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来入侵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中国外来入侵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中国外来入侵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中国外来入侵害虫的危害及防治

摘要:随着21世纪全球变化的加剧,全球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迅速发展,为外来物种远距离的迁移和入侵、传播与扩散到新的生境中创造了条件,大陆间外来物种的交换与迁移随之加快,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危险性也日益增加从而使得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成为不同大陆生态系统间生物与生态安全的严重威胁。防范外来生物入侵成为全球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一个自然与生物灾害频繁多变的国家。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已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与国家利益,对我国农、林、牧、渔、水产及养殖业发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破坏农业、林业、草原、草场、湿地、河流、岛屿和自然保护区等各种生态系统,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危及野生生物资源;污染公共卫生,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揭示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机制与生态过程,明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系统响应机制,是发展和创新外来入侵物种预防预警、监测检测、控制管理新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介绍中国外来有害昆虫入侵的现状、发生与发展趋势以及新入侵物种安全性评估的基础上,剖析外来有害生物成功入侵的因素以及评估生物入侵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影响。在介绍中国生物入侵研究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对生物入侵的挑战的防控技术的发展建议;在总结现阶段中国生物入侵在基础理论与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创新防控技术的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需求。

关键词:物种入侵中国危害防治

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global change, global international trade, tourism and transport rapid development of long-distance migration and species invasion, dissemination and spread to new habitats created the conditions for the exchange and migration between the mainland with alien species the accelerated invasion of alien species is also increasing the risk of allowing the invasion of exotic pests between different continents become a serious threat to ecosystems,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security.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is a natural and biological disaster-prone countries varied.Exotic pest invasion has seriously affected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ecological security, social security and national interests, farming,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fisheries, aquaculture and the aquaculture industry in China caused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the destruction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grasslands, grassland ecosystems, wetlands, rivers, islands and nature reserves, leading to serious ecological disaster, endangering wildlife resources;

pollution on public health,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eople pose a huge threat.Reveal the mechanism by alien invasive species and ecological processes, clear impact on ecosystems and response mechanism system is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nd invasive alien species prevention early warning, surveillance and testing, control theory, basic management of new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vasion of alien insects, as well as the basis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new invasive specie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profiling successful invasion by alien species factors and economic, ecological and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of biological invasion. Introducing China biological invasion research system based on the proposed development proposals address the challenges China'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iological invasion techniques; research progress in biological invasion in basic theory and control techniques such as summary based on the stage of China proposed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Key word: Invasive species, China, harm, prevention

外来入侵生物是指非本地的,对农林牧渔业生产、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与导致危害,能在自然界自我繁衍的生命有机体。中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入侵形式十分严峻。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但随着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我国已有4000-5000种高等植物处于濒危或接近濒危状态,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总数的15%-20%[1]。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加剧了这一现象的严峻性。对我国近100年来从境外传入的外来有害生物的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入侵生物有520种,涉及的种类包括植物(268种)、动物(198种,包括昆虫、甲克类、软体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等)和微生物(61种,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而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生物中,我国就有50种。这些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资源保护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我国是一个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的大国。2007年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药材及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153463.9千公顷,实际损失12972514吨[3]。大部分农业外来有害生物的暴发性与毁灭性更是加剧了农业生物灾害的损失。具估计,我国11种主要入侵害虫与杂草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74.3亿元人民币[4]。1994年入侵蔓延的每周斑潜蝇,目前在全国的发生面积为100多万公顷,每年的防治费用就需4.5亿元。严重危害水稻的稻水象甲每年危害水稻面积约15万公顷,造成经济损失4.3亿元。

B型烟粉虱与所携带的双生病毒常常是导致大棚蔬菜作物的毁灭性绝收。入侵我国的蟑螂在部分地区肆意横行,增加了传播疾病的风险;新近入侵的红火蚁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因此,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将其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遏制外来有害入侵生物的扩散与传播、蔓延与危害,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国家生态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安定的国家需求。

1.我国外来入侵昆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我国外来入侵昆虫的数量及分类

入侵我国的外来入侵生物有520种,涉及的种类包括植物(268种)、动物(198种)和微生物(61种),入侵动物中,农林昆虫类最多,种类较多的是鞘翅目(29种)、同翅目(19种)、双翅目(13种)、鳞翅目(8种)。入侵昆虫的生境类型多集中于农田、森林及果园。

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中,仅入侵我国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危险性与暴发性的农林入侵种就多达19种,其中9种为我国进境检疫对象。在这些农林外来有害生物中,入侵的农业昆虫有14种、植物病毒3种、植物线虫和有害杂草各1种。

1.2我国外来入侵昆虫的来源及入侵途径

外来入侵生物在中国的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经济发达的南部及东部沿海省份外来入侵生物种类较多,而内陆和西部地区外来入侵生物种数相对较少,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外来生物入侵种数逐渐减少的总体趋势,入侵种数量较多的省份有广东、江苏、福建、云南、台湾,而宁夏、青海、西藏的入侵物种相对较少。1998-2008年入侵我国的具有危险性与暴发性的19种农林入侵种中,从首次发现的省份来看,海南和广东发现的入侵物种最多(各5种),表明沿海省份是重点的入侵区域。造成这种格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类活动促进了外来物种的扩散与传播。然而一个地区受外来种入侵的程度还取决于这个地区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如适宜的气候及生境条件、本地生物与外来种间的竞争等。同时,入侵

种本身的入侵能力及生态适应性也决定其是否能成功入侵。从入侵的途径看,均是无意中被带入,随寄主、种子及产品的调运传入。

2.中国主要外来入侵昆虫的危害

2.1烟粉虱

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烟粉虱具有寄主范围广、存活率高、产卵量大、抗药性强和传播多种病毒的特点。烟粉虱除了直接危害农业生产外,由于传播病毒而引发病毒病暴发所造成的间接危害更为严重,往往导致毁灭性的损失。对黄瓜、番茄、茄子、甜瓜和西葫芦等的危害损失达到70%以上[5];传播的萝卜花叶病病株率达到90%以上,减产40%左右[6]。

2.2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稻水象属。稻水象甲幼虫咬食水稻根部是引起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7]。在我国受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减产68%左右[8]。

2.3苹果蠹娥

苹果蠹娥属鳞翅目小卷蛾科小卷蛾属。在我国,苹果蠹娥嗜食苹果、沙果和库尔勒香梨,同时也危害桃、杏和榅桲。2000-2004年的调查显示,在金塔县苹果和梨的虫果率严重地区高达70%[9];在敦煌地区平均蛀果率为52.4%[10]。2.4马铃薯甲虫

马铃薯甲虫属鞘翅目叶甲科,是世界著名的毁灭性检疫害虫,原产于北美洲。马铃薯甲虫主要取食茄科植物,其中大部分隶属茄属,尤其嗜食马铃薯,亦可为害茄子、番茄、烟草、辣椒等经济作物以及野生杂草如天仙子、龙葵等。马铃薯甲虫以成虫和幼虫取食植物叶片或嫩尖,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30%-50%,严重时减产90%。此外,还能传播多种马铃薯病害,如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环腐病等。马铃薯甲虫在新疆的发生面积达2.7×104 hm2,近年来随着加工番茄种植面积的扩大,其受害日趋严重[11]。据报道,该虫在伊犁河谷每年发生面积约7000 hm2,严重发生田块产量损失达50%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12]。

2.5桔小实蝇

桔小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果实蝇属。桔小实蝇可危害柑橘和番石榴等40多科250

多种水果和蔬菜,成虫产卵于瓜果内部,幼虫取食果肉组织,造成瓜果完全腐烂。此外,成虫产卵时常在果实表面形成许多针孔和斑点,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伴随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以及细菌和真菌等参与危害,加速受害瓜果腐烂,最终掉落。在广州,桔小实蝇对番石榴的为害率在40%以上,部分地区高达80%-90%,单果幼虫数量达100只以上[13];在厦门,番石榴、杨桃等的虫株率达90%以上,番橄榄、枇杷、人心果等的受害率在80%以上,厦门岛南部部分瓜果甚至出现绝收现象[14]。桔小实蝇每年对福建省水果生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10亿元[15]。云南部分地区水果受害率在90%以上,西双版纳部分芒果品种受害率高达100%,是目前制约当地水果业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16]

2.6松突圆蚧

松突圆蚧属同翅目蚧总科盾蚧科突圆蚧属,松突圆蚧随每年从日本等地输出的带有松突圆蚧的圣诞树传入香港和澳门,20世纪70年代后期传入广东省的深圳市和珠海市[17]。松突圆蚧直接影响木材、松脂的生产和松林景观[18]

2.7椰心叶甲

椰心叶甲属鞘翅目铁甲科潜甲亚科平胸族,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椰心叶甲是世界性的棕榈科植物重要害虫,主要危害多种棕榈科重要经济林木及绿化观赏植物。成虫和幼虫危害未展开和初展新叶,造成叶片坏死、植株顶冠褐色、顶枯如火烧状,严重时整株死亡。2002年椰心叶甲入侵海南并暴发成灾,使受害的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生长受阻,严重时减产60%-80%,甚至导致植株死亡,给我国椰子、槟榔及棕榈科绿化苗木产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该虫破坏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及自然景观,已经演变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灾害[19]

2.8红脂大小蠹

红脂大小蠹属鞘翅目象虫科小蠹亚科大小蠹属,为小蠹亚科所发现种中个体最大的小蠹虫。红脂大小蠹在北美发现的寄主树木很多,包括松属、云杉属、黄杉属、冷杉属和落叶松属等针叶树[20]。在我国其除危害油松外,还危害华山松和白皮松[21]。在原产地,红脂大小蠹通常是立木的次期性害虫,除在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造成危害外,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22]。但在我

国红脂大小蠹成为一种攻击性害虫,当种群在新伐桩上或在其他小蠹虫侵染树上建立种群后,可侵害外表健康的树木[23]。

2.9红火蚁

红火蚁属膜翅目蚁科火蚁属,是一种对农林业生产、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威胁的害虫,也是国际公认的危险性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目前,红火蚁在台湾的发生面积约11000m2,大陆发生面积约65000m2。在严重发生区,菜田出苗稀疏、稻田弃耕、果园丢荒、家禽受到上海,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其对公共设施,如城市照明系统、供电系统和通信系统等造成一定危害,并对居民家庭的供电线路造成损害。另外,红火蚁入侵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具有严重影响[24]。在吴川市,红火蚁叮咬村民现象普遍。如高周云潭镇,被蛰咬率为18.5%[25],台湾和大陆南方地区已出现数十例休克病例和3例疑似死亡病例[26]。

3.中国外来入侵害虫的防治体系

3.1引进天敌控制外来入侵害虫和杂草

我国于1909年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引进两批澳洲瓢虫到台湾省,在当地建立起种群控制了柑橘吹绵蚧的危害,这是我国最早利用传统生物防治方法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成功记录。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共对20余种外来入侵物种开展了传统生物防治的研究,共引进了40余种天敌,筛选出20种有应用价值的天敌,野外释放后对苹果棉蚜、温室粉虱、烟粉虱、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椰心叶甲、普通豚草、空心莲子草等入侵昆虫与杂草取得较好的控制作用[27]。

3.2利用本土天敌控制外来入侵生物

筛选和利用本土天敌控制入侵种是一条简捷安全的途径。一方面,本土天敌物种的释放与定殖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减少了天敌引入的风险性,也有利于维护本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我国调查了喜旱莲子草、薇甘菊、烟粉虱、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苹果绵芽、温室粉虱、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等近20种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本土天敌,但其中可用于生物防治并进行深入研究的种类很少。

利用本地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美国白蛾是其中一个典型

的成功例证。我国从1984年开始,立足于调查和寻找美国白蛾的本土天敌。经过21年的努力,筛选出了寄生美国白蛾的优势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对这种小蜂的行为学、生态学、生物学、解剖学及人工大量繁殖、放蜂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筛选出人工大量繁殖小蜂的替代寄主,解决小蜂大量繁殖的瓶颈问题;通过放蜂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28]。

参考文献

[1]林龙.论我国野生植物资源法律保护存在的不足与对策.200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1).

[2]万方浩,郭建英,王德辉.中国外来入侵生物的危害与管理对策.2002.生物多样性.(1).

[3]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2008.中国农业年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79-376.

[4]万方浩,郭建英.2007.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机理及控制基础研究,中国基础科学,

(5).

[5]王少丽,张友军,李如美.2011.北京和湖南烟粉虱生物型及其抗药性监测,应用昆虫学报,(1).

[6]王继红,张帆,李元喜.2011.烟粉虱寄生蜂种类及繁殖方式多样性,中国生物防治学报,(1).

[7]Cosme M, Stout MJ, Wurst S.2011.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Glomus intraradices) on the oviposition of rice water weevi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Mycorrhiza,21(7):651-8(1).

[8]张玉江.1997.唐海县稻水象甲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植物检疫,(1).

[9]杨锋军.2013.我国北方主要林木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北京农业,(36).

[10]张正军,徐丽娜.2013.苹果蠹蛾及其防控技术,现代园艺,(18).

[11]郭文超,吐尔逊,许建军.2010.马铃薯甲虫识别及其在新疆的分布、传播和危害,新疆农业科学,(5).

[12]何海明.2005.蔬菜花斑虫在伊犁河谷的发生及防治研究,中国植保导刊,25(4):32-34.

[13]梁广勤,雷淑媚.1982.桔小实蝇在番石榴上的为害,植物检疫,(2)26.

[14]周曙东,周桢.2014.果农对农业外来入侵动物的防治意愿分析——以桔小实蝇为例,(9).

[15] 林明光,张艳,曾玲等.2014.海南番石榴园桔小实蝇种群动态与综合防治研究.中国南方果树,(6).

[16] 叶文丰,李林,孙来亮等.2012.云南元江芒果园桔小实蝇成虫日活动规律及空间分布格局.生态学报,(3):6-7.

[17]潘务耀.1992.中国森林昆虫(第二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00.

[18]Shi SW, Jiang MX, Shang HW,et al.2007.Oogenesis in summer females of the rice water weevil,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Coleoptera: Curculionidae), in southern Zhejiang, China.J Zhejiang Univ Sci B,8(1):33-8.

[19]唐超,彭正强,陈开宁.2007.温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功能反应的影响.中国生

物防治,23(1):11-13.

[20]Eaton B,Rodriguez Lara R.1967.Red turpentine beetle,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In Davidson A G,Prentice R M,Important Forest Insects and Diseases of Mutual Concern to Canada,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Canadian Department of Forest and Rural Development,Ottawa,Canada.21-24.

[21]李计顺,常国彬,宋玉双.2001.实施工程治理控制红脂大小蠹虫灾——对红脂大小蠹暴发成因及治理对策的探讨.中国森林病虫.(4):41-44.

[22]Smith R H.1961.Red turpentine beetle.Forest Pest Leaflet 55.Washington DC: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8.

[23]Gu XC, Zhang YN, Kang K,et al.2015.Antennal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Odorant Reception Genes in the Red Turpentine Beetle (RTB), Dendroctonus valens.PLoS One,10(5).

[24]曾玲,陆永跃,陈中南.2005a.红火蚁检测与防治.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25]吴能简,卢文成,罗会明等.2005.中国大陆首次发现红火蚁伤人事件调查报告.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6(5):342-344.

[26]张巧利,林立丰,陈浩田等.2006.中国首起红火蚁咬伤致死事件调查报告.疾病监测,21(12):654-656.

[27]万方浩,李保平,郭建英.2008.生物入侵:生物防治篇.北京:科学出版社1-596.

[28]杨忠岐,张永安.2007.中国外来入侵害虫——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昆虫知识,4:465-471.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

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及其入侵机制 一.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 1、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 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破坏或污染生态环境。 2、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其中13种主要入侵物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 3.严重威胁人类与家畜健康和安全 4.无序杂交种质丧失:与近源的土著种杂交,改变土著种的基因组成,造成遗传污染。 二.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机制 1、外来入侵植物的特点(内因) (1)适应性、耐性强,入侵潜力大。 (2)繁殖能力强: A、有的外来种靠地下茎等进行无性繁殖,可避免或少受火等因素的干扰,难以清除; B、靠种子进行系繁殖的,生产种子多,种子易于传播(动物、风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幼龄期 短,种群增长快,生殖时间短,克服寒冷的蛰伏期短。 (3)对资源的竞争力强,能抗干扰,且干扰后恢复力大。 2、影响外来植物入侵的外因 (1)被入侵的环境:栖息地相似,环境中光、温度、水分、营养和金属元素等。 (2)需要传播媒体:如动物(如人、兽、鸟类、蚂蚁等)、风等。 (3)栖息地受到干扰或破坏(非健康的生态系统)。 (4)其它:如竞争、食草动物、病原体、天敌、季节性干旱等气候变化,等等。 3、外来入侵植物的入侵途径 (1)人为有意引入。(2)园林中的引入种逃逸到野外。 (3)由旅客、轮船(如压舱水等)、运输的货物等无意携带而引进。 ?因此,有必要在确定是否引进某一外来物种前,对其进行风险评价。 三、外来入侵植物的风险评价 ?1、外来种在原起源地的分布范围。?2、个体生态学方面的特性。 ?3、生活史。?4、繁殖率。?5、开始引进的个体数量。?6、干扰对其的影响 四、控制/防除外来种的方法 1、物理法:即采用人工清除、机械清除、遮光等物理方法防除外来入侵植物。 2、化学法:采用化学药品杀死或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 3、生物控制法:采用引入或种植其他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如天敌等)达到杀死或控制外来入侵植物的方法。 4、综合防除法:即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防除外来种的方法。 五、中国外来入侵植物 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有半数以上是陆生植物,有一半是无意引入的。 中国现有外来植物有800多种,有40%以上来自美洲,其次是欧洲和非洲。危害较大的有紫茎泽兰、薇甘菊、互花米草、水葫芦、凤眼莲等,多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

外来物种入侵

课程论文 课程资源植物学 题目外来物种入侵 姓名文玲 学号 114120181 院、系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物科学

外来物种入侵 【摘要】 区域间生物入侵是指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物种入侵所引发的危害。由于我国生态系统错综多样,国内人员、物品流动频繁且不易监控,因此区域间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十分严峻。本文主要以我国以及国外已有的区域间生物入侵事件为例,分析其主要的入侵途径、危害与防治措施。区域间生物入侵主要通过引种、运输、人为干扰等途径,可以造成土著种灭绝、基因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危害。全球气候变化、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建设以及海峡两岸交流等领域是今后我国区域间生物入侵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生物入侵外来物种紫茎泽兰水葫芦入侵原因过程危害预防 1.前言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2.何谓生物入侵 每种生物都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群落内,并和其他生物种群保持相互竞争、捕食、寄生、中性、共生、互惠、偏利、偏害等关系,进而维系该生物群落的存在和进化。当某种动物、植物或微生物进入新的生态群落后,有可能破坏其原有的物种平衡关系形成优势种群,导致生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构成发生改变,最终彻底破坏整个生态系统[2]。 美国人艾尔特于1954年在《动物入侵生态学》中率先提出“生物入侵”的概念,1982年左右,生物入侵问题才被人们广泛认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外

《可怕的物种入侵》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可怕的物种入侵》教学思考 课前思考: 专家们认为,外来有害入侵生物有可能形成三大危害:首先,外来入侵的物种会对本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其次,外来入侵生物会造成农业、林业生产上的巨大经济损失;其三,外来入侵生物对人畜的健康也形成威胁。 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就身边所熟悉的外来物种的入侵谈谈自己的认识。 课后反思: 今天我和屠园实验学校六(4)班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可怕的物种入侵》这一课,通过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外来有害物种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有效地增强了学生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意识,理解了生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重要,并初步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三个话题,把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了解的知识进行有序展开,且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达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通过话题一“从吃龙虾说起”引出“外来有害物种”这个陌生的词汇,并谈谈吃龙虾的感受,让学生自然地进入教学情境,走近了“外来有害物种”,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为展开探索活动打下了基础。 通过话题二“你还知道哪些外来物种”的展开,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了霸王草和食人鱼,这样做,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外来有害生物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了它们的存在与危害;另一方面让学生引起重视,有效地增强了学生防范外来有害生物的意识;最后让学生将自主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交流,这样有利于将有价值的资料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的资料搜集是品德学科教学必不可少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体会其快乐。 通过话题三“外来物种都是有害的吗”的探究,学生理解了“有害”与“有益”,通过寻找外来有益生物,进一步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小结,充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外来有害物种的认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他们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强烈意识。 最后,通过课外作业,把学生的视角从课内转向课外,在课后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的探究活动,搜集相关的资料,帮助他们拓宽了探究的渠道,为后续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一点遗憾: 教师课前准备不是太充分,教学过程中显得有点紧张,导致整个课堂气氛不活跃;在教学环节的衔接方面,过渡不太流畅等,以上这些都是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病虫害防治方案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 (病虫害防治方案) 保护教研室 刘玉卿 第一部分绿化养护 一、草皮 1、要定期修剪,根据不同季节,长势,合理安排修剪期,以草长不超10厘米为准,一般5-9月约25-30天修剪一次,3-5月和9-11月35-40天修剪一次,(北方地区)当年12月至翌年2月原则上不修剪,修剪后草坪面平整高度约3-4厘米。 2、每次修剪后对草皮施一次肥,施后浇透水,保证草皮全年常绿。 3、每巡查草皮,发现杂草及时清除,使草坪纯度控制在优类95%,一般90%以上。 4、拾除草地、花丛内石头、纸屑等杂物。

二、绿篱、定型植物 1、绿篱生长前期未成型之前,以密枝修剪为主,成型后以造型修剪为主。修剪的篱面要平整圆滑顺直,绿篱造型植物造型优美、丰富,修剪下的枝叶要立刻清除。造型后,对生长超过篱面的枝条要及时剪除,超出篱面的枝条长度应控制在10厘米内。 2、绿篱保苗率95%。残缺或死亡部分要在一个月内补种好 3、绿篱、造型植物在每年的3-8月期间,约50天施一次氮肥,9-11月期间的40天施一次复合肥,每亩地每次施肥量为15市斤。 三、乔、灌木 1、每周巡查,及时修剪枯枝、病虫枝、霸王技、下垂枝等。修剪下的枝叶,要立刻清除。 2、根据灌木长势,该造型的要及时造型;造型后要及时修剪超过形状外的枝叶,一般以控制形状外的枝叶长不超过20厘米这宜。 3、灯道树保率要达到98%,树干粗壮,修剪及时,主干高度一般控制在3-4米。分枝合理,树身直,枝叶茂盛。 4、一般每二个月施一次复合肥,保证长势旺盛。对生长茂盛的大乔木,可以不施肥。

四、浇水 1、室外绿化要根据不同季节、天气,不同植物品种生长习性,不同栽培目的,不同土壤每天、隔天或几天淋水一次。因天气炎热干旱而出现水分不足时,则必须相应增加浇水次数,保证所有植物不因缺水而萎蔫。 2、天晴季节,室外盆栽每天浇水一次;栽在花基的3-4天浇一次水,雨天则不浇;室内盆栽每周浇水2-3次。 五、植物保护 1、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 2、使用农药必须以不伤害健康为前提,使用高效、低毒、无臭、无异味农药。 3、喷撒农药时,必须戴口罩,安全防护手套,穿长袖衣服。禁止抽烟及吃东西。人应站在来风的上方,防止喷农药吹回人体,造成中毒。 4、喷撒农药后要用肥皂反复多次于流动水中洗手。 第二部分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及对策的展望

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及对策的展望 摘要:本文通过对外来生物入侵现状危害及对策诉述,展望未来对抗入侵生物。 关键词:现状危害对策展望 外来生物入侵被认为是仅次于生境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濒危以至丧失的第二大原因,它们既能破坏生态系统结构,也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并造成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全国几乎在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遭受了外来 害生物的危害, 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 每年可达1 198176亿元。 一、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的现状 1.1种类增加,批次增加 截至2004年,我国的外来人侵物种有283 种, 其中动物76 种, 植物188种, 微 生物19种。在林业行业,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和危害的形势也十分严峻。2003 年全国开展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显示, 外来入侵的林业有害生物34种,其中害虫 23种,病原微生物类5种,有害植物6种。在28种从国外(或境外) 1980年以后入侵的林业病虫害中,有10种是21世纪以来传入的。 1.2外来有害生物的发生面积不断增大 我国每年发生林业有害生物1 067万hm2 左右, 外来入侵的约280万hm2 , 占26%; 1980年后入侵的林业病虫害种类发生220多万hm2 , 约占外来林业病虫害发生总面 积的80%。此外,外来有害植物中的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达553万多hm2。 1.3外来有害生物对生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外来入侵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 排挤本地物种的生存,甚至分 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物种生长,使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不仅造成巨大 的经济损失,更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松材线虫自1982年在我国大陆发现以来, 已累计致死松树5 000多万株, 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以及黄山、庐山等风景名胜区周边已经发生了疫情;紫茎泽兰生长的地方,其他杂草很难生存,树木生 长也受影响,家畜误食后会致死。[2] 1.4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的态势加剧

谈谈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些危害

谈谈外来物种入侵的一些危害【摘要】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外来入侵物种产生的危害多种多样,我们不但要了解,还要采取相关措施及时控制,清除。 【关键词】入侵物种人为活动损害影响 一、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 1.1对生态的影响 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后,如果脱离了人为控制逸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外来入侵种影响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其带来的生态学影响如下: 1.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 3.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生长。某些外来生物如豚草可释放酚酸类、聚乙炔、倍半萜内脂及甾醇等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明显的抑制、排斥作用。薇甘菊也可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其它植物生长。 4.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多样性生存的其它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水葫芦在河道、湖泊、池塘中的覆盖率往往可达100 %,由于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豚草优势度为0.85~1.0,群落多样性为0~0.62。由于薇甘菊排挤本地植物,广东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缺少适宜的食料,目前只能借助于人工饲喂。飞机草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蔓延已使穿叶蓼等本地植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依赖于穿叶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虫同样处于灭绝的边缘。厦门鼓浪屿的猫爪藤攀爬绿化树木,在树冠上形成大片单优群落,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导致死亡。 5.过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不利于水土保持。巨尾桉引自澳大利亚,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很多林场都有种植,在一些地方,由于它大量吸收水分,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造成土壤干燥。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就会使得土壤肥力愈来愈低,甚至形成荒芜之地。因此引进巨尾桉同样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控制性引进。 6.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明朝末期引入的美洲产仙人掌属4个种分别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形成优势群落。在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已很难见到。有的入侵种,特别是藤本植物,如厦门的猫爪藤,可以完全破坏发育良好、层次丰富的森林景观。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意义分析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意义分析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使得农作物的收获量?农业生态环境和正常生长等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持续性发展极为不利?基于此,本文将详细的探讨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意义,并提出当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治策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意义 0.前言 针对农作物病虫害问题,相关专业部门应用有效的防治方法、测报技术及其管理手段对大面积农作物片区实施的统一性、综合性、科学性防治就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该手段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的增收,保证农作物健康正常的生长。并且这也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和优质化发展的广大需求,更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任务。 1.综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意义 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就是农业。但是在过去,针对与生物灾害的防治和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的病虫害,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由单一的防治过渡到多样性防治和综合性防治,并且在防治的规模上也在不断的扩增,将综合防治技术的优势极大的凸显,对我国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农业经济的良性、健康、持续性发展。由此可见,农业科研工作者目前责任和任务重大,为了确保我国农业的生产安全,重视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当前农作物病虫害中主要问题 2.1防治的专业型人才匮乏 基于目前开展综合防治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短,这样就使得在专业型技术人才上严重匮乏,并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业者在业务素质和能力上严重不足,并且也不能及时的引进和更新相关技术知识,再加上落后的服务手段,使得广大农民的需求无法真正得到满足。 2.2防治方法落后 受经济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使得当前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不能够把握防治的最佳时期,并且在药物的选择和配型上不具有科学性,仅凭经验操作。再者就是不能够对病虫害防治标准及其发生病虫害的规律很好把握,在防治手段上具有单一性,也不能加强病虫害预防,使得防治的成效和质量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办法

某某县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防止林业外来物种入侵,保护县域生物多样性、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林业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规定,结合某某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林业外来物种入侵,是指非本地原生物种,有意或无意的通过人类活动被引入本地,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影响或破坏的过程。 第三条凡涉及从境外引入(包括运输进入)本地的林木、林木种苗、木材(竹材)、林木花卉经营单位或个人,以及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和陆生野生动物管理机构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林业外来物种入侵工作。 第五条凡是列入国家入侵物种名录的物种,一律禁止引入。 第六条建立外来物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外来物种引进的监管工作。凡是从外区域引进本县原有生态环境不存在的动植物的单位或个人,应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相关的进入县域审批手续;同时,应组织有关专家和检测机构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后,方能引进。

第七条对于已传入并造成危害的入侵物种,有关部门将采取生物、化学、物理、机械、替代等控制技术,迅速予以控制,加强对动植物销售市场的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物种任意流入自然环境。 第八条除治入侵物种所产生的费用由引入单位或个人负责。引入单位或个人不明的,可申请地方财政解决。 第九条对违规引入的外来物种,一经发现,予以没收或销毁处理。 第十条本办法在应用中的问题,由县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1、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

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2、植物的迁徙伴着病虫害外来的植物也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影响: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三种外来植物,但过了一个世纪,外来植物就达到91种,欧洲植物占到了当地植被数量的一半。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为的是提供树篱。它很快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的障碍。到1925年,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最后,靠着引进南美的毛虫──它们以刺梨为食,刺梨才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了控制。3、中国的“狼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一种出现在南宁观赏鱼市场上的热带小鱼在广西成了有关部门追捕的对象。这种外形优美,色彩艳丽的热带小鱼名叫“食人鲳”,食人鲳又称“水中狼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食人鱼”。食人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性情暴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即使是在它的原产地南美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据有关报道,每年在亚马逊河流域,每年就有1000多头水牛被食人鲳吃掉,而食人鲳攻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13生物班庞春丽313050127 ) 【摘要】本文从外来入侵物种的定义、研究现状、入侵机制及对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阐述了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的严重影响程度,提出了入侵生物的防治措施。 In this paper, the definition, research status, invasion mechanism and the impact of alien invasive species on the serious impact of alien invasive species on our country we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 Alien species; invasion; biodiversity 前言: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普遍,它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慢慢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到了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界明确提出了“生物入侵”这个名词。外来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农林牧渔和人畜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分析物种灭绝机制时,有生态学家将外来种的侵入列为“灾祸四重奏”之一,最近的一项研究预测,生物入侵将变成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首要因素。除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外,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据报道美国每年要花费1370亿美元用来防治由于外来种入侵造成的危害,例如杂草防除、农业病虫害的爆发以及植物病原菌等[1]。但有关生物入侵的研究在现阶段才慢慢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全球性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展成为与全球变化和生态可持续管理想结合的一个新的领域。 一、外来物种的定义 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做外来生物。外来生物特别是外来物种的引进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在迁移过程中,一些外来生物由于缺少了原有生态系统中的制约因素,加上对其疏于管理和控制,导致其快速生长和繁殖,逐步取代或危害新环境中的当地物种,最终改变自然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效益,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演变为外来有害生物。这一过程就是通常所称的外来生物入侵。近些年来,外来生物入侵对各国国民经济、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威胁与日俱增,带来的损失触目惊心,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据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组织(CBD)”报告显示:外来生物入侵每年给美国造成的损失是1380亿美元,印度为1170亿美元,巴西为500亿美元,英国为120亿美元,南非为70亿美元。全球每年因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要超过4000亿美元[2]。 外来种对相对于乡土种而言,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历史上没有自然案发生分布而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入,在当地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种群的物种。它是指一种生物以任何方式闯入其原产地以外的国家或地理区域,并在那里定殖,建立自然种群,这种生物即为外来物种。外来种与入侵种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又有区别,入侵种属于外来种,

物种入侵论文

物种入侵论文 【摘要】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 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外来入侵物种产生的危害多种多样,我们不但要了解,还要采取相关措施及时控制,清除。 【关键词】入侵物种;人为活动;损害;影响; 1.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 1.1对生态的影响 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境和数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传入一新的栖境后,如果脱离了人为控制逸为野生,在适宜的气候、土壤、水分及传播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破坏本地动植物相,危及本地濒危动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外来入侵种影响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其带来的生态学影响如下: 1.竞争、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使本地种失去生存空间。 3.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生长。某些外来生物如豚草可释放酚酸类、聚乙炔、倍半萜内脂及甾醇等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明显的抑制、排斥作用。薇甘菊也可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其它植物生长。 4.通过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降低物种多样性,使依赖于当地物种多样性生存的其它物种没有适宜的栖息环境。水葫芦在河道、湖泊、池塘中的覆盖率往往可达100 %,由于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豚草优势度为0.85~1.0,群落多样性为0~0.62。由于薇甘菊排挤本地植物,广东内伶仃岛上的猕猴缺少适宜的食料,目前只能借助于人工饲喂。飞机草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的蔓延已使穿叶蓼等本地植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依赖于穿叶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虫同样处于灭绝的边缘。厦门鼓浪屿的猫爪藤攀爬绿化树木,在树冠上形成大片单优群落,影响树木光合作用导致死亡。 5.过量利用本地土壤水分,不利于水土保持。巨尾桉引自澳大利亚,在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很多林场都有种植,在一些地方,由于它大量吸收水分,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造成土壤干燥。在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就会使得土壤肥力愈来愈低,甚至形成荒芜之地。因此引进巨尾桉同样要因地制宜,根据需要,有目的地控制性引进。 6.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明朝末期引入的美洲产仙人掌属4个种分别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形成优势群落。在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已很难见到。有的入侵种,特别是藤本植物,如厦门的猫爪藤,可以完全破坏发育良好、层次丰富的森林景观。

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外来xx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 《河北农业科技》点击数:1083更新时间:10月27日文章录入: admin] 入侵是指物种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引入其他地区,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再生能力,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现象。 ,目前我国已知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其中对农、林、牧、渔业造成了严重危害的外来植物至少有58种、外来动物约40种、外来微生物11种。 的方式 生物入侵主要是通过人为的引种、贸易及旅游等活动的无意识带入和自然力的传播等途径进入我国的。例如调运带病毒的种子、苗木、农产品及包装材料,甚至通过邮局寄送农产品造成病虫远距离 带来的危害 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 种形成单优势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比如原产南美洲的紫茎泽兰已遍布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导致原有植物群落迅速衰退、消失。 害频繁爆发,对农林生产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林业入侵害虫严重发生,危害面积每年达150万hm2;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每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据统计全国主要外来物种造成农林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574亿元。

康。外来生物入侵不仅给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比如豚草、三裂叶豚草现已遍布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15个省市,其花粉可引起人类过敏。 xx的措施 提高社会的防范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对生物入侵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盲目引进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宣传植物检疫工作的重大意义,为植物检疫奠定良好的基础。 物种引进的管理和风险性评估。科学家向大众敲响警钟: 引进什么样的花草、什么样的树木必须慎重。为了观赏价值或其它目的的引进物种并不是正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其实,当地物种是最适关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方针、政策、方法及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规划和防治方案;负责与有关部门在防止外来有害生物方面的协调与合作,组织开展防止外来有害生物普查、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疫工作。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林、渔业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的经济贸易活动日趋濒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繁重,责任更加重大。要不断加大对植物检疫的投入,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强植物检疫队伍的建设,让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查明我国外来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作用,重点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发展趋势,是否需要防治、何时采取防治措施等情况进行预报,然后制定精确的防植保工作方针,在做好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搞好病虫害预报的同时,还要不断改善病虫信息传递手段,积极推广“远程数据汇报系统”,提高病虫信息传递处理的自动化水平,提高预警能力。研究来有害生物,积极寻找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防治技术,以对当前生物入侵的蔓延趋势加以有效遏制。 有害生物的防治。对于已侵入国内的有害植物,最常用的方法是人工拔除和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实践表明,生物防治是治理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佳方法,应大力推广农业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技术、生物上一篇文章:

浅谈外来物种入侵及应对策略

浅谈外来物种入侵及引种前后所做的工作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高度发达,生物入侵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在阐述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概述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并提出一些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建议。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应对策略 1.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 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外来物种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2.我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理解 我认为,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不归类为生物入侵。而不是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才能称为外来生物入侵。 对入侵物种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1958年,以英国生态学家查尔斯·艾尔顿的《动植物入侵生态学》为标志。艾尔顿认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似,我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数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也是如此。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的,任何物种都必须为有限的生存空间竞争,如夏威夷群岛这样的地方就容易遭受外来物种侵害,因为其生态系统比较简单,物种较少,为新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此外,由于小环境中物种较少,那里的居民抵制外来物种的能力也较差。 如果把自然环境比作人体免疫力的话,外来生物就是病毒,免疫力强就不会被感染。一时的感染也不是什么坏事,它在带来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会使自然的免疫力得到锻炼和强化,逐渐具备抵御一般病毒的能力。 自然的调节净化能力之强,是人类难以想象的。虽然外来生物入侵来势凶猛,但一般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完全战胜当地物种的事例更是鲜见,比如,美洲灰松鼠在140年前

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生态问题的影响

全球生态问题结课论文 ——浅析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学院: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学号:7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 :鸿 指导教师:丽

一、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2554种,鱼类3862种,高等植物约30000种,包括昆虫在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类更为繁多。根据文献记载和初步调查,中国已知的外来归化植物超过600种,其中外来杂草108种,隶属23科76属,被认为是全国性或是地区性的有15种。目前严重危害我国的外来动物约有40余种,昆虫类包括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小楹白蚁、红脂大小蠹等。其它外来动物,还有原产于南美洲的大瓶螺,原产于东非的褐云玛瑙螺,原产于北美洲的麝鼠,原产于前联的松鼠,原产南美洲的海狸鼠等。引进外来鱼类对湖泊的本地鱼种和生态系统也构成了巨大威胁,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外来入侵的鱼类,例如草鱼、鲢、鳙、太湖新银鱼、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等。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马铃薯癌肿病、大豆疫病、棉花黄萎病、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番茄溃疡病、鳞球茎茎线虫等。 不过在我国浩繁的生物种类中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尚不得而知。同时,中国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由于我国南北跨度5500km,东西距离5200km,跨越50个纬度及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病虫害防治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及作用探究

病虫害防治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及作用探究 发表时间:2019-07-29T15:59:27.7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王永坚[导读] 摘要: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通过加强森林系统的病虫害防治,能够使森林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对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罗定市连州镇林业工作站广东省罗定市 527200 摘要: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了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通过加强森林系统的病虫害防治,能够使森林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对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森林系统不仅能够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促进了林业经济的良性发展。我国非常重视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然而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森林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如何加强病虫害防治、保护森林环境成为当前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讨论了病虫害防治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及作用,并且分析了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改进措施,希望能为广大林业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森林环境;影响及作用;措施引言 在森林树木生长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对树木的正常生长有着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影响着森林环境的质量,所以为了维护森林树木的健康生长,必须要对病虫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使林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维护。近年来,我国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上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但是由于技术水平以及资金力量不足,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不是很理想[1]。因此,必须要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将病虫害防治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病虫害防治对森林环境的影响及作用 1.1提升树苗成活率 在森林树木的幼苗期,由于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减慢树木生长,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树木幼苗的死亡,致使树苗成活率大大降低。通过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树苗加强巡查,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将病虫害消除,能够极大的提升树苗的成活率,从而使森林面积得到扩张,有利于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 1.2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森林中的病虫害种类有很多,对森林植被的生长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极大的限制。比如,造林的绿化效果极容易受到松林线虫病的影响,对森林生态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蛀干害虫以及食叶害虫等会对森林树木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危害,导致树木幼苗、果实木材以及种子的质量大大降低,这会严重影响林农的收入,不利于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针对森林病虫害问题,通过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不仅可以使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并且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1.3有利于维护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病虫害的发展过程为酝酿、繁殖、传播,再到最后的全面爆发,会给森林带来极大的损伤[2]。所以要对病虫害早期防治工作进行重视,将病虫害解决在萌芽阶段,使林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加强病虫害防治还可以为树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能够使树木种类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 2.森林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2.1自然原因 近些年来,我国人工林的面积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然而由于人工林树种较为单一,森林生态系统较为简单,抗逆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比较差,所以人工林很可能会成为病虫害的食料来源,为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提供条件。此外,林区的气候也有利于森林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尤其是全球变暖问题的加剧,导致暖冬天气不断延长,病虫害越冬的可能性增加,使得病虫害的自然死亡率明显下降,当病虫害形成林业病害时,会发生大面积传播的情况,很难再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2人为原因 (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与国外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这无疑增加了病虫害的远距离传播几率。松针褐斑病、松突圆蚧、美国白蛾以及松材线虫等,最初都是由国外林产品传播而来。(2)由于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天然林进行了无节制的大量砍伐,导致天然林数量不断减少,森林质量以及生物多样性受到了巨大影响,严重威胁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3)防治方法不合理。当前,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中,主要通过化学农药的方式来处理病虫害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仅会杀害病虫,同时还会对病虫的天敌造成伤害,不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另外,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还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导致农药量越用越多,会影响水资源以及土地资源的安全。 2.3其他原因 (2)病虫害防控基础设施不全或者设施较为落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森林防疫体系不健全。(2)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治理,在治理中应当没有坚持预防为主的治理原则,对治理过程缺乏严格监督,依靠政府治理的思想较为严重。(3)没有做好植物检疫工作,导致危害林业的物质传入森林中。 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改进措施分析 3.1加深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识 当前林业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对我国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使林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3]。一定要加深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认知,充分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维护森林生态资源的稳定发展。 3.2应用先进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设备、技术及人才 在过去的森林防治工作中,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匮乏,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为了确保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应用先进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设备及技术,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一步的提高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定期组织林业工作人员进行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其防治工作的专业性,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避免病虫害问题的扩大。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外来生物入侵经典案例 导读:1、澳大利亚兔子的启示: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

停止过。 2、植物的迁徙伴着病虫害外来的植物也会对当地的物种产生影响: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1769年时只有三种外来植物,但过了一个世纪,外来植物就达到91种,欧洲植物占到了当地植被数量的一半。刺梨是1839年被引入澳大利亚的,为的是提供树篱。它很快就在昆士兰和新南威尔士疯长开了,形成了超过六英尺高的障碍。到1925年,有6000万英亩的土地受到影响,这些地区有一半的土地除刺梨外其他什么植物都不能生长。最后,靠着引进南美的毛虫──它们以刺梨为食,刺梨才在一定的区域内得到了控制。 3、中国的“狼来了”: 近段时间以来,一种出现在南宁观赏鱼市场上的热带小鱼在广西成了有关部门追捕的对象。这种外形优美,色彩艳丽的热带小鱼名叫“食人鲳”,食人鲳又称“水中狼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食人鱼”。食人鲳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性情暴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即使是在它的原产地南美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生物。据有关报道,每年在亚马逊河流域,每年就有1000多头水牛被食人鲳吃掉,而食人鲳攻击人类的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对于广西而言,更为现实的威胁是,一旦这些作为观赏鱼类引进的热带小鱼进入河流湖泊,当地的其他水中生物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广西自然环境与南美类似,食人鲳没有天敌,进入之后将形成优势物种,破坏生态平衡。 以下是记者对两位专家的专访:

关于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办法

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本市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工作,防治外来物种危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城市绿化条例》、《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动物防疫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外来物种的引入、监测、防治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外来物种,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无天然分布,来自市外、省外、境外的物种。 第三条外来物种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审慎引入、严密监控、防治结合、公众参与的原则,实行名录管理。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外来物种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负责本市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将外

来物种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应当切实落实对外来物种管理工作的实施,明确管理目标,落实防治责任,加大经费投入。 第六条外来物种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外来物种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市外来物种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拟定外来物种名录、集中办理物种登记和备案、建立外来物种档案、组织发布外来物种信息等综合协调工作。 第七条外来物种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外来物种的宣传教育,鼓励支持对外来物种进行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 第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有防治外来物种危害的义务,有权对违反外来物种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对防治外来物种危害有显著成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外来物种管理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 第九条禁止将引入的外来物种向野外放生或者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