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数据处理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数据处理

1.3 3.1主要成分的鉴别及含量的测定数据记录:
一、性状
二、鉴别
三、片重差异
平均片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片重/g
重量差异/%
序号Leabharlann 11121314
15
16
17
18
19
20
片重/g
重量差异/%
结论:
四、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1.吸收池配套性检测
A1=, A2=, A3=, A4=
2.定性分析:标准物质的吸收曲线
标准溶液的浓度:
λ/nm
A
λ/nm
A
λ/nm
A
λ/nm
A
3.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测量波长:;标准溶液原始浓度:。
溶液代号
吸取标液体积,mL
ρ,μg/mL
A
0
1
2
3
4
5
6
7
8
4.未知溶液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平行测定次数
1
2
3
吸光度,A
查得的未知液浓度,μg/mL
计算过程:
定量分析结果:未知溶液的浓度为:
对乙酰氨基酚片主要成分的含量:
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调查表

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调查表【实用版】目录1.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调查表的背景2.调查表的目的和意义3.调查表的具体内容和步骤4.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处理5.结论和建议正文【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调查表的背景】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超常结果,即检测结果明显偏离正常范围。
为了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我们制定了一份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调查表。
【调查表的目的和意义】本调查表的目的在于收集和分析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的数据,找出可能导致超常结果的因素,为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超常结果的调查和处理,有助于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质量。
【调查表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调查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室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名称、地址、联系人等。
2.对乙酰氨基酚片检测方法:记录检测方法、仪器型号等。
3.检测结果:收集超常结果的详细数据,包括检测值、参考范围、偏离程度等。
4.超常结果原因分析:对每个超常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可能原因包括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检测方法、仪器维护等。
5.改进措施:根据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调查步骤如下:1.收集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的相关数据。
2.填写调查表,详细记录每个超常结果的情况。
3.分析调查数据,找出导致超常结果的潜在原因。
4.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处理】在收集了足够的调查数据后,我们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结果发现,导致超常结果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标本采集不规范、运输和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检测方法不够准确等。
针对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完善标本采集和运输流程、更新检测方法等。
【结论和建议】通过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室超常结果的调查,我们发现超常结果的原因多样,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查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教学设计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杨怀瑾一、简介1、项目名称: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2、项目介绍:《药品理化分析技术》是中职药剂的核心课程。
是将原有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进行有机整合而成的一门课程。
课程共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药物化学与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与实验,第二模块是按药物作用分类进行各类药物及其分析的理论与实验,第三模块是综合实训。
本学期综合实训项目按照药品质量检测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药物分析工等考核标准,选择6个典型药物作为载体设计了项目教学,按照《中国药典》(二部)进行全面检测,使学生学会药物原料、辅料、各剂型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和常规仪器的使用,全面训练学生的对各类药物检测的专业技能,培养严格执行药品标准的意识和能力。
6个项目其中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检验。
本项目就是对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全面的质检,包括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通过实训,让学生理解对乙酰氨基酚片鉴别、含量测定的原理,掌握性状观测、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操作,进一步强化化学鉴别、重量差异检查、脆碎度检查、溶出度检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操作要点。
3、适用岗位:药品生产企业QC岗位4、学习时间:10课时(性状观测、鉴别:2课时;检查:5课时;含量测定:3课时)二、项目设计理念以药品检测工作过程为依据确定岗位训练模块,采用“任务驱动-分模块轮岗训练”教学模式和“分组讨论、实际操作、虚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国家标准及企业规范分层次一体化训练,强化学生对药检工作过程的认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成就感。
通过虚拟训练,可节省资源,并可解决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
三、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心理:我校08药1班(课改班)的学生已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较高。
2、在学习本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已经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药品理化分析技术》基础知识和对乙酰氨基酚的结构、主要性质。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61960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c.png)
[精品]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是一种非处方药,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减轻关节炎和牙痛等。
在药品质量控制方面,溶出度测定是测定药品释放活性成分的关键方法之一,可用于评估药品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本实验旨在采用美国药典(USP)提供的方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
1.实验原理溶出度是指药品中活性成分从药片或胶囊中释放出来的比例。
药品的溶出度对药效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进行检测以确保药品质量达到标准。
常用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包括旋转篮法和流动池法。
旋转篮法适用于药片和胶囊,有利于模拟胃肠道的运动。
而流动池法适用于注射剂和眼药水等液体制剂。
本实验采用的是旋转篮法,将对乙酰氨基酚片放入篮中,放到模拟胃肠道的容器中,并在旋转的条件下采集样品,测定其对乙酰氨基酚溶出度。
2.实验步骤2.1 准备a.先将篮子和箔纸放在烘箱中烘干,预热至50℃左右。
b.称取一定量的对乙酰氨基酚片粉末,将其压制成药片。
c.提取篮子和箔纸,稍稍冷却,然后将篮子置于箔纸上,放回烘箱中预热至50℃。
d.取一定量的模拟胃液,将其预热至37℃。
2.2 实验操作a.取一个已称好药片,将其放入篮子中,然后盖上篮子盖子,确保药片合适地固定在篮子中。
b.用钢丝将篮子悬挂在模拟胃液的容器中,保证篮子不接触容器底部。
c.启动旋转器,设置旋转速度为50rpm,开始测定。
d.每个时间点收集一个样品。
将采样器插入模拟胃液中,确保其到达药片所在的位置(通常为时间的1/3、2/3和3/3),并将样品收集到样品瓶中,以供后续分析。
e.持续测定至90分钟,并在每个时间点记录剩余的药片和溶出度数据。
f.一旦测定完成,将篮子和样品在干燥的环境下过夜。
2.3数据处理a.逐一记录采集的样品的时间和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量。
b.将数据绘制成输药时间与对乙酰氨基酚溶出量的关系图。
c.计算药物的平均溶出度,这是从剩余药物的总质量中计算出来的。
3.实验注意事项a.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需准确称取药材,不得有误差。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标准

对乙酰氨基酚Duiyixian,anjifenParacetamolC8H9N02151.16本品为4'-羟基乙酰苯胺。
按干燥品计算,含C8HsN02应为98.0%〜102.0%。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本品在热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水中略溶。
熔点本品的熔点(通则0612第二法)为168〜172-C.【鉴别】(1)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氣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2)取本品约0.l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牙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31图)一致。
【检査】酸度取本品0.10g,加水10ml使溶解,依法测定(通则0631),pH 值应为5.5~6.5。
乙酵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l.0g,加乙醇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棕红色2号或橙红色?中国药典2015年版2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氣化物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査(通则0801),与标准氣化钠溶液5.O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硫酸盐取氣化物项下剩余的滤液25ml,依法检査(通则0802),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对氨基酚及有关物质临用新制。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甲醇-水(4=6)]制成每lml中约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对氨基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上述溶剂溶解并制成每lml中约含对氨基酚0.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lml,置同—100ml量瓶中,用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试验。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综合实训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检验

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检验序号项目(章节)任务学时主要内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教学实施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2 项目二片剂的质量检查任务216对乙酰氨基酚片质量检验1.学会查阅中国药典(二部)及相关资料。
2.学会片剂的一般取样方法3.熟悉片剂的外观性状检查及标示量。
4.掌握药物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
5.学会片剂常规检查。
6.学会溶出度检查6.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吸收系数法定量方法及标示百分含量计算。
7.能正确填写相关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单。
8.培养正确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良好习惯。
1.能根据样品量及任务要求计算取样量2. 熟悉片剂的颜色、包衣及其原料药溶解性3.依据中国药典(二部),正确进行片剂前处理4.依据中国药典(二部),正确使用呈色反应以及水解反应进行化学鉴别,掌握重氮化-偶合反应。
5.依据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正确操作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并会计算溶出量6.依据中国药典(二部附录)中片剂项下各项规定进行操作7.依据中国药典(二部),正确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的标示百分含量。
8.会选用合适容器将药品留样,贴好标签,并按规定期限留样9.会填写实验记录,并粘贴取样标志10. 能处理实验中的异常现象11.实验后能关闭、清洗、干燥、贮存仪器演示与实操药品检测中心。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制备含量测定与溶出速率测定

综合实验报告四、实验步骤1、片剂处方(制成100片):五、数据处理1、片重差异取十片称量,总重量为4.452g,平均片重为0.445g。
含量测定:A=0.352,因此浓度c=4.981p g/mL,因此40mg样品中乙酰氨基酚m=50X100c/1000=24.905mg,药物含量m/40X100%=62.26%2、扑热息痛片溶出速率(1)溶出数据(2)溶出曲线(3)药典规定扑热息痛片30分钟溶出百分量不得少于标示量的80%。
六、实验结果分析1、扑热息痛片处方中加入硫脲作为抗氧剂防止扑热息痛被氧化变黄。
2、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能影响到他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溶出速率过低的固体制剂无法在人体内完全释放出作用药物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故需测定溶出速率。
3、压片过程中,湿颗粒应根据主药与辅料的性质,以适宜温度尽快干燥,干燥后颗粒往往结团粘连,需过筛整粒,也可加入润滑剂同时整粒并混匀。
4、溶出过程中取样的位置应按照药典规定,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内完成。
5、溶出度测定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对所用的溶出度测定仪,应预先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并检查温度的控制,转速等是否精确,升降桨叶是否灵活;(2)桨叶的位置高低对溶出度测定有一定的影响,应按规定高度装置,转篮底部距溶出杯底为25mm;(3)转换释放介质时要十分小心,切勿将片子倒掉;(4)做完一次测试后,要将转篮,烧杯等用自来水,蒸馏水依次冲洗干净,备用。
七、思考题1、扑热息痛片处方中为何加入硫脲?(抗氧剂)答:作为抗氧剂防止扑热息痛被氧化变黄。
2、为什么有些固体药物的固体制剂需测定溶出速率?答:因为固体制剂的溶出速率能影响到它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溶出速率过低的固体制剂无法在人体内完全释放出作用药物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明显。
3、溶出度测定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对所用的溶出度测定仪,应预先检查其是否运转正常,并检查温度的控制、转速等是否精确、升降桨叶是否灵活等。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目的:明确对乙酰氨基酚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对乙酰氨基酚的检验。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乙酰氨基酚的检验。
责任人:化验员。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8H9NO2应为98.0%~102.0%。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本品的熔点(见熔点测定法)为168~172℃。
[鉴别] (1) 本品的水溶液加三氯化铁试液,即显蓝紫色。
(2) 取本品约0.1g,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中加热40分钟,放冷;取0.5ml,滴加亚硝酸钠试液5滴,摇匀,用水3ml稀释后,加碱性β-萘酚试液2ml,振摇,即显红色。
[检查] 酸度取本品0.10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见pH值检查法),pH值应为5.5~6.5乙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取本品1.0g,加乙醇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见溶液澄清度检查法)比较,不得更浓;如显色,与棕红色2号或橙红色2号标准比色液(见颜色检查法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氯化物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见氯化物检查法),与标准氯化钠溶液 5.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硫酸盐取氯化物项下剩余的滤液25ml,依法检查(见硫酸盐检查法),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2%)。
有关物质取本品的细粉1.0g,置具塞离心管或试管中,加乙醚5ml,立即密塞,振摇30分钟,离心或放置至澄清,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每1ml含对氯苯乙酰胺1.0mg的乙醇溶液适量,用乙醚稀释成每1ml中含5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见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0μl与对照溶液4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
以氯仿-丙酮-甲苯(13:5:2)为展开剂,展开后,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大,更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3.1主要成分的鉴别及含量的测定数据记录:
一、性状
二、鉴别
三、片重差异
平均片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片重/g
重量差异/%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片重/g
重量差异/%
结论:
四、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1.吸收池配套性检测
查得的未知液浓度,μg/mL
计算过程:
定量分析结果:未知溶液的浓度为:
对乙酰氨基酚片主要成分的含量:
A1=, A2=, A3=, A4=
2.定性分析:标准物质的吸收曲线
标准溶液的浓度:
λ/nm
A
λ/nm
A
λ/nm
A
λ/nm
A
3.对乙酰氨基酚标准曲线的绘制
测量波长:;标准溶液原始浓度:。
溶液代号
吸取标液体积,mLρ,μg/mLA Nhomakorabea0
1
2
3
4
5
6
7
8
4.未知溶液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平行测定次数
1
2
3
吸光度,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