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培训试题答案
测量不确定度培训试题答案[方案]
![测量不确定度培训试题答案[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de320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92.png)
测量不确定度培训试题1. 请简述CNAL/AC01对检测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答:CNAL/AC01中5.4.6.2、5.4.6.3、5.10.3.1 c )正文2. 请简述如何识别检测方法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需求。
答:首先,识别检测方法是否给出定量检测结果;其次,识别该方法是否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值的极限,并规定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式。
对给出定量检测结果,而未规定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值的极限的检测方法,实验室应安排简化编制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
3. 请简述测量不确定度的含义。
答: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通常此参数用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或其指定倍数表示,或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
4. 请简述构筑不确定度来源分析因果图的步骤。
答:1)写出表述测量结果的完整数学表达式:被测量构成因果图的主支,数学表达式中的参数构成因果图的主要分支。
2)考虑检测方法/校准规范技术规定每一步骤的影响:在因果图上增加识别的数学表达式参数之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支(如重复性分支),在因果图上进一步增加识别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分支3)考虑每个主要分支(参数)的子影响因素分支:在每个主要分支上增加有贡献的子影响因素分支(不漏项),直至子影响因素变得足够小到其对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4)解决影响因素重复问题,并重新组合,澄清影响因素(不重复):将有关的有不确定度来源编成组(组合来源、组合分支、组合分量),在增加的单独的总重复性分支上集合所有重复性影响因素5. 请简述常用的三种概率分布,给出其包含因子比。
答:测量结果,以及引用其他作者发表的研究报告提供的信息假定的概率分布如正态分布、三角分布、均匀分布:正态分布:钟形曲线、有最大值(最佳估计值)、两边对称、每边有拐点、离最大值越远事件发生概率越小。
通常,被测量的观测列(值)或其导出值服从正态分布。
三角分布:有理由表明,边界内某处事件发生的概率比边界处发生的概率大,边界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为零(事件不发生)。
检测不确定度试题及答案

检测不确定度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检测不确定度的A类评估通常基于什么?A. 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B. 仪器的校准证书C. 测量设备的规格D. 测量人员的经验和直觉答案:A2. 检测不确定度的B类评估通常基于什么?A. 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B. 仪器的校准证书C. 测量设备的规格D. 测量人员的经验和直觉答案:B3. 检测不确定度的合成不确定度是如何计算的?A. 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的平方和B. 所有不确定度分量的平方根C. 最大不确定度分量D. 平均不确定度分量答案:B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检测不确定度?A. 测量设备的精度B. 测量环境条件C. 测量方法的复杂性D. 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答案:A、B、C、D2.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可以包括哪些内容?A. 仪器误差B. 环境条件变化C. 测量方法的系统误差D. 测量结果的统计分布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是测量过程的可选步骤。
答案:错误2.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答案:正确3. 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只适用于复杂的测量过程。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检测不确定度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检测不确定度评估的目的是估计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精确度,以便用户可以了解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2. 描述一下如何进行A类评估。
答案:A类评估是通过统计分析测量数据来确定的。
这通常涉及计算多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然后使用这个标准偏差来估计测量的不确定度。
五、计算题1. 如果一个测量值的不确定度为±0.5单位,测量值为50单位,请计算合成不确定度。
答案:合成不确定度 = 测量值× 不确定度比例= 50 × (0.5 / 50) = 0.5单位提示语:请仔细审题,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综合分析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2之后,其扩展不确定度所确定分散区间的置信概率约为()。
A.68%B.95%C.99%D.100%正确答案:B解析:正态分布节置信水平p与包含因子kp,之间的关系如表5.5-1所示。
知识模块: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2.不相关,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u(x1)和u(x2),则x1-x2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A.u(x1)-u(x2)B.u(x1)+u(x2)C.D.正确答案:D解析:以标准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等于这些其他量的方差和协方差适当和的正平方根,称之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故x1-x2的合成不确定度为知识模块: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3.已知v=xyz,则x或u(x)的灵敏系数cx=()。
A.xB.xyC.xyzD.y正确答案:D解析:测量仪器响应的变化除以对应的激励变化,称为灵敏度。
x相关的灵敏系数,它等于在输入估计值x处评定的模型函数/关于x的偏导数。
故cx=yz。
知识模块: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4.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定量表征。
A.误差B.修正范围C.真值D.质量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5.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
A.误差B.测量准确度C.测量不确定度D.测量精密度正确答案:C解析: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被测量的量值。
测量结果的质量(品质)是量度测量结果可信程度的最重要的依据。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测量结果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
所以,测量结果表述必须同时包含赋予被测量的值及与该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才是完整并有意义的。
不确定度培训试题及答案

测量不确定度培训试题 姓名: 工作单位:培训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阅卷人签字总 分: 一.问答题:1 测量误差:2 测量不确定度:3 标准不确定度:4 扩展不确定度定义:5 包含因子定义:6 标准不确定度A 类评定:7 标准不确定度B 类评定:8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9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二.判断题:1.准确度是个定量的概念。
(×)2.计量标准(测量参考标准)的不确定度就是标准不确定度。
(×)3.若测量结果 l =18.25mm ,其扩展不确定度U =0.16mm ,则测量结果报告可以表示为:l =(18.25±0.16)mm 。
(√)4.测量结果的完整表述可以写为:测量结果m =1005.868g ,U =0.25g 。
(×)5.用同一把数显卡尺测量矩形面积,长宽分别为a 和b (a ≈b ),若不确定度分别为)(a u 和)(b u (忽略数显卡尺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则面积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2b a u u 。
(×)三.填空题:1.最后结论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其有效数字一般不超过 2 位数(中间计算过程的不确定度,可以多取一位)。
2.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取到与 测量结果 相应的有效位数。
3. 用同一把数显卡尺测量一长方形平板的面积,仅考虑卡尺示值误差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其他不确定度分量均忽略不计。
若矩形的长度a 和宽度b 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u(a)和u(b),则测量结果面积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D 。
A :)()(22b u a u +;B :)()(b u a u + ;C :2222)()(b b u a a u +;D :b b u a a u )()(+。
四.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题:1. 校准证书上给出标称值为1000g 的不锈钢标准砝码质量m s 的校准值为1000.000325g ,且校准不确定度为24μg 、k =3(按三倍标准偏差计),求砝码的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培训考试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试题单 位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分 数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72分)1、测量列n x x x x ,,,,321 的算术平均值x 的实验标准偏差是 。
A 、1)()(12--=∑=n X x x s ni iB 、 )1()()(12--=∑=n n x x x s ni iC 、)1()()(12--=∑=n n x x s ni iμ D 、1)()(12--=∑=n x x s ni iμ2、依据JJF1059.1-2012,当对输入量的分布缺乏任何信息的情况下,一般假设该量遵守 。
A 、正态分布B 、三角分布C 、矩形分布D 、反正弦分布3、为了使所有给出的测量结果之间能够方便地相互比较,在确定扩展不确定度时,大多数情况下取包含因子 。
A 、k =3B 、k =2.58C 、k =1.73D 、 k =24、U 95表示 。
A 、包含概率大约为95%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B 、p 为95%的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C 、由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D 、包含概率为规定的p =0.95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5、有限次测量时,其实验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
A 、nx s ni i∑=∞→-=12n )(limμ B 、 1)(12n lim--=∑=∞→n x s ni iμC 、 1)(12--=∑=n x x s n i i D 、 )1()(12--=∑=n n x x s n i i6、平均分布的标准偏差为 。
A 、 2)ax =(σ B 、 3)a x =(σC 、 6)ax =(σ D 、 61)2βσ+=a x (7、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计算时应考虑各输入量之间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 ,对于非线性数学模型则应考虑是否存在值得考虑的高阶项。
A 、相关性B 、高阶项C 、 线性D 、 重复8、被测量受到许多相互独立的随机影响量的影响,这些影响量变化的概率分布各不相同,但各个变量的影响均很小时,被测量的随机变化服从 分布。
测量不确定度培训试题-答案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试题姓名: 分数: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30分)1. 对被测量Y 进行n 次重复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y y y n,........,21,则其n 次测量平均值y 的实验标准差为 B 。
A:1)(12)(-=∑-=n i y s n i y y B:)1()(12)(-=∑-=n n i y s n i y y C:ni y s n i y y ∑-==12)()(2. 在不确定度的评定中,常常需要对输入量的概率分布做出估计。
在缺乏可供判断的信息情况下,一般估计为 A 是较为合理的。
A:正态分布 B:矩形分布 C:三角分布 D :两点分布3. 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其出现在区间 [-2σ ,2σ ]内的概率为: C 。
A :68.27%;B :81.86%;C :95.45%;D :不能确定。
4. 两个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 1和u 2,则两者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C 。
A :u 1+u 2;B :21u u -;C :2221u u +; D :不能确定。
5. 某长度测量的两个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 1= 3mm ,u 2=4mm ,若此两项不确定度分量均独立无关,则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应为 D 。
A :7mm ; B :12mm ; C :3.5mm ; D :5mm6. 若某被测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的大小相互接近且相互独立,则该被测量接近于满足 A 。
A:正态分布 B:矩形分布 C:三角分布 D :反正弦分布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计40分)1.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了被测量值分散性的 非负参数。
2. 若测量结果为l =10.001mm ,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0.0015mm ;取k =2,则测量结果报告可以表示为:l =(10.001mm±0.0015mm)mm ;k =2。
3. 按级使用的数字式仪表,其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通常服从均匀 分布。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考试题答案

不确定度评定考试题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考试题答案填空题(每题4分 共40分)1 测量误差= 测得量值 减 参考量值 。
2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利用可获得的 信息 ,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 分散性 ,是非负的 参数 。
3 不确定度可以是诸如称为 标准测量不确定度 的 标准偏差 (或其特定倍数),或是说明了 包含概率 的 区间半宽度 。
4 扩展不确定度定义: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与一个 大于1 的数字因子的乘积。
5 包含概率定义:在规定的 包含区间 内包含被测量的 一组量值 的概率。
6 包含区间定义:基于可获得的 信息 确定的包含被测量 一组量值 的区间,被测量值以一定 概率 落在该区间内。
7 仪器的不确定度:由所用的 测量仪器 或 测量系统 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的 分量 。
8 GUM 的三个前提假设:1. 输入量的概率分布呈 对称分布 ;2. 输出量的概率分布近似为 正态分布 或 t 分布;3. 测量模型为 线性模型 。
9 最后结论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或扩展不确定度,其有效数字很少超过 2位数(中间计算过程的不确定度,可以多取一位)。
10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取到 测得量值 相应的有效位数。
计算题(每题10分 共60分)1 y =x 1+x 2,x 1与x 2不相关,u (x 1)=1.73mm ,u (x 2)=1.15mm 。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
【答】c () 2.077mm u y =2 123x x y x =,且各输入量相互独立无关。
已知:x 1= 80,x 2= 20,x 3= 40;u (x 1)= 2,u (x 2)= 1,u (x 3)= 1。
求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y )。
【答】度u cr (y )为:()()0.061c cr u y u y y===因为题目要求求u c (y ),12340x x y x == 所以c cr ()()400.061 2.44u y y u y =⨯=⨯=3 用一稳定性较好的天平,对某一物体的质量重复测量10次,得到的测量结果分别为: 10.01g 10.03 g 9.99 g 9.98 g 10.02 g 10.04g 10.00 g 9.99 g 10.01 g 10.03 g (1) 求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2) 求实验标准偏差;(3) 用同一天平对另一物体测量2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0.05 g 和10.09 g ,求两次测量结果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培训

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1、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定义: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赋予的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说明:(1)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和半宽度.(2)此参数一般由多个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用一系列测量结果的统计分布评定,以实验标准偏差表征;另一些分量由基于经验或其他信息假定的概率分布评定,也可用标准偏差表征.(3)所有的不确定度分量,包括由系统影响产生的分量,如一些修正值和与参考标准有关的分量,均对分散性有贡献。
(4)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是与给定测量条件下所得的测量结果密切相关,因此应指明测量条件。
(5)完整的测量结果应包含被测量值的估计及其分散性参数两部分。
2、校准测试修正值的概念:校准测试修正值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误差=测量结果—真值,也即:真值=测量结果—误差,在实际的校准测量的误差分析中,我们常常是假定标准器具输出量的值为(约定)真值,被校准的工作器具的示值读数为测量结果(当这个测量结果由n次重复测量得来时,它就是读数的平均值)。
为了表示(约定)真值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定义了一个修正值.这里,(约定)真值=测量结果+修正值按真值公式,也即是(约定)真值=测量结果+修正值=测量结果-误差因此,修正值等于负的误差,在稳定的校准测量系统中,误差主要来自系统误差成分,故修正值等于负的系统误差。
由于系统误差受组成系统的诸多影响量的影响而存在不确定度,所以修正值存在不确定度。
例如:当标准频率(约定真值)为fs,被校仪器的示值频率(测量结果)为f,则示值误差(即系统误差)△=f—fs今后使用此台被校工作仪器的时候,应扣掉此误差。
如何做?-—示值读数加上修正值(—△),即f+(—△),这样就与fs一致了。
这个修正值(—△)= fs – f,它是个负的系统误差。
二、测量误差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区别注意不要把2者混淆,有时即使测量不确定度较大,而测量结果的误差却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试题
姓名: 分数: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1. 对被测量Y 进行n 次重复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y y y n
,........,21,则其n 次测量平均值y 的实验标准差为 B 。
A:1)(12)(-=
∑-=n i y s n i y y B:)
1()(12)(-=∑-=n n i y s n i y y C:n
i y s n i y y ∑-==12)()(
2. 在不确定度的评定中,常常需要对输入量的概率分布做出估计。
在缺乏可供判断的信息
情况下,一般估计为
A 是较为合理的。
A:正态分布 B:矩形分布 C:三角分布 D :
两点分布
3. 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其出现在区间 [?2? ,2? ]内的概率为: C 。
A :68.27%; B :81.86%; C :95.45%; D :不能确定。
4. 两个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 1和u 2,则两者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C 。
A :u 1?u 2;
B :21u u -;
C :2221u u +;
D :不能确定。
5. 某长度测量的两个不确定度分量分别为:u 1= 3mm ,u 2=4mm ,若此两项不确定度分量均独
立无关,则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应为 D 。
A :7mm ; B :12mm ; C :3.5mm ;
D :5mm
6. 若某被测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的大小相互接近且相互独立,则该被测量接近于满足 A 。
A:正态分布 B:矩形分布 C:三角分布 D :反正弦分布
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计40分)
1.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了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2. 若测量结果为l=10.001mm,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0.0015mm;取k=2,则测量结果报告可以表示为:l=(10.001mm±0.0015mm)mm;k=2。
3. 按级使用的数字式仪表,其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通常服从均匀分布。
4.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测量,不同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是相同的。
5. 有限次的重复测量结果通常服从正态分布,t分布的极限情况(即n →∞)为正态分布。
6. 用千分尺测量某尺寸,若读数为20.005mm,已知其20 mm的示值误差为0.002mm,则其修正值为0.002mm ,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为20.007。
三. 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 计量标准(测量参考标准)的不确定度就是标准不确定度。
(×)
2. 标准偏差反应数据的分散性,数据分散性越小,标准偏差就越小。
( × )
3.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是通过一次测量得到的。
(×)
4. 相对不确定度的量纲与被测量的量纲相同。
( √ )
5. 在测量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对某个被测量重复测量20次得到的标准偏差一定小于重复测量10次得到的标准偏差。
( × )
四.计算题(20分):.某关键测量参数,在同样条件下做十次重复测量,数据填入下表(单位:mm):
1. 求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及单次测量标准偏差()x u ;平均值:10.010 ()x u =0.0012
2. 若所用量具的示值误差为0.005mm ,计算其B 类分量;()B u =0.0029
3. 求出本测量过程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
()c u =0.0031 U=0.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