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中职物理教学改革
-进一步理解“力”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案例分析

进一步理解“力”中运用信息化手段案例分析摘要:信息化手段,是现代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创新型教学工具与方法。
物理课程作为一门逻辑性强、极具抽象性特征的特征,在课堂当中科学使用信息化手段,是提高授课效率的重要方式。
从效果上而言,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能够让物理教学凸显直观性特征,让学生能够提高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与学习效率,能够活跃课堂氛围。
但是,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必须要紧密结合物理内容。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作为一名职高物理教师,以具体的物理课程中信息化手段应用的案例加以描述和分析。
关键词:教学案例;信息化手段;物理1.案例背景中职物理学科改革背景下,作为物理教师,我们首先需要改变的是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正视中职学生的物理学习基础与认知水平,客观观察中职学生物理课堂的表现,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单向授课模式问题的策略。
在这一背景下,信息化手段是一种能够将师生紧密结合的趣味性、生动性的主体教学手段。
能够让物理课堂效率提高、物理知识具象化等目标得以实现。
能够让中职学生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的物理学习状态。
因此,在下文中,我将以“进一步理解力”这一课的教学作为案例展开分析,探索在摩擦力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何种方式有效结合信息化手段的。
2.案例描述进一步理解“力”的教学过程中,我分别从导入、新知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应用了信息化技术手段。
具体来讲:在导入环节,我利用了多媒体播放预先百度搜索准备学生感兴趣的熟悉一些视频图片现象和实物投影的方式进行了简单的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质疑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即在导入环节,我开展了“筷子提米”、“听话的小瓶子”的两个实验,实验过程中,结合录制导入的方式以及讲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大屏幕观察我的两个实验,引导学生去思考关于两个实验所引发的问题:筷子提米和听话的小瓶子这两个实验,与什么有关呀?摩擦总是阻力吗?摩擦一定是有害的吗?在这个过程中,我班的学生结合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纷纷主动思考回答上述的几个问题,注意力明显提升,激发学习兴趣,状态有所改变。
中职物理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们在较短 的时间 内掌握必要 的文 化基础 知识 , 在教学 方 式、 方法上都要进行相应 的改革 , 且尽可 能采用 先进的教
学方 法 。
容进行改革 , 根据不 同的专业 , 择所需 的教学 内容 。 要 选 改 革 的原 则 为 : 跨 学 科 , 建 模 块 , 务 专 业 , 用 为 横 构 服 够 度 。如 对 电类 ( 算 机 、 子 ) 业 的 物 理 课 程 进 行 整 合 计 电 专
继 电 器 电 磁 线 圈 有 问 题 , 正 常 情 况 电 磁 线 圈 阻 值 为 , 30Q。 果 无 相 应 的 接 通 或 断 开 反 映 , 明 触 点 己 被 烧 8 如 说 坏 。豆浆 机 所 用 继 电 器 , 作 电压 多 为 D 2V, 点 负 工 触 载 额 定 电 流多 为 1 2 Ⅵ ) 由于 豆 浆 机 工 作 条 件 的 0 A(8 。
专 题论 析 H N XE J OU A KO ZO GU I X E CN A A
中 职 物 理 课 教 学 改 革 与 实 践
广 东 江门市新会机 电职业技 术 学校 (2 1 1 梁显胜 5 94 )
当前 中职 学 校 的教 学 性 质 跟 过 去 相 比 已经 发 生 了 很 电磁 振 荡 和 电 磁 波 等 内容 与 《 电工 基 础 》 程 整 合 , 样 课 这
势的发展 呢? 积极改革教材 。 适应 中职学校新 的教学模式
一
、
理》而第二学期起 就依 次开设 《 , 电工 基础 》《 、 电子技 术 》 等课程 。
二、 以学 生为 本 、 改革 教 学 方 法 当 前 中 职学 校 招 进 来 的 学 生 普 遍 基 础 较 差 , 使 他 要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物理教学模式的演变

1甘 婧 . . 以计算机 审计为 背景的 网络审计 的利 弊分析 【 . J 中国管理信 息化 ,0 5 9 :7~ 1 】 2 0 ( )1 9 2 黄 胜 , 雪萌. 国审计信 息化 的现状 与思 ̄ I . 蒙古科技 与经济 ,0 5 2 :1~8 . 郭 我 -1内 J 2 0 ( )8 5
所谓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 教学理论和 学习理论指导下 , 在一 定环境 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 的稳 定 结构形式 , 它是 教育 思想 、 教育 学理 论的集 中体现 。美 国 学者乔 以斯 ( ・Jye 和威尔 ( ・We ) 《 B oc) M i 在 教学模式》 l 书 中将教学模式 定义 为 “ 一种可 以用来设 置课程 、 设计 教学材料 、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范型” 。可 见, 与教学方法相 比, 教学模式的涵 义更 为宽泛 , 教学过 对 程 的影 响 也 更 加 重 要 。 1 教学模式演变的成因 2 O世纪 9 年 代中期 以来 , 0 信息技术迅速 兴起 , 蓬勃 发 展, 以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态势 , 渗透 到世界 的各个角落 , 给人类 的生产 、 生活方式带来 巨大的变革 。 息技 术的普 信 及为教育提供 了丰 富的资源 , 给教 学带来革 新机遇 , 将促 进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直至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根本变 革 。目前, 教育信息化 已经成为教育界热 门的话题之一 。 许 多学校 , 多媒体、 校园网已像校舍、 教学仪器一样成为学 校 的必备 设施 , 它们给教育和教学注入 了生机和活力 。显 然, 传统的教育体制与 教学模式难 以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 炸式 增长并且迅速 更新换代 的需求 。信息社会带来 的知 识爆 炸, 引发了一场 学习的革 命, 从而带来了新一 轮的物
中职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

中职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一、现状分析中职物理教学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中职物理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 教学内容陈旧当前中职物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很多教材和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很多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
2. 教学手段单一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以讲授和课堂练习为主,缺乏足够的实验和实践环节。
这样一来,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3. 师资力量不足中职物理教学中,师资力量相对不足,学校的物理教师队伍存在着一定的缺口。
一些教师的水平和专业素质也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教学质量。
4.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中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较低,导致了学习效果的下降。
二、改革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中职物理教学进行一定的改革。
改革应包括内容、方法和师资等多个方面,并注重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相结合。
1. 提升教学内容的更新性应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需求和发展方向,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增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际案例和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应广泛汲取国内外物理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教学改革。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应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讨论教学等形式。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讨论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3. 提高师资力量中职物理教师队伍需要有一定数量和高水平的教师,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物理教学的整合

维能力 、 发散 思维 能力 、 向思维能力 。 逆 运用 信息技术 , 能使课本 中难 以理解 的抽 象内容 、 复杂的物 理反应过程 , 生动地 、 直观地演示 出来 , 于学生对物理反应 的现 便
现代化教 学手段 的运用 , 能使许 多抽象 的物 理概念 、 物理规 律, 复杂 的物理 反应环境 由静 态变动 态 , 无声变 有声 , 抽象 变具 体, 这样 不仅能 大大增 强表 现力而且 更易 于激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第一, 实验现象不易 观察 的物理实验 , 以将 实验现象放大 可 或将 实验过程放慢 。 第二 , 一些对环境有 较大的污染 、 损害教 师和学生健康 的实 验 , 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模拟演示来消除污染和掌握 物理 知识 可
的 双 重 目的 。
第三, 一些难度较大可重复性差 、 耗时长 的实验 , 由于受 到各 种因素的影响 , 往往实验不易成功 , 或者现象不 明显 , 通过真实感 极强 的模拟演示 , 以极 大的减轻教 师的负担 , 可 提高学生 的感性 认识 , 达到教学效果 。 第四 , 有些实验 由于药品和仪器的限制 , 或者有毒 、 有危险的 实验 , 在现行教材 中没有安排 , 或在物 理实验室无法完成 的实验 , 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 拟演示 , 让学生有些感性的认识。 第五 , 计算机还可 以用于模拟物理实验的错误操作造成的影 响。一些错误的操作往往带来严 重的危害 , 学生 因为不能亲 自尝 试这些错误 的操作带来 的危害 , 因此对错误操作不 够重视 , 通过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 打造魅力物理课堂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打造魅力物理课堂作者:郑桂亮李永吉扈会忠来源:《职业(下半月刊)》 2021年第4期文/郑桂亮李永吉扈会忠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学新常态。
作为物理教师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多样的预习、课堂导入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采用多样的学习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打造魅力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魅力物理课堂学生培养课题:本文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900528)与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途径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物理学科是中职学校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其他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在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物理教师,笔者在学校建设智慧校园的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打造充满魅力的物理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形式极为重要。
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形式,精彩而富有吸引力的导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使学生带着一颗好奇心快速融入课堂学习。
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形式极为重要且势在必行。
一般而言,物理课堂导入形式多借助信息化手段,利用音乐、图片、小视频、微课等,能收到较好的导入效果。
例如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部分内容时,课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了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把学生引入声音的世界,而后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走进课堂。
二、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网络的普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便利。
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绘图过程 中,在此过程 中 7月
巧 。 同 时 , 过 项 目教 学 法 完 成 本 课 程 学 习 的 学 生 , 庆 : 通 重庆大学 出版社 ,0 7年 20 在 创 新 能 力 、 变 能 力 、 析 能 力 、 合 能 力 等 方 面 应 分 综 [ ] 翠 兰 , cA A 实 训 中 应 用 项 目教 学 3史 在 E M 都有较大提高。因此 , 目教学法受到广大师生的一 法 [] 项 1_ 职业技 术教育 ,07年 5月 20
度上包容 了传统的电教手段。软件环境包括 多媒 体 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其运行过程 , 也可以将微观 的原
师必须对专业知识高屋建瓴 ,将教材 内容做成具 体 致好 评 。 的学 习 项 目 , 要 考 虑 社 会 生 产 实践 特 点 、 生学 习 还 学 总之 , 学有法, 教 但无 定 法 。 使 A tC D 教 学 要 uo A 兴趣等等。并且在项 目教学 中, 教师 还是主导者 , 组 收到理想 的效果 , 教师要不断探索科学 的教学方 法 , 织者, 要对项 目出现 的问题运筹帷 幄 、 胸有成竹 , 这 更新教学观念 ,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 这样才
1 4
维普资讯
堂 鲤塞 一 一
中等职业教育
20 年第 9 总 1 期) 08 期( 第 媒 体 计 算 机 上模 拟 其 运 动 过 C I A 过程 。特性 : 信息载体 的集成性具有多样性和交 程, 从而增强学生 的感知能力 , 促进理解 。例如 ,人 互性 , “ 而后者则是主要利用超链接 进行 连接 。
维普资讯
28 ? 宴 5 _ 一 … o  ̄ 笈1 塑) … 9 5 …
塾直
一 学 班 一 科 究
解析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论文

解析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摘要:本文以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建设与使用情况做出了简要分析,结合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方式,详细分析了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旨在于为相关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应用实践分析中图分类号:g623.58对于我国而言,有关教育教学领域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仍然处于探索开发阶段。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所表现出的交互性特征能够为学生提供包括多媒体学习机、超文本以及知识建构在内的多项应用优势,在此过程当中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活动能够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予以实现;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开发思维空间。
在充分结合中职院校基本教学情况的基础之上,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要目的。
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建设与使用分析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整个中职院校教学方式的改变,能够充分体现实践性特征;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从而发挥对教学资源建设的推动作用力。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各类中职院校对于网络教育资源的重视程度极高,但在网络资源建设以及网络教学开展方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
在信息技术服务于此项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以实现中职院校网络教育资源库的科学化、结构化、标准化发展为目的,提高院方资源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再次,信息技术在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需要以数据采集的方式,进行对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开发,以数据采集的为手段,及时发现信息技术在应用于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详细研究,直至解决。
借助于此种方式同样可达到提高教学建设质量的重要目的。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一)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基本思路分析:以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感生电动势知识点讲授为例,其教育基本目标在于:建立在对电磁感应现象以及感生电流方向予以有效判定的基础之上,结合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深入分析与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感生电动势的基本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学方法
127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中职物理教学改革
★
苏来曼·托乎提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中职院校物理教学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在此指导下,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灵活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动态直观的演绎下,产生物理学习兴趣,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在本文中,我将就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中职物理教学的融合进行详细说明。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中职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其以自身的便捷性、直观性等特点,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物理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技术手段的驱使下,产生物理探究兴趣,积极探索物理知识,提高了其物理学习质量。
基于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的优势,我采取以下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运用。
一、课前运用开拓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交流愈加频繁,且信息内容也变得愈加丰富。
在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将教材奉为唯一依据,引导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学习物理知识。
尽管物理教材中为我们展现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但是相较于广阔的物理世界而言,如此知识内容是有限的,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物理储备的限制,如此不利于其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
加之,物理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大量地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教学时间,导致既定的教学任务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
面对此情况,我在组织中职物理教学的时候,尝试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前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渠道搜集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以此在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并建立对所要学习知识的感性认知,做好上课准备。
以“运动”该部分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我为学生设计了“重物比轻物落得快”此任务。
受已有生活认知的影响的,大部分学生觉得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其重量决定的,这是正确的。
基于此,我引导其借助网络渠道,搜集与该判断有关的物理史内容,从判断的提出、推翻这样的过程中,经历运动的研究过程。
在这样的信息搜集过程中,学生仿佛回到当时的研究场景中一样,在信息分析中,建立对运动的感性认知,同时也为物理学家们不懈的探究精神所折服,树立积极的道德意识,为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二、课中运用创设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情境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因素。
就中职物理而言,因为物理概念、物理定理
等是对物理现象的高度概括,具有抽象性,所以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学生难以深刻地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知识。
甚至一些学生在长期被动接受的过程中,觉得物理不好学,且在学习无效的情况下,备受打击,逃避学习。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知识灌输割裂了物理知识与情境之间的联系。
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在组织中职物理教学的时候,尝试发挥信息技术直观形象的特点,以情境创设的方式,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动态,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探索到有价值的物理知识,加深对所学的理解。
以“动量”为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这样的实验过程:将一个鸡蛋放进没有充气的气球中,接着,将这个气球用绳子绑起来,并将这根绳子的一头绑到高度为是1米的架子上,然后,慢慢地将绳子拉起来。
快速地松开手,此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在学生好奇心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停止播放,以此引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猜测。
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之后,我继续播放视频,在之后的视频中学生看到,在桌子上放了一块海面,再次进行之前的实验,此次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呢?在这样的多媒体实验情境体验中,学生不仅可以产生探究兴趣,还可以实验现象的辅助下,探寻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自然而然地建立对动量的认知,同时加深理解。
三、课后运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
复习巩固是学生参与物理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在此活动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再次经历课堂所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事与愿违,在当前的中职物理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受其自身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限制,很难进行课后的复习和巩固。
而且,在课后教师还不及时地给予学生指导,导致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问题。
面对此情况,我则发挥微课的作用,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录制总结性微视频,从而使学生在自主下载观看中,重新学习课堂知识,尤其细致分析重难点知识,实现对所学的深刻理解。
总之,教师在组织中职物理教学的时候,可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用网开拓视野,在课中指导学生体验情境探究所学,在课后帮助学生观看微视频复习知识,以此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扎实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水平。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