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三章财政收入
财政学(第二版) 第3章 财政收入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31 649.29 39 343.62 51 304.03
61 330.40 68 518.30 83 101.51 103 874.43
17.30 18.79 19.90
19.50 20.09 20.70 21.97
2012 2013
二、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分类应合乎两个方 面的要求: 一是要与财政收入的性质相吻合。财政收 入具有两重性质:第一,财政收入是一定 量的公共性质的货币资金。第二,财政收 入又是一个过程。 二是要同各国实际相适应。
我国财政收入分类应同时采用两个不同的 标准:一是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主 要反映财政收入过程中不同的征集方式以 及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 占的比重;二是以财政收入的来源为标准, 主要体现作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从何取得, 并反映各种来源的经济性质及其变化趋势。
685.90
–13 855.15 –15.22 32 117.29 11 966.37 1 353.32 4 362.15
房产税
印花税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 车船税 船舶吨税
2 604.33
2 206.39 1 068.50 2 360.55 4 911.28 773.59 50.40
从历史上看,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始终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而在财 政赤字笼罩世界的现代社会,谋求财政收 入增长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但是,财政 收入规模多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多快, 不是或不仅仅是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的, 它要受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 平、价格及收入分配体制等,其中最主要 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第三章 财政收入概述

比上年增长%
占GDP比重%
图7-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
18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第 三 章 财 政 收 入 概 述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生产技术水平 (3)GDP分配制度 (4)价格因素
19
时序回归模型公式:
Gmt=a+bGDP
(二)筹集建设资金 (三)调节经济功能
1.调节积累与消费,促进两者比例关系 合理化。 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3.调节资金供求和流通中的货币量。
33
四、国债活动的过程
第 三 章 财 政 收 入 概 述
发行
流通
偿还
使用
34
五、国债的负担
第 三 章 财 政 收 入 概 述
1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1995)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
40
30
20
10
0
197 8 29.5 31.2 198 0 1.2 25.7 198 5 22 22.4 199 0 10.2 15.8 199 5 19.6 10.7 199 6 18.7 10.9 199 7 16.8 11.6 199 8 14.2 12.6 199 9 15.9 13.9 200 0 17 15 200 1 22.3 17.1 200 2 15.4 18.5
43
国债使用的5个重点
一是更加注重农业和农村发展,继续加大对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是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建设,加大公共医疗卫生 体系、基础教育、基层政权和公检法司设施等建 设的投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三是继续向西部大开发倾斜,支持东北地区等老 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四是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 五是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 发展创造条件。
财政与金融PPT课件:第三章 财政收入

第四阶段,2003年以后,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 主要实现形式。2003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是与建立和完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分不 开的。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 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 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 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十六届三中 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 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 监管的国有资产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维护所有 者权益,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依法享有的各项 权利,督促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 有资产流失。” • 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下,国有企业改 革进入了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产权制度改 革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因真正触及改革的核心 和本质而步入攻坚阶段,那就是要对传统的产权 制度进行符合现代产权制度要求的根本性改革。
第三章 财政收入
一 财政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二 财政收入的规模
三 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
• (1)识记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规模、国有资产收 入 • 的基本概念; • (2)掌握财政收入不同的分类方法; • (3)了解我国现行财政收入组成形式; • (4)了解我国国企改革的历程。 • (1)能初步掌握运用财政收入理论与知识,分析 财 • 政收入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 (2)能运用所学公共财政理论和财政收入知识,
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概念与指 标
•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国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 内所拥有的财政收入总水平。这通常可以用两个 指标来描述(见图3-3)。
图3-3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
•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见图3-4)。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 素
图3-4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学案指导》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学案指导》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本学案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财政与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认同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努力。
2.3.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税收的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形成科学的经济思维,能够理性看待财政收支、税收调节等经济问题。
4.5.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理解税收的法定性,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认识到逃税、偷税等违法行为的严重性。
6.7.公共参与:鼓励学生关注国家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的变化,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讨论,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财政税收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8.二、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及其实现方式。
•税收的性质、种类及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
•财政与税收在国民经济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财政与税收概念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其更易于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税收在调节经济、收入分配中的复杂作用机制。
四、教学资源•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教材《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财政与税收》部分。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财政收支图表、税收案例、税收政策解读等。
•相关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统计数据等辅助材料。
•学案指导材料,包括预习任务、课堂讨论问题、课后思考题等。
五、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思考和讨论,激发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财政与税收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碰撞和团队协作。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系统讲授财政与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留出时间供学生提问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一段关于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视频或图片,如高速公路、高铁、公立医院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引出财政的概念。
财政与税收教案——财政收入概述

第三章财政收入概述通过本章学习,让同学们了解财政入的基本内容,了解财政收入的分类意义,重点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意义,规模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财政收入规模的措施、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节财政收入及其分类一、什么叫财政收入财政收入表示国家集中占有的那部分货币资金。
二、财政收入的分类财政收入分类的目的是要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即财政收入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又是通过什么形式集中起来的,也就是要了解财政收入的来源渠道。
出于这种目的,对财政收入必须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按部门结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农业的收入、来自工业的收入、来自建筑业的收入、来自交通运输业的收入、来自商业的收入等;也可以说是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等。
2、按所有制结构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国有经济的收入、来自集体经济的收入、来自私营经济的收入等。
3、按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可以分为来自于C的收入,来自V的收入,来自于M的收入。
(二)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1、税收收入:经济依据是政府向公众提供了公共物品,政府需要向政府交税。
非市场性交换。
征税凭借国家政权,既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的、也是最古老的形式。
2、非税收入包括:(1)国有企业上缴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包括上缴收益和企业留存收益两部分。
上缴收益是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从企业税后利润中应分得的收益。
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权。
(2)政府收费——使用费和规费收入。
使用费是政府或公共部门向社会提供市场性物品所收取的费用(主要是混合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也具有私人物品的特点,如高速公路、高等教育等)主要是对物品的受益者,谁受益、谁交费。
规费收入是指政府对居民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财政收入与税收

行政性收费
政府机构收取的各种费用,如 证件费、考试费等。
专项收入
包括排污费、水资源费、教育 费附加等特定目的的收入。
财政收入的形式
01
02
03
04
初次分配收入
指国家通过生产活动获取的原 始收入,包括企业所得税、个
人所得税等。
再分配收入
国家通过财政支出对初次分配 收入进行调整和分配,包括社 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未来 我国将制定更加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 创新和发展。
税收制度进一步优化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法律 法规,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税收的公平性和 效率性。
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优化
未来我国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 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提高民生福祉水 平。同时,也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环保等领域的 支持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速折旧政策
允许企业加速固定资产折旧,从而减少当期应纳 税额。
ABCD
投资抵免政策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允许企业 将一定比例的投资额抵免应纳税额。
税收抵免政策
针对企业或个人在境外缴纳的税款,允许其在境 内应纳税额中抵免。
04
财政收入与税收的关系
财政收入对税收的影响
财政收入规模决定税收规模
税收优惠政策
针对特定行业、地区或群体,制定税收优惠 政策,鼓励其发展或减轻其负担。
税收监管
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行监管,防止偷税、 逃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税收法律责任
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 人员的法律责任。
税收的优惠政策
减免税政策
必修1第8课财政与税收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课前预习案【考点梳理】依据下列问题,结合一轮复习资料整理教材相关内容。
一、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1.财政含义2.财政收入(1)含义:(2)构成:(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如何影响的?3.财政支出(1)含义:(2)构成:.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收入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国家职能的发挥。
财政赤字的利与弊。
利,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刺激经济增长;弊,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二、财政的作用是什么?注意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看到增加或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三、税收及其种类1.含义2.基本特征3.种类增值税和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
四、依法纳税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2.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哪些?3.对公民的要求:构建知识体系:课堂探究案探究一、易混易错点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收入包括税、费、利、债四大来源。
(不包括债务收入)2.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错)3.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有三种情况,等于、略大于、略小于都属于收支平衡)4.财政的作用就是财政支出的作用(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5.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政策)体验高考:1.(2013新课标II卷)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2.(2013山东卷)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

试判断 1.财政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表明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分析:错误。财政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 置的作用。 2.合理的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因素。 分析:错误。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3.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分析:错误。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财 政的作用。但财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 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⑧ 经济建设 支出
主 财政收入 要 与支出 来 源
财政支出的构成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⑨ 社会保障 支出
债务支出
税收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略有盈余,或略有赤字
税收
国家税收
形 成 依法纳税
税收的含义 ⑩_强___制__性
基本特征 ⑪_无__偿___性 ⑫_固__定___性
7.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分析:错误。税收具有固定性,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国家 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8.征收消费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分析:错误。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引导消费行为;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个人 收入。 9.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行为。 分析:错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偷税行为。 骗税则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税主要表现为骗 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税收收入91 629亿元,同比
②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保证
③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2000) 27592.8亿卢布 83.1 泰国(1999) 罗马尼亚 (1999) 8001.8亿泰铢 86.4
1842460亿列伊 87.8
世界各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
税收收 入所占 比重 巴西(1998) 3275.5亿瑞亚尔 82.9 波兰(2000) 2742.5亿兹罗提 韩国(1997) 907400.0亿韩元 南非(2000) 268.4亿兰特 85.0 86.4 89.9 上中等收入国 家 经常性收入 非税收 入所占 比重 17.1 15.0 13.6 10.1
二、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一是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主要反映财政 收入过程中不同的征集方式以及通过各种方式取得 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二是以财政收入的来源为标准,主要体现作为 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从何取得,并反映各种来源的经 济性质及变化趋势。
三、财政收入分类
(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1.通常,把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和其他非税收入两大类。
世界各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
高收入国家 税收收入 非税收 所占比重 入所占 比重 80.3 19.7 32535.0亿美元 2330.7亿澳元 4689.3亿加元 17020.8亿马克 39328.0亿法郎 3406.7亿英镑 80.6 82.4 82.8 90.9 91.5 19.4 17.6 17.2 9.1 8.5 经常性收入
9 10
批发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案例思考:从纳税百强榜透视中国经济问题 (行业榜)
状元:烟草制造业以1761.50亿元的税收贡献继续 领先。其中,河南和云南两省各有10家企业上榜。
榜眼: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位居次席,纳税 1578.09亿元。2006年,随着煤炭、石油、有色 金属等采矿业利润的增加,一些下游产业出现了 不同程度的利润下滑甚至行业亏损。石油加工及 炼焦业是亏损幅度较大的行业,由此带动其行业 百强纳税额整体下滑,较上年下降了7.92%。
(4)其他收入(公共收费)
含义: 公共部门中的企事业单位通过销售自己所 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以有偿交换取得收入的 形式称之为公共收费。
特征: 其特征是缴费者通过履行缴费义务,以取 得政府所赋予的权利,享受相应的服务和利益。
经常性收入 2. 临时性收入
经常性收入是指每个财政年度都能连续不断、稳定 取得的财政收入,如税收、经常性收费等。 临时性收入是指在财政年度内不经常或不很规律地 取得的财政收入,如国债收入、出卖公产收入、捐 款等。
探花:2006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 迅猛,资产总额达到43.95万亿元,实现税 前利润3379.2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近10 倍。整体上,银行业上缴税收大幅提高, 以989.71亿元的纳税总额从上年第6跃升为 第3 。
房地产业纳税侏儒的华丽转身
• 2006年房地产业纳税额增长64.29%。在40大行业 中,房地产企业纳税比重已达1.62%,2006年较 上一年提高0.36个百分点。 • 2004年,纳税500强,前300强无一房地产企业; 2006年,房地产行业中有5家企业入围纳税百强 。
狭义的财政收入
•预算(内)收入
补充:按收入的管理权限
中央财政收入 地方财政收入
是指按照财政预算法律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分别由中央政 府和地方政府筹集、使用的财政资金。
我国秉承“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的原则。 “财权、事权和责权”的统一; 两者的比例可以体现出已过政府财政集权和财政分权的程度。
财政收入的分析主要是指财政收入规模的分 析。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财 政收入规模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很
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的能力。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与衡量指标
(一)财政收入的绝对量 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
如果把同一国家不同时期财政收入的绝对 量联系起来考查分析,还可以看出财政收入 规模随着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府 职能变化而增减变化的情况和趋势。
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年 份 狭义财政收入总额 (亿元) 税收收入总 额 税收收入所占比 例(%)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13395.23 16386.04 18903.64 21715.25 26396.47 331627.98 39373.2 51304.03
12665.80 15165.47 16996.56 20466.14 25723.48 30865.83 37636 49442.43
房地产业纳税侏儒的华丽转身
“纳税侏儒”背后的意义
每年的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上,富豪人数增长最 多、富豪人数最集中的行业就是房地产行业,但相应的 纳税榜上,却风光大减。 而近几年来,在有些地方,房地产业对国家税收的 贡献的比例,甚至可达40%。该行业对地方税收的刺激 力,已毋庸置疑。 开发商在房价上涨中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在纳税上 特吝啬,尤其是偷逃土地增值税,“能避一点是一点”。
财政收入
税
利债费ຫໍສະໝຸດ 税收收入企业 收入
债务收入
其他收入
(1)税收收入(税)
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 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无偿地、强制地 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税收收入都占财政 收入的90%左右,税收已成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 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不仅如此,政府还把税收 作为调节经济、稳定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来使用。
房地产业纳税侏儒的华丽转身
华丽转身的原因分析
房地产税收的增长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税务系统加大对房地产业的税收监管、提 高征收效率(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土地增值 税清算后;请纳税代办机构做纳税规划)
房地产业纳税侏儒的华丽转身
华丽转身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高税收背后正是高房价的支撑。 从整个经济链来看,地方政府卖地——开发 商卖房——银行放房贷——投机者买房——开发 商纳税。 税收,是整个房地产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 这个数据的增长,正表明前面环节的同性增长。 当绝大部分市民都叹买房难时,谁还在喜房地产 纳税增长快呢?
美国(1999) 澳大利亚 (1999) 加拿大(2000) 德国 (1998) 法国 (1997) 英国 (1998)
结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除低 收入国家的税收收入所占比重不到80%以
外,下中等收入以上的国家,其税收收入
比重都在80%—92%之间。
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年份 狭义财政收入总 额(亿元) 税收收入总额 税收收入所占 比例(%)
2020340 1779714 1441132 953591 917678 846289 688867 559352
案例思考:从纳税百强榜透视中国经济问题 (企业榜)
以大庆油田为首的资源性企业占据纳税500强排行榜1/3
纳税百强排行榜折射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此 次上榜的174家资源性企业为国家缴纳大量税收,对国家 财政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但同时,资源性企业的“三分榜单有其一”,却也反 映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和矛盾:重化工业企业 “一股独大”现象印证了我国重化工工业迅猛增长的格 局,说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的转变。中国 经济仍是靠资源主导型、重化工型企业拉动,服务型企 业和技术为主型企业亟待攀升。
世界各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
低收入国家 经常性收入 税收收入 所占比重 72.7 非税收 入所占 比重 27.3
巴基斯坦 (2000)
5313亿卢比
印度(1998) 29491亿卢比 78.0
越南(2000) 787500亿盾 84.3
22.0
15.7
世界各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
案例思考:从纳税百强榜透视中国经济问题 (行业榜)
名次 1 2 3 4 5 6 7 8 行业(2006) 烟草制造业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银行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百分比 17.02% 15.25% 9.56%
(2)国有企业收益(利)
含义: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 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占用费等收 入的总称。
(3)债务收入(债)
含义:债务收入是指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身份, 采取信用的形式从国内外取得债务所形成的收入。 特征:自愿性、偿还性
公债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 件下,公债的功能已不局限于弥补财政赤字、维护 财政平衡,还可以被用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促进 经济稳定和发展。
(二)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
1.所有制结构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国有 集体 85年 个体 95年 其他
2.部门结构
100 90 80 70 59.6 60 43.9 50 40 30 20 10 0 工业
32.6 21.9 5.8 4.4 7.2 6.5 3.6 12.1 0.4 2
农业
商业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 85年 95年
其他
(三)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
分为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广义的财政收入
广义的财政收入可以根据收入是否被列入一国预算分为预 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预算收入是指同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 实行规范管理、由各级政府统一安排使用的财政收入。 •预算外收入是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 取收费形式而形成的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
第三章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和运用要以政府占有一定的社 会财力为前提,财政支出的资金是通过财政 收入来筹集的。
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经济基础。财政 收入充足与否切实关系到一国政府是否能够 很好地履行其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能力的强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