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总结理解:对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句子实例。
2. 参考资料和教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十、作业布置:1. 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十一、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词
名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3)名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类 活 用
动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使动用法/为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1)数词活用为动词 数词
(2)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3) 数词活用为名词
名词的活用
例: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活用为
B.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比喻, 表示动作、行为特征、状态。
• 1.席卷天下。(《过秦论》) (席子——像卷席子那样) • 2.包举宇内。(《过秦论》) (包裹——像包包裹那样) 3.囊括四海。(《过秦论》) (口袋——像装口袋那样) •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名词带宾语,就是“觉得宾语是什么”,是 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 示的人或事物。翻译成“以……为……”或 “认为……是……”或“把……当作……”。 那么这个名词就是意动用法。
动词的活用
三(1)动词活用为名词(比较)
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主语
(名词、代词)
主语
(动词、代词)
+ 谓语 + 宾语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把
之
把他当作老师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意动用法
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 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宾】=【以】+宾+【为】+动 译为:“以……为……”、“认 为……是……”、“把……当作……”
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 意动用法(形容词) 凡,其貌壮美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四类)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一定活用作状语。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每天”2.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例]上食尘土,下饮黄泉(《劝学》)“向上”“向下”【总结】1.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⑴人皆得以隶使之(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2.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译为“用……”“借助……”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石钟山记》)⑶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荆轲刺秦王》)⑷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3.表比喻:译为“像……一样”⑸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4.表状态:译为“……地”⑹日削月割(天/月:一天天/月月地)(《六国论》)(二)名词作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总结】[规律一]名词放在“能”“可”“足”“欲”“敢”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劝学》)2.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咽下)(《六国论》)[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例]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恐怕该责备你吧?)(《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籍吏民,封府库(籍:造册登记)(《鸿门宴》)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壁(衣:穿。
怀:怀里揣着)(《廉颇蔺相如列传》)3.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1.范增数目项王。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一.解读考点:词类活用在文言文阅读考点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中均有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
分值:3-4分。
(湖南高考)二.了解类型——词性的变化特殊的动宾关系1. 名词活用:①名词作一般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名词使动用法④名词意动用法2. 动词活用:①动词用作名词②动词使动用法③动词意动用法④动词为动用法3形容词活用:①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③形容词使动用法④形容词意动用法4. 数词活用:①数词活用一般动词三.真题再现:(1)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2008湖南)(2)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012湖南)(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2012湖南)四.点拨方法:1、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2、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汉语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词类活用。
如: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五.当堂检测:(一)词性的变化1. 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非能水也。
(4)二月草已芽。
(5)置入所罾鱼腹中。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2.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一句没有词类活用。
(1)素善留侯张良。
(2)严大国之位以修敬也。
(3)火尚足以明也。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3.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六王毕,四海一。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4. 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②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5. 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是古圣益圣,愚益愚。
(2)居安思危披坚执锐总结规律,纲目并举:6.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相如廷斥之。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一)活用作动词1.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作动,水,游水,游泳)④范增数目项王。
(名作动,用眼睛示意,使眼色)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作动,捕鱼,砍柴)⑥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名作动,筑舍定居)A.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B.能愿动词+名词/数C.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D.名+名/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认真从事)②[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留候,爵位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行千里)2.活用为使动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施动者 + 动词 + 受动者使字句(1)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2)动词的使动用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2、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乘船)(《黔之驴 》)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目:亲眼,耳:亲耳)(《石钟山记》
5、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舟:用船)(《石钟山记》)
规律: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
.
32
形容 词的 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
33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用作名词,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 态的人或物,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语 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 或数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 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将军身披坚执锐。 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高考专题辅导
—词类活用
.
1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是指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 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 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 的语法功能而作另一类词用的现 象。识别词类活用主要根据上下 文,从语法角度去分析。
.
2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名
词
形
活
容
用
词
活
用
动 词 活 用
其 它 词 活 用
A、C、名作动 B、名做状语
D、认为 ……小 的,意动用法
.
27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 项是( D )
A、刑人如恐不胜 B、沛公欲王关中 C、还军霸上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名作状,在夜里。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