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背景,通过描述主人公布鲁姆和斯蒂芬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

阅读完《尤利西斯》,我深受启发,对生活、人性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这部小说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小说中的布鲁姆和斯蒂芬是普通人,他们的生活并不出彩,但作者却通过对他们一天生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琐事和挣扎,但也有欢乐和温情。

通过他们的生活,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并非在于外在的辉煌和成就,而是在于内心的平和和满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天,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琐事和挣扎,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次,小说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布鲁姆和斯蒂芬的内心世界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的思想、情感、欲望和矛盾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他们内心的描写,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矛盾,每个人都在内心挣扎着。

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也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小说让我对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尤利西斯》的叙事手法独特,通过内心的意识流和对话的碎片化描写,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这种叙事手法让小说充满了现代感和艺术感,也让我对文学的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思考。

文学不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通过《尤利西斯》的阅读,我对文学的表现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热爱文学艺术。

总之,阅读《尤利西斯》是一次深刻的体验,让我对生活、人性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对人类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

通过对布鲁姆和斯蒂芬的生活和思想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内心世界,也让我对生活、人性和文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次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热爱文学艺术。

《尤利西斯》 读后感

《尤利西斯》 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这部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经典,让我深深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说莎士比亚的作品让我了解了英国,那么尤利西斯就是让我从内心深处了解了爱尔兰。

它不仅是一篇关于一天生活的描述,更是一部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对流言蜚语,阶级压迫,偏见乃至种族歧视等现实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

同时,作品中对自我审视,人生理想和追求的深入思考也引人深思。

一个电报员,一个妓女,一个老教师和他的妻子,以及一个走失了的青年旅行家,在这部作品中,成为一个个渺小却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穿梭于都柏林的街道上,传达出人性的丰富与复杂。

阅读这部作品,我仿佛与小说中的人物一同走过了风雨起伏的一天。

作者将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细致入微,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我似乎也感受到了布卢姆先生和斯蒂芬爵士的孤独、盲目和无助。

他们在尤利西斯中生活的一天,与我们在现实中生活的一天并没有多大不同,但又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深刻内涵与无限可能。

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每一本书也如同一位旅行者,在途中与我们相遇,给予我们启迪和鼓舞。

在读完尤利西斯之后,我更加热爱这个世界,珍惜人生。

我们与书本一同成长,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多姿多彩,也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逐渐成为更好的自己。

尤利西斯,一本震撼人心的作品,让我明白了文学的奥妙所在。

它不仅是一部超凡脱俗的文学巨著,更是一部深刻探讨人生意义的杰作。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阅读尤利西斯,可以让我们从日常琐事中抽离出来,思考人生真谛,并重拾对世界和自我的信心。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是一部让我深感震撼的作品。

它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被捆缚的人,他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挣扎。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

他的坚韧和毅力,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

我开始意识到,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其实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只有通过面对困难,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才能真正地成长。

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束缚。

这些束缚可能来自于外界的压力,也可能来自于内心的恐惧。

我们不能被这些束缚所限制,我们需要勇敢地挣脱这些束缚,去追求我们的梦想。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艰难,无论我们的处境多么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尤利西斯》 读后感

《尤利西斯》 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以精湛的文学技巧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20世纪初叶都柏林市民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我读完这部小说后,深受其深刻的艺术魅力所打动,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

乔伊斯以独特的笔法和写作手法给读者带来了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

整个小说由18个不同的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以不同的叙述风格呈现,有的运用流畅的内心独白,有的采用夸张的夸张的语言表达,有的则以象征与隐喻为基调。

这种多样的叙述方式使整个故事充满了变化和新奇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诸如文字游戏、双关语等迷幻的句子,这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幻觉和梦幻的世界。

在读《尤利西斯》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的用意,感叹于他对于语言的运用之娴熟,同时也慢慢陷入了这个复杂而又深刻的故事中。

这是一部有关人性和生活的小说。

乔伊斯通过对不同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深入探讨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内心挣扎和社会变革。

尤利西斯是主人公,一个被误解和被遗忘的人,他通常代表了现代人的境遇和困惑。

通过描绘尤利西斯一天的徒步行走,乔伊斯展示了人类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和日常体验的重要性。

乔伊斯通过短暂的几个小时,详细而细致地描写了都柏林这个城市,以及城市中各种背景的人物,让我们对这些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情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说中的琐碎和日常的细节,乔伊斯传达了人们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除了复杂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之外,《尤利西斯》还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的背景。

整个小说充满了对爱尔兰民族和文化的关注。

乔伊斯通过对都柏林的街道、建筑和地标的描写,以及引用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传统习俗,将小说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将现实和虚构交织在一起,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强烈的现实感和参与感。

通过这种手法,乔伊斯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爱尔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也为小说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读后感》在翻开《尤利西斯》这本书之前,我就像一个即将踏入未知领域的探险家,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才发现这是一场充满挑战和惊喜的精神之旅。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懵。

书中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复杂的人物关系,还有那些看似毫无头绪的情节,让我一度想要放弃。

但不知道为啥,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我:“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后面有惊喜。

”于是,我硬着头皮继续读下去。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实,那种对生活琐事、人物内心活动无比细致的描写,简直就像是把生活原原本本地搬到了书页上。

比如说,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一天的经历,从早上出门买面包,到在街头巷尾的游荡,再到晚上回家,每一个细节都被作者詹姆斯·乔伊斯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布卢姆在一家小酒馆里的场景。

酒馆里弥漫着烟雾和嘈杂的人声,布卢姆坐在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人。

他看着酒保忙碌地倒酒,听着客人们大声地谈笑,心里却在想着自己的事情。

乔伊斯把布卢姆那种既身处热闹之中,又内心孤独的感觉描写得太到位了。

我仿佛能看到布卢姆脸上那细微的表情变化,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纠结和迷茫。

还有布卢姆走在大街上的描写,他看到路边的乞丐,看到商店橱窗里的商品,看到匆匆而过的行人。

每一个景象都引发了他的一番思考,而这些思考又反映出了他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有时候走在路上,也会胡思乱想一通,只不过没有布卢姆想得那么深刻。

书中的语言也是一大特色。

有时候一句话能写好几页,各种生僻的词汇、奇特的句式,让人读起来磕磕绊绊。

但仔细琢磨,又会发现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恰恰是作者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

它就像是一道谜题,等着你去破解,一旦破解了,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尤利西斯》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一个迷宫里摸索。

有时候会迷失方向,有时候又会突然发现一条新的通道。

这种阅读体验既让我感到沮丧,又让我兴奋不已。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中文400字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中文400字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中文400字
《尤利西斯》是一本充满讽刺的辩论文学作品,也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之作,它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思考,去探索生活真正的意义。

尤利西斯是一位才华横溢、对人生充满期望的年轻人,他想去改变世界,但最终却只能活在虚假的理想中。

他常常用各种形式的辩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去探讨真正的生活,以及真正的生存方式。

他坚信,生活只有一条正确的道路,只有努力,才能够实现理想。

尤利西斯的一大特点就是他的挑战精神,他不断挑战彼此的观点,在彼此的辩论中,不断追求真理,用合理的思路去改变自己的想法,把最后的想法写成文字,让人们从中获得深刻的人生见解。

从尤利西斯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生活有无数的坎坷和阻碍,只有不断挑战,才能从中取得最后的成功。

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我们才能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尤利西斯虽然活在虚幻的理想中,但他也教会了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只要努力,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尤利西斯》 读后感

《尤利西斯》 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是爱尔兰文学巨匠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品,也是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一天的时间为轴心,描绘了主人公布鲁姆和史蒂芬的一整天生活,跟随着他们的思维、感情和意识的流动,深入探讨了人类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读完这部小说,我有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乔伊斯的写作技巧让我非常佩服。

小说采用流畅的内心独白、意识流的写法,使整个故事在时间上表现出不断重叠、回溯思维的变化,以至于人物的情感和情绪的变化就像一股温柔的微风一样,轻轻地吹在你的脸上。

在这种表达方式下,乔伊斯成功地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深刻性传达给了我们,使我们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其次,小说中的主人公布鲁姆和史蒂芬的性格和处世态度让我深感共鸣。

布鲁姆是一个善良而缺乏自信的中年人,他满怀憧憬地观察着周围的世界,并试图从中找到一份归属感。

他在一天的时间里经历了各种情感的波动,在内心的矛盾中逐渐找到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平衡。

而史蒂芬则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学青年,他对生命和人类的关系充满疑惑和探究。

小说通过他的视角深入剖析了生命的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我的思考和启发极大。

最后,小说中随处可见的各种象征和隐喻也让我惊叹不已。

乔伊斯通过巧妙的语言组织和充分应用文学技巧,将小说的每个角落都刻画得极为深刻和精彩,让人爱不释手。

例如小说中的海蒂女士就是一个强烈的象征,她所代表的是女性的解放和独立,也代表着对性和爱的自由追求。

这些隐喻和象征对于解读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乔伊斯在文学领域的巨大深度和广度。

在读完《尤利西斯》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小说对于人类生命和人性的探究和表达,也对于文学创作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部小说的价值和意义甚至可以超越时代和文学本身,对于每个读者都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思考。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

《尤利西斯》读后感《<尤利西斯>读后感》在翻开《尤利西斯》这本书之前,我对它的大名早有耳闻。

都说这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巨著,可我偏不信这个邪,非要来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真的是一头雾水。

那密密麻麻的文字,复杂的人物关系,跳跃的思维,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之中。

但是,我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就这么硬着头皮读下去。

渐渐地,我好像摸到了一点门道。

书中的主人公利奥波德·布卢姆,在 1904 年 6 月 16 日这一天,在都柏林的大街小巷游荡。

他的所见所闻,他的内心活动,被作者乔伊斯事无巨细地描绘了出来。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布卢姆去参加一个葬礼的情节。

那不是一个普通的葬礼,而是一场充满了各种微妙情绪和复杂人际关系的聚会。

布卢姆在葬礼上,表面上看起来平静而庄重,但内心却波涛汹涌。

他看着那些前来吊唁的人,有的在真心哀悼,有的则只是做做样子。

他注意到人们的穿着,黑色的礼服有的崭新笔挺,有的却显得有些陈旧和不合身。

他听到人们窃窃私语,谈论着逝者的生前种种,有赞美,也有诋毁。

布卢姆自己也在思考着生死的问题。

他想到自己的生活,想到自己的妻子莫莉,想到那些曾经的梦想和如今的平淡。

他看着棺材,想象着有一天自己也会躺在里面,会有怎样的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又会说些什么。

这种对死亡的思考,不是那种沉重到让人喘不过气来的,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无奈和自嘲。

还有布卢姆在街头遇到的各种人和事。

他看到一个卖花的小女孩,那小女孩穿着破旧的衣服,脸上脏兮兮的,但眼睛里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她努力地推销着自己的花,声音清脆而急切。

布卢姆买了一朵花,不是因为他需要,而是因为他看到了小女孩眼中的期待。

他给了小女孩一些零钱,小女孩感激地笑了,那笑容在布卢姆的心里留下了一道温暖的痕迹。

又比如他走进一家酒吧,里面烟雾缭绕,人们大声喧哗着。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酒保忙碌地穿梭着,酒杯碰撞的声音,人们的笑声和争吵声交织在一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尤利西斯读书笔记 在“1895-1939 年的文学”一文中,Dyson 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不是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推为文学现代派的首要典范:虽然就意识流和深邃 而言,乔伊斯决不能与普鲁斯特比肩并立,但《尤利西斯》更加接近正常人类生 活的中心。

在 Dyson 笔下,现代派“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其次才是一项文学纲 领。

…现代人作为社会存在,生活在与 18 世纪中叶以前的一切迥然不同的一个 工业世界里,生活方式既不相同,而且还生活在日益忧虑世界毁灭的恐惧之中。

同一切传统的源泉切断了关系, 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人没有确定的阶级或 社会地位,在社会生活中没有众所公认和实行的道德、政治或宗教主张。

”【新 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2/816】 事实上,在《追忆似水年华》描述了传统贵族和上 流社会的精致优雅,而且主张文学是至上的、艺术不是自由创作、而是本质的自 然显露这种修正的柏拉图观念时, 普鲁斯特骨子里的观念完全是古典的; 相较之 下, 《尤利西斯》则完全是现代的:此书中乔伊斯的意识流视角是略庸俗的市民 式的、 杂乱的, 文体风格虽然渊博无匹, 却与贵族式优雅不大相关, 而且, 在 《尤 利西斯》以都柏林微不足道的犹太裔小市民 Leopold Bloom 一天(1904 年 6 月 16 日)微不足道的所思所为来取代《奥德赛》中奥德修斯那史诗性的归家之旅 时,最有力地象征了从古典到现代社会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变。

《尤利西斯》 以意识流的方式记录了犹太裔中年广告代理人 Bloom 从早到凌 晨一天的经历和意识状态,也涉及到另外两个主要人物: Molly (Bloom 的妻 子、出轨的歌手)和 Stephen(Bloom 帮助了的青年教师)。

情节如下:Bloom 帮更能挣钱的妻子准备早餐,并意识到妻子的情人 Boylan 下午将要来家与妻子 幽会(片段 4);Bloom 读他匿名交往的一个女士的情书(片段 5);Bloom 参加 了一个葬礼(片段 6);Bloom 到公司”自由人报”处理一个广告(片段 7); Bloom 在饭馆吃午餐(片段 8);Bloom 进了的图书馆,而 Stephen 在此解读莎 士比亚(片段 9);片段 10 记录了诸多其时各色人的琐碎动静;Bloom 在饭店吃 晚餐听人唱歌(片段 11);饭店里聊天,一个“公民“的反闪言论遭 Bloom 反 驳,”公民”追打 Bloom, Bloom 逃脱(片段 12);夜幕下 Bloom 与海滩上邂逅 的青年女子 Gerty 深度暧昧, 但发现面容娇美的 Gerty 是瘸子而失望 (片段 13) ; 深夜 Bloom 去医院探访产妇 Purefory,遇上 Stephen (片段 14) ; 醉酒的 Stephen 去了红灯区与英国士兵冲突被打晕,Bloom 爱护 Stephen 去救护(片段 15,此片 段涉梦境戏剧,瑰丽奇幻无比);深夜 Bloom 与 Stephen 在茶亭歇息(片片段 16);凌晨 Bloom 把 Stephen 领回家吃点东西栖息下,然后 Stephen 辞别(片段 17);老公上床后惊醒的 Molly 的思绪(近 70 页全程无标点,可谓创举,但我 觉得掩饰情色也是原因之一)。


1/6


阅读《尤利西斯》是有难度的。

它不再像 19 世纪末之前的文学那样带有启 蒙(传递真理 or 真实)的色彩,而更鲜明地表现为一种自我写作或自我存在, 而这也隐隐约约表征了现代社会的复杂而琐屑的特点。

乔伊斯是渊博无比的, 但 在将各种风格和主题铺陈或堆砌在一起的时候, 乔伊斯似乎并不太同情读者的视 角,而是对读者进行某种智性的挑战。

就意识流手法而言,乔伊斯决不能与普鲁 斯特那种如神的深邃和优雅相提并论, 乔伊斯笔下的 Bloom 的思绪是市侩的、 零 碎而拼盘的,“螺蛳壳里做道场”,具有现代都市人群的特征。

当然,与 Gerty 海边暧昧、Molly 的思绪、尤其片段 15 那幕戏剧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佳作:在梦 境中,Bloom 升为国王、升为蒙膏油的至高统治者,又变为赝品接受审判,又从 阴影的回忆中寻找出种种的罪错来忏悔… 《尤利西斯》给我深刻印象的一个主题是基督教的失落,只剩下徒有其表的 话语,而其原初意义已经湮灭。

圣餐礼被世俗的 Bulligan 戏谑地用于早餐“亲 爱的人们, 这是地道的基督女: 肉体与灵魂, 血液与创伤。

…白血球偏高。

” 【金 隄本,4】;镶金牙者被称为金口的人(金口约翰典故);“肚脐眼,肉的蓓蕾; 看到自己那一簇蓬松凌乱的深色鬓毛浮了起来, 漂在那蔫软的众生之父周围, 一 朵懒洋洋漂浮着的花。

”【134】此类行文充斥全书,可见基督教甚至不再是严 厉抗辩的对象, 只是淡漠地抛在一边, 剩下的只是作为遗产和用具一样随手取用 而已。

颇值得关注的是在 《尤利西斯》 中乔伊斯表达的爱尔兰民族意识: 爱尔兰语、 回溯到凯尔特人、1847 年爱尔兰土豆大饥荒、巴涅尔和各种民族英豪、爱尔兰 人 Stephen 因言辞对国王不敬被英国大兵殴打, 民族意识深深地浸润了 《尤利西 斯》。

然而,这里却有困难。

唯一最伤感情的无疑是 1847 年的爱尔兰大饥荒, 但那更应该属于大英帝国治理政策失误而非种族屠杀; 不列颠与爱尔兰有悠久的 渊源,而且英国的统治向来具有最强的自由色彩,英国的文化也是辉煌灿烂的。

因此,很难想象能够为爱尔兰的民族主义留下多大的想象空间。

《尤利西斯》虽 然浸润着爱尔兰意识, 但与其说展现了动人心魄的情感, 不若说充斥着过剩的文 化装饰:爱尔兰语与希腊语拉丁语并列、各种古旧的爱尔兰传说人物和英雄。

确 实,乔伊斯给人这样一种印象:与其说是他是一个爱尔兰民族主义者,不若说他 是一个无根者, 凭着自己卓越的天才吸纳了传统文明的教养, 而作为流浪者暂且 奉献给民族主义的祭坛。


2/6


3/6


4/6


5/6


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