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生物—凤眼莲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入侵植物凤眼莲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
摘 要
雷
李
博!
!""#$$)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凤眼莲 ( !"#$$%&’"( #&())"*+) ) 原产南美洲, 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 现已入侵了非洲、 亚洲、 北美洲、
大洋州、 甚至欧洲等 % 个大洲, 至少 &! 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凤眼莲入侵的危害。凤眼莲的入侵已经引起了一系 列的生态、 经济、 社会问题: 首先, 它改变了当地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理、 化学环境, 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 样性, 破坏食物链、 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 其次, 凤眼莲造成当地经济的重大损失, 航运、 渔业、 水利等都 受到了危害; 再次, 凤眼莲的入侵爆发也对当地居民饮水、 健康等造成威胁。目前, 对于凤眼莲的控制及其治理主 要有物理的、 化学的、 以及生物的等 $ 种方法。利用天敌、 病菌、 以及化感作用等的生物控制被许多专家和学者推 崇, 同时, 利用生物控制凤眼莲入侵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 综合目前对于凤眼莲的认识和研究, 仍然具有 片面性, 需要从生物特性、 种群生态、 生态系统等方面深入研究凤眼莲入侵机制。而利用生物控制凤眼莲的研究和 技术尚不完善, 需要进行种间竞争、 捕食及遗传变异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通过总结控制凤眼莲各种方法的长处 和不足, 最后指出利用生物的方法, 并结合污水治理、 水系宏观调控及监测等方法, 综合治理凤眼莲, 是十分必要 的, 而且也是最具有前景的。 关键词 凤眼莲 入侵 生物控制 生态后果 综合治理
!"# $!%&’ () * $+#,-(%$ -./*$-/# +0*.!,1*!#2 "’*,-.!" ( !"#$$%&’"( #&())"*!) ) :*,"-#/#3#.!$ *.& ,"*00#.4#$
水浮莲的危害和作用

水浮莲的危害和作用水浮莲别称水葫芦、凤眼蓝、凤眼莲等,为雨久花科凤眼蓝属浮水草本植物,原产巴西。
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适应性很强,曾一度被很多国家引进,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浮莲的危害和作用吧!水浮莲的危害1、水浮莲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2、水浮莲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
3、水浮莲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
4、水浮莲会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
5、水浮莲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
6、水浮莲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有影响。
大量的水浮莲覆盖水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嗅值浓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饮用。
7、水浮莲的爆发以及其腐烂阶段同时会大量地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下动物比如鱼类活动繁殖空间将会减少,甚至会鱼类大量死亡。
水浮莲的作用1、农用:水浮莲对氮、磷、钾、钙等多种元机元素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中对大量元素钾的富集作用尤为突出。
在现有水浮莲资源化利用方式中,较为简易而普遍的是用其堆制有机肥及生产沼气,也可直接利用其干粉或将燃烧后的灰分作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使用。
2、食用:水浮莲花和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马来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水浮莲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
3、饲用:水浮莲柔软多汁、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干物质中主要是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可作为鸡、鸭、鹅、鱼、猪的优良饲料。
将其切碎、粉碎或打浆,拌入糠麸,制成混合饲料或青贮饲料,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还可杀灭寄生虫。
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它可是生物入侵者!

赛一
赛 1.文章开头作者是如何引出“生物入侵者”
这一说明对象的?
作者假设一种情景,通过普通人与科学家的不同 反应,自然引出说明对象——生物入侵者。
2.生物通过自然途径迁移跟通过非自然途 径迁移相比较,哪个危害性更大?为什么?
后者的危害性更大。因为通过人为干预,迁移速 度 极大地加快,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跨度的限制。
凶残的松树杀手:
传播松材线虫 的松墨天牛
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 了 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
一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 松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入侵生 物。此后,警报一个接着一个,到2001年, 江苏、安徽、广东等10个省市都发现了这 种凶残的松树杀手。据统计,由于它的入 侵,我国每年都有600多万株松树受害致 死,南方的5亿亩松林受到了严重威胁。 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25亿 元,间接损失则达到了250亿元。
谢谢
武义金穗民族中学 徐航武
生物入侵者
读一读
失衡 shī héng 藩篱 fān lí
栖息 qī
●
归咎 jiù 归罪
●
在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逃:某种灾难不可避免。劫,大灾难。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啸聚山林:旧时候指盗贼盘踞山林。形容互 相呼叫,拉帮结伙。
束手无策:像手被捆着一样,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物竞天择:生物互相竞争,能适自然者被选择存 无动于衷:一点也不动心,不为感情 留下来。
议一议
1.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提示: 文中例句
作用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举例子、
摹状貌、
分类别、
下定义、
凤眼莲的危害有哪些?详解凤眼莲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凤眼莲的危害有哪些?详解凤眼莲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凤眼莲的危害有哪些?详解凤眼莲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凤眼莲的危害及防治方法1、生物入侵,造成生态破坏凤眼莲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便快速生长,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多样性,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
生物圈也存在着平衡,由于各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抑制,致使生物圈总是保持着动态平衡;生物圈的这种平衡对抵御外界条件的不良影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有不良的外界因素来临时,这个生物圈就可能在扼制不良因素的基础之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水葫芦的入侵打破以至摧毁该地区原来的平衡,而建立了一个水葫芦占绝大多数的侵略性的平衡;这个平衡的建立不仅使现在的平衡更加的脆弱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破坏了生态的多样性,使一些物种在该地发生灭绝。
近年来云南滇池被水葫芦所困扰, 1000hm2的水面上全部生长着凤眼莲,其覆盖率近100%。
20世纪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了80年代,16种水生植物已经难觅踪影,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濒临灭绝。
当水葫芦繁殖很旺盛时,常能将水面染成绿色,当大量繁殖可以掩盖整个水面,影响大气与水中气体交换、降低光线对水体穿透力,影响水底生物增长,增加水体CO2浓度,不仅造成生态危害还降低水产品产量和品质。
2、堵塞河道,影响水运,引发水灾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水葫芦在上海和宁波发生过严重堵塞河道的情况,有的地方水葫芦的密集度甚至达到了可以承受人在上面行走的地步,致使航运一度瘫痪。
此外,水葫芦还危及到水厂的安全生产、水泵吸入水葫芦将造成滤池堵塞、自来水厂停产,对城乡饮用水供水造成危害。
治理措施可以引进儒艮,用儒艮来治理繁殖力强的凤眼莲,相比除草剂有污染,费用高,且不稳定(有可能增强凤眼莲的抗药性),用儒艮治理无污染,又很便宜,控制效果好。
实例二十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
入侵生物--水葫芦

前言: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凤眼蓝、水葫芦苗等,为雨久花科多年生水生物。
通常漂浮水面,叶片丛生,叶柄呈海绵葫芦体;花大而美丽,多数花成穗状花序,花瓣6枚,蓝紫色,其中一枚较大而中心带黄色,似凤眼状,故又名凤眼莲。
原产南美洲,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现已入侵了非洲、亚洲、北美洲、大洋州、甚至欧洲等5个大洲,至少 6 2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水葫芦入侵的危害。
50几年前我国从南美引进水葫芦,广泛放羊与南方乡村河塘用作饲料和有机肥源。
近十几年来,告别了粮食短缺问题的农民不再打捞水葫芦,同时工业化程度提高,水葫芦因此迅速蔓延,甚至从乡间的内河内湖“杀入”大江大河中去,泛滥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社会经济的重大损失。
因此,水葫芦的生物入侵和危害亟待决。
入侵状况:1水葫芦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其生长需要吸收氧气,从而导致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
水葫芦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2由于水葫芦疯长导致南方省市的河道、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足赛。
严重影响行洪排涝、航运、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及旅游,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
水葫芦的入侵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经济、社会问题:首先,它改变了当地水体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环境,进而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物质循环等生态过程的正常运行;其次,水葫芦造成当地经济的重大损失,航运、渔业、水利等都受到了危害;再次,水葫芦的入侵爆发也对当地居民饮水、健康等造成威胁。
入侵最严重的地区,最早被报道的有滇池,其它还有太湖流域等。
2009年6月央视报道了水浮莲对福建闽江流域水口电站和沙溪口水电站的巨大压力,在库区已经形成数万亩的水葫芦聚集带,壮观之极,犹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捞需要2个月以上,对发电航运和生态环保构成极大压力。
水葫芦对水利管理危害及防治措施

浅谈水葫芦对水利管理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摘要:作为外来物种的水葫芦,近年来在我国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繁殖蔓延,严重危害水利管理,如行洪排涝、航运、发电、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破坏生态环境,给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为了对水葫芦有一全面的了解,本文就其对水利管理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关键词:水葫芦;水利管理;危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水葫芦简介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水浮莲、洋水仙等,拉丁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solm,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的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
一百年前水葫芦作为花卉自南美洲引人我国,50-6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种植,后逸为野生,随着我国目前多数水域富营养化程度的提高,水葫芦泛滥成灾,脱离人为控制成为公认的害草。
水葫芦的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泡囊,叶单生,叶片基本为荷叶状,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
花为蓝紫色,呈多棱喇叭状,穗状花序,有6~12朵花,花被6裂,上方的花瓣较大且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黄色斑点,似凤眼状,非常明艳大方。
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 兼有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中以无性繁殖为主;性喜群生,往往形成单一的优势群落;其适应性强;喜高温湿润的气候;适宜在静水或缓慢流动的水面生长;耐荫蔽;极耐肥耐碱;水葫芦能富集各种污染物质,但它只负责收集,不负责降解。
二、水葫芦在水利管理中的危害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即为水利管理。
由此可见,水葫芦在水利管理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水源管理、水域管理、工程管理三方面:(一)对水源管理的危害1、影响防洪、排除积水,增加洪灾风险。
水葫芦漂浮在水面随水流一起运动,具有固液两相流的特性。
水葫芦的存在一方面消耗水流的部分能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湿周长度, 增大了水流的阻力,从而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和湖泊、水渠的排水能力,为洪灾埋下隐患。
2、造成水源损失并使水源遭到污染。
天津市蓟州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防控

《天津农林科技》2017年12月第6期(总第260期)27 f文章编号:1002-0659 (2017) 06-0027-03天津市蓟州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调查与防控{专题综述李亚光\刘宏静2(1.天津市蓟州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1900; 2•天津市蓟州区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环保监测科,天津301900)摘要:本文介绍了蓟州区调查发现的3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区域及生态影响,简述了主 要外来入侵植物防控措施。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形态特征;防控措施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天津市蓟州区位于天津市北部,燕山山脉南 麓,是天津市主要旅游地之一,人口流动量大,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外来人侵植物也伴随着旅 游人群而进人。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蓟州区主要 的外来入侵植物主要有黄顶菊、刺萼龙葵(黄花 刺茄)和水葫芦(凤眼莲)3种。
1蓟州区主要外来入侵植物介绍1.1黄顶菊学名:F/aver/a(L.)Kuntze;别名:二齿黄菊;分类地位:菊科。
生态群落:一年生草本;引人路径:首先在天 津引种后逃逸扩散;种群建立状况:已建立种群。
形态性状:(1)植株。
株高100 cm,茎直 立,被微绒毛。
叶片交互对生,长5 ~ 12 cm,宽1 ~ 2.5cm,无毛或密被短柔毛,披针状椭圆 形,有锯齿或刺状锯齿,基生3出脉,多数叶具 0.3 ~ 1.5 cm长的叶柄,上部叶无柄,叶柄基部 合生。
头状花序20 ~ 100个,于主枝及分枝顶 端密集成蝎尾状聚伞花序;总苞长圆形,具棱,长约5 mm,黄绿色;总苞片3个,也有的为4个,内凹,先端圆或钝,小苞片1 ~ 2个,线型;舌 状花0 ~ 1朵,花冠短,长1 ~ 2mm,黄白色,舌片不突出或微突出于闭合的小苞片外,直立,斜卵形,先端尖,长约1mm或较短;管状花3 ~ 8朵,也有的为2朵,花冠长约2.3 mm,冠 筒长约0.8 mm,檐部长约0.8 mm,漏斗状,裂 片长约0.5 mm,先端尖;花药长约1mm。
凤眼莲与生物外来物种的入侵

凤 、 水 。 导 学 生 。如 在高 一 设置 这 样一 些 课 又名 “ 眼蓝 ” “ 葫芦 ” 雨久花
题 : 有 关 加 碘 盐 的 调 查 报 告 、 本 地 科 , 多 年 生 草 本 ,营 水 生 直 立 或 漂 浊 的 水 中 生 长 良好 。 由于 凤 眼 莲 在 0. % 区 降 雨 酸 度 的 调 查 、 夏 季 各 类 水 的 浮 生 活 。 原 产 于 南 美 洲 委 内 瑞 拉 , 自然 状 态 下结 实 率 仅 为 l 5 ,故 0世 纪 6 0年 代 引入 我 国 ,广 泛 分 布 以 无 性 生 殖 为 主 。 每 年 4 月 , 自然 用 量 及 化 验 结 果 。 在 高 二 设 置 : 白 2 酒 中 甲醇 含 量 的 调 查 、 电池 的 种 类 在 长 江 以 南 的 河 湖 、 池 塘 或 稻 田 越 冬 的 植 株 开 始 萌 芽 ,若 水 中 氮 元
收 利 用 。 如 :废 酸 、废 碱 的 中和 处 缓 的 河 港 尽 头 ,风 眼 莲 你 挤 我 挨 地
理 和 循 环 使 用 , 重 金 属 离 子 的 沉 淀 堆 积 在 一 起 , 再 不 见 昔 日小 桥 流 平 行 脉 ;叶 柄 长 或 短 , 中 部 以 下 膨 泊 大 如 球 ,形 似 葫 芦 , 基 部 有 鞘 状 苞 转 化 法 ,银 镜 反 应 的 废 液 和 洗 涤 试 水 ,荷塘 月 色 的水 乡 风 光 。 原 为 “
有 的 实验 都 是微 型 的好 。
( 2)“ 废 ” 分 类 集 中 ,引 导 学 三 生 回收 利 用 。 告 诉 学 生 大 量 废 弃 物 长 期 倒 入 下 水 管 道 后 可 能 产 生 的 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来入侵生物—凤眼莲
凤眼莲,别名:水葫芦、凤眼蓝、布袋莲,拉丁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雨久花科植物,原产地:亚马逊流域。
为害特点: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多年生恶性水生杂草之一,被列入世界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种名单。
1901年作花卉从日本引入台湾,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并发展为水质净化种类,后大量逸生。
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南部发生严重。
90年代中期,在我国南方的一些河道和湖泊,凤眼莲覆盖面积达100%。
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内,1994年凤眼莲的覆盖面积约达10km2,由于水质污染和因此而导致的水葫芦的疯长,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资料记载,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80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余种。
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构成对水质的二次污染;覆盖水面,影响生活用水;滋生蚊蝇。
形态特征:水上部分高30~50(~100)cm,或更高。
茎具长匍匐枝。
叶基生呈莲座状,宽卵形、宽倒卵形至肾状圆形,光亮,
具弧形脉;叶柄中部多少膨大,内有多数气室。
花紫色,上方一片较大,中部具黄斑。
蒴果卵形。
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
仅在开花时生出细长的根须扎根泥沼中,其余时间生长着肉质丰满粗厚而接近水平的根漂浮着;繁殖方式以无性为主,依靠匍匐枝与母株分离方式,植株数量可在5天内增加一倍。
一株花序可产生300粒种子,种子沉积水下可存活5~20年。
常生于水库、湖泊、池塘、沟渠、流速缓慢的河道、沼泽地和稻田中。
水葫芦的生长对水中的养分和pH值的要求并不高,但如水中盐分含量超过0.06%时即死亡。
最适合的生长条件为pH值为7,磷含量20ppm(20/106),并有足够的氮,最适宜温度为28~30℃。
霜冻可使水葫芦植株死亡,但在很多地区,只有叶部受霜冻影响,植株基部仍保持绿色并不死亡,因此可顺利越冬。
控制方法:①人工打捞:手拔、铲除或用特制的采集机器。
不断排水,将池塘或湖泊放干可以有效控制凤眼莲;②生物控制手段:最有效的生物控制媒介为两种象鼻虫水葫芦象甲(Neochetina bruchi)和(N. eichhorniae)(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1995年从美国和阿根廷引进了这两种甲虫在浙江和福建释放,取得初步控制效果),以及一种水葫芦螟蛾(Sameodes albiguttalis)。
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通用的最佳控制手段,人们还在寻找和评估更多的控制方法,例如Aeigona infusella蛾。
③用草甘膦、农达和克芜踪等除草剂在短
时间内有效。
但对于大量凤眼莲生长的地区则很少使用除草剂,即使有,收效也并不明显,苏丹就是一个例子。
但是该方法可用于控制可以通过船只或接近陆地的小面积受侵地,或者是气候不适宜凤眼莲生长的某些区域;④除草剂和天敌昆虫协调防治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进展。
⑤凤眼莲在入侵地的增殖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营养供给和是否存在自然天敌。
为了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必须强调水域管理和直接控制手段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水域管理涉及到河流、湖泊或湿地所具有的营养程度。
良好的水域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治凤眼莲以及其它漂浮的水生杂草,为居住于该水域的人们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