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19世纪30——60年代,是欧洲历史上人的又一次发现的时代。
19世纪中期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巴黎公社革命”(1871)时期的文学。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1.新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二、文学现状1.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坛主流。
2.浪漫主义作家仍在创作。
3.无产阶级文学崛起。
三、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主要成就——诗歌。
代表作家——琼斯、林顿、马西。
德国40年代工人诗歌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法国巴黎公社文学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时间。
它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写照,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代表了巴黎公社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真实性;第二,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第三,典型性;第四,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五、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概述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就最高)影响文学的因素有三个:时代、传统、对拿破仑的崇拜。
特点:1.批判得更广泛、更激烈、观察得更为细致。
2.思想内容:揭露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金钱的罪恶;贯穿着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3.人物形象:独特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
4.都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作品有强烈的激情;情节有较强的戏剧性。
梅里美的《嘉尔曼》文学史地位梅里美(1803—1870)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风格。
中短篇小说20篇,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1.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批判社会; 2.异国情调;3.神秘的宿命色彩4.鲜明的地方特色;5.卓越的心理分析;前期创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爱憎态度分明。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欧美文学[44页]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欧美文学[44页]](https://img.taocdn.com/s3/m/c54dcc2efab069dc502201f2.png)
第一节 概述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其突出特点是: 第一,强调客观真实地描写现实,且不满足于
表现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而是力求表现复杂矛 盾的整个社会和时代。 第二,强调深刻地批判社会,且重在对社会制 度的黑暗和统治者灵魂的丑恶进行无情的批判 揭露。
第一节 概述
第三,不醉心伟大人物或非凡人物的业绩,而 是着力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不把人物和环 境当做主观感情的外化或“时代精神的单纯的 传声筒”,而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 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第三节 巴尔扎克及其《高老头》
一、生平与创作 二、《高老头》
、生平与创作
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 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理 解,作品中有“了不起 的革命辩证法” 的奥诺 雷·德·巴尔扎克 (1799—1850)是法国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 要代表作家。
二、《高老头》
长篇小说《高老头》,无论在展现《人间喜剧》 的中心图画,还是表现作者的艺术特征方面, 都堪称巴尔扎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第四,惯用典型化手段和白描、讽刺、对比手 法,且在肖像刻画、讽刺艺术、人物语言、情 节结构、景物描写等诸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 的高度。
一、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出现在法国。 在法国的影响下,德国和英国也很快掀起了批
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 在英、法等国的影响下,尚处于推翻封建统治、
此外,串篇人物的广泛运用、肖像描写的精彩传 神,以及性格化的人物对话等,都鲜明体现了巴 尔扎克惯用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特征。
第四节 福楼拜及其《包法利夫人》
一、生平与创作 二、《包法利夫人》
一、生平与创作
居斯塔夫·福楼拜 (1821—1880)是比司 汤达、巴尔扎克稍晚的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 作家。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中) (《外国文学史》PPT)

第一节 概述
一、19世纪中期社会历史背景与文学思潮 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变革,它改变
了人的生存处境,带来了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新旧 嬗变以及社会心态的变化。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从此,法国资产阶 级取得了统治地位;1832年英国实行了议会改革, 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这两 大政治事件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写了《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855)等一系列美学和文学评论文章,阐述了他 的唯物主义美学思想。
杜勃罗留波夫的著名论文 有《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 格》(1859)、《黑暗王 国中的一线光明》(1860) 以及《真正的白天何时到 来》(1860)等。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 (1823—1886)是俄国戏 剧家,被称为“俄罗斯 民族戏剧之父”。
使福楼拜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包法利 夫人》、《情感教育》,历史小说《萨朗波》、 《圣·安东的诱惑》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等。
《包法利夫人》(1856)是福楼拜的代表作, 在平静的叙述中揭示人物的灵魂,强调人物性 格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福楼 拜主张客观的、科学的、冷静的现实主义创作 方法,表现在这部小说中,就是它没有尖锐的 戏剧冲突和紧张的斗争。
他的代表作《戈洛夫略夫一家》(1875—1880)通过 描写地主戈洛夫略夫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真实反映 了地主阶级的腐化堕落及其必然灭亡的命运。
列夫•托尔斯泰则在这一时期把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思 潮推向了高峰。
契诃夫于80年代登上文坛,他在中短篇小说和戏剧 创作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是19世纪后期俄国现实主 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
比较著名的作品有《达芒 戈》(1829)、《高龙巴》 (1840)和《嘉尔曼》 (《卡门》)(1845)。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二、司汤达的生平和创作
司汤达(Stendhal 1783—1842) 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代 表作家之一,原名亨利贝尔。他 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 长篇小说《红与黑》等,从理论到 创作实践都奠定了法国乃至欧洲现 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他的主要 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阿尔芒斯》 ( 1827 ) 、 《 巴 玛 修 道 院 》 ( 1838 ) 、 《 吕 西 安 娄 凡 》 (1834)以及《法尼娜法尼尼》 等一系列短篇小说。
三、巴尔扎克的生平和创作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 ( Honore de Balzac ,179 9—1850)是19世纪法国现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伟 大代表。 从阶级立场上来看, 巴尔扎克属于中、小资产 阶级,但是,他又有着浓 厚的贵族意识,两者之间 的矛盾在他的创作中得到 了充分的反映。
Hale Waihona Puke 巴尔扎克从1829年开始到1848年为止,巴尔扎克 的创作分为三个阶段: 1829—1835年 1829—1835 年 是第一阶段,写了40多部 作品,主要有《高老头》《欧也尼葛朗台》 等。 1836—1842年 1836—1842 年 是第二阶段,写了30多部。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钮沁根银行》、《幻灭》 等。 1843—1848年 1843—1848 年 是第三阶段,创作了10多 部作品,最重要的是《农民》、《贝姨》等。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
a.把劳资矛盾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描
7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第一节十九世纪中期文学概述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一)、时代方面的原因19世纪现实主义是西欧资本主义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
(二)、哲学方面的原因细胞、能量转化和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启发作家们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和研究社会,不少作家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用于文学创作。
形成了客观、冷静和务实的创作风格。
(三)、文学自身的规律二、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第一、真实地、广泛地再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著特点)。
第二、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现实主义文学既要求客观真实的反映现实,同时也要求具有批判性,对现实做出分析,做出自己主观的评价。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第四、善于选取典型的社会生活现象,通过集中概括、提炼,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而形象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五、以叙事文学为主,扩大了文学题材的范围,革新了艺术表现手法,在形式上侧重于小说的创作,特别是促进了长篇小说的繁荣,在作品的结构、人物对话、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三、欧洲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概况一般以巴黎公社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发生、发展时期,中心在法、英等国;后期是高峰和逐渐衰落时期,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
第二节法国文学法国是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决定性胜利的雨果的剧本《欧那尼》的上演和现实主义奠基作《红与黑》的发表,同是1830年,可见法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司汤达,他的代表作《红与黑》是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稍后的巴尔扎克把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潮,他的《人间喜剧》是西欧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一、主要作家(一)、福楼拜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客观、冷静的风格,以精确的观察和精细的描写著称成为后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和唯美主义文学的美学基础。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88页]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8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b0493f6192e45361066f5fd.png)
目录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大潮 第二节 斯丹达尔 第三节 巴尔扎克 第四节 狄更斯 第五节 福楼拜 第六节 波德莱尔 第七节 屠格涅夫 第八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
2
第一节 现实主义文学大潮
一、社会转型与学术发展
19世30年代至60年代的40年间,在浪漫主义文学持续发展的同 时,现实主义文学以强劲的势头涌入文坛,众多杰出的作家和众 多杰出的作品,遍布欧美各国,形成壮阔的文学主潮。长篇小说 的丰收,尤为令人瞩目。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等欧洲先进国家陆续进入资本主义经 济稳定的发展期。金钱,正取代封建贵族的等级成为社会的主宰。 对利润的疯狂追逐和对劳动者的残酷盘剥,激化了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的矛盾。
2021/2/26
一、社会转型与学术发展
风云变幻的岁月,科学技术的成就,工业文明的进程,促使各种 学术思想活跃,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审视,影响着作 家们的思考和创作。
❖ 达尔文的进化论,基佐等历史学家关于“阶级”、“等级”、 “阶级斗争”的历史观,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孔德强调现象和经验的实证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空想 社会主义,乃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
在文学史上,这段历史又常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因为这一代作家都自觉地肩负沉重的历史使命感,把文 学固有的批判作用发挥得酣畅淋漓。
2021/2/26
二、直面社会的现实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以抒情性的诗歌见长,而现实主义文学则以叙事性 的小说取胜。 ✓ 作家们执意要“书写历史”,要表现“社会人”,小说,特别是 长篇小说,便成了最佳选择。 ✓ 与18世纪的小说相比,这时期的长篇进入了成熟期。从情节结构 到细节描写,从人物塑造到语言运用,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 中一些内涵丰富、历史感强、艺术完美的杰作,被人们称为“百 科全书式”的作品。
第七章_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红与白》(《吕西安· 娄凡》)
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写于 1836年前后,以七月王朝时期生活为 题材。作者逝世后,1894年出版。 主人公吕西安是巴黎大银行家的 儿子,青年时代曾因共和主义倾向被 学校开除,在父亲安排下进了外省军 队。不久,离开军队返回巴黎,又根 据父亲的意见,当上内政部长秘书。 吕西安厌恶政界的腐败,最后远离法 国,到卡佩尔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
奥诺瑞· 巴尔扎克
Honore Balzac 1799-1850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巴尔扎克故居
巴尔扎克书房
少年巴尔扎克
青年巴尔扎克壮年巴尔扎克源自壮年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墓
回顾生平
出身农民却要伪造名门 始作“文学垃圾”却立志“要当文坛国王” 立场虽然反动笔头却也无情
恩格斯论巴尔扎克
义的,因此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动摇和妥协也
是必然的。他虽然具有反抗的意识和行动,但 并不是大革命时期的英雄,他身上兼具反抗性、 动摇性和妥协性。然而他最终还是一个为统治 阶级所不容的平民青年。
于连形象的典型意义:
于连的悲剧概括了王政复辟时期一代青 年的苦闷与追求,反抗与妥协,探索与失败, 具有极大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于连的生活 道路:给人们所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 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 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具 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 司汤达说:“在法国,有20万个于连· 索黑 尔。”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第七章: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1845年亲笔写下《人间 喜剧·总目》,计划写 作小说137部,但生前 只完成其中85部。加之 1845年到1848年的6部 小说,总共91部小说
《人间喜剧》基本组成 “风俗研究”:共有66部作品,是对 社会生活事实的汇编 “哲学研究”:对各种社会现象作出 哲学上的概括和总结,共有22部 “分析研究”。阐述人类生活的普遍 原则,只有2部作品
第三个时期(70年代) 长篇小说《圣安东的诱惑》 (1874)、短篇小说集《三故事 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布 法和白居榭》 (三)《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1856)
副标题为"外省风俗"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包法利夫人(爱玛)、莱昂、罗道 尔夫、勒儒 (四)艺术风格 客观、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风格 严谨求实的文学创作与细节真实可 信 形式与思想的统一
(一)生平传略
1812.3.7出生朴次茅斯一个小职员家 庭 父亲因无法清偿债务而被投进债务监 狱 11岁时就被送到一家皮鞋油作坊去当 童工 后因父亲继承遗产而有机会读书 16岁开始闯社会 1832年做记者广泛了解生活与社会
1836年到1837年分期发表了第一 部小说《匹克威克外传》 1842年,他访问了美国 1844年起携同家人欧洲旅行 1846年创办报刊《每日新闻》 1858年以杰出朗诵家身份在国内 作朗诵旅行 1870.6.9患脑溢血去世
“风俗研究”六个场景: “私人生活场景”,有27部小说,主要有 《高老头》、《苏城舞会》、《夏倍上 校》等; “外省生活场景”,有10部小说,主要有 《欧也妮·葛朗台》、《幻灭》等; “巴黎生活场景”,有19部小说,主要有 《纽沁根银行》、《交际花盛衰记》、 《贝姨》、《邦斯舅舅》等;
“政治生活场景”共有4部小说, 主要有《恐怖时代的一个故事》 等; “军事生活场景”,有3部小说, 主要有《朱安党人》、《沙漠 里的爱情》等; "乡村生活场景",有3部小说, 即《农民》、《乡村医生》、 《乡村教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孩子们谈到人生的光荣的时候, 人家便对他们说:‘你们去当神父吧’; 当他们说到志愿的时候,人们也是说: ‘你们去当神父吧’;当他们说到希望、 爱情、势力和生活的时候,人们还是说: ‘你们去当神父吧!’‛。
—— 缪塞
总之,像于连这样一位平民青年,有的是出人头地 的欲望,遇到的却是复辟社会的冷漠和歧视,有的是精 力和才华,遇到的却是卷土重来的封建等级制度。
“朋友,既然你能克制欲望,就走你平凡的路吧。 我入了地狱,而且得留在地狱。不管人家把上流社会 说得怎么坏,你相信就是!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 隐藏在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 ‚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到临死才知道 女儿是什么东西!唉!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 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 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唉!倘若我有钱,倘若 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给她们,她们就会来,会用 她们的亲吻来舔我的脸!……这一切我都可以到手。 现在可什么都没有。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我 把所有的爱在她们身上用尽了,她们对我不能再有爱 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拉紧儿女的缰绳, 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
二、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
奥诺瑞· 巴尔扎克
Honore Balzac 1799-1850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842年,他把从《朱安党人》以来发表的小说与计 划中要写的小说纳入一个总名称之下,这就是《人间喜 剧》,并为此撰写了著名的《〈人间喜剧〉前言》。 巴尔扎克采用《人间喜剧》这一名称,是受了但丁 的《神曲》的启发。但丁的《神曲》描写的是灵魂来世 的境遇,成为中世纪的百科全书。巴尔扎克则希望创作 一部描写19世纪法国社会的包罗万象的风俗史,因而把 自己的作品命名为《人间喜剧》。
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
《包法利夫人》
副标题:外省风俗 背景:1837-1846年间, 即七月王朝统治时期。 地点:外省的小城道特、 永镇和卢昂 人物:爱玛、包法利、 罗道耳弗、赖昂
这个命中注定要在乡村在底 层社会过一辈子的姑娘,没有任 何希望进入上流社会,自然也不 可能遇到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爱 情,但却一脑子的贵族思想和浪 漫幻想。 所谓“包法利夫人式的追求”, 其实不过是她在寻求幸福的过程 中,成了那些市井小人的玩物, 走上一条自甘堕落的道路,最终 只能以死来了结自己的一生。
你知道巴黎的人怎么打天下的?不是靠天才的光芒,就是 靠腐蚀的本领。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 瘟疫一般钻进去。清白老实一无用处……要弄大钱,就该大刀 阔斧的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三百六十行中,倘使有十几个成 功得快,大家便管他们叫做贼。你自己去找结论吧。人生就是 这么回事。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 后洗干净;今日所谓道德,不过是这一点。我这样议论社会是 有权利的,因为我认识社会。‛ 关于德行,这强盗胚三言两语告诉我的,远过于多少人物 多少书本所说的。 要规规矩矩,清清白白的用功,日以继夜的用功,凭劳力 来挣我的财产。这是求富贵最慢的路,但我每天可以问心无愧 的上床。
“多声部配合法”
1、金狮客店的大厅。
一边是爱玛与赖昂的聊天,一边是郝麦与包法利的对话。 郝麦的伪科学的胡诌,与爱玛和赖昂的故作风雅的无病呻吟, 恰好形成一种有趣的对照。两者同样浅薄、平庸、陈腐,假艺术 与伪科学在这里汇合了。
1、郝麦对爱玛的服毒是怎样说的?描述这个事件。 2、《基督教真谛》的作者是谁? 3、赖昂对爱玛的第一眼印象是怎样的?罗道耳弗 对爱玛的第一眼印象是怎样的? 4、描述爱玛的眼睛、头发、手及皮肤。 5、爱玛读过什么书?最少举出四部作品及其作者。 6、跟踪描写半瞎流浪人在《包法利夫人》中的足迹。 7、讨论福楼拜对‚以及‛(and)这个词的使用。 8、爱玛努力要达到的理想是什么?郝麦努力要达到 的理想是什么?赖昂努力要达到的理想是什么? 9、举出下列场景中‚多声部配合法‛的主题细节: 金狮、农业展览会、歌剧、大教堂。
在经历了人生教育的“三部曲” 之后,拉斯蒂涅的个人野心家性格 形成了。他既不愿意像鲍赛昂子爵 夫人那样含泪而别,也不愿意像伏 脱冷那样束手就擒,更不愿意像高 老头那样落得个被人遗弃的下场。 他决心投入巴黎上流社会的角逐场, 并且成为人生角逐中的胜利者。
小说主题
那个比较起来尚未腐化的外省青年踏入巴黎社会, 逐渐发现了这个社会的真正性质;他一发现就感到恐怖; 不肯去做别人所做的事;他受到了诱惑,逐渐而又迅速 地接受了他周围人们所过的生活给他的教育。巴尔扎克 所写的其他作品,或者实际上其他任何现代小说家所写 的任何作品,没有一篇比这一篇研究拉斯蒂涅性格发展 的小说更深刻的了。他以惊人的技巧表明,除了在人们 的言谈是出于虚伪或极度天真的场合,这个青年如何从 四面八方碰到了同样的社会见解,受到了同样的规劝。 拉斯蒂涅是那个时期典型的法国青年。 —— 勃兰兑斯
浪漫主义文学持续发展 《红与黑》
司汤达
Stendhal 1783-1842
Henri Beyle
红与黑
副标题:1830年纪事 素材来自当时的 一个刑事案件。
1827年《法院公报》
背景:1815-1830 波旁王朝复辟
于连:
维立叶尔城锯木加工场主的儿子
近代欧洲国家的一个重大公共事件: 传统的集体组织方式被彻底颠覆,一种 叫做社会的实体出现了。社会的一个明显 特征即区别于王国、国家的地方是,个体 的人可以对它进行批判性的检查,尤其是 那些以审视国家政体为己任的人,我们现 在将这个阶层的人称作知识分子。 ——特里林
三、福楼拜与《包法利夫人》
居斯塔夫· 福楼拜
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 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 ‘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 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 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 一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 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 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 的暴发户的逼攻之下逐渐灭亡,或者被这一暴发户 所腐化;他描写了贵妇人怎样让位给专为金钱或衣 着而不忠于丈夫的资产阶级妇女。在这幅中心图画 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 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 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 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另一个独 到之处,就是许多人物在不同的小 说中重复出现。泰纳认为,这体现 了巴尔扎克具有一种科学家的系统 化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他将所 有的小说都联成一个整体,使之成 为由上百个场景组成的一出戏剧。
《高老头》
拉斯蒂涅在金钱社会 接受人生教育三部曲。 背景:伏盖公寓 人物:拉斯蒂涅 高老头 伏脱冷 皮安训
“红”见于小说第5章,“血水” “黑”,见于小说第39-40章,“丧服”
关于于连· 索瑞尔
通过这个人物,司汤达表现了在 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个具有反抗精神 的平民青年的思想情绪和悲惨命运。 于连首先是作为拿破仑的崇拜者, 作为波旁王朝复辟的反抗者出现的。
“许多年来,在于连的日常生活里,可 以说没有一分钟不提到拿破仑的名字的。 他想到拿破仑初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下级 军官,又卑微,又穷困,然而后来只靠了 他身佩的长剑,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 于连这种种想象,使他在不幸里得到无限 的安慰,也使他在快乐的时候增加了几倍 的快乐。”
巴尔扎克原计划在《人间喜剧》这个总名称之下 写作140多部作品,实际上完成了近100部小说,包括 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 整个《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 “分析研究”三大部分。
巴尔扎克自己的国度,像一个真正的国度一样, 有它的各部大臣、它的法官、它的将军、它的金融 家、制造商、商人和农民。还有它的教士,它的城 镇大夫和乡村医生,它的时髦人物,它的画家、雕 刻家和设计师,它的诗人、散文作家、新闻记者, 它的古老贵族和新生贵族,它的虚荣而不忠实的妻 子……它的女演员,它的成群结队的娼妓。这个幻 想是令人吃惊的,也是非常完整的……而且这是法 国的全部风貌。因为巴尔扎克按照顺序描写了法国 每一部分的城镇和地区。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发掘恶习”
金钱问题是巴尔扎克最得意的题目, 而这正是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巴黎本 身就是一个欲望、野心和金钱的角斗场。 巴尔扎克较之以往任何作家都更深刻地 揭示了金钱所造成的巨大恶。这正是恶 习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解剖热情”
“热情就是整个人类。” 巴尔扎克把 人“看作一股力,因此他把力当作了理想。 他把力从一切桎梏里解放出来;他描写完 全无缺的自由无碍的力,它不受理性束缚, 因为理性不让它危害自身;它不理睬公道, 因为公道不让它危害旁人。他把力扩大, 培养伸展开去,像英雄和君王一样,放在 最前列,让观众欣赏,看它如何在偏执狂 者和恶棍们身上表现出来。”
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 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 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 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 级方面。但是,尽管如此,当他让 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 的时候,他的嘲笑是空前尖刻的, 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这一切 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之一, 是老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 ——恩格斯
高老头至死一直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最后在痛苦 中死去。只有拉斯蒂涅和皮安训在张罗高老头的葬礼。送葬的队 伍更是冷冷清清,女儿女婿一个也没有到场,只派了两辆空车跟 在后头。拉斯蒂涅自始自终是这幕惨剧的目击者,他埋葬了高老 头,同时也埋葬了青年人的最后一滴眼泪。 在经历了人生教育的‚三部曲‛之后,拉斯蒂涅的个人野心家 性格形成了。他既不愿意像鲍赛昂子爵夫人那样含泪而别,也不 愿意像伏脱冷那样束手就擒,更不愿意像高老头那样落得个被人 遗弃的下场。他决心投入巴黎上流社会的角逐场,并且成为人生 角逐中的胜利者。
德· 瑞纳夫人:市长夫人
玛特儿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