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PPT
自体血液回输 ppt

-
1
用血概况
• 全国每年需血约3000吨,且需血量仍在急剧
上增,年增长约20%;
2
-
定义
• 自体输血是指采集自身体内或回收自
体手术、创伤失血再自身回输。
• 它包括术前预存式自体输血、术中回
收式自体输血以及术后引流血自体回 输。
3
-
历史
1818年始于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得以广泛应用。 20世纪40和50年代BST几乎不用(异体分型库血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血液回收仪器。 1970年美国生产第一台ATS100自体输血机——血液回
• 在日本,术前自体备血800-1200ml的病例已
达到86%—90%
• 我国仅有1%的人知道自体输血
5
-
现状
我国《献血法》要求
• 三甲医院自体输血率要达到年用血量的
20%
6
-
优点
• 提高大出血时的紧急抢救成功率,避免手术
中病人出血过多、过快,血源供应不及时或 因战时血源缺乏造成病人生命危胁
• 不需要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 无输血反应,并发症少 • 无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如爱滋病、肝炎等 • 扩容及时有效 • 节约血源,“废血”利用,节省开支
收新纪元 1974年,由美国Haemonetics公司研发的Cell Saver
血液回收机问世 1976年,noon等研制出更为先进的自体血回收机。 从此以后,自体血回收的使用不断增加。
4
-
现状
• 在美国,自体输血预定要达到总输血量的
80%—90%
• 目前,澳大利亚择期手术的患者约60%输的
是自体血
7
自体血回输的应用PPT课件

自体血回收好处多
1、避免输血传染病(艾滋病、肝炎、疟疾、梅毒等)。 2、避免异体输血反应(免疫反应)。 3、减少血液浪费,缓解血源紧张问题。 4、解决特殊血型(RH-)的供血问题。 5、对大出血患者能快速回收,无量的限制。
第11页/共68页
自体血回收好处多
6、使用方便、及时快捷,有利突发大出血又未备血病人的抢救。 7、有利于战伤、地震等突发事件使用。 8、解决不接受异体输血的特殊宗教信仰者供血。 9、节省开支,经济合算。 10、回收的自体血优于库存异体库血。
第23页/共68页
适应证?
是否所有异位妊娠腹腔出血都可以回收?
异位妊娠腹腔出血患者在以下情况不可以实施: ①血液稠、发臭,疑有感染者; ②腹腔回收血的血浆血红蛋白定量超过1g/L,
说明溶血严重者; ③怀疑生殖器肿瘤自发破裂或浸润性葡萄胎,
绒癌穿破的腹腔积血者。
第24页/共68页
适应证?
用体外循环机时,是否还需要用自体血回输机?
第7页/共68页
异体输血给人体造成的严重危害
(5)微聚物肺栓塞和ARDS:ARDS死亡率50% (6)紫癜和出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库血缺凝血因子)。 (7)移植物宿主病(GVHD)死亡率高,约
0.1%发生率。
第8页/共68页
异体输血传染疾病
(1)病毒性经血传染疾病
A.肝炎病毒
F.人类细小病毒
粒细胞计数
量少,活化(后果不明) 正常量,或稍低
血小板计数
小于100*10^9/L
4*10^9-123*10^9/L
主要内容
第1页/共68页
一、用血概况
第2页/共68页
每年用血量
• 全国需血约3000吨 (相当于1500万人次献血)
术中自体血回输PPT课件

时补充相应血液成份(FFP、Cryo、PLT等); 注意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
注意事项
凝血功能、低蛋白、电解质
回收式自体血主要成分为浓缩红细胞,血小 板、凝血因子及血浆蛋白的减少是大量自体 血回输的主要顾虑
大量自体血回收时(出血量为1/3~2/3), 应注意患者凝血功能变化,适当补充FFP 、 Cryo、PLT等
+
高 + 不能解决
低
自体血 ± +
-- -- --
--
低 -- 可解决
高
库血与自体血的比较
项目 红细胞形态及运氧能力 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
红细胞寿命及活力 抗酸缓冲力 抢救时间
患者医疗费用
库血 异常、差 下降、增加 缩短、差
差 慢 高
自体血 正常、好
正常 正常、好
好 快 低
扫描电子显微镜所见
随机选取5个1000倍视野拍照,统计红细胞形态: 浓缩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率分别为66%~68%。 清洗后红细胞形态正常率分别为84%~87%。 经微聚体滤器过滤后红细胞正常率均在80%以上。 库存两周的红细胞悬液红细胞正常率为:64.5% 。
C 绝异体输 血、同意术中自体
血回输者
禁忌症
A 血液被污染
B
血液流出血管的时间 过长
C 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 者
术前准备
病人评估及告知 设备常规检查 抗凝药品(1-2支肝素(1.25万U/支)或枸
橼酸盐溶液) 0.9%氯化钠注射液 若干(1000—3000 ml/
袋 为佳) 血液回收耗材 一套 (储血罐、双管、离
吸嘴
入血口
工作原理图
接负压源
2024版自体输血课件

自体输血课件•自体输血概述•自体输血技术•自体输血操作流程•自体输血并发症及风险目录•自体输血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自体输血发展趋势与展望01自体输血概述定义与原理定义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在手术前或手术过程中采集、保存,并在需要时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方式。
原理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免疫反应和疾病传播风险。
同时,自体输血能够刺激患者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血液再生。
优点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免疫反应和疾病传播风险。
缓解血源紧张,节约血液资源。
01刺激患者自身造血功能,促进血液再生。
02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手术和所有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可能存在采集、保存和回输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风险。
需要提前计划和安排,可能会增加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
01020304适应症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如心脏手术、大血管手术等。
稀有血型或多次异体输血产生免疫反应的患者。
宗教信仰或特殊原因拒绝异体输血的患者。
自体输血试验阴性的患者。
禁忌症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等。
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02自体输血技术术前自体储血术前自体储血的优点避免异体输血相关风险,如感染、免疫反应等;节约血资源。
术前自体储血的适应症预计术中需要输血且符合自体储血条件的患者,如择期手术、稀有血型患者等。
术前自体储血的禁忌症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或贫血的患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的患者。
03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禁忌症存在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的患者。
0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定义在麻醉后、手术开始前,从患者静脉中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入等量的胶体液或晶体液,以保持患者血容量不变。
02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适应症预计术中失血较多的患者;稀有血型或拒绝异体输血的患者。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原理01通过血液回收装置将患者术野出血或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过滤等处理,再回输给患者。
《临床输血检验技术》课件——贮存式自体输血

方案三
转换式采血法:适用于术前要求提供较多 新鲜自体全血
转换式采血法日程表
采血时间 术前4周 术前3周 术前2周 术前1周 术前0周
采血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无
采血量(ml) 400
800
1200
1600
0
回输量(ml)
0
400
800
00
1200
1600
1600
贮存式自体输血(PAD)
在患者使用血液之前采 集患者的血液和(或) 血液成分并进行适当保 存,当患者需要实施输 血时,将其预先采集并 贮存的血液和(或)血 液成分进行回输
不良反应
局部反 应
全身反 应
其他反 应
1、血肿:可采 血12小时后热敷 消除
2、局部感染
1、血管迷走神 经反应:如低血 压、心动过速、 肌肉抽搐、恶心 呕吐、呼吸困难、 晕厥等 2、全身性感染
练习:
下列哪些患者能使用贮存式自体输血(
)
A、怀孕8个月的孕妇
B、主动脉狭窄的患者需做阑尾切除术
C、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查阳性
D、菌血症患者
E、10岁体重30Kg的患者
采血 准备
采血 操作
采血 后处 理
1、检查采血袋、采血秤 2、认真消毒 3、核对信息,做好标注
1、选择静脉穿刺部位 2、皮肤消毒并检查采血器具 3、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静脉穿刺 4、保持血流通畅,关注患者情况
1、核对信息,热合导管 2、将导管内的血转移至试管 3、记录、签字,做好消毒
贮存式自体输血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1200
采血方案
方案二
蛙跳式采血:适用于较大及复杂的手术,要求 术前提供较多的自体血
自体血回输 ppt课件

读
自体输血-回收式
适应症
➢择期手术:术前备红细胞>=2u以上,无回收式自体输血禁忌症, 如创伤比较大的骨科手术。 ➢急症手术:如肝、脾破裂、异位妊娠、颅脑外伤、心脏及大血管 损伤等。 ➢体外循环
自体输血-回收式
禁忌症
➢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 小时; ➢怀疑流出的血液含有癌细胞; ➢怀疑流出的血液被细菌、粪便或羊水等污染; ➢流出的血液严重溶血; ➢和白细胞滤器联合使用可适当放宽使用适应证。
自体输血-回收式
2、残留的肝素会对患者造成损害吗?
不会!
➢ 抗凝原则:宁快勿慢、宁多勿少 ➢ 肝素清除率达(97.5 ±0.5)% -99% ➢ 回输血残余的肝素(0.3-0.5U/L),不会对患者的凝
血系统产生影响。 ➢ 抗凝不足,降低血液的回收率,容易形成微血栓后堵
塞离心杯管腔导致爆杯。
自体输血-回收式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 om e thing
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
自体血液回收的意义
异体输血的发展
➢1667年英国医生lower成功将羊血输入人体。 ➢同年法国医生Denis给一位15岁男孩输注羊血。 ➢由于输动物血常发生严重反应,被法国、英国国会下令禁 止输血 ➢1818年英国产科医生Blundell将人血输给大出血产妇成功, 由于不配血型,常发生严重反应,甚则死亡。 ➢1900年Karl 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 1930年因此他获 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100年实践,抢救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异体输血功不可没。
自体输血-稀释式
(3)注意事项
➢ 血液稀释程度,一般使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5%;
➢ 术中必须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红细 胞压积以及尿量的变化,必要时应监测中心静脉压。
自体血回输规范PPT课件

异体输血给人体造成的重要危害
(8)其它副作用:(大量输血时)
• 抗凝剂过量:出血。 • 低钙惊厥:手足搐搦,抽风,脑缺氧。 • 高血钾: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心跳骤停 • 酸中毒:对各重要脏器都有损害。 • 盐水过量,水钠储留,心衰,肺水肿
5
市血液中心的数据显示
2008年采血总量为22吨 2009年采血总量为23吨 2010年的1~9月份采血量1661万毫升
• 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液凝固障碍病例 如肝功能衰 竭、血液病等。
• 低血容量症。 • 高热。
22
急性等溶性稀释自身输血的原则
19
急性等溶性稀释优点
1. 避免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蛋白质抗原产生的同种免疫反应。 2. 扩大血源,对已采集的血液如果没有用完,可留给其它病人输用。 3. 机体通过反复放血,可刺激红细胞再生,使术后病人的造血机能恢复
比手术前快。 4. 对稀有血型血(如Rh -血型)通过事前采集并长期保存,可为其他
通过各种方法,保护和保存血液,防止丢失、破坏和传染, 并有计划地管理好、利用好这一天然资源。
成分输血 严格指征 规范操作
控制性降压 外科手段 止血剂
自体储血 血液稀释 自体回收
15
术中自体血回收
自体储血的基本方法
术前三周每周采自体全血 1-2U,同时补液,术前总采集量为 4U,末次采血不得晚于术前3天。 术前第三周采自体血 1U,同时补液,术前第二周采集2U,输 入上次采集的1U,术前第一周采集4U,输入第二周采集的2U, 末次采血不得晚于术前3天。 采血期间每日补给铁200 mg;EPO 400u/kg皮下注射,每周2 次。 术前复查 Hct 及血浆蛋白应接近正常。
★ 无异体输血风险 ★ 开源节流
《自体血回输》PPT课件ppt课件

我国自体血回输现状
自体血回输方法
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储血) 稀释性自身输血(麻醉后开刀前储血) 回收式自身输血(手术中自体血回输)
预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储血)
手术前先把自己的血抽出一部分保存起来,手术时 再输入体内。
预存式自体输血——方法
手术前一次或若干次,将患者的血采集出来,储存于 4~6℃冰箱,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日,以备手术中或术后 输血。采血次数一般每周不得超过1次,最好采至术前1周, 一般允许采4~5 单位血。自体输血量较大时(或手术延 期),可采取“蛙跳法”采血,即回输患者保存最久的血 然后再采血。首次采血200--400ml,一周后将第1次所采 血回输并加量采血,如回输400ml,同时采出600ml,再回 输时,采血约800ml,并根据情况适量补充晶体液或加强 营养,以确保患者安全及保持采集血液新鲜。每次采血前 均须测定血红蛋白。
自体血回输
——淮南市中心血站 鹿炳武
自体血回输发展历史
1、1818年始于英国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得以广泛应用。 3、20世纪40和50年代BST几乎不用(异体分型库血的发 展) 4、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血液回收仪器。 5、1970年,美国生产第一台ATS100自体输血机-血液回收新纪 元。 6、1974年,由美国Hsemonetics公司研发的Cell Ssver血液回 收机问世。 7、1976年,noon等研制出更为先进的自体血回收机。 8、从此以后,自体血回收的使用不断增加。
6、病人全身情况不良如心功能不全、阻塞性肺部疾病、肝肾功能 不全或原有贫血者。 7、血液中含有羊水并不是BST的绝对禁忌症,但需用白细胞过滤器 过滤意事项
1、术中处理的血液不得转让其他患者。 2、自体血经洗涤后,血小板、凝血因子、血浆蛋白等基本丢失, 故应根据回收血量或出血量予以补充。 3、术中快速回收处理的血液若未经洗涤处理,其中含有抗凝剂, 故应根据抗凝剂使用的剂量给予相应的拮抗剂。 4、术中回收处理的血中若残留血红蛋白(特别是快速回收处理的 血液),应视血红蛋白残留量给予相应的治疗。 5、术中回收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特别是人工回收操作。 6、回输术中处理的血液时,必须使用输血器。 7、血液保存:暂不回输可保存在22度左右,若超过6小时,应置于 储血专用冰箱,但不超过24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因宗教信仰等原因不愿输异体血者或稀有血型者;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谢谢!
2.按体重计算=70Kg×(15~20)ml/Kg=1050~1400ml
3.按公式计算=70×75×(40-30)/ 35=1500ml
ANH血液保存
预计6h内可回输完毕:
室温下(22℃)保存
预计6h内不能回输: 送输血科专用储血箱保 存
ANH血液回输
回输时机:参照卫生部输注异 体红细胞指征HCT<21%或Hb <70g/L;术中出血不多则在手 术止血后回输。 回输前需按异体血输注常规仔 细核对! 回输顺序:与采集时间相反,后 采的先输,先采的后输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
1
自体输血的定义
» 自体输血:就是当病人需要输血时,输入病人自己预先储存的血 液或失血回收的血液。
2
为什么开展自体输血?
一 临床血源紧张
• 临床用血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无偿献血的增长幅度仍远低于临床用血需求量增长幅度。
•
临床不合理用血。
二 异体输血的风险
• 各种血源性疾病的交叉感染。 • 输血反应 • 免疫功能的抑制,影响疾病的转归。 • 其他输血的不良反应。
ANH的禁忌证
Hb<100g/L 低蛋白血症 凝血机能障碍 不具备监护条件 心肺功能不良患者
ANH的分类
急性有限度的等容血液稀释:Hct稀释至28% 左右 急性极度等容血液稀释:Hct稀释至20%左 右
扩大性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具有携氧能力
的红细胞代用品作为稀释液
ANH的分类
8
二 自体输血的种类
• 回收式自体输血 • 储存式自体输血 • 急性等容稀释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将收集到的创伤后体腔内 过滤后回输给病人
积血或手术过程中的失血,经抗凝,
储存式自体输血:指在一定时间内采集患者 的血液并作相应的保存,在手术需要时 再回输给该患者。
血液稀释式自体输血
(2)血液稀释→血浆白蛋白↓
机体代偿性补充白蛋白:
肝脏加速白蛋白合成,减缓其分解 从血管内、外蛋白贮备中补充
轻中度ANH:跨毛细血管胶体渗透压梯度变化不大 重度ANH:血浆蛋白浓度进一步↓→组织间质渗透
ANH的临床评价
大量研究证明了AN各类外科手术 在美国ANH被用作全髋置换手术的标准质量方案 ANH常与其它血液保护技术联合应用于各类外科手 术: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 步骤开始前抽取患者一定 量的自体血在室温下保存 备用,同时补充等效容量 的晶体或胶体液,使血液 稀释,降低红细胞压积, 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 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 术中失血及患者情况将自 体血回输给患者。
ANH的适应症
患者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HCT≥0.33),估计术中有失血 量大的患者(年龄不是该技术的禁忌症) 手术中需要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时也可以使用。
ANH稀释液的选择
晶体液:平衡液、林格氏液等
胶体液:羟乙基淀粉、右旋糖酐、海脉
素、血定安等
晶:胶=2:1(1:1) 稀释液:采血量=2:1
估算法:成人采血500ml→HCT↓4%
ANH采血量
按体重计算:15~20ml/kg
按公式计算:可抽血量=CV(HCT1—HCT2)/HCT
控制性降压
术前自体血储存 术中回收自体血 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减少出血
ANH的临床评价—优势 减少围术期血液成分丢失 改善微循环及重要器官的灌注 提供一定量的新鲜血小板及凝血因子
ANH的临床评价—价值
节约库存血;
提高输血安全性,无错输血型之虑,避免血源性疾病及异体输血所引起的感染、免 疫抑制等并发症;
CV——循环血量(ml/kg):男75,女65,新生儿85
HCT1——稀释前红细胞压积 HCT2——稀释后红细胞压积 HCT=(HCT1+HCT2)/2 HCT2为目标HCT:一般定为0.25~0.3
ANH采血量
例如: 70Kg男性,HCT1=40%,期望稀释到HCT2=30%,采血量为: 1.按HCT下降10%计算=500ml×(10%/4%)=1250ml
也有根据HCT被稀释的值将其分为
轻度ANH:HCT≥30%
中度ANH:20%<HCT<30%
重度ANH:HCT≤20%
ANH所需的仪器
ANH如何采血
采血时机:麻醉诱导后
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
采血途径: 动脉(多用桡动脉)
中心静脉
周围大静脉(不推荐)
经另一静脉通道输入稀释液
纯氧吸入以保证充分氧合
三目标与要求
• • • 《全区进一步加强血液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三级综合医院自体输血比例要达到25%(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达到35%),二级医 院要达到10% 目前全区自体输血率普遍较低。
自体输血率计算公式为:手术病人自体输血血量 /手术病人输血量(自体输血血量+异体输血血 量)
7
在欧美许多国家,普遍推行自体输血手术,自 体输血约占全部用血量的20%至40%,美国、澳 大利亚更是达60%以上。在日本,择期手术病 人80%至90%会在术前准备2个至3个单位自体血 液。
关注的问题
大量采血是否会影响血压、凝血功能, 是否影响血小板数量,是否影响肝 功能?
(1)
一般认为:Plt>50×109/L
其他凝血因子不低于正常水平的20%~30%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0.75g/L
即能满足凝血的需要
轻中度ANH:不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 对血栓防治起积极作用 重度ANH:凝血功能障碍——稀释性凝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