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板SQR的焊接工艺评定
复合板焊接工艺评定浅谈

复合板焊接工艺评定解析1. 概念的统一规定“复合层”、“复层”、“覆层”在复合材料评定标准中为相同概念,都表示为复合金属材料中耐腐蚀层和耐磨层的金属板材或堆焊层,以及连接它们的焊缝堆焊层(包括过渡层焊接)。
本标准中的复合材料焊接工艺评定是指耐腐蚀复合金属材料的焊接工艺评定。
2. 复合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评定中的焊接工艺数量在复合材料焊接接头中,工艺评定时对每种焊接工艺都应考虑,包含以下几个焊接工艺:①基层与基层之间的焊接工艺②复层与复层之间的焊接工艺(包括过渡层焊接工艺)③基层与其他零件的焊接工艺④复层与其他零件的焊接工艺3. 复合层之间焊接的本质从ASME第IX卷相关内容和47014-2011的C.2.3和C.3.2条的规定,都表明了复合材料对接接头的评定包括基材焊缝的力学性能评定和复合层的化学成分分析评定,当复合层计入强度计算时,应使用复合材料试件对焊缝(包括复合层焊缝)的力学性能进行评定,当复合层材料不计入强度计算时,可以不使用复合材料试件,只需要对基层焊缝进行力学性能评定。
复合层与复合层之间的焊接,本质上就是耐蚀堆焊焊接工艺,但细节上又不完全等同47014-2011中的“耐蚀堆焊工艺评定”,“耐蚀堆焊工艺评定”中的耐蚀堆焊是在母材表面上实施焊接,而复层焊接是在基材焊缝表面上实施堆焊,因此,基材的焊缝金属才是影响复层化学分析评定的因素。
根据耐蚀堆焊工艺评定规定,当母材类别改变时应重新评定,所以如何建立焊缝金属(即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成为关键。
由于我国对焊材按化学成分分类没有完整的分类体系,所以以焊材化学成分分类来建立复合层堆焊的评定标准暂不可行。
但在NB/T 47014-2011中焊材的分类方法与母材的分类方法基本相同,其化学成分和性能基本上与母材相匹配,所以可以规定具有相同数字代号的母材类别和焊材类别属于相同材料类别。
在实际焊接中是有可能出现基材类别和基材焊缝金属类别不相同的情况的,这时用基材的耐蚀堆焊评定是不能验证在焊缝金属上的堆焊,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复合比很大或无法预先开坡口,堆焊过程可能同时在基材焊缝和基材母材上实施,则可能需要两个耐蚀堆焊评定来分别满足焊缝金属和基层母材。
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及应用

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及应用摘要:随着不锈钢复合钢板爆炸焊接,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不锈复合钢板以其较低的成本,良好的综合性能,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
在不锈复合钢板压力器的制造过程中,如真空刮膜转鼓蒸发器等板材,复层均采用1Cr18Ni9Ti,基层材料分别为20g和Q235-A。
由于这些碳素钢的可焊性良好,基层焊接接头对保证整体复合板的强度、刚度要求是没有问题的,据有关资料介绍:不锈复合钢板焊接接头的弯曲性能是焊接工作者必须重视的方面。
对此,文章实施了一系列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目的是制定出最佳工艺方案,以提高复合板焊接接头的塑性,同时,保证接头的抗腐蚀性能和其他性能。
文章并对换影响焊接头性能的工艺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措施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坡口;焊接顺序;焊接接头;熔口比;线能量 1 技术要求本试验执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钢制压力容器》、《不锈复合钢板焊制压力容器技术条件》等相关标准和技术条件。
要求本试验对各种因素的影响有高度的敏感性、良好的再现性和试验生产的方便性。
2 试验材料试验用的板材为爆炸焊接制作的不锈复合钢板,试验所用焊接材料为:全部手工电弧焊:J427,A307,A137。
手工电弧焊+埋弧焊+埋弧自动焊:J427,A307,A137,H08MnA,HJ431。
3 试验过程首先用复层3 mm、基层厚度14 mm的试板分不同焊接方法、不同坡口共六组实验。
第一组、第二组都属于手工电弧焊、焊接参数基本相同、四焊均有基层开始。
不同之处是V型坡口分别开在基层和基层侧和复层侧。
坡口形式和焊接顺序分别由图1和图2所示。
焊后,焊接接头经弯曲试验,结果均未合格。
起裂时的弯曲角,第一组为120°,第二组为100°。
据此,可得初步结论一:坡口开在基层侧和试件,焊接接头的弯曲性能优于坡口开在复层侧的接头。
第三组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焊接序号2为埋弧焊,其电流660A~690A,电压39~41V,焊接速度为23m/h。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焊接工艺评定是指根据特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焊接工艺进行检验和评定,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焊接质量、提高焊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应当包括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试验、焊接工艺评定方法等内容。
焊接工艺规程是指根据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要求等编制的具体操作规程,包括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接头准备、焊接设备选择等内容。
焊接工艺试验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实际试验,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焊接工艺评定方法是指对焊接工艺进行评定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其次,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可靠。
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真实反映焊接工艺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焊接工艺评定标准应当与时俱进,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及时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同材料、不同环境下的焊接需求。
此外,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的执行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对于焊接工艺的评定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评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评定结果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地进行归档和管理,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综上所述,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焊接质量、保障焊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评定标准,才能够确保焊接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动我国焊接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高度重视焊接工艺评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努力,推动我国焊接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焊接工艺评定的过程

焊接工艺评定的过程嘿,咱今儿就来唠唠焊接工艺评定这档子事儿!你说焊接这活儿,就好比是给金属搭鹊桥,让它们紧紧相连。
那焊接工艺评定呢,就是要看看这座鹊桥搭得稳不稳,牢不牢。
你想啊,要是焊接工艺不过关,那可就好比是纸糊的桥,风一吹就倒啦,多不靠谱呀!所以这焊接工艺评定那可是相当重要嘞!先得准备好焊接的材料吧,这就像是做菜得有食材呀。
材料得选对,质量得过硬,可不能随随便便就找些个次品来充数。
然后呢,确定焊接的方法,是用手工电弧焊呢,还是其他啥高级的法子,这可得根据实际情况好好琢磨琢磨。
再来说说焊接的参数,电流、电压啥的,这就跟炒菜掌握火候一样,火大了糊了,火小了不熟,得恰到好处才行。
还有焊接的位置,横的、竖的、斜的,不同位置那难度可不一样,得有真本事才能应对自如。
评定的时候可得瞪大了眼睛仔细瞧。
看看焊缝有没有气孔呀,有没有裂缝呀,这要是有问题,那可就是大麻烦。
就好像盖房子,墙都裂了,这房子还能住人吗?焊接工艺评定可不是一次就能搞定的事儿,得反复试验,就跟爱迪生发明电灯似的,失败了再来,直到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和参数。
这过程中得有耐心呀,可不能着急上火。
咱说这焊接工艺评定就像是给焊接质量上保险,只有经过了严格的评定,才能保证焊接出来的东西结实耐用。
你想想,要是大桥的焊接不过关,那车走上去多危险呀;要是飞机的焊接有问题,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以呀,可别小瞧了这焊接工艺评定,它可是关系到很多大工程、大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呢!咱搞焊接的师傅们可得认真对待,把这活儿干得漂漂亮亮的,让大家都放心。
咱也得感谢那些搞焊接工艺评定的专业人员,是他们的细心和负责,才让我们的生活中有了那么多坚固可靠的东西。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总之,焊接工艺评定就是焊接领域里的把关大将,不可或缺呀!。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评定标准

0452单独规定了未列入标准的母材的评定规则, 47014未规定。 4.4.4 未列入表4.4.1的母材评定规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已列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材料,根据其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确定归入相应的类别、组别中 ,未列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母材,应分别进行焊 接工艺评定。 2 国外材料首次使用时应按每种材料(按该国标准规定 命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当掌握该材料焊接性能, 且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与表4.4.1中某材料相当,且 某材料已进行过焊接工艺评定时,该进口材料可免做 焊接工艺评定。可在本单位的技术文件中将此国外材 料归入某种材料所在类别、组别内。 4.4.5 双金属复合管道的焊接工艺评定应按《承压设备焊 接工艺评定》NB/T47014 的规定执行。
焊接工艺制定过程中需要约16个文件或记录 (根据具体要求可能更多),其中包括:预焊接 工艺规程、加工记录、焊接记录、外检记录、x射 线探伤报告、热处理记录、拉伸试验报告、弯曲 试验报告、刻槽试验报告、冲击试验报告、化分 试验报告、金相试验报告、硬度试验报告、ssc报 告、HIC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c)采用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或钨极气体保护 焊,对Fe-1~Fe-5A类别母材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时,高类别号 母材相焊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适用于该类别号母材与低类别 号母材相焊。
d)除b)、c)外,当不同类别号的母材相焊,即使母材各自的焊接 工艺都已评定合格,其焊接接头仍需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0452相同)。
电特性(4103规定,电流电压范围变化要重新 评定,0452及47014均不是重要或补加因素) 技术措施
其它要求
在0452及47014中规定“对接焊缝焊接工艺 适用于角焊缝”,4103标准未进行规定,但有 角焊缝的试验要求。
复合板S11348+Q245R的焊接工艺评定

复合板S11348+Q245R的焊接工艺评定摘要本文介绍S11348+Q245R复合板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提供了焊接工艺参数。
根据该焊接工艺评定制定的产品焊接工艺,其产品经焊后检测符合技术要求。
关键词:复合板S11348+Q245R;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性能分析第一节前言1焊接工艺评定概念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整个焊接工作的前期准备。
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验证所拟定的焊件及有关产品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评价。
它包括焊前准备、焊接、试验及其结果评价的过程。
焊接工艺评定也是生产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有前提、有目的、有结果、有限制范围。
所以焊接工艺评定要按照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方案进行焊前准备、焊接试件、检验试件、测定试件的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各项技术指标,最后将全过程积累的各项焊接工艺因素、焊接数据和试验结果整理成具有结论性、推荐性的资料,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2焊接工艺评定的意义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焊接工艺评定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之前技术准备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进行工程审验中必检的项目,是保证焊接工艺正确和合理的必经途径,是保证焊件的质量,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和相应的标准要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实验即焊接工艺评定加以验证焊接工艺正确性和合理性,焊接工艺评定和还能够在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1)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及设备制造、安装、检修等生产过程和焊工培训教学应遵循的技术文件。
(2)是焊接质量管理所要执行的关键环节或重要措施。
(3)是反映一个单位施焊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是行业和国家相关的规程所做规定的必须进行的项目。
第二节S11348+Q245R复合板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不锈钢复合板是由碳钢或低合金钢和不锈钢复合轧制而成的双层金属材料。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

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使用复合钢板建造化工设备和压力容器是为了节约贵重耐腐蚀金属材料,同时利用低合金高强度钢作基层,提高设备承压能力,从而实现使用性能和经济效果优化组合的目的。
ASME规范第Ⅸ卷,第QW-217条,是关于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的专门条文[1],是目前最全面、最合理的规定。
1 复合钢板焊接本质以单面坡口为例(图1),复合钢板的焊接分两步来完成:①焊接基层,把基层坡口填充至H深度,H小于复合钢板的基层厚度T。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焊接基层部分时熔化复层金属。
这一阶段的焊接与焊接单一基层材料没有任何区别。
②焊接复层,其基本要点是保持尽量浅的熔深,以减轻基层材料对耐蚀熔敷金属的稀释作用。
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焊接的实质,就是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金属。
把复合钢板的焊接明确理解为基层材料的焊接和在基层材料上堆焊耐蚀金属,对正确理解ASME规范关于复合钢板焊接工艺评定条款,恰当而灵活地进行评定实验,并充分利用评定结果是至关重要的。
图1单面坡口焊接2 ASME规范规定2.1 评定方法当设计计算计入复层金属厚度时,需要用复合钢板进行评定实验。
在拉伸试件和弯曲试件上都必须保留全厚度的复层金属。
对强度计算时不考虑复层金属厚度的情况,规范规定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与前面的相同。
第二种方法则完全不用复合钢板,只用基层材料,分别制备1件坡口焊试板和1件耐蚀金属堆焊试板,再分别在其上取样进行力学性能实验和耐蚀堆焊金属化学成分分析。
2.2 评定范围不论上述哪一种情况,也不管采用哪一种方法进行评定。
评定的基层金属厚度都是由实际焊接的基层金属厚度按第QW-451条的规定确定的。
熔敷金属的评定厚度,对基层焊缝也由所用焊接方法实际熔敷的厚度按第QW-451条来确定。
耐蚀熔敷金属的评定范围,下限由化学成分分析来确定,上限没有限制。
对复合钢板复层金属(母材),没有评定厚度范围的规定和限制。
3 讨论3.1 力学性能实验对设计计算时计入复层金属厚度的情况,拉伸试件和弯曲试件上都必须保留全厚度的复层材料。
焊接工艺评定记录(pqr)

焊接工艺评定记录(pqr)焊接工艺评定记录(Welding Procedure Qualification Record,简称WPQR)是对焊接工艺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焊接工艺的详细信息、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
焊接工艺评定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焊接工艺评定过程1.拟定预备焊接工艺指导书(Preliminary Welding Procedure Specification,简称PWPS):在评定前,首先需要拟定一份初步的焊接工艺指导书,其中包括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参数等。
2.施焊试件和制取试样:根据预备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试件焊接,然后从试件上制取各种试样,以备后续检测。
3.检验试件和试样:对制取的试样进行外观检测、无损探伤、拉伸测试、弯曲测试、冲击测试、硬度测试、低倍金相测试等,以评估焊接接头的质量。
4.测定焊接接头是否满足标准所要求的使用性能: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如表面裂纹检测、弯曲测试、冲击测试等,检验焊接接头是否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
5.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试样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焊接工艺指导书的正确性,并撰写评定报告。
二、焊接工艺评定应用范围焊接工艺评定主要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桥梁、船舶、航空航天、核能以及承重钢结构等钢制设备的制造、安装、检修工作。
此外,还适用于气焊、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离子弧焊、电渣焊等焊接方法。
三、焊接工艺评定常规测试1.外观检测:检查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如焊缝形状、焊缝宽度、焊缝高度等。
2. 无损探伤:通过超声波、射线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焊接接头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3.拉伸测试:测试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和韧性。
4.弯曲测试:评估焊接接头在弯曲载荷下的抗弯能力。
5.冲击测试:检验焊接接头在冲击载荷下的韧性和抗裂性能。
6.硬度测试:测量焊接接头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性能。
7.低倍金相测试:观察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板S Q R的焊接工
艺评定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复合板S11348+Q245R的焊接工艺评定
摘要
本文介绍S11348+Q245R复合板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提供了焊接工艺参数。
根据该焊接工艺评定制定的产品焊接工艺,其产品经焊后检测符合技术要求。
关键词:复合板S11348+Q245R;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性能分析
第一节前言
1焊接工艺评定概念
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整个焊接工作的前期准备。
焊接工艺评定工作是验证所拟定的焊件及有关产品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评价。
它包括焊前准备、焊接、试验及其结果评价的过程。
焊接工艺评定也是生产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有前提、有目的、有结果、有限制范围。
所以焊接工艺评定要按照所拟定的焊接工艺方案进行焊前准备、焊接试件、检验试件、测定试件的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各项技术指标,最后将全过程积累的各项焊接工艺因素、焊接数据和试验结果整理成具有结论性、推荐性的资料,形成“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2焊接工艺评定的意义
焊接工艺评定是保证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焊接工艺评定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焊接之前技术准备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进行工程审验中必检的项目,是保证焊接工艺正确和合理的必经途径,是保证焊件的质量,焊接接头的各项性能必须符合产品技术条件和相应的标准要求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实验即焊接工艺评定加以验证焊接工艺正确性和合理性,焊接工艺评定和还能够在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焊接生产效率和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
(1)是锅炉、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及设备制造、安装、检修等生产过程和焊工培训教学应遵循的技术文件。
(2)是焊接质量管理所要执行的关键环节或重要措施。
(3)是反映一个单位施焊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是行业和国家相关的规程所做规定的必须进行的项目。
第二节S11348+Q245R复合板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不锈钢复合板是由碳钢或低合金钢和不锈钢复合轧制而成的双层金属材料。
基层为碳钢或低合钢,保证其钢板的结构强度、刚度和韧性;复层为不锈钢,满足介质对耐蚀性能的要求,具有经济、技术性能优越等特点。
2011年我厂新接手了一台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设备,(编号A097),此台设备主体材质为S11348+Q245R (3mm+ 28 mm)。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我们进行了此材料的焊接性试验和焊接工艺评定。
1 焊接性分析
焊接不锈钢时,如果焊接工艺不当或焊接材料选用不正确,会产生一系列的缺陷。
这些缺陷主要有耐蚀性的下降和焊接裂纹的形成,这将直接影响焊接
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接头的质量。
本台设备基层Q245R为碳素钢,S11348为铁素体不锈钢,两者化学成分差别较大,焊接要求差别也大,应分别用各自相配的焊接材料施焊。
施焊过程中,基层焊缝对复层焊缝有稀释作用降低复层焊缝的铬镍含量,增加复层焊缝的含碳量以致产生马氏体组织,增加焊缝的硬性和脆性,从而降低复层焊接接头的塑性和韧性,降低复层的抗腐蚀能力。
为此,要在基层和复层之间加一过渡层,以防止基层焊缝金属的碳向复层焊缝金属中扩散。
2焊接材料的选择
基层Q245R为常用碳素钢,其焊接性能较好,焊接工艺已成熟。
Q245R之间采用J427焊条,埋弧自动焊焊丝采用H08A,焊剂采用SJ101。
根据技术要求,采用单层堆焊。
过渡层和复层S11348 之间均采用A062焊条。
相关化学成分如表l ~表3所示。
该塔体的复合材料采用NB/T47002中的压力容器用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两块金属板在爆炸力的推动下相互撞击产生高温高压,致使接触表面局部熔化,成锯齿状,由齿顶、齿根和前后旋涡区组成,如图1 所示。
前后旋涡区在爆炸复合过程中由于化学元素的扩散和迁移形成一种新型的合金,化学成分不同于基层,也不同于复层,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
接头型式和坡口尺寸的设计原则是:在保证融合良好的情况下,填充金属越少越好。
具体坡口型式见图2 。
图1 不锈钢复合钢板示意图2坡口型式
4 焊接要点
4.1 用剪床剪切不锈钢复合板时,复层朝上。
4.2 采用等离子切割加工坡口时,复层朝上,从复层侧开始切割;用气割时复层朝下,从基层侧开始切割。
4 .3 组对时,以复层为基准,防止复层错边量超标,在复层坡口两侧2 0 0 mm
范围内刷上防溅涂料。
4.4 焊接时按照先焊基层焊缝,然后焊过渡层焊缝,最后焊复层焊缝的顺序进行焊接。
4.5 用J427焊条在基层坡口内点焊,注意不能烧穿,更不能点在复层钢板上。
4.6 基层的焊接应严防基层焊缝熔化到不锈钢的过渡层,甚至复层焊缝内,以免少量高铬高镍的不锈钢成分稀释到碳素钢焊缝中形成马氏体组织而发生硬
化。
4.7 焊接过渡层时,采用φ4.0mm的A 062 焊条,在保证焊透的条件下,小电流快速焊,以降低基层对过渡焊缝的稀释。
过渡层的熔敷金属必须盖满基层,过渡层的厚度为不锈钢复层与基层界面上0.5-1.5mm,交界面以下1.5-2.5mm。
过渡层焊缝总厚度不应小于3mm。
4.8 复层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量,采取单层单道不摆动焊,严格控制层间温度≤150°。
焊后表面打磨至与母材表面平齐或圆滑过渡。
5工艺条件的确定
5.1首先要确定焊接线能量和其它焊接参数。
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由本厂持有相应项目资格的熟练焊工进行施焊,并进行监督和记录。
焊接线能量:由焊接能源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热能称为焊接线能量。
主要参数有:焊接电压U;焊接电流I和焊接速度V,焊接线能量影响焊接头的冲击韧性。
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基本质量要求是确保接头各区的耐蚀性不低于母材。
应以保证接头的耐蚀性为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选择适用的焊接材料和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如表4 所示。
焊接电流I大小保证熔合良好,不产生未焊透,未熔合,夹渣等缺陷。
V:焊接速度等于焊接长度/焊接时间,它是控制焊接线能量关键指标,用焊接的长度长短来控制焊接每一层的焊缝厚度,焊接长度愈短,焊缝愈厚,焊接线能量就大。
反之,焊接长度愈长,焊缝愈薄,焊接线能量就小。
所以,用焊接速度——焊接长度——焊缝厚度来控制焊接线能量
性。
6焊后检验
主要检验项目有:
1)焊缝外观检查
焊缝金属的余高不应低于母材,咬边的深度和长度不超过标准,焊缝表面没有裂纹、未熔合、夹渣、弧坑和气孔。
2)焊缝的无损探伤检查:
无损探伤检验与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是没有关联的,但“评定”中对焊接缺陷状况的了解却很必要,同时也考虑到在切取试片时应予避开,为此列入检验项目中是应该的。
而断口检查主要目的是检查焊缝金属断面宏观焊接缺陷,属于焊工操作技能测定范围,不能直接用于测定力学性能。
3)拉伸试验(尺寸试样)
①试样的余高以机械方法去除,与母材平齐。
②试件的厚度:厚度大于30mm时可加工成两片或多片试样。
③每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的下限。
④两片或多片试样进行拉伸试验,每组试样的平均值不超过母材规定值的下限。
4)弯曲试验
①弯曲试样采用横向侧弯。
②试样的宽度:40、20、10(单位:mm)。
③试样的余高以机械方法去除,保持母材原始表面,咬边和焊根缺口不允许去除。
④横向侧弯表面存在缺陷应以较严重一测为拉伸面。
⑤影响弯曲试验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试样的宽与厚之比、弯曲角度和弯轴直径。
5)冲击试验
此设备属于承压、承重部件,应进行冲击试验。
6)硬度试验
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不应低于硬度值的90%,不超过母材布氏硬度加100HB,经实测后硬度值符合标准要求,结果如如表5所示。
7)焊后进行外观检验合格后,按J B 4 7 3 0 -2 0 0 5 标准进行100 %RT 检测,结果符合J B 4 7 3 0 - 2 0 0 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的 I级要求。
进行100 %PT检测,结果符合J B 4 7 3 0 - 2 0 0 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的 I级要求
8)试样经理化试验后,力学性能检验结果如表6 所示。
以上数据完全达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表明此焊接工艺完全能获得优良的焊接质量。
根据这次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我们编制了焊接工艺运用到设备上,并对车间进行了焊接跟踪。
焊缝施焊完后进行了100 %R T,结果符合J B 4 7 3 0-2 0 0 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的Ⅱ级要求。
产品试板也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也符合要求。
因此满足了该容器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JB4708-2000, JB/T4709-2000附录A不锈钢复合钢焊接规程,
GB150-1998,《容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