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城市扩张的空间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据此,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总体呈现出增长缓慢、生育水平低、净迁移率低、社会从业人员增长放缓、人口城市化率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等特点。
最后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下一步的人口发展策略。
标签:人口数量;现状;特点;对策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城市中人口的数量和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和预测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合理分配城市资源。
“十二五”时期,无锡市综合治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有力促进了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 无锡市人口数量发展现状近年来,无锡市人口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1 人口总量增长缓慢,增速进一步降低“十一五”结束时无锡市的常住人口为637.56万,其中市区、江阴、宜兴分别为354.44万人、159.54万人、123.58万人。
进入“十二五”之后,无锡市的常住人口增长放缓,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48.41万人。
从户籍人口数量来看,2001年-2013年增长率都维持在低位,基本低于1%,近五年在0.2%-0.5%区间。
“十五”期间共增加了16.94万人;“十一五”期间共增加了8.76万人;“十二五”前三年共增加了4.26万。
截至2013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722263人。
图1 无锡市常住人口数量(2006年-2013年)1.2 生育水平低,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从1991年开始,无锡市就进入了平稳的低生育水平时期,全市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平缓而稳定,从1991年的11.27‰,下降至2002年的7.66‰,2006年更是降至6.66‰,之后稍有回升,2010年为7.82‰,2013年为8.78‰,仍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11‰的平均水平。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无锡市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了1.44,率先进入低生育水平时期,比全国提前了至少10年的时间。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土地上进行的各种活动,包括耕作、建筑、采矿、林业、城镇建设等。
而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则是指土地利用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产生和影响的原因,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时空变化特征(一)时间变化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等发展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也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化。
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目的也在逐渐变化,即从最初的农业、牧业、渔业发展到工业、城市化等现代经济活动的利用方式。
同时,不同时间段内土地利用的主导特征也不尽相同,比如在20世纪初,农业仍是世界各国的主要产业,土地逐步用于农业生产,而到20世纪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城市和工业用地占据了土地利用的主导地位。
(二)空间变化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一般是指在不同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态的差异。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受到地理、气候、土地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地在土地利用上的差异也显得十分明显,在不同地域内,土地利用的主导产业及其分布情况各不相同。
二、驱动力分析(一)人类活动驱动人类的活动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关键驱动力。
人类对土地的活动主要通过征地、改造、建设等方式进行,人类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追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等都是人类活动驱动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
同时,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压力十分巨大,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人类活动中,需要不断强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引导人类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二)经济发展驱动经济发展也是推动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总体来说,经济发展带来了人类活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变化。
尤其是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直接推动城市用地的大幅增长。
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有限、污染治理困难等问题,因此革新诸如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经济模式,加大农村、生态、水环境等领域的投资,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演变及特征分析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
据统计,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5%以上,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会增至70%。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城市空间的演变方式也是多样的。
城市空间演变的趋势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也在不断演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将逐步趋向以下几个方向:1.城市扩张趋势。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需要不断扩张以满足人们的居住、劳动、教育、娱乐等多方面需求。
同时,城市经济也需要不断扩张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因此,城市扩张是城市空间演变的主要趋势之一。
2.城市密度趋势。
随着城市扩张,城市密度也在不断增加。
城市的密度高意味着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更好的城市运行效率。
但高密度也可能带来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3.城市生态化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采取措施保护城市的自然生态。
城市空间演变的特征城市空间演变过程中,不同城市空间的发展方式也可能不太一样。
但总体上,城市空间演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内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分异越来越明显。
比如住宅区和商业区、工业区之间的分界线越来越明显,不同区域之间的空气质量和环境状态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2. 垂直化。
城市空间的垂直化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
垂直化的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城市景观不和谐的问题。
3. 城市边缘化。
城市空间的边缘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会出现城市边缘化的问题。
这些区域通常地理位置偏远、资源匮乏、经济薄弱,与城市中心区域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
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本身,还会对周边地区和全国乃至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空间演变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无锡太湖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

无锡太湖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无锡太湖新城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一个新兴区域,位于无锡市东南部,毗邻太湖,总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无锡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
本篇文章就无锡太湖新城的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以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考虑到太湖的特殊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价值,规划设计应注重保护太湖及其周边生态系统,通过建设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资源。
同时,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注重优势产业的发展。
无锡太湖新城的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
规划设计应充分挖掘新城的产业潜力,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同时,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引进外资和创新创业人才,推动新城经济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
第三,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考虑到新城的地理条件和发展需求,规划设计应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区划,将市中心区域作为经济、文化、行政中心,发展高端商业、文化艺术等产业。
同时,要合理规划居住区,提供高品质的住宅环境和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此外,规划设计还应注重公共交通、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通达性。
最后,无锡太湖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应注重人文关怀。
作为一个新兴区域,新城的人文环境和社会服务设施尚未完善。
规划设计应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社会服务设施,提供多元化的生活选择。
此外,还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形象和品质。
总之,无锡太湖新城的概念性总体规划设计应以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注重优势产业的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注重人文关怀。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无锡太湖新城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中国城市综合扩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扩张的规划现状及问题
城市规划缺乏长远考虑
一些城市规划只考虑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规划,导致城市发展后 续乏力。
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随着城市扩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扩张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下降 。
实现可持续城市扩张的政策建议
加强城市规划的前瞻性
人口规模扩大和人口结构变化是城市 扩张的重要驱动力。人口规模的增长 导致住房、交通等基础设施需求的增 加,进而推动城市扩张。
02
城市化政策
城市化政策是推动城市扩张的重要因 素。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进城 、放宽落户条件等措施的实施,进一 步加速了城市扩张。
03
交通与通讯
交通和通讯设施的改善使得人员和物 资的流动更加便捷,进而扩大了城市 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推动城市扩张。
二三线城市稳步扩张
二三线城市如南京、武汉、成都等也在稳步扩张,但扩张速度相对 一线城市较慢。
城市群协同发展
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城市群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 重要区域,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协同发展,形成多中心城市体系。
中国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
空间形态变化
中国城市扩张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城市 内部空间结构优化调整。
城市扩张的规划与实践
国外城市扩张的规划与实践经验
01
02
03
纽约
通过城市更新计划,改善 旧城区环境和基础设施, 同时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 产。
东京
采用多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注重公共交通和轨道交 通建设,有效缓解城市拥 堵。
巴黎
长期规划与短期实施相结 合,重视城市绿化和公共 空间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
无锡商业市场分析

海岸城:无锡新兴的商业 中心,以时尚、创意、科 技为主题
PART THREE
● 总体规模:无锡商业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多个领域和行业。
● 增长趋势:随着无锡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商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我 正 在 写 一 份 主 题 为 “ 无 锡 商 业 市 场 分 析 ” 的 P P T, 现 在 准 备 介 绍 “ 无 锡 商 业 市 场 现 状 分 析 ” , 请 帮 我 生 成 “ 主 要 行 业及特点”为标题的内容 主要行业及特点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无锡商业市场的不断 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未来可能面临更 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添加 标题
消费者需求变化: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 化,无锡商业市场需要不断适应和满足消费 者的需求,否则可能会面临市场份额的流失。
添加 标题
法律法规的限制:随着国家对商业市场的监 管力度不断加强,无锡商业市场需要遵守更 多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
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服务的更高要求 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消费者对便捷、快速、高效的购物体验的需求 消费者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商品的需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新能源与环保产业: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将成为未 来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商业市场 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关注政策变化:及时了解政策变化,调整经 营策略
绿色发展: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 色商业发展
PART SIX
三凤桥
老李煎饼
观山阁茶舍
老街里
成功经验:分析无锡商业市场的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如市场定位、营销策 略、品牌建设等方面。
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论证稿2010-无锡规划院

可持续景 观规划
每单元绿色庭院面积 15m2 便捷的公园通路 根据太阳轨迹和交通噪音 设置建筑和街区朝向
300米内公共庭院和公园 ≥35m2 每人 净化雨水和灰水的湿地。 透水铺面 (建筑可再生/可持续能源利用率≥ 80 % 瑞典95% 的电力由非化石燃料生产)
污染物限制: - 10-15 mg/l BOD7 - 0.2-0.5 mg/l 磷 - 10-20 mg/l 氮
战略意义
无锡“四城”建设目标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时指出: 生态城
“…把治理太湖和转型发展引向深 入,加快建设生态城、高科技产业 城、旅游及现代服务城、宜居城。”
总理要求无锡建成四城中,生态城是第一个,并重点强调:
高科技产 业城
无锡四城建设目标
宜居城
旅游与现代服务城 突出集约节约 发展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节水型经济 推广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耕地保护 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的产业 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提升环保意识
城市样本
瑞典哈默比湖生态城 (Hammarby) 中新天津生态城 曹妃甸生态城 《中国低碳生态城发展 战略》
国家标准和 相关规范
无锡要求
无锡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分析情况 无锡市“三城同创”五年行动计划 无锡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 建设规划 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教育设施可达性
4大战略
4、微气候及空气质量
减缓热岛效应
住区热岛效应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达到《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 一般项的要求
指标体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关于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关于对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近年来,无锡市长足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为了更好地了解无锡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报告。
本文将根据对无锡市的调查结果,对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经济发展无锡市是全国知名的制造业城市,是江苏省第二大经济城市,也是一个拥有信息技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轻工业及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的多元发展城市。
首先,从制造业角度来看,无锡市的制造业产值居全国前列,其中纺织、机械、化工等产业发展较快,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在这方面,无锡市已有着国际专业市场,例如太湖板材市场、中国无锡轻工批发市场等等,这些市场也为无锡市培养了一众优秀的创业者、企业家、商人。
其次,无锡市的数字经济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领域,无锡市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成果。
不仅如此,无锡市还拥有了一批知名的互联网企业,比如有“滴滴出行”总部所在地等,这也使得无锡市吸引了众多的年轻人才前往创业、求职。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无锡市持续加强了政策优惠和投资环境优化。
城市微企业、科技创新、土地、产业园区等方面的政策也得到了相对的完善和发展,政府引导投资和鼓励创新的环境不断得到加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
二、社会发展无锡市也是一座拥有完善社会发展且富有人文气息的城市。
首先,从教育方面来看,无锡市拥有众多高等院校,例如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师范学院等。
这些高校不仅为无锡市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同时也有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其次,无锡市的城市规划得到了越来越重视。
无锡市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悉心而有计划,推动了各类公共设施、景观等的建设和改造,为居民提供了更好、更完善的生活环境。
同时,还可看到无锡市有越来越多的文化娱乐场所,比如无锡博物院、水乡古镇等等,这些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困难与挑战在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与发展相对应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城市扩张;建成区;遥感信息提取;空间特征;驱动力分析 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 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该国家和地区社 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建成 区面积的扩张是城市化最直接的体现。城市建成 区是指城市市政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 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的生产建设地段,包括市区 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邻区与城市有着紧 密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共设施的城市建 设用地。它可以反映一定时段城市建设用地规 模、形态和实际使用情况L2]。遥感技术能够快速、 准确、宏观和实时获取城市用地状况及其变化趋 势,地理信息系统又便于对遥感数据进行后期的 综合处理分析,在此基础上获得不同时相的城市 扩展的准确信息,将为城市变迁的动态监测与规 划调控提供科学的技术参数¨]。
万方数据
图6 ’rM4一TM3影像卜的尢锡市 Fig.6 Wuxi City in Image of TM4一TM3
由于裸地的光谱信息与城镇用地信息很相近, 在提取的过程中免不了将一部分裸地划归到城镇用 地,因此,对照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分类图,利用人机 交互目视判渎对提取出来的城镇信息进行修正,去 除其中错误的信息,最终得到研究区城镇建成区 信息。
7、M4一丁M7<K1
(1)
TM5一丁M4>K2
(2)
’rM6>K3
(3)
当某像元同时满足上述三式时,判断该像元为 城镇建筑用地。式(1)利用了城镇用地K1比较小 的特点,式(2)则利用了城镇用地在4、5波段反差很 大的光谱特性。TM4一TM7<K1可以将部分旱地 区分开,同时TM6上旱地的K3较小,而城镇的K3 值很大,这样K1、K2、K3交互控制提取,可以提高 城镇覆盖信息提取的准确率,降低依靠一个K值频 繁试验阈值而造成的误差[9]。经过反复试验,对于 无锡市而言,K1一一10,K2—20,K3一145,就能取 得很好的提取效果。
2数据和方法
2.1 数据 本文使用的遥感影像数据为4个不同时相的
Landsat TM/ETM+数据,成像时间分别为199卜 07—23,1996一01—10,2001—07—26和2005—10一17。图件 数据为1:100 ooO太湖地区地形图以及太湖流域土 地利用分类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无锡统计年 鉴2008》。 2.2研究方法
影像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图像配准和 图像增强。首先在1:100 000的太湖流域地形图上 均匀选取20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地面控制点(GCP), 采取2次多项式的计算方法对2001年的遥感影像 进行几何精校正,误差控制在0.2个像元以内。再以
2001年的ETM+图像为基础对1991、1996、2005 年影像分别进行配准。最后采用低通滤波(3×3)处 理,对图像进行整合合并,突出城和归一化裸露指 数提取了西安市城市边界。杨存建[81等利用差值 建筑覆盖指数(DBI)对成都市区及周边城镇进行
了信息提取。孟飞[9]等利用T』讹一删7<K1,
T』Ⅵ5一TM4>K2和T』Ⅵ6>K3三式联合对ETM 图像中的城镇及其背景信息进行了提取。薛辉、倪 绍祥u叩分别用光谱阈值法、NDBI指数法、监督分类 法和非监督分类法对城镇居民地进行了提取,并且 将它们进行了对比。汤君友、杨桂山[1¨利用几何象 限方位分析法对无锡市城镇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特 征进行了分析。王茜fl胡等对南京市的城市扩展做 了相关的遥感研究。本文借鉴上述方法,引入了 TM7/了、M4组合,并对光谱阈值法进行改进,成功提 取了无锡市城镇用地的信息,并且对其城市扩张的 时空特征及驱动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而1996年是冬季的影像数据,利用T』Ⅵ5一TM4 的波段组合难以将城镇与其他类型地物区分开来 (图5),因此,经过多次试验采取用TM4一TM3来代 替(图6),即:
丁M4一TM7<K1 K2<T』Ⅵ4一TM3<K3 K4<TM7/TM4<K5 式中:K1一一16;K2一一80;K3一一40;K4—
万方数据
11 10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18卷
多平原,西南部太湖沿岸多丘陵和山脉。无锡下辖 江阴、宜兴两市和锡山、惠山、崇安、北塘、南长、滨湖 和新区七区,全市总面积4 787.6 km2,总人口 461.737 6万人。无锡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四季变化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热量丰富。
4 无锡市城市扩展的空间特征
把所提取的城镇信息导人到ArcGIS软件中进
111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第18卷
行4个时相的叠加分析,得到1991~2005年无锡市 城市扩展图(图7)。从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无锡市 城市空间扩张呈现出不均匀发展,主要包括集中连 片发展和轴向扩展m3两种典型的扩展模式:
主要集聚带和无锡市辐射苏一锡一常大都市圈的重要 枢纽。而环湖扩展带主要是以环绕太湖沿岸的城镇 为主,如滨湖镇、太湖镇、胡埭镇以及马山镇等。主 要依靠太湖大力发展旅游业,如北面以三国城、水浒 城和唐城为主的旅游带,以及南面的无锡太湖国家 旅游度假区和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区。这些地区随 着旅游业的发展,相关产业也飞速发展,配套设施不 断完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使其也成为无锡市空间 扩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1.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2.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300111)
摘要:以无锡市1991、1996、2001和2005年的Landsat 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改进后的波段组合阈值提 取法对无锡市城市建成区空间信息进行提取,并参照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分类图对提取的信息进行修正;通过影像叠 加分析,研究1991~2005年无锡市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无锡市城市总体扩张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尤 其是2000年以后,城市扩展出现快速发展。同时无锡市城市空间扩张呈现出不均匀性,主要包括集中连片发展和轴 向扩展两种典霉!!的扩展模式,『f|i城市扩展方向主要集中在常州一无锡一苏州城市中心线沿线和环太湖方向,其中以东 南部和东部扩展最为迅速;结合无锡市1991~2005年社会经济以及人文数据,分析了人口及经济发展对城市扩张 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影响无锡市城市扩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1研究区概况
无锡市位于东经119。31’~120。36’和北纬 31。7’~32。之间,地处江苏省东南部,沪宁铁路中段, 长江三角洲江湖问的走廊部分。南濒太湖,北枕长 江,京杭大运河穿越而过,属长江下游太阳水网区。 无锡地形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东部
收稿日期:2008—11-10;修回日期:2008—11—24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环境一号等国产卫星的大型水体环境遥感监测应用技术与软件研发”(2008BAc34805) 作者简介:夏教(1984~ ),男,安徽省宣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遥感应用的研究.E—mail:xiaruil23@yahoo.com.cn
目前,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城镇用地或城市边界 提取进行了研究,如韦尔奇(R welch)[4]通过对TM 的假彩色合成图像目视解译提取了城市的建成区 面积,并进一步分析了建成区面积与人口之间的 关系。马赛克(Masek)[5]等利用I.andsat卫星对华 盛顿特区的城市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查勇[61等 利用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从TM影像中对无锡 市城镇用地进行了提取。吴宏安[73等利用Landsat
5 无锡市城市扩展驱动力分析
图7无锡市建成区扩展变化图(1991~2005)
Fig.7 Expansion of the Area of Urban Buih—up
Area in Wuxi City from 1991 to 2005
(1)集中连片发展集中连片发展是以城市为 本体向各个方向蔓延,推动了城市边缘区空间多方 向全方位地向农村地区扩展【l引。随着东南部无锡 新区和无锡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锡山经济技 术开发区、北部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部临湖的 无锡市蠡园经济开发区的相继成立,同时依靠紧邻 中心城市、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和外来投资的不断增 长以及独资、合资形式外企的大量涌人的优势,使无 锡市不断地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增强了自身的经济 实力,开发了大量的经济适用房。还完善了公共设 施配套项目,缓解了城区居住用地紧张的状况,这些 新建成区分担了部分城市功能,成为人口和产业郊 迁的最佳选择地点,在图上呈现为相对聚集发展。 尤其是东南部的无锡新区1991~2005年发展尤为 迅速,在图7上表现为东南方向的红色斑块不但面 积大而且很集中。因此其成为无锡市城市扩张的主 要方向。
由图l可以直观看出城镇的灰度值在丁M4和 丁M5波段之间明显增加,而植被和水体地物光谱曲 线呈递减趋势。城镇在丁、M4波段上是暗色调,与 水体(尤其足太湖和无锡市内的水网)相混淆,而在 丁M7波段上呈现出亮色调,这就与水体很容易区分 (图2)。此外,对于ETM+影像,由于第6波段是 热红外波段,可以很明显地反映城镇信息,同时其分 辨率由120 m提高到60 m,因此,该波段也可参与 城市信息的提取。
首先利用l:100 ooo太湖流域地形图对不同时 相的I。andsat TM/ETM+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其次改进波段组合阈值法,研究无锡市城市信息提 取的最佳波段和阈值设置,提取不同时期无锡市城 镇用地信息。然后通过对不同时期无锡市城市建成 区的叠加处理,分析其城市扩展时空规律,研究城市 扩展的驱动力。 2.3遥感影像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