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教案

合集下载

《白马篇》_高级中学语文教案.doc

《白马篇》_高级中学语文教案.doc

《白马篇》_高中语文教案一、解题《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

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

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读诗,扫除文字障碍。

②内容和形式总理。

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诗分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先写少年的装束,再写少年的不平凡的经历,然后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板书:装束、外在美。

后半部分先写参战之快,再写作战之勇,然后揭示其内心美。

板书:征战、内心美。

(解说:先概括,为下一步的具体品味打下基础。

)2.具体品味,把握重点难点前半部分赏析分四步:①起句奇特:“白马”“金羁”,一白一黄,色彩鲜艳。

“连翩”“驰”,马又是何等英姿。

看似写马,实则写人。

骏马配英雄,英雄驭骏马。

②“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仅此一句,写出了少年不平凡的经历。

③重点赏析:“宿昔秉良弓……勇剽若豹螭”八句。

A.内容概括:写“游侠儿”超群的武艺。

B.表达作用:此八句既是“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又为后半部分写“游侠儿”“捐躯赴国难”的英勇行为作好了铺垫。

C.艺术手法及其作用——铺陈。

④重点句吕味:“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写少年英雄身手比“猴猿”还要“狡捷”,气势像“豹螭”那样“勇剽”。

后半部分赏析:《白毛女》_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想课文节选了两场戏,内容较多,但自读提示和课文注释已经简介了相关剧情。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戏剧所表现的矛盾冲突和形象刻画,引导学生思考杨白劳这一人物的悲惨命运,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1.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新课学习。

白马篇大学教案

白马篇大学教案

课程类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象:高中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白马篇》的背景和作者曹操的生平事迹。

2. 把握《白马篇》的诗歌意境和艺术特色。

3. 感受曹操诗歌中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

4.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白马篇》的内容和主旨。

2.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诗歌中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

2. 探讨诗歌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曹操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白马篇》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曹操为何会创作《白马篇》?这首诗有何特殊之处?二、讲授新课1. 分析《白马篇》的内容和主旨。

- 诗歌通过描写白马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和对战争的思考。

- 诗歌中“白马饰金羁,照我征行衣”展现了英雄的英勇无畏,彰显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坚韧。

2.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

- 运用对比手法,将英雄的英勇与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

- 运用夸张手法,将英雄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高大。

三、课堂讨论1.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白马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歌中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

四、课堂小结1. 总结《白马篇》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强调诗歌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曹操的其他诗歌,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2. 结合《白马篇》,撰写一篇关于曹操英雄形象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白马篇》的内容、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使学生了解了曹操的生平事迹和诗歌风格。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探讨诗歌中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白马篇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三。白马篇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XXXXXX雪毛,XXXXX oXX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XX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洪。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XX o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译文你骑着XX花毛的龙马,XX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XXX盖高高你XX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你酒后风采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你杀人如剪草,与剧XXX四海遨游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洪前线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XX宰相下拜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⑴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2)XX,《XX・XX・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⑶五陵,语出XX《西都赋》:"XXX、;霸,北眺五陵。

〃杜、潘谓杜陵、;霸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

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贤、吏二千石。

见《后汉书∙χχ传》及:XXXo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⑷''XX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XX,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XX:形容剑的颜色。

切玉:形容剑的锋利。

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⑸斗鸡,XX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

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⑹万乘,指天子。

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

轩盖,车盖。

⑺弓摧南山虎,用晋XX事。

《晋书・xx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XX入山射杀之。

(8)XX,汉时大侠。

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⑼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

此代指XX以东之要塞。

临洪,地名,属陇右道济州。

此代指XX以西之边陲。

(K))临挑,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11)叱咤,怒斥声。

白马篇教学设计

白马篇教学设计

白马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白马篇的背景和作者;•分析和解读白马篇的主要内容;•掌握白马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提升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白马篇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白马篇的主要内容解读;3.白马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分析;4.学生对白马篇的理解和思考。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白马篇的背景和作者介绍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究白马篇作为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作者信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白马篇作者的了解和推理,通过合作掌握白马篇的背景知识。

第二课时:白马篇的主要内容解读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白马篇的全文,并进行重点段落的解读。

2.学生针对白马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第三课时:白马篇的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分析1.教师讲解白马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提供相关练习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

2.学生分析白马篇中的具体修辞手法,并解释它们在文本中的作用和效果。

第四课时:学生对白马篇的理解和思考1.学生展示自己对白马篇的理解和思考,可以选择写作、演讲或PPT 等形式进行展示。

2.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白马篇中的亮点和值得探索的问题。

3.教师以白马篇为启发,进行文学创作的指导,鼓励学生动手写作并分享。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2.学生对白马篇和作者的理解程度;3.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积极程度;4.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教学资源1.《白马篇》全文;2.有关白马篇作者的介绍资料;3.修辞手法的讲解和练习材料;4.学生创作文学作品的指导材料。

以上是关于《白马篇》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白马篇》教案范文

《白马篇》教案范文

《白马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白马篇》全文;(2)了解《白马篇》的创作背景、作者曹植的生平和文学地位;(3)分析并掌握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白马篇》;(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美,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兄弟情深的真挚情感;(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白马篇》;(2)理解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中典故的含义和背景;(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曹植的生平和文学地位;(2)介绍《白马篇》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白马篇》,理解诗意;(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与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从意象、典故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赏析《白马篇》;(2)解读诗中的深刻情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诗中兄弟情深的感悟;(2)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后自主学习和背诵。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白马篇》;3. 调查了解身边的亲情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白马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2. 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程度;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诗文中的情感。

3. 案例分析:分析诗文中具体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诗文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白马篇教案

白马篇教案

02
讲解:对《白马篇》的内容进 行详细讲解,包括诗歌的创作 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04 拓展:介绍与《白马篇》相关 的其他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 知识面。
05
总结:总结《白马篇》的教学 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 学生加深理解。
白马篇的教学评价
01
教学目标明 确,注重培 养学生的诗 歌鉴赏能力
白马篇的现实价值
教育意义:通过白 马篇的学习,让学 生了解历史,认识 古代英雄人物的事 迹,培养爱国主义
精神。
文化传承:白马篇 作为古代文学作品,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 值,学习白马篇有 助于传承和发扬传
统文化。
艺术价值:白马篇 作为一首优秀的诗 歌,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学习白马 篇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文学素养和审美
白马篇的现代改编
01
现代诗歌改编:将白马篇改编成现代诗
歌,以现代语言表达古代诗词的意境
02
音乐改编:将白马篇改编成现代音乐,
如流行歌曲、民谣等
03
舞蹈改编:将白马篇改编成现代舞蹈,
以舞蹈的形式表达诗词的意境
04
影视改编:将白马篇改编成现代影视
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
白马篇的跨学科应用
历史学科: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分析白马篇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
了深远影响
白马篇的历史地位
白马篇是中国古 代文学史上的经 典之作,被誉为 “建安风骨”的 代表作之一。
01
白马篇的艺术价 值主要体现在其 独特的艺术风格 和深刻的思想内 涵。
03
02
04
白马篇的作者曹 植,被誉为“建 安之杰”,是中 国文学史上的重 要人物。
白马篇在中国文 学史上具有重要 的地位,对后世 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白马篇教学设计

白马篇教学设计

白马篇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白马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名篇,被广泛用于中学语文教材中。

通过学习白马篇,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提高语感和修养。

本教学设计将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白马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白马篇的创作背景和文学价值;2.能够分析白马篇的诗意表达和修辞手法;3.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4.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内容1.白马篇的作者和创作背景2.白马篇的诗意表达3.白马篇的修辞手法4.对白马篇进行赏析和解读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展示白马篇的相关资料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谈话引导学生了解白马篇的背景和意义;步骤二:学习白马篇的作者和创作背景1.教师简要介绍白马篇的作者——贺知章,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文献资料;2.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贺知章的生平和文学成就;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贺知章创作白马篇的动机和目的。

步骤三:学习白马篇的诗意表达1.教师提问,激发学生对白马篇的联想和想象;2.分析白马篇的诗意表达,如描绘白马的形象和气质,烘托意境等;3.学生展示自己对白马篇诗意的理解和想法。

步骤四:学习白马篇的修辞手法1.教师介绍白马篇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2.分析白马篇中的具体修辞手法,并进行示范;3.学生找出白马篇中的修辞手法,并给出自己的解释和理解。

步骤五:赏析和解读白马篇1.教师进行整体解读,分析白马篇的主旨和意义;2.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分享对白马篇的理解和感受;3.学生撰写读后感或开展小作文活动,表达对白马篇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白马篇的文本和注释;2.相关的图片和文献资料;3.学习手册和学习笔记;4.课堂PPT和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参与情况,分组讨论活跃程度等;2.学生作业评价:阅读笔记、读后感、小作文等;3.教学效果:学生对白马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白马篇》教案范文

《白马篇》教案范文

《白马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白马篇》。

(2)理解《白马篇》的字词、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

(3)分析《白马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白马篇》。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白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动物的美好情感。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白马篇》。

(2)理解《白马篇》的字词、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

(3)分析《白马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理解。

(2)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白马图片,引发学生对白马的兴趣。

(2)作者简介:介绍作者曹操及其作品《白马篇》。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白马篇》,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词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白马篇》的字词、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白马奔跑的场景,感受作者对白马的喜爱和赞美。

(2)讨论:为什么作者要赞美白马?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白马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白马篇》。

2. 分析《白马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3. 写一篇关于《白马篇》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朗读、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背诵《白马篇》、分析修辞手法和写读后感。

3. 知识掌握:对《白马篇》的字词、句式、语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4. 情感态度:对白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马篇》教案
郑州幼师金扬眉
教学思想:贯彻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学民主思想,尊重学生个性,力争在平等、自由、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1、鉴赏游侠形象,了解揭示人物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艺术手法;
2、运用想象和联想,再现忠勇双全的游侠形象;
3、了解曹植创作的主题。

重点难点:鉴赏游侠形象是重点,再现游侠形象是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发现法等。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导入。

2.释题,指出学习重点。

3.回顾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是读、想、悟,鉴赏《白马篇》的关键是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形象。

二、鉴赏《白马篇》。

(一)指导诵读,感知语言。

1.生配乐朗诵全诗。

2.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二)联想想象,再现形象(20分钟)
1.学生自由发言,分析少年英雄形象
(1)《白马篇》塑造了怎样一位英雄形象?请发挥想象,描述一下“游侠儿”的形象。

(2)《白马篇》是从哪几方面来塑造少年英雄形象?试举例说明。

(3)试比较分析《木兰辞》和《白马篇》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异同。

2.教师总结、扩展。

3.再现游侠儿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形式去演绎、再现少年英雄形象。

(三)联系背景,感悟诗境
1.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曹植身世和时代背景,说说《白马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与曹植对话:学了《白马篇》,你的最深的感悟是什么?你想对曹植说些什么?
三、结语。

四、布置作业。

(一)以“我的英雄梦”为题目,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一篇作文。

(必做)
(二)要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选做)
1.曹植与建安文学研究
2.从作品看曹植前后期思想的变化
板书设计:
白马篇
曹植
内容艺术表现
装束
外在美武艺铺陈
少年英雄炼字
内在美气概警句
精神
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