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化学中考考试大纲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提纲
一、化学基础知识复
- 元素、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
-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 元素的分子式和化合价
-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常见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二、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
-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 摩尔和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
- 溶液中的浓度计算
- 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
-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平衡常数的计算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和速率方程的计算
- 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和移动平衡的影响因素
四、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特性
-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征
- 同位素的概念和应用
- 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性
-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性质和转化
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
-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
- 醇、酸和酯的性质和应用
- 碳氢化合物的分类和特性
-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类型
六、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 常见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化学实验中的化学计量和计算
-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反应和现象
-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以上是2023年化学中考总复习的提纲,希望能够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全国中考化学考试大纲详解

全国中考化学考试大纲详解中考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了解考试大纲则是备考的关键。
本文将对全国中考化学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考试重点和方向。
一、考试目标中考化学旨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等。
2、过程与方法能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等环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关注社会、环境的意识。
二、考试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知道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和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
(2)物质的分类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3)化学用语熟练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4)溶液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溶解度曲线,掌握溶液的配制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元素化合物知识(1)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2)水的组成、净化和水资源的保护。
(3)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和非金属(如碳、硫、磷等)的性质和用途。
(4)常见酸、碱、盐的性质、用途和鉴别方法。
3、化学实验(1)基本实验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仪器的使用、加热、过滤、蒸发等。
(2)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收集方法。
(3)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方法,如酸碱盐的鉴别、气体的鉴别等。
(4)实验探究能够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如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酸碱中和反应等。
4、化学与社会(1)化学与能源了解常见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新能源等)及其利用。
(完整版)化学中考考试大纲

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知识技能能力的交叉考查)1.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化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4.注重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学生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归纳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将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板块,其内容可以交叉考查。
重点考查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背景材料可以来自课本以外或高中教材,但考查的基础知识不会超标。
(一)科学探究(25分)1.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提纯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7•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8.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30分)1.空气的组成⑴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及保护空气。
⑵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氧气、二氧化碳⑴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⑵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⑶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3.水及其它几种溶剂⑴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⑶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
⑷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溶液⑴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⑵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⑶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全国中考化学考试大纲详解

全国中考化学考试大纲详解一、考试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和变化规律。
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考试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和类型质量守恒定律溶液的组成和性质2、元素与化合物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化合价常见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重要物质的制取和性质3、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操作气体的制取和收集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化学计算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有关溶液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材料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和分值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确定。
2、试卷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比例大致为 7:2:1。
四、命题原则1、导向性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教学方向。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科学性原则试题内容科学准确,无科学性错误。
试题表述清晰,语言规范。
3、基础性原则突出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覆盖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4、创新性原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公平性原则试题背景公平,不偏向任何地区和群体。
五、教学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夯实元素与化合物知识。
2、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5、关注学科发展及时了解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考试大纲

初中化学考纲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1、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态。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碳和铁的可变价)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能书写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系的形态存在。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
安徽省化学中考新考纲

2011年化学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安徽省教育厅制定的《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5年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理念和精神,并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制定的。
(一)化学学业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I.有利于全面和准确地反映毕业生在化学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要求初中毕业生掌握自身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和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有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意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有利于普通高中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学生,促进昔通高中的均衡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命题,并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举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
(二)化学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原则“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是初中毕业化学学科学业考试命题的基本思路。
根据这一思路,化学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1.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确定考查内容与要求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命题必须遵循“标准”的要求。
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仅限于本说明“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一)知识与技能”所列范围内。
命题时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与技能。
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应重视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试题内涵中应体现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不苛求知识的细节,不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
2.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命题时凸显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如元素的观念、微粒的观念、物质分类的观念以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观念,关注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增加开放性试题:突出学科特点,注意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一定要让平时经常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在应考时表现出他们的长处。
中学化学考试大纲

中学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概述中学化学考试是对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测评,考试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础知识:化学元素及其周期表、化学反应和化学键、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分类、物态变化等;2.应用能力:基本实验操作、化学计算、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等;3.生态环保与化学安全:化学对环境的影响、化学安全知识。
二、考试形式中学化学考试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形式。
考试时限为2小时,考试总分为100分,具体分值比重如下:1.选择、填空题占60%;2.简答题占25%;3.实验与探究题占15%。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答案,一般涉及到基础知识点。
简答题则需要学生进行扩展性思考和运用,试图培养其分析和判断能力,实验与探究题则考察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三、备考重点中学生应该把握好以下考试重点:1.基础知识的掌握:元素周期表、离子式、化学键、化学反应方程式等;2.应用能力的练习:化学实验设计、计算、探究实验、应用题等;3.答题技巧的掌握:答题思路清晰,概念准确,条理清晰,书写规范等;4.实验注意力的养成: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器材的使用、测量仪器的使用等。
四、考试注意事项中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仔细审题:审题时需注重题目中的条件和限制,以便想清楚答题方向;2.联想答题:在做选择题和填空题时,学生需将各个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化繁为简;3.答案的简洁明了:简答题回答要扼要概括,不要罗列无关内容,实验设计的内容也要简洁明了;4.书写规范,答题语言要准确:书写工整,不提交口胡。
中学生应该积极备考,从而更好地参加化学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增强化学思维的能力,以及不断提高逻辑思考能力。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大纲精讲

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大纲精讲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在2024年中考化学考试中,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我们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以及不同物质的性质。
1. 原子与分子物质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位。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可以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或不同元素的原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3. 物质的性质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味道、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来确定。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另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类型以及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
1.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每种类型的反应都有其特定的特点和方程式。
2. 能量变化的过程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可以释放或吸收。
当反应放出能量时,称为放热反应;当反应吸收能量时,称为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可以通过热量变化、发光和吸烟等现象进行观察。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在中考化学考试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也是一个重要考点。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常见金属有铁、铜、铝等。
非金属一般不具备这些特点,常见非金属有氧气、氮气、氢气等。
2. 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呈碱性,可以中和酸,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酸性物质呈酸性,可以中和碱,如硫酸、盐酸等。
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清洁剂、肥皂等。
四、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解读在解题过程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解读也是一个考点。
我们需要了解方程式中各个符号的含义以及如何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
1. 反应物与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写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写在箭头的右边。
反应物是反应开始时存在的物质,生成物是经过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学业考试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与要求(知识技能能力的交叉考查)1. 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和化学学科素养,即学生对所学化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2. 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3. 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4. 注重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学生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归纳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内容将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大板块,其内容可以交叉考查。
重点考查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背景材料可以来自课本以外或高中教材,但考查的基础知识不会超标。
(一)科学探究(25分)1.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提纯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5.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6.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7.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8.了解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对探究结果进行评价。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30分)1.空气的组成⑴空气的主要成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及保护空气。
⑵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氧气、二氧化碳⑴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⑵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⑶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3.水及其它几种溶剂⑴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⑶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
⑷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4.溶液⑴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⑵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⑶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⑷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⑸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⑹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5.金属与金属矿物⑴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⑵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⑶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
⑷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⑸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6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⑴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⑵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⑶会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⑷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⑸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⑹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⑺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5分)1.物质的状态: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2.物质的分类方法⑴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⑵能从元素的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⑶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⑷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3.粒子构成物质⑴认识物质的粒子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⑵能用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⑶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⑷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化学元素⑴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⑵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⑶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⑷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⑸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5.物质组成的表示⑴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⑵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⑶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20分)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⑴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反应的本质。
⑵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⑶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⑷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2. 认识几种化学反应⑴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⑵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⑶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3. 质量守恒定律⑴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⑵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⑶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⑷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10分)1.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⑴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⑵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⑶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⑷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⑸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⑹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⑴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⑵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⑶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化学物质与健康⑴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⑵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⑶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⑷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⑴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以及一般原则。
⑵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⑶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⑷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目标要求(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层次要求如下: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即明确“是什么”)B: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即懂得“为什么”)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即能够“应用”)(2)技能性学习目标包含“初步学习”、“初步学会”两个由低到高水平层(3)体验性学习目标可有机结合“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考查。
(4)内容标准: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探究与实验三.考试题型及考点分析考试试卷为单科卷闭卷形式,满分为100分,时间为90分钟。
只要题型及高频考点如下:(一)选择题(1-21题2X21=42分)为试卷第一个大题,考点贯穿全书。
难度不大,而且梯度很明显,一般开始是容易题,然后过渡到中等难度,最后2-3题为难题,主要考察溶解度曲线和金属活动性以及有关的图表讨论计算。
该部分做题时,切勿图快,应仔细审题,从容应答,而且应多检查。
(二)填空题(22-26题共34分)题型就以给你相关信息要求,按要求作答即可,考试形式不固定。
考点往往有化学专业俗语,化学基本概念,身边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以及开放性题目如绿色化学,爱护环境等考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题。
这部分题与生活社会结合紧密,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做题时审题仔细,结合实际用化学专业俗语作答,注意表达的规范性,严谨性,专业性。
(三)实验探究题(两题共18分)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化学操作技能,科学探究等化学素养,以及举一反三的联想运用能力。
第一题主要考察有关物质的制取及延伸实验(物质性质检验,分离提纯,除杂,尾气等有毒产物的处理,有关物质的回收利用,以及改进实验)往往以氧气,氢气,二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实验室制法,改进和延伸。
第二题是自主实验探究,往往以酸碱盐性质,金属活动性探究,金属还原冶炼,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铁生锈,燃烧与灭火等化学常见实验为背景,结合物质检验分离提纯鉴别等考查实验探究的原则方法,步骤。
(四)推断题夹杂在填空题中进行考查,这部分题以各物质的转化反应关系为主线,综合考查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这部分题往往以物质颜色,俗名,用途以及特征反应为突破口。
做题需层层检验,正推和逆推都得正确。
(五)计算题(6分)计算以质量分数,溶解度,质量守恒定律,产率为基本公式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
主要看找已知量,设未知量的能力和技巧,注意答题格式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