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微生物检验
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抗生素敏感试验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引言抗生素敏感试验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用于检测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抗生素敏感试验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之前,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 特定培养基:选择适合目标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如Mueller-Hinton 琼脂糖培养基。
- 抗生素纸片:选择常见的抗生素纸片,如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等。
- 灼菌环:用于均匀涂布细菌悬液。
- 可调离心机:用于快速离心培养物。
2. 实验步骤步骤一:制备细菌悬液- 从培养基上挑取单一菌落,用无菌试管中的生理盐水或培养基悬浮液悬浮。
- 调整细菌悬液的浓度至0.5麦克法布(McFarland)浑浊度标准。
步骤二:涂布培养基- 取一块新鲜琼脂糖培养基平板,使用灼菌环均匀涂布细菌悬液在培养基上,旋转均匀。
步骤三:贴药品纸片- 使用无菌镊子,将不同抗生素纸片分别贴在培养基上,留出适当距离。
步骤四:离心培养基- 将培养基离心2分钟,使纸片与培养基充分接触。
步骤五:培养- 将培养基倒置孔朝下,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步骤六:观察结果- 在培养基上观察并记录菌落生长情况,观察抗生素纸片所贴区域的菌落是否生长或抑制。
三、评分标准根据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可采用以下评分标准进行分析:- 敏感(S):菌落生长完全受抑制;- 中度敏感(I):菌落生长部分受抑制;- 抵抗(R):菌落生长正常,未受抑制。
根据不同抗生素和细菌的敏感性和抵抗性程度,结合实际临床经验,可将评分标准进一步细分。
例如:- 高度敏感(HS):菌落生长受抑制程度非常明显;- 低度敏感(LS):菌落生长受抑制程度较轻;- 部分敏感(PS):部分菌落生长被抑制,部分菌落生长正常;- 部分抵抗(PR):部分菌落生长正常,部分菌落生长未受抑制。
根据评分标准,可以对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定量评估,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第四章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

4、特定单位 以特定的抗生素样品的某一质 量定为一单位。
复习旧课:
1、抗生素是指主要由_____生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类________化合物 称之。
2、作为医疗用抗生素应具有————、————、— ———、————特点。
第四章: 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检定法
教学目标:
1.解释抗生素概念、叙述医疗用抗生素特点、 了解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2.叙述抗生素的效价和单位及其表示方法 3.熟知抗生素效价检定操作流程与基本要求 4.述说测定原理。 教学重点: 抗生素概念、医疗用抗生素特点、抗生素的效价 和单位及其表示方法 抗生素效价检定操作方法与基本要求
浊度法:系利用抗生素在液体培养基中对试验菌生 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培养后细菌浊度值的大小, 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对试验菌生长抑制的程度,以 测定供试品效价的种方法。
管碟法:是利用抗生素在含敏感试验菌的琼脂培养 基中的球面扩散渗透作用,从而形成一定的抑菌圈。 通过琼脂培养基,可观察并测量出抑菌圈的大小。 在一定的抗生素浓度范围内,对数剂量(浓度)与抑 菌圈的表面积或直径成正比。
② 高、低剂量所形成的抑菌圈之差最好大于 2 mm,有些抗生素的差数可较小;
③ 高、低剂量之比一般用2:1,当高、低剂量 所致的抑菌圈差别较小时,可用高低剂量之 比为4:1的比率。
操作步骤: 1. 称量 2. 稀释 3. 双碟的制备 4. 放置钢管 5. 滴加抗生素溶液 6. 抑菌圈测量
图4-6:钢管放置器 (北京先驱威锋技术开 发公司生产开发)
教学难点: 抗生素效价检定操作方法 二剂量法效价计算公式 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发布日20070423期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标题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分析作者审评三部部门正文容审评三部审评五室英摘要:本文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在方法学验证中的常见问题如线性与围中溶液浓度与直径的关系、精密度的测定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归纳其错误的问题,给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多组分抗生素方法学验证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国际上通用的、经典的抗生素测定方法。
自20世纪40年代建立至今,在各国药典中被普遍采用。
虽然伴随着HPLC等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一些抗生素品种的效价已被化学分析法所取代,但由于①微生物检定法可直观、特异地反映出抗生素品种的抗菌活性;②多组分抗生素由于结构与不同活性组分生物活性的差异,化学测定结果难以准确表征组分组成、含量和生物活性间的关系;③许多抗生素品种由于各种原因如无特征紫外吸收等,目前没有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表征其活性,故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目前在各国药典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且短期化学分析法不可能完全取代微生物检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仍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的管碟法测定其效价,目前申报已有国家标准的该类制剂较多,在质量研究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就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希望对注册申请人有所帮助。
一、方法的建立1、供试品与标准品的同质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原理以供试品与标准品同质为前提,方法建立前,首先应确定供试品与标准品是否同质,包括化学结构、所含组分及组分比例的一致性,对于制剂还要考虑辅料的影响是否造成供试品与标准品不同质。
2、培养基、试验菌、缓冲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可参照中国药典建立,在此不再赘述。
3、检定方法的确定可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二剂量法及三剂量法等。
一般确定线性与围采用一剂量法(标准曲线法),常规含量测定采用二剂量法,标准品标定采用三剂量法。
4、抗生素溶液的稳定性选定的品种可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附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的品种,若溶剂和缓冲液与其不同,应考察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在室温、40℃和不同pH值缓冲液中,以及放置不同时间的稳定性,以确定抗生素储备溶液和测定溶液的存放时间和条件。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管碟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管碟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可分为:(1)稀释法;(2)比浊法;(3)琼脂扩散法(管碟法和打孔法)。
各国药典通常采用后两种方法测定抗生素的效价。
管碟法:利用抗生素在摊布特定试验菌的固体培养基内成球面形扩散,形成含一定浓度抗生素球形区,抑制了试验菌的繁殖而呈现出透明的抑菌圈。
此法系根据抗生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数剂量与抑菌圈直径(面积)呈直线关系而设计,通过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产生抑菌圈的大小,计算出供试品的效价。
原理:利用抗生素在固体培养基中的平面扩散作用,依据量反应平行线原理并采用交叉实验设计方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通过比较标准品(已知效价)和供试品两者对所接种试验菌产生的抑菌圈(直径或面积)大小,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
管碟法的操作步骤:1、预试验:确定最佳的试验条件:调整试验菌的浓度、使用量、抗生素终浓度、培养基等,使抑菌圈的大小符合规定:一剂量法中心点的抑菌圈直径应在16~17.5mm,二剂量法高剂量浓度标准品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在18~22mm,三剂量法中间剂量浓度标准品溶液所致的抑菌圈直径在15~18mm。
2、试验准备:双碟、钢管、毛细滴管、吸管的清洗及灭菌;容量瓶、定量吸管的清洗;培养基、缓冲液的准备、半无菌间的紫外消毒等。
3、双碟的制备:每只双碟加底层培养基约20ml,待培养基凝固后,将双碟放入35~37℃培养箱中,待用。
4、供试品、标准品溶液的制备:估计供试品的效价,根据试验要求设计供试品、标准品溶液稀释步骤,平行制备供试品、标准品相关剂量的溶液。
5、菌层的制备:注意菌层培养基温度;根据预试验确定加入菌层培养基的菌液量,注意制备菌层的速度和平整度。
6、滴加抗生素溶液:注意标准品、供试品高、低剂量溶液滴加顺序,保证滴加速度和加量的均匀一致。
7、双碟的培养:根据培养温度的要求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箱中水平碟放的双碟数以不超过三层为宜。
8、抑菌圈的测量:抑菌圈测量仪的使用,每组试验双碟应在相同的测量参数下进行测量。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本法系在适宜条件下,根据量反应平行线原理设计,通过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计算抗生素活性(效价)的方法。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包括两种方法,即管碟法和浊度法。
测定结果经计算所得的效价,如低于估计效价的90%或高于估计效价的110%时,应调整其估计效价,重新试验(标准曲线法除外)。
除另有规定外,本法的可信限率不得大于5%。
管碟法本法系利用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的扩散作用,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两者对接种的试验菌产生抑菌圈的大小,以测定供试品效价的一种方法。
(一)基本设备、用具、试验材料及标准品1. 基本设备(1)抗生素效价测定实验室:室应为半无菌,装有紫外线灯,有固定的效价测定台,台面要求水平、防震。
该室应与稀释抗生素溶液的工作室隔离,以防止空气、地面污染抗生素。
(2)超净工作台:超净工作台应放置在洁净工作室或半无菌室。
(3)抑菌圈面积测量分析仪:该仪器装有微处理机,可自动测量抑菌圈面积,并打印出统计分析的各种数据。
2. 用具(1)玻璃双碟:为硬质玻璃制品,碟底径约90mm,碟高16~17mm,碟底面应平,厚薄均匀无凹凸现象。
新购的双碟应按上述要求进行检查。
检查时可将双碟底平放在水平台上,每碟加入2ml染料液,仔细观察碟底反映的颜色深浅是否一致,挑选底部平的双碟,洗净晾干,置高温烘箱140~160 ℃干热灭菌2小时后备用。
(2)瓦圆盖:应平,无凹凸现象。
(3)不锈钢小管:外径7.8±0.1mm,径6.0±0.1mm,高10.0±0.1mm,重量差异不超过±25mg,钢管外壁要求光洁,管壁厚薄要一致,两端面要平坦光洁。
(4)小钢管放置器:四孔和六孔各一台。
(5)游标卡尺:精密度0.02mm。
(6)滴管:管口应细长平滑,不得有缺口。
3. 试验材料(1)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以下培养基、缓冲液制备时,均以115℃灭菌30分钟。
培养基Ⅰ胨 5g 磷酸氢二钾 3g 水 1000ml牛肉浸出粉 3g 琼脂 15~20g除琼脂外,混合上述成分,调节PH使比最终的PH值略高0.2~0.4,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后滤过(用纸浆减压滤过或纱布棉花滤过),调节PH值使灭菌后为7.8~8.0或6.5~6.6,分装,灭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实验步骤
1 倒牛肉膏蛋白胨平板
2 取0.2ml菌液加入平板中,涂布均匀。
3 将平板(皿底)划分为6等份,每一等份内标明一种抗 生素的名称;分别将浸有各种抗生素的小圆滤纸片贴 在平板的每一等份中。 4 将贴好滤纸片的含菌平板,置37℃倒置培养24-48h。
5 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抑(杀)菌圈的大小,能够 反映抗生素抑(杀)菌能力的大小;根据其直径的大小, 可初步确定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或敏感 性情况)(自带尺子)
实验材料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培养基: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供试抗生素: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氨苄青霉 素、壮观霉素和链霉素、无菌水 设备与用具: 恒温培养箱、镊子、圆滤纸片、培养皿。
滤纸片法测定微生物的耐药性
所需浓度抗生素溶液配制
A 氨苄青霉素(50μg/mL) , B 卡那霉素(50μg/mL) , C 四环素(50μg/mL) , D 庆大霉素(50μg/mL) , E 链霉素(50μg/mL) , F 壮观霉素(50μg/mL) ,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 的测定
实验(一) 抗生素抗菌谱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抗生素抗菌谱的测定方法,了解常见抗
生素的抗菌谱。
实验原理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生命活动中 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在低浓度时 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 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可作为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5 记录细菌的生长情况,根据细菌的生长情况,可初步 确定卡那霉素的抗菌谱。
2 1 3
4 6 5
实验结果
记录各种不同来源的细菌的生长情况
实验(二) 微生物耐药性的测定
实验室微生物ast

实验室微生物ast
实验室微生物AST(抗生素敏感性测试)是一种用于确定微生
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或抗性的测试方法。
这种测试对于选择治疗方
案和监测抗生素耐药性非常重要。
AST通常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 样本收集,从患者身上收集微生物样本,例如血液、尿液、
痰液或其他体液。
2. 培养,将微生物样本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以促进其生长。
3. 鉴定,鉴定培养出的微生物种类,通常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生
化试验。
4. AST测试,将已鉴定的微生物接种到含有不同抗生素的琼脂
板上,观察微生物在不同抗生素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5. 结果解读,根据微生物在不同抗生素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确
定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或抗性。
AST测试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避免使
用对微生物无效的抗生素,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然而,AST测试也有局限性,例如需要时间和专业技能,有时会出现假阳
性或假阴性结果等问题。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通常会结合患
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最佳的治疗方案。
AST测试在微生物学和临床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治疗感
染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报告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

实验报告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了解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度以及寻找合适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实验原理: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药物。
在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等。
然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通过进行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可以确定哪种抗生素对某些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器材并消毒,准备好所需培养基和抗生素。
2. 预备培养基:根据实验要求,制备适当浓度的培养基。
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等待其凝固。
3. 培养微生物:选择需要测试的微生物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
将微生物菌株接种至含有培养基的试管或琼脂平板上。
4.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使用消毒针将不同抗生素溶液分别滴在培养皿上,确保每个培养皿中的抗生素浓度相同。
5. 培养: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
6.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皿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7. 分析结果: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抗生素的作用,判断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对某种抗生素敏感的微生物,在接触抗生素后,抗生素会抑制其生长,形成抗生素有效区域。
2. 对某种抗生素抗性的微生物,在接触抗生素后,仍然能够正常生长,没有形成抗生素有效区域。
3. 通过对不同微生物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可以找到适合治疗的抗生素。
实验讨论:本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实验方法,通过测试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然而,现今临床上微生物的抗药性问题十分严重,这意味着某些微生物已经对常规抗生素产生了抗性,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抗生素或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实验结论:通过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可以准确判断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结果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黄色葡萄球菌(S t a p h y l o c o c c u s a u r e u s )悬 液 取 金 黄 色葡萄球菌〔CM CC (B) 26 003〕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 于营养琼脂斜面上,在 3 5 〜 3 7 ’C 培 养 2 0 〜 2 2 小时。临用时, 用灭菌水或0 .9 % 灭菌氯化钠溶液将菌苔洗下,备用。
上述(1 ) 操作测定。 结果判定
藤黄微球菌(M ic r o c o c c u s lu t e u s )悬 液 取 藤 黄 微 球 菌 CCMCC(B) 28 001〕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盛有营养
(1)标示装量为1 0 0 m l 或 1 0 0 m l 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
琼脂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在 2 6 〜 2 7 'C 培 养 2 4 小时 ,或采用适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14 〜 16 14 〜 16 14 〜 16 14 〜 16 14 〜 16 14 〜 16
535
附 录 XI A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续表
抗生素类别
试验菌
培养基
编号
pH值
灭菌缓冲液 抗生素浓度范围
pH值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包括两种方法,即管碟法和浊度法。
肺炎克雷伯菌( K l e b o s i e l l a P n e u m o n ia e )悬 液 取 肺 炎 克 雷伯菌〔C M C C ( B ) 46 1 1 7 〕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营 养琼脂斜面上,在 3 5 〜 3 7 ’C 培 养 2 0 〜 2 2 小时。临用时,用无
IV
6. 0 〜6. 2
i
7. 8 〜8. 0
i
7. 8 〜8. 0
i
7. 8 〜8. 0
n
7. 8 〜8. 0
n
8. 0 〜8. 2
i
7. 8 〜8. 0
n
7. 8 〜8. 0
i
7. 8 〜8. 0
n
7. 8 〜8. 0
ii④ 8. 0 〜8. 2
营养琼脂 8. 0 〜8. 2
培养基 i
7. 8 〜8. 0
6. 0 6. 0 7. 8 7. 8 7. 8 ® 6. 0 6. 0 6. 0 6.0 6. 0 6. 0 10. 5 7.8 7. 8 7. 8 7. 8 7. 8 7. 8 7. 8 7. 8 7. 0 7. 8 7. 8
7. 8 6. 0
7. 8 7. 8 6. 0 6.0
5, 0 〜10. 0 9. 0 〜43. 7 2. 0 〜12. 0 5. 0 〜20. 0 4. 0 〜25. 0 10. 0 〜40. 0 10. 0 〜40. 0 4. 0 〜25. 0 30. 0 〜80. 03 2. 0 〜12. 0 614〜 2344 0. 5 〜2, 0
母菌〔A T C C 9 7 6 3 〕的 V 号培养基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
IV号培养基琼脂斜面上。在 3 2 〜 3 5 ' C 培 养 2 4 小 时 ,用灭菌
本法系在适宜条件下,根据量反应平行线原理设计,通过 水将菌苔洗下置含有灭菌玻璃珠的试管中,振摇均匀,备用。
检测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计算 抗 生 素 活 性 (效 价 )的 方法。
支气管炎博德特菌〔C M C C (B ) 58 403 〕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 物 ,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上,在 3 2 ~ 3 5 ’C 培 养 2 4 小时。临用
本法系利用抗生素在琼脂培养基内的扩散作用,比较标
时 , 用无菌水将菌苔洗下,备用。
准品与供试品两者对接种的试验菌产生抑菌圈的大小,以测
标 准 品 溶 液 的 制备 标准 品的 使用 和保 存,应照标准品
5 〜 20 5〜 20 0. 5〜 20 5〜 20 5〜 403 1〜 4 5 〜 10 2. 0 〜8. 0 50 〜 200 20 〜 40 5 〜 40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37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35 〜 37
当方法制备的菌斜面,用培养 基DI或 0 . 9 % 灭菌氯化钠溶液 将菌苔洗下,备用。
大 肠 埃 希 菌 (£ sc/ieric/iia c o l i ) 悬 液 取 大 肠 埃 希 菌 CCMCC(B) 44 103〕的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接种于营养琼
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 份)中含10Km 及 10Hm 以上的微粒不
试验菌
培养基
编号
pH值
灭菌缓冲液 抗生素浓度范围
培养条件
pH值
单位/ ml
温 度 " C 时间/小时
链霉素 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 巴龙霉素 核糖霉素 卷曲霉素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CCMCC(B) 63 202〕的 营 养 琼 脂 斜 面 培 养 物 ,照上述方法
适宜的方法直接抽取每个容器中的全部溶液,沿滤器内壁缓
制备。
缓注人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1 3 m m ) 中,照上述(1 ) 同法 测定。
( 3 )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 有规定外,照光阻法中检查法的(3 ) 或(4 ) 制备供试品溶液,同
0. 5〜2. 0 1 0 0 0 〜400 0
单位/ml
培养条件 温度厂C 时间/ 小时
磺苄西林 去甲万古霉素 庆大霉素 红霉素 新霉素 四环素 土霉素 金霉素 氯霉素 杆菌肽 黏菌素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枯草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501〕 短小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202〕 短小芽孢杆菌〔C M C C ( B ) 63 202〕 金黄色葡萄球菌〔C M C C ( B ) 26 003〕 藤黄微球菌〔C M C C ( B ) 28 001〕 藤黄微球菌〔C M C C ( B ) 28 001〕 藤黄微球菌〔C M C C ( B ) 28 001〕 藤黄微球菌〔C M C C ( B ) 28 001〕 藤黄微球菌〔C M C C ( B ) 28 001〕 大肠埃希菌〔C M C C ( B ) 44 103〕
附 录 XI A 抗 生 素 微 生 物 检 定 法
( 2 ) 标示装量为2 5 m l 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 液 除 另 有 规 定 外 ,取供试品,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层流 净化台上小心翻转2 0 次 ,使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
65X:加 热 3 0 分钟,备用。 短小芽孢杆菌(BaciZZus p u m iiu s)悬 液 取 短 小 芽 孢 杆 菌
品种项下规定的溶剂溶解后,再 按 估 效 价 或 标 示 量 照 表 1
琼腊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在 3 5 〜 3 7 ' C 培 养 7 日,用革兰染色
的规定稀释至与标准品相当的浓度。
法涂片镜检,应 有 芽 孢 8 5 % 以 上 。 用灭菌水将芽孢洗下,在
表 1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试验设计表
抗生素类别
I
7. 8 〜8. 0
7. 8
I
7. 8 〜8. 0
7. 8
I
7. 8 〜8. 0
7.8
I
7. 8 〜8. 0
7.8
I
7. 8〜8. 0
7. 8
I
7. 8 〜8. 0
7. 8
0. 6 〜1. 6 0. 9 〜4. 5 0. 9 〜4. 5 0. 9〜4. 5 2. 0 〜12. 0 10. 0 〜40. 0
除另有规定外,每 l m l 中含lO ^rn及 1 0 p m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 1 2 粒 ,含 2 5 ^ m 及 25/jim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2 粒 。
( 2 ) 标示装量为1 0 0 m 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静脉注射用 无菌粉末、注 射 用 浓 溶 液 及 供 注 射 用 无 菌 原 料 药 除 另 有 规
脂斜面上,在 3 5 〜 3 7 T 培 养 2 0 〜 2 2 小时。临用时,用灭菌水
得 过 3 0 0 0 粒 ,含 2 5 p m 及 2 5 ^ 0 1 以上的微粒不得过3 0 0 粒 。
附 录 XI A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
将菌苔洗下,备用。 啤酒酵母菌(S a c c h a r o m y c e s c e r e v is ia e ) 悬 液 取 啤 酒 酵
I
6. 5〜6. 6
I
6. 0
I
7. 8 〜8. 0
I
7. 8〜8. 0
E
7. 8 〜8. 0
n
6. 5〜6. 6
n
6. 5〜6. 6
n
6. 5 〜6. 6
E
6. 5〜6. 6
n
6. 5 6. 6
YI
7. 2 〜7. 4
两性霉素 奈替米星 西索米星 阿奇霉素 磷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42 妥布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大观霉素 吉他霉素 麦白霉素
测定结果经计算所得的效价,如低于估计效价的9 0 % 或 高于估计效价的1 10% 时 ,应调整其估计效价,重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