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尤利西斯_看乔伊斯对反犹主义的批判
《尤利西斯》读后感及主题探讨

尤利西斯读后感及主题探讨一、读后感《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它以流派创新和意识流的写作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完成了阅读之后,我深受其中复杂多样的主题以及结构上的独特性所震撼。
首先,《尤利西斯》以一个单日的时间为线索,通过对不同人物、场景、时空进行交叉叙事,展现了都柏林这座城市里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而深入的思维过程,展示了他们内心世界中的迷茫、欲望和孤独。
作者通过揭示人类在一个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困境和挣扎,呈现出真实而细腻的情感。
其次,《尤利西斯》是一部具有明显欧洲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期,在该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和道德观念变革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背景。
乔伊斯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事件,探讨了爱尔兰人民的自我认同、国家独立以及宗教观念等重要议题。
这些议题在小说中成为主要的思考对象。
另外,《尤利西斯》还突出展示了性与生命的主题。
小说中对性与欲望的描绘非常直接而真实,深入探索了每个角色内心世界隐藏的动机和愿望。
其中女性形象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乔伊斯将女性塑造得强大而独立,不再是传统文学中那种被动和虚设的形象。
通过对性观念的刻画,作者挑战了读者既定的道德观念,引发了对社会规范、性别平等以及人类本质的思考。
二、主题探讨1. 日常生活《尤利西斯》通过一天中琐碎而日常的活动来探讨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将普通人在不同社会角落演绎出来,并揭示他们内心世界中所经历的激情、恐惧和渴望。
这使得小说成为一个细致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的艺术品。
2. 身份认同与国家意识作为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对身份认同和国家意识有着深刻的关注。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绘爱尔兰人在殖民地统治下追求独立自主的努力,展示了自我认同、民族价值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3. 宗教与人类信仰小说中多个角色围绕着宗教问题展开辩论,表达了对创世、神灵存在以及道德观念等问题的思考。
乔伊斯用这种方式探究了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并让读者思考信仰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以《尤利西斯》为例来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是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之一。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小说形式,它通过流畅的叙事、内心独白和人物思维的深入展现,来呈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尤利西斯》在这方面表现出了许多典型的艺术特征,下面我将以《尤利西斯》为例谈谈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征。
1. 多重意识流《尤利西斯》以一天的日常生活为主线,通过描绘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意识流。
书中有观点认为《尤利西斯》包含了18种不同的意识流,这种多重意识流的叙述手法使小说呈现出多样的心理状况和情感交织,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世界。
2. 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交融意识流小说以主观的视角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同时又与客观的现实世界相互交织。
《尤利西斯》中巧妙地通过内心独白和客观叙述相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又将其融入到外部环境和事件中,使得小说不仅仅是人物情感的流露,同时也是对外部现实的观察和描绘。
3. 时间和空间的错综复杂《尤利西斯》以一天的时间为线索,通过多条平行的时间线索,将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使时间和空间产生错综复杂的对比和联系。
乔伊斯以这种错综复杂的叙事结构,展现了人物内心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关联,也呈现出人类思维的碎片化和复杂性。
4. 对语言和形式的创新《尤利西斯》对语言和形式的创新是意识流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
乔伊斯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叙述手法和语言技巧,使小说的语言和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和新颖性。
他通过模仿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和思维方式,使小说的语言变换多端,呈现出丰富的文学表现力。
5. 剖析人性和社会意识流小说常常通过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
《尤利西斯》中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思想和情感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欲望、恐惧、希望和挣扎,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现状。
以《尤利西斯》为例浅析乔伊斯创作的现代性

以《尤利西斯》为例浅析乔伊斯创作的现代性作者:周瑞红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1期摘 ;要:乔伊斯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革新作家,他的创新精神赋予文学作品思想和审美的现代性,在爱尔兰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乔伊斯在艺术创作上体现了自己向往的现代世界,其反叛传统展现了自己全新的现代价值观念。
本文将以《尤利西斯》为例,浅析乔伊斯这一时期的审美观念和思想价值中的现代性,通过介绍《尤利西斯》作品的主要内容来展现乔伊斯的现代价值观念。
关键词:尤利西斯;乔伊斯;现代性作者简介:周瑞红(1978-),女,讲师,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外国语言文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2创作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尤利西斯》是乔伊斯时期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乔伊斯痛恨愚昧落后的发展现状,难以接受殖民时代留下的陈旧思想、世俗理论与宗教理论,因此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了理想的现代世界,展现了全新的观念,也如实描写了现代人在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对于生活方式选择的焦虑,本文将用《尤利西斯》来论证乔伊斯的现代性。
一、《尤利西斯》作品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介绍:1、乔伊斯对传统的反叛。
本部分主要介绍转型时期爱尔兰国家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他试图用一个全新的眼光来审视国家的社会秩序和历史现实,对现状进行否定,研究现代城市的文化,探析人们的心灵,构建爱尔兰人民对于现代发展的追求,打破身上束缚的枷锁,因此他按照自己的独特美学观念来反映现代意识,打破传统的创作方式,开始新的创作模式,揭露文学的现代性。
2、乔伊斯的现代价值观念。
该部分主要进行乔伊斯主张的现代价值观念的解析,《尤利西斯》的创作是过渡时期创作的精品代表,是传统价值观念趋于灭亡,现代价值观念正在兴起的过渡时期的产物,追求真正的解放和自由,宣传现代人性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保持个体的主体性,建立符合现代人性观点的性别观念和性别机制,建立平等互爱的现代婚姻,从理论和实践的理性方面阐述现代观念的自由价值。
尤利西斯读后感书评欣赏.doc

尤利西斯读后感书评欣赏《尤利西斯》是一部由詹姆斯·乔伊斯著作的小说,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我整理了一些网友对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his heart was going like mad and yes I said yes I will yes.” 最后一句读完,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Stephen, Bloom, 和Molly 两天的生活就这样结束了,而我从翻开书的第一页到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月。
毫无疑问,这是我读过的最特别的一部小说。
好的作家不会评判自己笔下的人物。
而乔伊斯更进一步:他非但不评判,甚至不在意读者是否理解书里的人物,更不用说寻求读者对人物的认同。
作者用了极多的笔墨叙述人物意识的流动,而并不交代他们的意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仿佛每个人都是沉浸在主观意识海洋中的鲸鱼,只是偶尔跃出水面看一眼外部的世界。
这就让读者很难以现实事件标定人物内心活动的节点,从而建立人物内心世界的逻辑。
同时,作者也不屑于为读者补上与人物在背景知识水平上的鸿沟:丝毫没有接触过莎士比亚剧作的读者自然完全无法理解Stephen对其作品要义的论述;对爱尔兰历史知之甚少的读者也不会懂得他们对英国和犹太人的态度从何而来。
一种深深的被排斥感充斥了我整个读书的过程,读得越多,我越感到无法走近这群人,因为我既不了解他们经历过什么,也不了解他们正在经历什么。
然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生活最真实的状态:每个人都无法看到他人人生经历的全貌,又怎么乞求得到他人的理解?作者对主人公们身处的世界做了事无巨细的描绘:人们的服装、饮食、习俗、音乐,家里的陈设,建筑的结构,办公室里对文学的探讨,酒吧里对政治的争论,醉归途中谈及的历史和宗教,水手的故事,少女的心事,风声,海浪,犬吠,Stephen 和Bloom年龄的关系,一滴水流走的意义……作者似乎对构成小说的素材完全不加以甄别和筛选。
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的似乎不是作者想让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对主人公重要的世界,不是对故事情节有推动作用的世界,而是各种真实世界的细节毫无章法毫无主次地向我们扑面而来,需要由我们自行决定把目光聚焦在何处。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品,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
它以复杂的结构、多重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内心描写,展现了现代主义小说的独特风格。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不禁产生了许多思考。
首先,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运用了多种叙事方式,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全书共分为18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以不同的叙事者为视角,有时候是第三人称,有时候则是内心独白。
通过多元的叙事视角,乔伊斯展示了不同人物的思维、情感和人性,使小说更加丰富和真实。
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他们的矛盾和挣扎。
其次,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巧妙地将历史、文化和现实融入到小说中。
他通过描写爱尔兰的风土人情、都柏林的街道景象、知名历史事件等来营造小说的背景。
同时,他还引用了许多古希腊神话和欧洲文学经典,使小说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感。
这种丰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乔伊斯对于人类生活的审视和思考,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历史和文化的进一步思考。
第三,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对人性的描写非常深刻。
他通过对主人公布鲁姆和斯蒂芬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欲望、矛盾和挣扎。
布鲁姆是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一天的时间里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怀疑和困惑。
斯蒂芬则是一个年轻的艺术家,他对于艺术、宗教和哲学有着独特的思考和追求。
通过对这两个角色的深入描写,乔伊斯探索了人类的存在意义和命运,引发了我对自身和人生的反思。
最后,乔伊斯的语言和文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内心独白,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他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象征和幽默的手法,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乔伊斯的写作风格独特而充满技巧,令我佩服不已。
综上所述,读完《尤利西斯》后,我被乔伊斯独特的叙事方式、丰富的文化背景、深刻的人性描写以及精彩的语言所深深吸引。
《尤利西斯》分析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学习重点《尤利西斯》分析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塑造了三个“代表着全人类”的典型形象。
书题上的“尤利西斯”即主人公布卢姆,是一位现代的庸人主义者。
作为生活在都柏林的中年爱尔兰犹太人,布卢姆是一家普通报纸的广告承揽人。
他性格懦弱,庸俗无能,安于现状。
独生子卢迪幼年夭亡,给他以极大的精神创伤。
生活的颠簸,是工作的劳累,使他10年前丧失了性机能。
他知道妻子对他不忠,在众人面前深感羞辱,也只能沉默忍受。
常年来他的生活就如这一天平庸琐碎:除了工作,无非就是起床、洗澡、吃饭、写信、散步。
他在街上游晃,无聊之至,只是在猥亵庸俗之中寻找一丝快意,如:他一直用假名写信与女打字员调情;洗蒸汽澡时在池中自窥自娱;在海边听三位少女在岩石上聊天,与其中一位交换纵情寻欢的目光。
午夜时分在妓院遇上喝醉酒被人殴打的斯蒂芬,悉心照顾,并带斯蒂芬回家吃夜宵。
从斯蒂芬身上,布卢姆感受到了重新找到儿子的精神慰藉。
布卢姆作为现代“非英雄化”的“当代英雄”,具有善良、正义的一面。
作为一个从匈牙利来到爱尔兰落户的犹太人后裔,对歧视并围攻他的本地人说,他“属于一个被歧视、被迫害的民族”,并指出“侮辱和仇恨并不是生命,真正的生命是爱”。
作为犹太人,他不屈服于受人欺凌侮辱,情不自禁卷入到一场为犹太人辩护的政治辩论中去,结果受人攻击,差点挨打。
在路上,他向两个处境困难的女人表示同情并给予帮助。
在自己极度痛苦之中仍关心照顾受难的斯蒂芬。
应该说,布卢姆不是完人,仅仅是千百万普通家庭中养家活口的丈夫,他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对生活的期望,是受压迫的犹太人、爱尔兰人和在苦难中挣扎的人类的集中体现。
布卢姆对莫莉的渴望则是一个男人对世俗女人的渴望;对他母亲的企望,是对人世间永远不可能得到的温暖和安全的期望。
他既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正面人物,也不是令人憎恶的恶棍;既不是一个悲剧人物,也不是一个喜剧人物。
他失去了和谐融洽的生活环境,渴望摆脱精神的痛苦折磨,这真实反映了西方文明价值观念已面临的崩溃瓦解。
泥沼中的坚持——《尤利西斯》和《乔伊斯之旅》观后感

理解乔伊斯的编剧 。很多剧评都把
赞 美 给 了导 演 安 迪 ・ 阿 诺 德 ,但 是 看 了阿诺德编 导 的 《 乔伊 斯之旅 》 后 ,我 发 现 阿 诺 德 能 够 塑 造 冲 突 , 却 无 力 创 造 泥 沼 。《 尤 利 西 斯 》 中 的 泥 沼 效 果 必 然 是编 剧 德 莫 特 ・ 博
又 带 着 自 己 的生 活 ; 借 助 演 员 们 的
表 情 、动 作 和 语 言 , 这 些 普 通 市 民 想 起 了 爱尔 兰 的泥 沼 !首 先 ,舞 台 或 傲 慢 、或 拘 谨 、 或 自 以为 是 、 或 布 景成功传 递 了泥沼 的驳 杂丰富 。 夸 夸 其 谈 的灵 魂 也 栩 栩 如 生 地 在 舞 台上 铺 展 开 来 。虽 然 很 多 台 词 都 取
的故事、《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中海 边少 女 的故 事 、 戏剧 《 流 亡者 》 中丈 夫对 妻 子 的诘 问 , 当然 还 有 《 尤 利 西 斯 》 中布 卢 姆 和 莫 莉 的 故 事 、
很少在 那 里 并 未 使 用 。这
自小 说 ,演 员 们 的 表 演 却 让 这 些 熟 些 橱 橱 柜 柜 异 常 杂 乱 , 一开 始我 还
斯 蒂 芬从 妓 院 出来后 被 两 个 英 国 士
社 会 。与 易 卜 生 不 一样 ,乔 伊 斯 的 之 旅 》 可 以发 现 ,与追 求写 实 的编 剧 博尔 杰 ( 也是作 者 乔伊 斯 )不 同 ,
尔 杰 的手 笔 。
沼依然 随处可见 ,这些泥沼里埋藏
但是看完 《 尤利 西斯 》 后 我 深 着 数百年 仍不腐烂 的尸体和 事物 。 深 地 感 动 了 ,虽 然 对 某 些 部 分 略 感 朽败和坚持 、湮灭和记忆就这样在
《尤利西斯》 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一部伟大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当我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它的艺术性和挑战性感到好奇。
然而,在阅读和研究过程中,我逐渐理解并欣赏到了它的独特之处。
首先,书中独特的叙事结构和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乔伊斯以一天中多个角色的视角交织构成,并以自由联想的方式呈现,引导读者跟随着主人公们的内心世界展开探索。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挑战了传统的故事结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参与和思考的空间。
乔伊斯的语言运用精准凝练,词句之间交织出绚丽的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主人公们的思绪之中。
其次,乔伊斯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性。
这部小说以爱尔兰都柏林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们一天中的琐碎细节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冲突和挫折,展现了人们对于爱情、痛苦、迷失和渴望的探索。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心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错的命运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引人入胜。
这种真实的人性描绘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并思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融入了大量关于历史、文化和宗教的知识。
他通过对古代神话、文学经典和各种文化符号的引用,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和意义。
尽管这些知识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有些晦涩,但它们为整个故事注入了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和时代背景。
乔伊斯以他独特的方式将这些元素融合到故事中,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
在读完《尤利西斯》后,我对这本伟大作品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
乔伊斯通过他独特的叙事方法、深入的人性描绘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创造了一部多层次、多角度的作品,使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无穷的思考和体验。
尽管这本书在阅读过程中要求耐心和专注,但它也给予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和心灵的震撼。
我相信,《尤利西斯》将继续影响并启发着无数读者,成为经典之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2期2006年4月新 余 高 专 学 报J OURNA L O F X I NYU COLLEGEV o.l 11,NO.2A pr .200623从 尤利西斯!看乔伊斯对反犹主义的批判∀梁庆标(南京大学 中文系, 江苏 南京 210093)摘 要:面对欧洲长期盛行的反犹思潮,乔伊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 尤利西斯!中不但批判了存在于爱尔兰人心中的这种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地方主义思想,而且塑造了一位典型的犹太人形象--布卢姆,以此展现了自己开阔的视野与胸怀。
关键词:乔伊斯;反犹主义; 尤利西斯!;布卢姆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65(2006)02-0023-04收稿日期:2005-10-29作者简介:梁庆标(1978-),男,山东郓城人,博士生,主要从事20世纪西方文学、传记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目前国内对乔伊斯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他的艺术形式和美学风格的分析,较少从思想的角度进行把握和发掘,尤其对 尤利西斯!中犹太问题的表现及意义缺乏关注。
而在国外#乔学∃研究中,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本文就从这一角度出发,分析 尤利西斯!中的犹太问题。
一、乔伊斯与欧洲反犹思潮反犹主义在欧洲有着长远的历史和复杂的背景。
至于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宗教的原因。
基督教一直是和犹太教相对立的,他们认为信奉犹太教而不是基督教就是渎神和异端,为此十九世纪在基督教学习的人都要接受如下教育:1.犹太人应该对耶稣的被钉上十字架负责,他们是罪有应得。
2.犹太人的流亡是对他们把耶稣钉上十字架的惩罚。
3.耶稣预言了对犹太人的惩罚,他们依然要受到耶稣和上帝的诅咒,而耶路撒冷则是罪恶的中心。
4.犹太人还因为他们的物质主义倾向而拒绝了耶稣对他们的拯救。
5.犹太主义曾经是最好的宗教,但是随着耶稣的降生它就变得僵化了,该结束了。
6.犹太人不再是上帝的选民(Chosen Peop l e )了,他们已被基督教的子民取代。
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不能容忍异端存在的基督教就把矛头指向了这些犹太教徒。
他们指控说犹太人有一种世界阴谋,就是要破坏基督教。
他们还搬出了中世纪流行的传言,告诉人们犹太人在逾越节仪式中杀害基督教儿童,用他们的血举行仪式。
在普遍信仰基督教的欧洲,这种宣传的影响之大自然可想而知了。
经济原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欧洲人普遍认为,犹太人重物质,贪财吝啬,不守信用,为了挣钱他们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得出来。
爱尔兰人格利菲思(Griffith)曾表达了对犹太商人的极度不满:#爱尔兰的犹太人在任何方面都是经济罪人,他自己不创造财富 他只是从别人那里攫取 他是最成功的外国货的销售者,他是不公平的竞争者,他曾经并且永远是外来人∃。
而且他们相信,一些犹太商人掌握了欧洲许多国家的经济,他们的阴谋就是要制造骚乱,并推翻这些政府,夺取权力。
所以他们害怕犹太人因此而控制他们的政治,而普通的工人和百姓则因为犹太商人对他们的剥削和压榨而心怀仇恨。
一些种族科学家则从一种伪科学的种族主义态度出发,把犹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进行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犹太种族病理学∃。
他们认为犹太人是典型的#他者∃,和其它种族有着一种超越阶级和文化的、根深蒂固的生物学上的差异。
他们是不可同化的,印欧种族或雅利安人的后代具有超越他们的特性,因此他们就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
于是这就成了欧洲各反犹国家驱逐和排挤犹太人的理论第2期新 余 高 专 学 报 2006(第11卷)24基础。
这种理论后来发展成了希特勒的极端的纳粹主义,要把犹太人消灭干净,纯化自己的民族。
受这几个因素的熏陶和影响,欧洲人慢慢形成了犹太人渎神、狡诈、贪财、低贱的丑陋形象,从而产生无名的厌恶感和敌视态度。
犹太人的这种形象基本成了一种模式,深深扎根在欧洲人心中。
所以许多作家在写到犹太人的时候,都抱着这种轻蔑和敌视的态度。
我们知道莎士比亚在 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商人夏洛克的形象,结果成了吝啬、贪婪、无情和狡诈的犹太人的象征。
其实莎士比亚对犹太人的歧视态度在他的其它戏剧中也常常显露出来。
如在 维洛那二绅士!第二幕中,普洛蒂阿斯的仆人朗斯在抱怨人的无情时说:#就是一个犹太人看到我们的离别也要哭的。
∃意思是说犹太人是最无情的,而当他要瓦伦坦(Va lenti n e)的仆人斯皮德(Speed)和他一块去喝酒时,竟然说:#如果你肯陪我到酒店去,最好;否则,你就是一个希伯来人,一个犹太人,不配称为基督徒。
∃可见犹太人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了。
在歌德的 浮士德!中,当摩非斯特匪勒斯指责教堂的贪婪时,浮士德也特别拿出犹太人作为贪财的典型:#这本是很普遍的一种常套,犹太人和国王也时常在搅!∃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欧洲许多作家的笔下,犹太人都是不受欢迎的,都是被丑化、被脸谱化的形象,很明显,这正是欧洲民众歧视和排斥犹太人的表现。
而到了乔伊斯生活的时代,即十九世纪后期二十世纪前期,欧洲的反犹思潮再一次高涨,并接连发生多起引起轰动的迫害犹太人的事件。
因为许多都是耳闻目睹,所以这对乔伊斯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极其重大的,也引起了他对反犹主义的关注和思考。
1892到1906年发生在法国的德雷福斯(Drey f u s)事件,是吸引乔伊斯关注犹太问题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欧洲反犹主义的一个典型,犹太人在这里成了替罪羊。
著名作家左拉发表了著名的讲演 我控诉!对此案进行抨击。
这个事件在1902年9月达到了一个高潮,恰恰发生在乔伊斯到达巴黎之前。
直到1906年,事情才有了结果,蒙受不白之冤的犹太人德雷福斯才被恢复了名誉。
这件事当时在欧洲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犹太人之所以受到指控,主要是因为在一些欧洲人看来,犹太人不爱国、不忠诚、不可信任,他们没有国家的观念,容易叛国。
以这样的固定的、自以为是的、模式化的眼光来看待犹太人,这就体现了欧洲人的偏见和歧视。
不幸的是当时很多欧洲人都受到这种言论的蛊惑而不辨真相,稀里糊涂的成了合谋者。
由于对犹太问题的关注,乔伊斯注意从各方面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和情况。
他有几本书是研究欧洲的非犹太人对犹太人的敌视态度的。
其中一本是H %斯第德关于奥匈帝国的历史书 哈博斯堡君主政权!,书中有很大的部分都是研究有关#犹太问题∃的。
斯第德对犹太人的性格、文化、宗教和社会的描述具有#模式化∃和一般化的倾向,带着一种无意识的种族主义态度,从而掩盖了这一民族丰富的人性特征,只是突出了一些让欧洲人讨厌的特点,丑化了犹太人。
而R %瓦格纳在 犹太主义和音乐!中,则以一种更坚决的和精心组织的对犹太人的攻击态度,把他的反犹主义非理性化了。
乔伊斯对这些反犹主义者的非理性态度显然是批判的,并在多处指出了他们的自相矛盾之处。
针对 犹太主义和音乐!,乔伊斯特别指出了门德尔松和耶稣,让他们从文中跳出来对抗瓦格纳自己的观点:#门德尔松是犹太人&&救世主和他的父亲也是犹太人,你的上帝。
∃乔伊斯对欧洲反犹思潮的感觉是非常敏锐的。
所以当1903年他回到都柏林,在爱尔兰人都还在浑浑噩噩中度日的时候,他是极少几个能明确看出爱尔兰的反犹主义的人物之一。
当时的雷莫瑞克发生了强烈的反犹运动,#犹太商人受到抵制,甚至伴随着暴力活动。
∃甚至有些商店打出招牌:#本店不用犹太人,只雇佣爱尔兰裁缝。
∃这些背景为我们解读 尤利西斯!中对犹太问题的描绘提供了视角和依据,也表现了乔伊斯对这一问题的态度。
二、 尤利西斯!中的犹太问题乔伊斯在小说中从两个方面描写了犹太问题。
一是爱尔兰人对犹太人的歧视和侮辱,即反犹主义;与此相应,则是布卢姆作为犹太人身份对此的反思。
作为爱尔兰人,很明显,乔伊斯在这里表达的是他对自己民族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批判。
在乔伊斯看来,处在英国殖民统治和天主教思想钳制下的爱尔兰,是封闭、落后、愚昧的,而他们却对同样处在被欺凌状态的犹太人表示敌意和歧视,这正是狭隘和愚昧的体现。
虽然处在被欺凌的境地,犹太人布卢姆却有一种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表达了消除种族歧视和实现世界和平的愿望。
通过这种对照,乔伊斯展现了自己对爱尔兰狭隘思想的反叛与超越,表现了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胸怀。
小说中对反犹思想的描写随处可见,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戴汐以及聚集在小酒馆里的一批闲汉。
戴汐校长是反犹思想的主要代表。
和许多欧洲人一样,戴汐将欧洲的诸多问题都归因于犹太人,归因于他们的原罪(杀死耶稣),归因于他们的贪婪等一系列民族的罪恶:#注意我的话,代达勒斯先生,他2006(第11卷)梁庆标:从 尤利西斯!看乔伊斯对反犹主义的批判 第2期25说,英国是落在犹太人手里了。
犹太人进了所有的最高级的地方:金融界、新闻界。
一个国家有了他们,准是衰败无疑。
无论什么地方,只要犹太人成了帮,他们就能把国家的元气吞掉。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注意,问题越来越严重。
情况再明白不过了,犹太商人已经在下毒手了。
古老的英国快完了。
∃戴汐指出了犹太人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影响力,及对英国的威胁。
作为爱尔兰人,他却为统治他们的英国着想而仇视犹太人,不思考自己被压迫的地位,这是接受奴役的思想。
当斯蒂芬反驳他的观点时说,凡是商人,#不管是不是犹太人都要贱买贵卖,难道不是吗?∃戴汐拿出了他认为是最有力的证据说明犹太人的罪过:#他们戕害光明,犯下了罪孽,∃戴汐先生严肃的说,#你看吧,连他们的眼睛里面都是黑的。
因为这个缘故,他们直到今天还在地球上四处流浪。
∃这是从宗教的角度对犹太人的仇视。
在戴汐这类人眼中,耶稣之死使犹太人永遭天谴,犹太人理应受到惩罚,理应无家可归。
这种思想充斥了他的头脑,当斯蒂芬离开他的时候,他又追了上来,发表了他的惊人之语:#我就说一句话,∃他说,#爱尔兰,人们说她很光荣,是唯一的从来没有迫害过犹太人的国家&&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爱尔兰从来没有放他们进来过,∃戴汐先生严肃地说。
事实上爱尔兰很早就有了犹太人,在十三世纪还驱逐过他们,在十八、十九世纪还有明确的立法行动帮助犹太人归化,并不象戴汐所骄傲的自夸的那样,从来没有将犹太人放进来。
戴汐的思想和言论充分表达了对犹太人鲜明的歧视态度。
当聚集在酒馆里的闲汉们谈论布卢姆的时候,作者又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对犹太人的仇恨与不解。
他们的讨论果然像乔伊斯指出的那样,像独目人一样,充满偏见和自以为是的武断:归根到底,约翰%怀士说,犹太人为什么不能像别人一样爱国呢?为什么吗?杰%J 说。
他先得弄清楚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呀。
他们认为,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没有国家观念,所以从来不会爱国,并因此给其他国家造成危害。
所以理应成为被驱逐和排挤的对象。
布卢姆是作为驳斥反犹主义的形象而出现的。
虽然布卢姆不断通过各种行为试图否定和掩盖自己的犹太身份,如改换名字,改变宗教信仰,融入爱尔兰人的生活等等,他的这些策略都是面对强盛的反犹主义思想而做的自我保全的努力,这正是作为犹太人的#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