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丹

合集下载

选择与坚守

选择与坚守

选择与坚守摘要:本文通过对夏尔丹在洛可可时代的绘画题材选择和其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态度,思考艺术家在艺术产业化的当今社会,对待生活和艺术的态度。

在当代的市场环境和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不但应当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增强艺术品位,更重要的是要同时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状态对待艺术,而其艺术作品的真正价值不如留待后人评判。

关键词:夏尔丹;选择;坚守;忠于自我;艺术价值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111-0118世纪的法国正是洛可可艺术兴旺时期,夏尔丹并没有选择被当时世人看成高级画种的肖像画和历史画,而选择了静物画这种在学院体系中被认为是较为低级的画种,他后期的风俗画也表现的是第三等级的小市民生活,这种平民写实主义美术使艺术更进一步走向了民主,夏尔丹最终通过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为后世留下了那些动人的佳作。

在当下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下,绘画题材的选择和绘画风格更加自由也愈加宽泛,但愈是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愈要小心落入盲目跟风,哗众取宠,一味取悦的俗套,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重要的是艺术家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生活和艺术。

一、夏尔丹的绘画题材选择与情感表达在万事崇尚奢华的路易十五时代,夏尔丹的静物画显得格外凝重,醇厚和质朴。

晚期的风俗画画风也给人平易、朴实,亲切之感。

他的作品都深切地体现着他与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他细致的观察日常生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好,洞察自然的美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谦和平易,不倨不傲,不随波逐流。

题材并不是艺术的真正内容,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怎样的情感去表达。

二、追求与选择当今社会,绘画题材的选择和艺术家的绘画风格更加多元和自由。

但同时伴随着的是各种压力与诱惑,不小心就会落入盲目跟风,哗众取宠,一味取悦的俗套,要做到对艺术单纯的执着和热爱,需要勇气,需要每个艺术工作者的认真思考。

每个艺术家作为独立的个体,都有对艺术不同的看法和追求,绘画艺术在不断发展,不断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观者面前,艺术家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但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修养的个性,同样包括艺术家个人审美和喜好的个性。

浅谈夏尔丹油画作品中的创作艺术

浅谈夏尔丹油画作品中的创作艺术

在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社会政局动荡,崇尚富贵奢靡、华丽繁复的洛可可艺术风格盛行,代表艺术家主要有华托、布歇等人。

其创作的油画作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统治者的喜好,同时间接地粉饰太平,大多是描画奢靡的宫廷生活以及贪婪的欲望。

时势造英雄,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等人,他们对当时的法国宗教派别、人与自然、社会制度及现状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等重要思想。

在艺术领域,夏尔丹也作为区别于主流审美的代表人物,将全然不同于洛可可风格的独特画风呈现给大众,其作品主题多是描绘平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法国劳动人民朴素、勤劳的一面,与布歇画中慵懒、颓靡的女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朴素真实的题材选择夏尔丹将平凡到人们会忽略的器物带到了自己的作品画面中,将铜壶、瓷碗、鸡蛋、猎物等组织成一幅幅富有诗意的油画作品。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的《鳐鱼》(图1),也是夏加尔的成名之作,画面向我们展现的是非常生动有趣的厨房一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一条挂在砖墙上被剥皮的鳐鱼、几条小鱼和面目狰狞地望着几个零散摆放的生蚝的一只小猫,还有一些瓶瓶罐罐的厨房器皿等。

夏尔丹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错落摆放,整个画面给人亲切、生动的感觉。

夏尔丹的静物画不同于以往画家着重描绘的华贵的金银器皿,而是极其朴素、带有使用痕迹的粗瓷杯碗,更多地体现了生活的气息和情趣,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打破了以往画家在艺术作品中描绘的遥不可及的世界。

《午餐前的祈祷》描绘的是一位母亲正在摆放做好的午餐,让两个孩子进行餐前祷告,年纪稍小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背祈祷文,母亲在耐心地教她。

这一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典型场景体现了法国众多家庭的宗教习惯,也让观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谐,尽管生活清贫,但是人们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夏尔丹的另一代表作品《年轻的女教师》中,年轻的女教师正在辅导一个小男孩读书,通过小男孩坚定的目光,可以看出他对于学习的渴望;女教师则是面颊略带微红,两个人物之间的交流自然。

鳐鱼-夏尔丹

鳐鱼-夏尔丹

鳐鱼-夏尔丹
展开全文
鳐鱼夏尔丹法国布面油画 1728年 114.5x146cm 巴黎卢浮宫藏这幅画是夏尔丹最成功的静物画,1728年8月在美术学院首次展出的作品。

夏尔丹就因为这幅画的关系,在展出一个月后,就被最具权威性的机构接纳为院士。

画面展示的是厨房一角。

占据中心位置的是一条被剖开的鳐鱼,形象怪异突出;桌上还摆着几条小鱼和剥开的牡蛎;贪腥的小猫正对它们虎视眈眈而又有所警惕。

画面右侧散乱地摆着锅盘、坛子、瓶子和刀子等用具。

光线从左上角投射下来,白色的桌布和小猫胸前白色的皮毛以及鳐鱼的颜色相呼应。

整幅画色彩淡雅、光影清晰,物体被表现得真实细腻,显示出内在的生命感。

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jean baptiste simeon chardin 1699-1779年),18世纪法国画家,著名的静物画大师。

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木匠家庭里,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他的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擅长风俗画和静物画。

从小夏尔丹便以木工手艺独立谋生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夏尔丹接触到了绘画,从此对绘画艺术像着了魔一样,毅然扔下斧
凿等木匠工具,在两位学院派画家的教导下,做起了画室专职学徒。

他以极其朴素的真挚艺术语言描绘了洗衣妇、厨娘、女小贩和一些从小就很会干事的孩子。

他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静物画家,在静物之中他所描绘的器皿,令人联想到日常生活的场面,这里没有闪闪发光的金银器,而大多是极其朴素的粗瓷碗杯。

他不仅扩大了题材范围,且能认真分析对象的色调、质感和量感,把平凡的东西组织成富有诗意的优美的画面。

夏尔丹的绘画艺术

夏尔丹的绘画艺术
维普资讯
甘肃教 育 学院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20 ,83 02 1 ()
J unl f nuE ua inC lg ( oil c n  ̄) o ra o s d ct ol e S c i c Ga o e aS e
V 0 1 . 20 1 8 No 3 02
向 了愉悦 。讲 求 雅致 和细 腻 入微 的感 官享 受 遍及 各 处 ” 这一 时期 法 国艺术 所 追求 的宏 伟 繁复 的 “ 。 巴洛 克” 风格 逐 渐衰 落 , 随之 而 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是 一 种 追求 纤 巧琐 细
的“ 可可 ” 格 。罗 可 可 美 术 多 选 择 愉 悦 、 乐 题 罗 风 享
杜夫 人 的大力 资 助 , 罗 可 可 美 术 在 当 时 法 国画 坛 使
占有 主 导 地 位 。
1 8世纪 中叶 的法 国正 处 在 大 革命 的准 备 时期 。 资产 阶 级为 了向本 阶级 和 广 大平 民进 行思 想 和道 德 教育 , 起 了启 蒙 运 动 。 启 蒙 运 动 的 总 纲 领 是 狄 德 发
材 , 轻松 活泼 的情 调 表现 上 流社 会 的 生活 , 用 特别 是
青 年 男 女 的 风 流 韵 事 和 情 爱 场 面 。 由于 这 种 风 格 很 适 合 上 流 社 会 的 口 味 , 得 到 国 王 和 他 的 情 人 蓬 巴 曾
夏 尔丹 出 生于 一个 从 事细 密 美 工 的木 雕工 匠家 庭 里 , 这 样 的环 境里 , 小 就 培 养 了他 对 绘 画职 业 在 从 的 勤 勉 与 尊 敬 。 他 最 初 学 习 绘 画 主 要 是 临 摹 一 些 有
作 品具 有 独特 魅 力的 所在 。
【 关

画家夏尔丹作品欣赏

画家夏尔丹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Jean-Baptiste Simeon Chardin,1699-1779年)出生于巴黎的一个细木匠的家庭,曾师从于学院派画家卡兹,并在美术学院所属学校学习过。

夏尔丹的静物画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以伟大的静物画家饮誉世界画坛。

画家以娴熟的绘画技巧和多样的表现方法统一的色调,运用丰富的、光暗变化柔和的及其反射光所构成的微妙变化,充分表现了物象的形态整体感。

他的静物画能引起热爱生活的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他的画总是那么朴素、真诚,体现了画家的民主思想,他认为平凡的人与物不仅外貌美,内心也美,比起贵族和他们的奢侈生活要美得多。

图片标题: 带烟斗的静物画作者: 让•巴蒂斯特•西梅翁•夏尔丹作者原名: Jean-Baptiste Simeon Chardin国家地区: 法国创作年代: 1737年规格: 58×82cm 油画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博物馆流派: 巴洛克图片标题: 玛格丽特•普盖•夏尔丹肖像规格: 45.5×37.5cm 彩色蜡笔帆布面纸图片标题: 牌城创作年代: 约1737年规格: 60×72cm现藏地: 伦敦英国美术馆图片标题: 玩小陀螺的孩童创作年代: 1737年规格: 67×76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鸟风琴创作年代: 1751年规格: 50×43cm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美术馆图片标题: 洗衣妇创作年代: 1733年规格: 37×42cm现藏地: 斯德哥尔摩国家美术馆图片标题: 市场归来创作年代: 1739年规格: 47×38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银质盖碗创作年代: 1728年规格: 76.2×108cm 布油彩现藏地: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图片标题: 铜质给水器创作年代: 约1734年规格: 28.5×23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死兔和狩猎工具创作年代: 1734年规格: 81×65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主妇创作年代: 1738年规格: 46.7×37.5cm 布油彩现藏地: 渥太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图片标题: 饭前祈祷创作年代: 1740年规格: 49.5×41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一瓶油橄榄创作年代: 1760年规格: 71×98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银质大口杯创作年代: 约1761年规格: 33×41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静物创作年代: 1763年规格: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戴眼罩的自画像创作年代: 1775年规格: 46×38cm粉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鳐鱼创作年代: 约1725~1726年规格: 114×146cm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美术馆图片标题: 美术的象征和它的光荣创作年代: 1766年规格: 102×140cm现藏地: 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美术馆图片标题: 勤勉的母亲创作年代: 1740年规格: 49×39cm 布油彩现藏地: 巴黎罗浮宫图片标题: 带猫的静物创作年代: 1728~1730年规格: 73×105cm 油画现藏地: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图片标题: 青年女教师创作年代: 1736年规格: 61.5×66.5cm 油画现藏地: 伦敦国家美术馆图片标题: 扑克牌城堡创作年代: 1737年规格: 82×66cm 油画现藏地: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图片标题: 削萝卜皮的女人国家地区: 法国创作年代: 1738年规格: 46×37cm 油画现藏地: 慕尼黑老画馆。

夏尔丹和莫兰迪静物油画比较研究

夏尔丹和莫兰迪静物油画比较研究
而“ 淡泊宁静“ 的绘 画意境是莫兰迪和夏尔丹绘 画的共 同精神
他 的静物画艺术语 言朴素 、 真实 , 似乎都 赋予静物 以生命 , 给
人 以动感 。夏尔丹对静物绘 画倾 注一 生 , 依靠 自己个人力 量 ,
将静物 画的这一主题提升到 能与装饰 欧洲各个 宫廷画作相媲
特质。 夏尔丹的绘画谦和平静 中有爱 的境界 , 他笔下 的静物似 美 的程度 。 乔基 奥 ・ 莫兰迪 是 2 0 世纪意大利近代油画大师 , 他 乎具有人格的特征 , 给人 以生命 的感动 , 如《 鳐 鱼》 中的鳐鱼与 坚持用 自己独特 的手法描绘静物 ,以娴熟的笔触和精妙的色 猫 , 一静一动 , 不仅加 强了生活 的真 实性 , 也折射 出画家对生 彩 阐释了静物 的简约美 , 对静 物做 出了全新 的解释 。 两位大师 命 的从容与怜 爱之心 , 使观者在平静中体味到生命 的乐趣 。 夏 所处时代相距甚远 , 受 到不同文化背景的熏 陶滋养 , 在静物绘 尔丹的静物作 品色彩沉稳而朴实 , 没有 洛可可的浮华 和焦躁 , 画领域上有着诸多 的异 同 , 比较研究他们 的静物绘 画艺术 , 从 表达 出画家平 静 、 真 实的情 感 , 透露 出“ 宁静淡 泊 ” 的绘 画意 而来探究两者独特 的静物绘 画艺术特 色和绘画语言 ,剖析这 两位独具 的艺术魅力 的静物油 画大师 ,在构建我们 当今静物 境 。而莫 兰迪 的静 物绘 画质朴无华 ,给人一种沉稳寂静 的感 觉, 清新宛如世外桃 源的境界 , 追 寻着宁静淡? 白的精神境 界。 油 画作 品审美评价体系具有一定意义 。 不起眼的罐子、 水果统统被他进行理想化 的处理 , 舍弃纷繁细 他们选取题材相似 , 以家庭 日常用 品为审美对象 , 以小见 节 ,只留下基 本形 态 ,把物象概括为单纯 的造型和简化 的明 大、 平 中见奇 ; 他们善 于从平 凡物件表象 中发掘真实与美 的所 暗。莫兰迪把他恬淡超逸 的品格和宁静淡泊 的环境带到 了画 在, 讴歌生 活中的诗 意与美 ; 他们性格 沉静 内敛 , 淡泊名利 , 把 面里 , 淡雅的色 调 , 柔 和的明暗对 比 , 还有那 经过精 确的设置 生都奉献给艺术 , 成就 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 他们的静物绘 画 所得 出来 的画面形状 。正如他 自己所说的 : “ 我本质上是那种

关于夏尔丹的介绍

关于夏尔丹的介绍

关于夏尔丹的介绍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

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

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

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

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

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简介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

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

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

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

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

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他的大量静物画都追求装饰效果和表面趣味,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所描绘的均为市民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如《铜水箱》等。

他的风俗画受小荷兰画派影响,但思想内容更深刻,善于把人物形象和生活环境联系起来。

代表作有《洗衣妇》(藏斯德哥尔摩国立博物馆)、《厨娘》、《小孩和陀螺》(藏卢浮宫博物馆)及《午餐前的祈祷》、《吹肥皂泡的少年》等。

他也画肖像画,用色粉笔完成的自画像,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18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洛可可美日益兴旺的同时还出现了另一种风格倾向----平民写实主义美术。

平民写实主义与洛可可美术同样反对远离生活的古典主义,同样热衷于反映现实生活。

但是,前者只面向社会上层,表现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追求浮华享乐的审美情趣,而后者面向的是社会中下层,表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自然、亲切、朴实的审美情趣;前者突破了17世纪法国艺术只满足于君王口味的狭小范围;而后者则进一步突破了罗可可艺术只满足于上层贵族欣赏趣味的局限,使艺术更进一步走向了民主。

夏尔丹

夏尔丹

夏尔丹(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1699~1779)法国画家。

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

洛可可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

早年入学院派画家P.-J.卡泽的画室,后为N.-N.科伊佩尔的助手。

1728年静物画《鳐鱼》展出,一举成名,被接纳为皇家学院院士。

他的画能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

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之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夏尔丹作品赏析发布者:学科专家发布时间:2011-11-11《带遮阳帽的自画像》《带遮阳帽的自画像》画面中的夏尔丹直视著欣赏者,尊严与慈祥被忠实地描绘出来,透过眼镜及松弛的下巴,则让观画者感受出浓厚的人情味。

画面色调以蓝色为主,冷清明晰的背景,完美地衬托出他苍白的肤色,在静謐的气氛中,流露出老年人乐天知命的安详。

《午餐前的祈祷》《午餐前的祈祷》中,母亲已经把桌上的饭菜摆好,饭前祷告的小女孩却背不出祈祷文,或是出了别的什么小问题,母亲投去关注的眼神。

母亲恬淡慈爱、小女孩娇憨纯真,祥和宁静的气氛洋溢于画面。

画家把红色、白色和蓝色色块毫不生硬地融合在温暖的褐色基调中,生动而不张扬,明晰而不抢眼,具有柔和丰富、恬淡隽永的感染力。

《铜水罐》《铜水罐》中,夏尔丹就真实地表现了水桶表面油漆剥落的块块疤痕,他以朴实的色调、忠实的造型描绘了普通人所用的水罐。

这个水罐实在太寻常了,就像他的碟子、水果、面包、酒瓶、刀叉那样普通到人们天天在用、司空见惯却谁都不会在意它们的存在。

但正是这种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器具的“上手状态”,即在用途中,人对它们想得越少,对它们的意识越模糊,它们的存在就越真实,就越能揭示出人的实际生活世界。

夏尔丹的画面就构成了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便是一种家的感觉。

《集市归来》《集市归来》中刚从市场买菜归来的女主人一进屋就把左手拿着的颇具分量的食物放在橱柜上,右手还拎着一包没来得及放下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尔丹 平民写实主义 • 以法国下层人民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用 品和生活场景为对象。反应平民和善、 勤劳、俭朴的美好品德和生活趣味。 • 真实、厚重、宏大。主张美的客观存在, 强调真、善、美的统一。
荷兰画派 • 将静物画収展成独立的绘画科目 • 力求逼真,精绅地表现金银器皿的质感 • 多用浓艳的色彩和闪光的器皿摆设
伟大平实的画家
——夏尔丹
杨晓雨 2011202090015 挃导老师:袁诚
夏尔丹 1699~1779 (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 法国画家。1699年11月2日生于巴黎,1779年12月6日卒于同地。
生平经历 ——“经历坎坷 生活平淡”
路易十五
蓬帕杜夫人
洛可可艺术
巴洛克风格不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 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 巧繁琐的艴术样式。它表现在家具、室 内设计、建筑、绘画等各个领域。
平民写实主义美术
启蒙运动
自由、平等、博爱
家庭环境
《鳐鱼》1725-1726
这幅画的主角——鰩鱼,血淋淋 地被挂在墻上,内脏还闪闪収亮, 幵且露出鬼魅般的阴森笑意,乍 看时令人丌由得冒起鸡皮疙瘩。 鰩鱼的形体描绘简洁有力,几乎 占据整个画面中心;左斱拱起身 子、神情惊惧的猫,则为整幅画 增添了趣味和动感。这幅画不他 后期的静止,简朴的静物画风格 差异甚大。
静物画
在夏尔丹乊前,法国只有静物,直到有了他才开始了“静物的生命”。 ——某评论家 画家描绘什么对象和怎样画幵丌是主要的,主要是通过物象的描绘表现出自己的感情来。 ——夏尔丹
卡拉瓦乑《水果篮》
威廉.凡.阿尔斯特 威廉.克莱兹.海达 《银质花瓶里的花束》 《粗陶器水罐, 酒杯, 鲱鱼, 面包》
Still-Life with Jar of Olives
风俗画
读别人的画我们需要一双训练过的眼睛,看夏尔丹的画,我们只需保持自然给我的 眼睛,好好地使用它就够了,因为他的画就是自然的美。 ——狄德罗《画论》
这是夏尔丹早年的一幅 风俗画:一个衣着破旧但丌失 为整洁的少年正在从室内向室 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 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 越吹越大……还有一个孩子, 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 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
《洗衣妇》
《市场归来》
1739年 油画 47×38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厨娘》
《铜水箱》
1733年 28×23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小孩和陀螺》
1738年 67x76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午餐前的祷告》
1744年 49x38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带遮阳帽的自画像》
1775年 46x38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
Stilleben, Blumen in einer Vase
Der Erdbeerkorb
《餐桌》
Water Glass and Jug 1760
The Attributes of the Sciences
Stilleben, Blumen in einer
The Attributes of Painting and S节俭淡泊名利,人格独立、尊严完整。
也惟有拥有这样品格的人, 才可能在在上流社会风度翩然却道德糜烂的生活画面前,仍然 保持平民的生活气派。 才可能在在“洛可可”中选择“现实主义” 才敢于把沙龙时代拖迚厨房。
洛可可 • 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 绘裸体的女性和精美华丽的装饰,浮华做 作。缺乏神圣力量的感受。 • 表现形式上祟尚纤弱娇媚,运用多个S线 组合,华丽雕琢、纤巧繁琐。
观看……
题材非常普通,情境极 为单纯,这是一种清闲、安逸 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 的孩子们自然、俭朴、淳厚、 善良的美好情感。
《吹肥皂泡的少年》
《打扑克的青年》
《持羽毛球的姑娘》
Lady Sealing a letter
夏尔丹的“世界”是一个普通人的世界。
他一生真诚质朴、始终节俭, 尽管有生活中有很多丌并,但仍然热爱生活,谦和平静。
色彩
真实逼真、朴素淡雅、光影清晰。 夏尔丹绘画技法精湛,其作品最突出的亮点是他继承了伦勃朗等大师的厚实的色
彩技法。
他用颜色去収挥情感的意义,靠各种色调的铺排,让颜色交错地起着収挥“感 情”,所以他用色很讲究,有时一层一层地铺,有时涂得很厚,像浮雕一样, 力求真实而逼真。
艺术思想
赋予静物以生命,给人以动感。晚期以家庭风俗画为主,表现第三等级”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画风平易、朴实,具有平和亲切乊感,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美学理想。
夏尔丹 • 给静物注入生命,提升静物画历叱地位。 • 强调真实感,但丌强求逼真,表现日常 生活 • 色彩素雅,光影清晰 • 表现自己的感情
• 传达物体本身的尊严不虔诚
题材
法国下层人民(厨娘、儿童、仆妇、教师等)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锅、碗、 瓶、瓢、蔬菜)和生活场景。 同一题材在丌同的画作中反复出现 (传达丌一样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