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程组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及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及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kx+b=0相当于一次函数y=kx+b 的函数值为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kx+b=0,相当于确定直线y=kx+b 与x 轴交点横坐标的值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数”的角度看,解不等于式kx+b 〉0(<0)相当于一次函数y=kx+b 的函数值>0(<0)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形”的角度看,求不等于式kx+b>0(<0)的解集,相当于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下)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 从“数”的角度看,解不等于式11b x k +〉22b x k +相当于一次函数111b x k y +=与222b x k y +=函数值y 1>y 2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从“形”的角度看,解不等于式11b x k +〉22b x k +,相当于确定直线111b x k y +=在直线222b x k y +=上(下)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从“数”的角度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y =k 1x +b 1y =k 2x +b 2相当于求自变量x 为何值时相应的两个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函数值相等,从“形”的角度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当于确定直线y =k 1x +b 1与y =k 2x +b 2交点的坐标类比可得出二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1、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02=c bx ax ++相当于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函数值y=0时自变量x 的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02=++c bx ax 相当于确定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与x 轴的交点模坐标的值2、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0(02<>++c bx ax 相当于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函数值y>0(<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0(02<>++c bx ax 相当于确定二次函数c bx ax y ++=2与在x 轴上(下)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 同步复习 第14讲 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 讲义

课程标准1. 能用函数观点看一次方程(组),能用辨证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2.能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用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表示方程(或方程组)的解及不等式的解,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 3.能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及实际问题.知识点0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一次函数y kx b =+(k ≠0,b 为常数),当函数y =0时,就得到了一元一次方程0kx b +=,此时自变量x 的值就是方程kx b +=0的解.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转化为:当某一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 kx b =+(k ≠0,b 为常数),确定它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注意:(1)求一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令y=0,解出x 即为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2)一次函数y kx b =+(k ≠0,b 为常数)是一个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方程有无数组解,但若已知x 的值(或y 的值),即可求出y 的值(或x 的值);(3)若一次函数y kx b =+,满足等式mk b n += 或0mk b n +-=,则函数必过点(m,n );同理,若一次函数图像上有个点(m ,n ),则二元一次方程有一组解为x my n =⎧⎨=⎩;知识点02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时的函数为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 注意:(1)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联系是: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反过来,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是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如一次函数学生/课程 年级 8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核心内容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 (第14讲)24y x =-+与31322y x =-图象的交点为(3,-2),则32x y =⎧⎨=-⎩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431322y x y x =-+⎧⎪⎨=-⎪⎩的解.(2)当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时,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就没有交点,则两个一次函数的直线就平行.反过来,当两个一次函数直线平行时,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无解.如二元一次方程组3531x y x y -=⎧⎨-=-⎩无解,则一次函数35y x =-与31y x =+的图象就平行,反之也成立.(3)当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无数组解时,则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重合,反之也成立.知识点03 方程组解的几何意义1.方程组的解的几何意义:方程组的解对应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2.根据坐标系中两个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对应的方程组的解情况: 根据交点的个数,看出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根据交点的坐标,求出(或近似估计出)方程组的解.3.对于一个复杂方程组,特别是变化不定的方程组,用图象法可以很容易观察出它的解的个数.知识点0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 b +>0或ax b +<0或ax b +≥0或ax b +≤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注意:(1)求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 +>0(a ≠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x 为何值时,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0.从“形”的角度看,确定直线y ax b =+在x 轴(即直线y =0)上方部分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范围. (2)常见的解集:0(0)y kx b >+>或0(0)y kx b ≥+≥或0(0)y kx b <+<或0(0)y kx b ≤+≤或x m >x m ≥x m <x m ≤2x >2x ≥ 2x < 2x ≤2x <-2x ≤- 2x >- 2x ≥-4x <4x ≤ 4x > 4x ≥无论求0(0)y kx b >+>或还是0(0)y kx b <+<或,都应首先求出一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令y=0),再根据题目要求,确定x 的取值范围: ①y >0时,取x 轴上方图像自变量的范围; ②y <0时,取x 轴下方图像自变量的范围;知识点05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已经学过,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解得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就是我们把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变为等号时对应方程的解. 注意:(1)不等式的解集中,端点无论取到取不到,该值都是对应方程的解;例如:一次函数y kx b =+,若0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2x >,则方程0kx b +=的解为2x =,且一次函数y kx b =+过点(2,0);(2)一次函数y kx b =+,若当a x m << 时,y 的取值范围是b y n <<,则可得出一次函数过点(,),(,)(,),(,)a b m n a n m b 或;知识点06 如何确定两个不等式的大小关系ax b cx d +>+(a ≠c ,且0ac ≠)的解集⇔y ax b =+的函数值大于y cx d =+的函数值时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直线y ax b =+在直线y cx d =+的上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范围.两个一次函数比较大小,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首先要求出两一次函数的交点横坐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再根据图像判断。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常表示为 y = f(x),其中 x 和
y 是变量,f 是函数关系。
函数有多种类型,其中一次函数是最简单的一种,表示为 y = ax + b,其中 a 和 b 是常数,a ≠ 0。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用来表示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一类方程,形如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a ≠ 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
不等式是用不等号连结的两个解析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简单的一类不等式,形如 ax + b > 0 或 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a ≠ 0。
解这个不等式可以得到满足不等式的值的范围。
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
对于一次函数 y = ax + b,当函数的值等于 0 时,自变量 x 的值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ax + b = 0 的解。
如果一次函数的值大于 0,则自变量 x 的值满足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 b > 0;如果一次函数的值小于 0,则自变量 x 的值满足一元一次不等式 ax + b < 0。
因此,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是相互联系的,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考点08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无答案】

考点08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中考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也是知识点牵涉比较多的考点。
各地对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察也主要集中在一次函数表达式与平移、图象的性质、图象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面积等五个方面。
也因为一次函数是一个结合型比较强的知识点,所以其图象和性质也是后续函数问题学习的一个基础。
故考生在复习这块知识点时,需要特别熟记对应考点的方法规律。
一、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平移二、一次函数的性质三、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四、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五、一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考向一: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平移一.一次函数的图象1.下列函数:①y=4x;②y=﹣;③y=;④y=﹣4x+1,其中一次函数的个数是()A.1B.2C.3D.4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1)(k>0)的图象大致是()A.B.C.D.3.如图,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能表示一次函数y=x+kb和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是()A.B.C.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是函数y=6x﹣2的图象,将直线l平移后得到直线y=6x+2,则下列平移方式正确的是()A.将1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B.将1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C.将1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D.将1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5.直线y=2x﹣4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6.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1x+b1与y2=k2x+b2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直线l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k1k2<0B.k1+k2<0C.b1﹣b2>0D.b1b2>0考向二:一次函数的性质对于任意一次函数y=kx+b(k≠0),点A (x1,y1)B(x2,y2)在其图象上1.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四象限B.第一、三、四象限C.第一、二、三象限D.第二、三、四象限2.已知点A(﹣3,y1),B(﹣1,y2)都在直线y=(m2+1)x+m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大小不确定3.已知A(x1,y1),B(x2,y2)是关于x的函数y=(m﹣1)x图象上的两点,当x1<x2时,y1<y2,则m 的取值范围是()A.m>0B.m<0C.m>1D.m<14.对于一次函数y=﹣2x+1的相关性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B.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1,0)C.y随x的增大而减小D.图象与坐标轴调成三角形的面积为5.已知点(﹣2,y1),(2,y2)都在直线y=2x﹣3上,则y1y2.(填“<”或“>”或“=”)考向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1.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2,3),它的表达式为()A.B.C.D.2.已知一次函数y=mx﹣4m,当1≤x≤3时,2≤y≤6,则m的值为()A.2B.﹣2 C.2或﹣2D.m的值不存在3.已知y与x成正比例,且当x=2时,y=﹣3.则当x=﹣时,y=.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2,0),B(0,4)两点.(1)求此一次函数表达式;(2)试判断点(﹣1,6)是否在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上.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a与y轴交于点C(0,6),与x轴交于点B.(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2)直线AD与(1)中所求的直线相交于点D(﹣1,n),点A的坐标为(﹣3,0).求n的值及直线AD的解析式.考向四: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1.已知方程2x﹣1=﹣3x+4的解是x=1,则直线y=2x﹣1和y=﹣3x+4的交点坐标为()A.(1,0)B.(1,1)C.(﹣1,﹣3)D.(﹣1,1)2.如图,直线y=ax+b(a≠0)过点A(0,1),B(2,0),则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为.3.如图,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与y=kx+b的图象相交于点A,则方程组的解是()A.B.C.D.4.如图,已知直线y=ax+b和直线y=kx交于点P,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x、y,则x+y=.5.若定义一种新运算:,例如:2@4=2+4﹣3=3,2@1=2﹣1+3=4,下列说法:①(﹣1)@(﹣2)=4;②若x@(x+2)=5,则x=3;③x@2x=3的解为x=2;④函数y=(x2+1)@1与x轴交于(﹣1,0)和(1,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B.3C.2D.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kx﹣b与y2=nx函数图象相交于点M,当kx﹣b=nx时,x的值是,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7.小时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知识后,结合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方法,对新函数y=2﹣|x﹣1|及其图象进行如下探究.(1)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x与y的几组对应值如表:x…﹣3﹣2﹣1012345…y…﹣2﹣1m1210n﹣2…其中m=,n=.(2)请在给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写出该函数的一条性质:.(3)当时,x的取值范围为.考向五:一次函数与三角形面积一.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三角形面积的规律方法归纳3.求三角形面积时,三角形有边在水平或者竖直边上,常以这条边为底,再由底所对顶点的坐标确定高;二.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图形动点面积1.此类问题需要将动点所在几何图形与一次函数图象同时分析,对照一次函数图象得出动点所在几何图形的边长信息2.对函数图象的分析重点抓住以下两点:①分清坐标系的x轴、y轴的具体意义②特别分析图象的拐点——拐点一般表示动点运动到几何图形的一个顶点3.动点所在几何图形如果是特殊图形,如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含30°的直角三角形,注意对应图形性质与辅助线的应用。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docx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西滨中学林珊娜班级:C二6时间:2017年3月30日课标通过具体实例体会一次函数图像上的每一个点的坐标与一次方程的解、一次不等要求式的解集之间的关系。
教学知识技能: 1、经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关系的探索过程,体目标会方程、不等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2、能通过函数图象来回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数学思考:通过观察、探索、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
问题解决:在探索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关系过程中,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一次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联系,一次函数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通过主动探究,体验在探究中发现,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函数、方程、不等式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
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分析经从数的角度认识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从形的角度认识了一次函数和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本课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像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和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对发展学生“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和识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今后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的解。
重、难点:通过一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学情1、学生已经会解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并从形的角度认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在数分析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学生具备知识基础。
2、八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停留在直观的形象思维上,要把“数”和“形”巧妙地结合,并进行灵活地转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如何创设问题,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进行探究是本课的关键。
一次函数、方程及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文峰说:
满200,再购的商品9折
金鹰的优惠方案的起点是购物满
300 元.
文峰的优惠方案的起点是购物满 200 元.
一样 ⑴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200元,则两家商场的花费____ .
文峰 ⑵如果累计购物超过200元而不超过300元,则在____ 花费少. ⑶如果累计购物超过300元. 解:设累计购物 x元 ( x 300) ,如果在文峰花费少则
随堂演练
1、在一次函数y=2x-3中,已知x=0 则y= ;若已知y=2则x= ;
2、当自变量x 时,函数 y=3x+2的值大于0;当x 时, 函数y=3x+2的值小于0。 3、已知函数y=-3x+6,当x y>0.当x 时,y≤-2。 时,
5、已知函数y1 = 2 x – 4与y2 = - 2 x + 8的图象, 观察图象并回答问题: (1)x取何值时,2x-4>0? (2)x取何值时,-2x+8>0? (3)x取何值时,2x-4>0与-2x+8>0同时成立? (4)你能求出函数y1 = 2 x – 4与y2 = - 2 x + 8的 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吗?
收获和体会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重客隆和新世纪两商店以同 问题1: 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 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
新世纪
我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 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 价的90%收费。
我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 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
重客隆
讨论开始
分析:若新世纪收费<重客隆收费
系数化为1,得
∴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新世纪购物花费小。
答:
当 0 x 50或 x 150 时,在两家 商店购物没有区别; 当 50 x 150 时,在重客隆购物花 费小; 当 时,在新世纪购物花费小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随着数学的学习深入,我们会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次函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本文中,我将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它表达的是一个未知数的值需要满足的条件。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b=0(其中a和b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
它有且只有一个解,解为x=-b/a。
我们可以通过将未知数表示出来,来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丽丽现在的年龄是小明的三倍,而小明现在的年龄是5岁,那么请问丽丽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岁?”这个问题可以表示成x=3*5,即x=15岁。
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也可以表示为类似于ax+b≥0或者ax+b<0的形式,它要求未知数满足一定的条件。
比如:“一个小卖部卖饮料,每一瓶饮料的成本是1元,销售价格是3元,如果要利润不少于4元,那么至少需要卖出几瓶饮料?”这个问题可以表示成x*2≥4,即x≥2瓶。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以一次方程(即y=kx+b)为基础,表示为y=f(x)的函数。
事实上,一次函数可以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析式来表示出来。
(y-y1)=k(x-x1)对应解析式为y=kx+(y1-kx1)。
因为一次函数中的k的值表示的是斜率,所以通过一次函数可以得到许多信息。
比如: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d=√(x1-x2)²+(y1-y2)²)就可以表示为一次函数的形式。
如果我们要获得两个点的连线的斜率,那么只需要除以偏移量(即两个点在x轴上的距离)即可。
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这三个数学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具体而言,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成在直线上面的点构成的区域,这个区域里面的点都是满足不等式的,而不在这个区域内的点则不满足这个不等式。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则可以在二维坐标系上表示。
其中,一元一次方程对应的是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则对应的是一条斜率为k,截距为b的直线。
方程函数不等式之间关系

◆知识讲解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函数y=ax +b (a≠0,a ,b 为常数)中,函数的值等于0时自变量x 的值就是一元一次方程ax +b=0(a≠0)的解,所对应的坐标(-ba,0)是直线y=ax+ 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反过来也成立;直线y=ax +b 在x 轴的上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大于零,x 的值是不等式ax+ b>0(a≠0)的解;在x 轴的下方也就是函数的值小于零,x 的值是不等式ax +b<0(a≠0)的解.2.坐标轴的函数表达式函数关系式x=0的图像是y 轴,反之,y 轴可以用函数关系式x=0表示;•函数关系式y=0的图像是x 轴,反之,x 轴可以用函数关系式y=0表示.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一般地,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着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就是对应着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两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考虑,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所以一次函数及其图像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着密切的联系.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1)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有唯一的解⇔直线y=k 1x+b 1不平行于直线y=k 2x+b 2⇔k 1≠k 2.(2)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无解⇔直线y=k 1x+b 1∥直线y=k 2x+b 2 ⇔k 1=k 2,b 1≠b 2.(3)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有无数多个解⇔直线y=k 1x+b 1与y=k 2x+b 2重合⇔k 1=k 2,b 1=b 2.◆例题解析例1 (2006,长河市)我市某乡A ,B 两村盛产柑橘,A•村有柑橘200t ,•B•村有柑橘300t .现将这些柑橘运到C ,D 两个冷藏仓库,•已知C•仓库可储存240t ,•D•仓库可储存260t ;从A 村运往C ,D 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 村运往C ,D 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从A村运往C仓库的柑橘重量为xt,A,B•两村运往两仓库的柑橘运输费用分别为y A元和y B元.(1)请填写下表,并求出y B,y A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试讨论A,B两村中,哪个村的运费较少;(3)考虑到B村的经济承受能力,B村的柑橘运费不得超过480元.在这种情况下,•请问怎样调运,才能使两村运费之和最小?求出这个最小值.【分析】(1)根据运输的吨数及运费单价可写出y,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欲比较y A与y B的大小,应先讨论y A=y B的大小,应先讨论y A=y B或y A>y B或y A<y B 时求出x的取值范围.(3)根据已知条件求出x的取值范围.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在此范围内,两村运费之和是如何变化的,进而可求出相应的值.【解答】(1)y A=-5x+5000(0≤x≤200),y B=3x+4680(0≤x≤200).(2)当y A=y B时,-5x+5000=3x+4680,x=40;当y A>y B时,-5x+5000>3x+4680,x<40;当y A<y B时,-5x+5000<3x+4680,x>40.∴当x=40时,y A=y B即两村运费相等;当0≤x<40时,y A>y B即B村运费较少;当40<x≤200时,y A<y B即A村费用较少.(3)由y B≤4830得3x+4580≤4830.∴x≤50.设两村运费之和为y,∴y=y A+y B,即:y=-2x+9680.又∵0≤x≤5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50时,y有最小值,y最小值=9580(元).答:当A村调往C仓库的柑橘重为50t,调运D仓库为150t,B村调往C仓库为190t,调往D仓库110t的时候,两村的运费之和最小,最小费用为9580元.例2 某家庭今年3个月的煤气量和支付费用见下表:该市的煤气收费方法是:基本费+超额费+•保险费,•若每月用气量不超过最低量am3,则只付3元基本费和每户的定额保险费c元;若用气量超过acm3,则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支付b元,并知c≤5元,求a,b,c.【分析】数学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题要求a,b,c的值,•不妨设每月用气量为x(m2),支付费用为y(元),再根据题意列出x,y的关系表达式,即y=3(0) 3()()c x ab x ac x a+≤≤⎧⎨+-+>⎩由此可推断出a,b,c的值.【解答】设每月用气量为xm3,支付费用为y元,根据题意得y=3(0) 3()()c x ab x ac x a+≤≤⎧⎨+-+>⎩∵c≤5,∴c+3≤8因2月份和3月份的费用均大于8,故用气量大于最低限度am3,将x=25,y=14;x=35,y=19分别代入②得143(25) 193(35)b a cb a c=+-+⎧⎨=+-+⎩④-③得:10b=5 ∴b=0.5把b=0.5代入③得a=3+2c又因1月份的用气量是否超过最低限度尚不明确,故当a<4时,将x=4•代入②得4=3+0.5[4-(3+2c)]+c,即4=3.5-c+c不成立则a≥4,此时的付款分式选①,有3+c=4∴c=1把x=1代入a=3+2c得a=5∴a=5,.b=0.5,c=1.【点评】本题要求a,b,c的值,表面看与一次函数无关,•但实际上题中不仅包含函数关系,而且是一个分段函数,求分段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分清各段的取值范围,其条件分别在各自的取值范围内使用,若有不确定的情形,须进行分类讨论.1.(2008,武汉)如图1所示,直线y=kx+b经过A(-2,-1)和B(-3,0)两点,则不等式组12x<kx+b<0的解集为_______.图1 图2 图32.(2006,江苏南通)如图2,直线y=kx(k>0)与双曲线y=4x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2x1y2-7x2y1的值等于_______.3.如图3所示,L甲,L乙分别表示甲走路与乙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观察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1)乙出发时,与甲相距______km;(2)走了一段路后,乙的自行车发生故障,停下来修理,修车为_____h;(3)乙从出发起,经过_____h与甲相遇;(4)甲行走的路程s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5)如果乙自行车不出现故障,那么乙出发后经过______h与甲相遇,相遇处离乙的出发点____km.并在图中标出其相遇点.4.(2006,山西太原)如图所示的图形都是二次函数y=ax2+bx+a2-1的图像,若b>0,则a 的值等于()A.152-B.-1 C.152--D.15.如图,一次函数y=kx+6的图像经过A,B两点,则kx+b>0的解集是()A.x>0 B.x<2C.x>-3 D.-3<x<26.(2004,安徽省)购某种三年期国债x元,到期后可得本息和y元,已知y=kx,•则这种国债的年利率为( ) A .k B .3k C .k -1 D .13k - 7.(2006,浙江舟山)近阶段国际石油迅速猛涨,中国也受期影响,为了降低运行成本,部分出租车进行了改装,改装后的出租车可以用液化气来代替汽油.•假设一辆出租车日平均行程为300km .(1)使用汽油的出租车,假设每升汽油能行驶12km ,当前的汽油价格为4.6元/L ,•当行驶时间为t 天时,所耗的汽油费用为p 元,试写出p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使用液化气的出租车,假设每千克液化气能行驶15~16km ,•当前的液化气价格为4.95元/kg ,当行驶时间为t 天时,所耗的液化气费用为w 元,试求w 的取值范围(用t 表示);(3)若出租车要改装为使用液化气,每辆需配置成本为8000元的设备,•根据近阶段汽油和液化气的价位,请在(1)(2)的基础上,计算出最多几天就能收回改装设备的成本?•并利用你所学的知识简单说明使用哪种燃料的出租车对城市的健康发展更有益.(用20字左右谈谈感想).8.(2006,枣庄)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y=x 2-m x+222m +与y=x 2-m x -222m +,这两个二次函数的图像中的一条与x 轴交于A ,B 两个不同的点.(1)试判断哪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 ,B 两点; (2)若点A 坐标为(-1,0),试求点B 坐标;(3)在(2)的条件下,对于经过A ,B 两点的二次函数,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中看出: x < 2
∴ 不等式 5x+4 < 2 x +10 的解集是x < 2
=1 当y1= y2时,x___ <1 >1 当y1> y2时,x___ >1 <1 当y1< y2时,x___
y1在y2的下方
看两直线的交点 y1在y2的上方
y1 2
y2 1
基础练习,提高能力
(4,0) x>4
y
y = -x+6
6
A P
y= 1 2 x
2 O 4
B
6
x
直线y k 1 x b 1与直线y k 2 x b 2(k 1 k 2 )的交点坐标(m,n ) y k 1 x b 1 x m 等价于: 的解是 方程组 b2 y k 2 x y n
x<2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2
用函数观点看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法二:画出函数 y = 2x+10和y = 5x+4图象 思路:不等式5x+4<2x+10可以看成 是两个函数值 y之间的大小比较,具 体在图象上是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 不等式5x+4 < 2x +10 即直线 y = 5x +4 在 y = 2x +10 下 的___方
y = 2x -2
解:作出函数 y =2x-2的图象
及直线y = 4 (如图)
从图中可知:
y= 4
(1)当 x = 3 时,函数值 y 为4。 (2)当x > 3 时,函数值 y >4。 (3)当x <3 时,函数值 y <4。
用函数观点看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例题:用画函数图象的方法 解不等式5x+4<2x+10 解法1:原不等式化为:3x -6<0, 画出直线 y = 3x -6 (如图) 即这时y = 3x -6 <0
作直线y=x+3 x 0 -3 y3 0
y=x+3
x__时,y=3 =0 >0 x__时,y>3 x__时,y<3 <0
作直线y=x+3 x 0 -3 y3 0
y=x+3 =-1 x__时,y=2 >-1 x__时,y>2
作直线y = 2
x__时,y<2 <-1
用函数观点看不等式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已知一次函数 y = 2x-2,根据它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 x 取什么值时,函数值 y 为4? (2) x 取什么值是,函数值 y 大于4? (3) x 取什么值时,函数值 y 小于4?
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就是原方程组的解.
y
0 1 2 -2
x
如图:两函数图象的交点是(3,0)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x3 y0
1 y x x 4 3 若 方程 组 2 的 解是 , y 2 y x 6 1 则 直线y x 、 直 线y x 6 与 y轴 2 ( no ) 围 成的 三角 形面 积为. 6
即:方程组的解
两条直线的______ 交点
2.实践题
小明和小慧在长为50m的游泳池内练习游泳,小明每 分游50m,小慧每分游20m,他们同时从一边出发游向对 面,并且到达对面后立即转身返回(转身时间不计)。 问:小慧游完一个来回与小明在途中共相遇几次?
y(m) 小明 小慧
50
o
2 2.5 3 5 4 由图象得小慧与小明在途中共相遇4次
x<4
4<x<6
x>6
y=2 y=-1
基础练习,提高能力
x<-2 X>-2
X>-2
求三角形面积
令y1=y2,先求x, 再把x代入求y
令x=0,求y
令y2=0,求x
令x=0,求y
令y1=0,求x
7.5
y2
(小明)
∵过(2.5,7.5),(4,0) (2)试求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 k=-5 ∴ 7.5=2.5k+b ∴ 4 x(h) 2.5 0=4k+b b=20 o 1 解:(1)小东和小明出发2.5小时相遇,并且离B地7.5千米 ∴ y1=-5x+20 当x=0时,y1=20
∴A,B两地的距离为20千米
一次函数
二元一次 方程
直
线
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式: ax+by+c=0 (a ≠ 0,b ≠0)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图像是 直线
转化
a c y x b b
过(0, b ),( 点的直线。
b k ,0)
.
y=kx+b (k ≠0)
注意1: 求x轴交点( ,0)令y=0 求 y轴交点( 0 , )令x=0 . (2)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都是一次函数. (no ) 注意2: “形”的角度看问题.
-2 -1
1 ( ,0) (1)直线y=2x-1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2
( yes)
y
y=1
1
O -1
1
2
x
2x y 5 图象法 x2 解得: 解方程组: x y 1 y 1
(1)转化 转化为y ax b的形式 y 5 2x 即: y x 1 (2)画图
画出两个函数图象 (3)找交点
把方程组化为:
y 2x 1 5 y 2x 2
x
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 这两条直线的图像 由图得,两直线平行 即:两直线无交点
∴方程组无解
巩固练习: 用图象法解:
x 2y 3 2x y 6
3 x y 2 2 y 2x 6
解:原方程组可转化为两个函数:
图象法解方程组 的步骤:
y
1 0 1 2
(2,1)
x
交点坐标为(2,1)即x=2,y=1
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 对应关系: 两个一次函数图象 交点坐标
y 2x 1 用图象法解方程组: 4 x 2 y 5
y
4 3 2 1 -4 -3 -2 -1 -1 -2 -3 -4 0 1 2 3 4
x(分)
“数形结合”思想
3.综合题
小东从A地出发以某一速度向B地前进,同时小 明从B地出发以另一速度向A地前进(见下图),图中 的线段y1,y2分别表示小东、小明离B地的距离(km) 与所用时间(h)的关系. y(km)
(1)试用文字说明:
y1
(小东)
P
交点P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解:(2)设直线y1=kx+b (k≠0)
y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 y=2x−1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解kx+b=0 等价于哪两个问题?
O −12
6
x
(1)可以转化为求一 次函数 0 =kx+b y
(2)从图象上看, 这相当于求已知直线 变式:方程3x−10=x+2的解 y=kx+b与___轴交点的 x 横 ___坐标的值.
方程2x−12=0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