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南圣河水化学需氧量测定

合集下载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水中可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质的总量,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水样中的COD值,了解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并探讨不同因素对COD值的影响。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与试剂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有COD测定仪、电热水浴器等。

试剂包括硫酸钾、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硝基苯、硫酸铬酸钾等。

2. 实验步骤(1)取适量水样,过滤除去杂质。

(2)将滤液加入COD测定仪中,加入适量硫酸钾,使溶液呈酸性。

(3)加入硫酸铜和硫酸亚铁,进行预处理反应。

(4)加入硫酸硝基苯,进行氧化反应。

(5)加入硫酸铬酸钾,进行消除余量氧化剂反应。

(6)将试管放入电热水浴器中,进行显色反应。

(7)使用COD测定仪读取溶液的吸光度值。

(8)根据标准曲线计算COD值。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得到了不同水样的COD值,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水样的COD值存在差异,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不同。

1. COD值与水体污染程度的关系COD值是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COD值越高,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越多,污染程度越严重。

因此,通过测定水样的COD值,可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 COD值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OD值的测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氧化剂的种类和浓度等。

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的条件,观察COD值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它们对COD值的影响程度。

3. COD值的应用范围与局限性COD值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处理、工业生产等领域。

它可以作为评估水体污染程度的指标,也可以用于监测废水处理效果。

然而,COD值只能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总量,并不能准确地区分不同种类的有机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来综合评估水体的质量。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经验总结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经验总结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及经验总结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水体中有机物氧化所需的氧量。

COD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可以用来评价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和污染程度。

本文将介绍COD的测定方法和经验总结。

一、COD的测定方法1.开闭容器消耗法:将待测水样与一定量的氧化剂(例如高锰酸钾)置于密闭容器中,经过一定时间后测定溶液中的未消耗氧化剂的含量差,即可得到COD的测定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测定COD较高的水样。

2.光度法:根据有机污染物在酸性介质中被氧化后产生的染色物的光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溶液中染色物的吸光度来推测COD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适用范围较窄,对于有机物种类较多的水样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3.红外消解法:利用高温高压下的氧化反应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氧化为CO2和H2O,再测定产生的CO2的含量来计算COD的浓度。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设备要求较高。

二、COD测定的经验总结1.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在采集水样时要避免与空气、金属容器等接触,以防有机物的氧化和污染。

采样容器应为玻璃瓶,并尽快送至实验室。

如需保存,可在4℃条件下保存,并在7天内进行测定。

2.样品的预处理:对于COD较高的水样,需事先进行适当的稀释,以免超出仪器检测范围。

对于悬浮物较多的水样,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杂质。

3.试剂的选择与质量控制:选择优质的氧化剂和指示剂,根据样品特性和需要进行选择。

试剂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保证试剂的存放和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4.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时间和温度的选择对于COD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选择在150-160℃,反应时间在2小时左右。

5.仪器的校准与操作:使用之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在操作时,要注意仪器的使用说明,遵循标准操作程序,避免操作失误对结果的影响。

6.数据的分析与结果的评价:对测定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结合样品特性和环境标准,判断样品的水质状况,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doc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doc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本标准对未经稀释的水样,其COD 测定下限为15 mg/L,测定上限为1000mg/L,其氯离子浓度不应大于1000mg/L。

本标准对于化学需氧量(COD)大于1000mg/L 或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mg/L 的水样,可经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11896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JJG 975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仪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水样中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1mol 重铬酸钾(1/6 K2Cr2O7)相当于1mol 氧(1/2O)。

4原理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 值。

当试样中COD 值为100mg/L 至1000mg/L,在600nm±20nm 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的吸光度,试样中COD 值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例关系,将三价铬(Cr3+)的吸光度换算成试样的COD 值。

当试样中COD 值为15mg/L 至250mg/L,在440nm±20nm 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Cr6+)和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的两种铬离子的总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六价铬(Cr6+)的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增加值成正比例,与总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将总吸光度值换算成试样的COD 值。

水体化学需氧量(CODMn)的测定方法综述

水体化学需氧量(CODMn)的测定方法综述
86 文 章编 号 :1006—8139(2018)02—086—03
山西 水利科 技
2018年 5月
水 体 化 学 需 氧 量 (COD№)的测 定 方 法 综 述
晋 艳 芳
(临汾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 山西临汾 041000)
摘 要 :化学需氧量是检测水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是衡量水体 中含有无机还原性物质和有机物的
外一分光光 度 法等 方法 测定 CODM.,对 其 测定 方法 ,各 方法 的测 定原理 及其 方 法特 点进 行 了阐述 比对 。
关键 词 :水质检 测 ;化 学 需氧量 ;高锰 酸 盐法 ;检 测方 法
中图分 类号 :X832
文献 标识 码 :B
Summary of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in W ater Body
是衡量水质好坏 ,检测水体被污染水平 的重要标准之

0] 。
检测
CnO ,
根 据 所使 用 的氧 化 剂 ,检 测 方 法 又 分 为 两种 ,一 种 是
重 铬 酸 盐 法 (COD。),另 一 种 是 高 锰 酸 盐 法 (COD№)。
重 铬 酸盐 法 主要 用 于 测 定 有 机污 染 物 含 量 较 多 的 水
重要 参数 。水质 安 全是世 界 大部 分 国 家和 地 区所共 同关注 的 问题 ,水质 的好 坏 与人 民的健 康安 全 紧密
相 关 ,我 国 目前 水资 源 匮乏 ,由于 工业化 进程 飞 速发 展 ,部 分水 体 污染严 重 ,大众对 水质 检 测 关注 日益
增 加 。文 中结合 了国 内外现 有 的技 术 ,综 述 了 国标 法 、消解 加 热 法 、连 续 流动 分 析 法 、化 学发 光 法 、紫

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锰酸钾法)⼀、实验⽬的1、对⽔样中耗氧量COD与⽔体污染的关系有所了解2、掌握⾼锰酸钾法测定⽔中COD的原理及⽅法⼆、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质受有机物污染情况的⼀个重⼤指标,本实验通过⽤酸性⾼锰酸钾煮沸消解法,对武汉东湖内的⽔样进⾏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测定时,在⽔样中加⼊H2SO4及⼀定量的KMnO4溶液,置沸⽔浴中加热使其中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剩余的KMnO4⽤⼀定量过量的NaC2O4还原,再以KMnO4标准溶液返滴定NaC2O4的过量部分。

在煮沸过程中,KMnO4和还原性物质作⽤:4MnO4- + 5C + 12H+ = 4Mn2+ + 5CO2 + 6H2O 剩余的KMnO4⽤NaC2O4还原:2MnO4- +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 8H2O 再以KMnO4返滴NaC2O4过量部分,通过实际消耗KMnO4的量来计算⽔中还原性物质的量。

三、主要试剂0.01mol/LKMnO40.01mol/LNa2C2O41:3H2SO4四、实验步骤1、Na2C2O4 0.01mol/L标准溶液的配制将Na2C2O4于100-105℃⼲燥2h, 准确称取6.701g于烧杯中,加⽔溶解后定量转移⾄1000ml容量瓶中,以⽔稀释⾄刻度线。

取上液100ml稀⾄1升,得到0.01mol/L标准溶液。

2、KMnO4 0.01mol/L溶液的配制称取3.3g KMnO4溶于1.05升⽔中,煮沸15min,静置2天,以“4”号砂芯漏⽃过滤,保存于棕⾊瓶中(此溶液约0.1mol/L KMnO4溶液)。

取上液100ml稀⾄1升,摇匀。

3、⽔中耗氧量的测定⽤移液管准确移取100ml的⽔样,置于250ml锥形瓶中。

加⼊5ml 1:3H2SO4,再加⼊10ml 0.01mol/L KMnO4溶液,若此时紫红⾊消失,应补加KMnO4溶液,记录KMnO4总体积⽤量V1(若紫红⾊不消失,则V1=10ml),置沸⽔浴锅30min(或加热煮沸10min),取出趁热加10ml 0.01mol/L Na2C2O4溶液,充分振荡,此时溶液应由红⾊转为⽆⾊(若仍为红⾊,可再补加5ml)。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实验目的:了解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及原理,并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指有机和无机物质在水中与氧气反应所需的氧气量。

水中的化学需氧量直接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K2Cr2O7法,该方法以K2Cr2O7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反应,K2Cr2O7与有机物质氧化反应时,饱和氧化产物Cr3+,Cr3+与Fe2+反应后形成褐色沉淀,由此推算得到水中化学需氧量含量。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准备好试剂:K2Cr2O7,硫酸,铵铁硫化物,稀盐酸,硫酸铁;2. 取一个干净的容器,3/4装满待测水样;3. 在容器中加入硫酸和铵铁硫化物,倒入标准化K2Cr2O7溶液;4. 加入稀盐酸后用滴定管逐滴加入硫酸铁,直至液面变为深红色,为终点;5. 称取空容器的重量,再称取装有预处理后水样的容器重量,两个净重值的差即为所量化学需氧量的重量。

实验结果和数据:化学需氧量(COD)是反映污水中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一项指标,其数值越大,表示水中有机物质含量越高,严重影响水质。

本实验测量的水样中的COD含量为xxmg/L。

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K2Cr2O7法对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进行了测定,把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转化为含量数值,反映出水样中的有机物质量,结果表明该水样中含量较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相关处理工作。

实验误差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主要来自手动添加试剂的误差、秤重时偏差及读数偏差。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减少误差,例如,可以采用自动滴加试剂的方法,使用更加精准的天平等措施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水质监测工作手册。

水质化学需氧量实验报告

水质化学需氧量实验报告

水质化学需氧量实验报告通过水质化学需氧量实验,了解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是指水中可被氧化剂氧化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COD实验是通过在酸性条件下,利用强氧化性的化学剂将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CO2和H2O,再通过滴定法测定未被氧化的余量,从而间接反映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

实验步骤:1. 取适量的水样,放入容量瓶中。

2. 加入硫酸钾和硫酸铜,作为催化剂。

3. 进行烧碱消耗实验,添加适量的饱和氯化钾溶液,使溶液呈碱性。

4. 加入氧化剂(常用的为高锰酸钾),进行氧化消耗实验,使有机物质被氧化。

5. 在反应结束后,根据反应液的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氧化是否完全。

6. 用硫代硝酸钠作为指示剂,滴定未被氧化的氧化剂。

7. 记录滴定液的用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滴定液用量,可以计算出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

根据化学需氧量的大小,可以判断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从而评价水体的水质。

通常情况下,COD的值越高,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含量越高,水质越差。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化学品的直接接触和吸入。

2. 实验前要对仪器和试剂进行消毒和清洗。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加入的药剂和试剂的量的准确性。

4. 滴定时要细心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确定滴定终点。

实验思考:1. COD值高的水样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什么影响?2. 除了COD实验,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评价水体的有机物质含量?3. COD实验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有哪些?4. 如何改进COD实验方法,提高其准确性和灵敏度?这些问题可以作为实验报告的拓展思考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水质化学需氧量实验的理解和应用。

水质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快速测定

水质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快速测定

水质中化学需氧量(COD)的快速测定
高春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水利》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采用恒温箱加热、重铬酸钾吸光光度法来快速测定COD值.此方法与经典回流滴定法比较,除了快速、简便、还能减少试剂用量,减少环境的2次污染.使用于COD值在10mg/L以下的水样.
【总页数】2页(P138-139)
【作者】高春霞
【作者单位】阿勒泰水质监测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42
【相关文献】
1.关于水质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探讨 [J], 王全
2.水质化学需氧量(COD)的快速测定方法 [J], 毕惠珍
3.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方法探讨 [J], 黄银花
4.COD快速测定仪测定地表水化学需氧量的比较研究 [J], 李珉;王一帆;叶红梅
5.水质化学需氧量(COD_(Cr))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J], 杨凯;王晓慧;滕恩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指山市南圣河水化学需氧量测定
(2008级环境工程专业高鑫)
所谓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

但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打算测定学校附近的南圣河化学需氧量。

1 实验目的
1.1掌握容量法、库仑滴定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熟悉库仑仪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1.2掌握南圣河水中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正确水样采集方法,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和测定
条件
1.3能熟练完成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1.4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和按步骤进行化学需氧量测定
2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 药品:重铬酸钾溶液(0.2500mol/L)、亚铁灵指示剂、硫酸亚铁铵标准液、硫酸—
硫酸银(aq)
2.2 仪器:5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加热装置(电炉)、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
液管、容量瓶
3 实验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计算公式如下:COD(O2,mg/L)=[C(V0-V1)×8000]/V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mL);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4 实验注意事项
4.1对于化学需氧量小于50mg/L的水样,应改用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回滴时用0.01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

4.2 水样加热回流后,溶液中重铬酸钾剩余量应为加入量的1/5—4/5为宜。

4.3 COD Cr的测定结果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4每次实验时,应对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标定,室温较高时尤其注意其浓度的变化。

5 实验操作步骤
5.1 去南圣河采集水样
5.1.1鉴于南圣河水深0.5—5m,所以在水面下0.5m处设采样点,利用简易的采样器采
集水,采集试样时注意不让取样点的侧壁或底部的沉积物混入。

5.1.2水样要采集于玻璃瓶中,应尽快分析。

如不能立即分析时,应加入硫酸(4.3)至
PH<2,置4℃下保存。

但保存时间不多于5天。

采集水样的体积不得少于100ml.
5.2 化学需氧量测定
5.2.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

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10ml硫酸-硫酸钾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1h自开始沸腾时记时。

5.2.2 冷却后i,用80ml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壁,去下锥形瓶。

5.2.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
色由黄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5.2.4测定水样的同时,取20.00ml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做空白实验,记录空白时
硫酸亚铁铵标准液的用量。

6 实验结果与讨论
6.1 实验结果
COD(O2,mg/L)=[C(V0-V1)×8000]/V
=[(22.02-21.50)×0.112×8×1000]/20
=23.296mg/l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4.6)的浓度,0.112mo1/L;
V0—空白试验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22.02mL;
V1—试料测定所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21.50mL;
V—水样的体积20mL;
8000——1/4O2的摩尔质量以mg/L为单位的换算值
6.2 实验讨论
6.2.1空白对照
可以用不同的试验用水进行对照,根据标定时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消耗量和滴定后的体积,计算不同水质的COD空白值,值小的水质较好。

6.2.2不同取样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取样时水样一定要摇匀,有的水样上下层液COD值相差很大,所以在取样的时候一定要摇匀后马上吸取。

6.2.3 对照着实验数据23.296mg/l和国家标准分析南圣河属于轻微污染。

7 参考文献
[1]杨先锋,但德忠;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法的现状及最新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1997年04期
[2]吕正中,谭爱民,张磊,张心英;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综述[J];工业水处理;2000年10期
[3] 李彦娥,赵秀兰;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干旱环境监测;2005年01期
[4] 奚旦立,孙裕生编,《环境监测》(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6]孙成,于红霞编,《环境监测实验》,科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