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舌象改变与肾功能损害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慢性肾衰呕吐患者中医护理的临床体会

慢性肾衰呕吐患者中医护理的临床体会

者 , 于药 中加 少许 白糖 或滴 生姜 汁 于舌 上 , 降逆止 呕 。 可 以 不宜针刺止 呕 , 因慢性 肾衰 患者 出现水 肿 , 针刺 后体 内潴 留
的水易 于从针 眼处 流出且极易造成感染 。 ( 收稿 日期 :0 8 8 1 2 0 —0 —1 )
2 2 慢性 肾衰患者 H中常有尿味 , 响食 欲甚 至引起呕 吐。 . 影
[ ] 姜安丽 . 1 新编护理学基础 [ . 民卫生出版社 ,0 育 与健 康 促进 [ . 2 健 M] 北京 医科 大学 出版 社 ,
19 9 8.
[ ] 沈 法荣 . 3 现代 心脏 起搏 治疗 学 [ . 海 : M] 上 科学 技 术 出版 社 ,
进血液循环 。
4 5 合理使用药品 按 医嘱服 用药 品 , 期 指导患 者按 时 . 定 服药 。
通过采 取以上护理 , 以改 善患 者心理状 态并减少并 发 可 症 的发 生 , 有效提高肺心病 患者 的生 活质量。
参考文献
合 治疗 和增 进健 康。 4 3 合 理安排氧疗 . 让家属督促患 者坚持每 天按规定 时 间 进行 氧疗 , 重者 应在 夜 间进行 , 因夜 间 呼吸 困难 比 白天 重。 必须教会 家属掌握氧气瓶的操作方法 和注意事项 , 随时检 如 查氧气装置有无漏 气或 裂 隙、 禁烟 火 、 严 每次 吸氧 完毕应 将 氧气装置 阀门关 好 。还应 指 导家属 注意 每 日吸氧 的浓度 和
2 生活 起居护理
4 服药护理 汤药宜浓 煎 热服 且少 量 、 多次 分 服。如 出 现泛 恶 呕 吐
2 1 室 内应保 持空气新鲜 , 常开窗通风 , . 经 以使 室 内污浊 之
气及时排 出。患者 呕 吐后 即用温 水漱 口, 呕吐物 及 时清理 , 呕 吐物污染 的衣被及 时更 换。

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

健脾清化方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观察
与 治 疗 及 诊 断 标 准 座 谈 会 纪 要 ” C F诊 断 标 准 口 :① R ]
1 4 1 临 床 症 状 :根 据 中医 辨 证 分 型 的 各 项 主 症 、 . . 次症及 舌象 ,观察 患者 治疗前 后 的变 化 。 1 4 2 生化 指 标 :治 疗 前 后 血 肌 酐 ( c ) .. S r ,尿 素 氮
( UN) 4小 时 尿 蛋 白 , 内 生 肌 酐 清 除 率 ( c ) 的 B ,2 Cr 变化 。
有 慢 性 肾 脏 病 史 和 慢 性 肾 衰 竭 临 床 表 现 ;② C r c < 8 ml ( n・1 7 m c>1 3 mo/;③ 肾脏 超声 0 / mi . 3 )S r 3 u l1 检查见 双 肾血 流稀 疏 或 肾脏 萎缩 。参照 美 国 肾脏 病基
及 全 身 多 系 统 损 害 。 中 医 学 多 属 “ 格 ” “ 劳 ” 关 、 肾 、
“ 闭” “ 毒 ”等 范 畴 ,多 表 现为 以脾 肾气 虚 为 主 癃 、 溺 的本 虚标 实 之 证 ,病 程 迁 延 ,常 出现 多 个 脏 腑 受 累 , 特别 是脾 胃功 能损害 。笔 者பைடு நூலகம் 用 健 脾清 化 方对 早 中期 慢性 肾衰竭 表现 为脾 虚 湿热 证者 的治 疗 ,取得 了满 意 的疗 效 ,现报告 如下 。
差 腹 胀 ;④ 恶 心 口苦 ; ⑤ 小 便 灼 热 黄 赤 ; ⑥ 舌 苔 腻 或 黄腻 。 12 3 纳 入 标 准 :符 合 西 医慢 性 肾 衰 竭 诊 断标 准 , . .
而来 ,为各 种 肾脏疾 病持 续 发展 的共 同转 归 ,主要 表
现为代 谢产 物潴 留 ,水 、电解 质 、酸碱 平 衡 紊乱 ,以

慢性肾衰竭的舌诊研究概述

慢性肾衰竭的舌诊研究概述

慢性肾衰竭的舌诊研究概述张 艳1,罗文轩1,王诗尧1,王辰光1,王世东2,陈宗俊1,曹 钋2,史银春1,肖永华2(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舌诊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1.36.023[中图分类号] R69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1)36-4100-05[通信作者] 肖永华,E -mail :water_aqua@ [基金项目] 吕仁和—东直门名医传承(405120101)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望诊的重要内容,在中医临床诊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经络与舌相联,如“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

传统舌诊主要通过医生观察患者舌象,包括舌体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系列表现,来判断疾病病性、病势、气血盛衰及脏腑虚实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舌诊研究也显著发展。

从最初局限于对舌象相关微观指标的探索,到重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定量化研究,舌诊现代化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在呼吸、心血管、内分泌、消化等多个临床专科普遍开展。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1]。

CRF 发病率高,病程长,临床治疗困难,预后差。

研究发现,舌象可以反应机体营养和代谢功能,通过舌象观察可辅助临床对CRF 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研究。

本文主要从中医学对CRF 的认识、舌象与CRF 的相关性研究、舌象与CRF 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以及舌象辅助CRF 病情判断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进一步推动CRF 舌诊相关性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探究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探究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探究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肾脏病持续发展,造成肾脏组织和功能的损害。

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出现多脏腑的损害。

通过对慢性肾衰竭进行辨证分型后对症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慢性肾衰竭是一切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果,其临床表现多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有毒性的代谢产物潴留以及全身各系统的损害等。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溺毒”“水肿”“关格”等。

慢性肾衰竭治疗较困难,预后较差,西医多采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方法,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治疗方法不能普及,而且这三种方法不适合早、中期患者的治疗,所以许多患者更愿意用中医方法治疗该病。

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衰竭,对延缓病情变化、改善替代疗法的副作用有显著疗效。

本文就中医关于慢性肾衰竭的辨证治疗进行如下探讨。

1 中医辨证1.1 病因病机(1)脾肾亏虚或肝肾亏虚为内因。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二者相互依赖;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乙癸同源”。

因此肾虚日久必导致脾肾亏虚或肝肾亏虚。

(2)外邪、劳伤、情志失常等诱发为外因。

肾气亏虚则阴阳俱虚,卫气功能低下,外邪侵袭肾体,可使病情迅速发展。

劳倦虽伤心脾,久则伤肾。

情志失节使全身气机逆乱,伤及肝脏,久则伤肾[1]。

1.2 辨证分型根据慢性肾衰竭的病因进行分型,分为瘀血阻滞、湿热壅滞、水湿内阻等[2];根据正虚进行分型,分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肾阴阳俱虚等[3];根据正虚为本,夹杂实邪进行分型,分为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肾阴阳两虚之外夹杂风热、瘀血、水湿等实邪[4]。

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无论哪种证型,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都是阴阳俱虚。

2 中医治疗2.1 中医辨证治疗聂莉芳[5]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湿热中阻型;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寒湿中阻型;用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治疗尿毒症性脑病;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手足抽搐者;有兼症者适当加减药物,便秘严重者加生大黄,轻者加制大黄;浮肿严重者加车前子。

邹燕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经验拾零

邹燕勤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经验拾零
纳失常现 象主 要可 见恶心 呕吐 、 口粘 纳呆 、 腹胀 便 秘或腹泻、 舌苔黄腻 或水 滑或焦 黄起 刺等 , 因此 强调维 护 肾气 以飧 同道 。 外, 还非常重视保护 胃气 , 以后天脾 胃充养先 天 , 反对 使用败 伤 I 病 因病 机 的 认 识 胃气之方 药。故邹 老常常使 用太 子参 、 黄芪、 茯苓 、 薏 苡仁 、 苍 慢性 肾功能衰竭 按病 情之轻重 , 分为 。 肾功 能不全 代偿 期 、 白术 、 半夏 、 陈皮 、 芡实、 山药 等甘缓 之 品 , 益气健 脾燥 湿化 浊 , 失代偿期 、 衰竭 期 和尿 毒症 期 。邹 老认 为 本病 主 要是 肾 元 衰 以使脾运得健 、 枢机得利 、 湿浊 自消 。 竭、 水毒潴 留。肾元衰竭是发病 之本 , 水毒 潴 留是发 病之标 , 为 2 . 2 祛邪宜缓 : 邹 老认 为慢 性肾衰病机是 肾元衰竭 为本 , 由本 本虚标 实之证 。邹老认为慢性肾功能不 全代偿期 、 失代偿 期 的 虚而产生水湿浊毒 潴 留, 不仅 可 以损 伤人 体正气 , 使 正虚 日甚 临床 证候 以气 阴两虚 、 阴阳两虚 较多 ; 衰竭期 、 尿 毒症期正 虚邪 而邪实愈加 , 而且 也 会阻 碍气 机 升降 , 致 使 清气 不 升 、 浊气 不 实多 见 , 其正气愈 虚 , 邪气 愈长。重者 正不 胜邪 , 阴 阳俱 衰 , 日 降, 甚 则导致 内闭外脱 , 阴阳离决 , 终致患者死 亡。慢性 肾衰患 趋严重 , 水毒潴 留邪毒亢盛 , 最后导致 内闭外脱 , 阴竭 阳亡 。 者病程较久 , 脾 肾俱 虚 , 故 祛 邪应 防伤 正 , 忌 峻猛 攻 逐利 水 之 2 治 疗 品, 宜轻药重投 , 因此 , 治疗既要平补 , 以甘 平之剂缓缓 图治 , 使 2 . 1 补益尤重益 肾健脾 : 邹教授认为 , 慢性肾衰 属 中医 “ 肾劳 ” 之 补而不滞, 滋而不腻 , 温而不燥 , 切不 可攻逐 过猛 , 克 伐脾 肾 范畴 , 其 病机是 肾脏内伤 , 由伤而 虚 , 由虚 而致劳 。重视整 体论 之气 , 甚则加重病情。临证 根据 患者辨证不 同 , 选用渗利泄 浊 、 治, 强调 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 其 中邹老 特别重视脾 ‘ 肾的相 关性 , 化湿泄浊 、 和络泄浊及 通腑 泄浊 等法 。祛 邪主 张缓攻 缓泻 , 不 益肾健脾法是常用之法 。脾 肾两脏 功能上相互 协调 , 肾中精气 伤正气 。临床邹老 常常 以益 肾健脾 为 基本 方加用 制 军、 牡蛎、 赖 水谷精微的充养 , 脾 之健 运需 借助 。 肾阳的温煦 。故倡导 固护 牛 膝 、 赤芍、 泽泻 、 泽兰 、 六 月 雪 等 以 达 扶 正 祛 邪 之 功 。必 要 时 肾元 、 调理脾 胃, 从 而达 到延缓 。 肾衰竭进 程 的 目的。邹 老认 为 可予大黄为主 的药 物保 留灌肠 , 其 中制大 黄从 小剂量 开始 , 根 患 者肾脏 虚衰 日久不复 , 正气虚 极 , 但 临床治疗 只可缓 图, 不可 据患者体质及病情逐步加量 , 以大便 每 日两次为度。 峻补 , 以平为上 , 防 峻猛之 品温燥 伤 阴, 滋腻 乃生 湿滞 , 因此 常 3 典型病例 选用 一些平补平泄 之 品。她 主持研 制 了保肾 甲乙丸等 系列 代 吕某 , 男, 5 6岁。首诊 , 神疲乏 力 , 纳差 , 口中有 异味 , 皮肤 表 方剂 , 其 中主要药物 黄芪 、 党参 、 生地、 何 首乌 、 菟丝子 、 枸杞、 瘙痒 , 大便 日行 2次 , 质黄不 黑, 面肢稍浮 , 脉象细滑 , 苔 薄腻 , 质 巴戟天等均 为温而不燥 , 滋而不腻之 品 , 保 肾元 平补 肾阴 肾阳 , 淡红 , B P 1 4 0 / 9 0 m m H g 。尿常规 : 蛋 白 ++, 尿素氮 2 4 . 5 m m o l / L , 肌 临床应用 多年 , 取得 了很好 的疗效 。临证 邹老常常 用何首 乌和 酐 5 4 1 u m o l / L , B超示双 。 肾缩 小 , 诊 断为 慢性 肾功能 衰竭 , 证 属 菟丝子 、 山萸 肉与仙灵脾 、 桑寄生 与生地黄等 配对配伍 , 可使 阴 脾 。 肾气虚 、 湿 浊 内蕴 , 治 以益 气健 脾 补 肾 、 渗 利泄 浊。生 黄芪 中生阳 , 阳助 阴长 , 阴阳生 化无 穷而 奏补 益 肾元 、 平 调 阴阳之 2 0 g , 太 子参 2 0 g , 制苍 白术各 1 0 g , 生薏米 2 0 g , 茯苓皮 3 0 g , 炒 山 功。正所谓 “ 善补 阳者 当从 阴 中求 之 , 善补 阴者 当从 阳 中求 药 1 5 g , 制首乌 2 0 g , 菟丝子 1 0 g , 川 I 断1 5 g , 杞子 2 0 g , 车前 子( 包) 之。 ” 邹老认为 , 临床上慢性 。 肾衰竭 者常 出现脾 胃功 能紊乱 , 而 3 0 g , 玉 米须 3 0 g , 制军 6 g , 六月雪 1 5 g , 制僵 蚕 1 0 g , 蝉衣 5 g 。二 消化系统症状的轻 重与 肾功能损 伤程 度及尿 素氮数 值 的高低 诊 , 服上药 2月 , 精神改 善 , 纳 可, 时有乏 力 , 大便 日行 2次 , 苔 变 化基 本一致 , 同时人 体营 养与药 物的敷 布传输 , 人 体清 浊升 薄 , 质 淡 红, 脉 细 。血 生 化 : 尿 素氮 1 8 . 1 mm m o l / L ,肌 酐 降都 有赖于脾 胃中焦 的功能 , 所 以调理脾 胃、 固护 胃气 在 肾衰 4 1 6 . 1 u mm o l / L , 病情好转 , 治 守上法 。生黄 芪 2 0 g , 太子参 2 0 g , 的治疗 中非常重要。脾 胃功能之盛衰为病变进退 之枢 机。临 菟丝子 l o g , 生 薏米 2 0 g , 茯苓 2 0 g , 怀 山药 1 5 g , 白芍 1 5 g , 制首乌 2 0 g , 制苍 白术各 l O g , 川 I 断1 5 g , 杜仲 1 5 g , 怀 牛膝 1 5 g , 制军 6 g , 江苏泰州姜堰 中医院( 2 2 5 5 0 0) 生牡蛎 4 0 g , 车前子 ( 包) 3 0 g 。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衰竭肾虚湿热证临床观察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衰竭肾虚湿热证临床观察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治疗非透析慢性肾衰竭肾虚湿热证临床观察王东;胡顺金;王亿平;吕勇;刘家生;章雪莲;茅燕萍;金华;任克军【摘要】目的观察蓉黄益肾解毒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4例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8周。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SCr、BUN、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Cys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CysC、Hcy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蓉黄益肾解毒颗粒能明显改善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其肾功能。

【期刊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6)002【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肾虚湿热证;蓉黄益肾解毒颗粒;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作者】王东;胡顺金;王亿平;吕勇;刘家生;章雪莲;茅燕萍;金华;任克军【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5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的严重阶段,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生,需长期进行透析替代治疗。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深入探讨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提高临床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疗效。

方法:通过总结近年各医家对慢性肾衰竭的中医学认识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

结论:从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进行探究,对临床诊治慢性肾衰竭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辨证论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3-0005-02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Zhou Weisha, Guo Jinbiao,Zhang Chao, Guo Huanfang, Zhang Chunyan (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Penetrat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Methods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understanding of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recent years, th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reviewed. Conclus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has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Key words】Chronic renal failur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慢性肾衰竭是由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脏实质性损害、肾脏的排泄功能、内环境稳定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出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个系统受累等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CR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CR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降钙素原、CD3+、CD4+和CD8+的影响[J].临床外科杂志,2021,29(2):140-142.[10]王宏君,陈玺龙,郑佳仪,等.启膈消结汤联合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毒副反应、免疫功能及生存率的影响[J].河北中医,2020,42(12):1841-1845.[11]吴斌.选择性淋巴结区域照射和累及野照射对食管癌患者外周血T 淋巴细胞的影响[D].济南:山东第一医科大学,2019.[12]程纪伟.组织特异性记忆T 细胞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微环境和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D].郑州:郑州大学,2020.(收稿日期:2024-01-11)①深圳大学总医院 广东 深圳 518000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NT-proBNP、CR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陈崇纯①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I)患者氨基末端B 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酐(CR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3年6月深圳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6例CRI 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NT-proBNP、CREA、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时期指标水平差异,分析NT-proBNP、CREA 水平与GFR 的相关性。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CREA 诊断CRI 的价值。

结果:观察组NT-proBNP、CREA 水平较对照组更高,GFR 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NT-proBNP、CREA 水平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患者相比更高,肾功能衰竭期患者与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相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BNP、CREA 水平与CRI 患者的GFR 呈负相关(r =-0.334、-0.326,P <0.05);ROC 曲线显示,NT-proBNP、CREA 诊断CRI 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4 01) 。 若按照出现频次排序, 可为淡白舌 2淡红舌 2淡紫 舌2淡暗舌 2暗舌、 红舌2青 紫舌; 舌形态的改 变中裂纹 舌最多占 56% , 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显著 ( P < 0. 01) 。 按照频次排序为裂纹舌2齿痕舌2胖大舌 2瘀斑舌 2瘦小 舌2歪斜舌 2舌疮; 舌苔的变化以厚腻苔为最高 , 润苔与 浊腻苔次之 , 三者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 均 P < 0. 01) ; 其余舌苔较少见。 舌形态改变中裂纹舌、 齿痕 舌、 胖大舌、 瘀斑舌均占有一定比例, 且多相兼出现; 瘦 小舌、 歪斜舌、 舌疮占比例最少。 综合以上舌象变化特点 , 结合中医舌诊理论分析 , 恰与中医对本病病 机特点的认识即 “本虚标实” 相符 合。 由于该病大多是以脾肾亏虚为中心的多脏损害, 先 病在肾, 后及它脏, 多脏功能虚损。 在此基础上, 一方面 影响气血化生 , 使舌体呈现失养, 故本病以淡白舌出现 频次最高; 另一方面影响水液的正常代谢, 水湿尿毒不 能正常排出, 壅塞三焦, 反映在舌象上也势 必以齿痕 舌、 胖大舌、 厚腻苔、 润苔、 浊腻苔居多; 第三方面影响 血液的运行, 由于该病大多因久病迁延而成 , 其间常可 因虚致瘀 ( 气虚血涩致瘀 , 阳虚失温致瘀 , 阴虚血稠致 瘀) 或因痰浊、 湿毒、 水气阻滞而致瘀, 这也是本病形成 瘀阻为标的主要机理所在。 舌色紫、 暗、 瘀斑正是瘀阻 这一标实客观存在的征象。 我们还发现 , 该病不仅淡白 舌占比例多 , 且多与其它舌色相兼出现 , 如淡暗、 淡紫 等; 舌形改变中也是多种或两种以上舌形相兼出现, 如 淡暗胖大齿痕裂纹舌、 淡白胖大瘀斑舌 , 红 胖瘀斑舌 等; 也有舌色与舌苔反映病情不相一致的情况, 如淡暗 胖大苔微黄腻等。 该病舌象表现的复杂性, 也正反映该 病病机的复杂性及临床的难治性 , 这也符合该病的临 床实际。 2 慢性肾衰患者舌象与肾功能改变相关性分析 2. 1 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与肾功能改变相关性分析: 在慢性肾衰患者舌色与分期比较中, 仅见淡白舌及淡 红舌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而其它各舌色未显 示意义。 淡白舌在该病 4 期所占比例最高 (63% ) , 远高 于 2 期 ( 18% ) 和 3 期 ( 26% ) 。 而淡红舌则恰与此相反, 在 2、 3 期所占比例分别为 39% 、 29% , 4 期则无 1 例。 表明: 淡白舌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及血肌酐的升 高其出现率越高, 二者间呈正相关 , 而淡红舌则呈负相 关。 因此我们认为: 该病过程中淡红舌向淡白舌的转 化, 可作为肾功能不全由失代偿期向尿毒症期发展的 一项值得临床重视的参考指标。 2 . 2 慢性肾衰患者舌形态与肾功能改变相关性分 析: 慢性肾衰患者舌形态在各分期的比较中齿痕舌、 裂 纹舌、 胖大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 2 期患者齿痕舌
1322 的布达传导力与脏腑组织对传导的阻抗以及脏腑组织 代谢产物对阳气的阻遏作用是代谢中既同一又对立的 矛盾 , 而肝是减少这种阻抗力的重要器官, 即肝的疏泄 作用可促进脾气的布达 , 亦即木能疏土 , 基于脾阳的这 一生理特性及其与脏腑组织的生理关系, 饮食、 情志、 劳倦、 外邪均可损伤脾阳的生成和输布 , 因 于饮食肥 甘, 痰湿内生, 阳气阻遏 , 积热内生发为消渴 , 或因于七 情失调, 肝失疏泄, 木不疏土, 脾阳壅遏 , 热郁于内发为 消渴 , 或劳欲过度, 阴阳两亏, 阳气虚乏不能输布 , 虚阳 壅遏 , 痰湿内阻发为消渴 , 或暑夏炎日, 劳热当汗之时 暴饮凉茶蜜水 , 脾阳暴遏发为消渴 , 消渴既成则脾阳的 郁与虚交互作用, 互为加重的因素从而形成因郁致虚 和因虚加重郁的病机演变过程 , 这一过程中或因用药 过于寒凉辛热、 或因饮食起居失于调摄、 或 因情志失 调, 肝气郁滞, 木不疏土而致脾阳更虚, 水湿痰浊进一 步增加, 从而使脾阳布达过程中的阻抗增加 , 代谢产物 的清除速率也进一步趋缓, 日久则气血阻滞 , 肌肉筋脉 失养以致虚风内生、 郁热弥漫、 痰浊瘀血窜走脉络而现 肢体肌肤麻木不仁、 或灼热刺痛。 病机总属本虚: 脾阳 不能布达, 标实: 风、 热、 痰、 瘀 裹挟、 肌肉经脉壅 塞不 畅, 因而疏肝通络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症状和改善血
132 3 态改变所占比例为齿痕舌 8 例, 裂纹舌 8 例 , 瘀斑舌 1 例, 胖大舌 4 例。 经 ς 2 检验其中齿痕舌、 裂纹舌、 瘀斑 舌、 胖大舌具有统计学意义 ( 分别为 P < 0. 05、 P < 0. 01、 P < 0. 05、P < 0. 05) 。 1. 3 慢性肾衰患者舌苔特点及其与正常对照组比 较: 慢性肾衰患者舌苔的变化中, 我们观察的 30 例正 常人中 , 薄白苔占 28 例 , 厚腻苔 2 例。 慢性肾衰患者中 滑腻苔 5 例, 厚腻苔 33 例 , 浊腻苔 18 例, 润苔 19 例 , 滑苔 5 例, 少苔 4 例 , 剥脱苔 3 例, 少津 13 例 , 薄白苔 0 例。 经 ς 2 检验仅厚腻苔、 浊腻苔、 润苔、 薄白苔具有统 计学意义 ( 分别为 P < 0. 05、 P < 0. 01、 P < 0. 05、 P< 0. 05)。 2 慢性肾衰患者舌象与该病分期之间相关性研 究 2. 1 舌色与慢性肾衰分期之间相关性研究: 在观 察中我们发现 , 肾功能不全 2 期中淡白舌 6 例, 淡红舌 13 例, 淡紫舌 6 例 , 淡暗舌 2 例 , 青紫舌 0 例, 暗红舌 2 例, 红舌 4 例。 3 期中淡白舌 9 例, 淡红舌 10 例, 淡紫 舌 9 例, 淡暗舌 3 例 , 青紫舌 0 例 , 暗红舌 2 例, 红舌 2 例。4 期中淡白舌 2 例 , 淡紫舌 4 例, 淡暗舌 5 例 , 青紫 舌 1 例 , 暗红舌 2 例。经 ς 2 经验分析, 仅淡白舌与淡红 舌具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 01 ) 。 2. 2 舌形态与慢性肾衰分期之间相关性研 究: 在 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中舌形态改变分布为: 2 期中齿 痕舌 14 例, 裂纹舌 9 例 , 瘀斑舌 3 例 , 胖大舌 6 例 , 瘦 小舌 1 例, 未见其余舌形改变。3 期中齿痕舌 11 例, 裂 纹舌 17 例 , 瘀斑舌 6 例 , 胖大舌 12 例, 瘦小舌 3 例, 舌 疮 1 例 , 未见其它舌形态改变。4 期中齿痕舌 22 例, 裂 纹舌 30 例 , 瘀斑舌 10 例, 胖大舌 19 例 , 瘦小舌 2 例 , 歪斜舌 2 例。未见其它舌形态改变。经 ς 2 检验分析, 2 期患者中胖大舌与齿痕舌、 裂纹舌与齿痕舌比较 , 具有 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 05 )。 4 期患者中齿痕舌与裂纹 舌、 胖大舌与裂纹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 05) 。 2. 3 舌苔与慢性肾衰分期之间相关性研究: 在慢 性肾功能不全各期中舌苔改变的分布为: 2 期中滑腻 苔 2 例, 厚腻 苔 13 例 , 润苔 12 例, 滑苔 1 例, 少 苔 1 例, 少津 4 例。 3 期中滑腻苔 1 例, 厚腻苔 17 例, 浊腻 苔 2 例, 润苔 5 例, 滑苔 2 例, 剥脱苔 2 例, 少津 6 例。 4 期中滑腻苔 2 例, 厚腻 苔 3 例, 浊腻 苔 16 例 , 润苔 2 例, 滑苔 2 例, 少苔 3 例 , 剥脱苔 1 例 , 少津 13 例。 经ς2 经验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各期中舌苔改变为厚腻苔、 浊 腻苔、 润苔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 . 01) 。 4 讨 论 1 慢性肾衰患者舌象变化特点 本 观察发现慢性肾衰患者舌色改变 , 淡白舌占比例最高 ( 6 4% ) , 对照 组则 无一 例, 统 计学 意义 显著 ( P < 0 .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10 期 糖控制状况。 但终究阳气壅遏 , 出入不畅, 水谷精微敷 布和代谢障碍 , 肢体肌肉筋脉失于而现疼痛、 麻木、 甚 则肢体痿废不用; 风热痰瘀完全闭塞经脉, 肌肉筋脉腐 烂则为溃疡之变; 病情发展中 , 脾阳虚损致心阳、 肾阳 亦为水湿壅遏 , 胸阳失于温养, 宗气布散无力, 营卫运 行不畅则营气不能内守 , 卫气不能外使以至营卫壅遏 , 血脉中营阴滞留不能布化则血糖升高, 日久营卫因郁 致虚 , 卫阳外越 , 出入不畅则黎明阳出于阴不畅或黄昏 阳入于阴障碍导致血糖控制的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 卫阳亏损加重不能蒸化营阴, 营阴因而成为难以气化 的 “死阴” 壅堵脉管成为脉管闭塞的重要病理因素; 总 之, 脾阳虚和郁、 营卫郁和卫阳虚、 痰浊、 瘀血是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病理因素, 是故当以疏郁遏、 升脾 阳、 和营卫为主要治法, 以活血化痰通络为辅助治法。 升阳散火汤是 《脾胃论》 为气虚阳郁、 阴火内生所设, 其 风药防风、 荆芥、羌活、 独活、 川芎升举脾阳、 发散卫气 可使郁遏之脾阳、 卫阳畅然布达于皮肤肌肉腠理之间 从而体现了疏郁遏、 升脾阳、 和营卫, 因而辅助以补益、 活血、 化痰通络取得良好疗效。
陕西中医 2008 年第 29 卷第 10 期 46 岁, 男女比例为 1∶ 1. 2。 按肾功能不全分期划分: 失 代偿期 33 例 , 衰竭期 35 例, 终末期 ( 尿毒症期) 32 例。 按原发病分类, 慢性肾小球肾炎 42 例, 糖尿病肾病 16 例, 高血压肾病 19 例 , 肾病综合征 20 例 , 过敏性紫癜 ( 混合型或肾型 ) 3 例。 设空白对照组 30 例, 均为随机 选取肾功能正常的健康成年人。 其中男性 18 例 , 女性 12 例, 年龄皆在 18~ 65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32. 87± 11. 75 岁 , 男女比例 3∶2。 研 究 方 法 1 舌 图 拍 摄 ① 所 用 仪 器: 索 尼 Cyber sho t D SC 2 W 5 型数码相机 日本生产; ②采集方 法与要求: 统一采取自然光线或日光灯下室内、 近焦 (30cm 左右 ) 、 强制闪光拍照; 患者取端坐, 面对光亮 , 尽量张口舌, 舌体放松, 舌面平展, 舌尖向下 , 以充分暴 露舌体为度; 采集时间均为清晨空腹或餐后 2h 后进 行, 并排除 “染苔” 等影响舌象识别的因素; ③舌图拍摄 与保存: 全部舌图拍摄均由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 并 经过舌图拍摄专门训练且合格的专人负责拍摄并统一 编号保存。 2 观察舌图内容根据现行 21 世纪课程教材 《中 医诊断学》 的舌诊基本内容进行确定。 将舌质分色、 形、 态三方面; 舌苔分色、 质二方面。 并对舌质、 舌苔各要素 常见表现以该教材为蓝本进行了名词术语及判断标准 的统一规范, 以保证判断结果的一致性。 3 中医辨证分型与舌图分析对所调查的每一患 者的舌图 , 均由三位中医专家进行盲法诊断 , 对诊断结 果不统一者, 再由三位专家共同讨论, 达成 共识后确 定。 4 舌图数据处理采用 SPSS13. 0 软件系统进行 数据分析 , 计数资料用频数或卡方检验。 结 果 1 慢性肾衰患者舌象各要素与正常对 照组比较 1. 1 慢性肾衰组舌色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在观察中 , 我们选取 30 例正常人与 100 例慢性肾衰患 者的舌色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 30 例正常人舌色的 变化为淡红舌 30 例 ( 100% ) , 未见一例其它舌色。 慢性 肾衰组的 100 例患者中淡白舌 35 例, 淡红舌 23 例, 淡 紫舌 19 例 , 淡暗舌 10 例 , 青紫舌 1 例, 暗红舌 6 例, 红 舌 6 例 , 经 ς 2 检验 , 其中仅淡白舌、 淡红舌、 淡紫舌具 有统计学意义 ( 分别为 P < 0. 01、 P < 0. 01、 P < 0. 05) 。 1. 2 慢性肾衰患者舌形态特点及其与正常对照组 比较: 我们所观察的 100 例慢性肾衰患者的舌形态改 变可见齿痕舌、 裂纹舌、 瘀斑舌、 胖大舌、 瘦小舌、 歪斜 舌、 舌疮等 7 种 , 各舌形态改变所占比例为齿痕舌 47 例, 裂纹舌 56 例, 瘀斑舌 19 例 , 胖大舌 3 7 例, 瘦小舌 6 例 , 歪斜舌 2 例 , 舌疮 1 例。 3 0 例正常对照组舌形态 改变可见齿痕舌、 裂纹舌、 瘀斑舌、 胖大舌 4 种。 各舌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