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脚墙方案
护脚墙工程施工措施计划

浆砌石挡墙工程施工措施计划一、工程概况坡脚设置护脚挡墙,护脚墙地面以上高度为1.0m,以压实砂卵石回填料作持力层,基础埋置深度为≥0.70m。
二、技术要求1、对原坡脚临时排水沟进行清理至基岩,采用压实砂卵石回填料作持力层,回填过程中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应超过300mm,压实度不应小于90%,基础埋置深度为0.70m。
2、护脚墙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砌筑(厚300),内设Φ12(HPB300)钢筋网片,网眼尺寸为200×200mm.3、护脚墙在地面以上高度为 1.0m,墙体采用浆砌块石砌筑,块石强度等级为M30,砌筑水泥砂浆M7.5级,墙身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墙身砌筑时预留排水孔,墙顶采用C20砼压顶,厚50mm。
墙后回填客土,植爬墙植物。
4、墙趾处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迎水面采用MU10页岩砖砌筑(尺寸:240×115×53);墙趾排水沟内壁及顶面采用M10砂浆抹面,厚20mm。
三、施工方案1、对原始山体开挖阶段形成的临时排水沟进行清理,清除沟内软土、碎块石及垃圾,揭露中风化基岩,自检合格后,请监理、设计、业主进行验槽。
2、验槽后,对临时排水沟选用砂卵石进行回填,以作护脚墙基础。
填料采用良好的级配,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50mm,含泥量(粘粉粒)不大于5%的砂卵石进行回填,回填过程中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超过300mm,压实度不小于90%,回填高程低于小区规划道路路面高程0.7m。
3、护脚墙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砌筑(厚300),首先进行Φ12(HPB300)钢筋网片制安,网眼尺寸为200×200mm,模板支护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采用商品砼进行浇筑。
4、护脚墙采用M7.5浆砌块石砌筑,石料采用结构密实、质地均匀、不易风化且无裂缝的硬质石料,其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基底砌筑前须清除干净,采用座浆法砌筑,砌体施工必须保证质量,砂浆饱满,分层错缝搭叠,不能留有空洞和直缝;护脚墙每隔10~15m设沉降缝一道,缝宽20,要求上下贯通,缝中填塞沥青麻筋,填塞深度大于200,地形转折处、基础变化处均按要求设置;护脚墙泄水孔出口高于地面线30cm以上,共1排,采用^50PVC管,外倾5%,进口处用U-300无纺土工布包裹,砂砾石滤水层为不同粒级的砂、卵砾石;护脚墙外表面用M10砂浆勾凸缝,采用C20砼压顶。
护脚墙路肩施工方案

护肩墙、护脚墙施工方案1、测量放样:基础的底宽度为基础的尺寸加两侧预留砌筑站人的宽度,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位,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控制桩,以便经常核对砌体位置。
2、清理基坑及基底处理:根据测量放样的基坑施工范围和设计深度进行开挖。
3、立样板、线架挖基完成后,浆砌片石砌筑之前,要根据砌体的形式,做出样板、线架,有关的各部尺寸、变化点的高程要标定在线架与样板上,施工中可经常检查、核对,能较好地控制圬工体的尺寸。
4、砂浆的配合比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施工。
用强制式砂浆拌和机进行拌合,拌合时按分次投料水泥裹砂法工艺施工,即将拌合用量70%的水加入拌合机,同时加放全部的砂,拌合15〜20秒后,加入水泥,拌合30〜40秒后再加入剩余的水,拌合50〜70秒后出罐使用。
砂浆要随运随用,不宜拌制过多。
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
片石选用无风化,无裂缝,且强度不底于25MPa。
片石厚度不应小于15cm (卵形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5、砌筑基础砌筑施工时,应先清理基底,如是基础是岩层则清至基岩,以挤浆法砌筑使砌石时砂浆饱满,不留有空洞,严禁小块石集中使用,在大块石之间,要保证片石周围有砂浆包裹,严禁“硬碰硬” ,砂浆要仔细捣固密实。
砌石将分层进行,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小于 1.2米,且要挂线施工,所立的样板和线架要稳固。
石块交错排布,坐实挤紧,尖锐突出部分要敲除,片石的大面向下,每层都选取形状尺寸较为近似、吻合的石块。
每10〜15米设沉降缝(伸缩缝)一道,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入10〜20cm。
6、墙体勾缝采用凹缝,用M10 号水泥砂浆勾缝,在砌筑时外露面预留深为20mm 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隐蔽面砌缝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墙体勾缝待砌施工完后统一勾缝,缝宽20mm,深度20mm,缝槽深度不足时凿够深度后再勾缝,勾缝后用黑油漆涂缝。
7、养护施工期间,对已完成的砌体要经常洒水,养护7—14 天,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每天洒水次数,一般每天洒水6—8 遍,以保证砌体不失水,提高砂浆的强度。
G310项目SG4标三工区护脚墙施工方案

国道310线郑州市西南段改建工程(SG04标段)(K58+800~ZK67+300/YK67+300)路基拱形骨架护坡施工方案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中天路桥有限公司国道310线郑州西南段改建工程SG04标段项目部二○一九年一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三、自然及地质条件 (3)1.1工程概况 (3)1.2地形地貌、地质 (4)四、护脚墙工程概述 (4)护脚墙设置一览表 (4)五、施工进度计划 (5)六、施工工艺流程 (5)1、工艺流程 (5)2、施工方法 (5)2.1施工场地准备 (5)2.2测量放样 (5)2.3基槽开挖 (5)2.4护脚墙砌筑 (6)砂浆的铺砌示意图 (6)砌筑顺序示意图 (7)2.5沉降缝及泄水孔设置 (7)2.6勾缝 (8)2.7挡墙压顶施工 (8)七、质量保证措施 (11)八、施工安全主要措施 (12)1)、安全管理目标 (12)2)、安全管理方针 (12)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网络 (12)4)、安全管理措施 (13)(1)、技术措施 (13)(2)、安全组织措施 (13)(3)、预防措施 (14)九、环境保护 (15)十、文明施工措施 (15)一、编制依据⑴、《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⑵、《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⑶、《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⑸、《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⑺、《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⑻、《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⑼、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⑽、施工图纸设计;⑾、图纸会审纪要;⑿、施工现场实际情况;⒀、当地自然地理特征,水文气象,交通通讯情况和资源情况;⒁、我单位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及现有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资源投资能力;⒂、其他主要国家,行业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河提干砌护脚工程方案

河提干砌护脚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河提干砌护脚工程是指在河流提高岸坡位于红线以外范围内,为保护岸坡稳定,预留一定范围的基础空间,以砌筑专门的护脚墙。
本工程旨在加固提高河岸的岸坡,保护岸坡不受流水冲刷和侵蚀,确保河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主要包括对河提干砌护脚墙的设计、施工和监督工作。
具体包括勘察设计、材料选用、基础处理、砌体施工、护脚连接及收尾工作等方面。
三、施工单位及负责人1. 施工单位: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 项目负责人:XXX四、工程实施方案1. 勘察设计:施工前将对河流提高的岸坡进行勘察,确定护脚墙的沿线位置、高度和长度等设计参数。
2. 材料选用:选用优质的水泥、沙子、碎石等原材料,确保护脚墙的抗冲刷和抗压能力。
3. 基础处理:对河岸基础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护脚墙的基础稳固。
4. 砌体施工:采用专业的砌筑工艺,按照设计要求砌筑护脚墙。
5. 护脚连接:护脚墙与河岸连接处采用专门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
6. 收尾工作: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护脚墙的美观和完整性。
五、施工技术要求1. 护脚墙砌筑采用专业的砌筑工艺,确保砌体平整、垂直、结构牢固。
2. 护脚墙基础处理采用专业的地基处理工艺,确保基础稳固。
3. 护脚墙连接处采用专门的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牢固。
4.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六、工程管理要求1. 施工单位应派遣具有相关资质的技术人员负责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督工作。
2. 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3. 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按时交付,确保施工质量。
七、工程环保要求1.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环保法规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响。
2.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确保环境保护。
八、工期及预算本工程预计工期为XX个月,施工预算为XX万元。
九、施工验收标准1. 施工完工后,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护脚墙施工技术方案

K11+250~K11+320浆砌片石护肩墙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K11+290~K11+320左侧护肩墙长30米,平均高度2.70米。
为节约耕地,减少工程量,保证路基宽度及边坡稳定,根据设计图纸,在该处右侧设置M7.5浆砌片石护肩墙。
主要工程量:M7.5浆砌片石82.0m3,M10砂浆抹面30.0m2,开挖土方34.9m3,回填土方为11.1 m3,50PVC排水管11.0m,M7.5浆砌片石锥坡2.1m3,锥心填土2.5m3,M7.5浆砌片石锥坡基础2.7m3。
K11+250~K11+290右侧护肩墙长40米,平均高度3.47米。
为节约耕地,减少工程量,保证路基宽度及边坡稳定,根据设计图纸,在该处右侧设置M7.5浆砌片石护肩墙。
主要工程量:M7.5浆砌片石174.5m3,M10砂浆抹面20.0m2,开挖土方228.8m3,回填土方为115.4 m3,级配碎石21.3m3,50PVC排水管18.2m。
第二章施工准备我部已完成了该路肩墙的测量放样及标准试验工作。
我项目部人员、机械设备及仪器全部到齐,材料调查及供应情况已经具体落实,质量保证体系已经建立,该路肩墙已具备开工条件,计划于2011年10月25日开工,2011年11月25日完工。
第三章测量放样及试验情况K11+290~K11+320护肩墙的测量放样及标准试验工作已完成,有关测量资料及试验成果附后。
第四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根据规定要求,我部现场主要负责人员已全部到位,施工机械设备已全部进场,具体见《主要负责人员情况表》和《主要机械设备表》。
施工技术员也已全部进场,并组织员工学习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一、主要负责人员情况表二、主要机械设备表第五章施工方法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砂浆采用搅拌机拌和,人力斗车输送,砌筑采用人工砌筑。
一、测量放样利用全站仪放样,放出墙趾线和墙踵线,并在墙身延长线上放控制桩,以便墙身拉线砌筑。
二、基坑开挖及验收(一)、考虑基坑底部工作场地和基坑放坡的需要,基坑开挖边线应比基础外边缘外扩1m以上。
路缘石砼护脚施工方案

路缘石砼护脚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工作1.1 资源准备在开始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资源:•路缘石砼: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路缘石砼的规格和数量。
•施工工具:如水平仪、测量工具、锤子、扳手、刷子等。
•施工设备:如搅拌机、铲车、卡车等。
•施工人员:经验丰富的砌筑工人和熟悉施工操作的工程师。
根据设计图纸,准备好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路缘石的布置、尺寸和连接方式等内容。
将施工图纸按照实际施工顺序进行编号,以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查阅和参考。
1.3 施工现场清理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干净,以便于施工人员的操作和施工设备的运行。
二、施工步骤2.1 路缘石砼的预制和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预制好所需的路缘石砼。
在预制过程中,要确保砼的配比合理,以及坯体的尺寸和外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预制好的路缘石砼应进行编号,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储存和摆放。
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基础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基础表面的杂物和灰尘,然后进行湿润处理。
湿润处理可以增加基础的粘结力和路缘石砼的粘结力,提高路缘石砼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
2.3 路缘石砼的摆放和定位按照施工图纸上的要求和施工顺序,将预制好的路缘石砼按照一定的间距和角度进行摆放。
在摆放过程中,要使用水平仪等工具进行测量和调整,确保路缘石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满足要求。
2.4 路缘石砼的连接和固定在路缘石砼的摆放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上的连接方式,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材料进行连接和固定。
连接和固定的方式可以包括钢筋连接、砂浆固定、胶粘剂粘贴等。
连接和固定的目的是增加路缘石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
2.5 路缘石砼的检查和修整在路缘石砼的连接和固定完成后,要进行检查和修整。
检查的内容包括路缘石的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连接是否牢固,表面是否光滑等。
对于检查出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修整和处理,确保路缘石的质量和美观度。
2.6 路缘石砼的养护在路缘石砼的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
护脚施工技术方案

护脚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相关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报告和图纸会审纪要;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等各级主管部门颁布的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规程。
二、工程概况K141+950~K142+050护脚墙为避免斜坡路堤滑坡而设,墙高为4米,主要工程量M7.5浆砌片石。
本护脚墙外侧坡比为1﹕0.25。
三、施工现场状况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为春早、夏热、秋凉、冬暖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同步;无霜期长,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但秋季多雨,冬季多雾,霜、雪较少,降水时空分部差异较大,常有夏伏旱、秋霪雨及风、雹等灾害性天气发生。
多年平均气温摄氏17.1°,无霜期长,雨量充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38mm,但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各月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
光照较好,多年平均光照时数为1462.1h。
根据水质分析资料,测区地下水、河(沟)水类型主要为HCO3-Ca和HCO3-CaNa,对砼基本无腐蚀性。
四、施工方法1、施工前准备工作1)、基槽开挖前,先进行施工放样,并报检合格。
2)、开挖前后,砌筑前必须报请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3)、如遇难以人工开挖地段,需要放炮处理的地段,施工机具,安全设施,炸药材料必须准备齐全。
4)、施工前,砂、石、水泥等材料要保证有充足的货源,并做好配合比试验。
2、原材料要求1)、砂子:砌筑使用的砂子,宜采用中砂或粗砂,料径不宜超过5mm。
2)、水泥:采用业主指定的水泥。
3)、片石:应选用颜色均匀,无水锈,无油污,无风化的经检验合格的石材。
【施工方案】护脚墙施工方案

书楼镇客运码头护脚墙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原设计图纸采用M7。
5浆砌块石护脚墙,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等单位现场确认变更为C20混凝土护脚墙。
采用仰斜式挡墙,墙身每10m设置伸缩缝,缝宽2cm,沿墙的顶、外侧填塞沥青麻絮,填塞深度为20cm。
护脚墙后背回填宜采用砂卵石土回填夯实。
地基要求:基础埋置深度,软质岩石不小于1m,一般硬质岩石不小于0。
6m,基底摩擦系数大于0.4,地基承载力不小于400Kpa。
墙高度一般为4m,工程为C20混凝土护脚墙,全长58m.护脚墙外侧坡比均为1﹕0。
25.整个墙体高度为4m。
墙顶宽度均为1m.2。
主要材料来源石料:材料来源于绥江县双河碎石厂,经检验合格,石质和储量可满足工程所需。
中、粗砂:来源于绥江县双河碎石厂的人工石粉,可满足工程需求。
水泥:水泥等建筑材料由绥江县烟囱坝浙浦水泥有限公司供货.二、施工方案2.1施工测量在开工之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主要内容包括护脚墙的中线、几何尺寸、地面高程、横断面检查等。
计算不同地面高程所对应的防冲墙基础开挖宽度,放出脚墙墙施工中线、边线和施工高程控制桩。
2.2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2。
2。
1 施工顺序安排工程施工,宜采用分段施工。
施工时原则上每段按15m划分成一个施工段。
施工时,应注意在适当位置留有施工进出口通道,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中断施工现场材料的正常供应。
2.2.2基础土石方开挖本护脚墙基础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挖掘机开挖基础至基底以上20㎝后,人工清槽至护墙基底设计高程。
施工要求:1、护脚墙基础土石方开挖的非适用材料不得用于路基填方,必须外弃于指定弃土场.开挖的合格土石方填料可用于填筑。
2、护脚墙基础土石方机械开挖的放坡坡度应按规范要求开挖,放坡坡度一般不小于1:0.5.3、护脚墙基础土方开挖至设计基底高程以上20㎝时,必须汇同监理工程师对基底进行容许承载力试验(可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或基础情况较好时进于全面观察,经检验合格,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底的人工清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工程实施方案及要求
铜汤高速公路路基预防性防护工程实施方案
(护脚墙)
一、工程概况
铜汤高速公路是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每年夏季汛期的7~9月份由于雨水丰富及山高、汇水面积大等原因极易引发山洪造成边坡滑塌好、路基挡土墙倒塌等水毁地质灾害,严重后果。
根据历年汛期水毁造成的结果来看,全线沿河、沿溪及桥头浆砌片石挡土墙,尤其是靠近路基一侧的挡土墙在汛期极易受到洪水冲刷造成挡土墙底部掏空进而造成挡墙坍塌破坏对路基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正常营运。
根据现场调查,发现有6处急需增设护脚墙地段,累计长度1001m,预计工程量952.68m³。
二、设计原则及内容
1、对浆砌片石挡土墙基础外侧增设砼护脚墙,护脚墙深入到河床以下50cm部分,确保挡土墙基础不受水流冲刷而破坏。
护脚墙结构断面尺寸采用70cm(宽)*120cm(高)。
2、对于已掏空的挡墙先进行修补,然后用挖机小心对挡墙外侧进行开挖,开挖尺寸满足要求。
3、护脚墙采用C20混凝土现浇。
三、质量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
1、质量技术要求:
(1)用于砼护脚墙的砂、石、水泥及拌合用水必须满足桥涵结构混
凝土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经检测合格并经养护工程师与业主批准同意后,方可进行备料和用于本工程;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基坑开挖、立模和砼浇筑工作,开挖的土石方不得在河道内随意堆放,应清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
(3)护脚墙混凝土拌和机采用强制式拌和机现场拌合,拌好后用小推车运送至施工现场,砼不得堆放在彩条布上而应用四周封闭的金属容器盛放,以免砼污染沥青路面。
入模后分层浇筑并振捣密实。
(4)成型后的护脚墙线形圆顺美观,砼密实强度合格,与原挡土墙线形协调一致。
(5)加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各项工作检查力度,使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放样基坑开挖验槽立模砼浇筑洒水养护交工验收
根据现场施工测量放线位置采用挖机开挖基坑,进行开挖基坑,控制好平面开挖尺寸及深度,避免基坑超挖及欠挖。
经养护工程师检查工序后方可进行立模。
立模:模板和支架应符合规范和施工要求,模板安装好后,由技术人员采用水平尺对模板位置偏差和顶面水平及垂直度进行检查,经调整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后对钢模进行加固,保证在砼浇注过程中模板不变形、不移位。
砼浇筑:砼浇筑前,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清理模板内杂物。
砼由小推车从拌合机运送到施工位置,分层厚度宜为30cm一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固密实。
在振捣时,加强振捣确保砼密实度,真正做到内实外美。
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后要求后拆模、养生。
养生:成型后的护脚墙应采用覆盖麻袋及时洒水养生,安排专人每天浇水2 -3遍,保证麻袋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