,又一巧破千斤,兔滚鹰翻,轻盈迅捷。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北平摔跤正是风行一时,北京跤名闻全国,当时北京天桥最强的摔跤高手一位是:沈三(沈友三),一位是宝三(宝善林),还有杨春恒等人。

沈三练的是民间俗称“细胳膊跤”――武术加跤,神鬼难逃,即快跤:一巧破千斤,现术语称“散手跤”。

宝三玩的是“粗胳膊跤”――功力型,以功力压快,刚中强,以力降十会,即现拿着摔的揸把(手)跤。

沈三即现在电视剧中的主角甄三原形,沈三比宝三更胜一筹,北京天桥双杰美名至今流传。

自古燕赵多英雄
(二)、保定跤,也称保定府快跤:散手跤。

它重视快速技术,是大架式出场(跤架)。

保定跤上盘手法上擅用:撕、崩、捅、把位占先,下盘腿倒,上下配合,天衣无缝,打闪认针,妙计连珠,以快打快,刚中有柔,猛中含智,绵里藏针,长于以小制大,左道旁门,散揸相合,潜移默化,瞬间将对手制于末路。

这派摔跤高手近代有平敬一、张风岩、白俊峰、满老明、吴四等人。

继后,名家大师有常东升、常东如、常东坡、常东起四兄弟和闫益善、马文奎等英雄前辈齐名。

其中首推常东升,其摔技、解数浑身、动作潇洒、飘逸,获“花蝴蝶”之美称,常将对手制于无形之中败北。

曾于台湾任军警界高级总教官先后在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中国式摔跤馆”。

现代摔跤名将有王彦会,河北摔、跆、拳中心主任;张建忠、沈金刚、郭建生,河北柔道队主教练;周甫、杨建国、王胜利、安长青等“五虎上将”。

津门跤王、群星灿
(三)、天津跤:它是北平跤和保定跤中间型的跤,动作非常的粗野、刚猛、自然。

将灵巧、速度。

力量溶为一体。

近代摔跤名师有李瑞东、卜恩富、天津卫四大张(即张鸿玉、张魁元、张鹤年、张连生)。

那时天津好手很少与外地名手交锋,名声不如京、保二地那样显赫。

天津跤手名扬异地,还得感谢北京跤友,让我们回到公元1940年那个北平的夏天,那年天津张连生只身一人到北平天桥、下跤场。

多次摔败当地诸侯名将,顿时威名远扬,群雄高呼,接着雄关大开,又走进了津卫大侠张鸿玉、张魁元、张鹤年前去助阵,以武会友,英雄相惜,在一个美丽的夜晚,北京跤坛名手特意在馅饼周饭馆设宴请了四大张,英侠把盏相聚,星辉互映。

北平跤坛从此留下了四大张的美名,四大张之名也就传开了京津保跤坛。

五十年代初,祖国百业待兴。

中国式摔跤这一国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贺龙元帅批示,在全民健身群众活动的基础上全国各省相继建立了职业专业队,系统的弘扬升华了这一国粹。

河北在天津的基础上建立了专业队,张鸿玉老先生任首席,河北队执鞭教练。

张鸿玉老先生1925年,先拜六合门李洪斌先生门下,学习武术及擒拿正骨,后拜天津南市清和街牛肉铺掌柜王昆山老师学习摔跤,王昆山的老师即是清朝“善扑营”的“布库”小鬼崔与大老冯(冯得禄)。

小鬼崔有几手绝招,即看家的绊子、与对手一照面即可将对手摔晕过去。

大老冯跤法细腻,诡诈,常在对方没来及反映就将对方置于穷途。

张鸿玉老先生与跤坛泰斗张魁元、张鹤年、张连生在天津培养出不少各民族全国冠军和运动健将,如崔福海,张冒清,杨海生,僧格,丹巴,金木岩,其才德等。

本省及外省名将都将受教于他们。

为我国体育摔跤事业做出了贡献,让我们深深的感谢怀念他们。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由全国摔跤冠军的摇篮、人才济济的天津代表河北组队,后来形成闻名全国
的快、准、狠多边风格的天津跤,列队阵容战将有三军统帅,宝刀未老的大老九张魁元老前辈、衣不沾尘的杨子明、神鬼难拿的王恩信、跤坛天贼孟广彬、铁别子贾福才、威猛只将高福桐、闪电侠客蒋学刃等人。

我国首批运动健将河北摔跤对占据三名:张魁元、杨子明、孟广彬,其中以杨子明最为突出,技术绻绵,在1956年全国摔跤赛中以十战全胜的成绩夺取全国冠军,在一次全国大赛中锁骨骨折的情况下,仍继续比赛,并赢得了胜利。

将中国式摔跤的“快”字诀发挥升华到极至,直上九天,摘星揽月,漫游跤界星河。

至今在世界中国式摔跤跤坛上留下他们可歌的一篇。

“中国式”摔跤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已经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资格,然而有一件事情无不刺痛国人的心。

那就是偌大的奥运会舞台上没有一项是中国民族的运动项目。

正直让世人尊崇,富有神秘东方色彩的中国功夫,而在这门类繁多的各项中国功夫当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国技,那就是——“中国式”摔跤。

“中国式”摔跤具有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国粹,武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汉朝就存在,当时的学名叫“步亏”,也叫“角力”。

自古就有远踢近打,贴身摔的说法。

摔跤不仅能培养人的力量、速度、灵巧、柔韧等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人的勇敢、果断、坚毅、顽强的拼搏精神。

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对这一项目尤为重视,在山东举办了数次跤王杯争霸赛,在外国已有一百多个国家都在学习我们的国跤。

为了弘扬这一项目,在锦州的迅速发展,为早日成为奥运项目,为振兴“中国式”摔跤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我们成立了中天“中国式”摔跤俱乐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