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实务操作
医院会计做账实务操作详解

例:2011年7月2日,甲医院住院处交来2011年7月1日住
院病人预交金区间报表,共收取76人的预交金额,合计 508296.54元;其中现金258396.54元,银联刷卡249900 元。账务处理如下 :
借:库存现金 258396.54
银行存款 249900
贷:预收医疗款 508296.54
B、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需的现金,按照借出金额, 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收到 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并结算时,按实际收回的现金, 借记“库存现金”科目,按应报销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 按实际借出的现金,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例:2011年7月10日,甲医院呼吸科王医生去南京参加医 疗方面的学术会议,预借差旅费3000元,3天后回医院报销 相关差旅费2800元,王医生交回剩余的差旅费借款200元, 根据相关原始单据,账务处理如下:
例:2011年7月1日,甲医院出纳从银行提取备用金45000元。 根据现金支票存根,账务处理如下:
借:库存现金 45000
贷:银行存款
45000
B、因其他原因收到现金,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有 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库存现金”科目。
2、支付库存现金的账务处理
A、将现金存入银行,按照存入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 目,贷记 “库存现金”科目。
a 、借差旅费时:
借:其他应收款 3000
贷:库存现金
3000
b 、出差返回后报销差旅费时:
借:医疗业务成本—其他费用—差旅费(呼吸科) 2800
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
3000
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主要账务处理
1、收到银行存款的账务处理。将款项存入银行,借记 “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医疗款”、 “医疗业务收入”、“预收医疗款”等有关科目。
医院会计基本实务操作

医院会计基本实务操作一、资产类1、财政补助收入:本科目核算医院按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补助。
1)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拨时:借: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对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出同时还应:(财政补助项目款)借:固定资产、库存物资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年度终了~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数的差额: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2)授权支付方式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年度终了~预算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期末: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贷:本期结余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余)—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额度时: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支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借: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等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对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出同时还应:(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借:固定资产、库存物资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库存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度终了~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中的注销额度: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度终了~预算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医院依据下年初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中的恢复额度: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下年度医院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医院尚未支用的~本科目年末应无余额。
3、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发生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时:借: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贷:医疗收入住院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结算医疗费时~应付大于预交金额时: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付小于预交时:还有病人自负部分以外的款项借:预收医疗款、应收医疗款贷: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应收医疗款按照医院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的金额。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四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4)二、长期债权投资(一)核算内容讲解:■本科目核算医院购入的在1年内(不含1年)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国债等债权性质的投资。
■本科目应按债权投资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债权投资,还应设置“成本”、“应收利息”两个明细科目。
■长期债权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1.长期债权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其初始投资成本。
按确定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长期债权投资持有期间,应当按照票面价值与票面利率按期计算确认利息收入。
如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投资,借记本科目(应收利息),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科目;如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权投资,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3.出售长期债权投资或到期收回长期债权投资本息,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债券初始投资成本和已计未收利息金额,贷记本科目(成本、应收利息)或“其他应收款”科目,按照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医院持有的长期债权投资的价值。
(二)核算举例:【例题】甲医院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5年期、年利率8%、分期付息、到期还本、面值为6 000元的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6 000元。
第二年6月30日以6 900元出售。
甲医院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长期债权投资 6 000贷:银行存款 6 000每年利息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480贷: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480借:银行存款480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480半年利息处理: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240贷: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240出售时候:借:银行存款 6 900贷:长期债权投资 6 000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240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660(三)课后思考:投资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三、固定资产(一)与现行制度主要变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取消了固定基金里边核算的内容,取消了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额分期计进相关成本费用。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

医院应当按照住院病人对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进行明细核算。应设置“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一级科目。该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医院尚未结算的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 二、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的账务处理 (一)、发生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时 发生应收住院病人医疗款时,按照应收未收金额,借记“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科目,贷记“医疗业务收入”科目。 例:2011年7月3日,甲医院财务部门收到住院处上报的2011年7月2日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分科记账区间表,表中记录在院病人共发生医药费818975.42元,其中:床位费31162元,诊察费5523元,检查费83191.68元,化验费111249.5元,治疗费135802.05元,手术费160496.79元,护理费4916元,药品费285885.57元,其他费用748.83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 818975.42元 贷:医疗业务收入—住院收入—床位收入 31162 医疗业务收入—住院收入—诊察收入 5523 医疗业务收入—住院收入—检查收入 83191.68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一、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管理和成本管理两个方面。
1.财务会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是指对医院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记录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工作,以达到合法、规范、透明的目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支登记和分析:记录和分类登记医院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统计,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财务报告编制和分析: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编制财务报表,以反映医院的经济状况和运营成果,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读。
-财务管理规范和优化:建立和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规范财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财务风险。
2.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指对医院各项成本进行监控和分析,以实现成本控制、效益评价和经营决策的目标。
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核算和分析:对医院各项成本进行准确和详细的核算,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并进行成本分析,为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分配和计算: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成本费用的关联性,进行成本分配和计算,确保成本的公平和合理。
-成本控制和优化: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系统,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院的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益。
1.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填制:根据医院的收支情况和会计准则,填制各类会计凭证和账簿,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存档。
2.财务报表的编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反映医院的经济状况和运营成果。
3.资产管理和折旧会计: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和折旧核算,确保医院资产的安全和正确计量。
4.成本核算和费用分析: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以及各项费用的分类和分析。
5.税务管理和申报:根据税法和相关规定,对医院的税务管理和申报进行操作,确保合法纳税和规范经营。
通过以上的医院会计实务操作,可以准确记录和报告医院的经济业务,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医院会计基本实务操作

一、资产类1、财政补助收入:本科目核算医院按部门预算隶属关系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补助。
1)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拨时:借: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贷:财政补助收入对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出同时还应:(财政补助项目款)借:固定资产、库存物资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年度终了,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2)授权支付方式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年度终了,预算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期末: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贷:本期结余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贷:财政补助结转(余)-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额度时: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支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借:医疗业务成本、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等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对于购建固定资产等支出同时还应:(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借:固定资产、库存物资贷:待冲基金-待冲财政基金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库存现金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度终了,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中的注销额度: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度终了,预算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借: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贷:财政补助收入医院依据下年初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中的恢复额度: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下年度医院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时: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授权支付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医院尚未支用的,本科目年末应无余额。
3、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发生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时:借: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贷:医疗收入住院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结算医疗费时,应付大于预交金额时:借: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贷: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应付小于预交时:还有病人自负部分以外的款项借:预收医疗款、应收医疗款贷: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4、应收医疗款按照医院因违规治疗等管理不善原因被医疗保险机构拒付的金额。
医院会计实务的--操作

第一部分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介绍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我国目前实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1998年由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实施,从1999年开始实施,实施的时间大约10年了,但该制度存在很多缺陷。
相对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这次《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借鉴了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国际惯例,是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重大改革。
医院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的会计流程和企业的会计流程没有本质差异,医疗服务和和服务业类似,而药品销售又类似零售业。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会计报表绝不应只满足报送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需要,医院管理层迫切需要从会计报表中得到更多的财务信息;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股份制医院等不同所有制医院需要给股东、债权人、相关部门提供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医院会计制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与现行制度相比较,新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思路:一是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二是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额分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三是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规定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四是为了解决现行制度下医院医疗和药品收支不配比、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科研教学经费核算混乱等问题,借鉴国际惯例,合并了医疗、药品收支核算,规定管理费用不再分摊,完善了自制药品和材料的成本核算,明确了科教收支的会计处理;五是为了兼顾预算管理需要,规定通过专设预算会计科目或采用备查簿方式提供预算会计信息;六是将原来的“收入支出总表”改为“收入费用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报表附注,进一步完善了报表体系。
三、与现行制度相比,新制度(征求意见稿)具体变化:■ 核算基础:现行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而在新制度规定“医院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五

医院会计实务操作(5)(三) 核算举例【例题】12月20日,医院与融资租赁公司、医疗设备公司三方达成一致协议,医院以融资租赁方式购入大型设备核磁共振一台,设备融资总价款550万元,运输费、安装费、调试费等6 000元,由医院支付,租赁期限5年,租赁手续费25万元,每季初付租金,每期租金27.5万元,医院于26日将设备租赁手续费和首期租金付给了租赁公司,并收到对方开出的手续费和首期租金单据。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550+25+0.6=575.60万元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5 756 000贷:长期应付款—租赁公司 5 500 000银行存款256 000支付租金:借:长期应付款—租赁公司275 000贷:银行存款275 000【例题】12月20日,医院对血液科病房进行改造决算,并支付改扩建病房款共21万,拆除部分价值2.4万元,病房原值40万,已经计提折旧35万。
净值转入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5累计折旧35贷:固定资产40发生改扩建支出及变价收入: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21贷:银行存款21借:银行存款 2.4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 2.4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23.6 (5+21-2.4)贷:在建工程—建筑工程23.6【例题】12月20日,主管部门无偿调入B超机一台,关凭据注明的金额价款78万元。
需要比照市价或是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税费确定。
借:固定资产780 000贷:其他收入780 000【例题】12月20日,医院在年末财产清查中,盘盈医疗仪器一台,估价4 600元借:固定资产 4 6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4 600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 4 600贷:其他收入 4 600(四)对新制度建议1.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没有细化,而现行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有“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四类,交通运输工具没有单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医院会计制度改革介绍一、医院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我国目前实行的医院会计制度是1998年由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实施,从1999年开始实施,实施的时间大约10年了,但该制度存在很多缺陷。
相对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这次《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借鉴了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和国际惯例,是医院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重大改革。
医院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医院的会计流程和企业的会计流程没有本质差异,医疗服务和和服务业类似,而药品销售又类似零售业。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会计报表绝不应只满足报送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需要,医院管理层迫切需要从会计报表中得到更多的财务信息;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股份制医院等不同所有制医院需要给股东、债权人、相关部门提供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医院会计制度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与现行制度相比较,新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思路:一是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二是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额分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三是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规定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四是为了解决现行制度下医院医疗和药品收支不配比、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科研教学经费核算混乱等问题,借鉴国际惯例,合并了医疗、药品收支核算,规定管理费用不再分摊,完善了自制药品和材料的成本核算,明确了科教收支的会计处理;五是为了兼顾预算管理需要,规定通过专设预算会计科目或采用备查簿方式提供预算会计信息;六是将原来的“收入支出总表”改为“收入费用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报表附注,进一步完善了报表体系。
三、与现行制度相比,新制度(征求意见稿)具体变化:■核算基础:现行制度规定:“医院的会计核算除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均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的一般原则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而在新制度规定“医院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提出了会计要素的概念:“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新制度没有如现行制度一样规定“医院对明细科目的设置可自行规定”,而是笼统地规定“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财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以及自行设置本制度规定之外的明细科目。
”■报表种类的增减:删除了“基金变动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明确了“基建投资表”的地位。
■制度修订与解释部门:现行制度由财政部与卫生部共同解释并修订,而新制度由财政部颁布,财政部负责对新制度的修订和解释。
■会计科目设置方面会计科目编码规则由“3-3-3”变为“4-2-2”;现行制度会计科目为43个总账科目,新制度为57个总账科目及4个预算会计科目。
变动如下:新增删除调整变动资产类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预付账款、累计折旧、基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8)药品进销差价、开办费(2)在加工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对外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库存现金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4)负债类应缴款项、应交税费、代管款项、预计负债(4)应缴超收款应付工资、应付社会保障费----应付职工薪酬净资产类累积盈余事业基金、固定基金、结余分配收支结余----本期盈余成本类生产成本收入类基建拨款、财政调剂收入、科教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药品收入费用类科教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公益性支出、财务费用药品支出、财政专项支出医疗支出----医疗成本其他支出----其他费用其他类以前年度盈余调整预算会计类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本期结余、累计结余已有科目核算内容的主要变化:(1)“银行存款”:明确存入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也纳入本科目核算;列举了如外币购入设备及物资、外币兑换、期末外币账户折算时的会计处理方法。
(2)“其他货币资金”:除保留现行制度中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外,增加了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删除了在途资金的表述。
(3)“应收在院病人医疗款”:明确了各类医保病人在结算时会计处理:“结转住院病人自付部分以外的应收医疗款或结转病人结算欠费,按应收病人医疗款总额中扣除病人自付部分以外的金额或病人结算欠费金额,借记“应收医疗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4)“应收医疗款”:核算内容除了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外,新增了“医疗保险机构”。
(5)“其他应收款”:核算内容新增了“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利润等”,主要是因为核算长期投资的需要。
但“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债券投资应收取的利息”除外。
(6)库存物资:新制度要求对高值耗材专门设置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对外购的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或委托加工的低值易耗品或材料,明确了成本范围;明确接受捐赠的库存物资在“其他收入”中核算;明确基建工程中“购入的可直接使用的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应当于基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照工器具采购成本”在本科目中核算;规定了“库存物资在发出时,应当根据不同类别物资的实际情况采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或者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物资的实际成本”;规定了医院对外出售卫生材料要按实际成本冲减医疗成本。
(7)待摊费用:新增规定“如果某项待摊费用已经不能使医院受益,应当将其摊余价值一次全部转入当期费用”。
与“长期待摊费用”的划分标准是受益期限是否超过一年。
(8)无形资产:明确了无形资产的定义“医院为开展医疗活动、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且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商誉不再属于无形资产。
规定了无形资产的入账方式及累计摊销的会计处理。
(9)待处理财产损溢:现行制度规定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重置完全价值入账,征求已将稿则明确了盘盈的固定资产,要按照比照同类资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相应的对于盘盈的药品和库存物资要比照同类药品、物资市场价格确定价值。
现行制度转入的科目是“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征求意见稿转入的科目为“其他收入”和“其他费用”。
(10)应付账款:规定“医院为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项目与施工企业结算发生的应付工程款,也在本科目核算”;核销的应付账款计入“其他收入”。
(11)其他应付款:调整了核算内容:现行制度列举的“代扣代交的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被删除,新制度列举的是“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存入保证金等”。
(12)专用基金:调整了核算内容:现行制度中核算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住房基金、留本基金等各种专用基金,新制度中仅“核算医院按规定设置、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如留本基金等”,但也提到了可以“按规定提取其他基金”。
(13)其他收入:核算内容减少为“如财产物资盘盈、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的收入。
需补充规定的:制度规定对接受的捐赠全部纳入“其他收入”科目进行核算,但对于指定用途的捐赠是否也是同样处理?还是按《关于印发<医疗卫生机构接受社会捐赠资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卫规财发[2007]117号)的规定执行?四、对新制度的一点建议■新制度实施过程中政策制定权限的下放可能造成核算口径不可比:如会计科目的增减、固定资产分类、累计折旧的年限与方法在本制度中均由医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这样会导致各医院对同一事项的会计处理不同,且容易人为操纵财务数据,建议可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本省情况制定补充规定。
■适用范围不符合医院划分:现行《医院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
”非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如何进行,特别是非公立的非营利医院应该执行什么会计制度,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
新制度适用于公立医院,对非公立但为非营利性质的医院是否有必要再另制定一套制度呢?■医院现在对供应商开具的银行汇票又该如何处理?五、中美医改的思考以及对新制度制定的影响在医疗卫生改革的进程中,虽然中国与美国面临不同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和相异的经济发展阶段,但美国本次医疗卫生改革不论在初衷意义上的改革理想和实现意义上的改革立法进程,都对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具有直接的启示。
对于我们理解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也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坚持医疗卫生改革的公益性从全球趋势来看,保证公益性是最基本的医疗目标,普惠式的全民医疗保障将彰显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奥巴马医改目标是全民医保,给已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安全感;给无保险的人提供医疗保险。
2009年我国新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出台以来,“公益性”和政府主导成为医改的核心。
(二)强化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制定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奥巴马本轮医疗卫生改革的立法,其不论是在政策的宏观导向性上,还是在政策的具体执行面上,虽然改革规模远远不及中国,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无法避免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却始终保证了高度的清晰性和可操作性。
这样的清晰性和规范性,不仅有利于各个职能不同的执行机构准确履行职责,避免责任真空和责任重叠,也有利于医改立法的讨论和最终的政策执行中,各个机构都能够在完全公平、透明的意义下进行政策的辩论和调整。
我国此轮医疗卫生改革,由于各地和各部门缺乏统一化和细节化的改革操作流程,具体改革政策和财政投入在各地的执行过程中也具有相当的差异性,因此也出现了改革方向不够统一、改革步伐不够协调,甚至部门、地方间改革出现利益相互冲突和争斗的情况。
(三)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发展奥巴马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是全面推进医疗信息化。
医疗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巨大优势,在当前美国已有三个版本的医疗改革法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是奥巴马此次改革中争议最少的一环。
事实上,奥巴马此次改革提出的医疗信息化,在美国也并不是首次。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退伍军人医院体系的改革正是以医疗信息化为核心,创造了美国医疗卫生改革历史上独特的一幕。
而对于中国,我们不仅具有占据绝对主导性的公立医院体系,医疗机构在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整合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易于推广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信息化系统的结构与中国的医疗卫生体系特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进一步在中国的制度优势下实行医疗信息化,不仅符合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更能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公共事务和行政领域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绩效提供经验。
所以对于中国而言,借鉴美国改革在医疗信息化方面的经验,更具有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独特意义。
在中国,医疗信息化不仅对医疗体系的高效率、低成本这两个重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更因为中国制度下整合的行政管理模式、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原则的社会保障模式、以及占据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体系,而在实现的意义上比美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