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几种设计方案比较
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的几种设计方案比较

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的几种设计方案比较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水电等要求越来越多的同时,对于以前修建的病险水库的修补和加固已经开始被人们所重视,而在对小型的病险水库的加固工程中,对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是很重要的一环,而随着水库施工技术的进步,对于病险水库中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处理小型病险水库的旧放水涵洞的封堵上也有很多的方案可以选择,但是病险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病险水库的病险程度都对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施工造成影响。
关键字: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设计方案小型的病险水库的整治已经成为当前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本文就重点研究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的设计方案的比较,通过对几种封堵方案从施工的难易程度和进行封堵旧放水涵洞的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每种方案在各方面的优缺点,使在对小型病险水库旧放水涵洞的封堵中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施工。
一、小型病险水库放水涵洞的封堵原因分析由于我国的小型水库大多修建在上世纪,受到当时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的限制,因此现在很多的小型水库变成了病险水库,放水涵洞大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时间的久远,很多放水涵洞的地基都出现一定的不均匀的沉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涵洞出现涵洞身的断裂等问题,而由于小型水库施工时的材料和施工的限制,使放水的涵洞达不到设计的标准和现在的使用标准,致使放水涵洞在使用中出现问题,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也会使放水涵洞破坏,尤其是在水库中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对于放水时的水流量或者放水闸门的控制不当,都会使涵洞的洞身产生震荡,也就是需要无压环境工作的放水涵洞有压使用,造成放水涵洞的破坏。
而一些放水的涵洞由于在设计时没有采用伸缩缝或者在放水涵洞中设置足够数量的截水环,甚至一些放水的涵洞根本没有设置截水环,这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放水涵洞的损坏,而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疏忽或者急于完成施工而造成施工仓促等对填土没有达到一定的夯实程度,是放水涵洞与坝体的结合不严密,会出现很多漏水的通道,如果长时间这样,也会对放水涵洞造成破坏,而在对放水涵洞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放水涵洞的外壁进行涵衣的处理,会使放水的涵洞产生一些横向的漏水通道,横穿过放水的涵洞,时间长也会对放水涵洞产生巨大的破坏。
刍议小型水库输水涵洞除险加固技术方案

刍议小型水库输水涵洞除险加固技术方案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型水库输水涵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在除险加固中的处理原则及处理方案,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小型水库输水涵洞主要问题方案实施工程措施1、小型水库输水涵洞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现进行除险加固的小型水库多数兴建于20世纪70—80 年代,运行时间较长。
其输水系统多数为位于坝身下部的砌石涵洞,通过对大量水库输水涵洞运行的勘察发现,输水涵洞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输水涵洞出现断裂,断裂处渗径变小,导致库水通过坝体经涵洞断裂处流进涵洞,形成渗漏通道,进而危机大坝安全。
形成原因主要为:1) 输水涵洞由于运行年代较久,局部出现结构性断裂。
2) 由于前期施工时输水涵洞未座落于较为坚实基础上,或者基础处理不到位,基础不均匀沉陷导致涵洞出现断裂。
2 处理原则针对输水涵洞存在的主要问题,其处理原则为: 截断渗漏通道,并防止加固后运行中形成新的渗漏通道。
3 方案拟定根据水库输水涵洞病险问题的不同形成原因,结合已实施加固工程经验,拟定如下加固方案:3. 1方案1对于病险问题为结构性断裂( 原因1) 的输水涵洞,采取套管回填的处理方案。
在原涵洞内套上钢管,钢管与涵洞间用混凝土进行回填,进而截断渗漏通道,达到加固目的。
套管回填后的涵洞不易出现结构性断裂,避免加固后运行中形成新的渗漏通道。
3. 2方案2对于病险问题为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陷导致断裂( 原因2) 的输水涵洞,采取新开输水隧洞替代涵洞输水的处理方案。
新建输水隧洞后,对原涵洞用混凝土进行回填,截断渗漏通道,并避免今后形成新的渗漏通道。
4 方案实施4. 1 方案实施方案1: 对原涵洞桩号进口段( 约15~20 m) 采用对该段涵洞及周边坝体进行开挖拆除改造,开挖底宽为比原涵洞底宽宽1. 0 m( 两边各宽0. 5 m) ,两边开挖边坡为1∶1,开挖拆除进口段涵洞后于原涵洞口处设置混凝土截水墙,截水墙为矩形断面,外边尺寸各比原涵洞外边尺寸宽0. 5 m,截水墙厚度1. 0 m,截水墙前进口段布上钢管并采用混凝土外包衬护,钢管衬护后对坝体采取黏土压实回填( 压实度≥96%),恢复原坝面。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放水隧洞专项施工方案+放水箱涵专项施工方案

水库隧洞施工方案一、工程位置及工程内容大山水库位于南流江水系水新河上游,东经109°53′00″北纬22°07′20″,距县城区26km,距旺茂政府所在地4km,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
枢纽工程由主副坝加固、溢洪道、主坝输水隧洞、副坝输水箱涵、旧涵封堵等组成。
根据施工技施图,隧洞位于库区右岸,洞口底部高程63.00m,隧洞出口位于坝外坡排水棱体下游附近,洞口高程64.00m,隧洞全长56m,为城门型,洞身开挖全高2.1m,开挖宽度1.6m。
二、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导流围堰及抽排水方案(1)施工导流方案本工程施工把水库水放到死水位,并利用旧输水涵洞进行导流,进行新建输水隧洞施工。
(2)施工围堰方案新建放水隧洞施工须在其进口处设置施工围堰,完工后拆除。
围堰基础及覆盖层要采取防渗处理,以防渗水流入基坑。
围堰施工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两种方案。
第一:在水位较深的位置,采用人工配合机械,人工土石方填筑围堰,填筑粘土心墙闭气,编织袋粘土用农用车和人力两轮翻斗车运至工作面,用人工堆叠。
各段围堰的高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堰顶高出水面1m,围堰的顶宽0.8~1m,底宽1.5~2.5m,坡度为1:0.8;第二:坝及基础有大量土方开挖的位置,利用开挖土在距坡建筑物边线2m垂直水流方向筑一道临时土围堰,围堰顶高出水面1m。
(3)抽排水方案1)在围堰内设排水沟和集水井,挖一排水沟把水统一引至集水井处用潜水泵抽排,采用4-6寸潜水泵抽水,用橡胶软管接至围堰3m以外。
2)隧洞内渗水的抽排方案工作面在出口处的向上坡方向侧开挖隧洞时,在洞室两侧开设排水沟,利用排水沟自流排水,排水沟随工作面的掘进开凿,并经常清理,必要时,设置水沟盖板。
工作面在进水口处的向下坡方向开挖隧洞时,在工作面前方设置集水井或集水箱,将洞室内渗水自流至集水井,再用水泵抽排至洞外。
抽水泵的容量比最大渗水量大30%~50%,并保证有100%的备用量,重要部位设备用电源。
坝下废弃涵洞(管)封堵浅谈

浅议小型病险水库涵洞封堵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王飚1、前言邵阳市共有1145座小型水库,其中小一型224座,小二型921座,大多修建于50-70年代,均属土坝,都是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中建成。
由于建成运行多年,存在诸多险情或病险隐患。
根据调查、统计发现,每年汛期,作为水库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放水建筑物――坝下放水涵洞出现险情十分频繁,邵阳市所有病险水库都存在涵洞漏水、断裂等病害。
因当时的技术水平、材料和资金的限制,放水建筑物大多采用卧管和坝下涵洞组成,卧管斜卧于坝上游一端的山坡上,在卧管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和高度设置放水孔,孔径根据放水流量大小而定;坝下涵洞横置于坝体下部,洞身主要采用浆砌石拱或方涵,小部分需要发电的水库采用钢筋砼圆管涵。
在设计、施工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加之长期运用、管理维护不善,工程老化,常常发生漏水、断裂等病害,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甚至严重威胁大坝的安全。
笔者在多年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设计中,根据输水涵洞的实际情况以及在多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病险水库涵洞封堵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
2、坝下涵洞险情及原因分析2.1坝下涵洞出现的险情根据历年邵阳市小型水库安全评价分析和汛期水库出现的险情调查与统计,坝下涵洞出现的险情大多为洞(管)身断裂、漏水。
2.2险情原因分析(1)洞(管)身基础不均匀沉陷由于涵洞基础性质不同,一部分管段铺设在岩基上,而另一部分设在土基上,涵洞的基础又未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因沉陷不均引起洞(管)身断裂。
(2)洞(管)身结构强度不够因当时的技术水平、材料和资金的限制,涵洞选用材料不当,洞身衬砌单薄或施工质量不良,特别是顶板厚度尺寸偏小,强度不足。
(3)运行不当水库高水位时,流量控制不严,闸门启闭不当,使洞内出现充满水流或明满交替的情况,使涵洞震动或无压涵洞有压运行,造成开裂现象。
(4)未设伸缩缝洞身较长未设沉陷、伸缩缝,由于温度变化使洞身产生裂缝。
浅谈小型水库坝下涵洞(管)封堵处理方法

( 温州 市水利 管理 处 ,浙 江 温州
3.0 ) 2 .00 5
摘
要 :小型水 库坝下涵洞 ( 管)普遍存在着 断裂 、漏水等 问题 ,危及 坝身安全 。废 除坝下涵 洞 ( )另 管
设 隧洞等放水 设施是消除其安全隐患最彻底 的措施 。根据 温州市 历年来对水库坝下 涵洞 ( )封堵 处理 的实践 , 管
2 封堵处理 方法
坝下涵洞 ( 管)发生 断裂 、漏 水等病 害 的原 因不尽 相 同 ,但 涵洞 ( )断 裂漏 水 后 ,在 库 水 头 的长 期 作 用 下 , 管 当渗透坡降超 过一 定的 限度 ,便产 生渗 透变 形 ,逐渐带 走 坝体土 ,土体空隙变大 ,最后在坝体 内形成集 中渗漏通 道 , 造成水 库严 重 漏水 ,甚至 出现 坝面 塌 陷 ,影 响大 坝 安 全。 总结多年来水 库运 行管 理经验 ,坝 下涵 管发病 率高 ,病 害 不易检查 ,彻底 处理难 度大 ,且 具有 隐蔽 性 、突 发性和 牵 连 性 ,一旦 出险后 果不堪 设想 。温 州市 在 “ 千库 保安 ” 中 把废除坝下涵洞 ( ) 管 ,另设隧 洞等放水设施 作为病 险水库 除险加固的主要 内容之 一 ,并采 取 以下几种 措施 进行 封堵
口段部 分防渗 体 ,彻底挖 除混凝 土或 浆砌 石洞身 ;用 混凝 土封盖 涵洞 断 口;再用 黏土 回填夯 实 ,修 复坝体 , 坝体 与 形 成连续的 防渗体 ,达到 防渗之 目的。 具体方法 :开挖 上游 坝脚涵 洞 ( )进 口段 ,开 挖边 管 坡 11 :,挖除浆砌块石或混凝土进 口部分洞 ( )身 ,其 挖 管
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小型水库坝下涵洞 ( )封堵处理方 法。 管 关键词 :小型水库 ;坝下涵洞 ( ;封堵技术 管)
浅析小型病险水库放水涵洞封堵措施

浅析小型病险水库放水涵洞封堵措施摘要:随着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开展,工程中的各种问题随之而来。
由于这些病险水库大多为上世纪50至80年代所建,运行时间比较长,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有些水库的放水涵洞已无法再运行,而又没有重新修建的条件,这就需要对这些放水涵洞进行封堵。
本文以蔚县芦子涧水库为例,对放水涵洞封堵方案进行比选。
关键词: 放水洞封堵1工程概况芦子涧水库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南岭庄乡芦子涧村东北黑龙湾沟内,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灌溉的小(2)型水库。
控制流域面积14km2,原设计总库容161万m3。
水库保护着下游2800余人及3600亩耕地。
工程等别为Ⅴ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
该水库于1958年3月动工建设,1959年7月基本建成并蓄水,建成运用时属小(1)型水库,经1997年2月普查复核,降为小(2)型水库运用。
本次除险加固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2原封堵设计基本情况2.1封堵设计芦子涧水库放水洞埋设于坝下,为浆砌石涵卧管型式,洞长90m,过水断面为0.5m×0.8m(宽×高),底坡坡降为1/90。
目前放水洞进口卧管已淤堵,洞身破坏,出口洞内有渗水,出口渠道杂草丛生,不能正常运行。
原封堵设计方案为:新建扬水站以满足灌溉要求。
首先从淤积高程向下开挖5m,坡比为1:1,将原放水洞进口拆除,再用粘土进行回填,逐层压实。
水库蓄水时开启潜水泵用于下游灌溉,水库空库运行时,将潜水泵放置在管理房中,以防损坏。
2.2封堵设计存在的问题工程开工后,施工单位提出封堵方案难以施工的原因:①水库放水后,将影响一年灌溉,灌区干部群众难以接受无水灌溉的现实;②水库运行50多年,经实测洞口淤积已达15m左右,洞前清淤十分困难,围堰无法施工,而且工期将延长。
3设计优化方案比选3.1封堵方案比选因为小型水库的放水洞大多是大坝下的预埋管道,因此经常因为放水洞的一些问题,而导致水库无法安全运行。
浅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放水涵管的处理办法

第 1 期 3
O建筑 与工程。
科技信息
浅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
张战 强 ( 阳市水 利 工程局 河南 洛 阳 洛
【 摘
4 10 ) 7 0 0
要】 水涵管是水库的输、 水建筑物 , 放 排 是水利工程 中能独立发挥功用的重要 建筑物形式之一。在我国 2 0世 纪 5 0和 6 0年代修建 的
水 库 中 , 多 的输 、 水 建 筑 物 采 用 此种 形 式。 由 于修 建 时的技 术 经 济条 件 限制 和 年 久 失 修 , 大一 部 分 水 库 的放 水 涵 管破 损 严 重 , 在安 全 较 排 但 很 存 隐患, 如不及时进行 除险加 固处理, 势必威胁到 大坝的安全, 造成 下游人民的生命 财产损失 。 本文结合 自身多年的施工经历, 对放水涵管普遍存
在的破坏形式做 了简要 归纳 , 列举 了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案, 并以龙脖水库除险加 固工程 为倒对放水涵管除险加 固施工和注意事项做 简要说明。 l 关键词】 放水 涵管; 除险加固; 钢管内衬 ; 充填
系 到 大 坝安 全 的重 要 因素 之 一 。实 际施 工 中 , 据 破 坏 形 式 和 技 术 经 根 济 条 件 不 同 , 常 有 以下 几 种 处 理 方案 : 通
2 放 水 涵 管 常见 的破 坏 形 式
果 , 过 论 证 , 须 弃 管 重建 , 建 主 要 有 用 顶 管 的 方 法 或 改 用 虹 吸式 通 必 重 钢管两种。
为 了 发 挥 水库 的 防洪 、 水 、 溉等 功 能 , 供 灌 大多 数 水 库 都 设 有 放 水 35 从投资 、 . 工期 、 施工 、 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 比较 , 方案 2施工 涵 管 。 水 涵 管是 水 库 的三 大 建 筑 物 之 一 , 来 作 为农 业 灌溉 、 业 和 技术较简单 , 放 用 工 适用范 围广 , 不用开挖土方, 施工期短 , 以利用原涵管 , 可 城 市 生 活 用水 、 引水 发 电 、 洪排 沙 、 空 水 库 和施 工 导 流 等 。放 水 涵 保 留原 进 水 口的 相关 设 施 , 程 投 资小 。 上 世纪 9 泄 放 工 在 0年 代 中 小 型水 库 管在长期运行管理过程 中, 由于 自然条件和人为 的原 因 , 成管体的 放 水 涵 管 维 修 加 固 中 , 用 在 原 涵 管 内衬 圆钢 管 和充 填 混 凝 土 、 浆 造 采 灌 破坏 。 最终 表现 为 裂 缝 、 水 、 损 、 蚀 和 冲刷 等 破 坏 形 式 . 的 即 使 进 行 除 险 加 固处 理 ( 钢 管 内 径 由 50 10 m 。 多 年 运 用 检 验 , 漏 磨 空 有 新 0 ~ 6 0 m)经 到 了 报废 年 限 , 更 新 也 相 当 困难 。如 何 对 这 些 已 出 现 险 情 的 放 水 涵 其 效 果 良好 。各 水 库 均 能 安 全 正 常运 行 , 程 效 益 十 分显 著 。 工 管 进 行 除险 加 固处 理 , 成为 水 利 工 程 面 临 的 一 个 重 大 课 题 。 在 实 际 便 通过分析论证龙脖水库放水涵管适合方案 2的基本条件 . 下面就 施工过程 中, 我们发现放水涵管 的破坏形式主要有 以下几种 : 以方案 2原涵管内衬 圆钢管 和充填 混凝 土 、 灌浆为例 . 结合施 工过程 21 裂 缝 , 水 涵 管 出 现裂 缝 是 一 种 常 见 的破 坏 形 式 。一 般 多 为 环 向 中 的 一些 问题 做 简 单 说 明 。 . 放
浅析小型水库及山塘的放水设施的选择

浅析山塘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放水设施的选择摘要:本文就本地区的山塘及小型水库为例,对山塘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较常应用的坝下埋管、虹吸管、引水隧洞等放水设施进行了探讨,对山地丘陵地区山塘及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关键词:坝下埋管虹吸管引水隧(涵)洞1引言临安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全境地貌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境内低山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排列,交错分布,季风型气候,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
境内万方以上山塘894座,小(1)型水库15座,小(2)型水库123座,大部分修建于解放初,经常年运行,病险问题突出,安全现状严峻。
目前,我省已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省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山塘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解放初修建的山塘及小型水库放水设施大多采用坝底埋管的形式,管材材质大多为陶土管或低标号水泥管,因运行时间过长、坝体沉降等各种原因,老涵管老化、破裂、漏水、堵塞等问题突出:不需放水时,涵管渗水严重,影响坝体安全;需要放水时,其流量不能满足饮水、灌溉要求。
因此,放水设施改造是除险加固的重要内容之一,妥善地解决好病险山塘及小型水库年久失修的放水设施,对山地丘陵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各放水设施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目前,山塘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放水设施可采用坝下埋管、虹吸管及引水隧(涵)洞三类形式。
三种放水设施各有优点,在不同的适用条件下,因地制宜,择优选取。
坝下埋管又称坝下涵管或坝下涵洞,即将输水管埋设在土石坝下,属于深式泄水或放水建筑物,可用于引水、泄洪、冲刷、放空库容、施工导流等。
坝下埋管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较短,造价也低,适用于因两岸地质条件差或其他原因不易开挖隧洞,或坝高大于10m且日后运行管理中需要放空库容的土石坝枢纽中。
我国在解放初期修建的小型山塘水库多采用此类放水设施。
虹吸管是一种压力输水管道,一般顶部弯曲且其高程高于上游供水水面,上游进水口高程略高于下游出水口,若在虹吸管内造成真空,使作用在上游水面的大气压强和虹吸管内压强之间产生压差,则水流即能通过虹吸管最高处引向低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的几种设计方案比较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水电等要求越来越多的同时,对于以前修建的病险水库的修补和加固已经开始被人们所重视,而在对小型的病险水库的加固工程中,对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是很重要的一环,而随着水库施工技术的进步,对于病险水库中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处理小型病险水库的旧放水涵洞的封堵上也有很多的方案可以选择,但是病险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病险水库的病险程度都对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施工造成影响。
关键字: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设计方案
小型的病险水库的整治已经成为当前水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本文就重点研究小型病险水库封堵旧放水涵洞的设计方案的比较,通过对几种封堵方案从施工的难易程度和进行封堵旧放水涵洞的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每种方案在各方面的优缺点,使在对小型病险水库旧放水涵洞的封堵中能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方案进行施工。
一、小型病险水库放水涵洞的封堵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的小型水库大多修建在上世纪,受到当时施工条件和施工技术的限制,因此现在很多的小型水库变成了病险水库,放水涵洞大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时间的久远,很多放水涵洞的地基都出现一定的不均匀的沉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涵洞出现涵洞身的断裂等问题,而由于小型水库施工时的材料和施工的限制,使放
水的涵洞达不到设计的标准和现在的使用标准,致使放水涵洞在使用中出现问题,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也会使放水涵洞破坏,尤其是在水库中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之后,对于放水时的水流量或者放水闸门的控制不当,都会使涵洞的洞身产生震荡,也就是需要无压环境工作的放水涵洞有压使用,造成放水涵洞的破坏。
而一些放水的涵洞由于在设计时没有采用伸缩缝或者在放水涵洞中设置足够数量的截水环,甚至一些放水的涵洞根本没有设置截水环,这都能在一定的条件下造成放水涵洞的损坏,而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的疏忽或者急于完成施工而造成施工仓促等对填土没有达到一定的夯实程度,是放水涵洞与坝体的结合不严密,会出现很多漏水的通道,如果长时间这样,也会对放水涵洞造成破坏,而在对放水涵洞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对放水涵洞的外壁进行涵衣的处理,会使放水的涵洞产生一些横向的漏水通道,横穿过放水的涵洞,时间长也会对放水涵洞产生巨大的破坏。
而这些漏水通道产生的渗透水和坝体渗透水汇集起来将对土坝产生严重破坏。
二、几种小型病险水库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方案介绍
因为小型水库的放水涵洞很多是大坝下的预埋管道,因此经常因为涵洞的一些问题,导致水库的放水和大坝安全隐患等问题。
而由于很多小型的病险水库年久的问题,再加上修建水库的时候施工条件和材料的限制,如管径小、强度低,导致很多放水的涵洞现在无法继续使用,必须进行封堵处理,修建新的放水涵洞。
下面就简
单介绍近几年除险加固项目中,几种常用的小型水库旧放水涵洞的封堵的方案。
1方案.、涵洞内部或洞口进行局部封堵
由于很多涵洞洞径或管径很小,所以在进行旧放水涵洞的封堵的时候,可以采用对洞口或者前半段的封堵来达到对放水涵洞进行封堵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不用把放水涵洞进行全部的添堵,而只是对一段进行封堵,在作用上可以完全的达到封堵的效果,也节省了材料。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应该对旧放水涵洞进行实际的考察,具体的考察出放水涵洞内部的情况,使所选的局部的施工段在旧放水涵洞质量或者保存较好的一段,以提高封堵的效果。
有些封堵方案设计为全段封堵,前半段混凝土,后半段砂卵石。
但是在现场根本无法做到,因为人员无法进入涵洞内部施工,无法保证封堵效果。
而且旧涵洞(或涵管)往往有拐弯或施工时的导流岔洞,所以全段封堵实际难以做到。
2方案、涵洞内部进行衬砌封堵
一些旧的放水涵洞原来设计有发电放水等要求的,过水断面稍微大些,可以采用衬砌封堵的办法来对旧放水涵洞进行封堵。
在对放水涵洞进行衬砌封堵时,应该注意在旧的放水涵洞内进行砌石块或者混凝土的湿度的控制。
旧的放水涵洞中大多是很潮湿的环境,因此在进行衬砌封堵时,大多采用施工人员进入放水涵洞内进行施工,施工之后就离去,因此砌石块或者混凝土硬化之后的强度有没
有保证,就要考虑放水涵洞内的湿度等条件。
3方案、旧放水涵洞内部及外部进行灌浆处理
由于一些旧的放水涵洞年久失修等原因,已经面目全非,无法使用和修补,局部的封堵甚至也无法使用,此时可以对旧的放水涵洞进行灌浆封堵处理。
灌浆的过程可以在放水涵洞内或者大坝上进行,灌浆的材料可以是混凝土和水泥浆等。
采用较多的方案是沿洞轴线前半段布置洞中、洞两侧共三排灌浆孔,有压灌纯水泥浆。
这种方案在实际中操作容易,质量可靠。
在灌浆时应该注意灌浆之前应该对旧涵洞内的淤泥杂质等进行清扫等处理,使灌浆的效果能达到更好。
4方案、旧放水涵洞外部做防渗围井
有些水库在运行中已经发现有外坡渗水流出,而且经过大坝轴线灌浆后防渗效果不佳的,可以考虑在内坝坡放水涵洞切面做混凝土防渗围井。
防渗围井其实是防渗截水墙的一种变化形式,井壁衬砌钢筋混凝土,井中可以回填防渗粘土,加强了防渗效果。
在造价控制情况下,也可以做成简单的混凝土防渗墙形式。
三、对几种旧涵洞封堵施工方案的比较
1、在施工难易程度方面的比较
通过分析四种方案我们知道,从施工难易程度上1方案应该是最好进行施工的一种方案,此方案选在局部进行封堵,采用混凝土等措施进行一小段的封堵就可以达到对整个放水涵洞的封堵效果。
方案2对于放水涵洞进行的衬砌封堵由于要有施工人员进入到放水的涵洞中进行人工的砌筑作业,所以在施工难度上就更加不易,尤其是放水涵洞较长的地方,砌筑更是不易,施工人员在进入到放水涵洞之后还要有工具和材料等相关配套设施运送进放水涵洞才能
进行施工,还要有相关的通风、照明等安全配套措施,因此在施工难度上就更加难以实现。
而方案3在施工时,目前帷幕、充填灌浆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施工难度不大。
方案4的围井防渗,土方工程量相对比前三个方案的大。
在竖井开挖和混凝土护壁衬砌时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容易受大坝渗水影响。
还涉及到人员高空安全作业、隧洞封堵对大坝内坡面施工的交叉施工影响、井内回填土的压实度控制等问题,但是只要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负责,施工难度不是很大。
2、在封堵效果等方面的比较
对于四种封堵的方案,在封堵效果方面应该是方案3的封堵效果最好,由于采用的灌浆处理,这种大体积的灌浆在封堵的效果上可以说是密不透风,而且在强度方面也会符合标准,如果对放水涵洞的全洞都进行灌浆处理,那么灌浆在硬化后可以很好的与大坝体进行结合,甚至可以说成为大坝的一部分,而且为了是灌浆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在灌浆之前对放水的涵洞进行一定的处理,如果放水涵洞在修建是采用了放水管的设计,可以先进行简单的施工把这些管壁清理出去,这样在灌浆硬化之后,就可以更好的与大坝进行结合,而方案2的封堵效果要稍好于方案1,因为方案2的砌筑都
是采用的人工作业,因此受人为的因素干扰比较大,但是这种砌筑的作业人工的效果往往会比机器施工的要好,尤其是在对放水涵洞进行衬砌封堵时,会采取石头等材料进行加固,这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固对于放水涵洞的封堵效果,而由于1方案采用的局部的封堵措施,施工简单,并且作业的时间短,但是在封堵的效果上却不好,但是比较适合对于放水涵洞进行应急的处理。
4方案主要是封堵涵洞外围,需要结合1方案或者2方案进行,在洞的内外同时截断旧涵洞引起的渗透水流,封堵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四、总结
对于放水涵洞的封堵设计,一般都会采用传统的一些堵塞或者灌浆等方法。
封堵方案是决定封堵效果、投资、工期的重要因素,应根据不同工程情况具体设计。
本文以上所列的几种方案,是参考了近几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小型水库旧放水涵洞(或者涵管)所采用的施工设计方案。
对于每个具体现场应该使用什么方案,笔者以为应该根据实际旧放水涵洞(或者涵管)的洞径大小、施工难易及工程造价、封堵效果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避免设计方案由于施工难度太大或者无法施工造成整个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的不理想。
同时期望有一些新型材料和新技术的的出现,能解决目前很多关于封堵效果的问题,这也可以改变施工的难度和封堵的效果,这也是将来对于旧放水涵洞封堵的一种发展趋势。
随着时间的流逝,相信对于小型病险水库的旧放水涵洞的封堵施工技术会朝着
施工设备简单、施工投资低、对大坝和水库的影响小、施工的时间短、封堵的效果更加安全可靠等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