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分析(反应式)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实训六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一、实训目标通过本实训,要求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的程序、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检验结果的处理与判断,能够规范书写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二、质量标准对乙酰氨基酚片Duiyixian’anjifen PianParacetamol Tablets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
0%.【性状】本品为白色片、薄膜衣或明胶包衣体,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鉴别】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5g),用乙醇20ml分次研磨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滤过,合并滤液,蒸干,残渣照对乙酰氨基酚项下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反应.【检查】溶出度取本品,照溶出度测定法(附录1[1]ⅩC第一法),以稀盐酸24ml 加水至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 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溶液5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加0。
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50ml,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在257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E cm%11)为715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限度为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A).【含量测定】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40mg),置25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50ml及水50ml,振摇15分钟,加水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照对乙酰氨基酚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自“置100ml量瓶中”起,依法测定,即得.【类别】同对乙酰氨基酚。
【规格】(1)0.1g(2) 0。
3g(3)0.5g【贮藏】密封保存。
四、实训过程(一)仪器、试药准备及实训用液的制备1、实训用仪器与试药的准备仪器:溶出仪、紫外分光光度仪、电子或分析天平(感量0。
1mg)、托盘天平、称量瓶、试管、小烧杯(50ml、10ml)、量筒(1000ml、100ml)、胶头滴管、移液管(5ml、1ml)、量瓶(250ml、100ml、50ml)、注射器(10ml)、漏斗、干燥器、玻棒及乳钵。
实验题目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1

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实验设计一、实验题目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二、实验目的:1、了解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分析方法;2、了解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一些常规检查及测定;3、掌握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各成分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4、掌握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分析特点。
三、实验原理(或依据):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乙酰水杨酸和咖啡因三种主成分。
反应式表示如下: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原理(重氮化法)乙酰水杨酸的测定原理(酸量法)咖啡因的测定原理(碘量法)四、主要设备和试剂:电子天平、升降式崩解仪、溶出仪、锥形瓶、滴定管、玻璃棒、分液漏斗、容量瓶、分光光度计、移液管等0.1mol/l HCL 溶液0.4g/lNaOH 稀硫酸溴化钾 0.lmol/L亚硝酸钠液氯仿中性乙醇0.1mol/L氢氧化钠液淀粉指示液酚酞指示液 0.1 mol/L碘液等五、实验流程:1、重量差异检查2、崩解时限检查3、溶出度的测定4、含量测定六、实验方法:1、重量差异检查取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1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算平均片重),记录,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记录(每片的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
2、崩解时限检查取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6片于升降式崩解仪中崩解,记录崩解时间。
3、溶出度的测定量取1000ml 0.1mol/l HCL 溶液放入溶出杯中,取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6片精密称定,记录,投入六个转篮中,转速为每分钟100转,经30分钟时,分别量取溶液5ml滤过,初滤液弃去,精密量取续滤液1.5ml,置于25ml 容量瓶中,用0.4g/lNaOH 溶液定容,摇匀,以NaOH 溶液作参比溶剂,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8H9NO2的吸收系数为715计算出每片的溶出量。
附:计算公式:溶出量%=[(A/W)/(A*/W 平均)]×100%4、含量测定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记录,研细,备用A.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上述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25 g),置锥形瓶中,加稀硫酸25 ml,缓缓加热回流60分钟,冷却至室温,将析出的水杨酸滤过,滤渣与锥形瓶用盐酸液(1→2)40ml,分数次洗涤,每次5m1,合并滤液与洗液,加溴化钾3g溶解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在不低于20℃的温度下,用0.lmol/L亚硝酸钠液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将尖端洗涤,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用细玻棒蘸取溶液少许,划过涂有含锌碘化钾淀粉指示液的白瓷板上,即显蓝色的条痕,停止滴定,5分钟后再蘸取少许,划过一次,如仍显蓝色的条痕,即达终点。
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分析(反应式)综述

滤过 蒸干
残渣
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重氮化-偶合反应
四、实验步骤
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取残渣 0.1 g 于小烧杯 加水 10 ml 煮沸,放冷 加三氯化铁试液 1 滴 显色反应 (紫堇色)
四、实验步骤
重氮化-偶合反应
取残渣 0.1 g 于小烧杯 加稀盐酸 5 ml
置水浴中加热 40分钟,放冷
取上述0.5 ml 于小试管 滴亚硝酸钠试液 5 滴 摇匀
加水3 ml 稀释后 碱性β-萘酚试液 2 ml 摇匀
显色反应 (红色)
四、实验步骤
鉴别实验中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辅料,因此鉴别实验前 前应进行过滤操作再进行提取分离。
四、实验步骤
药物制剂成分的含量测定
2、吸收系数是物质的物理常数吗?欲将吸收系 数作为定量依据,需要哪些实验条件?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的方法还有哪些?
谢谢
原料
UV法 306nm
待检测化合物
片剂 注射剂 糖浆剂 口服浓缩液
制剂标准的项目 比原料药复杂
双波长 UV法
4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含量结 果表达
原料药 百分含量
片剂或注射剂
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分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熟悉建立片剂药物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掌握芳酸类药物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内容
对乙酰胺基酚 Paracetamol
OH
O N H CH3 N
O
OH
O N H CH3
12.对乙酰氨基酚片

TS-MF-1012-00 对乙酰氨基酚工艺规程山西信谊制药有限公司质量保证部二OO二年目录1、产品概况2、处方和依据3、生产工艺流程图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5、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6、工艺(环境)卫生、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7、原辅料消耗定额、技经指标及计算方法8、包装要求、说明书、贮藏方法9、原辅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10、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1、支持文件12、附页对乙酰氨基酚工艺规程1.产品概况1.1产品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片汉语拼音:Duiy ixian’anjifen pian英文名:Paracetanmol Tabnlets1.2规格:0.3g1.3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416剂型:片剂1.4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1.5溶出度:≥80%1.6成品率:≥97.0%1.7含量限度: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C8H9NO2)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1.8有效期:二年。
2.处方和依据2.1处方:原辅料名称每万片用量(g)原辅料处理对乙酰氨基酚3000 过80目筛碳酸钙60 过100目筛糊精50 过100目筛淀粉220 过100目筛5%羟丙甲纤维素溶液680 过100目筛羧甲淀粉钠50 过100目筛硬脂酸镁20 过40目筛2.2依据: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2.3每片成份及含量:3.生产工艺流程图3.1生产工艺总流程图(另附)3.2制粒生产工艺流程图(20万片/料)(见下页)对乙酰氨基酚碳酸钙糊精淀粉进风温度80℃以下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4.1原辅料处理4.1.1对乙酰氨基酚过100目筛4.1.2碳酸钙过100目筛。
4.1.3糊精过100目筛。
4.1.4淀粉过100目筛。
4.1.5硬脂酸镁过40目筛。
4.1.6羧甲淀粉钠过100目筛。
4.2配料4.2.1按本品处方正确计算每料用原辅料量,双人复核,准确配料。
每料20万片,用乙酰氨基酚60kg,淀粉36kg,碳酸钙1.2kg糊精1kg。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61960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c.png)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减轻关节炎和牙痛等。
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溶出度测定是测定药品释放活性成分的关键方法之一,可用于评估药品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本实验旨在采用美国药典(USP)提供的方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
1.实验原理溶出度是指药品中活性成分从药片或胶囊中释放出来的比例。
药品的溶出度对药效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进行检测以确保药品质量达到标准。
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包括旋转篮法和流动池法。
旋转篮法适用于药片和胶囊,有利于模拟胃肠道的运动。
而流动池法适用于注射剂和眼药水等液体制剂。
本实验采用的是旋转篮法,将对乙酰氨基酚片放入篮中,放到模拟胃肠道的容器中,并在旋转的条件下采集样品,测定其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
2.实验步骤2.1 准备a.先将篮子和箔纸放在烘箱中烘干,预热至50℃左右。
b.称取一定量的对乙酰氨基酚片粉末,将其压制成药片。
c.提取篮子和箔纸,稍稍冷却,然后将篮子置于箔纸上,放回烘箱中预热至50℃。
d.取一定量的模拟胃液,将其预热至37℃。
2.2 实验操作a.取一个已称好药片,将其放入篮子中,然后盖上篮子盖子,确保药片合适地固定在篮子中。
b.用钢丝将篮子悬挂在模拟胃液的容器中,保证篮子不接触容器底部。
c.启动旋转器,设置旋转速度为50rpm,开始测定。
d.每个时间点收集一个样品。
将采样器插入模拟胃液中,确保其到达药片所在的位置(通常为时间的1/3、2/3和3/3),并将样品收集到样品瓶中,以供后续分析。
e.持续测定至90分钟,并在每个时间点记录剩余的药片和溶出度数据。
f.一旦测定完成,将篮子和样品在干燥的环境下过夜。
2.3数据处理a.逐一记录采集的样品的时间和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量。
b.将数据绘制成输药时间与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量的关系图。
c.计算药物的平均溶出度,这是从剩余药物的总质量中计算出来的。
3.实验注意事项a.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需准确称取药材,不得有误差。
6.2.22.2对乙酰氨基酚及其片剂的质量检验

HO
NH2 HCl + CH3COOH
HO HO
NH2 HCl + HNO2
HO
N N Cl +
OH + NaOH
N N Cl + 2H2O
NN
OH
OH + NaCl + H2O
红外吸收光谱法 特征官能团(苯环、羰基、氨基)红外吸收。 方法: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三氯化铁反应和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
对氨基酚的检查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与原料药中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检查项目内容一致。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0.2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 加溶剂 [甲醇-水(4:6)]适量,振摇使对乙酰氨基酚溶解,加溶剂稀释至刻度, 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取对氨基酚对照品与对乙酰氨基酚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 [甲醇-水 (4:6)]制成每1ml中各约含20μ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g
加乙醇10ml溶解后
1号 2号 3号
NH2
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溶液比较,不得更浓;
如显色,与棕红色2号或橙红色2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OH
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
色谱条件为:用辛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 (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5nm;柱温为40℃。
红外吸收光谱法鉴别 丙酮溶解分离原料药
辅料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100mg),用丙酮10ml,研磨溶 解,滤过,滤液水浴蒸干,残渣经减压干燥,依法测定。本品的红外吸收 谱图应与对照的图谱一致。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

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的测定一、试验目的1.掌握片剂溶出度的测定方法及溶出速率曲线的绘制。
2.能正确使用溶出度测定仪。
二、实验指导片剂等固体制剂服用后,在胃肠道中要先经过崩解和溶出两个过程,然后才能透过生物膜吸收。
对于许多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该药物从剂型中溶出的量成正比。
对难溶性药物而言,溶出是其主要过程,故崩解时限往往不能作为判断难溶性药物制剂吸收程度的指标。
溶解度小于0.1~1.0(g/L)的药物,体内吸收常受其溶出速度的影响。
溶出速度除与药物的晶型、颗粒大小有关外,还与制剂的生产工艺、辅料、贮存条件等有关。
为了有效地控制固体制剂质量,除采用血药浓度法或尿药浓度法等体内测定法推测吸收速度外,体外溶出度测定法不失为一种较简便的质量控制方法。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
但在实际应用中溶出度仅指一定时间内药物溶出的程度,一般用标示量的百分率表示,如药典规定30分钟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限度为标示量的80%。
对于口服固体制剂,特别是对哪些体内吸收不良的难溶性的固体制剂,以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的固体制剂,均应作溶出度检查并作为质量标准。
三、仪器及材料仪器:溶出度测定仪、转篮、量筒、721型分光光度计、取样器、滤器、微孔滤膜、分析天平、水浴。
材料:对乙酰氨基酚片、0.1N盐酸、0.5N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四、实验内容(一)转篮法仪器装置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
不锈钢丝网内径为22.2mm±1.0mm,转篮转动时幅度不得超过±1.0mm。
2.操作容器为1000ml的圆底烧杯,外套水浴;水浴的温度应能使容器内溶剂的温度保持在37℃±0.5℃。
转篮底部离烧杯底部距离为25mm±2mm。
3.电动机与篮轴相连,转速可任意调节在每分钟50~200转,稳速误差不超过±4%。
4.取样点位置应转篮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10mm处。
咖啡因的提取,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 的制备及质量分析教材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题目:咖啡因的提取,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及质量分析学院:医药学院班级: xxxxxxxxxxx姓名: xxxxxxxxxxxx学号: xxxxxxxxx一、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的概述复方对乙酰氨基酚主要成分是咖啡因、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
是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类药品,其中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作用,咖啡因能增强镇痛效果,阿司匹林则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适用于头痛、牙痛、月经痛、神经痛、肌肉痛、风湿痛及发热。
一般在常用剂量下耐受,在极个别情况下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
少数可发生皮肤过敏症(红疹、荨麻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学龄前儿童及对本品某一成份过敏者禁用。
二、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一)实验原理咖啡因又叫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存在于茶叶、咖啡、可可等植物中。
咖啡因是弱碱性化合物, 可溶于氯仿、丙醇、乙醇和热水中, 难溶于乙醚和苯(冷)。
纯品熔点235~236℃,含结晶水的咖啡因为无色针状晶体,在100 ℃时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 ℃时显著升华,178℃时迅速升华。
利用这一性质可纯化咖啡因。
(二)实验步骤称取5g干茶叶, 装入滤纸筒内, 轻轻压实, 滤纸筒上口塞一团脱脂棉, 置于抽提筒中, 圆底烧瓶内加入60~80ml95%乙醇, 加热乙醇至沸,连续抽提1h,待冷凝液刚刚虹吸下去时, 立即停止加热。
将仪器改装成蒸馏装置, 加热回收大部分乙醇。
然后将残留液(大约l0~15ml) 倾入蒸发皿中, 烧瓶用少量乙醇洗涤, 洗涤液也倒人蒸发皿中, 蒸发至近干。
加入4g 生石灰粉, 搅拌均匀, 用电热套加热(100~120V), 蒸发至干,除去全部水分。
冷却后,擦去沾在边上的粉末, 以免升华时污染产物。
将一张刺有许多小孔的圆形滤纸盖在蒸发皿上, 取一只大小合适的玻璃漏斗罩于其上, 漏斗颈部疏松地塞一团棉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步骤
含量测定注意事项
本实验用吸收系数法测定含量,其优点是操作 简便、快捷,不必用对照品。但该法受仪器的精度、 操作和环境因素等影响较大,因此测定前必须对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校正与检定,波长、吸光
度的准确度、杂散光均符合要求,才能保证结果的 准确。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片剂分析的基本要点。
置水浴中加热 40分钟,放冷
取上述0.5 ml 于小试管 滴亚硝酸钠试液 5 滴 摇匀
加水3 ml 稀释后 碱性β-萘酚试液 2 ml 摇匀
显色反应 (红色)
四、实验步骤
鉴别实验中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片中含有辅料,因此鉴别实验前 前应进行过滤操作再进行提取分离。
四、实验步骤
药物制剂成分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 0.5 g ) 乙醇 20 ml分 3 次研磨
滤过 蒸干
残渣
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重氮化-偶合反应
四、实验步骤
三氯化铁显色反应
取残渣 0.1 g 于小烧杯 加水 10 ml 煮沸,放冷 加三氯化铁试液 1 滴 显色反应 (紫堇色)
四、实验步骤
重氮化-偶合反应
取残渣 0.1 g 于小烧杯 加稀盐酸 5 ml
片剂的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测结果的表达方式
★
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
四、实验步骤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
取本品 5片 精密称定 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对乙酰氨基酚 40 mg)
置250ml 量瓶 加0.4% 氢氧化钠溶液 振摇15 min 50 ml 与水 50 ml 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取滤液 5 ml 加0.4% 氢氧化钠溶液 10 ml
置 100ml 量瓶
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紫外分光光度法(257 nm)
按C8H9NO2 的吸收 系数 为715测定注意事项
含量测定先定容后过滤,过滤时,所有仪器均需 干燥。弃去初滤液,量取续滤液进行分析,以保持
浓度的一致,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
吸光度度数3次,取平均值计算含量。
对乙酰胺基酚 Paracetamol
OH
O N H CH3 N
O
OH
O N H CH3
N S CH3
O
S
N O
S
N O
吡罗昔康 Piroxicam
美洛昔康 Meloxicam
显玫瑰红色
显淡紫色
重氮化-偶合反应
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芳伯氨基,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可 生成对氨基酚,再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之 后再与碱性β-萘酚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2、吸收系数是物质的物理常数吗?欲将吸收系 数作为定量依据,需要哪些实验条件?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的方法还有哪些?
谢谢
水解反应 产生芳伯 胺
HO NHCOCH3
+
HCl
+
H2O
HO
NH2 · HCl + CH3COOH
芳伯胺重氮化
HO NH2 · HCl + HNO2 HO N2Cl + 2H2O
偶合反应
N N HO N2Cl
+
OH OH
OH
+ NaOH
红色偶氮化合物
二、实验原理
水解
酰胺
特殊基团
酚羟基、芳伯氨基
原料
UV法 306nm
待检测化合物
片剂 注射剂 糖浆剂 口服浓缩液
制剂标准的项目 比原料药复杂
双波长 UV法
4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含量结 果表达
原料药 百分含量
片剂或注射剂
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分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熟悉建立片剂药物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掌握芳酸类药物鉴别和含量测定的内容
和要求
掌握吸收系数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原 理、操作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乙酰氨基酚片
结构
C8H9NO2 151.16
主要理化性质
性状
无臭味微苦
溶于热水或乙醇
白色晶体
对乙酰胺基酚与三氯化铁显蓝紫色
酚羟基反应
H N HO O CH3 + FeCl3 Fe1/3O H N O 蓝紫色 CH3 + HCl
吸收光谱特性
苯环共轭系统
鉴别和含测均基于上述理化性质
三、仪器与试药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 试药 稀盐酸 氢氧化钠 对乙酰氨基酚片 亚硝酸钠溶液 碱性β-奈酚试液
小烧杯
量筒
容量瓶
研钵
四、实验步骤
药物鉴别项目
性状鉴别 一般鉴别 化学反应组合鉴别
★
专属性鉴别
四、实验步骤
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
药物分析教研室 李新春,宋方茗 2014.03.17
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
复杂性--方法比原料药复杂 附加成分:赋形剂、稀释剂、附加剂 复方制剂:各有效成分间相互影响 有机溶剂提取 思路
加掩蔽剂
制剂标准的项目比原料药复杂
片 剂 注射剂 (抗氧剂)
UV法 254nm 非水 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