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模设计程序

合集下载

注射模设计步骤

注射模设计步骤

注射模设计步骤:1、工艺性分析从塑件尺寸、精度等级、塑件要求、方便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对塑件型腔数目、浇口型式、型芯与型腔结构形式作出分析。

2、确定型腔数目根据塑件的生产批量及尺寸精度要求确定型腔数目。

按照任务书塑件图(图附在计算说明书上),计算塑件体积(小沟、槽等部位简化),单位为3cm。

塑件体积:≈Vs根据查表4-1得知的塑料ABS密度,计算单件塑件重量,单位为g。

m单件塑件重量:=s3、型腔、型芯工作部位尺寸的确定ABS塑料的收缩率是%3.0,计算平均收缩率k。

%8.0~平均收缩率:=k分别计算型腔径向尺寸L、型腔深度尺寸H、型芯径向尺寸l、型芯高度尺寸h(按照教材P74~75计算公式计算)。

型腔径向尺寸:L=型腔深度尺寸:H=型芯径向尺寸:l=型芯高度尺寸:h=加收缩率后各工作部位尺寸计算结果附图表示。

通常,塑件中1mm和小于1mm并带有大于0.05mm公差的部位以及2mm和小于2mm并带有大于0.1mm公差的部位不需要进行收缩率计算。

4、浇注系统设计(1)确定分型面位置根据塑件结构,确定分型面形式。

必须加粗标出分型面位置。

(2)确定浇口型式及位置浇口直径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42)20.0~14.0(A d δ=式中 d —浇口直径(mm );δ—塑件在浇口处的壁厚(mm );A —型腔表面积(2mm )分型面及浇口位置附图表示。

(3)确定型腔位置的排布布置形式附图表示。

(4)初步设计主流道及分流道形状和尺寸由教材P 77~80确定主流道及分流道形状和尺寸,并附图表示。

根据流道设计参数校核流动比∑=Φi i t L /式中 Φ —流动距离比;i L —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及各段模腔的长度(mm );i t —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及各段模腔的截面厚度(mm )。

影响流动比的因素主要是塑料的流动性,ABS 塑料与聚甲醛的流动性均为中等,查表4-3参考聚甲醛的允许流动比[Φ]=210~110,判断是否满足Φ<[Φ]。

注塑模具设计步骤(经典)

注塑模具设计步骤(经典)

设计者:农文生
步骤2
【1】设计区域(之 后修补零件再分型)
【2】创建曲面补片 【3】编辑分型线段 【4】创建分型面 【5】创建型芯、型 腔 【6】型腔布局
步骤3
设计者:农文生
创建定位圈、 浇口套、流道 等
步骤4
说明:由于本塑造成品存在倒扣 现象故应设计滑块和斜顶机构
【滑块与顶料装置】
1创建滑块 2创建斜顶
设计者:农文生
பைடு நூலகம்
步骤5
【标准件管理】【顶杆】
1创建顶出系统
【冷却】
2创建冷却系统
(水嘴、冷却道、喉塞等)
设计者:农文生
整体效果 及 学习心得
细心+耐心+独 立思考+合作
设计者:农文生

呼~呼、、完成任务、爬上去、嘻嘻!
谢 欣 赏
设计者:农文生
注射模具设计流程介绍
1总体设计思路分享 2基本设计步骤介绍 3整体效果及学习心得
设计者:农文生
总体设计思路分享
首先分析零件结构、分型、创建型芯型 腔,接着调用LKM-SG模架,然后创建定位 圈、浇口套、滑块、斜顶机构、顶出系统、 冷却系统等
设计者:农文生
基本设计步骤1
• 项目初始化、工件 • 在【注射模向导】工具条 中单击【项目初始化】按 钮,打开部件文件设置参 数及选项;调整WCS坐标 系,设计模具坐标 • 在【注射模向导】工具条 中单击【工件】在弹出的 【工件尺寸】对话框中设 置工件的参数及选项

注射模设计步骤及实例

注射模设计步骤及实例

注射模设计步骤及实例注射模是用于制作注射器、针筒等医疗设备的模具。

模具的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及实例。

1.确定需求:在开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包括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注射模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以确保设计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模具。

2.绘制初步草图: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师将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初步草图。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模具的整体结构、零件的尺寸和形状等。

设计师可以使用CAD等软件进行绘图,以便对模具的设计进行更好的规划和控制。

3.模具分析:在绘制初步草图之后,设计师需要进行模具分析。

这个过程包括识别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材料选择、产品的易变形部位等。

同时,还需要对模具进行结构分析,确保模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详细设计:在完成模具分析之后,设计师将开始进行详细设计。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模具的每个零件的制造和组装过程。

设计师需要了解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工艺和加工方法,并进行每个零件的细节设计。

5.制造模具:在完成详细设计之后,设计师需要将设计图纸交给模具制造厂家进行加工和制造。

制造过程需要使用各种加工设备,比如车床、铣床等,对模具的零件进行加工。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个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6.装配和调试:在完成模具的制造之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装配和调试,以保证模具的正常运行。

这个过程包括将各个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并对模具进行调整和测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确保模具的各个部分和功能都正常运作。

7.试模和样品确认:在完成装配和调试之后,需要进行试模和样品确认。

试模是指将模具放入注射机进行注射,获得产品样品,并对产品进行检验。

样品确认是指客户对样品进行验收,并根据需要提出修改要求。

8.修改和改进:根据客户的反馈和需求,设计师需要对模具进行修改和改进。

这个过程包括根据样品确认的结果,对模具的设计进行修改,以提高模具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典型注塑模设计-项目1-模块三

典型注塑模设计-项目1-模块三
相关理论知识
1.排气系统
大多数情况下可利用模具分型面或模具零件间的配合间隙自然地排气 ,其间隙值通常为0.01~0.03mm,以不产生溢料为限。
排气与引气系统的设计
相关理论知识
2.引气系统的设计 大型深壳形制品包紧型芯形成真空,难以脱模,需要引气装置。 镶拼式侧隙引气 气阀式引气 相关理论知识
能合理地设计浇注系统
能合理地进行成型零件设计
能正确地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1.能设计合理的冷却系统 2.能设计合理的排气系统 3.能绘制合理的冷却水道布置图
学习目标
工作任务
根据图示的塑件零件图以及已确定的总体结构方案,设计本模具的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并绘制冷却水道布置图。
冷却系统设计
低粘度-低模温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根据图示的塑件零件图以及已确定的总体结构方案,设计本模具的冷却系统和排气系统并绘制冷却水道布置图。
练习
高粘度-高模温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第一步:对制品2D图及3D图的分析,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品的几何形状.2、制品的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

3、制品的技术要求(即技术条件)。

4、制品所用塑料名称、缩水及颜色.5、制品的表面要求。

第二步:注射机型号的确定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料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

设计人员在选择注射机时,主要考虑其塑化率、注射量、锁模力、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注射机拉杆内间距)、容模量、顶顶出形式及定出长度、动模托板移动行程。

倘若客户已提供所用注射剂的型号或规格,设计人员必须对其参数进行校核,若满足不了要求,则必须与客户商量更换。

第三部:型腔数量的确定及型腔排列模具型腔数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制品的投影面积、几何形状(有无侧抽芯)、制品精度、批量以及经济效益来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依据以下因素进行确定:1、制品的生产批量(月批量或年批量)。

2、制品有无侧抽芯及其处理方法。

3、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剂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

4、制品重量与注射机的注射量。

5、制品的投影面积与锁模力。

6、制品精度。

7、制品颜色.8、经济效益(每套模的生产值)。

以上这些因素有时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进行协调,以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以及型腔位置的布局。

型腔的排列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镶件型芯的设计以及热流道系统的设计。

以上这些问题由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最完美的设计。

第四步:分型面的确定分型面,在一些国外的制品图中已作具体规定,但在很多的模具设计中要由模具人员来确定,一般来讲,在平面上的分型面比较容易处理,有时碰到立体形式的分型面就应当特别注意.其分型面的选择应遵照以下原则:1、不影响制品的外观,尤其是对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制品,更应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2、利于保证制品的精度。

固定圈注射模课程设计

固定圈注射模课程设计

前言 (3)绪论 (10)一、设计题目与技术要求 (10)二、成型材料的分析 (11)2.1 塑件材料分析 (11)2.2 成型特性 (11)第一章塑件分型面位置的分析和确定 (14)1.1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4)1.2 分型面选择 (14)第二章塑件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的确定 (15)2.1 数量 (15)2.2 排列方式 (15)第三章注射机的选择及工艺参数的校核 (16)3.1 所需注射量的计算 (16)3.2 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及所需锁模力的计算 (18)3.3 注射机型号的选定 (18)3.4 有关参数的校核 (19)3.5 模具与注射机安装部分的相关尺寸的校核 (21)1、喷嘴尺寸 (21)2、模具外形尺寸 (22)3、模具厚度 (22)第四章浇注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截面尺寸的计算 (23)4.1 主流道的设计 (23)4.2 冷料穴的设计 (24)4.3 分流道的设计 (24)4.4 浇口的设计 (27)4.5浇注系统的平衡 (27)第五章成型零件设计及力学计算 (28)5.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28)5.2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8)5.3 型腔尺寸 (29)5.4 型芯的尺寸 (29)5.5 壁厚的确定 (31)第六章模架的确定和标准件的选用 (32)第七章导向机构的设计 (33)第八章脱模机构的设计 (35)8.1 脱模机构设计原则及选择 (35)8.2 复位机构及其他 (36)8.3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机构 (36)第九章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37)9.1 加热系统 (37)9.2 冷却系统 (37)9.3 冷却介质 (37)9.4 冷却系统的简单计算 (37)第十章模架及模具材料的选择 (40)8.1 模架的确定及选用原则 (40)8.2 模架的尺寸确定 (40)第十一章模具的开合模过程 (41)设计总结 (42)参考文献 (43)致谢 (44)前言《塑料成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塑料成型和模具设计知识,系统地进行塑件的成型工艺性分析和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的能力。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

塑料注射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塑料注射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流程和关键参数;3. 学生能掌握相关模具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2. 学生能运用CAE软件对塑料注射模具进行模拟分析;3. 学生能运用CAM软件进行模具的制造编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技术专业的热爱和兴趣;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产品质量,遵循工匠精神;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塑料注射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明确,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完成模具结构设计,并能清晰地展示设计思路和步骤;2. 学生完成模具模拟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合理解释;3. 学生完成模具制造编程,并能对制造过程进行优化;4.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以及对工程技术专业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塑料注射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分类及工作原理- 塑料材料性能与选择- 模具结构及其组成2. 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流程- 设计前期准备- 模具结构设计- 模具关键参数确定- 设计验证与优化3. 塑料注射模具CAD/CAE/CAM软件应用- 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CA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CAM软件进行制造编程4. 塑料注射模具实践操作- 模具设计与分析案例- 模具制造与调试- 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塑料注射模具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流程学习;第三周:CAD/CAE/CAM软件操作学习;第四周: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紧密,涵盖以下章节:1. 教材第1章:塑料注射成型概述2. 教材第2章: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基础3. 教材第3章:塑料注射模具CAD/CAE/CAM技术4. 教材第4章:塑料注射模具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塑料注射模具相关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模具毕业设计103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103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模具毕业设计103注射模的结构设计注射模具是工业制造过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具,其设计结构直接影响到注射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射模具的结构设计,包括模具的结构要求、主要零件设计和结构优化。

一、模具的结构要求1.注射模具的结构要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模具在注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振动,影响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注射模具的结构要便于装卸、维修和保养,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3.注射模具的结构要尽可能简单,以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

二、注射模具的主要零件设计1.模具基座:模具基座是支撑模具的主要部件,其结构要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为了方便模具的安装和调整,模具基座通常采用箱式结构,并设置有调整螺栓。

2.模板:模板是注射模具的主要部件,其上安装有注射模具的零件和导向机构。

模板的结构要求平整度高、刚性好,并配有合适的冷却系统,以确保注射过程中的热平衡。

3.滑块和导柱:滑块和导柱是注射模具中重要的导向和定位部件。

滑块通常用于实现中空或复杂形状的注射产品,其结构要求刚性好、耐磨损,并具有良好的导向性能。

导柱负责注射模具的下模板与上模板的定位,其结构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并配有合适的润滑系统。

4.模芯和模腔:模芯和模腔是注射模具成型部件的关键零部件,直接决定了注射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模芯和模腔的设计要考虑到材料的选用、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因素,以提高模具的耐用性和工作精度。

三、注射模具的结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注射模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结构优化:1.采用优质材料:选择适当的模具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精度。

2.优化冷却系统:合理设置注射模具的冷却系统,以提高注射过程中的热平衡,减少产品变形和缩水现象。

3.降低模具重量:通过优化模具结构和采用轻量化材料,来减轻模具的重量,降低模具的惯性和振动,提高注射产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注射模设计实例
一、实例一
图 6.2.1 制品图(单位/mm)
(一)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 1.分析制品原材料的工艺性 2.分析制品的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 1)结构分析 2)尺寸精度分析 3)表面质量分析
(二)初步确定注射机 1.计算制品的体积和质量 W件=Vρ=2.812cm3×1.05g/cm3=2.9526g≈3g
图6.2.5 顶出方式 1—推杆;2—型芯;3—推管
图6 1—推杆
图 6.2.6 冷却水路布置
图 6.2.7 型腔拼镶方式 1、3—型腔镶块(一);2—型腔镶块(二)
图 6.2.8 型芯拼镶方式 1、3—型芯镶块(一);2—型芯镶块(二)
(四)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四)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计算 1)下型腔镶块型腔侧壁厚度计算 2)下型腔镶块底板厚度计算 3)上型腔侧壁厚度的确定 3.注射机与模具有关的参数及尺寸校核 1)注射机最大注射量、注射压力和锁模力的校核
(略)。 2)注射机安装尺寸、闭合高度和开模行程的校核
1.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品图纸,并注明所采用的塑料 牌号、颜色、透明度等。
2.制品的说明书及技术要求; 3.制品的生产批量及所用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 如是配件生产,还应附有制品实物。
二、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
通过制品图或样品(对于形状复杂的制品, 可借助三维绘图软件建立制品三维实体模 型),充分了解制品的形状特性、用途、 使用要求、透明度、尺寸公差、表面粗糙 度、表面质量以及允许的变形范围等内容。
第一节 注射模设计程序
一、接受设计任务书 二、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 三、初步确定注射机 四、确定模具结构 五、进行模具设计计算 六、绘制模具的装配图 七、绘制模具零件图 八、复核设计图样
一、接受设计任务书
模具设计者应以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设计模具。 模具设计任务书通常是有制品生产部门提出,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2.初步选定注射机W总≦80%W机 或
W机≧W总/0.8
(三)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1.选择分型面
图 6.2.2 分型面的选择及浇口
2.确定型腔的布置
图 6.2.3 型腔排列方式示意图 1—主流道;2—分流道;3—浇口;4—型腔
3.浇注系统设计 1)主流道设计 2)分流道设计 3)浇口设计 4)冷料穴
(二)初步确定注射机 1.计算制品的体积和质量 2.初步选定注射机
(三)注射模的结构设计 1.选择分型面
图 6.2.12 分型面的选择
2.确定型腔的布置
图 6.2.13 型腔排列方式之一
图 6.2.14 型腔排列方式之二
3.浇注系统设计 1)主流道设计 2)分流道设计 3)浇口设计 4.确定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5.确定推出机构 6.冷却系统的设计 7.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型腔机构设计 2)型芯结构设计 8.绘制模具的结构草图(略)
图 6.2.15 上凹模镶块的结构及尺寸(单位/mm)
五 绘 制 模 具 总 装 图
图 6.2.16 电流线圈架注射模 1—销钉;2—螺钉;3—型芯;4—下型腔镶块;5—型芯;6—流道衬套;7—上型腔镶块;
8—定模座板;9—导柱;10—定模板;11—导套;12—动模板;13—推杆; 14—支承板;15—复位杆;16—推杆固定板;17—推板;18—动模座板;
图 6.2.4 顶杆位置示意图 1—冷料穴;2、3—推杆;4—推管
4.确定推出机构 5.冷却系统设计 6.排气系统设计 7.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①型腔结构设计 ②型芯结构设计 8.确定标准模架型号和规格 A1-160160-27-Z2; GB/T 12556.1—1990。 9.绘制模具的就够草图。
6—型腔镶块(一);7—推杆;8—型腔镶块(二);10—型腔固定板; 11—型芯镶块(一);12—型芯固定板;13—型芯镶块(二); 14—垫板;15—销钉;6—垫块;17—动模座板; 20—推板;21—浇注系统推杆; 22—推杆固定板; 23—推管;24—螺塞;25—型芯;26—垃圾钉;27—导柱
四、确定模具结构
(一)确定型腔的数目 (二)选择分型面 (三)确定型腔的布置 (四)确定浇注系统 (五)确定脱模方式 (六)确定侧向抽芯机构 (七)确定冷却系统 (八)确定型腔的结构和固定方式 (九)确定排气方式 (十)绘制模具结构草图
五、进行模具设计计算
(一)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二)校核模具有关零件的强度及刚度 (三)校核模具与注射机有关的尺寸
(六)编写技术文件
1.填写制造注射工艺卡片 试模前,先根据塑料的成型特点,选择适合注射成
型的工艺参数,制定注射成型工艺指导卡;再经过 试模,最后确定合理的注射成型工艺卡片(卡片 略)。
2.写设计说明书(略)。
二、实例二
图 6.2.11 电流线圈架零件图(单位/mm)
(一)分析制品及材料工艺性 1.分析制品原材料的工艺性 2.分析制品的结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 1)结构分析 2)尺寸精度分析 3)表面质量分析
对制品所用材料进行成型工艺性检查,充 分了解塑料制品所用塑料的品种、塑料的 特性、收缩率及塑料的流动性等成型工艺 性能,以便正确确定注射成型的工艺条件。
三、初步确定注射机
在设计前要了解生产制品可供选 用的注射机规格、型号及与模具 设计有关的技术参数,并估算制 品及浇注系统凝料的总体积和质 量,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所选注 射机的型号和规格。
图 6.2.9 加收缩率后的制品尺寸(单位/mm)
2.型腔侧壁厚度和底板厚度计算(略) 3.注射机与模具有关的参数及尺寸的校核 1)注射机注射量的校核 2)注射压力和锁模力的校核 3)注射机闭合高度和开模行程的校核 4)模具在注射机上安装尺寸的校核
(五)绘制模具总装图
图 6.2.10 注射模装配图 1—定模座板;2—导套;3—定位圈;4、9、18、19—螺钉;5—浇口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