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救生员培训
救生人员培训计划表

救生人员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救生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使其能够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行动,为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适用于各类救生人员,包括消防员、救护人员、水上救生人员等。
三、培训内容1. 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法2. 心肺复苏术3. 出水救生技术4. 火场逃生技巧5. 急救知识6. 水上救生技能7. 搜索与救援技巧8. 模拟演练四、培训时间和地点本次培训计划为期两周,培训地点设置在救生训练基地。
五、培训方法本培训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理论讲解部分由专业教练员进行,实际操作部分通过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
六、培训安排第一天上午:开班仪式、培训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讲解下午: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法讲解第二天上午:心肺复苏术理论讲解下午:心肺复苏术实际操作第三天上午:急救知识讲解下午:急救案例演练第四天上午:火场逃生技巧讲解下午:火场逃生模拟演练第五至六天上午:出水救生技术理论讲解下午:水上救生实际操作第七至八天上午:搜索与救援技巧讲解下午:模拟救援演练第九至十四天综合应急救援演练七、培训考核培训结束后,将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
通过考核并获得合格分数者将颁发救生人员资格证书。
八、培训总结本次培训将以成功举办为标准,并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培训活动提供经验。
九、培训落实培训结束后,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参训人员的跟踪管理,并将培训成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救生人员的实战能力。
此乃救生人员培训计划表,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使得救生人员的培训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推广。
计划救生员培训

计划救生员培训第一部分:培训概述为了提高海滩和游泳池的安全性,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我们计划举办一次救生员培训。
本次培训将包括理论知识学习、实际技能训练和实地演练,旨在使救生员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并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
第二部分: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1.1 溺水原因及预防1.2 游泳安全常识1.3 救生设备和急救用品的使用方法1.4 通信设备的使用1.5 法律法规和救生员职责2. 实际技能训练2.1 游泳技能训练2.2 快速救生技能训练2.3 利用救生设备进行紧急救援2.4 急救知识和技能学习3. 实地演练3.1 模拟溺水救援演练3.2 游客心肺复苏演练3.3 模拟紧急救援场景,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第三部分:培训时间安排本次培训计划为期7天,分为以下部分:第一天:理论知识学习第二至第五天:实际技能训练第六、七天:实地演练和总结第四部分:培训方法1. 班级教学在教室内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由专业教练进行讲解和互动交流。
2. 实地训练利用游泳池或者海滩场地进行实际技能训练,包括游泳、救生器材使用、急救等项目。
3. 模拟演练利用真实场景进行模拟演练,提高救生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第五部分:培训要求1. 参训要求1.1 年龄在18-35岁之间1.2 具备一定的游泳技能1.3 无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疾病2. 学员考核2.1 理论考试2.2 技能考核2.3 实地演练评定第六部分: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满意度调查培训结束后,进行学员满意度调查,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2. 救生员综合评估培训结束后,对救生员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
第七部分:培训后续1. 定期复训对已经成为救生员的人员进行定期复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救援能力。
2. 紧急演练定期进行紧急演练,检验救生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发现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
3. 安全宣传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救生员培训培训课必备ppt课件

5、宣传教育(宣传栏,警示牌,专用通道)
6、管理手段(强制性,制止)
7、重点看护人群的监控(初学者,年老,年幼) 8、提高预防中的自我防护 9、收悉水域,场所,环境。
第四章、观察判断与区域划分
第一节、观察
1、解释
2、方法:扫视法 环视法 跟踪法 3、要求:明确责任区
重点突出
点面结合 区别对待 清楚交接班
胸廓: 心脏: 呼吸:
呼吸心跳停止时间的症状:
1、3秒钟出现投晕,恶心。
2、10~20秒出现昏厥,抽搐。 3、30~40秒出现昏迷,瞳孔放大。 4、60秒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 5、4~6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大脑损害。
6、10分钟脑细胞损伤严重发生坏死,几乎是不可逆转,即是死亡。
第二节、现场急救 目的和原则 急救程序:1、判断意识 2、高声呼救 3、摆放急救体位(仰卧位,头高脚低) 4、打开呼吸道清理口腔异物(3~5秒完成) 5、人工吹气,检查脉搏(吹气量800~1200ml) 6、人工循环 7、紧急止血,保护脊柱
作用
1丶实用价值:多用于拖带,技术动作简单,方便,省力,利于控制溺 水者。
2丶便于观察:可以做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和拖带。
反蛙泳示意图:
三丶侧泳
技术
1丶身体姿势:身体侧卧水中,稍向胸侧倾斜,头的下半部浸入水中, 下臂前伸,面部置于体侧,在游进时身体绕纵轴转动。
2丶腿的技术:包括腿,翻脚和蹬剪腿三个动作。
2、力量恰到好处
3、不能使溺水者受伤
正面:游至溺水者3米处急停,下潜至溺水者髋部以下,双手扶溺水者 髋部转体180度,然后一手拖腋,另一只手协助控制溺水者浮出水面, 然后实施拖带。
接近时注意事项:
1、救生员游至溺水者安全距离后急停时,必须避免水浪将溺水者冲压 下沉,进一步引起溺水者恐慌。 2、施救时不要过于靠近溺水者,或者潜至溺水者髋部以下,避免被溺 水者抓,抱持。
救生员培训资料

救生员培训资料救生员培训是一项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课程。
无论是在游泳池、海滩还是其他水域,救生员的存在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救生员培训的相关资料,包括培训内容、技能要求和必备工具。
一、培训内容1. 紧急救助知识:救生员首先需要学习基本的紧急救助知识,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
这些技能将帮助他们在遭遇溺水等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受伤者的生命。
2. 游泳技能:作为救生员,必须具备出色的游泳技能。
培训过程中,会涵盖不同游泳姿势、游泳技巧和水中救援技术。
只有掌握了高超的游泳技巧,救生员才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3. 水中救生技术:救生员还需要学习各种水中救生技术,例如潜水、浮潜和犬式救援。
这些技术将使救生员能够在水中迅速找到溺水者、提供支持并将其安全救出。
4. 担架和急救器材使用:救生员需要熟悉各种担架和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
这些器材包括急救箱、救生圈和救生艇等。
学习使用这些器材将有助于救生员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救援服务。
二、技能要求1. 心理素质:作为一名救生员,必须具备坚定的心理素质。
面对紧急情况时,救生员需要保持冷静、果断,并且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救援行动。
2. 身体素质:救生员工作需要一定的体力和耐力。
因此,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耐力、柔韧性和爆发力。
3. 团队合作能力:救生员通常是作为一个团队进行救援工作的。
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与其他救生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必备工具1. 救生衣:救生衣是救生员的标志性工具。
它能够提供浮力,帮助救生员在水中保持稳定的姿势,并减少疲劳。
救生衣应当具备高强度、耐用性和舒适性。
2. 救生圈:救生圈是常见的救援工具之一,用于将受困者抛向安全区域或提供浮力支持。
救生圈应当具备浮力大、易于抓握和抛掷的特点。
3. 急救箱:救生员应随身携带急救箱,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助。
急救箱应当配备必要的急救器材,例如绷带、止血剂和人工呼吸面罩等。
救生员培训计划

救生员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救生员是水上安全的守护者,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进行救援和急救处理。
本培训计划旨在为救生员提供全面的培训,使其具备成为合格救生员所需的能力和素质。
二、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1.1 水上安全知识- 水上事故的原因和分类- 水上安全管理法规- 水上救援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2 人体生理学知识- 溺水的症状和对策- 心肺复苏急救基本知识1.3 救生设备使用与维护- 救生用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2. 实践技能培训2.1 游泳技能训练- 不同泳姿的掌握与熟练- 快速游泳和长时间游泳的训练- 游泳姿势优化和呼吸控制2.2 救生技能训练- 游泳救援的技巧与方法- 紧急救生道具的使用- 溺水人员急救的基本操作2.3 心肺复苏技能训练- CPR基本程序和手法- 瞬时电击除颤技术- 人工呼吸技巧和安全操作三、培训计划本培训计划将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两个阶段,具体安排如下:1. 理论学习阶段- 第一周:水上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法规学习- 第二周:人体生理学知识和急救处理基本原则学习- 第三周:救生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学习2. 实践训练阶段- 第四周:游泳技能训练,包括游泳姿势优化和呼吸控制的训练- 第五周:救生技能训练,包括游泳救援技巧和急救操作的训练- 第六周:心肺复苏技能训练,包括CPR基本程序和手法的学习四、培训评估为确保培训效果,将对参训人员进行培训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 理论考试: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
2. 技能考核:对游泳、救生和心肺复苏等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3. 急救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的紧急情况,检验学员在实践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五、培训证书经过评估合格的参训人员将获得由相关机构颁发的救生员培训证书,该证书为合法的救生员从业准入证明。
六、总结本救生员培训计划综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旨在提高救生员的应变能力和救援水平。
2024版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讲稿(定稿)PPT课件

课件目录•初级救护员概述与职责•现场安全评估与危险识别•创伤救护基本技能•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指南•常见急症处理方法•突发事件应对与团队协作•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初级救护员概述与职责作用在救援体系中,初级救护员是第一时间响应者,对于减轻伤员痛苦、维持生命体征、防止伤情恶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定义初级救护员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基本急救技能和初步医疗救助的人员。
初级救护员定义及作用职责与任务职责初级救护员需要承担保护现场、救助伤员、协助专业医护人员等职责,同时需确保自身安全。
任务包括现场评估、伤情判断、止血包扎、心肺复苏、伤员转运等任务,以及协助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救治。
法律法规与伦理要求法律法规初级救护员需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
伦理要求在救援过程中,初级救护员需遵循人道、中立、公正等原则,尊重伤员权益,保护伤员隐私,不得有任何歧视行为。
同时,需遵守医疗保密规定,不得泄露伤员个人信息和病情。
现场安全评估与危险识别现场安全评估方法01观察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直接观察现场环境,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02询问法向现场人员询问现场情况,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等情况。
03仪器检测法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现场环境进行检测,如气体检测仪、辐射检测仪等。
危险源识别与应对措施火灾01识别火源、燃烧物、烟雾等危险源,采取关闭电源、使用灭火器等应对措施。
触电02识别裸露电线、破损电器等危险源,采取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工具等应对措施。
中毒03识别有毒气体、化学品泄漏等危险源,采取佩戴防毒面具、迅速撤离等应对措施。
头盔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碰撞等伤害。
防毒面具过滤有毒气体,保护呼吸系统。
防护服防止化学品、火焰等对身体造成伤害。
安全鞋防止脚部受伤,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创伤救护基本技能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救生员定期培训制度

2024年救生员定期培训制度为了确保救生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应急能力,特制定本定期培训制度,适用于所有注册救生员。
一、培训目的定期培训旨在提升救生员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以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
二、培训内容1.急救知识与技能:包括心肺复苏(CPR)、急救包扎、急救电话处理等。
2.游泳技术:包括各种泳姿的熟练掌握、水上救援技巧等。
3.救生设备使用:熟悉各种救生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浮标等。
4.观察与判断:提高对潜在危险和紧急情况的识别能力。
5.团队协作:模拟救援场景,训练团队间的协作与配合。
6.法律法规:了解最新的救生员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7.心理健康:应对压力和紧急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培训频率1.基础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基础技能的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
2.进阶培训: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进阶技能的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
3.应急演练: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模拟真实救生场景。
4.日常训练: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日常技能训练,包括游泳和救生设备使用等。
四、培训方式1.理论学习:通过讲座、视频学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2.实践操作:在游泳池或开放水域进行实地演练,确保每位救生员都能熟练掌握各项技能。
3.模拟演练:使用模拟器或情景模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救生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4.网络学习:利用在线平台提供课程,方便救生员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
五、培训评估1.理论考试:每次培训后进行理论考试,检验救生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救生员的技能水平。
3.应急演练评估: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4.综合评价:结合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应急演练评估,对每位救生员的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六、培训记录1.每位救生员须建立个人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和考核的结果。
2.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日期、内容、考核成绩和评估意见。
3.培训记录作为救生员资格年审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救生员培训基础知识

救生员培训基础知识一、培训目的救生员是负责在水上突发情况下进行救援和抢救的专业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因此,救生员培训的目的在于为其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生命安全。
二、培训内容1. 泳术技能救生员需要具备优秀的泳术技能,包括自由泳、蛙泳、蝶泳等多种泳姿的掌握。
他们需要在水中游动自如,以便在救援时能够快速到达事故现场,并将被救助者迅速转移至安全地点。
2. 水上救援技巧救生员需要学习各种水上救援技巧,包括漂浮救援、抓援救援、推拉救援等。
在突发情况下,他们需要迅速作出正确判断,并选择合适的救援方式,确保被救助者的安全。
3. 心肺复苏技能救生员需要学习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以应对因溺水等原因引起的生命危急情况。
他们需要了解正确的心肺复苏步骤,并在必要时能够迅速实施,挽救生命。
4. 紧急情况处理救生员需要学习如何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包括突发溺水、猝发疾病等。
他们需要学会保持冷静,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并有效组织救援工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5. 泳池管理知识在救生员培训中,还会涉及到泳池管理知识,包括水质检测、泳池清洁、急救设备的使用等。
救生员需要了解如何确保泳池的安全和卫生,以保障游客的健康。
三、培训要求1. 认真学习救生员需要对培训内容保持高度的重视,认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和技能。
只有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在实际救援中游刃有余。
2. 刻苦训练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救生员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际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才能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应对突发情况。
3.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作为专业救生员,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是基本要求。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四、培训机构救生员培训通常由专业的培训机构或相关机构进行。
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当注重机构的资质和师资力量,确保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
观察是指救生员在自己的责任岗位上,不间断地扫 描、环视自己所负责的责任区域,及时发现溺水事 故的隐患和溺水者,防止造成溺水事故发生的一项 专门救生技术。它是我们救生工作中“以防为主” 专门救生技术。它是我们救生工作中“以防为主” 的具体体现,是救生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方法: 扫视法: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自己责任区的远近、 左右进行直线的不间断的观察; 环视发: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自己责任区以某一点 为起点,进行圆周的不间断观察; 跟踪法:救生员在值岗时,对自己责任区内游泳技 术不佳者进行重点的跟踪观察。
生与拯溺溯源于公元前六卜几年至耶稣降生后十 四年(63B.C--14A.D 四年(63B.C--14A.D ) ,意大利罗马皇家大帝 Emperor Augustus ,是历史最早发动组织救生队 First Life 一 Saving Brigade 的皇帝。他组成一七旅 步兵团,每团拥有六白人,兼负责市区内夜间之 安全(Night Guards)。因当时颇多遇溺事件,他 安全(Night Guards)。因当时颇多遇溺事件,他 们不但救溺也兼救火。罗马海军不但担任救生上 作,而且对于救生人员的父亲亦给以嘉奖,因为 他们会鼓励其子女参加这种英勇工作。1720 他们会鼓励其子女参加这种英勇工作。1720 年, 法国的里莫 Reamur 奉当时摄政王 Regent 之命传 授救生方法于市民以便拯救溺者。
初级救生员培训
绪论
水上救生事业是一项“拯溺救难” 水上救生事业是一项“拯溺救难”的高尚事业, 是人道主义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 水上救生是指人们在水上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 时所采取的救助措施。 水上救生工作的宗旨:“同心同德,拯溺救难” 水上救生工作的宗旨:“同心同德,拯溺救难”。 当溺水事故发生时,救生员必须大胆沉着,细心 负责,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地救助溺者,为“ 负责,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地救助溺者,为“保 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做出贡献;
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心理原因:指怕水,心情紧张,一旦遇到意外时, 就惊慌失措,动作慌乱,四肢僵直等导致溺水,还 有寻死、自溢溺水; 生理原因:指体力不支,饱食、饥饿,酒后等导致 溺水; 病理原因:指患有不宜在水中活动的疾病的人,如 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精神病(含癫痫病者)等下 水后引起病发导致溺水; 技术原因:指游泳技术不佳,或技术失误者出现意 外等导致溺水; 其他原因:指游泳场所的组织管理不规范、设施有 隐患,游泳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导致溺水。
弧线切割法
区域划分法:是针对不规则的游泳池的一 种区域划分的方法。不管采用那种划分方 法,其关键是不留死角区域大小分布均匀, 在扫视水域时,必须做到“ 在扫视水域时,必须做到“池面与池底、 池面与岸边、点与面”三结合,每隔4 池面与岸边、点与面”三结合,每隔4秒钟 扫视一遍。
赴救技术
池岸赴救
池岸赴救是指救生员在岸边利用水域现 场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竹竿、绳子 等);对较清醒的溺水者进行施救的一 种救生技术。
正面接近: 正面接近: 技术:救生员入水后,游至离溺水者3 技术:救生员入水后,游至离溺水者3米左 右急停,下潜至溺水者髋部以下,然后双 手扶溺水者髋部,将溺水者转体180度,然 手扶溺水者髋部,将溺水者转体180度,然 后,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处 夹胸托右腋,或双手托腋。
沉底接近溺水者: 沉底接近溺水者: 技术:直接下潜至溺水者身旁,双手托腋, 脚蹬池底,将溺水者托出水面。然后,左 (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右肩处 夹胸在右肩处夹胸托在(右)腋,或双手 托腋。
解脱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当被抓抱持后,救生员应保持冷静,切勿在 还未搞清自己是怎样被抱持时,就匆忙做解脱; ②解脱的技术动作应迅速、突然、连贯; ③解脱时,用力适当,不应使用蛮力,以免伤 害溺水者; ④解脱后,应及时用合理的技术动作将溺水者 控制住,以便拖带; ⑤在进行双人解脱时,应先确认两个人中,谁 是溺水者,再进行解脱;
救生员工作守则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水上救生事业; 同心协力、拯溺救难; 见“溺”勇为。不怕脏、不怕累、不推卸、不拖延、 不随意终止抢救; 遵守纪律、严守岗位、服从指挥、统一调度; 值岗时,不接电话、不会亲友、不兼任教练、不擅 自离岗(换岗)或串岗; 严禁携带任何与值岗无关的物品; 值岗时,精神饱满、仪表端正、穿着中国救生协会 统一制作的救生服装; 遇事故时,不要随意对外发表“个人见解” 遇事故时,不要随意对外发表“个人见解”。
水上救生可分为“静水救生” 水上救生可分为“静水救生”和“海浪救 生”。 “静水救生”是指在人工建造的规则或不 静水救生” 规则的游泳场馆中的救生活动。 “海浪救生”是指在江、河、湖、海等公 海浪救生” 开水域中的救生活动。
水上救生的起源
水上救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后,随着社会 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 地球上有 71 %是江、河、湖、海,在人类生存活 动中不免要与水打交道。人在水中这一特殊环境 活动时,与正常的习惯相比,身体活动姿势,呼 吸运动方式,人体活动动力均有所改变人为了生 存,就要克服和适应这种特殊环境,如在水中用 木头、木板、竹竿、绳子等器物来自救或救助他 人。从此就出现丁最原始、最早和最简单的水上 救生方法总之,凡是有人在水上活动,就有水卜 救生活动的存在. 救生活动的存在.
观察区域的划分
直线切割法:是根据各个救生岗位位置观 察分工的要求,用直线将全池的水域面积 平均切割成几个长方形水域,分别为各求 生岗位的主责区。对岸救生岗位和旁近救 生岗位主责区近端二分之一的水域为次责 区;
直线切割法
弧线切割法:是以每一救生岗位为圆心, 以十米(小池)或十五米(大池)为半径 切割水域,其水域即为各救生岗位的主责 区。如果将主责区的半径再延长至五米 (小池)或十米(大池)切割的水域,则 此水域为各救生岗位的次责区。
1740 年,中国的救生技术开始萌芽,当时 清高宗乾隆阜帝及其幼子已有先见之明, 并御诏朝臣制定法例及刊印关于如何协助 拯救沉船遇溺百姓的宪章。 1753年,瑞士在苏黎世发现关于如何拯救溺 1753年,瑞士在苏黎世发现关于如何拯救溺 者的教材。
水上救生员的条件及职责
拥有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水上 救生也就成了必不可缺的特殊职业。水上 救生的职业特征是“ 救生的职业特征是“做大众生命守护神, 职责重如泰山,不允许有半点差错,不能 有‘万一’ 发生”。对每个从事水上救生 万一’ 发生” 的人员而言,要有严谨的职业行为规范和 做人原则,必须具备较好职业道德和优良 品质。
救生圈:救生圈是游泳池常用的救生工具,如何 抛投救生圈也是每个救生员必须掌握的一项专门 技术。一般抛投距离为救生员与溺水者5 技术。一般抛投距离为救生员与溺水者5-8米的扇 面范围。救生圈可系绳子或不系绳子。不系绳子 在抛投救生圈时,应目测与溺水者的距离。手抛 时应注意风向、风速及救生圈的轻、重。系绳救 生圈抛掷时技术要求同不系绳抛掷救生圈相同。 但是,事先要整理好绳子,手抛时手一定要握紧 或用脚踩住绳子的另一端。当溺水者抓住救生圈 后,将其拖至池岸边救起。
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
不小心从池边、岸边等处落水; 在水中滑到后,站立不起来; 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沉入水中; 游泳技术不佳,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惊慌失措、 动作忙乱; 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 过于逞强; 入水方法不当; 冒险潜水; 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他游泳者; 嬉水时,被人按压; 游泳场所设施不当等。
手援:在离池岸较近距离发生溺水事故时,救生员 可用手、脚、衣物将溺水者施救上岸; 救生杆:救生杆是游泳池内常用的间接救生的专门 器材之一。 救生球: 其他救生器物:如毛巾、救生衣、泡沫塑料板、木 板、长棍、绳子、球等。
接近
背面接近:在一般情况下,救生员应尽可 背面接近:在一般情况下,救生员应尽可 能采取此方法。 技术:救生员游至溺水者1 技术:救生员游至溺水者1米处急停,然后, 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处夹胸 托右腋或双手托腋。
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应具有较高的职业责任感; 应具有较强法律意识; 应具有较好的诚信理念:
诚然,做一个合格称职的水上救生员,除 具有优秀的品质修养外,还应具有必备的 基本素质:
应具备警觉的视观洞察能力; 应具备机敏的快速反应能力; 应具备果敢正确的判断能力; 应具备冷静而不受外界干扰的心理承受能力; 应具备沉着面对突发事态的应变能力; 应具备娴熟的水中赴救和陆上抢救规范技术和程序 工作的专业能力;
水上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 水上救生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防为本,施救要 准”。 水上救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防字当头, 贯彻始终,是消除一切可能发生事故隐患的基础 和保证。在处理水上救生意外事故时,施救要准, 即在时间上要争分夺秒,做到就近、就便、就快; 在施救方法上,操作要正确,做到准确无误,要 尽最大的努力挽回溺者的生命。因此,只有自始 自终地坚持防、救结合,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才 能更好地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 能更好地为“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做出贡献。
接近时的注意事项
救生员游至距溺水者安全距离后需急停,以免水浪将 溺水者冲压下沉,进一步引起溺水者恐慌; 施救时不要太靠近溺水者,以免被溺水者抓、抱持; 正面接近时,需下潜时至溺水者髋部以下后,转动溺 水者的身体; 托腋夹胸时救生员手臂着力点应在溺水者的胸和腋下, 不要掐住溺水者的颈部; 在尚未控制住溺水者时,不要放开抓握溺水者的手腕; 救生员成功地接近并制住溺水者后,如果溺水者有知 觉,应大声、迅速地告诉他(她):“ 觉,应大声、迅速地告诉他(她):“我是救生员, 请不要慌张,我将确保你的安全” 请不要慌张,我将确保你的安全”。以便能顺利地将 溺水者救上岸。
侧面接近:当溺水者尚未下沉,特别是两 侧面接近:当溺水者尚未下沉,特别是两 手在水面上挥舞挣扎时较适合用此法。 技术:救生员游至溺水者3 技术:救生员游至溺水者3米处,有意识的 转向溺水者侧面游进,看准并果断、利索 地用同侧抓握住挣扎中的溺水者近侧手腕 部,将溺水者拉响救生员的胸前。然后, 右手托腋,另一手从溺水者的左肩处夹胸 托右腋,控制溺水者或双手托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