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对《龙门飞甲》的影响
2023年《龙门飞甲》观后感

2023年《龙门飞甲》观后感2023年《龙门飞甲》观后感1用了两天时间终于把《龙门飞甲》给看完了,龙门飞甲观后感。
整体感觉还行,但是对于徐克来说,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大概从《七剑》开始,徐克的武侠片就开始试探新的道路了,去年的《通天帝国》,更是把改进电影制作水平和特效水平作为了重点。
从这次的《龙门飞甲》来看,特效还是很粗糙的。
毕竟技术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特效跟好莱坞大片没得比。
影片越是重点突出特效就越是让人觉得不适。
但是徐克在这个理念上不断地追求和进取,估计也正是他所理解的武侠精神吧,观后感《龙门飞甲观后感》。
单从这一点上看,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比徐克更了解武侠世界。
从影片中演员的表现来看,陈坤和周迅都非常出色。
李连杰则是中规中矩。
桂纶镁的cospaly造型让人觉得这个角色给谁演都可以,这么好的一位演员,被角色埋没了。
不喜欢春哥,因此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去看,看那大刀耍的,啧啧。
看了今年的《龙门飞甲》,总忍不住和以前的《新龙门客栈》比较。
十几年前的《新龙门客栈》有些天马行空,给人一种很新很快意的感觉,而后者则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更接近于“大片”,更写实一些,却将人们心中的武侠梦击得粉碎。
再和去年的《通天帝国》比一比,剧情、演员的表现等,总体来讲也是逊色的。
不管怎么讲,的收官大片行列里有一部《龙门飞甲》还是不错的,总比老是被《杨门女将》之类的影片充斥着大银幕好得多吧。
2023年《龙门飞甲》观后感2这个在贺岁档的影片我今天才看似乎有点晚,今天要不是心情有点复杂想平复一下,估计以后也不会看,因为片花没有提起我看片的兴致。
废话不多说,在我看来,《龙门》是近几年来徐克最差劲的作品。
它的差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剧本和演员。
首先说剧本,龙门的剧本实在有点幼稚,徐克似乎认为他的观众都是三岁的孩童,叙事过于明白,生怕别人看不懂似的。
我在看片的时候,一直想找到一些悬念,可没有,范晓萱的反水勉强有算的上是出乎意料,但就是这唯一的“意外”却让我感到十分的莫名其妙。
“视听盛宴”,还是“娱/愚民毒药”?——从《龙门飞甲》说起

老套 。这 原本就 是资本主 义文化 工业的 生产 关系和 生产方式
的必 然结果 。我 们还是得 回到这 ~技术 究竟给我们 带来 了什
么这一问题上来。
这样 的 “ 听盛宴 ”在带 来了奇观 的 同时,是 否还 为眼 视 耳提供 了一个 我们原 先所没 有的视域 和视野,或 者说, 为眼 睛和 耳朵创造 出前所 未有 的丰富性?本 雅 明早就 说过,摄 影 机极 大地克服 了 肉眼 的局 限性,也极大 地丰富 、拓 展了我们 依靠 肉眼所能 看到 的世界。在这个意义上,3 、I A D M X技术 的 运 用理应具 有同样 的价值 。然而,就 龙 门飞 甲》 而言,我 们显 然看不 到。归根 结底, 它不 过是一 个奇观 化的体验 。更
代价 当然不只是指钱?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面对的。
之所 以说只是其 中的一个 目标,是因为电影技术 的发展由 于 电影所属的文化工业 的特性,必然服从资本 的逻辑,对利润 的追逐毫无疑问是电影工业的基本 目的。我们很难在 电影技术 发展 的 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 ( 在马克斯 ・ 韦伯使 用的意义上 )
不看 的习性了。这就是 问题 的关键 。因为被 3 D技术塑造 的眼 耳 已经不太可 能 习惯 ,更不可 能喜欢平 面化的视 觉效果 。就 如 同习惯 了好 莱坞叙 事模式和叙 事节奏 的观众基本 上不可 能 接受小津安二郎一样。在这个意义上,3 D和 IA H X满足了我们 已经 完全不 习惯小津 的感 官。而沿着这 样的思路 和逻辑,技 术还会给我们带来 比 3 、I A D M X更强烈的刺激,并且 ,我们 的 感 官也需要 更加强烈 的刺激, 否则我们 也就没 有感觉。这样 的恶 性循环其 结果是 什么呢?我 无法想 象,这是在挑 战感 官 的极 限,而到达极 限 的感 官是什 么样子 的。但愿我 不是感 官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

经典好莱坞的叙事模式
1.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
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2.类型片大都采用单一的线性结构,以时空转换为顺序,以事件发展为线索,较少使用闪回,平行蒙太奇手法,而着重讲述单向发展的故事。
好莱坞经典叙事系统的核心是连续性剪辑,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既是对戏剧化故事和类型化人物的发展,又是好莱坞制造梦幻和欢笑的基本前提,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由于经典叙事系统的剪辑旨在实现逼真性的要求,所以景别使用的顺序便具有了特殊涵义:先是建制镜头展现整体环境和人物,然后是中景的镜头交待人物的动作和反动作,再切入近景镜头将人物面部表情的重要性直接呈现给观众,最后还得回到全景镜头来结束段落叙事或重建新的时空关系。
电影《龙门飞甲》观后感范文1000字三篇

电影《龙门飞甲》观后感范文1000字三篇电影的故事承接《新龙门客栈》,莫言身亡后,周淮安(导演改成赵怀安)和同道以扫平东厂为己任,金香玉则已经化身为莫言,在江湖中寻找离去的心上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电影《龙门飞甲》观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观看电影《龙门飞甲》观后感1000字电影的故事承接《新龙门客栈》,莫言身亡后,周淮安(导演改成赵怀安)和同道以扫平东厂为己任,金香玉则已经化身为莫言,在江湖中寻找离去的心上人。
以雨化田为首的西厂,勾结万贵妃,逐步取代东厂,站在江湖侠士的对立面。
一群伙计,几个多民族的江湖客汇集在一起,构成了第三股势力。
三伙人在龙门客栈到失落的皇宫,展开一系列厮杀,最终正义胜利,侠客们收拾行囊,各自飘零。
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第一时间看《龙门飞甲》,但心里还是很期待的,原因很简单,徐克的武侠片,有这个理由,足够了。
在电脑上看完高清版,有几个总体印象:遗憾、老徐在纠结、毕竟是徐克的片子。
这部片子情节的拼凑感很严重,线路脉络也生硬,似乎是龙门客栈的名字硬拉着他们过来,特别是寻宝团队诸人,失落皇城寻宝的理由太过于好莱坞,徐克放不下龙门客栈的情结,又追求欧美商业片的气息,求新求变,纠结中产下这个不伦不类的怪物。
看似热闹的诸多路人马,目的不同的每个人,大多落于龙套和脸谱化。
徐克也许要弥补《蜀山》中的遗憾,在拍摄技术上,大搞3D技术和特效,形式与内容分离,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有画蛇添足之感。
但徐克毕竟是徐克,只要将身上那些武侠的皮屑抖一抖,就自然得流露出那种氛围,虽然不到位,有的场景、桥段甚至匆忙,但意境隐约可见,要比很多没有武侠梦得导演所拍要好上一筹。
片子的演员阵容也算豪华,李连杰、周迅,范晓萱、李宇春、桂纶镁、陈坤、樊少皇、张馨予等,比之《新龙门客栈》则略显薄弱,毕竟放在老片里的那几位影帝影后面前,小字辈们明显过于不专业,出身太杂太乱。
各演员中陈坤一定要说说,一人饰演两个角色,西厂提督雨化田和江湖混混风里刀。
中国电影的“好莱坞梦想”——浅析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中国电影的“好莱坞梦想”——浅析好莱坞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摘要:好莱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引领着世界电影的走向,随不绝对,但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确实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各国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影镜头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关键词:中国电影;好莱坞;制度;技术有人认为,好莱坞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说引领着世界电影的走向,也许这个观点有着明显的偏颇,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好莱坞电影在世界电影中确实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对各国电影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这当然也包括中国。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通过电影镜头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自1994年第一部美国大片《亡命天涯》引进中国后,我国国产电影面临着来自电影王国好莱坞所带来的巨大的挑战也同时迎来了不少的机遇。
从好莱坞大片中,我国电影人看到了电影的商业属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利润。
国产电影从90年代的低靡期逐渐过渡到电影的奇观化、独立电影制作、数字化技术加入等多元化并存的局面。
中国电影在与好莱坞大片的较量与学习中逐渐走向成熟.。
“流行是安全的,风格是危险的。
”制片厂制度下的经典好莱坞电影生产的公式化类型片,在一定的时期,催生了电影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然而发展需要革新,经典好莱坞电影恰恰用单一的线性叙事、类型化人物、模块化连续剪辑为自身筑起一道风格严重的壁垒,衍生出画地为牢的发展危机。
反观中国文革时期的样板戏,主题先行,拍摄手法遵循英雄人物“红光亮”,“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小我大、敌俯我仰”的原则,即便被后世影评界形容为“戴着镣铐跳舞”,具有一定的艺术探索性,但同样因为固化不变的风格,随着社会车轮的前行而被束之高阁,只能作为单纯的电影文本研究和历史观照。
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好莱坞作为全球电影业的重要中心,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作品面世。
这些电影作品中,不少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本文将探讨好莱坞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分析其在电影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一、中国文化元素1.《功夫》《功夫》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喜剧电影,讲述了中国功夫的传承和发展,并把中国的戏剧、文化与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头上都戴着不同风格的帽子,它们代表着不同功夫流派的意义,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文化融合。
2.《花木兰》《花木兰》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改编的演义小说,故事背景为中国古代,以女性争取平等权利的形象为主角,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爱国主义和女性意识。
电影中穿着汉服的人物,古风画面,中式建筑和器具等元素,为电影增添了中国文化的气息。
二、日本文化元素1.《千与千寻》《千与千寻》是一部以日本神话为背景的动画电影,讲述了一个迷路进入神奈川县藤枝市的少女千寻,在神秘酒馆工作后,解救了被妖怪诅咒的人的故事。
电影中的日式建筑、街道、食物等元素,都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气息,让观众深度感受到日本独特的文化魅力。
2.《真爱至上》《真爱至上》是一部以日本文化为背景的浪漫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美国商人前往日本寻找新市场,并在当地结识了一个女孩的故事。
电影中日式屋内、繁忙的街道、组合寿司等元素,为电影注入了日本文化的元素。
三、印度文化元素1.《印度阿三》《印度阿三》是一部以印度文化为背景的音乐喜剧电影,讲述了一个英国人前往印度,追寻爱情和音乐天赋的故事。
电影中印度经典舞蹈、斋戒节、河上的酒店等元素,展现了印度的独特文化特点,让观众更加了解印度文化的内涵。
2.《三傻大闹宝莱坞》《三傻大闹宝莱坞》结合了古代印度教经典《梨花燃》的创意和现代印度的场景和人物,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们坚定追求自己梦想的故事。
好莱坞的叙事方法
好莱坞的叙事方法好莱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工业中心之一,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发达的电影产业之一、好莱坞的电影在叙事方法上有许多独特之处,与其他地区的电影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方法,并探讨其产生原因和影响。
一、好莱坞电影的传统叙事模式好莱坞电影的传统叙事模式通常被称为三幕结构,也称为西方传统叙事模式。
它分为引子、发展和高潮三个部分,通过线性的时间发展和逻辑性的故事线索进行叙事。
这个叙事模式起源于戏剧和文学传统,并被广泛应用于好莱坞电影的创作中。
在引子中,故事的背景和角色被引入,观众对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发展中,故事和人物经历一系列冲突和困难,他们努力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在高潮中,主要冲突得到解决,故事达到了高潮和结局。
这个叙事模式通常以一个完整的故事弧形来展示,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主题和意义也往往在高潮中得到表达。
二、好莱坞电影的标准结构除了传统的三幕结构,好莱坞电影还有一种更具体的结构模式,被称为“格里德逊的十七个关键点”。
这个模式由编剧布莱克·斯奈德创立,他观察和分析了许多成功的好莱坞电影,总结出了这种叙事模式。
格里德逊的十七个关键点包括引子、斥力、新增能力、关键选择、中场转折、大突破、小突破、第二大突破、第二小突破、枢纽、高潮计数器、真相、枢纽紧张、清晰的高潮、枢纽对齐、枢纽转折、结局。
这些关键点可以帮助编剧在剧本中安排紧凑的故事进展和紧张的情节发展,引发观众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三、好莱坞电影的商业化特点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方法不仅受到传统剧场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商业化的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好莱坞电影常常以商业化为目标,力求制作成功的作品,获得观众的喜爱和票房的成功。
因此,电影的剧情和叙事往往会更注重观众的情感和娱乐需求。
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商业化特点包括英雄主义、浪漫爱情、动作场面和视觉效果的夸张,以及对观众情感和体验的刺激。
好莱坞电影往往追求大众的认同和共鸣,通过精彩的故事和视听效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011年电影大片一览表
2011.11.24
本片带着老港式一贯的嬉闹与跳脱。一段港漫风格的动画过场,把小人物追求正义的愿望套上八部众天神的印度传说,但最后又回归到一个爱情轮回的故事。总体似乎凌乱,但并不是问题,当年的《东成西就》同样没有什么真正的故事主线,一样是说到哪里算哪里,“真心人”设定完全算强加进来。但十八年前的明星阵容和无所顾忌毕竟在历史里闪光。新版中没法复制气场,但保留了大量内地明星做不到的自嘲。钟镇涛毫无顾忌地拿自己的过气、生意失败、妻子烧钱这样的八卦开涮,莫文蔚尽管完全转型到清新干爽代言世界,开场的造型还是很惊悚。房祖名玩了一堆经典造型后,还一把火烧到了自己老爹身上。当然有些角色身上耍出的冷感,尺度还是把握欠佳了。
大武生
2011.9.9
《大武生》是一部“年轻人拍,年轻人演,年轻人看的电影”。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大武生》这部电影的操作思路,如果这部电影能够按照这个既定思路,基本不走样地执行,《大武生》这部电影或许会给2011年中国电影带来一次改变,但可惜的是,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后这部电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能从最后的电影中看到,这个典型的好莱坞叙事构架在执行过程中,被导演高晓松夹带了很多私货,导致了《大武生》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好莱坞英雄冒险故事和一个中国文艺青年自虐心路历程的怪异混合体,电影中的许多拧巴之处,基本都来自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之间所发生的冲突。两种叙事体系并无对错高下之分,但如何将它们融合为一,则是非常考验导演的难题。对于《大武生》这部电影来说,片中京剧、上海滩和时尚青春元素之间不协调的混搭效果,处处体现出了这种拧巴。作为一部“年轻人拍”的电影,我们一般理解为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风格应该是新锐的,具体到商业类型片,应该是好莱坞的“无缝叙事”风格。《大武生》是一部主打“年轻人演”的电影,在演员的选择上我们也能看出强烈的动机。韩庚和吴尊作为当红的青春偶像,他们对于这部电影的市场表现无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以至于上映后被称为是“粉丝电影”。作为一部“给年轻人看”的电影,如果能够在叙事上流畅合格,演员不露怯,整体制作精良,就足够让很多年轻观众享受到娱乐了。只是因为之前提到的诸多环节上的失误和减分,让这样一部本来给所有年轻观众看的电影,变成了一部纯粹的“粉丝电影”。对于《大武生》这样一部整体制作上还算用心,营销到位的电影来说,最后沦落为“粉丝电影”实在是有些窝囊。
过度铺陈的风格化诉求——论近几年的中国武侠电影
过度铺陈的风格化诉求——论近几年的中国武侠电影李钦彤【摘要】新世纪近几年的中国武侠电影呈现出过度张扬的风格化倾向,这既带来了新鲜的侠义故事、武打动作和视觉景观,但也存在着叙事艺术以及人文精神的残缺.现实和未来的武侠电影应在故事情结、观众意识和人文情怀等方面寻求突破.【期刊名称】《北京社会科学》【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5页(P46-50)【关键词】武侠电影;风格化诉求;过度铺陈【作者】李钦彤【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乡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5中国武侠电影无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仗剑行侠、快意恩仇、笑傲江湖、浪迹天涯构成了它的叙事语法,侠义故事、武打动作、影像风格、侠士形象形成了它的类型元素。
新世纪以来尤其近几年,这一类型的新作不断涌现,为中国武侠类型带来了新鲜元素,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尝试探索新世纪武侠电影创作的损益,并就现实和未来武侠电影的创作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激情的鼎革近几年,中国武侠电影出现了《刀见笑》《武侠》《剑雨》《龙门飞甲》《四大名捕》等作品,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我意识的张扬和风格化的表达。
在《刀见笑》中,快速剪辑,高速镜头,黑白和彩色的切换,flash、旧影片和游戏画面的插入,痴、嗔、贪三段具有禅理故事的组接,使得电影在材质和形态上都呈现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在影片的影像风格和故事建构上,观众可以看到《天生杀人狂》《爱情是狗娘》《七宗罪》的影子。
影片华丽的拼贴背后透露出导演试图建构自我风格的武侠作品的勃勃野心,就像电影中独孤擎天渴望一统江湖,“终于击败江湖中所有顶尖高手,铲除了金、古、梁、温几大门派,夺取了他们手中最厉害的杀人兵器”。
同《爱情是狗娘》利用狗作为连接三个故事的联结点类似,《刀见笑》利用一把刀连接起三段不同的人生。
一个屠夫爱上了青楼的寐娘,力求一亲芳泽;一个厨师为了报杀父之仇,长期潜伏寻找时机,并不惜谋杀师父换来复仇机会;一个侠客为了获得天下第一的美名,掘墓盗铉铁。
新技术与华语电影美学——以华语3D大片《龙门飞甲》为例
纪 最为迷人 的艺术 之一 , 与其 集合人类 多种感观 为一体 的声画综合 技术密 不可 分 。借用 麦克卢汉 “ 媒 介 即讯 息”的理念 , “ 媒介 即美学 ” 表 达 了不 同的媒 介手
段 对于传 递 内容 的美学影 响 , 甚 至媒 介本 身就 已经成 为一 种艺术 美学 形态 , 技 术 与美 学是 如此统 一 以至于 我们无 法分 离 出它们之 间 的差异 。就技 术本 身而 言, 所谓的 “ 新 ”与 “ 旧” 也 不过 是时 间上 的概念 , 对 于昨天 而言 , 今天 是新 的 ,
代将 呈 现新 的 发行 、 放 映 与营 销景 观 ; [ 2 1 文化 层 面
上, 批评 家提 出了 “ 技术人 性 论” 、 “ 后人 类 主义 电
体 验 的新 一 代 学 人 思 想 中所体 现 出 面 面俱 到 的
精 英 情 怀 。2 0 0 7 年2 月, 《 当代 电影 》 刊 登 了一 次
颢闻 界 I S S N 1 0 0 7 — 2 4 3 8 2 0 1 与华语 电影美学 1 )
— —
以华语3 D 大片《 龙 门飞 甲》 为例
邹鹃薇 摘要 纵观今 日 之 电影界 , 新技术 已然无处不在 , 从影 片的创意构思、 拍摄手法、 内容表达到影片的播放 渠道, 影评的互动方式等 , 都必须考量到新技术所提供的关学上 的可能性 , 因此, 学术界 出现 了从 商业 层 面、 文化层面以及 美学层面三个方向的批评与思考。 《 龙 门飞甲》系华语 电影世界第一部3 D 作品 , 3 D技 术 带 来 了迥 异 于2 D技 术 的 受众 审 美体 验 以及 由技 术 主 义导 致 的 电影 文本 关 学上 的缺 陷 , 从 而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对《龙门飞甲》的影响摘要:经典好莱坞电影的故事结构由开场、发展、高潮、解决四个部分组成,这和中国在文章结构中讲究的“起承转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龙门飞甲》的剧情趋于好莱坞化,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对其影响可见一斑。
关键词:好莱坞叙事龙门飞甲
电影是声画艺术,在电影的各构成元素中,叙事无疑是最具渗透力和表现力的因素之一。
在涵盖了电影的投资、生产、发行、放映及后期衍生品开发等各个环节的好莱坞模式中,流水线生产作业的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一直是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主力军,且至今对包括中国电影在内的全世界范围电影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内容,古装电影亦是中国式大片的主要类型。
中国的武侠小说流派纷呈、佳作频出,很多作品均已被搬上荧幕。
丰富的武侠资源按理说是为古装电影提供了有力的后盾,然而,笔者发现,从《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2011年底热映的《龙门飞甲》,越来越多的武侠大片居然折射出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的痕迹,类型化的人物个性和戏剧化冲突成为其中的重头戏。
徐克导演曾说过:“中国的武侠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涌现了很多精彩的人物,里面有很多可贵的想法。
武侠电影应该去发掘中国这一特有的文化,并将其放映到现代的银幕上,让我们的后人也能感受到一些很有趣的看法。
”①遗憾的是,《新龙门客栈》中盘根错节式的剧情推进、细腻的人物情感铺垫、耐人寻味的细节
张力,这些都没有很好地在续拍片《龙门飞甲》中体现。
《龙门飞甲》不像是中国武侠的折射物,更像是为3d特技所累的视觉盛宴之器皿。
包括徐克在内的三名编剧除了技术拜师好莱坞外,故事情节也趋于好莱坞叙事模式化。
有鉴于此,本文将以《龙门飞甲》为例来略观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对中国主流古装大片的影响。
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的基本特征无外乎三种:一是戏剧化的故事结构;二是类型化的人物形象;三是流畅化的连续性剪辑。
鉴于篇幅的局限,本文仅从“戏剧化的故事结构”这一纬度来略表浅见。
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结构由开场、发展、高潮、解决四个部分组成,这和中国在文章结构中讲究的“起承转合”有异曲同工之妙。
起——开场。
主要是“破题”,即介绍剧中明星人物并介绍他的对手,设置一个矛盾或危机。
开场要求“开门见山”,以交待重要人物的性格差异为要务,并点明叙事的重心和基本情景。
《龙门飞甲》的开场以正反阵营(代表正面势力的赵怀安和代表反面势力的东厂)直接对垒的方式开门见山地把冲突背景和矛盾呈现出来。
紧接其后的是西厂和东厂间的对峙,然后自然地过渡到西厂(雨化田)和赵怀安的纠葛。
开场不到十分钟,故事的主人公和对手已完全明朗化。
承——发展。
着重展示矛盾冲突如何加强剧中英雄的困难与危机。
不仅要展示剧中正反主人公的能量和目的,还要着重刻画剧中人物所面对险恶的环境一般来讲,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剧情因果链几
乎是所有叙事事件的动机,而时间因素则以各种形式附属于因果链条。
较之《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的正面人物数量大幅上升,金镶玉和邱莫言幻变成了由周迅、李宇春、桂纶镁及陈坤(扮演的风里刀)等人组成的超大正面阵营。
故事弱化了夺宝团队的由来,直接呈现其在客栈策划的情节,这种情节设计上省略相当长的时间段而只呈现因果上的重要事件的做法,便是十分符合好莱坞发展的这一处理方式的。
转——高潮。
电影叙事中的高潮是指戏剧性进展(在情绪、剧情、力度方面)最高点。
经典好莱坞电影叙事高潮并非必然是一场激烈的戏,只需要情绪激烈就行了。
高潮也更不一定是一种戏剧性突变。
相反,高潮完全可以是一次意料之中的、期待着的对抗。
例如经典类型片中的西部片和侦探片中,表现为主人公和对手公开发生接触对抗。
一方胜利、一方失败。
经典好莱坞叙事结构中的高潮往往是结构的顶点,是冲突从量变到达质变的时刻。
在《龙门飞甲》中,高潮绝不是一场戏剧性突变而是一场观众完全意料之中且水到渠成的终极打斗。
需要指出的是,往往一部两小时片长的经典好莱坞叙事影片在其时间的正中点(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会有一个重要的转折,那就是“次高潮”。
在《龙门飞甲》中,范晓萱扮演的素慧蓉最后关头的跳反,便是一次“次高潮”。
合——解决。
高潮之后的部分,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原则上,任何叙事都会走向结局,结局往往意味着故事中所展示的矛盾冲突,获得了解决(至少作出了解答)。
大多数经典好莱坞叙事影片
都会呈现一个封闭性的结尾,不留下任何未解决的问题,寻找一个最后的结果来完成因果链。
在这里需要着重提到的是“解决”后理所当然的结局——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
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的故事结构,目的在于使故事完整,这要求叙事在最后回到起点,主要通过影像象征或对话暗示来完成。
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这将好莱坞电影与童话世界连在一起(童话经常涉及完美的目的,也往往会有个完美的结语)。
《龙门飞甲》里,赵怀安策马而去寻找凌雁秋看似是开放式结局,但故事的实质是封闭型的。
所有的人物都有最后的对话暗示来交待去处。
该片仍沿袭善恶终有报的观念,最终邪不胜正,反面阵营人物全军覆没。
正面阵营中李宇春扮演的顾少棠选择留在龙门等候,陈坤饰演的正面一角和桂纶镁打入皇宫暗杀万贵妃。
万贵妃之死的戏份并不在剧中起主要作用,多数古装片对开场时出现的有关人物也不做处理而是在画面中呈现一个类似美国西部片中西部牛仔扬长而去的飘逸镜头。
而本片中着重笔墨于此,正说明了编剧对完满结局的偏爱,也因循了好莱坞大团圆结局的叙事模式——叙事在最后回到起点。
至此,反面阵营及其背后势力才真正土崩瓦解。
由是观之,作为中国特有的片种,古装大片越来越缺失传统武侠小说中的精髓部分,叙事结构反而向好莱坞靠拢。
这或许与编剧对武侠知识掌握不足和银幕较之电视屏幕更难于表达复杂的江湖情仇有关。
当下的中国,国门日益开放,在国内欣赏国际大片已非难事,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声音也日渐响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
何借鉴包括经典好莱坞叙事模式在内的优秀叙事手法,并注重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