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感官教具—重量板
音感钟教案蒙氏

音感钟教案蒙氏
蒙氏教具-蒙氏感官教具
(1)以教具来刺激感官发展,奠定儿童智力发展的基础。
(2)通过教具进行工作,发展观察力、理解力、注意力和抑制力。
(3)通过教具的刺激,使之秩序化,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4)通过教具进行工作,激发儿童的欲望及自发性。
蒙氏教具使用参考(蒙特梭利教具使用与操作)
蒙氏感官教育教具的内容有五方面:
1.蒙氏视觉教育教具。
通过视觉练习,使孩子掌握形状、面积、体积。
视觉教具里有:
(1)插座圆柱体(高低粗细大小的比较组合)
(2)粉红塔(认识大小等差)
(3)棕色梯(认识宽窄)
(4)长棒(认识长短、数量的等差)
(5)彩色圆柱体(颜色识别、高低粗细组合)
(6)色板(颜色的种类、色调的明暗度、颜色搭配)
(7)几何图形相嵌板(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8)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9)几何立体组
(10)几何嵌板
2.蒙氏触觉教具
(1)触觉板(体验物体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2)温觉板(触模温度的感觉)
(3)重量板(大小相同及不同、拈重量)
(4)触觉布(棉布、麻沙布、毛料等)
3.蒙氏听觉教具(训练孩子听力、强弱练习)
(1)发音筒(训练听力强弱)
(2)音感钟(韵律和节奏的训练、)
(3)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
4.味觉教具:如味觉瓶(感受酸、甜、苦、辣、咸)
5.嗅觉教具:如嗅觉筒(生活中有味道的食品、香油、醋,感官教育教具在操作
中强调分类、配对、秩序)。
蒙台梭利教具具体都有哪些?

蒙台梭利教具具体都有哪些?幼教玩具里的蒙台梭利教具对儿童成长有巨大意义。
蒙氏教具有动作教具、感官教具、语言与知识、自由、书写、阅读、做算术及品德教育等。
具体教具包括:插座圆柱体、彩色圆柱、构成三角形、色板、几何图形的嵌板、三项式、重量板、几何立体组、触觉板、音桶、粉色塔、嗅觉筒、味觉瓶、温量板、螺丝组盒、三色圆柱嵌盒、神秘袋、布盒、吹起盒、手、眼调节掷圈、圆圆板、几何体支柱、三色游戏、圆柱体阶梯、数棒、砂数学板、黄色串珠棒、纺锤棒箱、灰色串珠棒、黑白串珠棒、接龙、减龙游戏、二倍数、邮票游戏、加减法板、分数小人座、乘除法板、立方体、立方珠铁及框架、平方珠链、十进位法及银行游戏、彩色串珠棒、1-100连数板、塞根板、100串珠链等教具。
日常生活教育在生命成长上的目的是在于训练感官能力和肌肉活动两者之间的协调,更重要的目的,是可以培养出孩子的独立、专心、协调、秩序等习性,并奠定良好人格发展的基础。
感官教具的范围包括:视、听、嗅、味、压、辩认实体等各方面的感官训练,为使幼儿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因而必须先奠定他们对环境有卓越的观察力。
语文教具常见的“砂纸字板”,是让孩子用手指去触摸砂纸中的字型(不用细笔,用手指),利用这种预备写字的间接练习养成头脑对于眼力和肌肉间“发号施令”的协调能力。
数学教具采用“数棒”为学习数概念的先峰步队,然后循序渐进地指导幼儿了解数的意义(量)与数的字型(符号),而后进入加、减、乘、除的千位四则运算。
自然人文教具有一部分是传统蒙氏教具,例如树叶拼图橱、地图橱架组等。
关心孩子,在给予孩子享受最好的物质文明时,也请培养孩子拥有一颗爱惜生命、关怀生态的心。
更多产品详询 TEL:0394-******* QQ2396367038本公司还经营幼儿园玩具、幼教玩具、充气蹦蹦床、滑梯、益智玩具等,愿与各界有识之士真诚合作!。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这五个方面对儿童进行训练,蒙特梭利博士设计了一套经典的感官教具,感觉刺激以孤立化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就使孩子的某种感觉器官最集中去接受这种刺激。
用观察和对比、用触摸、用辨别和比较以及通过品尝等方法培养儿童的注意力、比较和判断的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并以此促进儿童的智力。
九种感觉和用来发展它们的感官教具1、彩色的——感知颜色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颜色,使用色板1,色板2,色板3;2、听觉的——感知音量的大小有一种感觉可以从物品的移动中获得印象。
听力的训练必须从安静的开始,从固定到活动,建立起由运动产生的对声音和噪音的感觉;当我们比从前更能注意到细小的声音时,我们的听力就更好更精确。
感官的训练就是区分刺激物的不同之处。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知道如何把不同的感觉分类,并注意到它们的递进的不同之处。
声音可以分为四种:无声,人声,噪音,音乐;为了学习噪音,我们使用听觉桶,我们使用蒙台梭利钟学习音调;3、触觉的——感觉质地为了感觉教具表面的不同之处和分辨它们的变化,使用触觉板,触觉片,触觉布;4、味觉的——感知味道味觉是建立在分辨4种味道——甜,酸,苦,辣——的基础上,使用味觉瓶;5、嗅觉的——感知味道嗅觉使用嗅觉瓶;6、视觉的——感知尺寸,形状,样式,成份多种系列的教具在尺寸上有不同:第一种只在一个尺寸上有不同,如高度;第二种在两个尺寸或方面有不同;第三种在三个尺寸上都有不同。
我们使用粉红塔,棕色梯,长棒,插座圆柱体,彩色圆柱体;7、重量的——感知重量为了学习重量的概念,我们使用重量板;8、温觉得——感知温度为了学习温度的概念,我们使用温觉瓶;9、实体辨认——通过触觉和肌肉感觉而感知当我们摸某物时,可以感觉到它的质地,运动的印象被保存在“肌肉的记忆”中。
当我们移动的时候摸某物,——触觉和肌肉的感觉混合在一起,称为“实体辨认的感觉”。
感官作业 蒙氏

蒙氏感官部分作业感官方法:配对、分类、排序配对:感官讯息有层次分类:在众多中物品中,有好几种类,把具有相同特质的分为同一类。
数学属于感官的,把感官赋予数以后成为数学。
日常生活运用了动词和名词,到了数学又运用了形容词。
感官先只有动作,不太有太多的语言,感官区辨的能力提上来,加上记忆的方式(用举例创造记忆)第一组感官教具可以在2岁半左右开始。
2岁半幼儿即将进入动作精致化敏感期,身体有条件执行精细的动作,感官有比较多的发展,进入认知的整理状态,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就是打开感官知识大门的钥匙。
感官教具具备的特质:每一种教具要加每一种感官的特质把它抽离出来。
老师所帮助孩子做的只是“间接预备”。
每种教具在做一个示范的时候只有一个困难度。
感官教具在数学上都是精准的。
因为儿童有吸收性心智,用海绵、照相的方法都吸收进去,包括重量、长度上的。
感官不仅存在教具身上,而是存在很多生活中。
感官教具一定限制在一个范围内,不是全部。
通过教具的练习,帮助孩子打造一把钥匙。
大小、长短、粗细没有绝对,都是被比较出来的。
感官教具一定要定义一个范围,不然孩子不能独立操作。
色板是教孩子配对、分类的,颜色是在美术区域去探索的。
理论部分:感官活动的特质每一个教具将某一感官特质抽取出来,教师的一个示范仅仅有一个难度。
教具在重量上都要是精准的,因为幼儿具备吸收性心智。
如培养我们的孩子对国家的认识,暗示幼儿在生活中找到中国的元素。
如:老师身上饰物中出现中国结。
感官教具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教具相当于一把钥匙,感官的东西都是比较出来的,没有绝对的高矮、多少------。
感官三种能力:配对、分类、排序。
幼儿可以带着这三种能力,他们还有沟通的能力。
教师给幼儿黄、蓝,幼儿知道了它们在一起会变色。
教师起到了控制变向的作用。
视觉教具1、工作名称:带圆柱体底座适应年龄:2岁半——3岁半的孩子教具:带圆柱体底座步骤:1、双手握住带圆柱体底座的两端,轻轻拿起,放到桌子上。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课堂PPT)

26
重量板 进口实木6组12个。培养辨别轻重的感觉和判断 力。
27
28
触觉板 由13块表面粗糙和光滑程度不同的木板组成。培 养粗糙与光滑的触觉感和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29
30
几何图形嵌板柜 由几何嵌板操作1个屉、6层几何嵌板橱1个、几 何嵌板36块、几何图形卡片99张组成。通过肌肉和 触觉的联合,帮助视觉认识平面几何图形;发展手 眼协调、注意力和观察力;平面几何学的预备。
温量板 由金属、石材、木质、地毯片各2块组成,培养对 温度的感觉,辨别温度的差异。
19
20
铁制几何嵌板 金属几何嵌板是书写能力的直接预备,练习金属 嵌板不仅强化三指抓的能力,加强腕肌的协调力, 而且透过描绘的练习,更可增强笔触力道的熟练度, 重叠描绘不同的几何图形板使图形变化无穷。
21
22
构成三角形 由5盒不同的三角形块组成。透过视觉认识三角形,
43
44
立体四子棋 由16组64颗棋子组成,分成两组,锻炼观察与逻辑 分析能力。
45
46
圆柱体阶梯 由1个插板,25个高低、颜色不同的圆柱组成。可作
颜色分类,高->低比较,排序。
47
4
5
长棒 由10根方长棒组成。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 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解,发展手、眼与 肌肉的协调性;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 分制系统)的直接准备教具。
6
7
8
棕色梯 由10块长方体组成。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 上对等次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发展眼、手、肌肉 的动作协调;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学习长方体 的概念;培养逻辑思考(顺序性和专注观察能力。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
1
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动手实践活动

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动手实践活动在当今的教育领域,蒙台梭利教育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备受关注。
其中,动手实践活动作为蒙台梭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蒙台梭利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动手实践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主动探索、发现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亲手操作和体验,儿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方面,蒙台梭利教育会让儿童参与诸如穿衣、系鞋带、整理物品等活动。
这些看似简单的任务,对于儿童来说却是重要的动手实践机会。
他们在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还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更重要的是,当他们成功完成这些任务时,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自信心,这对于他们未来面对更大的挑战具有积极的影响。
在感官教育中,动手实践活动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设计了一系列专门的感官教具,如触觉板、颜色板、重量板等。
儿童通过触摸、观察、比较等方式,用手直接感受不同的材质、颜色、形状和重量,从而提升他们的感官敏锐度和辨别能力。
这种直接的感官体验,远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加生动和有效。
数学教育也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活动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例如,通过使用数棒、珠子等教具,儿童可以直观地理解数量、加减法等概念。
他们可以亲手操作教具,进行数数、组合和拆分,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运算的方法。
科学文化教育方面,动手实践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儿童可以通过种植植物、观察动物、进行简单的实验等活动,了解自然科学的奥秘。
他们可以亲手种下一颗种子,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可以喂养一只小动物,了解它的生活习性;还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索物理、化学现象的原理。
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动手实践活动还注重培养儿童的专注力和耐心。
在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中,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他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规则完成任务。
蒙氏88件教具五大类详细分类

一、蒙氏教具总体概述数量:88件组成:感官教具、语言教育教具、科学文化教育教具、数学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二、感官教具(23件)1.插座圆柱体由4组圆柱体组成。
培养儿童辨别大小、高低、粗细、深浅的触觉、视觉能力,依圆柱体顺序对应培养逻辑思考敏锐观察能力;把握圆柄可作握笔练习和写字前准备。
2.彩色圆柱由4盒、每盒10个圆柱组成。
培养视觉上识别大小、对应概念,发展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和注意力。
3.长棒由10根方长棒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解,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分制系统)的直接准备教具。
4.棕色梯由10块长方体组成。
透过触觉、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等次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培养逻辑思考(顺序性和专注观察能力5.粉红塔由10块立方体组成。
透过视觉正确获得对三维空间差别变化的知觉;了解递进、递减的关系;培养立方体的概念、手眼协调和肌肉运动的控制力;积高时敏锐的观察力;数学教育(理解十进位法)的间接准备;逻辑思考(顺序性)的能力。
6.嗅觉筒通过嗅觉筒的配对操作,训练嗅觉器官辨别各种气味的能力,利用嗅觉器官感知事物的经验。
7.音筒两个木箱中各有6个木制圆筒组成,圆筒内装有石子、沙子、壳类、米粒、米糠等不同材料,摇动时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培养辨别声音强弱的听觉能力,发展腕部的肌肉运动。
8.味觉瓶由8个滴瓶组成。
品尝各式味道,培养辨别基本味觉的能力。
9.温量板由金属、石材、木质、地毯片各2块组成,培养对温度的感觉,辨别温度的差异。
10.铁制几何嵌板金属几何嵌板是书写能力的直接预备,练习金属嵌板不仅强化三指抓的能力,加强腕肌的协调力,而且透过描绘的练习,更可增强笔触力道的熟练度,重叠描绘不同的几何图形板使图形变化无穷。
11. 构成三角形由5盒不同的三角形块组成。
蒙氏重量板教案

蒙氏重量板教案蒙氏重量板是一种教具,在蒙氏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于教授儿童数学的重量概念。
通过重量板,孩子可以直观地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差异,培养他们的触觉和感知能力。
本教案旨在教授幼儿使用蒙氏重量板,并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理解重量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蒙氏重量板,区分轻重。
2.学生能够通过触摸和比较,描述不同物品的重量差异。
二、教学准备1.蒙氏重量板2.几组不同重量的物品,如果实、石头、金属块等。
3.黑板和粉笔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蒙氏重量板,解释重量的概念。
然后,教师逐一拿出几个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他们的重量差异。
学生可以用手感受物品的重量,但不能用眼睛看。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将物品按重量轻重排列。
2.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将蒙氏重量板中最轻的一块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摸索并描述其特点。
然后,教师将另一块稍微重一些的板放在最轻的板上,请学生比较两块板的重量差异,并描述出他们的感受。
接下来,教师将另一块重量更大的板放在前两块板的上面,请学生继续进行观察、摸索和描述。
最后,教师逐渐增加重量并让学生继续进行比较和描述,直到整个蒙氏重量板所有的块都被放置。
3.练习活动(20分钟)教师将几个不同重量的物品放在桌上,让学生分别拿起两个物品,并描述他们的重量差异。
学生也可以利用蒙氏重量板来帮助比较两个物品的重量差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如“请找出你觉得最重的物品。
”、“请你用手指按物品的顺序轻重排列。
”等。
4.小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总结“重量”的定义和常用词汇。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对重量的理解程度。
五、拓展活动1.可以带孩子们去实地探索不同物品的重量,如水果摊、超市等地方。
2.利用蒙氏重量板进行游戏,如比赛谁能按重量排序得最准确。
3.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套小型的蒙氏重量板,用不同重量的块代替现成的使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触摸和比较物品的重量差异来理解重量的概念,并能正确使用蒙氏重量板进行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一 感知轻重
• 1.工作前,先用温水洗手,并用毛巾擦干,以增加手的敏感度。 • 2.向幼儿介绍教具,邀请幼儿一起工作,并准备好工作毯。 • 3.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重量反差最大的两块板取出,平放在手上, 轻轻上下掂量,感知差异。 • 4.告诉幼儿哪一块是轻的,放在幼儿左手上,哪一块是重的,再 放在幼儿右手。 • 5.请幼儿反复掂量,感知差异。询问:哪一块重?哪一块轻? • 注:感受重量板的方式是,两手都分别放一个重量板,四指微微 弯曲,用四指的指尖和手掌与手腕的连接处托住重量板,左手和 右手交替用连续、轻柔、缓慢地动作上下晃动。 • 6.当幼儿熟练后,进行名称练习:“重的、轻的、重量”。
操作二 重量板的配对
• 1.将三种重量板各取两块分成两组:一组为标准组散放在地毯前 面,另一组为比较组重叠放在教师和幼儿中间。 • 2.取比较组的第一块板,上下掂量,感知板的重量程度,再与标 准组的每一块进行比较,找到相同质地的重量板取出来放在一边。 • 3.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其他重量板的配对,直到全部完成。 • 4.让幼儿反复练习。若幼儿无法确定其感觉,可请幼儿戴上眼罩 进行操作,教师在旁边辅助配合。 • 5.当幼儿熟练以后,可增加数量,混合练习。
操作三 重量板的排序
• 1.三种重量板各取一块进行练习,将板散放在地毯中间。 • 2.取任意两块板,放在手上反复掂量,感知板的重量程度,将较 重的放在左边,另一个放在右边。 • 3.请幼儿反复练习,当幼儿熟练以后,进行重量板的配对与排序 综合练习 • 4.三种重量板各取一块依次排列在地毯上,其余重量板放在盒内。 • 5.请幼儿戴上眼罩,从盒内取任意一块板,与三块板一一比较, 找到相同的纵向排列,其余的依次进行,直到全部完成。将其余 各块重量板取出,散放在地毯上。 • 6பைடு நூலகம்邀请幼儿尝试,反复练习。 • 7.完成工作后,整理教具,送回原处。
蒙氏教具——触觉教具
2018118
重量板
• 【材料介绍】 • 3盒各7块(家庭版)。每盒材料不同,重量不一样。 • 有盒盖的长方形木盒,分成三格,每格里有不同质地和重量 (24g、18g、12g)的木板各10块。 • 或三个小木盒。 • 自制字卡:轻、重、中等。 • 【教育目的】 • 直接目的: 培养辨别重量的感觉。学习重量、重、轻。 • 间接目的: 培养判断力、动作协调及平衡感的自我控制。 • 适应年龄:3.5-5岁
• 错误控制 • 根据材质的颜色来判断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