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实验报告书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类)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类)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机械类)实验名称:对称张力系统实验目的:1.了解受力分析的原理。

2.掌握利用平衡法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

3.熟悉张力系统平衡、重心定位的基本原理。

实验原理:张力系统是指由连续的杆件、金属丝等构成的空间结构。

由于每个杆件所受的张力都是相等的,因此又称对称张力系统。

在力的作用下,桥梁、吊桥等结构就构成了张力系统。

在给定的运动条件下,通过受力分析计算每个零件的拉力和重心位置,能够为设计和制作张力系统提供重要参考。

利用平衡法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受力系统看作一组平衡的受力。

按照平衡条件,可以列出各个受力的方程式,从而获得未知的受力大小和方向,达到定量分析受力的目的。

实验步骤:1.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并调整扭簧,使圆盘处于平衡状态。

2.记录各部件的长度,如张力杆、静压杆、支腿等,以及各杆件的夹角。

3.通过旋转支腿和调整支脚长度,使得整个系统完全平衡。

4.使用角度测量器,记录各个杆件的角度,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实验结果:以对称张力系统为例,在实验中记录下如下数据:支脚长度:16.5mm张力杆长度:10mm夹角1:60°夹角2:45°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出各个杆件的拉力分别为:张力杆1:2N结论:利用平衡法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有效地计算各个杆件的拉力分布,并在实际工程设计、制作中提供重要参考。

在实验中,通过调整支脚长度和杆件夹角,可以使对称张力系统达到完全平衡的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

该方法能够广泛应用于桥梁、吊桥等结构的设计、制作和维修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 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 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自动步行车 学生创新实验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大学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大学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械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方法;3. 通过实验,加深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受力、强度、稳定性和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本实验主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三、实验器材1. 打点计时器;2. 自由落体实验装置;3. 纸带;4. 尺子;5. 秒表;6.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实验架上,调整好计时器的高度;2. 将自由落体实验装置固定在打点计时器下方;3. 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轮,并将纸带固定在实验装置上;4. 将自由落体实验装置释放,让纸带随实验装置一起下落;5. 观察纸带在打点计时器上打点的痕迹,记录下落高度和打点时间;6. 根据纸带上的打点痕迹,计算出物体的瞬时速度;7. 利用计算器,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实验数据:下落高度(m):h = 2.0打点时间(s):t = 0.5瞬时速度(m/s):v = 3.0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如下:重力势能(J):E_p = mgh = 1.0 × 9.8 × 2.0 = 19.6 J动能(J):E_k = 1/2 × mv^2 = 1/2 × 1.0 × 3.0^2 = 4.5 J由于实验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等非保守力的影响,实际测量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误差。

但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即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2. 操作打点计时器时,要确保纸带平稳下落,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3. 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准确无误,以便后续分析;4. 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整理,保持实验室整洁。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结构的分析及运动简图测绘(二)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 机械结构的分析及运动简图测绘(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机械结构的分析及运动简图测绘(二)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S401 组号同组人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掌握从实际机构中测绘其运动简图的技能。

2.巩固机械结构的分析原理及自由度计算方法。

3.加深理解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验证曲柄存在的条件。

二、仪器设备
1.设备:唧筒、手摇抽气机、内燃机模型
2.工具:卷尺 0-3m;
游标卡尺 0-150mm,精度0.02mm;
游标卡尺 0-300mm,精度0.02mm;
三、实验原理简要
1.什么是机构运动简图?
2.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长度比例尺及投影面怎样选择?
长度比例尺: =
投影面的选择方法:
四、实验过程和步骤
画图,格式如下:
序号.机构名称
长度比例尺:
机构自由度计算:
是否有确定的运动:
机构运动简图: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继续画图,格式同上
六、实验结论分析与讨论:
请用红色水笔标注出本次实验中的机构运动简图所缺失的尺寸,并按顺序编号。

总计缺失的尺寸数目是个。

1。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计实验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机械原理》齿轮传动的设
计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齿轮传动装置,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 实验原理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利用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效率高、传递力矩大、传动平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3. 实验装置
本实验采用以下装置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
- 主动轮:直径为20cm的齿轮
- 从动轮:直径为10cm的齿轮
4. 实验步骤
1. 确定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齿数,齿数与齿轮直径成正比。

2. 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比,转速比等于主动轮齿数除以
从动轮齿数。

3. 根据所需的传动比例,调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

4. 制作主动轮和从动轮,确保齿轮的齿数和齿形符合设计要求。

5. 安装主动轮和从动轮,并测试齿轮传动的运动情况。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传动比例等。

5.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和制作了齿轮传动装置,并测试了其
传动效果。

实验数据表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比符合设计要求,传动效率较高。

6.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齿轮传动是一种常用且可靠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
机械设备中。

掌握齿轮传动的设计方法对于工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7. 实验改进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与传动比例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不同齿轮参数对传动性能的影响,以提高齿轮传动的设计和应用水平。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北航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分析方法;2.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实验技能;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理论,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的一门学科。

本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运动学: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运动学参数;2. 机械动力学:研究机械系统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等;3. 机械设计:研究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和控制设计等。

三、实验器材1. 机械原理实验台;2. 机械原理实验手册;3. 秒表;4. 直尺;5. 针孔相机;6. 计算器。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机械运动学实验(1)观察机械原理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了解其运动规律;(2)根据实验手册,测量机械装置的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运动学参数;(3)利用秒表、直尺和针孔相机等工具,记录实验数据;(4)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机械运动学原理。

2. 实验二:机械动力学实验(1)观察机械原理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了解其受力情况;(2)根据实验手册,测量机械装置的受力、力矩和运动状态等动力学参数;(3)利用秒表、直尺和针孔相机等工具,记录实验数据;(4)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机械动力学原理。

3. 实验三:机械设计实验(1)观察机械原理实验台上的机械装置,了解其设计方法;(2)根据实验手册,设计一个新的机械装置;(3)利用实验台上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新设计的机械装置;(4)测试新设计的机械装置的性能,验证其设计合理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机械运动学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运动学原理,如牛顿第二定律、匀加速直线运动等。

实验结果表明,机械装置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密切相关。

2. 实验二:机械动力学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机械动力学原理,如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大全

机械原理实验项目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一)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测试常见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等)在传递运动与动力过程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及机械效率等,加深对常见机械传动性能的认识与理解。

(2) 通过测试由常见机械传动组成的不同传动系统的机械参数,掌握机械传动合理布置的基本要求。

(3) 通过实验认识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提高计算机辅助实验能力。

二、实验设备机械传动性能测试综合实验台。

三、实验内容机械传动性能测试是一项基于基本传动单元自由组装、利用传感器获取相关信息、采用工控机控制实验对象的综合性实验。

它可以测量用户自行组装的机械传动装置中的速度、转矩、传动比、功率与机械效率,具有数据采集与处理、输出结果数据与曲线等功能。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台的逻辑框图变频 电机ZJ 扭矩 传感器ZJ 扭矩 传感器工作载荷扭矩测量卡转速调节机械传动装置负载调节工控机扭矩测量卡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二)慧鱼机器人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慧鱼机器人、机电产品的系统运动方案的组装设计,培养学生独立确定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与选型的能力。

2)利用“慧鱼模型”组装机器人模型,探索机器人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进行机电一体化方面的训练。

二、实验设备1)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2)计算机一台;3)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接口板;4)控制软件。

三、实验内容“慧鱼创意组合模型”是工程技术型模型,能够实现对工程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的模拟仿真。

模型是由各种可以相互拼接的零件所组成,由于模型充分体现了各种结构、动力、控制的组成因素,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块,因此,可以拼装成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模型,可以用于检验学生的机械结构和机械创新设计与控制的合理可行性。

自动步行车学生创新实验慧鱼机器人实验二室机械原理课程实验(三)PLC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自动加工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焊接站等工业模型的组装设计,控制原理及PLC在工业中的应用;2)了解和熟悉PLC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顺序功能图的绘制,掌握以顺序控制梯形图的设计方法与调试。

同济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同济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模块机械原理实验二、实验标题验证机械效率及功率计算三、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四、实验操作者张三五、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效率及功率的计算。

六、实验原理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完成某一工作过程中,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机械效率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机械效率η = 输出功 W2 / 输入功 W1功率 P = 输出功 W2 / 时间 t七、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滑轮、钩码、秒表、卷尺等。

2. 将滑轮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滑轮转动顺畅。

3. 在滑轮的轴上挂上弹簧测力计,并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另一端。

4. 记录钩码的质量 m(单位:kg)。

5. 用卷尺测量滑轮半径 r(单位:m)。

6.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沿滑轮上升,同时用秒表计时。

7. 记录钩码上升的高度 h(单位:m)。

8. 计算输入功 W1 = mgh,输出功 W2 = F2r,其中 F2 为钩码上升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9. 计算机械效率η 和功率 P。

八、实验环境实验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台稳固,实验器材完好。

九、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 钩码质量 m = 0.5 kg2. 滑轮半径 r = 0.1 m3. 钩码上升高度 h = 0.2 m4. 弹簧测力计读数 F2 = 2.0 N5. 时间 t = 10 s根据实验数据计算:1. 输入功W1 = mgh = 0.5 kg × 9.8 m/s² × 0.2 m = 0.98 J2. 输出功W2 = F2r = 2.0 N × 0.1 m = 0.2 J3. 机械效率η = W2 / W1 = 0.2 J / 0.98 J ≈ 0.2044. 功率 P = W2 / t = 0.2 J / 10 s = 0.02 W十、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机械效率及功率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实验指导书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教务处教材科
机械工程教研室
2005年9月
实验一:机械认识实习
机构现场实习报告
一、平面连杆机构
1.根据机构中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
和三大类型。

2.根据连架杆相对机架能否作整周转动,平面铰链四杆机构可分为机构、
机构和机构。

3.连杆机构可起运动形式转换的作用,即将主动件的运动形式转换为从动件的另一种运动形式。

能将转动变为摆动的有
;能将转动转化为移动的有。

二、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是一种高副机构,其组成有、和三个基本构件。

2.凸轮机构按凸轮形状分类主要有、和的凸轮机构。

3. 凸轮机构按推杆形状分类主要有、和的凸轮机构。

4. 凸轮机构按推杆运动形式分类主要有和的凸轮机构,
5. 凸轮机构按闭锁方式分类主要有和闭锁的凸轮机构。

三、齿轮机构
1. 平面齿轮机构用于两平行轴之间的传动,常见类型有、
和。

2. 空间齿轮机构用于两空间两相交轴或相错轴之间的传动,常见类型有、
和。

3.齿轮机构也可转换运动形式,在平面齿轮机构中,将转动转换为移动的齿轮机构是。

四、轮系
1.轮系可分为、、和三大类型。

2.周转轮系又可分为和两类,要使输出件具有确定的运动,前者需要个主动件,后者需要个主动件。

工厂参观实习报告
1.回答指定机器的组成和加工对象,并写出机器上所能看见的机构及其作用。

2.针对指定的机器,回答其组成和加工对象,并大致说明机、电、液其上的应用。

3.现场实习小结(另附页)
注:以上3题由教师指定其中2题完成。

实验二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实验报告
思考题
1、一个正确的“机构运动简图”包含那些内容?
实验三机构拼接及创新设计实验
拼接实验报告
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思考题:
1.在机构拼接实验中,根据你所拆分的杆组,按不同的顺序排列杆组,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一些?要求用机构运动简图表示出来,就运动传递情况作方案比较,并简要说明之。

2.利用不同的杆组进行机构拼接,得到了哪一些有创意的机构运动方案?用机构运动简图示意创新机构运动方案。

在组装机构时,几个机构之间的运动如何保证协调配合?
实验四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刀具的基本参数
m=20mm α=200h*a=1 c*= 0.25
二、加工齿轮的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m= α= h*a= c*=
标准齿:Z1 = 17;Z2 = 8 ;变位齿数Z3 = 8
三、实验数据和结果
1)标准齿轮参数计算:
2)变位齿轮的参数计算:
3)实验结果分析:
四、思考题
1)齿廓根切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
2)变位后齿轮的哪些尺寸不变?
实验五回转构件(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二、将实验所得的A、、B、C及Q值进行计算后得到了G、α和比例系数k
四、思考题
1、动平衡实验适用哪些类型的试件?试问动平衡后是否满足静平衡条件?为什么?
实验六:其它常用机构、组合机构
和特殊及新型的行星轮机构的认识实习报告
一、常用机构
1.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

2.能实现由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回转的间歇运动机构有哪几类?。

3.棘轮机构中,要能改变棘轮每次间歇转动的角度,可用哪几种方法?。

4. 双万向铰链机构为保证其主、从动轴间的瞬时角速比恒等于1,应满足哪些条件?
二、特殊及新型的行星轮机构
1.何谓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试述其优缺点。

2. 摆线针轮传动的齿数差是多少?试述摆线针轮传动的优点。

3. 谐波齿轮传动实习所用的模型中柔轮和刚轮的齿数差是多少?试述谐波齿轮传动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