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旅夜书怀》-完美版PPT课件

《旅夜书怀》-完美版PPT课件
2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请找一下首联和颔联中提到了那些意象?
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平野、月、江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
4
• 孤弱的细草 • 在微微的风中飘摇不定, • 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 • 对抗着漫漫长夜。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 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有时候会很自豪地觉得,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比你卑微。于是自由。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 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 的祖父。 诗意上来时,文字不要破坏它。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 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一切达观,都是对悲苦的省略 我们孩还发多夫道知道了,就得看不我们后心回的”家“,不是起 用看把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后心天能们后心回的”家“,不是空于而,风每都到小是一段时光。 它们能够躲过所有凝视的目光,却躲不过那些出其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词PPT

杜甫《旅夜书怀》古诗词PPT

诗词赏析
后四句书“怀”:“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而 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 愤慨。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 人没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老诗人悲愤的心情。面 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 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 泊之意。
诗词赏析
大历三年(768年),迟暮之年的诗人终于乘舟出了三峡,来到湖北荆 门,心境不免孤寂。 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 上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地似乎相 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 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 前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形容大江的东流, 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
相关故事
忍饥挨饿
杜甫生逢乱世,一辈子还真没少挨过饿。 当初,自诩“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他,到长安后不久,就因父亲的 去世,失去了经济来源。为了糊口,他曾采过草药、领过救济粮,还出现过 十来天没米下锅的情形。有时,为了蹭顿饭,便不得不“朝叩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乃至于“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直到十年以后,他才得到 了一个小官,可等他到任后,又回乡探亲时,竟发现自己的小儿子已经被饿 死了。 后来,“安史之乱”就暴发了,诗人在那些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又是没少挨 饿。为此,他拾过橡栗、挖过野芋。
第二部分
诗词内容
诗词内容
旅夜书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课件

旅夜书怀  课件

句 解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1、飘飘:随处飘泊,无依无靠。 诗人罢官之后,居无定所,身 若浮萍,孤苦之间,油然纸上。 2、何所似:象什么呢? 3、沙鸥:一鸟名。应该是海鸥的一种。以水中小鱼为食。漂泊 不定,哪有浅滩小鱼就飞到哪觅食。同时,胆小,易受经吓。 作者自比沙鸥,且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一只孤零零的小鸟,倍 感渺小、孤寂。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居无定所、恍如惊弓。 [译文] 如此人生落拓,到处飘泊,像个什么?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 飞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诗人自叹身世飘零,自觉在权贵面前非常渺小。无论是身后之 名,还是生前之功业,似乎都游离于他。当这种悲愤交集的情 感,外化投射在一只飘零于茫茫天地之间的沙鸥时,诗人晚年 飘零、孤独、寂寥、失意的形象,便由此铸就了。
全诗赏析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 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765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 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 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 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的感情,有人认为是 “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喜”的感情(见 《唐诗论文集· 杜甫五律例解》)。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 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 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 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诗经· 小雅· 采薇》:“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十分动 人。

《旅夜书怀》 ppt课件

《旅夜书怀》 ppt课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杜 ” 。
《 无家别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壹:通过“旅”字看背景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如何理解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含义? (提示:先变成陈述句,品出言外之意 )
颈联用了反问的语气,若改为陈述句就是:名声不应该因为文章而显 著,做官只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辞职。
其言外意为:名声应该因为达济天下而显著,做官不应该因为被排挤 而被辞。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小结
一个题目
四道真题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两种方法 三个方面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2015年高考真题29题)揣摩全诗的内容 和意境,将“细草微风岸,危樯独 夜舟”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贰:通过“夜”字查实景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旅夜书怀》 ppt课件优秀课件(实用教材)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
对应的诗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 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简单翻译)?抒发作者什么情感?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旅夜书怀》张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旅夜书怀》张PPT精品课件

诗 歌
“旅”
旅居、旅途
“旅夜”

“夜”
点出时间
(所见)



“书”

“书怀”

(所感)

“怀”
情怀,感想
诗 歌 六
杜甫(712—770),字_子__美____,曾居 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号__少__陵__野___老,世
称杜少陵,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
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
看 大的_现__实____主义诗人,代表作:“三

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行 役 诗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 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征 人怨》。
• 不相同。 • 陶渊明笔下的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寄托着
作者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幸福; • 苏轼笔下的鸟“拣尽寒枝不肯栖”,表达了孤高自许、
蔑视流俗的心境; • 杜甫则用悲愤的心情描写了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无一
处可为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无处寄身的自己。 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 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旅夜 书怀》 (26张 )
本 诗 小 结
通过描绘旅途中所见的自然风景,以乐 景衬哀情,表达了年老多病的诗人在漂 泊生活中孤独凄凉、苦闷无比的心情。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旅夜 书怀》 (26张 )
分析意境题型

杜甫《旅夜书怀》(36页)PPT课件

杜甫《旅夜书怀》(36页)PPT课件

远处,星空 低垂,原野 辽阔无边; 近处,明朗 的月光下, 江水汹涌澎 湃,奔流不 息。
27
景物
诗人形象 情感
辽阔的平野 浩荡的大江
孤苦 乐景
无助
哀情
灿烂的星月
明确: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
房倌、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
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
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
• 2.当堂背诵 • 3.了解并掌握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两
种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解题方法。
2021
14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021
15
诗歌鉴赏思路:
一看标题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四看全文
提示:注意阅读
伤。
2021
31
旅夜书怀 杜甫
借景抒情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前一层
以乐景 星垂平野阔, 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 写哀情 月涌大江流。 寓情于景
反语
名岂文章著? 后一层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比喻 天地一沙鸥。 直抒胸臆
2021
32
分析意境题型
一般提问: 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之情。
2021
30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 答案:
• ①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②作者以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无一处可为 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中 飘泊,无处寄身的自身。

《旅夜书怀》ppt课件24页PPT

《旅夜书怀》ppt课件24页PPT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旅夜书怀》ppt课件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旅夜书怀》课件(共29张PPT)

《旅夜书怀》课件(共29张PPT)

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延伸: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 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 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 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衬托
手 法
月、大江
阔大
融情 于景 感 乐景 情 哀情
抒情方式: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借景抒情 乐景哀情
直抒胸臆
以景结情
间接抒情
鉴赏“五看”——帮你正确理解古诗词 知方 法
看题目
题目往往提示以下 信息: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诗人情感、 诗歌类型。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月下,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叶孤舟竖着 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 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 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江流奔 腾.如此开阔的环境,如此孤独的小舟, 表 达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 情.
3、通过“抒怀”悟实 情
书怀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颈联:
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
官”是因
为”老病”而休的。
思考: 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意象
画面
意境
低垂的星空: 辽阔的平野:
星空低垂愈显 原野辽阔无边
涌动的月影: 浩荡的大江:
明朗的月空下 江水汹涌澎湃 奔流不息
雄浑 阔大
情感
孤苦 伶仃 无依无靠
2021/3/7
CHENLI
11
3、通过“抒怀”悟情 感
名岂文章著?
书 怀 官应老病休。 抒情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2021/3/7
CHENLI
19
拓展练习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 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 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 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 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 的特点和情调。
2021/3/7
CHENLI
3
旅夜书怀
杜甫
2021/3/7
CHENLI
4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2021/3/7
CHENLI
5
1、通过“旅”字看背


旅居
2021/3/7
CHENLI
6
旅:是旅居之意。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意境),抒发作者什么情感?
2021/3/7
CHENLI
9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意象
画面
意境
情感
细草
微风 阔岸 危樯 孤夜 独舟
2021/3/7
孤弱的细草 在无边的风 里飘摇不定
孤立突兀的 危樯和孤独 的小舟对抗 着漫漫长夜
CHENLI
漂泊无依 寂静凄冷 孤独寂寞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021/3/7
CHENLI
18
《旅夜书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叶孤舟竖 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 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 涛中翻动如涌,江流奔腾.(一景)如此开阔的环 境,如此孤独的小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 旅夜图.(二境)表现了诗人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 之情.(三情)
旅夜书怀
杜甫
2021/3/7
CHENLI
1
•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21/3/7
CHENLI
7
2、通过“夜”字察实景
夜所见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2021/3/7
CHENLI
8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 晚。 诗句有: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思考:首先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细草 、微风、岸、危樯、夜、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
艺术手法:
由近到远,由下到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反衬(以乐景衬哀情),直抒胸臆 比喻 。
2021/3/7
CHENLI
16
延伸: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 谓意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 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 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杜甫的思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 热.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 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 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 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 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021/3/7
CHENLI
14
抒情方式: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借景抒情 乐景哀情
直抒胸臆
以景结情
间接抒情
2021/3/7
CHENLI
15
总结:通过课文题目了解诗歌内容 1、通过“旅”字看背景 2、通过“夜”字察实景 3、通过“书怀”悟实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 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21/3/7
CHENLI
2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理解诗 歌的内容。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中抒发的宦游疲倦、漂泊孤苦的 悲凉苦闷之情。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làng]州 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可以在成 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 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 (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 《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2021/3/7
CHENLI
12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病休
直抒胸臆 ---
凄苦无助 愤激不平
2021/3/7
CHENLI
13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用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效果?
比喻。作者用悲愤的心情描写了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 、无一处可为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 中飘泊、无处寄身的自己。以形象比喻作结,鲜明深刻地 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 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一沙鸥” 照应“独夜舟”,对比鲜明,比喻贴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