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经过时间计算
三年级求经过时间计算题

三年级求经过时间计算题一、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1. 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
- 方法: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 例如:上午8:00到上午10:00经过的时间,10时 - 8时 = 2小时。
2. 计算跨天经过的时间。
- 先计算第一天经过的时间(用24时减去开始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
- 例如:晚上9:00(21:00)到第二天早上6:00经过的时间,24时 - 21时=3小时,3小时+6小时 = 9小时。
二、题目及解析。
1. 小明早上7:30到校,下午4:30离校,小明在校多长时间?- 解析:先把下午4:30转化为16:30(因为下午的时间加上12就是24小时制的时间),然后用16时30分 - 7时30分 = 9小时。
2. 一场电影从上午10:00开始,12:3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解析:用结束时间12时30分减去开始时间10时,12时30分 - 10时 = 2小时30分。
3. 火车上午9:20出发,下午1:20到达目的地,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解析:把下午1:20转化为13:20,13时20分 - 9时20分 = 4小时。
4. 超市上午8:15开门营业,晚上9:00关门,超市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 解析:晚上9:00转化为21:00,21时 - 8时15分。
21时 = 20时60分,20时60分 - 8时15分 = 12小时45分。
5. 小红从晚上7:30开始做作业,到9:15做完,小红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9时15分 - 7时30分,9时15分 = 8时75分,8时75分 - 7时30分 = 1小时45分。
6. 一辆汽车上午11:40从甲地出发,下午2:40到达乙地,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多长时间?- 解析:下午2:40是14:40,14时40分 - 11时40分 = 3小时。
7. 学校组织看演出,8:30开始,11:10结束,演出持续了多长时间?- 解析:11时10分 - 8时30分,11时10分 = 10时70分,10时70分 - 8时30分 = 2小时40分。
三年级学生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学生对于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首先要使学生学会区分“时刻”和时间。
“时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时间点,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每一个位置都表示时刻。
比如:学校上课的时间是8:00,那么这个8:00就是时刻。
放学时间是11:30,这个也是时刻。
表示时刻就用“时”“分”等词。
“时间”是指从某一时刻(或日期)到另一个时刻(或日期)的间隔,也就是经过的时间。
比如我们上午上课的时间就是3个小时30分钟。
表示时间的用“小时”和“分”等词。
再比如:9时,表示时刻,9小时表示经过的一段时间。
总结:时刻指的是时间点。
时间指的是时间段。
计算同一天经过的时间例题:某超市,周一到周五营业时间9:00~20:00,周六日营业的时间是8:30~21:00。
(1)这个超市周一到周五每天营业多少时间?(2)这个超市周六日每天营业多少时间?分析:周一到周五都是从9点开始,到晚上的8点结束,那么经过的时间就是用终止的时间_起始的时间。
解答:20-9=11(小时)21:00-8:30=12小时30分,这个在计算的时候,可以先用21-8=13(小时)13小时里拿出1小时还剩12小时。
用1小时-30分钟=30分钟。
那么加在一起就是12小时30分钟。
总结:计算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起始时刻。
反馈练习:(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小时。
(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经过了()小时。
(3)某学校组织春游。
早上8:30到达目的地,中午休息2小时,下午4:30结束,一共游玩了多长时间?(去掉中午休息的时间)(4)王叔叔每天工作的时间情况:上午8:30~12:00 下午2:30~6:30,王叔叔每天工作多长时间?答案:(1)12 (2)12 (3)下午4:30=16时30分用16时30分-8时30分-2小时=6小时(4)12:00-8:30=3小时30分,6:30-2:30=4小时3小时30分+4小时=7小时30分。
孩子对于这样的题掌握起来比较快,比较难的是下面这种不是同一天的计算时间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1单元 时、分、秒 3计算经过的时间

4. 填一填,算一算。 60
4 时40 分
60 55 分
点拨:本题的算理可类比两位数的减法。个位不够 减时向十位借1 当10 再减,对应了:分那一位不够 减时向时那一位借1 时当60 分再减。
提 升 点 2 应用有关时间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5.(易错题)周末,蓝蓝与梦梦一起去看电影。她们8: 25 到达电影院,她们还要等多久电影才开始?
2. 今天爸爸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55-20=35(分钟) 答:今天爸爸路上用了35 分钟。
提 升 点 1 多种方法求有关整时的经过时间
3. 下图是某路段交
通限时限行的标
志,张叔叔还要
等多久才能开车 走这条路。
3
515ຫໍສະໝຸດ 15点拨:方法一:数格子,8:45分针指向9,9:00 分针 指向12,分针走了3 大格,1 大格是5 分,3 大格是 3×5=15(分)。方法二:直接相减,1 时=60 分,先 把9 时看成8 时60 分,再相减:60-45=15(分)。
9 时-8 时25 分=35(分钟) 答:她们还要等35 分钟电影才开始。
点拨:本题有多余条件,容易混淆关键信息。等待 时间=电影开始时间-到达电影院的时间,因此电 影结束时间是多余条件。
6. 天天和龙龙约好在公园见面,天天10:00 到达公园 时,龙龙已经等了10分钟,龙龙是提前5 分钟到 达的,他们约好( 9 )时( 55 )分见面。
点拨:已知10:00 的时候龙龙已经等了10 分钟,所 以龙龙的到达时间是10 时- 10 分钟= 9 时50 分, 且龙龙是提前5 分钟到达的,所以他们约定的时间 是9 时50 分+ 5 分钟= 9 时55 分。
第1单元 时、分、秒 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2020秋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计算经过的时间》表格式教案+教学反思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教学板书
计算经过的时间
1.解答问题的三步走: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2.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计算经过时间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第3课时 计算经过的时间
课题
计算经过的时间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师:比较完经过的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持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件出示主题图)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板书:阅读与理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计算经过时间- 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计算经过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经过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经过时间的基本概念2.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3. 经过时间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经过时间的概念,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实例导入,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去学校,走了20分钟,到达学校的时间是8:00,问小明从家出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的时间,引出经过时间的概念。
2. 讲解经过时间的概念- 经过时间: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所经过的时间。
- 举例说明:小明从家出发到学校用了20分钟,这20分钟就是经过时间。
3. 讲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方法一: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得到经过时间。
- 方法二:开始时间加上经过时间,得到结束时间。
- 方法三:结束时间减去经过时间,得到开始时间。
4. 演示计算经过时间的实例- 出示多个实例,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计算经过时间。
- 例如:小红从家出发去图书馆,用了30分钟,到达图书馆的时间是10:00,问小红从家出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5. 练习计算经过时间-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计算方法。
- 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去公园,用了40分钟,到达公园的时间是下午3点,问小明从家出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经过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7. 布置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讲解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第一单元《时、分、秒例2计算经过时间》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例第一单元:计算经过时间备课时间2020.9.3教材分析“计算经过时间”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单元时、分、秒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秒的认识”以后,知道1时=60分,1分=60秒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的简单的相关计算。
学情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心理、思维发展水平还不高,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
2、学生在以前学习时、分、秒的时候都是通过直观教学,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完成的。
3、本节课,为了让学生能够饶有兴趣的学习比较抽象时刻、和经过时间得计算问题,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观察、操作、讨论、概括、自主探究得到新知识。
教学目标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初步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灵活地解决有关时间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
前置作业内容1.3分=( )秒 120分=( )时 4时=( )分 300秒=( )分1分40秒=()秒 1时30分=()分2.教材第5页例2。
(1)借助钟面数格子。
①数小格。
从7:30到7:45,分针一共走了( )个小格,即过了( )分钟。
②数大格。
从钟面上看,分针从6走到9共走了( )个大格,1个大格是( )分,3个大格是( )分。
(2)计算。
到校的时刻-离家的时间=( )①离家时刻和到校时刻都是7时多,所以不用考虑整时部分,只要求出分钟相差的时间即可,( )-( )=( )(分)。
②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的时刻,即7时45分-7时30分=( )分。
(3 )回顾与反思。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7:30过多久就是7:45分了,得出的答案是7:30过( )分钟就是7:45分了。
因此上面的解答是正确的。
归纳总结: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以通过( )来完成,也可以用(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经过时间的计算29-人教版

4.回顾与反思
8:40经过35分钟是9:15,解答正确。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三.课堂练习
1.教材第5页,做一做。选择喜欢的方法独立解答。
2.教材第8页第9题。分析问题是求结束时刻,利用经过时间模型推到进行解答。
小结
四、经过时间的计算有三种方法
1.数格子
2.画时间轴
课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称
经过时间的计算
教学目标
建立“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的模型思想,掌握数格子、画时间轴或计算的策略解决问题。
重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时间是抽象的,时间进率不是十进制,区分时间段和时刻,这些都是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原因。
重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对时间不易建立直观表现,在计算时间段时理解有困难。
3.计算
2.阅读与理解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
3.分析与解答
(1)方法一:数格子 分针走过了3大格,是15分钟。
(2)方法二:计算 因为都是9时多,直接用20-5=15分。
(3)方法三:画时间轴 9时-10时间平分6小格,每小格表示10分钟。
4.回顾与反思
9:05经过15分钟是9:20,解答正确。
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事例,区分时刻和时间段。
2.通过画时间轴,帮学生直观理解跨越整时范围内的经过时间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从家到学校用多长时间?这就是指经过时间。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解决同一整时范围内的经过时间问题
1.出示主题图 乐乐9:05离家,9:20到校,他从家走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经过时间的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1.填一填。 1时=( )分 2.认一认,连一连。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分=( )秒
答案: 1.60 60 2.
【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为运用迁移新知识做好 铺垫。
板块二、探究新知 1、(1)出示:2小时=( )分 大家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多少?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 谁来说一说。 两个60为什么就是120?你是怎样算的? 预测:1、60+60=120 2、60*2=120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计算某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经过 的时间,目的是让他们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具体计算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通 过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知识。
8、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 (1)体验5秒。学生活动,反馈。 (2)感受10秒。记录时间比较准确的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 (3)游戏活动(争当合格小闹钟)10秒小闹钟,15秒小闹钟 学生活动,交流反馈活动感受,请“合格小闹钟”说说自己的记录方法 ,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4)活动小结
一、说教材
《经过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时、分、秒》 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 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 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 意义。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心理、思维发展水平还不高,有一定的形象思维 能力,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之前他们已经认识了时针、分针。并会 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时间 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复杂.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他们对本节课 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非常感兴趣,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考你
惠川超市营业时间为
上午8:30~晚上9:00 惠川超市每天营业多少时间? 12时-8时30分=3小时30分
3小时30分+9小时=12小时30分
答:惠川超市每天营业12小时30分
小刚和妈妈去游玩,早上7:00出发,下 午3:00到家,他们共在外多长时间? 12时-7时=5(小时) 5小时+3小时=8(小时) 答:他们共在外玩了8小时。
4-2=2(层) 20 ÷ 2=10(秒) 8-3=5(层) 10×5=50(秒)
答:他从3楼到8楼要用50秒。
考考你
一只蜗牛从12厘米高的杯子底 部往上爬,它每爬3厘米要用3 分钟,然后休息2分钟。它爬到 杯口要用多长时间? 12÷3=4(次) 爬:4×3=12(分钟) 休息:3×2=6(分钟) 12+6=18(分钟)
人教新课标小时 )
过了( 9小时)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过了( 1小时)
过了( 15分)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35分
30分
你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问题吗?
如:3时到3时45分,经过多少时间 ?
电影《一个也不能少》
放映时间:7:30-----9:00
9时-7时30分=1小时30分 这部影片时长( 1小时30分)
答:它爬到杯口要用18分钟。
考考你
一只虫子从71厘米高的小树树 根往上爬,它每分钟爬上8厘米 又要向下滑1厘米。它爬到树尖 要用多长时间? 8-1=7(厘米) 71-8=63(厘米) 63÷7=9(分钟) 9+1=10(分钟)
答:它爬到树尖要用10分钟。
湘缘饭店
营业时间
上午11:00------晚上9:30
12时-11时=1小时 1小时-9小时30分=10小时30分 一天营业 ( 10小时30分 )
-
小星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 晨6起床。她睡了几小时?
12时-8时=4小时 4小时+6小时=10小时
考考你
小冬从2楼到4楼共用了20秒, 用同样的速度,从3楼到8楼要 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