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第1~3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第1章我国翻译史简介1.1 复习笔记一、我国翻译的早期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最早开始的是佛经的翻译,翻译家有安世高、号称“三支”的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

二、隋唐时期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是从隋代(公元五九〇年)起到唐代。

这一时期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的贡献为:①玄奘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字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②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三、明清时期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清林纾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1et)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等。

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四、五四时期至今“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实用翻译教程

实用翻译教程

实用翻译教程翻译教程目录第1课绪论--翻译概述(1) (7)一、学科特点 (7)二、为什么可能有翻译 (7)三、翻译的性质 (8)四、翻译的类别 (9)五、对译者的要求 (9)第2课绪论--翻译概述(2) (11) 一、翻译标准 (11)第3课绪论--翻译概述(3) (15) 二、翻译的过程 (17)第4课翻译技巧--加注 (19)第5课翻译技巧--释义 (23)第6课翻译技巧--增词 (27)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 (28)二、为了意义上的需要 (29)三、为了修辞上的需要 (31)第7课翻译技巧--减词 (32)一、从语法角度进行减省 (32)二、从修饰角度进行减省 (34)第8课翻译技巧--转换(1) (35)一、词类转换 (36)二、句子成分转换 (37)三、表达方式转换 (38)四、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 (39) 第9课翻译技巧--转换(2) (39)五、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 (39)六、主动式与被动式转换 (41)七、分句转换 (42)第10课翻译技巧--归化 (43)第11课翻译技巧--切分与合并 (46)一、切分 (46)二、合并 (50)第12课翻译层次--词语层 (51)一、词语层 (51)二、选词用字 (54)第13课翻译层次--句子层 (55)一、英汉句子对比 (56)二、英语句子翻译 (57)第14课翻译层次--段落与篇章 (60)一、段落(paragraph) (60)二、篇章 (62)第15课翻译难点--声色词的译法(1) (64)一、英汉拟声词比较 (64)二、拟声词译法 (65)第16课翻译难点--声色词的译法(2) (68)一、英汉颜色词比较 (68)二、颜色词的译法 (70)第17课翻译难点--习语译法(1) (72)一、英汉习语比较 (73)二、英语习语的译法 (75)第18课翻译难点--习语译法(2) (77)第19课翻译难点--名称译法(1) (81)一、英语人名的译法 (81)二、书名、影视片名的译法 (83)三、报刊杂志名的译法 (84)第20课翻译难点--名称译法(2) (85)四、地名的译法 (85)五、机构名称的汉译 (87)六、商标的译法 (87)第21课翻译难点--英语修辞格译法(1) (89) 一、什么是修辞格 (90)第22课翻译难点--英语修辞格译法(2) (94) 二、修辞格的译法 (94)第23课翻译疑点--动与静 (98)一、动与静 (99)第24课翻译疑点--概略化与具体化 (102)一、概略化 (103)二、具体化 (104)第25课翻译疑点--有灵动词与无灵动词 (107)一、英语无生命主语句特点 (107)二、无生命主语句的译法 (108)第26课翻译疑点--形合法和意合法 (111)一、采用意合法 (112)二、采用形合法 (114)第27课翻译与文体--应用文翻译 (116)一、公文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116)二、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117)三、广告英语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119)第28课翻译与文体--论说文翻译 (120)第29课翻译与文体--新闻英语翻译 (124)第30课翻译与文体--科技英语翻译 (129)一、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 (129)二、科技英语的翻译 (131)第31课翻译与文体--文学翻译(1) (134)一、小说的翻译 (134)二、散文的翻译 (137)第32课翻译与文体--文学翻译(2) (138)一、诗歌的翻译 (138)二、舞台剧及影视剧本的翻译 (142)第33课翻译批评--翻译批评原则 (144)一、什么是翻译批评? (144)二、翻译批评的原则 (145)第34课翻译批评--翻译批评的方法和步骤 (148)一、翻译批评的方法 (148)二、翻译批评的步骤 (149)三、翻译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50)第35课翻译史--中国翻译简史 (151)一、汉代-秦符时期 (152)二、隋-唐-宋时代 (153)三、明清时代 (154)四、五四时期 (156)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157)第36课翻译史--西方翻译简史 (157)一、西方翻译活动简介 (158)二、西方译论简介 (160)。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第1、2章【圣才出品】

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4版)教材配套题库-第1、2章【圣才出品】

第1章翻译概述一、请将下列各句译成汉语1. Considering its lack of training, our team has acquitted itself well.【译文】鉴于我们队缺乏训练,其表现已经不错了。

2. He would be quite a likeable fellow if only he wouldn’t act the goat so much. 【译文】只要他不搞恶作剧,就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小伙子。

3. The management instituted a system of consultation with the staff so that any grievances might be aired.【译文】管理部门建立了与职工协商的制度,不管有何不平,均可言明。

4. We didn’t take his expression of interest in our ideas too seriously, for we suspected he was merely angling for praise.【译文】尽管他说对我们的想法颇感兴趣,我们却不能太当真,因为我们怀疑他仅仅是沽名钓誉。

5. He wouldn’t have done it of his own will, but he was argued into it by his wife. 【译文】若不是妻子说服了他,他是不会自愿做的。

6. Wherever she went she was attended on by a large number of followers andservants.【译文】不管她走到哪里,随从和佣人都是前呼后拥。

7. You never realize how fortunate you are to have good health until it is suddenly brought home to you by the sight of suffering.【译文】除非你突然亲眼目睹体弱多病之苦,不然,你不会认识到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何等有幸。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第3、4章【圣才出品】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第3、4章【圣才出品】

郭著章、李庆⽣《英汉互译实⽤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第3、4章【圣才出品】第3章翻译常⽤的⼋种技巧⼀、翻译下列各段。

注意翻译术语的适当运⽤,尤其是有关翻译技巧的定义1. There are in the main eight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translation, either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or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They are: diction, amplification, omission, conversion, inversion, negation, division and repetition.【答案】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主要有⼋条翻译技巧(和原则),即选词⽤字法,增译法,减译法,词类转移法,词序调整法,正说反译法、反说正译法,分译法和重译法。

2. By “diction” we mean proper “choice of words” in translation on the bas is of accurate comprehension of the original.【答案】所谓“选词⽤字法”,就是在正确理解原⽂的基础上适当地选择词语。

3. Repetition is useful chiefly for clearness, which is of course the first quality to be acquired in a discourse. Secondly, words are repeated also for the sake of emphasis or force, which is another important quality in expression. Lastly, repetition will give life to the discourse and make it more attractive.【答案】重译法之所以有⽤,第⼀是它可使译⽂明确(明确是衡量语⾔质量的第⼀个标准);第⼆是为了强调,使语⾔有⼒(这是衡量语⾔质量的另⼀重要标准);第三是为了使译⽂⽣动形象,引⼈⼈胜。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2章【圣才出品】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及详解-第1、2章【圣才出品】

第1章翻译概述一、填空1. Yan Fu’s 3-word translation criteria are _____, _____and_____.【答案】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解析】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

2. Translation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some_____years.【答案】two thousand【解析】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2000年的历史。

3. The two words used as the common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today are _____and_____.【答案】faithfulness, smoothness【解析】我国现今通用的两个翻译标准:“信”和“达”。

二、回答下列问题1. What is meant by translation?【答案】Translation is a representation or recre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not only an art but also a science.2. What was Karl Marx fond of say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a foreign language?【答案】Karl Marx was fond of saying: “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3. What are the prerequisites for a qualified translator?【答案】Generally speaking, a qualified translator should have five prerequisites:① a good command of the source language,② a good command of the target language,③ a wide range and scope of knowledge,④ a high political consciousness,⑤ a necessary knowledge of basic techniques used in translation.4. How to define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liberal translation?【答案】Literal translation refers to an adequ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almost without any change of word-order or sentence construction. Liberal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free translation, which does not adhere strictly to the form or word-order of the original.5. 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be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答案】To me, the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should be the following two words: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or even only one word: faithfulness.三、英译汉1.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答案】译出语和译入语2. the Oriental and Occidental languages 【答案】东方语言和西方语言3. Alexander Fraser Tyler【答案】亚历山大•弗雷泽•泰勒4. Georges Mounin【答案】乔治•穆南5. Feedorov【答案】费道罗夫6. Indu Dharmarakcha【答案】竺法护7. Kumara’3iva【答案】鸠摩罗什8. Paramartha(Gunarata)【答案】真谛/波罗末陀(拘那罗陀)【答案】利玛窦10. Euclid’s Elements【答案】《几何原本》11. La Dame aux Camelias【答案】《茶花女》12. A History of Politics(by E. Jenks)【答案】《社会通诠》(甄克思著)13. On Liberty(by J. S. Mill)【答案】《群己权界论》(约翰•穆勒著)14.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by A.Smith) 【答案】原富》(亚当•斯密)15.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by T. H. Huxley)【答案】《天演论》(赫胥黎)四、汉译英【答案】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2. “宁顺而不信。

《实用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笔记及习题(词法翻译)【圣才出品】

《实用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笔记及习题(词法翻译)【圣才出品】

第3章词法翻译3.1 复习笔记一、对等译法在翻译过程中,一般都可以在译文语言中找到同原文中某个单词、词组或成语意义上的对等表达。

因此,对等译法是翻译中最常用、最重要的翻译方法。

必须注意译文中所采用的对等表达是名符其实的对等表达。

一般说来,汉英两种语言中单词的对等率最高,而词组、成语、谚语的对等率就要相对低一些。

1. 单词汉英两种语言中单词的对等程度要高一些,一方面是单词的文化背景比较简单,另一方面是单词本身的语义结构比较简单。

当然,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差异的“对等”单词也有不少,例如:从语义上来讲,“杯子”并不完全对等于cup,而是对等于cup + mug + glass +...,“桌子”的对等表达是table + desk,从感情色彩上来讲,“宣传”并不完全对等于propaganda,“农民”并不完全对等于peasant,“地主”也并不完全对等于landlord。

2. 成语成语的对等是从3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一个是比喻意义,一个是比喻形式,再一个是感情色彩。

三者中比喻意义是最重要的,当三者发生矛盾时,优先保留比喻意义。

感情色彩的对等同比喻意义的对等几乎同样重要。

如果感情色彩不对等,这条成语就肯定不能用。

至于比喻形式,能对等则应尽量对等,实在对等不了,就应当机立断,大胆放弃。

3. 谚语谚语和成语一样,其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对等大多数也是从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情色彩等3方面体现出来的。

同样,比喻意义的对等是最重要的,是翻译中必须做到的,感情色彩的对等几乎是同等重要,不可忽视,在保证这两方面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比喻形式的对等。

有不少谚语根本不包含比喻,也就不存在比喻形式的问题。

有的谚语虽有比喻形式,但其比喻并不明显,去寻求这种形式上的对等翻译意义不大。

对等译法是翻译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翻译方法因其对应程度高,译文与原文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最为接近的,因此这种翻译方法深受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欢迎。

二、具体译法由于两种语言的差别,我们在翻译中不得不经常使用具体译法,也就是具体化的翻译方法。

实用翻译教程(A Practical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实用翻译教程(A Practical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Scope of translation
• In terms of language 1. Native languages into foreign languages 2. Foreign languages into native languages • 1. 2. 3. In terms of the mode Oral interpretation口译 Human Translation Written translation笔译 人工翻译 Machine translation计算计翻译
epower简介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英语学习辅导资料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分类专业毕业论文精品教学课件课堂学习激趣课件毕业论文指导中小学课程辅导文化教育生活资源
A Practical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第一章: 翻译概论
•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 1. I never had much in seeing you. There was no love lost between us at any time. • 2. We grumble (抱怨) a little now and then , to be sure. But there’s no love lost between us. • 1.我向来不大想看到你,我们两人之间 大概什么时候都不曾有过好感。 • 2.当然啦,我们有时也免不了争论几句, 但是我们还是相亲相爱。 • 3. I am afraid photograph is not my cup of tea.
• 从那里,我可以看见下面的整个山谷, 那田野、河流和村庄。这一切非常美丽, 见到后使我心里充满了渴望。 • 从这里望下去,整个山谷一览无遗,只 见那田野、河流和村庄,全都美不胜收, 真叫我心驰神往。

《实用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第9章 译者的风格【圣才出品】

《实用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第9章 译者的风格【圣才出品】

第9章译者的风格9.1 复习笔记每个学习翻译的人都应该研究和学习优秀翻译家的翻译风格。

最好的办法是把他们的翻译风格同其他翻译家的翻译风格进行比较。

本章选录了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Yang Xianyi and Gladys你Yang)、王佐良教授、许渊冲教授所翻译的代表作,把他们的译作同其他翻译家对同一个原著的翻译进行比较。

杨氏夫妇、王佐良教授、许渊冲教授在翻译风格上各具特色,通过对本章中译者风格的学习研究,总结自己的体会,得出自己的结论,并经过大量有的放矢的翻译实践树立起自己的翻译风格,为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远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一、杨宪益、戴乃迭翻译风格研究杨氏夫妇的翻译风格以“忠实、清晰”著称。

在这一章里我们通过《阿Q正传》节选《阿Q逞强》《三国演义》节选《孔明借箭》《西游记》节选《悟空借扇》《红楼梦》节选《宝玉诉衷肠》《黛玉吐真情》这几篇文章的杨氏夫妇译文与另一译者译文对应比较,以及《促织》一文杨氏夫妇译文与其他几位译者译文的比较,从而对杨氏夫妇的翻译风格进行研究,以便学习和借鉴。

选择翻译方法时他们秉承忠实与通顺地翻译风格;运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运用异化与归化相结合,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王佐良翻译风格研究王佐良教授的汉语译文“古朴、典雅”,英语译文则“地道、流畅”。

1. 培根《论读书》王佐良译本与其他多译本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可以显而易见,原文总词数为503,而王佐良译文总字数为612,跟原文相比所差无几,而其余译本总字数要远远高于原文,相较之下王佐良的译文则是最为精炼的一个版本,这足以见得他的语言功底是极为深厚的。

从用词来看,王佐良译文的文言用词为71个,居于首位,尤其是“也”“凡”“皆”“乃”“亦”“矣”“令”这几个词,但有好几位译者甚至一次都没有用,而其虚助词,例如“的”,则一个也没有用过,可见其语言书面化程度最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总论
1.1 复习笔记
一、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可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

二、翻译的目的
翻译作为一门课程,其目的就是在掌握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的基础上,结合不断的翻译实践,学习翻译中的各种技巧,提高翻译水平。

三、翻译的标准
1. 清代严复:信、达、雅
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

2. 傅雷:文学翻译的“传神”论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在形式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这叫“形似”和“神似”,是翻译的最高标准。

“形似”和“神似”不可兼得之时,可摆脱原文形式,追求译文和原文的“神似”。

3. 钱钟书:翻译的“化境”之说
原文向译文的“投胎转世”,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都
化到了译文的境界里,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让读者读译作就像在读原作一样。

“化境”是比“传神”更高的翻译标准。

四、翻译的条件
1. 汉语功底要好。

要学好汉语,一方面可借助于教材,掌握汉语语法,另一方面可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地道的汉语表达方法。

2. 英语语言能力要强。

一方面要掌握全面的英语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要有很大的词汇量。

3. 知识面要广。

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百科知识。

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第2章语义翻译
2.1 复习笔记
一、理解中的选义
英语中的一词多义、汉语中的一字多义是常见的语言现象。

越是常用的字和词语,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某一个字或词语的意义。

一字多义和一字多种搭配在汉语里也是相当常见的。

在进行翻译时,我们更多地要借助于上下文,从下文入手来理解字和词语。

有的时候,上下文不一定是完整的长句或一大段话,上下文可以是一个短短的词组或是一个紧凑的固定搭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两三个字或词语来确定某一个字或词语的意义。

二、表达中的选词
在翻译过程中,有了正确的理解并不等于翻译已经完成。

正确的理解是翻译中正确表达的基础;没有正确的理解,正确的表达也就无从谈起。

反之,翻译没有正确的表达,正确的理解也是枉然,翻译也就不成其为翻译。

如果说理解是在原文中选义的过程,那么表达就是在译文中选词的过程。

选词就是在译文里寻找最恰当的表达方法。

1. 同义词或近义词的选择
一般来说,选词是在一组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进行。

一个词在译文里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越多,越有可能把它翻译得比较精确,在选词时要注意原文与译文在文体、语域、比喻形象和感情色彩上的对应程度。

2. 抽象词语词义的选择
一般来说,普通的抽象词语不但原文里的词义多,而且每个词义在原文和译文里的同义词和近义词也特别多,具体的物质名词由于实指某一物体,翻译的理解和表达的难度要相对小一些。

但是,虚指的抽象词语在翻译中就不那么简单。

为了做到表达精确,我们在选词时既要考虑到词语的语域和语体,又要照顾到词语的感情色彩。

3. 形容词
在翻译形容词,我们不能简单翻译为基本词义,一定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引申。

例:great(基本词义:很多)
He once again imparted to us his great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wisdom.
我们又一次领受了他那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无穷的智慧。

如果把his great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wisdom简单地译成“许多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译文就会显得没有文采,缺少节奏感,也不像是地道的汉语。

4. 动词
In every Chinese city, we got into the streets, shops, parks, theatres and restaurants.
在中国我们每到一个城市,就逛街、逛商店、逛公园、上剧场、下饭馆。

例句中的got into the streets, shops, parks, theatres and restaurants 如译成“走进大街、商店、公园、剧场和饭店”,语言就会显得平淡,而且不地道。

选择合适的动词来搭配名词,同一个动词也可以引申出不同的词义,这也是我们在翻译中要注意和掌握的。

5. 名词
例:1)a love letter情书(×情信)
a suicide letter绝命书(×自杀信)
2)a commendatory letter表扬信
a thank-you letter感谢信(ד谢谢你”的信)
3)a letter of condolence唁函(×吊唁信)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英语单词letter在译成汉语时有时要用“信”字,有时要用“书”字,有时要用“函”字。

这组例子说明翻译中的选词也要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

三、翻译中的灵活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原文的句式和字典的释义来进行翻译是行不通的。

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和语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进行灵活处理。

例1. After the fall of France, Germany was incomparably stronger than England on the ground, about equally matched in the air, and gravely inferior at sea.
法国崩溃之后,德国陆军大大超过英国,空军力量旗鼓相当,海军则严重处于劣势。

如果将此句中的on the ground, in the air, at sea 分别译作“在陆地上,在天空中,在海上”,就会显得非常生硬,充满翻译腔,不地道,所以要将这些词组适当引申,结合句子的上下文进行翻译。

例2. The happiness—the superior advantages of the young women round about her, gave Rebecca inexpressible pangs of envy.
利蓓加看见她周围的小姐们那么有福气,享受种种权利,说不出的眼红。

此句在翻译时,要注意的是调整句子语序。

因为英语是树状结构,而汉语则是竹形结构。

在英译汉时,一定要注意调整语序。

例3. He was a clever man; a pleasant companion; a careless student; with a
great propensity for running into debt, and a partiality for the tavern.
他是个聪明人,谈吐非常风趣,可是不肯用苦功。

他老是东借西挪,又喜欢上酒店喝酒。

词性转换,又是一个在翻译中常用的技巧。

在翻译时,可以将动词或动词词组翻译成名词,反之亦然。

在此句的翻译中,除第一个词组外,其他四个名词词组,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都被转成成了动词,使得译文一下子生动起来。

例4. 非是我等要去寻他,那厮倒来吹毛求疵,因而正好乘势去拿那厮。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六回)
Although we’re not looking for trouble with the Zhu’s, since they’ve started the provocations, this is a good chance to go down and nab them.
例5. 这是你自己的祖母。

拜拜罢,保佑你生龙活虎似的大得快。

(鲁迅:《彷徨》中的《孤独者》)
This is your own grandmother. Bow to her so that she will protect you and make you grow up strong and healthy.
例6. 全客厅顿然见得一团和气了。

(鲁迅:《彷徨》中的《离婚》)
Complete harmony prevailed in the hall.
例4中的“吹毛求疵”,例5中的“生龙活虎”以及例6中“一团和气”的都是汉语成语,都采用了修辞中的比喻;但是这3条成语在这3个上下文中,原比喻形象与实际意义不同,因此,我们无法按照字面的比喻意义进行直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灵活处理。

在上面的例句中“吹毛求疵”被译成start the provocations,“生龙活虎”被译成strong and healthy,“一团和气”则被灵活的处理为complete harmony。

四、翻译的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